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5970A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5970A CN103685970A CN201310415471.4A CN201310415471A CN103685970A CN 103685970 A CN103685970 A CN 103685970A CN 201310415471 A CN201310415471 A CN 201310415471A CN 103685970 A CN103685970 A CN 1036859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communication
- camera
- unit
- lens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在包括用于指示镜头单元复位镜头单元的光学构件的复位指示单元的摄像设备中,对于用于获取所述镜头单元的个体信息的通信,使用第一通信方式,并且对于用于通过复位指示单元指示所述镜头单元复位光学构件的通信,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更换镜头单元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最适于要装配的镜头单元的各类型和镜头单元的各功能的通信方式,并且涉及一种用于校正由镜头单元的光学特性所导致的图像劣化的技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适用于校正由镜头单元的光学特性所导致的图像劣化的照相机和镜头单元之间的通信处理以及镜头单元。
背景技术
诸如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总是要求具有高质量的输出图像。对于设置有可更换镜头单元的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来说也同样如此。
与此相随,用于镜头单元的控制技术越来越复杂。例如,进行用于构成镜头单元的调焦机构和光圈机构的初始定位,从而进行高精度控制。另外,作为例子,具有一种用于校正拍摄被摄体图像所使用的镜头单元的作为导致图像质量劣化的因素之一的光学特性的机构。作为导致图像劣化的光学特性的例子,有边缘光衰减、失真像差和倍率色像差。难以实现完全消除上述因素的镜头单元。为此,已知这样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使拍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来校正由光学特性所导致的图像劣化(光学校正技术)。
即便同一镜头单元也根据诸如焦距(变焦透镜的视角)、拍摄距离(调焦距离)和光圈值等的光学参数的值而改变其光学特性。因此,如果通过图像处理来校正由光学特性所导致的图像劣化,则必须使用与拍摄图像时的光学参数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来精确校正图像劣化。
日本特开2005-286482说明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基于通过与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焦距)相对应的失真校正量的推移所获得的多项式近似方程来确定光学校正量。
日本特开2005-286482所述的传统技术并没有考虑为了进行照相机和镜头之间的适当通信而使用哪种类型的通信方式来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摄像设备,用于安装具有光学构件的镜头单元,并且与所述镜头单元进行通信以发送用于所述光学构件的控制信号,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进行通信;摄像单元,用于使得能够拍摄由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光学构件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镜头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的个体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镜头单元的通信方式;以及复位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镜头单元复位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光学构件,其中,使用第一通信方式来进行用于通过所述镜头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个体信息的通信,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来进行用于通过所述复位指示单元指示所述镜头单元复位所述光学构件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镜头单元,用于将被摄体图像曝光在摄像设备上,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能够拍摄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镜头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其能够被驱动;通信单元,用于与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体信息;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与所述摄像设备的通信方式;以及复位单元,用于响应于来自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的指示,复位所述光学构件,其中,在将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个体信息发送给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第一通信方式,随后使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来接收所述镜头单元的复位操作的指示。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例子的可更换镜头数字摄像机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2示出单焦点微距镜头的倍率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例子。
图3A、3B、3C和3D示出具有图2所示特性的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以及使用根据图2所示的拍摄距离所获得的光学校正值来校正边缘光衰减的结果的例子。
图4是示出根据照相机控制单元和镜头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5A和5B示出图4中的镜头控制单元的镜头类型判断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图6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控制单元所进行的用于判断可更换镜头的类型的处理、用于各镜头类型的通信控制方法和用于接收光学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光学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8示出存储在图1的存储器106中的光学校正数据的结构的例子。
图9A示出存储在图1的存储器106中的光学校正数据的结构的例子。
图9B示出存储在图1的存储器106中的光学校正数据的结构的例子。
图10示出针对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所存储的光学校正值的例子。
图11A、11B、11C和11D示出具有图2所示特性的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以及使用根据典型实施例所获得的光学校正值来校正边缘光衰减的结果的例子。
图12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控制单元所进行的用于判断可更换镜头的类型的处理、用于各镜头类型的通信控制方法和用于接收光学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在安装第一可更换镜头时的初始通信的通信方式的时序图。
图14A、14B和14C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通信方式。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第一通信和第二通信。
图16示出用于通过通信来获取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光学校正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在照相机中的方法。
图17A和1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在切换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通信方式和与摄像定时信号不同步的通信方式时的照相机和镜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A和18B是示出用于从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复位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光学校正数据通信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例子的可更换镜头数字摄像机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该照相机系统包括照相机10和作为可从照相机10拆卸的镜头单元的可更换镜头100。卡口1是用于将可更换镜头100安装至照相机10、或者从照相机10拆卸可更换镜头100的机构,并且包括用于从照相机10向可更换镜头100供应电力、并且用于在照相机10和可更换镜头100之间进行通信的电触点。将卡口1分成包括在照相机10中的部分和包括在可更换镜头100中的部分。然而,为了便于说明,图1以一个组件示出这些部分。
图像传感器11是具有多个像素的光电转换装置。图像传感器11使得各像素对通过可更换镜头100中的摄像镜头101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且输出与被摄体图像相对应的模拟电信号。将图像传感器11配置成能够拍摄被摄体图像。模拟-数字(A/D)转换单元12将通过图像传感器11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图像处理单元13对通过A/D转换单元12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13包括用于提供通过图像处理来校正由于摄像镜头101的光学特性所导致的图像劣化的光学校正功能的光学校正单元130以及用于进行诸如像素插值处理、亮度信号处理和颜色信号处理等的图像处理的其它图像处理单元131。通过图像处理单元13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4上,并且被记录在诸如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15中。
使用存储器16作为图像处理单元13的处理缓冲器和通过下述的照相机控制单元18所执行的程序的存储装置。还使用存储器16作为用于下述光学校正数据的存储装置和用于诸如菜单画面等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数据的存储装置,其中,基于光学校正数据来定义光学校正单元130所使用的光学校正值,并且照相机10将GUI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14上。
操作输入单元17是用户用于向照相机输入指示的输入装置组,诸如用于接通/断开电源的电源开关、用于开始记录图像的摄像开关和用于设置各种菜单的选择/设置开关等。照相机控制单元18包括微计算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程序,并且进行整个照相机系统的操作控制,诸如对于图像处理单元13的控制和与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控制等。
可更换镜头100的镜头驱动单元102根据镜头控制单元103的控制,驱动摄像镜头101的致动器和马达。摄像镜头101的致动器和马达移动和操作摄像镜头101的调焦透镜、变焦透镜、光圈和图像稳定透镜。镜头控制单元103包括微计算机,并且根据经由卡口1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8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镜头驱动单元102。使用存储器104作为用于镜头控制单元103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
图4是示出根据照相机控制单元18和镜头控制单元103之间的通信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以下说明卡口1的各端子。
LCLK端子1-1是从照相机10输出至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时钟信号所使用的端子。DCL端子1-2是从照相机10输出至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端子。DLC端子1-3是从可更换镜头100输出至照相机10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端子。
MIF端子1-4是用于检测可更换镜头100是否安装至照相机10的端子。照相机控制单元18中的微计算机20(以下称为照相机微计算机)基于MIF端子1-4的电压,检测可更换镜头100是否安装至照相机10。
DTEF端子1-5是用于检测被安装至照相机10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端子。照相机微计算机20基于DTEF端子1-5的电压,检测被安装至照相机10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
VBAT端子1-6是用于从照相机10向可更换镜头100提供除通信控制以外的各种操作所使用的驱动电源(VM)的端子。VDD端子1-7是用于从照相机10向可更换镜头100提供通信控制所使用的通信控制电源(VDD)的端子。DGND端子1-8是用于将照相机10和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控制系统接地的端子。PGND端子1-9是用于将包括设置在照相机10和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致动器和马达的机械驱动系统接地的端子。
可以将用于与照相机10的通信的电压不同的多种类型的可更换镜头100连接至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10。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和便于理解,有照相机10基于DTEF端子1-5的电压进行识别的两种类型的可更换镜头100:第一可更换镜头(第一镜头单元);以及通信电压与第一镜头单元不同的第二可更换镜头(第二镜头单元)。
根据DTEF端子1-5的电压所检测到的“类型”是根据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的“类型”进行分类后的“类型”,并且不一定总是对应于“型号”。例如,可以将与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的“类型”预先相关联的可更换镜头的“类型”存储在存储器16中。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可更换镜头是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是可识别焦距(以mm为单位)、拍摄距离(以cm为单位)和光圈值的信息的可更换镜头。可识别焦距的信息例如是焦距的值和变焦透镜的位置。可识别拍摄距离的信息例如是拍摄距离的值和调焦透镜的位置。可识别光圈值的信息例如是光圈值和与光圈值相对应的值。
第二可更换镜头是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是可识别光圈值和摄像倍率的信息的可更换镜头。可识别摄像倍率的信息例如是摄像倍率的值和与用于控制摄像倍率的光学构件有关的位置信息。微距镜头是与第二可更换镜头相对应的可更换镜头的一个例子。通过利用转动倍率改变环来改变位置的光学构件,来改变微距镜头的摄像倍率。为此,可以使用摄像倍率作为可识别信息,并且可以使用与诸如倍率改变环等的摄像倍率改变机构有关的位置信息作为与用于控制摄像倍率的光学构件有关的位置信息。
设置在照相机控制单元18中的照相机电源单元21将从安装在照相机10上的电池所提供的电池电压转换成各单元的操作所需的电压。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照相机电源单元21生成电压V1、V2、V3和VM。
第一电压V1是作为用于第一和第二可更换镜头的通信控制电源(VDD)的电源电压、以及用于第一可更换镜头的通信电压。第二电压V2是用于第二可更换镜头的通信电压。第三电压V3是作为用于操作照相机微计算机20的电源所使用的电源电压。第四电压V4是作为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可更换镜头的电源所使用的电源电压。
当通过操作操作输入单元17的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CNT_VDD_OUT端子输出用于接通开关22的信号,并且照相机10开始向可更换镜头100提供VDD和VM。当指示照相机微计算机20断开电源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停止通过CNT_VDD_OUT端子输出该信号以断开开关22,从而使得照相机10停止向可更换镜头100提供VDD和VM。
照相机微计算机20经由电压转换单元23与可更换镜头100通信。照相机微计算机20包括用于输出通信时钟信号的LCLK_OUT端子、用于向可更换镜头输出通信数据的DCL_OUT端子和用于接收来自可更换镜头的通信数据的DLC_IN端子。通信时钟信号和通信数据是用于通信的信号。
照相机微计算机20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安装了可更换镜头100的MIF_IN端子、用于识别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DTEF_IN端子和用于向电压转换单元23输出通信电压切换信号的CNT_V_OUT端子。
照相机微计算机20还包括用于输出用于接通和断开开关22的信号的CNT_VDD_OUT端子、用于将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与图像处理单元13连接的端子和用于将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与操作输入单元17连接的端子。
镜头控制单元103中的微计算机211(以下称为镜头微计算机)经由照相机控制单元18的电压转换单元23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信。镜头微计算机211包括用于接收通信时钟信号的LCLK_IN端子、用于向照相机10输出通信数据的DLC_OUT端子、用于接收来自照相机10的通信数据的DCL_IN端子和用于将镜头微计算机211与镜头驱动单元102连接的端子。镜头控制单元103包括用于通过VDD生成用于操作镜头微计算机211的电压的镜头电源单元214。
下面说明用于检测是否将可更换镜头100安装至照相机10的方法。通过电阻器R2(100KΩ)将照相机微计算机20的MIF_IN端子拉至电源,从而使得在没有安装可更换镜头100时,MIF_IN端子的电压值处于高电平。然而,当安装了可更换镜头100(第一和第二可更换镜头)时,将MIF_IN端子在可更换镜头100中连接至地线(GND),从而使得与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无关地,该电压值处于低电平(L)。
图5A和5B示出镜头控制单元103的镜头类型判断单元213的结构的例子。镜头类型判断单元213包括卡口1上所设置的DTEF端子和GND之间的配件侧电阻器RL。根据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预先设置电阻器RL的值。例如,将图5A所示的第一可更换镜头中所设置的电阻器RL设置成0Ω,并且将图5B所示的第二可更换镜头中所设置的电阻器RL设置成300KΩ。
在照相机10中,将照相机侧电阻器R1(例如,100KΩ)连接在卡口1的DTEF端子和照相机微计算机20的工作电源的电压(V3)之间,并且将DTEF端子连接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的DTEF_IN端子。照相机微计算机20的DTEF_IN端子具有模拟-数字(AD)转换功能(输入范围为0~1.0V的10位AD转换功能)。
下面说明照相机微计算机20如何判断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照相机微计算机20根据要输入给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判断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更具体地,照相机微计算机20对输入电压值进行模拟-数字(AD)转换,并且将AD转换值与预先存储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中的镜头类型判断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镜头的类型。
当安装了第一可更换镜头时,根据阻抗比RL/(R1+RL),判断输入至DTEF_IN端子的电压的AD转换值约为“0x0000”,其中,R1为100KΩ,并且RL为0Ω。为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DTEF_IN端子的AD转换值落在作为第一镜头类型判断基准的“0x0000~0x007F”的范围内,因而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是第一可更换镜头。
当安装了第二可更换镜头时,根据阻抗比RL/(R1+RL),判断输入至DTEF_IN端子的电压的AD转换值约为“0x02FF”,其中,R1为100KΩ,并且RL为300KΩ。为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DTEF_IN端子的AD转换值落在作为第二镜头类型判断基准的“0x0280~0x037F”的范围内,因而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是第二可更换镜头。
如上所述,照相机微计算机20基于输入至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判断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照相机微计算机20根据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判断结果,控制通过CNT_V_OUT端子输出的信号的逻辑电平。具体地,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根据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一可更换镜头,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CNT_V_OUT端子输出高电平(H电平)信号,并且将通信电压设置成V1。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CNT_V_OUT端子输出低电平(L电平)信号,并且将通信电压设置成V2。
照相机微计算机20根据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判断结果,判断从LCLK端子输出的时钟的频率。由于相对旧的镜头例如趋于仅对于低频通信做出响应,因而将这类旧的镜头判断为第一可更换镜头,并且以低频开始初始通信。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则以高速波特率开始初始通信。这样对于相对新的镜头,允许在无需进行一次通信和相互可通信波特率的转变的情况下,从初始通信开始就以高速波特率进行初始通信,从而使得能够缩短启动时间。
图13示出作为初始通信的例子的同步时钟方式。
通信端子Cout、Cin和Cclk对应于DCL、DLC和LCLK端子。照相机向镜头提供Cclk波形。照相机和镜头两者将数据信号传送至Cin和Cout以使该数据信号与Cclk波形同步。存在来自通信端子Cclk的信号在预定时间段保持为L电平输出的时间段。该时间段是镜头控制单元103进行诸如调焦单元的驱动控制等的镜头侧处理的时间段。照相机在该时间段停止传送时钟。如果所安装的镜头是第一可更换镜头,则以低速波特率提供时钟。如果所安装的镜头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则以高速波特率提供时钟。
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检测到用于判断第一和第二镜头的基准外的电压值作为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AD转换值),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安装了作为不适于照相机10的镜头的“非适合镜头”。可选地,由于未能正常判断镜头的类型,因而照相机微计算机20保留该判断。在这两种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不与可更换镜头100通信。
光学校正的必要性
下面说明光学校正的必要性。在固定镜头摄像设备中,可以预先获得与所有光学参数值的组合有关的光学校正值。实际上,根据所需的存储容量仅存储离散组合,并且可以通过插值获得未被存储的组合。然而,确保校正精度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在可更换镜头摄像设备中,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可安装的镜头单元。其中有诸如微距镜头和移轴镜头等的特殊镜头。
还必须确保不适于新的通信协议的镜头单元的可更换性,并且还必须进行适于所安装的镜头单元的类型及该镜头单元的功能的适当照相机控制。
如上所述,即使在单个可更换镜头中,其光学特性对于多个光学参数的各组合也是不同的。在一般镜头中,根据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的组合,可以唯一获得光学校正值。然而,由于镜头单元的多样性,因而有时需要获得其它光学参数来识别光学校正值。下面说明这一方面。
图2示出能够以等倍到n倍倍率拍摄图像的单焦点微距镜头的倍率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例子。在该例子中,拍摄距离在摄像倍率m和n处具有相同值。光学特性根据摄像倍率而变化,因而光学校正值在摄像倍率m和n处有所不同。
图3A、3B、3C和3D示出具有图2所示特性的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以及使用从图2所示的拍摄距离所获得的光学校正值来校正边缘光衰减的结果的例子。更具体地,图3A、3B、3C和3D示出通过拍摄具有均匀亮度的被摄体所获得的图像的亮度(光量)根据作为与图像中心的距离的图像高度如何改变,其中,图像中心的亮度为100。
图3A和3B分别示出摄像倍率m和n下的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图3A和3B的相同处在于:光量随着图像高度的增大(从画面的中心向画面的周边)而降低。然而,特性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摄像倍率m和n中至少一个,根据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的组合不能识别要使用的边缘光衰减的光学校正值。
图3C和3D示出使用在不考虑摄像倍率的情况下所识别的光学校正值的校正的结果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在摄像倍率m下适当校正边缘光衰减。然而,在摄像倍率n下,校正不足,并且未进行适当校正。因而,根据镜头单元,利用与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有关的信息有时不能独立确定适当的光学校正值。
例如,需要用于识别摄像倍率的信息以对利用具有图2所示特性的微距镜头所拍摄的图像进行适当光学校正。例如,可以通过手动操作镜头单元上所设置的倍率改变环来自动设置摄像倍率。如果所设置的摄像倍率已知,则可以识别出适当的光学校正值。
因此,在可更换镜头摄像设备中,对于每一类型的镜头单元都需要获得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值,以对利用各种不同类型(型号)的镜头单元所拍摄的图像进行适当光学校正。
可更换镜头的类型的判断处理
图6是示出通过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所进行的用于判断可更换镜头的类型的处理和用于接收光学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程序来进行图6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601和S602,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分别读取MIF_IN端子的电压值H或L、以及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可以从MIF_IN和DTEF_IN端子并行获得信号。
在步骤S603,如果MIF_IN端子的电压值是L、并且检测到安装了可更换镜头100,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基于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AD转换结果),判断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一可更换镜头(图6中表示为镜头类型1)(步骤S603为“是”),那么在步骤S610,照相机微计算机20设置用于镜头类型1的初始通信的通信波特率。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假定镜头类型1包括仅适于低速波特率通信的镜头,并且以低速进行通信处理(下述步骤S612)。在步骤S611,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CNT_V_OUT端子输出高电平信号,并且将通信电压设置成V1。处理进入步骤S612。
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图6中表示为镜头类型2)(步骤S620为“是”),那么在步骤S621,照相机微计算机20设置用于镜头类型2的初始通信的通信波特率。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假定镜头类型2包括适于高速波特率通信的镜头,并且以高速进行通信处理(下述步骤S612)。在步骤S622,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CNT_V_OUT端子输出低电平信号,并且将通信电压设置成V2。处理进入步骤S612。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既不是第一可更换镜头也不是第二可更换镜头(步骤S603和步骤S620均为“否”),那么在步骤S630,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非适合镜头”或保留判断。照相机微计算机20停止处理,而不是开始与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此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可以向用户给出警告。
在步骤S612,照相机微计算机20以所设置的通信电压和通信波特率开始与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
在步骤S612,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与镜头进行初始数据交换处理。因而,照相机微计算机20获得镜头ID作为可更换镜头100的个体信息,以获取表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适于哪种功能的与镜头的类型有关的信息。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用作镜头信息获取单元。将个体信息的镜头ID存储在作为镜头信息存储单元的存储器104中。
与镜头的类型有关的信息包括与是否需要复位操作(下面步骤S631所述)、通过通信是否可以获得光学校正数据(下面步骤S633所述)和镜头是否适于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通信方式有关的信息。由于可被驱动的光学构件进行位置控制,因而复位操作是镜头控制单元103用于检测该控制的基准位置的处理操作。在下面的说明中,可以将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通信方式写为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并且可以将与摄像定时信号不同步的通信方式写为静止图像通信方式。换句话说,作为第二通信方式的运动图像通信方式是向可更换镜头100发送与同用于从传感器读取摄像信号的定时相对应的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信号的通信方式。这样实现了与摄像定时同步的镜头和光圈驱动控制。
在步骤S631,照相机微计算机20基于步骤S612所获得的与镜头的类型有关的信息,判断镜头是否可适于复位操作。如果镜头可适于复位操作(步骤S631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632。
复位通信处理1
图19示出步骤S632的处理。当照相机微计算机20开始复位通信处理时,在图19所示的步骤S640,照相机微计算机20检查通信方式是否是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如果通信方式不是运动图像通信方式(步骤S640为“否”),则在步骤S641,将通信状态从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方式。
这是因为:当进行复位操作作为用于镜头的处理时,希望进行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的控制。更具体地,这是因为:适于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可更换镜头通常使用与照相机的摄像定时同步的通信方式。适于这类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可更换镜头希望在实时取景时使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以适应摄像定时。在使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通信期间,由于镜头单元的失调,因而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复位。希望实现镜头的复位操作以避开摄像定时。这是为什么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中执行复位操作的原因。
静止图像通信方式的例子
如图13所示,作为第一通信方式的静止图像通信方式的例子是照相机微计算机20用作主机、并且在预定定时将控制信号连同时钟信号一起发送至可更换镜头100的方式。
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例子
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优点之一是照相机控制单元18可以容易地进行与传感器11的曝光时间同步的控制处理。换句话说,照相机控制单元18可以与镜头控制单元103共享摄像定时。例如,这样使得能够在无需使用传感器11的曝光时间期间的图像的对比度值(自动调焦(AF)评价值)的情况下进行调焦控制。这使得能够进行考虑到传感器11的曝光时间的摆动控制。
在图14A中,横坐标是时间轴,并且表示帧间隔和曝光时间。图14B示出照相机控制单元18和镜头控制单元103之间的通信处理,并且横坐标是时间轴。在图14C中,横坐标是镜头驱动控制时的时间轴,并且表示摆动的停止时间段和驱动时间段,并且纵坐标是调焦透镜的位置。图15示出包括图14B所示的第一通信和第二通信的通信处理。
进行针对与同摄像信号有关的帧相对应的各曝光时间段的、具有固定长度的第一通信和第二通信这两种类型的通信处理。照相机使得第一通信的开始定时与摄像定时信号同步,并且将摄像定时通知给镜头。在该结构中,第一通信传送希望在摄像定时附近的时刻所传送的数据,基于通过第一通信所传送的信息生成控制信息,并且通过第二通信将控制信息发送给镜头,这样使得完成1V(一个摄像定时时间段)期间的镜头控制。
复位通信处理2
在图19的步骤S641,将通信方式从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在步骤S642,通过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向镜头发送用于开始复位操作的请求。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用作复位指示单元。例如,照相机在通信端子Cout通过第一通信请求镜头进行复位操作,并且镜头在通信端子Cin通过第一通信将复位完成状态通知给照相机。首先,在第一通信中,交换数据,并且照相机控制单元18判断是否未完成可更换镜头100中的摄像镜头101的位置控制的复位操作。如果未完成复位操作,则照相机控制单元18在通信端子Cout通过稍后进行的第一通信来请求镜头开始复位操作,并且通过DLC_IN端子向照相机通知镜头完成了复位操作。在步骤S642,照相机等待来自镜头的对复位操作完成的响应。
照相机可以向镜头单独发送用于诸如调焦透镜、图像稳定(IS)透镜、变焦透镜和光圈等的构成镜头单元的各单元的复位请求。如果可以这样单独发送复位请求,则完成了复位操作的单元可以顺次发送驱动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控制单元18需要顺次进行处理。在上述处理中,照相机通过第一通信来请求镜头开始复位操作,并且响应于上述请求,如果镜头控制单元103使得调焦透镜、光学图像稳定透镜、变焦透镜和光圈经过复位操作,则获得下面的优点。镜头控制单元103可以预先存储可更换镜头100的特性,从而使得镜头控制单元103可以与其并行进行复位操作。例如,如果需要长的时间来进行调焦透镜的复位操作,则例如首先开始调焦透镜的复位操作,之后开始光圈的复位操作,然后开始光学图像稳定透镜的复位操作。可以存储从电力消耗的角度用于并行进行复位操作的组合。
以上在假定通过第一通信进行与用于复位操作的请求和复位操作的完成有关的通信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然而,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进行该通信。
在步骤S643,进行从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向静止图像通信方式的恢复处理。然而,如果通信方式的默认设置方式为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则无需进行该处理。例如,在诸如手动调焦设置等的不需要摆动控制的情况下,希望返回至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在这方面,在诸如被摄体跟踪设置等的想要执行摆动控制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运动图像通信方式不变。
切换处理
下面说明步骤S641的从静止图像通信向运动图像通信的切换处理和步骤S643的从运动图像通信向静止图像通信的切换处理。
下面参考图17A和17B说明从运动图像通信向静止图像通信的切换处理。
在步骤S1700,照相机开始处理。在步骤S1701,照相机控制单元18向作为运动图像通信方式中的通信规则(通信协议)所预先确定的位设置1,并且进行通信以向镜头发送用于结束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请求。
在步骤S1702,将通信方式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在步骤S1701向镜头发送了用于将通信方式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的请求之后,即使在预定时间内发生从照相机系统向镜头的通信请求,也将该请求保留预定时间。在步骤S1703,在过去预定时间之后,使用静止图像通信方式执行该请求处理。这是因为:确保在过去预定时间之后将镜头的通信接收状态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方式。
在步骤S1720,当镜头正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下工作期间,在步骤S1721,从照相机发生下一接收中断处理。在步骤S1723,镜头控制单元103参考所接收到的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数据中与用于结束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请求相对应的位。如果该位为0(没有进行用于结束的请求)(步骤S1723为“否”),则在步骤S1726,镜头等待接收要从照相机发送的第二通信。如果该位是1(进行用于结束的请求)(步骤S1723为“是”),则在步骤S1724,在预定时间内将通信设置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并且镜头在假设不进行第二通信的情况下工作。
该处理是这种一种操作,其中在该操作中,照相机侧和镜头侧相互期待根据预定等待时间的过去来完成通信设置的切换。这是因为:由于通过运动图像通信方式来使用于切换通信的开始定时同步,因而这两侧无需重新检查是否切换通信方式。
向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切换
下面参考图18A和18B说明从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向运动图像通信方式的切换处理。
在步骤S1730,照相机控制单元18开始处理。在步骤S1731,照相机控制单元18向可更换镜头100发送作为静止图像通信方式中的通信规则所预先确定的命令,以请求可更换镜头100开始运动图像通信。
在步骤S1732,在照相机控制单元18发送了该请求之后,照相机控制单元18将通信方式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在步骤S1731向镜头发送了用于将通信方式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的请求之后,在步骤S1733,即使在预定时间内发生从照相机系统向镜头的通信请求,也将该请求保留预定时间。在过去预定时间之后,使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执行该请求处理。
在步骤S1740,在镜头正在静止图像通信方式下工作期间,在步骤S1741,从照相机发生下一接收中断处理。在步骤S1742,镜头控制单元103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用于请求镜头开始运动图像通信的命令。
如果所接收到的数据是用于请求镜头将通信设置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的命令(步骤S1742为“是”),则在步骤S1743,镜头控制单元103在预定时间内将通信设置切换成运动图像通信方式。
在步骤S660,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是否发生了操作输入单元17的摄像开关开始记录图像的摄像中断。如果没有发生摄像中断(步骤S660为“否”),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使得处理进入步骤S664。如果发生了摄像中断(步骤S660为“是”),则在步骤S661,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与可更换镜头100通信以获取第一光学参数。
如上所述,第一光学参数是用于识别镜头类型1的可更换镜头100的光学校正值所需的信息和包括能够至少识别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中的每一个的信息的可更换镜头100的基本光学参数。由于该信息可用于除光学校正以外的处理,因而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与所确定的镜头类型无关地,获取第一光学参数。换句话说,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即使安装了第二可更换镜头,在步骤S661也获取第一光学参数。
在步骤S662和S663,如果在步骤S603判断为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从可更换镜头100获取第二光学参数。第二光学参数是用于识别第二可更换镜头的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由于第二光学参数通常至少包括作为第一光学参数所获取的参数的一部分,因而获取第二光学参数中至少不同于第一光学参数的光学参数。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参数包括能够至少识别摄像倍率的信息。如果第二镜头是微距镜头,则可以根据摄像倍率和光圈值来识别光学校正值。作为第一光学参数已获取了光圈值,因而在步骤S663不必获取光圈值。因此,不必再次获取第二光学参数中与第一光学参数重叠的值。
在步骤S664,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是否发生了用于通过断开操作输入单元17的电源开关来切断电源的中断。如果发生了用于断开电源的中断(步骤S664为“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切断电源。如果没有发生用于断开电源的中断(步骤S664为“否”),则在步骤S665,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MIF_IN端子的电压是否处于高电平,也就是说,是否从照相机10拆卸了可更换镜头100。如果从MIF_IN端子输入高电平的电压(步骤S665为“是”),那么在步骤S666,照相机微计算机20停止与可更换镜头100的通信。然后,停止照相机10。如果从MIF_IN端子没有输入高电平的电压(步骤S665为“否”),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660。
照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这样的通信处理,以进行适于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功能的通信处理,从而使得能够判断所安装的镜头的类型和获取用于识别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
图6所示的例子说明了用于根据输入至DTEF_IN端子的电压值来判断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方法。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判断方法。例如,在无需在步骤S601和S602判断镜头的类型、并且无需在步骤S610和S611以及步骤S621和S622根据镜头的类型设置输出电压和通信波特率的情况下,可以紧挨在步骤S660之后,通过从可更换镜头100接收与镜头的类型有关的信息来判断镜头的类型。
下面说明通过光学校正单元130所进行的光学校正处理。图7是示出通过光学校正单元130所进行的光学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光学校正单元130从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光学校正数据的表,获取包括与摄像所使用的可更换镜头100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的光学校正数据。从可更换镜头100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传送所存储的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器16用作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器16存储光学校正数据表,其中,该光学校正数据表具有图8所示的结构,并且存储与多种类型的可更换镜头有关的光学校正数据。该表的开头中的地址信息区域记录作为用于识别可更换镜头100的类型的信息的镜头ID、以及用于识别存储相应的光学校正数据的开头地址的信息。校正数据区域顺次存储与各镜头ID相对应的光学校正数据。如下所述,将校正数据区域配置成:可以根据第一光学参数获得与被分类为第一可更换镜头的可更换镜头有关的光学校正值,并且可以根据第二光学参数获得与被分类为第二可更换镜头的可更换镜头有关的光学校正值。光学校正单元130在地址信息区域中搜索摄像所使用的可更换镜头的ID,以从地址信息区域中所获取的地址中获取所存储的光学校正数据。
在步骤S101,如上所述,当接通电源或者更换可更换镜头100时,光学校正单元130基于步骤S603和S620所进行的镜头类型的判断结果,使处理分支。如果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一可更换镜头,则在步骤S102,光学校正单元130使用第一光学参数从校正数据获取光学校正值。如果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第二可更换镜头,则在步骤S103,光学校正单元130使用第二光学参数从校正数据获取光学校正值。
图9A示出与第一可更换镜头相对应的校正数据的结构。该校正数据由地址信息区域和校正值区域构成。
在图9A中,OptInfo1[n]、OptInfo2[m]和OptInfo3[p](其中,n、m和p是0或大于0的整数)表示可更换镜头可取的下面的光学参数的排列。
OptInfo1[n]:焦距信息;
OptInfo2[m]:拍摄距离信息;以及
OptInfo3[p]:光圈值信息。
对于诸如焦距和拍摄距离等的实质上可以取连续值的值的信息,可以存储预定离散值作为排列值。
对于第一可更换镜头,将这三个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和用于识别与该组合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的存储地址的信息设置在地址信息区域中。存储地址是校正值区域中的存储地址。将与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顺次存储在校正值区域中。
因此,使用摄像所使用的第一光学参数来参考地址信息区域,从而从校正值区域获取光学校正值。
图9B示出与第二可更换镜头相对应的校正数据的结构。该校正数据由地址信息区域和校正值区域构成。
在图9B中,OptInfo3[p]和OptInfo4[q](其中,p和q是0或大于0的整数)表示可更换镜头可取的下面的光学参数的排列。
OptInfo3[p]:光圈值信息;以及
OptInfo4[q]:摄像倍率信息。
对于第二可更换镜头,将这两个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和用于识别与该组合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的存储地址的信息设置在地址信息区域中。该存储地址是校正值区域中的存储地址。将与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相对应的光学校正值顺次存储在校正值区域中。
因此,使用摄像所使用的第二光学参数来参考地址信息区域,从而从校正值区域获取光学校正值。
图10示出针对图9A和9B中的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所存储的光学校正值的例子。这里示出边缘光衰减的校正值的例子。存储用于离散图像高度h0~h4的光量的值作为光学校正值,以降低存储容量。通过多项式近似离散光学校正值来生成校正曲线,从而可以获得用于任意图像高度的校正值。
因此,根据镜头类型和镜头型号(ID),对于用于识别光学校正量所需的光学参数的每一组合存储光学校正值。还可以离散地组合存储在地址信息中的光学参数,并且对于其中未存储的组合,对与近似值的组合相对应的多个校正值进行插值以生成光学校正值。
下面以边缘光衰减作为例子,说明使用图像处理的校正方法。首先针对要校正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获取作为与图像中心的距离的图像高度,然后根据校正曲线来获取与图像高度相对应的光量。将与光量的倒数相对应的增益应用于像素值。将这类处理应用于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从而能够校正边缘光衰减。
类似于图3A、3B、3C和3D,图11A、11B、11C和11D示出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以及应用本典型实施例的方法的校正的结果的例子。图11A和11B分别示出摄像倍率m和n时的微距镜头的边缘光衰减的特性,并且与图3A和3B相同。
不同于图3C和3D所示的、使用在未考虑摄像倍率的情况下所识别的光学校正值的校正的结果的例子,本典型实施例使用考虑到摄像倍率的光学校正值进行校正。为此,如图11C和11D所示,与摄像倍率无关地,亮度在所有图像高度下都约为100,因而使得能够获取高精度的校正图像。
作为导致图像劣化的光学特性的例子,以上说明了用于校正边缘光衰减的方法。然而,类似于边缘光衰减,对于诸如失真像差和倍率色像差等的其它光学特性,基本方法是相同的,其中,在该基本方法中,通过根据与光学参数的组合相对应的图像高度和校正量的离散组合来构成校正曲线,并且获取与图像高度相对应的校正值以进行校正。
因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判断在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的组合方面不同的镜头单元的类型,并且获取适于该镜头单元的类型的适当光学参数以识别光学校正值。为此,相比于与镜头单元的类型无关地从光学参数的共通类型的组合来获取光学校正值的传统技术,本典型实施例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学校正。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和便于理解,说明了两种类型的要判断的镜头单元(或者用于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光学参数的组合)。然而,镜头单元和光学参数的组合不局限于两种类型,并且本典型实施例可应用于许多类型。
例如,说明了下面的例子,在该例子中,本典型实施例使用微距镜头作为具有第二光学参数的镜头单元,并且将与用于改变摄像倍率的机构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作为第二光学参数。然而,具有第二光学参数的镜头单元不一定是微距镜头,并且第二光学参数可以是与用于控制焦距或拍摄距离的光学构件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术语“与光学构件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是与用于驱动镜头以改变焦距或拍摄距离的机构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代替作为第一光学参数所获取的焦距或拍摄距离,可以使用与用于控制作为第二光学参数所获取的焦距(单位为mm)或拍摄距离(单位为cm)的光学构件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来识别光学校正值。在与光学构件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的分辨率高于焦距(以mm为单位)或拍摄距离(以cm为单位)的分辨率的系统中,使用与光学构件的位置有关的信息实现高精度的光学校正。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卡口1上所设置的端子与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相同。然而,将本典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可更换镜头配置成从镜头向照相机发送光学校正数据。为此,将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在第二可更换镜头的存储器104中。这里所存储的光学校正数据具有图9B所示的结构。
图12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所进行的用于判断可更换镜头的类型的处理、用于接收光学校正数据的处理和用于接收识别光学校正值所需的拍摄时的光学参数的处理的流程图。照相机微计算机2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程序来进行图12所示的处理。在图12中,对于进行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图6所示的处理相同处理的步骤,给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在重复对其的说明。
尽管图12所示的处理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处理大体相同,但是图12的处理的不同在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在步骤S633判断为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是镜头类型2之后,在步骤S634,照相机微计算机20与可更换镜头100通信以获取光学校正数据,在步骤S621和S622,照相机微计算机20将通信波特率切换成适当通信设置,并且在步骤S612,照相机微计算机20执行通信。该处理将存储在可更换镜头100的存储器104中的光学校正数据发送给照相机10,并且将该数据存储在照相机10的存储器16中。所发送的光学校正数据具有图9B所示的数据结构,并且将其设置成可以通过步骤S661所获取的第一光学参数和步骤S663所获取的第二光学参数来识别光学校正值。
用于获取光学校正数据的通信
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所安装的镜头是否是镜头类型1。
如果所安装的镜头是镜头类型2(步骤S633为“是”),则在步骤S634,进行用于光学校正数据获取通信的处理。
在步骤S634,当开始光学校正数据获取通信时,在步骤S650,照相机微计算机20检查照相机01是否需要获取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的光学校正数据。如果与所安装的可更换镜头100相对应的光学校正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器16中,则可以省略该处理。如果照相机10已具有该光学数据,则这样使得可以节省光学校正数据的通信所需的处理时间。
在该步骤,判断步骤S612所获取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信息和与所安装的镜头有关的信息是否相互一致。上述多个信息包括步骤S612所获取的镜头类型信息和镜头名称、镜头的序列号、诸如扩展器等的配件的有无、以及用于识别光学校正数据的格式的版本信息。
下面参考图20说明用于光学校正数据的通信。
在步骤S650,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判断为需要获取光学校正数据(步骤S650为“是”),则在步骤S651,照相机微计算机20检查当前通信方式是否是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如果当前通信方式是运动图像通信方式(步骤S651为“是”),则在步骤S652,照相机微计算机20将通信状态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方式。将通信状态从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切换成静止图像通信方式的原因在于:如图14A~14C所示,在运动图像通信方式下具有固定长度的两个通信之间发生了空白时间段。换句话说,如果传送具有较大量数据的光学校正数据,则由于空白时间段,因而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由此运动图像通信方式差于静止图像通信方式。
在步骤S653,照相机微计算机20从镜头顺次获取光学校正数据,并且将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在照相机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中。
图16示出用于获取光学校正数据并存储数据的方法的例子。如上所述,由于如光学校正数据一样,数据大小较大,并且需要一起获取所有数据,因而希望通过静止图像通信获取数据。该步骤的通信处理仅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进行镜头驱动控制。因此,照相机和镜头双方都不必向通信控制分配微计算机的处理功能,或者在无需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内存存取(DMA)功能进行数据传输。这样消除了对通过如图16所示的各通信之间的忙时间(BUSY time)的需要,从而使得提高通信的速度。由于通信的目的是获取数据,因而照相机仅需向通信端子Cout输出固定值。每当获取与通信端子Cin处所获取的光学校正数据有关的信息时,仅将该信息传送给预定存储器16。为了方便,图16示出:每当获取X字节数据时,发生向存储器16的数据传输处理。然而,通信数据大小不必局限于X字节。
在步骤S653,类似于步骤S643,使通信方式返回至适于照相机操作的状态。作为步骤S633的判断条件,在步骤S602参考DTEF_IN端子处的电压值的原因是:如果存在空闲时间,则使得照相机微计算机20能够在步骤S612与镜头进行初始数据交换处理之前的启动时间期间提前获取光学校正数据。可以将步骤S612中的与镜头的类型有关的信息配置成获取是否可以通信光学校正数据,并且可以将其当作步骤S633的判断对象。
因此,在执行镜头复位操作之后,获取光学校正数据。这是因为:先进行镜头复位操作以加速将用于显示被摄体图像的实时取景设置为可执行状态。
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光学校正数据的表具有图8所示的结构。需要将从可更换镜头100所接收到的光学校正数据添加至用于未来要参考的表。如上所述,如果拆卸掉然后再次安装可更换镜头100,则处理经过步骤S666并返回至步骤S660以进行重复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获取了用于第二可更换镜头的光学校正数据,并且获取了用于根据所获取的光学校正数据来识别校正值的光学参数。
通过光学校正单元130所进行的光学校正处理可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相同。从第二可更换镜头所获取的光学校正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器16中,因而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以允许识别校正值并进行校正处理。
如本典型实施例所述,光学校正数据从镜头单元被发送给照相机,并被存储在照相机中,并且用来识别光学校正值,从而使得即使在存储器16中没有存储与所安装的镜头单元相对应的光学校正数据,也能够进行适当光学校正。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第二可更换镜头将光学校正数据传送给照相机。然而,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不局限于这一实施例。多个不同类型的可更换镜头可以将光学校正数据传送给照相机。将光学校正数据传送给照相机的镜头的类型和镜头的类型所需的光学参数的组合也不局限于本典型实施例所述,并且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可应用于多个类型和组合。
以上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特定结构的摄像设备的典型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方式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针对照相机和镜头单元之间的通信切换成适于所安装的镜头单元的通信方式的技术。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通过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来进行该方法。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者其它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计算机或者单独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可以通过例如网络或存储介质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紧凑型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等)、闪存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设备,用于安装具有光学构件的镜头单元,并且与所述镜头单元进行通信以发送用于所述光学构件的控制信号,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进行通信;
摄像单元,用于使得能够拍摄由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光学构件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
镜头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的个体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镜头单元的通信方式;以及
复位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镜头单元复位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光学构件,
其中,使用第一通信方式来进行用于通过所述镜头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个体信息的通信,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来进行用于通过所述复位指示单元指示所述镜头单元复位所述光学构件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镜头信息获取单元在不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单元来获取所安装的所述镜头单元的光学校正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所述镜头信息获取单元进行用于获取所述个体信息的通信之后,进行用于所述镜头单元的复位操作,之后所述镜头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光学校正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获取到所述光学校正数据之后,将通信切换成不使用与所述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通信。
7.一种镜头单元,用于将被摄体图像曝光在摄像设备上,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能够拍摄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镜头单元包括:
光学构件,其能够被驱动;
通信单元,用于与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体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与所述摄像设备的通信方式;以及
复位单元,用于响应于来自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的指示,复位所述光学构件,
其中,在将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个体信息发送给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第一通信方式,随后使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来接收所述镜头单元的复位操作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不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还包括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单元,所述光学校正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光学校正数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在不使用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光学校正数据发送给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所述摄像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在进行用于发送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个体信息的通信之后,进行所述镜头单元的复位操作,之后发送所述光学校正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在发送了所述光学校正数据之后,将通信切换成不使用与所述摄像定时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0106.0A CN108322660B (zh) | 2012-09-12 | 2013-09-12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0298A JP5755204B2 (ja) | 2012-09-12 | 2012-09-12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2-200298 | 2012-09-12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0106.0A Division CN108322660B (zh) | 2012-09-12 | 2013-09-12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5970A true CN103685970A (zh) | 2014-03-26 |
CN103685970B CN103685970B (zh) | 2018-05-04 |
Family
ID=502329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0106.0A Active CN108322660B (zh) | 2012-09-12 | 2013-09-12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CN201310415471.4A Active CN103685970B (zh) | 2012-09-12 | 2013-09-12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0106.0A Active CN108322660B (zh) | 2012-09-12 | 2013-09-12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73679B2 (zh) |
JP (1) | JP5755204B2 (zh) |
CN (2) | CN108322660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7342A (zh) * | 2016-03-31 | 2017-10-20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图像捕捉装置和控制方法 |
CN107819977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及电子装置 |
WO2018054089A1 (zh) * | 2016-09-22 | 2018-03-29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及电子装置 |
CN108076273A (zh) * | 2017-12-26 | 2018-05-25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识别镜头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989621A (zh) * | 2017-05-31 | 2018-1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和中间配件 |
CN110012213A (zh) * | 2017-11-16 | 2019-07-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控制设备和记录介质 |
CN110636188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10771670B2 (en) | 2017-05-31 | 2020-09-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ccessory and imaging apparatus |
US10782597B2 (en) | 2017-05-31 | 2020-09-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0983418B2 (en) | 2017-05-31 | 2021-04-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0992846B2 (en) | 2017-05-31 | 2021-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accessory |
US10989990B2 (en) | 2017-05-31 | 2021-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1310408B2 (en) | 2017-05-31 | 2022-04-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ens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accessor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05030B2 (ja) * | 2010-07-06 | 2014-10-15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
JP5800611B2 (ja) * | 2011-07-07 | 2015-10-2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 |
JP6457740B2 (ja) | 2014-05-13 | 2019-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システム |
JP6478534B2 (ja) * | 2014-09-09 | 2019-03-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撮像装置、交換レンズ、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6795961B2 (ja) * | 2016-12-12 | 2020-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1037277B2 (en) * | 2017-08-25 | 2021-06-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US11736819B2 (en) * | 2019-09-05 | 2023-08-2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ling timing in relation to thinned-out frame |
CN113490966B (zh) * | 2020-10-13 | 2024-01-1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21652A1 (en) * | 2000-11-28 | 2002-09-05 | Ryo Yamasaki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US20020154336A1 (en) * | 2001-04-19 | 2002-10-24 | Hirofumi Takei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CN1761910A (zh) * | 2003-04-08 | 2006-04-19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系统 |
CN1972379A (zh) * | 2005-10-05 | 2007-05-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数码相机系统和数码相机 |
CN101155269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 |
US20080199170A1 (en) * | 2007-02-15 | 2008-08-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amera system |
CN101256334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01285986A (zh) * | 2007-04-11 | 2008-10-15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可更换镜头的照相机 |
US20090057989A1 (en) * | 2007-08-31 | 2009-03-05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Paper Feeder |
JP2009251492A (ja) * | 2008-04-10 | 2009-10-29 | Olympus Imaging Corp |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10109667A (ja) * | 2008-10-30 | 2010-05-13 | Panasonic Corp | カメラシステム |
CN102027411A (zh) * | 2008-05-16 | 2011-04-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相机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04571B2 (ja) | 2004-03-29 | 2008-06-1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歪曲補正装置及びこの歪曲補正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WO2009139118A1 (ja) * | 2008-05-16 | 2009-11-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カメラシステム |
US8150253B2 (en) * | 2009-10-22 | 2012-04-0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
WO2011064850A1 (ja) * | 2009-11-25 | 2011-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
JP5578951B2 (ja) * | 2010-06-08 | 2014-08-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交換レンズ |
JP5247859B2 (ja) * | 2010-10-27 | 2013-07-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アクセサリ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システム |
-
2012
- 2012-09-12 JP JP2012200298A patent/JP57552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9-10 US US14/023,264 patent/US947367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2 CN CN201810360106.0A patent/CN108322660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12 CN CN201310415471.4A patent/CN1036859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21652A1 (en) * | 2000-11-28 | 2002-09-05 | Ryo Yamasaki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US20020154336A1 (en) * | 2001-04-19 | 2002-10-24 | Hirofumi Takei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CN1761910A (zh) * | 2003-04-08 | 2006-04-19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系统 |
CN1972379A (zh) * | 2005-10-05 | 2007-05-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数码相机系统和数码相机 |
CN101155269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系统 |
US20080199170A1 (en) * | 2007-02-15 | 2008-08-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amera system |
CN101256334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01285986A (zh) * | 2007-04-11 | 2008-10-15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可更换镜头的照相机 |
US20090057989A1 (en) * | 2007-08-31 | 2009-03-05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Paper Feeder |
JP2009251492A (ja) * | 2008-04-10 | 2009-10-29 | Olympus Imaging Corp |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2027411A (zh) * | 2008-05-16 | 2011-04-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相机系统 |
JP2010109667A (ja) * | 2008-10-30 | 2010-05-13 | Panasonic Corp | カメラシステム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7342B (zh) * | 2016-03-31 | 2020-06-26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图像捕捉装置和控制方法 |
CN107277342A (zh) * | 2016-03-31 | 2017-10-20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图像捕捉装置和控制方法 |
US10805517B2 (en) | 2016-03-31 | 2020-10-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ccessory apparatus,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
CN107819977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及电子装置 |
WO2018054089A1 (zh) * | 2016-09-22 | 2018-03-29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及电子装置 |
US10989990B2 (en) | 2017-05-31 | 2021-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0992846B2 (en) | 2017-05-31 | 2021-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accessory |
US11310408B2 (en) | 2017-05-31 | 2022-04-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ens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accessory |
US10771670B2 (en) | 2017-05-31 | 2020-09-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ccessory and imaging apparatus |
US10782597B2 (en) | 2017-05-31 | 2020-09-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CN108989621A (zh) * | 2017-05-31 | 2018-12-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和中间配件 |
CN108989621B (zh) * | 2017-05-31 | 2021-01-05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和中间配件 |
US10911651B2 (en) | 2017-05-31 | 2021-02-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accessory |
US10983418B2 (en) | 2017-05-31 | 2021-04-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1281078B2 (en) | 2017-05-31 | 2022-03-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
US11064105B2 (en) | 2017-05-31 | 2021-07-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ccessory and imaging apparatus |
CN110012213A (zh) * | 2017-11-16 | 2019-07-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控制设备和记录介质 |
CN110012213B (zh) * | 2017-11-16 | 2022-05-13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控制设备、摄像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
CN108076273A (zh) * | 2017-12-26 | 2018-05-25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识别镜头的方法及装置 |
US11089199B2 (en) | 2018-06-21 | 2021-08-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ccessory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10636188B (zh) * | 2018-06-21 | 2022-01-11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636188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佳能株式会社 | 配件装置、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22660B (zh) | 2020-10-30 |
JP5755204B2 (ja) | 2015-07-29 |
US9473679B2 (en) | 2016-10-18 |
CN103685970B (zh) | 2018-05-04 |
JP2014057187A (ja) | 2014-03-27 |
US20140071336A1 (en) | 2014-03-13 |
CN108322660A (zh) | 2018-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5970A (zh) | 摄像设备和镜头单元 | |
RU2582547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и объектив | |
EP364130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hibiting aec jump,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5580349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 |
US10841460B2 (en) | Fra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image data,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JP6305372B2 (ja) | 撮像装置、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 | |
TWI515503B (zh) | 自動對焦影像擷取裝置與影像擷取方法 | |
US9888165B2 (en)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 |
JP6584489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 | |
CN109309784B (zh) | 移动终端 | |
JP7004852B2 (ja) |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撮像素子の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4717419A (zh) | 自动对焦影像捕获设备与影像撷取方法 | |
JP5816355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 | |
US10284783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apparatus | |
CN109889802A (zh) | 梯形矫正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 |
US9247148B2 (en) | Variable-magnific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20240214516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 |
JP2012244303A (ja) | 電子デバイス、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9736387B2 (en) | Irradiation device, irradi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witching irradiation regions | |
JPWO2020137664A1 (ja) |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撮像素子の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20044764A1 (ja) |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