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63C -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563C CN1036563C CN94107388A CN94107388A CN1036563C CN 1036563 C CN1036563 C CN 1036563C CN 94107388 A CN94107388 A CN 94107388A CN 94107388 A CN94107388 A CN 94107388A CN 1036563 C CN1036563 C CN 103656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ds
- sign indicating
- phone
- indicating number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话码遥控通讯器以电话网作为通信煤介,接收用户终端以电话话码方式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响应控制信号,自动存储来自用户终端的信息,并根据用户终端的类型分别通过功能部件或无线发射部件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在无线发射部件为寻呼台和用户终端为寻呼机的场合下,寻呼机不但可以被动接收信息,而且可以主动地查询和接收所需的信息。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信息服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无线寻呼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以现行技术欧州专利342638无线寻呼通信系统为例,目前的寻呼技术只允许寻呼机被动地接收寻呼台发出的各种信息,寻呼机用户无法主动地选择信息接收,另寻呼者与被寻呼者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第三者(寻呼服务员)进行,显然,这些对于寻呼台用户都是很不方便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话拨号控制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电话拨号进行信息查询和传送,特别在用户通过寻呼机接收信息的场合,寻呼机不再只是能够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接收所查询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寻呼机用户,扩大了寻呼台的服务范围。
本发明的信息服务系统在应用于寻呼台的场合下,使寻呼台不仅具有寻呼的功能,而且可根据寻呼机用户通过电话输入的控制信号向寻呼机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使寻呼机成为一种信息查询接收终端,可主动地索取所需的信息。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包括与公共电话交换网连接的用户终端;计算机系统以及将该计算机系统接至公共电话交换网的话码遥控通讯器;与用户终端类型对应的以有线方式给用户终端发送接收信息的功能部件以及以无线方式给用户发送信息的无线发射部件;计算机系统通过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以电话网作为通信媒介,接收用户终端以电话话码(双音频码)信号形式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响应所述控制信号,自动存储来自用户终端的信息,或根据用户终端的类型分别通过功能部件或无线发射部件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包括:解码器,对电话话码信号进行解码;移位寄存器,用于暂存话码信号并在解码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来自计算机系统接口的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经振铃信号线RI将话码信号送入计算机系统;振铃检测器,检测话路振铃信号,振铃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和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话码信号经振铃信号线RI送入计算机系统;开关,在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控制摘机和挂机以及在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产生序列信号以控制移位寄存器的移位。
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具有响应来自远方的电话振铃及接收电话话码进行相应功能控制的功能;并可接收与话路相接的本机电话话码及进行相应功能控制的功能。
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通过RS-232的两条信号线与计算机通信。
所述功能部件是传真卡、局域网卡、语音卡和调制解调器MODEM等。
所述无线发射部件可以是寻呼台。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有线发送部件和无线或有线接收部件。
所述有线发送部件是电话机、传真机或话屏PC机,所述无线或有线接收部件是寻呼机或传真机、话屏PC机。
本发明的上述优点及其它优点参看以下对照附图的、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将一目了然。
图1是本发明电话拨号控制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信息服务站的主控流程图,
图3是说明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利用电话线进行异地通信的常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说明计算机通过本发明的话码遥控通讯器利用电话线进行异地通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话码遥控通讯器的方框图,
图6是图1中的计算机通过图4的话码遥控通讯器进行话码接收的流程图,
图7是图1系统服务过程流程图。
首先参看图1,图1说明本发明的电话拨号控制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的配置,由图可见,该系统由自动信息服务站1、公共电话交换网2和用户终端3组成。
自动信息服务站1包括话码遥控通讯器11、计算机13、功能部件14、发射部件15等组成,计算机13包括-RS-232C接口UART(异步通信适配器)12,在话码遥控通讯器11和UART之间通过两根信号线16和17交换信息,信号线18为话码遥控通讯器11与功能部件14共用话路4切换开关控制线。
用户终端3通过话路4,经公共电话交换网2,由话路4进入自动信息服务站1。其中,计算机13除保留原有功能外,可通过话码遥控通讯器11,处理来自电话话路4的“振铃”信号并可进行摘机、接收话码、挂机等操作。计算机13通过所接收的“话码”指令,装入或执行控制相应的功能部件14或无线发射部件15的程序;并通过所接收的“话码”完成用户终端所需的各种服务,以符合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需要以及不同形式的服务。计算机13用于存放用户所需的各种数据类别的信息:如语音信息、图文点阵文件、文本文件、二进制码文件等。计算机13可以是一般的微型机(如:IBM-PC机或兼容机),或是计算机网上的一个工作站。
功能部件14是为适应终端用户不同需要而配备的完成不同功能的部件的集合。即功能部件14由传真卡、MODEM、语音卡、局域网卡…组成。
无线发射部件15将自动信息服务站1所接收的、来自终端用户有线(电话线)或无线发来的信息发射到指定用户终端。
话码遥控通讯器11接收来自电话话路4的“振铃”信号和电话话键(普通电话机的电话键)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与之相连的RS-232C接口UART12(异步通信适配器)的通信线16(数据终端准备就绪DTR)、17(振铃指示RI)传送至计算机13,用以变换、查询、调用其信息。18为话码遥控通讯器11与功能部件14共用话路4切换开关控制线。
用户终端3一般包括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向自动信息服务站,发送信息的有线发送部件,最普通的即为电话机,以及从服务站1无线或有线接收信息的接收部件,如寻呼机或传真机等。特别在本发明中,普通微机加上本发明的话码遥控通讯器及MODEM后构成的系统(在此称之为话屏PC机)也是上述接收部件中的一种(见图3、图4的说明),当然还可以有无线MODEM。传真机或话屏PC机因为都有电话话键作为输入部件,因此它们也可以作为发送部件。上述各种发送和接收部件的组合就构成了图1中的用户终端3。
以下对上述终端部件作些说明:
1>用户的终端是普通的电话机
电话机除保留原有功能用于通话外,它的电话话键(码)可作自动信息服务站1的控制命令操纵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并可作为发报机。
2>用户的终端机是普通传真机
普通传真机除保留原有功能外,可利用传真机的电话话键,主动查取自动信息服务站的信息,并通过传真机拷贝输出。并可利用该机向自动信息服务站发送传真信息,并自动存入指定的传真信息服务区。
3>用户的终端机是话屏PC机
利用接在话屏PC机上的电话机、通过公共电话网与异地自动信息服务站1的话路4接通;除利用话屏PC机的电话话键向自动信息服务站1发送话码外,同时控制其话屏PC机进行相应操作,以寻求相应的服务。
4>用户的终端是寻呼机
自动信息服务站1自动接收用户终端3通过话路4发来的各类数据信息,自动进行讯息译文和讯息转换,并通过无线发射部件15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寻呼机上。用户的无线接收终端机是寻呼机;用户的有线信息发送终端机是电话机或话屏PC机。
5>用户的终端机是无线MODEM
自动信息服务站1自动接收用户终端3通过话路4发来的各类数据信息或无线发送来的各类数据信息,自动进行讯息译文和讯息转换,并通过无线发射部件15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无线接收终端机上。用户的无线接收终端机是无线MODEM;用户的有线信息发送终端机是电话机或话屏PC机。
自动信息服务站与用户终端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的特点:
1>自动信息服务站与各类用户终端机之间无任何附加设备。服务站与终端机之间是通过公共电话网2(见图1)或无线发射15进行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的。
2>对自动信息服务站而言,它对各类终端机的用户是自动工作、自动服务的;对用户而言,不论用户使用上述何类终端机,自动信息服务站均是在用户电话拨发话码、遥控指挥自动服务站的情况下对用户终端机进行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的。这种电话拨码操作是各类终端机用户共有的操作方式。
3>用户操作及服务站工作过程:
用户操作及服务站工作过程是:
用户操作:
①拨通自动信息服务站电话,即接通自动信息服务站话路;
②通过电话话键拨注册码,如;“16888”;
③拨功能操作码或约意码,如:“××××××01*”,
用户即完成操作。服务站工作过程:
参见图2,对于自动信息服务站1,在初始化之后(S1)计算机13判断是否有振铃信号(S2),当判断服务站话路4有振铃信号时,立即振铃响应并自动摘机(S3),否则返回步骤(S2),继续振铃判断。随后,计算机13进入接收用户拨发话码的等待状态(S4)。待接收注册码结束后,计算机13判断所接收的注册码是否合法(S5)(与服务站用户注册库中的某用户注册码吻合,即合法。否则,非法)。若非法,计算机终止对用户的服务过程,挂机然后返回,等待下次振铃(S2)。若注册码合法,计算进入继续接收用户拨发功能话码及约意码(S6),待接收功能话码或约意码结束后,计算机分析功能话码或约意码,确定用户终端类型以及所要求的服务(S7),然后执行用户请求服务所需的功能程序(启动相应的功能部件工作)(S8),向发请求的终端用户发送相应信息(S9),最后挂机(S10),返回等待下次振铃(S2)。
以下描述本发明系统中的话码遥控通讯器,其工作过程的描述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首先,以IBM-PC机为例说明话码遥控通讯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方式:
IBM-PC机的RS-232C接口,是以可编程的INS 8250为核心构成标准的异步通讯适配器UART,它使PC机有能力同具有标准RS-232C接口的设备进行通讯。
RS-232C接口的重要作用是把CPU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输出,并且也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送给CPU进行处理。
当两台PC机远距离通讯时,通常的方法是(参见图3)需要在每台PC机的RS-232C接口中附加Modem(调制解调器),将RS-232C接口输出的“0”和“1”电压转换为不同频率的信号在电话线上传输,同样RS-232C接口的输入端也通过Modem把不同频率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0”和“1”信号。每台PC机通过对RS-232C中的UART访问或控制实现两地间的通信。也就是说,PC机之间或PC机与异型机种之间、凡利用电话线(话路)作为通信链路的话,其间必有专用部件Modem。
话码遥控通讯器就是实现PC机之间或PC机与异型机种之间、利用电话线(话路)作为通信媒介、利用电话话码作为通信的最基本数据的新型部件,参见图4。话码遥控通讯器取代了图3中的MODEM,接收来自电话线上的音频码,并转换成计算机接收的二进制码。
在图4的虚线方框中的包括话码遥控通讯器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话屏PC机,参看图1可知,该系统通过将电话机直接接到话码遥控通讯器就可构成以上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
现在参看图5说明话码遥控通讯器的工作原理。
话码遥控通信器是从电话话路上接收特定信号并可将其转变为数据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接口电路。它的接入不影响电话话路的一般应用(电话P)并提供了功能部件54的接口。
话码遥控通信器与外部有四个接口:
①电话话码接口
②功能部件54接口
③电话P接口
④计算机RS-232C接口。
话码遥控通信器内部包括:振铃检测器59、解码器53、开关52、移位寄存器56、门55、门57、EIA电平变换电路、TTL(“双极性晶体管集成电路”缩写)电平变换电路58、信号线RI、信号线DTR。
话码遥控通信器接收话路上两类信号:振铃信号和电话话码信号,以下分别对接收这两类信号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1>振铃信号的接收过程
当话路有振铃信号时,振铃检测器59检出其信号并将其通过门57,再经EIA变换电平后,由图5的端口RI送至计算机。
2>电话话码信号的接收过程
电话话码信号无论是来自与K1相接的电话P,还是来自话路4的电话话码,均经解码器53被解码。除将所产生的“8421”话码并行送至移位寄存器56的右四位输入端,还产生控制信号C,该信号将“8421”话码送入移位寄存器56,同时,将移位寄存器56的首位(最左一位)置“1”,待信号C结束后,移位寄存器56的首位为“1”,经门55送至门57,再经EIA电平变换电路变换电平后,由信号线RI送至计算机。
图5中的信号线DTR和RI分别是图1中的信号线16和17,它们直接与RS-232C接口(UART)中的DTR(数据终端准备就绪)和RI(振铃信号)信号线连接,因此在此用DTR和RI分别表示。话码遥控通讯器与计算机的通信仅仅通过RS-232C的这两条信号线进行。
信号线RI,通常为振铃(RI)信号端口,即图1中的17,在这里则是振铃和电话话码统一的编码信号端口。下面就如何区分这两类信号做进一步介绍:
计算机检测到RI信号后。首先在端口DTR产生一组脉冲序列信号,该序列经TTL电平变换电路58进行电平变换后一方面作为移位控制信号被送至移位寄存器56的移位输入端S;另一方面作为开关52的控制信号作用到开关52。也可以说,DTR既是开关52的控制信号,又是移位寄存器56的移位控制信号。由于开关52的响应时间长,这时只对移位寄存器56起作用,使移位寄存器56产生移位操作在每送一个脉冲后计算机均检测RI信号并记录RI状态。由于振铃信号和电话话码信号两者在计算机记录一个序列数据是不同的,这样即可区分这两类信号。
当被确认是振铃信号后计算机控制产生DTR有效信号,经TTL电平转换电路58变换电平后,控制开关52工作,支路K0接通,功能部件54接入话路。
参见图6、图5,话码接收过程如下:
程序首先进入B1框将DTR信号置“0”,此时,图5中的DTR为低电平,移位寄存器56为高电平,开关52处于非工作状态,话路4通过开关52的支路K1与电话P接通。而后,进入程序框B2,判别端口中RI是否有信号,当无信号时,程序返回B1框;当有信号,图5中的R1呈现“1”的高电平时,程序进入框B3读话码的过程:计算机对端口中DTR信号置“0”、置“1”…,使DTR信号形成一组序列脉冲信号,该序列脉冲信号经TTL电平变换电路58进行电平变换后控制移位寄存器56进行数据移位;框B3读话码程序结束后,移位寄存器56归“0”后进入程序框B4,判别所读的以“8421”表示的话码是否为“1111”。若不是“1111”,程序经框B5,图5中电话P产生的话码,其话码为“8421”码,返回B1框;若话码是“1111”,说明计算机收到的是来自话路的振铃信号,程序进入框B6将DIR信号置“1”,此时,图5的DTR为高电平,经TTL电平变换电路58后使开关52工作,支路K0接通,此等于响应振铃,接通话路。程序进入等待接收来自话路电话话码的程序框B7:判端口中RI是否有信号,无信号时,返回B1;当有信号,图5中的RI呈现“1”即高电平时,程序进入B8读话码过程,其过程与B3读振铃码的过程完全一样,只是所读的话码是以“8421”表示的“0001,0010,......,1100”中的任一个,将所读的话码送入B9话码接收缓冲区,接收话码结束,返回B1等待接收下一次振铃信号或电话话码...。
以上说明,无论移位寄存器56存何话码,其进入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和“振铃话码”进入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至此,图5“振铃”和电话话码统一的接收原理说明完毕。
根据该接收原理,它仅占用RS-232的两条信号线:一条是振铃指示信号线RI,它成为“振铃”话码、电话号码统一的话码输入线。另一条是“准备就绪”信号线DTR,它即是话码输入控制线,同时又是摘机、挂机开关52的控制线。所述特点,使得公用RI和DTR信号线的其它部件(如MODEM,FAX等),能够共用计算机的同一RS-232接口。
话码遥控通讯器直接与标准的RS-232C接口相连,可直接在计算机的访问、控制下工作,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适应于各种机型。
话码遥控通讯器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话码接收技术,它使电话机成为与计算机通信的最少配置的终端机;使电话话键成为遥控访问计算机的最小指令集。
利用电话网作为通信媒介、利用话码(电话话码)作为通信的最基本协议,并通过话码遥控通讯器来控制各功能部件之间的工作,使计算机与各功能部件以最佳方案组合成一新的系统,使得加入该系统网的各类终端,除保留原有功能外,系统赋于它新的功能,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下面说明自动信息服务系统是如何进行各种服务的。
图1中自动信息服务站可独自成为实用的有线自动信息服务站,同时又可与图1的无线发射部件15或其它无线台,例如无线寻呼台构成有线、无线信息服务系统。
以一个现有无线寻呼台为例:
本发明应用于无线寻呼台时的系统构成只需将图1中的无线发射部件15用寻呼台来取代即可.假设该寻呼台的对外服务电话号码为256××××,自动信息服务站对外服务电话号码为837××××。
本发明为同时进行两类服务的系统。
一类是原无线寻呼台服务系统,它保持原系统对寻呼机服务的全部功能。另一类是自动信息服务系统,拨通电话256×××的用户,服务人员将与用户对话,对用户进行人工留言寻呼服务;拨通电话837×××的用户,系统将对用户自动进行信息服务。下文逐一说明自动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功能。
1、汉显寻呼机为用户信息接收机的系统服务功能
a>信息查询
用户的汉显寻呼机为信息查询接收机;用户所在处的电话机为用户的遥控话码发送器。
用户信息查询方法和信息查询过程是:
参看图7,用户利用电话拨通话路837×××后,接着拨发自身寻呼机号码和两位信息查询功能话码。至此,用户完成拨发话码的操作。因用户拨通837×××话路,服务站由框B0的挂机等待状态经话码接收框B1至框B3(参见图6的框B1~框B4)当判别为“振铃”话码“1111”后,进入框B4,框B4接通接通837×××话路。服务站经框B5(参见图6的框B8)接收到用户所拨发寻呼号话码即注册码,进入框B6判断注册码是否合法,如非法返回框B0,如合法进入框B7暂存注册码,后进入等待接收用户拨发功能话码框B8,经功能判别框B9判别,用户所拨发的功能码为两位信息查询码,服务站由框B9进入框B10。框B10的功能是:根据所接收的两位信息查询码,从信息服务站的信息服务库中取出所查询的信息送入无线发射缓冲区。服务站由框B10进入框B15,服务站启动图1的无线发射部件15工作,并按框B7所存的注册码,将无线发射缓冲区的信息发射到B7框所存注册码即寻呼号的寻呼机上,服务站返回到框B0挂机等待服务下一次服务请求。
由此,查询信息的用户寻呼机接收到所查询的信息。
信息查询功能使得寻呼机用户能够随时利用所在处的电话主动查询自动信息服务站百类信息(对应于两位查询码)的任一类信息;用户的寻呼机成为信息查询接收机!
b>急务数传追身通信(信息直通车):
信息发方使用的是话屏PC机;
信息收方是汉显寻呼机。
追身通信的过程是:信息发方拔通话路837××××后,接着拨发收方的寻呼机号和功能码08#。至此,发方完成拨码操作。
参见图7,在B9框之前,服务站的运行过程同信息查询过程完全一样,此不再述。当服务站进入B9框、判别功能话码为08#时,转入B11框、启动图1中的功能部件14(此时为MODEM)工作,功能部件14进入接收有线信息的状态、并接收异地(远至万里)发方通过话屏PC机发来的信息。所接收的信息送入无线发射缓冲区,尔后,服务站启动图1的无线发射部件15工作,由B11框进入B15框,并按框B7所存的注册码,将无线发射缓冲区的信息发射到B7框所存注册码即寻呼号的寻呼机上,由此,发方发送的信息立即进入收方用户的寻呼机。接着服务站返回到框B0挂机等待下一次服务请求。
寻呼机成了追身通信接收机!
自发自收:作为数传追身通信的一种,假定发方用户所拨寻呼号为自身寻呼机号,那么,发方通过话屏PC机发送的信息,进入发方自身的寻呼机,这可称为自发自收,用户可以利用自发自收功能将某些重要信息存入自已的寻呼机。寻呼机又成了记事机(如用户常用的电话号码可存入寻呼机)。c>急务电话编码追身通信(信息直通车)
发方的电话机就是发方编码信息发送机;收方寻呼机就是发方信息的接收机。发方拨码操作过程完全与信息查询、数传追身通信一样。不同的是,发方所拨发的功能话码是“**”开头的中方编码(电报码)。
电话编码追身通信的过程如下:
发方拨通话码837××××,再拨收方寻呼机号,接着拨“**”开头的电话编码。
服务站运行至B9框时,若判断头两位为“**”,服务站转至框B12:边接收话码表示的中文编码、边译文。框B12接收话码结束,话码译文亦结束。随后,将中文信息送入发射区。服务站启动图1的无线发射部件15工作,由B12框进入B15框,并按框B7所存的注册码,将无线发射缓冲区的信息发射到B7框所存注册码即寻呼号的寻呼机上,由此,发方发送的信息立即进入收方用户的寻呼机上,服务站返回到框B0挂机等待下一次服务请求。
将无线发射缓冲区中的信息无线发至收方的汉显寻呼机。这就是说,发方利用电话直接拨发中文信息编码,收方的汉显寻呼机随之接收到发方所发的信息。
因为随时、随地都能够利用所在处的电话直接进行中文拨码通信,所以,电话机拨码通信,具有方便、实用和广泛使用的重要价值。
该通信方式同样具有自发、自收功能:
用户利用电话发送中文编码,用户寻呼机接收到的将是中文信息,此功能使用户的重要信息能够方便地存入寻呼机中。D>“以码代意”通信
发方的就地电话机就是发方的遥控拨码发送机;收方传呼机就是发方所拨的话码接收机。
“以码代意”的通信过程如下:
电话拨码一方拨通话码837××××,再拨收方的寻呼机号,接着拨发话码。服务站运行至B9框时,若判别为多位数码(以区别两位信息查询码),软件程序进入B14框,将所接收的数字话码送入发射区,由B14框进入B15框,并按框B7所存的注册码,启动图1中的无线发射部件15将无线发射缓冲区的信息发射到B7框所存注册码即寻呼号的寻呼机上,返回B0框。
即,将发射区中的数字码发射至寻呼机。
收方“见码明意”。即根据寻呼机接收的数码,便明白其含意。当收到的数码被理解为发方的电话码时,收方即可电话与发方联系。由此,作为“以码代意”通信的一种应用,就是寻呼机的数字寻呼功能。显然,“以码代意”通信泛意上属于“见码明意”的密码通信。
如上所述,汉显寻呼机的留言寻呼等传统功能退为次席。汉显寻呼机成了用户随身的寻呼信息机,即用户主动查取信息的查询接收机和急务通信追身接收机。
2、传真机为用户终端的系统服务功能
参看图7,图中,右侧B16框、B17框、B18框、B19框、B20框全部是与无线寻呼发射系统无关的功能框。这就是说,这些框的功能,全由自动信息服务站独立执行,且属有线通信、有线服务。现转入传真功能的说明:a>传真信息查询
用户利用电话拨通话路837××××,再拨用户注册登记的注册号,接着拨传真查询码××.....01*。
服务站运行至框B9,当判别有功能码“01*”时,程序转入框B16:该框首先自动启动图1中的功能部件14(此时为传真卡)工作,然后将图1中的信号线18与话路4接通,并将信息库中的××.....××信息转换成传真文件通过话路4发至用户的传真机。
这里特别指出: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真机,成了能够直接利用电话话码、主动查取服务站信息的传真查询机!b>传真信息接收
如果用户所拨功能码为××.....××02*时,服务站将进入框B17。该框首先启动图1中的功能部件14(为传真卡)工作,然后将图1中的信号线18与话路4接通,并使信息服务站处于传真接收状态,通过话路4等待接收用户所发送的传真文件,待服务站接收到传真信息后,自动将该信息存入××....××的传真服务区。3、话屏PC机为用户终端的系统服务功能
数据信息查询:
用户利用电话拨通话路837××××,再拨用户注册登记的注册码接着拨数据信息查询码××.....××#。
服务站运行至框B9,当判别功能码的尾码为“#”时,服务站转入框B18:该框首先启动图1中的功能部件14(此时为MODEM),然后将图1中的信号线18与话路4接通,把服务站信息库中的××.....××数据信息、经服务站的MODEM,通过话路4发至用户的话屏PC机。
数据信息接收:
如果用户所拨功能码为××.....××06#,服务站运行至B9框,判别功能码的尾码为“06#”时,服务站由B9框进入B19框。该框首先启动图1中的功能部件14(此时为MODEM),使MODEM处于数据信息接收状态,然后将图1中的信号线18与话路4接通,等待接收用户通过话屏PC机发送的数据信息。待服务站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将所接收的信息存入××.....××数据服务区。4、拨码遥控显示
用户利用电话拨通话路837××××后,只拨用户注册登记的寻呼号。此种情况下,服务站运行至框B9,判别无功能码时,程序由框B9进入框B20,该框将显示对应该寻呼号的注册内容。比如,与寻呼号对应的注册内容是用户的姓名、地址、电话以及用户的服务要求:如急病求诊或要求保护等,根据寻呼显示,信息服务站人员即可对拨码用户进行相应的服务。
Claims (7)
1.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包括与公共电话交换网连接的用户终端;计算机系统以及将该计算机系统接至公共电话交换网的话码遥控通讯器;与用户终端类型对应的以有线方式给用户终端发送接收信息的功能部件以及以无线方式给用户发送信息的无线发射部件;计算机系统通过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以电话网作为通信媒介,接收用户终端以电话话码(双音频码)信号形式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响应所述控制信号,自动存储来自用户终端的信息,或根据用户终端的类型分别通过功能部件或无线发射部件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包括:解码器,对电话话码信号进行解码;移位寄存器,用于暂存话码信号并在解码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来自计算机系统接口的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经振铃信号线RI将话码信号送入计算机系统;振铃检测器,检测话路振铃信号,振铃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和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话码信号经振铃信号线RI送入计算机系统;开关,在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控制摘机和挂机以及在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信号DTR的控制下产生序列信号以控制移位寄存器的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有线发送部件和无线或有线接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发送部件是电话机、传真机或话屏PC机,所述无线或有线接收部件是寻呼机或传真机、话屏PC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是传真卡、局域网卡、语音卡和调制解调器MODE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部件是寻呼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响应来自远方的电话振铃及接收电话话码;并可接收与话路相接的本机电话话码。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码遥控通讯器通过RS-232的两条信号线与计算机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7388A CN1036563C (zh) | 1994-07-11 | 1994-07-11 |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7388A CN1036563C (zh) | 1994-07-11 | 1994-07-11 |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02A CN1106602A (zh) | 1995-08-09 |
CN1036563C true CN1036563C (zh) | 1997-11-26 |
Family
ID=503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73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63C (zh) | 1994-07-11 | 1994-07-11 |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56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12C (zh) * | 1996-03-22 | 1999-11-17 | 袁芳 | 具有传呼、告呼、送呼功能的邮政服务系统及方法 |
CN1049552C (zh) * | 1996-09-13 | 2000-02-16 | 武进市常武信息寻呼台 | 自动寻呼台中文信息传输系统及其寻呼方式 |
KR20190092951A (ko) * | 2018-01-31 | 2019-08-08 |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 연속식 크로마토그래피 공정을 이용한 천연 l-시스테인 결정의 제조 방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3996A (zh) * | 1986-06-02 | 1988-02-24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具有归一化通知的通信系统 |
EP0342638A2 (en) * | 1988-05-17 | 1989-11-23 | Casio Computer Company Limited | Radio pag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
1994
- 1994-07-11 CN CN94107388A patent/CN103656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3996A (zh) * | 1986-06-02 | 1988-02-24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具有归一化通知的通信系统 |
EP0342638A2 (en) * | 1988-05-17 | 1989-11-23 | Casio Computer Company Limited | Radio pag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02A (zh) | 1995-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040C (zh) | 电话系统 | |
CN1207929C (zh) | 便携式电话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14675C (zh) | 适于国内外通信的携带式通信机及自动发信处理方法 | |
CN1095873A (zh) | 用于蜂窝电话的有线接口 | |
CN1533136A (zh) | 用于提供电话交互语音应答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85118A (zh) | 经编码的话音信道的数据传输 | |
CN1575569A (zh) | 基于网际协议提供双向通信网络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80598C (zh) | 无线固定电信网中电话用户“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956479A (zh) | 将移动电话用作ip软电话的手持送受话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5598C (zh) | 处理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的呼叫的方法 | |
CN1208986C (zh) | 用于向共用一组调制解调器的用户群提供接入无线通信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285676A (zh) | 能通过移动站向目标设备传图像或话音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
CN1708073A (zh) | 一种来话接入方法 | |
CN1099199C (zh) | 电话网络用的服务节点及其方法 | |
CN1036563C (zh) | 基于电话的自动信息服务系统 | |
CN1968333A (zh) | 一种振铃系统、装置及方法和媒体资源服务器 | |
JP2004040541A (ja) | VoIPアダプタ装置及びVoIPアダプタ装置の着信通知方法 | |
CN1299489C (zh) | 实现业务传送模式被指定的数据业务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 |
CN1855966A (zh) | 防骚扰通信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防骚扰通信方法 | |
CN1411226A (zh) | 融合电话网和ip网用户的个人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177887A (zh) | 消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233193C (zh) | 专用小交换机系统 | |
CN1543180A (zh) | 一种即时语音消息系统 | |
CN1046612C (zh) | 具有传呼、告呼、送呼功能的邮政服务系统及方法 | |
CN101047898A (zh) | 一种可实现漏话回拨的漏话提示系统及漏话提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