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84484B -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4484B
CN103684484B CN201310717755.9A CN201310717755A CN103684484B CN 103684484 B CN103684484 B CN 103684484B CN 201310717755 A CN201310717755 A CN 201310717755A CN 103684484 B CN103684484 B CN 103684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rystal oscillator
signal
transmitter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77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4484A (zh
Inventor
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177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4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4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4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包括一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若所述待发射信号的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以及所述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满足第一预定关系;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送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发射机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前端是通信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个部分。其中,发射机负责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变换、功率放大,并以微波的方式经天线发射射频信号。
发射机主要由低通滤波器、本振信号源、IQ(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同相相位和正交相位)调制器、增益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双工器以及天线构成。虽然发射机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其设计涉及诸多因素且各因素间互相影响,因此,发射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通信设备的性能和成本。
常用的发射机结构包括超外差结构、零中频结构和数字中频结构等。但是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发射机都会使用本振信号生成系统和IQ调制系统。由于这两个部分在空间上距离较近,而且晶体振荡器的本振口和IQ调制器的混频口之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隔离性,因此,在发射机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本振泄露的情况,即本振信号输出至混频器,形成了混频噪声。
尤其是在较低频段通信中,如低于1.4GHz的通信频段,由于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间距很小,通常为30~60MHz,导致发射机的本振基波或者低次谐波(小于5次)的泄露在混频器中所生成的混频噪声与接收频带重合,进而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大大降低了通信的质量。
以发射频率Tx所处的发射频带为[704,716],对应接收频带为[734,746](单位均为MHz),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0为19.2MHz为例,说明如下:
如Tx=706MHz时,其二次谐波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的频率为706±2*19.2MHz,其中706+2*19.2=744.4MHz,位于接收频带内,将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影响;
又如Tx=715MHz时,其基波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的频率为715±19.2MHz,其中715+19.2=734.2MHz,同样位于接收频带内,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影响。
尤其在高速通信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中,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更为严重,它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抑制本振泄露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频带的干扰,一般在混频器后端增加一对应的滤波器,以此来过滤掉该混频噪声。
但是,增加一个滤波器不仅会提高整个发射机的制造成本,而且还会增大发射机的体积,这与目前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相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发射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应用于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包括一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若所述待发射信号的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的奇次谐波的频率值;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
优选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所述选择开关连接所述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与所述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频率,控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与所述第一频率对应的N个分支电路,使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控制所述选择开关断开所述分支电路,使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所述基频。
优选的,所述第一频率f=i*f0;其中,i=2*int[(fb/f0+1)/2]+1,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所述基频。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射机,包括: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处理器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并在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以使所述发射机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的奇次谐波的频率值。
优选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所述选择开关连接所述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与所述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单元用于:在所述发射频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f=i*f0,并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其中,i=2*int[(fb/f0+1)/2]+1,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发射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较低频通信中(如低于1.4GHz),发射机会根据预设公式设定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使其输出的本振信号及其谐波的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均落在接收频带之外,进而在不使用专用滤波器的情况下消除了本振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射机的处理器确定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后,处理器会指示晶体振荡器中的选择开关连接到对应的电路分支上,给振荡电路增加额外的电感和电容,进而输出对应的所需的频率,整个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切换方式快捷且成本很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发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发射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发射机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实施例1提供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应用于一发射机,该发射机包括一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该晶体振荡器具体可以为普通晶体振荡(SPXO)、电压控制式晶体振荡器(VCXO)、温度补偿式晶体振荡(TCXO)、恒温控制式晶体振荡(OCXO)、数字补偿式晶体损振荡(DCXO)、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MCXO)等等。请参照图1,该信号发射方法包括:
S101: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
S102:若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其中,第一频率与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以及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满足第一预定关系;
S103:根据设置后的晶体振荡器发射待发射信号。
i*f0,其中,i=2*int[(fb/f0+1)/2]+1,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表示取整;
下面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如手机)中的发射机为例,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
首先,在步骤S101中,当手机发起主呼时,会向基站发送一呼叫请求(随即接入突发脉冲),基站的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接到该呼叫请求后,会给手机发出一串有关业务信道的编码。手机接收到该编码后,经过手机内的处理器译码,获取到基站广播信道(BCH)分配的业务信道(TrafficChannel,TCH),从而可以获得网络侧为待发射信号分配的发射频率。
在步骤S102中,当手机确定了待发射信号的频率后,手机中的处理器会判断该发射频率是否小于一设定阈值。实际情况中,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该设定阈值设定阈值,通过该设定阈值可划分出高频频段和低频频段,如可将该设定阈值设置为1.4GHz、1GHz或者800MHz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当判断结果表明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低于设定阈值后,手机处理器会根据第一预定关系计算出与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对应的第一频率。在晶体振荡器确定的情况下,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也确定,而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与发射频率相对应,所以,第一频率由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唯一决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避免或降低晶体振荡器的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的干扰,将第一频率设置为晶体振荡器基频信号的谐波的频率;优选的,为了避免偶次谐波作为输出频率时引起的其他负面效应,可以将第一频率限定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的奇次谐波频率。
具体的,第一预定关系可以为:
f=i*f0;i=2*int[(fb/f0+1)/2]+1
其中f为第一频率,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计算出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i*f0,式中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
下面以发射频率Tx所处的发射频带为[704,716],对应接收频带为[734,746](单位均为MHz),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0为19.2MHz为例进行说明。
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fb=746-704=42,i=2*int[(fb/f0+1)/2]+1=2*int[(42/19.2+1)/2]+1=3。
因此,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设置为3*19.2=57.6,则晶体振荡器输出的基波(一次谐波)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信号的频率为Tx±57.6。
而Tx-57.6<716-57.6<734,且Tx+57.6>704+57.6=761.6>746,因此,基波泄露所产生的混频信号位于接收频带之外,不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
而晶体振荡器输出的谐波(二次及以上谐波)的频率为N*57.6,N为谐波次数,不难看出Tx±N*57.6更加远离接收频带,也不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
综上,当把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晶体振荡器基频信号的奇次谐波的频率后,就可以避免本振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干扰。
具体的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更改为第一频率的方式为通过晶体振荡器中的选择开关切换连接不同的分支电路,以在振荡电路中增加额外的电容器和电感器,进而输出所需的频率。
在步骤S103中,当设置好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后,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本振信号经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放大到发射频率Tx形成载波,载波和基带信号经IQ调制器调制形成已调波,放大后经天线发射出去。
另外,在实际情况中,步骤101还包括手机被叫的情形,具体为基站的广播信道(BCH)从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发出呼叫信息,手机接收到后,在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上向基站发出通道请求,余下的过程与手机主呼时过程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即可实现不在混频器后端额外加上一用于去除本振泄露混频噪声的滤波器得情况下,消除本振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干扰。
在实际情况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发射方法除了应用在移动终端的发射机上,还可以应用在基站的发射机上,其具体原理与移动终端类似。
首先,基站发射机的处理器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Tx;
然后,处理器判断该发射频率Tx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在该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处理器根据第一预定关系计算出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第一频率,并指示晶体振荡器通过开关切换或者改变电容电感数值(或者两种方式结合),以使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为第一频率的本振信号。
然后锁相环将该输出频率放大到发射频率Tx形成载波,载波和基带信号经IQ调制器调制形成已调波,放大后经天线发射出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102中,如果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大于设定阈值,此时,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将不做调整,保持为其基频f0不变。发射机将基于该基频本振信号发射待发射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可能出现的如下情况:
只有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的某一高次谐波(如大于5次的谐波)泄露至混频器生成的混频噪声才会与接收频带交叠,即只有高阶谐波的泄露生成的混频噪声才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亦即计算出的i大于5。
由于高阶谐波的能量分量很小,其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可以忽略。考虑到降低功耗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不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基频放大至i*f0,而是让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保持为其基频f0。当然,若不考虑功耗,仅从避免本振泄露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的角度考虑,在这种情况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调整为i*f0仍然是可取的。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只限定在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时,才会基于预设公式调整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而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将输出频率限定在某一频率区间。即,在步骤S102中,只有确定待发射信号的输出频率位于一预设频率区间时,如位于[60MHz,800MHz]区间内时,才根据预设公式i=2*int[(fb/f0+1)/2]+1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调整为i*f0。这样设定可以让发射机的本振信号调整更具针对性。本申请同样意图保护这一变型方案。
如前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如下方式实现让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为由第一预定关系确定的第一频率的本振信号。该方法为:
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选择开关连接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晶体振荡器输出与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具体为:
计算第一频率,控制选择开关连接与第一频率对应的N个分支电路,使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第一频率。
下面结合附图2对上述方法予以说明。
由于低频段的发射频带和接收频带间距较小,即频差fb较小(通常为30~60MHz),另外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一般为15~30MHz,因此,实际情况中根据公式i=2*int[(fb/f0+1)/2]+1计算出的i一般都是3,所以下面重点介绍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由f0调整为3*f0的方式。
当发射机的处理器计算出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3*f0,处理器会向晶体振荡器发出切换指令,晶体振荡器响应该指令,将选择开关k连接至输出频率为3*f0的对应的电路分支。
在图2中,JT为晶体材料,C1=C2=0.2pF,选择开关k断开时,输出基频为26MHz;
而C3=0.036pF,L3=140uH,则当K闭合时,输出频率将变为至26*3=78MHz。
可见,通过切换选择开关k的工作状态,使其闭合或者连接分支电路,即可实现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在f0和3*f0之间切换。
对于i=5、7、9…等情形,只要增加相应的电路分支,并合理设定电路分支上的电容值和电感值,使得当选择开关连接该电路分支时输出对应频率值即可,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举例。
上面所举实例为选择开关连接单一支路时实现输出所需频率的本振信号,实际情况中,选择开关也可以在同时连接多个支路时实现输出目标频率的本振信号。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为了减少晶体振荡器所用电子元器件,可以使用可变电容和可变电感,通过合理改变可变电容和可变电感的数值,结合选择开关的连接状态的切换,可以在输出所需频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晶体振荡器中元器件数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信号发射结束时,即因此一次通信完成时,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将复原。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信号发射方法还包括:
S104:在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
在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改变具体通过选择开关连接对应分支电路实现时,步骤S104具体为:
在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控制选择开关断开分支电路,使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进而使得晶体振荡器快速复位,以便在下一次发射信号时,能够基于预设的第一预定关系输出正确的第一频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提供的信号发射方法相对应,本申请通过实施例2提供一种发射机,请参照图4,该发射机包括:
晶体振荡器10,用于产生本振信号;
处理器单元20,用于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并在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以使发射机根据设置后的晶体振荡器发射待发射信号;其中,第一频率与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以及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满足第一预定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较低频通信中(如低于1.4GHz),发射机会根据预设公式设定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使其输出的本振信号及其谐波的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均落在接收频带之外,进而在不使用专用滤波器的情况下消除了本振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更改为第一频率的方式为通过晶体振荡器中的选择开关切换连接不同的分支电路,以在振荡电路中增加额外的电容器和电感器,进而输出所需的频率。
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10包括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选择开关连接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晶体振荡器输出与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信号发射结束时,即因此一次通信完成时,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将复原。即,处理器单元20还用于在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晶体振荡器10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
实施例3
本申请通过实施例3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是基站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2中涉及的发射机。
实施例1中的信号发射方法中的各种信号处理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实施例2的发射机和实施例3中的电子设备,通过实施例1中对信号发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实施例2的发射机和实施例3中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较低频通信中(如低于1.4GHz),发射机会根据预设公式设定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使其输出的本振信号及其谐波的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均落在接收频带之外,进而在不使用专用滤波器的情况下消除了本振泄露所产生的混频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射机必须使用滤波器才能消除或减少低频段通信中本振泄露对接收频带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射机的处理器确定了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后,处理器会指示晶体振荡器中的选择开关连接到对应的电路分支上,给振荡电路增加额外的电感和电容,进而输出对应的所需的频率,整个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切换方式快捷且成本很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
若所述待发射信号的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以及所述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满足第一预定关系;
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所述基频。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应用于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包括一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
若所述待发射信号的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的奇次谐波的频率值;
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所述选择开关连接所述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与所述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具体为:
计算所述第一频率,控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与所述第一频率对应的N个分支电路,使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控制所述选择开关断开所述分支电路,使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所述基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f=i*f0;其中,i=2*int[(fb/f0+1)/2]+1,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所述基频。
5.一种发射机,包括:
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本振信号;
处理器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确定待发射信号的发射频率,并在所述发射频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以使所述发射机根据设置后的所述晶体振荡器发射所述待发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的奇次谐波的频率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选择开关以及M个分支电路;其中,在所述选择开关连接所述M个分支电路中的N个分支电路时,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与所述N个分支电路对应的频率的本振信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单元用于:在所述发射频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第一频率f=i*f0,并在所述待发射信号发射完成后,将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基频;其中,i=2*int[(fb/f0+1)/2]+1,f0为晶体振荡器的基频,fb为发射频率所在的发射频带与对应的接收频带的频差,int[·]为取整函数。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发射机。
CN201310717755.9A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684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7755.9A CN10368448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7755.9A CN10368448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484A CN103684484A (zh) 2014-03-26
CN103684484B true CN103684484B (zh) 2015-08-26

Family

ID=5032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7755.9A Active CN10368448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4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396B (zh) * 2020-09-10 2024-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超宽带测距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622A (zh) * 2003-05-23 2004-11-2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载波偏差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67705A (zh) * 2009-03-31 2009-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上行通道的本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CN102006436A (zh) * 2009-09-01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前置电路、调谐器、电视广播接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0695A (ja) * 2000-02-16 2001-08-24 Nec Corp 無線機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周波数変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622A (zh) * 2003-05-23 2004-11-2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载波偏差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67705A (zh) * 2009-03-31 2009-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上行通道的本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CN102006436A (zh) * 2009-09-01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前置电路、调谐器、电视广播接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484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407B (zh) 双回路发射噪声消除
US8331485B2 (en) Spur cancellation in a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t signal using cancelling tones
JP4860735B2 (ja)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試験システム
CN209218087U (zh) 一种射频拓扑系统及通信装置
JP2015508982A (ja) 無線装置のための時分割複信モードでの周波数合成器アーキテクチャー
US10015749B2 (en)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in multi-transmission wireless systems
CN100471075C (zh) 可切换边带频率的低中频发射机
CN1126282C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73533B (zh) Edge收发机设备、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04242961A (zh) 一种两点式无线发射机及其频偏校准方法
WO2020118627A1 (zh) 一种射频拓扑系统及通信装置
CN102301626B (zh)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CN112335181A (zh) 用于数字锁相环的相位连续参考时钟频移
JP2009504085A (ja) Vco粗調整ビットを用いた一体型位相回転器の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の中心周波数制御
CN102420608B (zh) 一种odu频率源发生方法
CN103166634A (zh) 电感电容并联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684484B (zh)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一种发射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17171913A1 (en)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measurement and threshold selection
US1125845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oscillation sig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obile device
CN101976764A (zh) 共址耦合干扰跟踪对消装置
WO2018057150A1 (en) Transmitter performance calib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383614B (zh) Pll滤波器
EP1915817B1 (en) Dual port modulator
US20100260232A1 (en) Frequency-hopping scheme
CN101795251B (zh) 一种反馈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