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731519A -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519A
CN103731519A CN201210495149.2A CN201210495149A CN103731519A CN 103731519 A CN103731519 A CN 103731519A CN 201210495149 A CN201210495149 A CN 201210495149A CN 103731519 A CN103731519 A CN 103731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ource
sound
signal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51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耕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zaki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zaki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zaki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zaki Internation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1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38Releasing-devices separate from shu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3Camera grips, hand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涉及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用以装设于手持电子装置。手持电子装置包含音源连接端口及照相模块。保护壳包含壳体、快门钮、音源接头及触发电路。音源接头用以与音源连接端口彼此接合且信号连接。触发电路用以于快门钮被按压时,经由音源接头及音源连接端口传送快门信号至照相模块。借此,使用者可方便地握持保护壳并如同使用相机般的拍摄影像。

Description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壳,尤指一种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自智能型手机推出后,其可如个人计算机般安装第三方软件以扩充其功能,故其具有强大的应用扩展性,再者,智能型手机拥有触控屏幕,其直觉式的操作界面供触摸手写或操控,广获民众喜爱,故智能型手机近来广为流行。
现今智能型手机的背面多具有一镜头模块,故仅需安装一拍摄软件即可搭配该镜头模块进行拍摄;拍摄时,将该镜头模块对准欲拍摄的景象,借由智能型手机的屏幕观看确认,再以手指轻触屏幕的拍摄按钮,即可完成拍摄。
民众欲自拍时,其多借由大拇指及中指抓取该智能型手机,并将智能型手机的镜头模块朝向自己,再以食指轻碰屏幕;但一来利用大拇指及中指固定手机的方式较为不稳固,二来因无法看到屏幕,故无法得知食指所触摸屏幕的位置是否正确,故其拍摄方式极为不便且拍摄质量极易不佳。
鉴于上述问题,如何在不改变智能型手机外型下,提供民众稳固的拍摄方式,以拍出高质量的相片,实有必要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与手持电子装置的拍摄方法,供套设于手持电子装置上,以免于外壳刮伤损毁,并兼具便于民众握持拍摄影像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用以装设于一手持电子装置。手持电子装置包含音源连接端口及照相模块,且保护壳包含壳体、快门钮、音源接头及触发电路。
壳体包含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快门钮位于壳体上相对于容置空间的一侧。音源接头位于壳体上相邻于容置空间的一侧,用以于手持电子装置装设于容置空间时,与音源连接端口彼此接合且信号连接。触发电路电性连接于快门钮及音源接头之间,用以于快门钮被按压时,经由音源接头及手持电子装置的音源连接端口传送一快门信号至照相模块。
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底壁部及自该底壁部的周缘延伸出的一侧壁部,以由该底壁部及该侧壁部形成该容置空间。
其中,该侧壁部具有一缺口,该缺口相应于该底壁部的一侧边。
其中,该音源接头位于该侧壁部上且相对于该缺口。
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包含抵贴该底壁部的一背面,该照相模块位于该背面上,该底壁部包含一透孔,以于该手持电子装置装设于该保护壳时,显露出该照相模块。
其中,该快门钮位于该侧壁部的一第一侧壁的一端,该透孔位于该底壁部上相应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处。
其中,该触发电路包含一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快门钮与该音源接头之间,以将该快门信号转换为一触发信号,并输出该触发信号至该音源接头。
其中,该触发电路包含一发声模块,电连接于该音源接头,接收由该手持电子装置的该音源连接端口输出的一音源信号,并转换该音源信号为一声波。
其中,该发声模块包含一扬声器。
其中,更包含至少一控制键,位于该壳体上相对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该控制键电性连接于该音源接头,于该快门钮被按压时,经由该音源接头及该音源连接端口传递一控制信号至该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控制键与该快门钮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装设于保护壳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拍摄方法。手持电子装置具有音源连接端口及照相模块。保护壳具有快门钮、触发电路及音源接头。此拍摄方法先插置音源接头于音源连接端口。当快门钮被按下时,触发触发电路。当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触发电路产生一快门信号。接着,触发电路经由音源接头传送快门信号至音源连接端口,以令手持电子装置根据快门信号驱动照相模块撷取影像。
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于一拍照模式下接收该快门信号,该手持电子装置驱动该照相模块撷取影像,当该手持电子装置于一非拍照模式下接收该快门信号,该手持电子装置切换为该拍照模式。
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于该拍照模式中检测是否有一中断事件,于检测到该中断事件时,该手持电子装置结束该拍照模式而进入对应该中断事件的一非拍照模式。
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控制键,该拍摄方法更包含:当该控制键被按下时,触发该触发电路;当该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该触发电路产生一控制信号;该触发电路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控制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产生该中断事件。
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接收该控制信号而进入相片浏览的该中断事件。
其中,该控制键与该快门钮之间以一电阻连接而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控制键,该拍摄方法更包含:当该控制键被按下时,触发该触发电路;当该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该触发电路产生一控制信号;该触发电路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控制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对应该控制信号执行对焦及缩放中的一种动作。
其中,该控制键与该快门钮之间以一电阻连接而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其中,该保护壳更具有一发声模块,该拍摄方法更包含:该手持电子装置于该非拍照模式中产生一音源信号;该手持电子装置经由该音源连接端口及该音源接头传送该音源信号至该保护壳;以该发声模块转换该音源信号为一声波。
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转换模块,以将该快门信号转换为一触发信号,并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触发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根据该触发信号驱动该照相模块撷取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可方便使用者于握持保护壳时,通过按压快门钮即可完成拍摄。由于快门钮位于壳体的外侧,使用者可方便地按压快门钮,而无须借由触摸手持电子装置的屏幕进行拍摄。再者,使用者握持保护壳时操控拍摄的方式如同一般相机,故可供使用者稳固地握持,并延续相机的使用体验。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与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与手持电子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发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快门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发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前视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发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7B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发电路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7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快门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与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利用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的拍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保护壳
10:壳体
11:底壁部
12:侧壁部
121:第一侧壁
122:第二侧壁
13:容置空间
14:透孔
15:控制键
15’:双向游戏杆
20:快门钮
30:音源接头
31:左声道接点
32:右声道接点
33:接地接点
34:麦克风接点
35:绝缘部
40:触发电路
41:转换模块
42:发声模块
421:扬声器
50:手持电子装置
51:音源连接端口
511:左声道脚位
512:右声道脚位
513:接地脚位
514:麦克风脚位
52:照相模块
53:电源模块
54:插接端口
55:背面
56:快门检测电路
57:信号检测器
58:控制模块
59:音频模块
60:电源模块
61:连接端子
L:左声道导线
R:右声道导线
G:接地导线
M:麦克风导线
R1、R2: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合并参照图1及图2,保护壳1包含壳体10、快门钮20、音源接头30及触发电路40,且保护壳1可供手持电子装置50装设于其中。手持电子装置50包含音源连接端口51及照相模块52。于此,手持电子装置50实质可为手机、GPS导航机或多媒体播放器等装置。
壳体10包含容置空间13,此容置空间13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50。快门钮20位于壳体10上相对于容置空间13的一侧。音源接头30位于壳体10上相邻于容置空间13的一侧,用以于手持电子装置50装设于容置空间13时,与音源连接端口51彼此接合且信号连接。触发电路40电性连接于快门钮20及音源接头30之间,用以于快门钮20被按压时,经由音源接头30及手持电子装置50的音源连接端口51传送一快门信号至照相模块52。
于此,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50的形状以概呈扁平状的长方体为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亦可为其它形状。此外,保护壳1的外型可对应手持电子装置50的形状设计,亦非以如图1所示的保护壳1外型为限。
如图1所示,壳体10可包含底壁部11及由底壁部11的周缘延伸形成的侧壁部12。借此,底壁部11可与侧壁部12构成容置空间13,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50。音源连接端口51位于手持电子装置50的底部,以利与保护壳1的音源接头30对应插接,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音源接头30的位置可视音源连接端口51的位置而定。
如图2所示,手持电子装置50具有背面55,用以于置放于容置空间13时抵贴壳体10的底壁部11,照相模块52位于背面55上。壳体10的底壁部11具有透孔14,以于手持电子装置50装设于保护壳1时,显露出照相模块52。
再参照图1,侧壁部12包含两相对的第一侧壁121及两相对的第二侧壁122,且彼此交错连接。在此,第一侧壁121与第二侧壁122的夹角概呈90度,也就是说,容置空间13概为矩形立方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快门钮20位于侧壁部12的第一侧壁121的一端,透孔14位于底壁部11上相应于第一侧壁121的另一端之处。借此,使用者在握持壳体10时,可避免按压快门钮20的手遮挡透孔14及照相模块52。
此外,因快门钮20位于第一侧壁121上,故使用者欲拍摄时,可单手握持保护壳1,且借由手指按压快门钮20,即可方便进行摄影,且可供使用者稳固握持保护壳1,拍摄时不易晃动,借此可提高拍摄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快门钮20概呈圆柱状,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快门钮20可为一按压开关,而具有一导通状态及一开路状态,当快门钮20被按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反之,则为开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音源接头30位于第二侧壁122上相邻于容置空间13的一侧。当手持电子装置50容置于容置空间13时,音源接头30可匹配对应于音源连接端口51,故音源接头30可插设于音源连接端口51,借以构成信号连接。
图3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发电路40的电路示意图。
请合并参照图2及图3A,触发电路40电性连接于音源接头30与快门钮20之间,以于快门钮20处于导通状态时对应产生快门信号,并传送快门信号予音源接头30。
如图3A所示,音源接头30具有多个电气接点,在本实施例中为依序排列的左声道接点31、右声道接点32、接地接点33及麦克风接点34。于此,任二电气接点之间具有绝缘部35,以隔绝彼此的电气信号。
左声道接点31电性连接左声道导线L;右声道接点32电性连接右声道导线R;接地接点33电性连接接地导线G;麦克风接点34电性连接麦克风导线M。快门钮20电连接于麦克风导线M及接地导线G之间,借以于快门钮20处于导通状态时使麦克风导线M与接地导线G之间短路,使得麦克风导线M与接地导线G具有相同的电压准位(反之,则为不同准位)。于此,快门信号指麦克风导线M与接地导线G之间的电压准位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触发电路40还包含发声模块42。发声模块42电连接于音源接头30,用以接收由手持电子装置50的音源连接端口51输出的音源信号,而可转换音源信号为声波。
在图3A中,发声模块42包含二扬声器421,其中一扬声器421电连接于右声道导线R及接地导线G之间,另一扬声器421电连接于左声道导线L及接地导线G之间,借以分别对应输出右声道或左声道的立体声道声音。
于此,虽图3A所示以二扬声器421为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发声模块42亦可仅包含一扬声器421,对应连接至右声道导线R或左声道导线L,而仅输出单声道的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421可为动圈式单体、静电式单体、平板式单体或动铁式单体。
图3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50的快门检测电路56的电路示意图。
如图3B所示,快门检测电路56包含音源连接端口51、电源模块53及信号检测器57。
合并参照图1、图3A及图3B,音源连接端口51包含左声道脚位511、右声道脚位512、接地脚位513及麦克风脚位514。当音源连接端口51与音源接头30接合而信号连接时,左声道脚位511电连接于左声道接点31,右声道脚位512电连接于右声道接点32,接地脚位513电连接于接地接点33,麦克风脚位514电连接于麦克风接点34。
如图3B所示,麦克风脚位514电连接至电源模块53,借此,麦克风脚位514可获得电源模块53所提供的高电压准位(即非接地准位)。麦克风脚位514还电连接至信号检测器57,当快门钮20处于开路状态时,信号检测器57可检测到麦克风脚位514为前述高电压准位。反之,当快门钮20处于导通状态时,信号检测器57可检测到麦克风脚位514为与接地脚位513相同的电压准位(即接地准位),据以检测到快门信号(即此电压变化)。因此,手持电子装置50可根据快门信号得知到快门钮20被按压。
如图3B所示,手持电子装置50还包含控制模块58及音频模块59。
控制模块58信号连接于信号检测器57,据以接收信号检测器57检测是否接收到快门信号的检测结果。控制模块58还信号连接于照相模块52,借以于确认信号检测器57接收到快门信号时,进入拍照模式,以控制照相模块52进行摄影。
音频模块59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8、左声道脚位511、右声道脚位512、接地脚位513及麦克风脚位514之间,借以由控制模块58控制而经由左声道脚位511、右声道脚位512及接地脚位513传送音源信号予前述二扬声器421。
于此,控制模块58实质可为各种架构的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音频模块59实质可为音频编译码芯片,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放大器等信号处理器。电源模块53除提供麦克风脚位514电压准位外,还可提供手持电子装置50中各组件运行所需的电力。此外,手持电子装置50还可包含如内存、屏幕、通讯芯片等组件,于此不再详加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电源模块53与麦克风脚位514之间还可电连接电阻R1,以作为限制电流之用。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1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保护壳1更包含至少一控制键15,位于壳体10上相对于容置空间13的一侧。于此,以三控制键15为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发电路40的电路示意图。
如图5所示,控制键15电性连接于音源接头30,用以于控制键15被按压时,经由音源接头30及音源连接端口51传递一控制信号(即根据控制键15于导通状态时造成麦克风导线M与接地导线G之间的电压变化)至手持电子装置50。控制键15电连接于麦克风导线M与接地导线G之间。各控制键之间于电连接麦克风导线M的一端具有电阻R2,快门钮20与其相邻的控制键15之间于电连接麦克风导线M的一端也具有电阻R2。借此,控制键15与快门钮20可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也就是说,信号检测器57(如图3B所示)可根据电阻R1、R2所造成的分压准位,辨别控制键15与快门钮20分别于导通状态或开路状态的不同组合。
因此,控制模块58(如图3B所示)可根据信号检测器57检测控制键15与快门钮20的按压状态,对应执行不同动作,如手持电子装置50于播放音乐模式中,可根据控制键15的按压控制音乐播放(如选曲、暂停、快转、音量大小等)。又如,根据控制键15的按压,手持电子装置50可对应于拍照模式中控制摄影变焦远近(即缩放,Zoom in/out)。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1的前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保护壳1更包含电源模块60,与扬声器421电连接,用以供应额外电力予扬声器421,以驱动需外接电源的扬声器421。于此,电源模块60可包含充电电路与充电电池,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电源模块60亦可为如碱性电池等不可充电的电池。
再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控制键15的数量可为二个,分别对应变焦远近的动作。控制键15可与快门钮20一起设置于第一侧壁121,而与快门钮20相邻。于此,此二控制键15可由一双向游戏杆15’实现(如图6所示),以符合相机的使用习惯。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发电路40的电路示意图。图7B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发电路40的另一电路示意图。图7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快门检测电路56的电路示意图。
如第7A至7C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发电路40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如前述第一至三实施例的信号检测器57在本实施例中改设置于保护壳1的触发电路40内(于本实施例可称之为转换模块41)。转换模块41电性连接于麦克风导线M及接地导线G之间。并且,本实施例的转换模块41电性连接于保护壳1的电源模块60,且其间同样可具有电阻R1。如同前述的信号检测器57,转换模块41可检测触发电路40产生的快门信号或控制信号,并将快门信号转换为一触发信号,而输出至音源接头30。麦克风接点34电性连接于转换模块41的输出端,以传送转换模块41的触发信号。另一方面,麦克风脚位514则直接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58,使控制模块58可接收来自转换模块41的触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可为对应手持电子装置50的控制模块58所能识别的信号、信息或指令,据以进行对应的动作(如拍照、对焦、缩放等)。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与前述第一至四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侧壁部12可具有一缺口。缺口相应于底壁部11的一侧边。并且,音源接头30位于侧壁部12上且相对于缺口。因此,手持电子装置50可经由此缺口置入容置空间13中,并使音源连接端口51与保护壳1的音源接头30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电子装置50更包含插接端口54(如USB、HDMI等连接端口)。保护壳1亦具有对应的连接端子61,借以于手持电子装置50容置于容置空间13时,与插接端口54接合。借此,可通过插接端口54提供驱动扬声器421所需的电源。
图9为利用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1与手持电子装置50的拍摄方法流程图。
如图9所示,利用前述装设于保护壳1的手持电子装置50的拍摄方法包含:
步骤S701:于装设手持电子装置50至保护壳1时,插置音源接头30于音源连接端口51。
步骤S702:当快门钮20被按下时,触发触发电路40。
步骤S703:当触发电路40被触发时,触发电路40产生一快门信号。
步骤S704:触发电路40经由音源接头30传送快门信号至音源连接端口51,以令手持电子装置50根据快门信号驱动照相模块52撷取影像。
如此,手持电子装置50即可检测到使用者希望使用手持电子装置50的相机功能或进行拍照。
在一实施例中,当手持电子装置50于拍照模式下接收快门信号,手持电子装置50将驱动照相模块52撷取影像;当手持电子装置50于一非拍照模式下接收快门信号,手持电子装置50将切换为拍照模式。也就是说,使用者按下快门钮20而产生的快门信号可驱使手持电子装置50由非拍照模式进入拍照模式,或者,可驱使手持电子装置50拍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第三实施例,保护壳1可包含转换模块41,以将快门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并经由音源接头30与音源连接端口51传送触发信号至手持电子装置50。借此,手持电子装置50可根据触发信号驱动照相模块52撷取影像,或由非拍照模式进入拍照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1还可包含前述的控制键15。与前述步骤S702至步骤S704相似,当控制键15被按下时,触发前述触发电路40。当触发电路40被触发时,触发电路40产生控制信号,并经由音源接头30传送控制信号至音源连接端口51,以令手持电子装置50产生中断事件。
当手持电子装置50于拍照模式中检测到中断事件时,将结束拍照模式而进入对应中断事件的非拍照模式。举例而言,当保护壳1上对应相片浏览的控制键15在手持电子装置50于拍照模式中被按下时,手持电子装置50将产生进入相片浏览的中断事件,进而进入相片浏览模式。因此,当使用者通过前述方法拍摄完照片后,可立即检视拍摄的照片。
于此,前述虽以对应相片浏览的控制键15触发中断事件为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中断事件亦可非为对应控制键15所产生。例如,当手持电子装置50为手机时,中断事件可为通话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对应对焦或缩放的控制键15被按下时,触发电路40将被触发。当触发电路40被触发时,触发电路40产生一控制信号。接着,触发电路40可经由音源接头30传送控制信号至音源连接端口51,以令手持电子装置50对应控制信号执行对焦及缩放中的一种动作。于此,控制键15虽以对应对焦或缩放为例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控制键15亦可为相机的其它功能键,如ISO设定、白平衡设定、选单方向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电子装置50于非拍照模式中,可产生音源信号。且手持电子装置50可经由音源连接端口51及音源接头30传送音源信号至保护壳1。接着,保护壳1可以发声模块42转换音源信号为声波。
通常手持电子装置50的音源连接端口51与音源接头30连接时,如欲输出音源信号,即使手持电子装置50具有如喇叭的音频输出单元,亦会通过音源连接端口51输出。因此,当手持电子装置50遇有来电或欲播放音乐等的中断事件时,音源信号可经由音源连接端口51输出至音源接头30,再由音源接头30传送至扬声器421,如此即可自保护壳1的扬声器421发出声音。借此,使用者无须拆下保护壳1即可收听对应音源信号的声音,如来电者对话或收听音乐。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1及其拍摄方法,可方便使用者于握持保护壳1时,通过按压快门钮20即可完成拍摄。由于快门钮20位于壳体10的外侧,使用者可方便地按压快门钮20,而无须借由触摸手持电子装置50的屏幕进行拍摄。再者,使用者握持保护壳1时操控拍摄的方式如同一般相机,故可供使用者稳固地握持,并延续相机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于保护壳1设置扬声器421,可方便使用者无须移除保护壳1即可听到手持电子装置50的输出的音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用以装设于一手持电子装置,该手持电子装置包含一音源连接端口及一照相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壳包含:
一壳体,包含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置该手持电子装置;
一快门钮,位于该壳体上相对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
一音源接头,位于该壳体上相邻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于该手持电子装置装设于该容置空间时,与该音源连接端口彼此接合且信号连接;及
一触发电路,电性连接于该快门钮及该音源接头之间,于该快门钮被按压时,经由该音源接头及该手持电子装置的该音源连接端口传送一快门信号至该照相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底壁部及自该底壁部的周缘延伸出的一侧壁部,以由该底壁部及该侧壁部形成该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壁部具有一缺口,该缺口相应于该底壁部的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音源接头位于该侧壁部上且相对于该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包含抵贴该底壁部的一背面,该照相模块位于该背面上,该底壁部包含一透孔,以于该手持电子装置装设于该保护壳时,显露出该照相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快门钮位于该侧壁部的一第一侧壁的一端,该透孔位于该底壁部上相应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发电路包含一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快门钮与该音源接头之间,以将该快门信号转换为一触发信号,并输出该触发信号至该音源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触发电路包含一发声模块,电连接于该音源接头,接收由该手持电子装置的该音源连接端口输出的一音源信号,并转换该音源信号为一声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声模块包含一扬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控制键,位于该壳体上相对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该控制键电性连接于该音源接头,于该快门钮被按压时,经由该音源接头及该音源连接端口传递一控制信号至该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控制键与该快门钮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11.一种利用装设于保护壳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具有一音源连接端口及一照相模块,该保护壳具有一快门钮、一触发电路及一音源接头,该拍摄方法包含:
插置该音源接头于该音源连接端口;
当该快门钮被按下时,触发该触发电路;
当该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该触发电路产生一快门信号;及
该触发电路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快门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根据该快门信号驱动该照相模块撷取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于一拍照模式下接收该快门信号,该手持电子装置驱动该照相模块撷取影像,当该手持电子装置于一非拍照模式下接收该快门信号,该手持电子装置切换为该拍照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于该拍照模式中检测是否有一中断事件,于检测到该中断事件时,该手持电子装置结束该拍照模式而进入对应该中断事件的一非拍照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控制键,该拍摄方法更包含:
当该控制键被按下时,触发该触发电路;
当该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该触发电路产生一控制信号;及
该触发电路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控制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产生该中断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电子装置接收该控制信号而进入相片浏览的该中断事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键与该快门钮之间以一电阻连接而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控制键,该拍摄方法更包含:
当该控制键被按下时,触发该触发电路;
当该触发电路被触发时,该触发电路产生一控制信号;及
该触发电路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控制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对应该控制信号执行对焦及缩放中的一种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键与该快门钮之间以一电阻连接而形成一编码式开关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壳更具有一发声模块,该拍摄方法更包含:
该手持电子装置于该非拍照模式中产生一音源信号;
该手持电子装置经由该音源连接端口及该音源接头传送该音源信号至该保护壳;及
以该发声模块转换该音源信号为一声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保护壳更包含一转换模块,以将该快门信号转换为一触发信号,并经由该音源接头传送该触发信号至该音源连接端口,以令该手持电子装置根据该触发信号驱动该照相模块撷取影像。
CN201210495149.2A 2012-10-15 2012-11-28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Pending CN103731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870 2012-10-15
TW101219870U TWM452661U (zh) 2012-10-15 2012-10-15 具快門結構的保護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519A true CN103731519A (zh) 2014-04-16

Family

ID=4874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405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7211U (zh) 2012-10-15 2012-11-28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
CN201210495149.2A Pending CN103731519A (zh) 2012-10-15 2012-11-28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405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7211U (zh) 2012-10-15 2012-11-28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04491A1 (zh)
JP (1) JP3187341U (zh)
CN (2) CN203057211U (zh)
DE (1) DE202013103089U1 (zh)
TW (1) TWM4526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685A (zh) * 2018-06-29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组件和附件
WO2023083075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保护框及模块化相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2661U (zh) 2012-10-15 2013-05-11 Ozaki Int Co Ltd 具快門結構的保護殼
US9716524B2 (en) * 2013-08-08 2017-07-25 Ramin Rostami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ic electronic device power module and case formation
CN104918432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保护壳及其组件
CN104917854B (zh) * 2014-03-12 2017-08-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装置
JP6541278B2 (ja) * 2014-08-15 2019-07-10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ポータブル端末ホルダ
US10032137B2 (en) 2015-08-31 2018-07-24 Avay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multi-source robot control
US9509361B1 (en) * 2015-11-05 2016-11-29 Blackberry Limited Camera-based accessory classification
GB201603379D0 (en) * 2016-02-26 2016-04-13 Henry Sean Photography accessor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70112497A (ko) * 2016-03-31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101884B1 (ja) * 2016-05-18 2017-03-22 まさみ 仁頃 携帯端末に取付ける外装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1539Y (zh) * 2004-04-26 2006-05-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按钮结构及防水外壳
US20090109297A1 (en) * 2007-10-25 200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2681298A (zh) * 2011-03-08 2012-09-19 严惠霖 用户可配置的相机防水装置
CN203057211U (zh) * 2012-10-15 2013-07-10 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3582A1 (en) * 2005-11-09 2007-05-10 Q-Mark Technology Corp. PSP video conversion device
US8230126B2 (en) * 2009-10-27 2012-07-24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mera shutter control through a USB port or audio/video port
US8244299B1 (en) * 2011-03-16 2012-08-14 John Bishop Grip attachment for a mobile pho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1539Y (zh) * 2004-04-26 2006-05-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按钮结构及防水外壳
US20090109297A1 (en) * 2007-10-25 200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2681298A (zh) * 2011-03-08 2012-09-19 严惠霖 用户可配置的相机防水装置
CN203057211U (zh) * 2012-10-15 2013-07-10 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685A (zh) * 2018-06-29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组件和附件
WO2023083075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保护框及模块化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7211U (zh) 2013-07-10
JP3187341U (ja) 2013-11-21
TWM452661U (zh) 2013-05-11
US20140104491A1 (en) 2014-04-17
DE202013103089U1 (de)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1519A (zh) 具快门结构的保护壳及其拍摄方法
US7632114B2 (en) Interface connecter between media player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US8031864B2 (en) Dual-purpose hardware aperture
US20080304819A1 (en) Thin active camera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206215A1 (en)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 having input applied to the housing to provide a desired function and method
US10558833B2 (en)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WO2015139413A1 (zh) 耳机插座、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US11431181B2 (en) Wireless sound output device with charging function
CN110557471B (zh) 移动终端
CN110786018A (zh) 光连接器和显示装置控制方法
CN105554631B (zh) 音频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37378U (zh) 电子设备
KR101238965B1 (ko) 스마트 기기 결합 카메라
WO2018227434A1 (zh) 电子设备
JP3185387U (ja) 投影機能を備えたモバイルバッテリー
CN106558788B (zh) 耳机插座和终端设备
US20240348976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microphones
KR200421134Y1 (ko) 외장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멀티미디어 플레이어
CN210276245U (zh) 终端保护套和终端设备
CN106776424A (zh) 接头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070105825A (ko) 외장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멀티미디어 플레이어
CN205158901U (zh) 模块化的信息播放装置
CN119383507A (zh) 耳机入盒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KR101466026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105789964A (zh) 具有Type C USB接口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