CN103809789A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09789A CN103809789A CN201210442190.3A CN201210442190A CN103809789A CN 103809789 A CN103809789 A CN 103809789A CN 201210442190 A CN201210442190 A CN 201210442190A CN 103809789 A CN103809789 A CN 1038097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 transparent substrate
- electrode
- tou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包括一触控区及一相邻触控区的非触控区,该触控区内具有一第一透明基板、一光电转换层、一触控电极层及一第二透明基板,该光电转换层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该触控电极层则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上,且与相对该光电转换层相贴设;通过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设计,得有效提升光电转换层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兼具有达到光电转换层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进而更有效提升待机及使用时间的效果的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按现行一般的携带式电子装置首重为电力的供应,借以维持电子装置的待机及使用,携带式电子装置电力的供应其仍需仰赖内建电池供应电力运作,由于现行携带式电子装置更由于大萤幕及结合了触控装置的使用使得其消耗电力更剧,则大幅减少待机及使用的时间。
为解决公知携带式电子装置消耗电力甚大的问题,目前是将一太阳能模组与其结合,并通过太阳能模组进行光电的转换,进而令转换产生的电能储存于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内建电池元件中,增长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及待机时间,所述太阳能模组主要设置于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非触控区或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为令太阳能模组可吸收光线照射进行光电转换,则该壳体必须设为透明材质,或将太阳能模组凸露出该壳体外部,进而产生使该产品厚度不易降低的缺点。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提升触控面板的待机与使用时间,以及有效提升光电转换层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减少触控面板整体厚度的效果的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非触控区相邻该触控区,且该触控区内具有一第一透明基板、一光电转换层、一触控电极层及一第二透明基板,该光电转换层一侧贴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上,该触控电极层则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上,且与相对该光电转换层的另一侧相贴设;通过该光电转换层设于该触控区的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间的设计,得有效提升光电转换层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进而还有效提升触控面板的待机及使用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控面板…1
触控区…11
第一透明基板…111
光电转换层…112
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
光吸收层…1122
第二透明电极层…1123
触控电极层…113
第一感应电极…1131
第二感应电极…1132
绝缘层…114
第一抗反射层…115
第二抗反射层…116
第二透明基板…117
第一光学胶层…1181
胶合层…1182
保护层…119
非触控区…13
软性电路板…131
导电胶层…132、133
第二光学胶层…134
电极走线层…135、136
遮蔽层…13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请参阅图1、图2示,显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及剖面示意图;该触控面板1包括一非触控区13及一触控区11,该触控区11内具有一第一透明基板111、一光电转换层112、一触控电极层113及一第二透明基板117,其中所述第一、二透明基板111、117于该较佳实施例以玻璃材质所构成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亦可选择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环烯烃共聚物其中任一材质。
另者前述光电转换层112选择为非晶硅(a-Si)、砷化镓(GaAs)、碲化镉(CdTe)、铜锢镓硒(CIGS)或染料敏化电池(Dssc)其中任一种薄膜式太阳电池所构成。并该光电转换层112的一侧贴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上,其另一侧则与相对的触控电极层113相贴设,且所述光电转换层112具有一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一光吸收层1122及一第二透明电极层1123。
再者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为一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Conductive Oxide,TCO),且其具有高穿透度及高导电的特性,并该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贴设相对该第一透明基板111一侧上;该第二透明电极层1123为一金属层,并于该较佳实施例以金属层(如金属层为银、铝、铬等金属)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续参阅图1、图2示,前述光吸收层1122设置于该第一、二透明电极层1121、1123之间,其用以将接收从该第一透明基板111射入的光线经光电转换后,于该第一、二透明电极层1121、1123间产生电能,该电能可以提供给该触控面板1使用,借以提升触控面板1的待机及使用时间的效果。
所以通过本发明的光电转换层112设在前述触控区11的第一透明基板111与第二透明基板117之间的设计,使得提升光电转换层112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故明显改善公知的太阳能模组设于非触控区造成吸收光面积受限,以及无法提高转换电流量的问题。
另者前述第二透明基板117与光电转换层112之间设有一第一光学胶层1181,该第一光学胶层1181为一光学透明胶、一光学胶脂或一液态光学胶(LAL),其用以将该第二透明基板117及其上的触控电极层113与相对第二透明电极层1123相贴设(或相贴合)。
再者前述触控电极层113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117的一侧上,且于该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13以溅镀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117的一侧上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本发明实际实施时,亦可选择以涂布凝胶、电镀或蒸镀的方式形成在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
请参阅图1、图2示,前述触控电极层113设有一第一感应电极1131及一第二感应电极1132,该第一、二感应电极1131、1132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或锑锡氧化物薄膜(Ant imonyTin Oxide,ATO);该第一、二感应电极1131、1132交错设置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117的一侧上,换言之,就是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的第一、二感应电极1131、1132分别以水平(即X轴方向)及垂直(即Y轴方向)方式设置,且该第二感应电极1132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131上方并相互交错;并前述第一、二感应电极1131、1132彼此之间具有一绝缘层114。
并于该较佳实施例以前述触控电极层113与第二透明基板117构成为一单层结构(SITO)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依据透光度、稳定性等需求,改设计成为一双层结构(DITO),亦即如图3示,该触控电极层113改设计仅有一第一感应电极1131,该第一感应电极1131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一第二感应电极1132则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117的另一侧上,以与该第一感应电极1131及第二透明基板117构成所述双层结构。
续参阅图1、图2示,前述非触控区13相邻该触控区11,亦即所述非触控区13设置在相邻该触控区11的周侧,且其内具有一软性电路板131、一导电胶层132、一电极走线层135、一第二光学胶层134及一遮蔽层137,其中该遮蔽层137贴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上,并该第二光学胶层134为一光学胶、一光学胶脂或一液态光学胶(LAL),其设于遮蔽层137与相对该软性电路板131及电极走线层135之间,且该第二光学胶层134与相邻该第一光学胶层1181相黏接。
另者所述导电胶层132位于该电极走线层135的一侧上,且与相对软性电路板131相贴设,并该导电胶层132、软性电路板131及电极走线层135共同电性连接;而该电极走线层135另一侧则贴设在对应的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
此外,于具体实施时,若改设计成为前述双层结构时,如第3图示,前述非触控区13的其中一导电胶层132位于该电极走线层135的一侧上,且与前述软性电路板131一端相贴合,并该导电胶层132分别与电极走线层135及该软性电路板131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该电极走线层135一侧与对应的导电胶层132及第二光学胶层134相贴设,其另一侧则贴设在对应所述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而另一电极走线层136一侧贴设在第二透明基板117的另一侧上,其另一侧则与另一导电胶层133相贴设,并该另一导电胶层133位于该软性电路板131的另一端与另一电极走线层136之间,且其分别电性连接该另一电极走线层136与软性电路板131的另一端。
故通过本发明此触控面板1的设计,得有效提升光电转换层112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进而还可以提升触控面板1的待机及使用时间的效果者。
请参阅图4、图5示,显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示;该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其两者差异处在于:前述第一透明基板111与光电转换层112之间设有一第一抗反射层115,该第一抗反射层115一侧贴合在该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上,其另一侧则贴合在该光电转换层112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上,并该第一抗反射层115具有减少光的反射及增加穿透强度的功效。
另者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11上更设有一第二抗反射层116,该第二抗反射层116形成在该第一透明基板111的另一侧上,且其与第一抗反射层115相同都具有减少光的反射及增加穿透强度的功效。其中所述第一、二抗反射层115、116为氧化硅、氮化硅或二氧化钛材质所构成。
并于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二抗反射层115、116以溅镀方式分别形成在前述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及其另一侧上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亦可选择以涂布凝胶方式形成在该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及其另一侧上,合先陈明。
所以通过该第一、二抗反射层115、116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11的一侧及其另一侧上的设计,得有效达到降低入射光线遭受第一透明基板111反射的功效,进而有效达到增加光含量的效果者。
请参阅图6示,显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示;该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该本较佳实施例主要是将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光学胶层1181改设计成为一保护层119,以及于该第一透明基板111与光电转换层112之间更设有一胶合层1182及一第一抗反射层115,亦即前述胶合层1182设于该第一抗反射层115与第一透明基板111之间,其用以将该第一透明基板111与第一抗反射层115相贴合。其中所述胶合层1182与第一光学胶层1181相同都是为一光学透明胶、一光学胶脂或一液态光学胶(LAL)。
另者前述第一抗反射层115具有减少光的反射及增加穿透强度的功效,且其一侧藉由该胶合层1182贴合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11一侧上,其另一侧则贴合在该光电转换层112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21上,所以通过该第一抗反射层115得有效达到降低入射光线遭受第一透明基板111反射的功效,进而有效达到增加光含量的效果者。
再者所述保护层119设于该光电转换层112与第二透明基板117之间,其一侧贴设在该第二透明电极层1123上,其另一侧则与相对该第二透明基板117及其上该触控电极层113相贴设,并该保护层119用以保护该触控电极层113免于刮伤损毁。其中所述保护层119(Over Coat)为一绝缘物质,如二氧化硅,但并不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亦可为氮化硅、类光阻等物质。
此外,于具体实施时,若改设计成为前述双层结构时,如图7示,前述非触控区13的其中一导电胶层132位于该电极走线层135的一侧上,且与前述软性电路板131一端相贴合,并该导电胶层132分别与电极走线层135及该软性电路板131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该电极走线层135一侧与对应的导电胶层132及第二光学胶层134相贴设,其另一侧则贴设在对应所述第二透明基板117一侧上;而另一导电胶层133则位于该软性电路板13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透明基板117的另一侧之间,且其相邻另一电极走线层136,该软性电路板131的另一端与另一电极走线层136及另一导电胶层133共同电性连接,并该第二透明基板117的另一侧与相对该另一导电胶层133及另一电极走线层136相贴设。
以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
1.具有达到提升光电转换层吸收光面积,以提高转换电流量的效果;
2.具有提升触控面板的待机及使用时间的效果。
惟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非触控区相邻该触控区,该触控区内具有一第一透明基板、一光电转换层、一触控电极层及一第二透明基板,该光电转换层一侧贴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上,该触控电极层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上,且与相对该光电转换层的另一侧相贴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具有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一光吸收层及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该光吸收层设置于该第一、二透明电极层之间,并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贴设相对前述第一透明基板一侧上,该第二透明电极层则与相对该第二透明基板及其上该触控电极层相贴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光电转换层之间设有一第一抗反射层,该第一抗反射层一侧贴合在该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上,其另一侧则贴合在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更设有一第二抗反射层,该第二抗反射层形成在该第一透明基板的另一侧上。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透明基板与光电转换层之间设有一第一光学胶层,该第一光学胶层用以将该第二透明基板及其上该触控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设有一第一感应电极及一第二感应电极,该第一、二电极交错设置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上,并该第一、二感应电极彼此之间具有一绝缘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设有一第一感应电极,该第一感应电极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上,一第二感应电极则形成在该第二透明基板的另一侧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前述非触控区内具有一软性电路板、一导电胶层、一电极走线层、一第二光学胶层及一遮蔽层,该遮蔽层贴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上,该第二光学胶层设于该遮蔽层与相对该软性电路板及电极走线层之间,且与相邻该第一光学胶层相黏接,该导电胶位于该电极走线层一侧上,且与相对该软性电路板相贴设,并该电极走线层的另一侧贴设在对应的第二透明基板一侧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反射层与第一透明基板之间更设有一胶合层,该胶合层用以将该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一抗反射层相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设有一保护层,该保护层一侧贴设在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其另一侧则与相对该第二透明基板及其上该触控电极层相贴设。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由一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所构成。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透明基板可选择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烯烃共聚物及玻璃其中任一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2190.3A CN103809789A (zh) | 2012-11-07 | 2012-11-07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2190.3A CN103809789A (zh) | 2012-11-07 | 2012-11-07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09789A true CN103809789A (zh) | 2014-05-21 |
Family
ID=5070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42190.3A Pending CN103809789A (zh) | 2012-11-07 | 2012-11-07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09789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3798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边框结构、触控屏及生产工艺 |
CN107037916A (zh) * | 2015-12-15 | 2017-08-11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触摸窗 |
CN108304096A (zh) * | 2018-03-15 | 2018-07-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防湿误触的方法 |
CN109213378A (zh) * | 2018-10-31 | 2019-01-15 | 安徽奕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电转化的环保型触摸屏 |
CN109859648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7480A (en) * | 1982-12-13 | 1986-01-28 | John Fluke Mfg. Co., Inc. | Touch-sensitive overlay |
CN101882003A (zh) * | 2010-06-21 | 2010-11-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键盘 |
CN203054781U (zh) * | 2012-11-07 | 2013-07-10 | 林志忠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
2012
- 2012-11-07 CN CN201210442190.3A patent/CN1038097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7480A (en) * | 1982-12-13 | 1986-01-28 | John Fluke Mfg. Co., Inc. | Touch-sensitive overlay |
CN101882003A (zh) * | 2010-06-21 | 2010-11-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键盘 |
CN203054781U (zh) * | 2012-11-07 | 2013-07-10 | 林志忠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3798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边框结构、触控屏及生产工艺 |
CN104793798B (zh) * | 2015-04-29 | 2017-10-27 |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边框结构、触控屏及生产工艺 |
CN107037916A (zh) * | 2015-12-15 | 2017-08-11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触摸窗 |
CN108304096A (zh) * | 2018-03-15 | 2018-07-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防湿误触的方法 |
WO2019174371A1 (zh) * | 2018-03-15 | 2019-09-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防湿误触的方法 |
US10936122B2 (en) | 2018-03-15 | 2021-03-02 |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control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mistaken touch caused by liquid |
CN109213378A (zh) * | 2018-10-31 | 2019-01-15 | 安徽奕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电转化的环保型触摸屏 |
CN109859648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1896B (zh) | 具光電轉換之觸控面板 | |
CN202145301U (zh) | 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及触控电子装置 | |
CN101813849B (zh) | 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面板 | |
CN103258841A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器件 | |
CN103809789A (zh)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
TWI486834B (zh) | 具光電轉換之觸控裝置 | |
WO2022222953A1 (zh) | 太阳能电池和电子设备 | |
TWI584162B (zh) | 觸控裝置的製造方法 | |
CN203054781U (zh)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面板 | |
TWI484390B (zh) | 具光電轉換之觸控模組 | |
CN203658979U (zh) | 具光电转换层的触控模块 | |
CN203054792U (zh)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模组 | |
TWI590477B (zh) | 太陽能電池鏤空電路及太陽能電池顯示裝置 | |
CN103809814A (zh)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模组 | |
CN105262861B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嵌入式屏幕以及太阳能手机 | |
JP3181391U (ja) | 光起電力変換機能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 |
CN210607279U (zh) | 一种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串及光伏组件 | |
CN202887147U (zh) | 具光电转换的触控装置 | |
TWM448736U (zh) | 具光電轉換之觸控裝置 | |
CN218383927U (zh) | 一种内置tp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盖板 | |
US20180108792A1 (en) | Solar cell | |
JP3181376U (ja) | 光電変換機能を有するタッチ制御モジュール | |
TWM448723U (zh) | 具光電轉換之觸控面板 | |
TWI765653B (zh) | 太陽能電池模組與太陽能電池顯示裝置 | |
CN209344085U (zh) | 一种太阳能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