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1582B -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51582B CN103651582B CN201310423718.7A CN201310423718A CN103651582B CN 103651582 B CN103651582 B CN 103651582B CN 201310423718 A CN201310423718 A CN 201310423718A CN 103651582 B CN103651582 B CN 1036515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terial
- days
- composite microbial
- cultivated
- br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3种微生物组成原复合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i>Bacillus?thuringiensis</i>)GSICC?32807、解淀粉芽孢杆菌(<i>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i>?)GSICC?32826和寡雄腐霉(<i>Pythiumoligandrum</i>)GSICC?61615。将两种细菌孢子粉和一种真菌孢子粉按照1:1:1的重量比混合,从而制成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本发明提供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能迅速定植到植物根围,通过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重寄生作用、分泌生长素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等作用,显著预防、拮抗并杀灭多种作物微生物病害;同时具有促进生作物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由于农作物病虫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类对其不加节制的滥用,造成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畜中毒频繁发生,也使害虫抗药性增强。因此,开发使用高效、广谱的环保型生物农药,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环保型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被列为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开发环保型农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其优先主题,也是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中的前沿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以解决现有杀菌剂使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畜中毒频繁发生,使害虫抗药性增强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它由以下3种微生物组成原复合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GSICC32807、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GSICC32826和寡雄腐霉(Pythiumoligandrum)GSICC61615。
这3株菌种均从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SMSC)够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还含有以下成分,营养物、润湿剂、分散剂、载体材料,各物质的重量配比为:
原复合孢子粉3%、5%-10%的营养物、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67%-72%的载体材料,其中营养物为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的混合物,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混合物,载体材料为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所述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415:2.32:10,所述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1。
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1)菌种活化
由于菌种长时间保藏于4℃菌种库中,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复活。取权利要求1中3株菌种进行斜面培养,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转接到试管进行斜面培养,在25-28℃温度下菌种复活培养基中培养3天,得到活化菌种;
2)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菌株分别接种到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再转接到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生产罐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含有效活菌数≥100亿个/克;
3)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接种到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再转接到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3-5天,形成大量孢子,将产生孢子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1×109个/g;
4)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将步骤2和3得到的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按照以下比例制成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原复合孢子粉3%,配合5%-10%的营养物,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65%-75%的载体材料。
该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1×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2和步骤3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的接种量为5%-10%。步骤2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菌株的发酵时间为2天。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1中菌种复活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琼脂1.5%,具体制作:取一定量的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补足水,待琼脂溶化后分装试管,121℃灭菌30min。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2中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具体制作: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121℃灭菌30min。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2和3中的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3-5%,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钾0.1%,加水补足,pH值为6.8-7.4。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步骤2中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豆饼5%,玉米粉10%,麸皮50%,秸秆粉35%,其中固体物料与水分的质量比为3:2。
本发明菌剂的使用方法可沟施、穴施、毒土、浸种、蘸根、喷施、灌根。
本发明菌剂的机理如下: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鳞翅目虫害生物防治剂。但Bt的防治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速效性差、易产生抗性、生态位小等缺点,影响Bt产品规模化推广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是一株与枯草芽孢杆菌亲缘性很高的细菌,对真菌引起的稻瘟病、纹枯病、枯萎病和灰霉病等病害均有防治效果。但由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且生态位小,因此对作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有限,制约该菌株的生产应用。
寡雄腐霉(Pythiumoligandrum)是腐霉属的一个种,目前已鉴定腐霉属有200多种,大多数都是植物的致病菌,但是寡雄腐霉却是很多植物的生防菌。因为寡雄腐霉属于腐霉属,所以对很多植物有广谱的寄生性,寄生后能明显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研究表明,寡雄腐霉对西红柿、土豆、水稻、黄瓜和葡萄等植物的细菌和真菌病害防治发挥很好的作用。寡雄腐霉细胞壁蛋白拟隐地蛋白(CWPs)可作用于LeATL6泛素蛋白连接酶E3诱导防御反应。还有研究发现寡雄腐霉在防治西红柿细菌性枯萎病时,对墨绿酸信号具有依赖性。可见寡雄腐霉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来实现生防作用,因此对植物的产品和质量具有安全性,而且寡雄腐霉为真菌生物防治剂,容易培养、繁殖快、生态位大,适合生物防治剂的开发。
作物的病虫害多数是有害虫咬噬后,为病原菌提供入侵机会而引起的综合病害。本发明根据其致病性特点,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寡雄腐霉协同性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开发具有杀虫和防治微生物病害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使本发明产品解决现有杀菌剂使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畜中毒频繁发生,使害虫抗药性增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能迅速定植到植物根围,通过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重寄生作用、分泌生长素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等作用,显著预防、拮抗并杀灭多种作物微生物病害;同时具有促进生作物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功效。
本发明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均是农业部授权的植物有益微生物,经复配制成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微生物种类搭配合理,苏云金芽孢杆菌能防止鳞翅目虫害,减少害虫咬噬为病原菌入侵提供的“便利通道”;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耐高温抗菌物质、蛋白酶和生长素等,对病害防治发挥一定的生防促生作用,但其生态位小、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寡雄腐霉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功能进一步补充,其生态位大,容易繁殖,寄主广泛。三者结合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高效、广谱的作用。
2、本发明的广谱微生物杀菌剂在营养物质和载体材料选择上,充分考虑到细菌和真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及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协同效应。本发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简便可行,有效孢子数含量高,微生物存活时间长,产品稳定。
3、本发明产品使用简便,不但能防止虫害、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而且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有机农业的绿色伴侣。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从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SMSC)获取上述3支菌种的斜面培养。由于菌种长时间保藏于4℃菌种库中,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复活。具体复活方法:从保藏中心取到以上菌种,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25-28℃培养3天,就得到活化菌种。
1L菌种复活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g。具体制作: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待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L,分装试管,121℃灭菌30min。
实施例1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5%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3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00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08亿个/克。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5%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3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1.5×109个/g。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5%,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72%。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2×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2×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5.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施例2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3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10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12亿个/克。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3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2.0×109个/g。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10%,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67%。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8×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5×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施例3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3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13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15亿个/克。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3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2.2×109个/g。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8%,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69%。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52×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38×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验结果表明:营养物的添加比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效微生物数量有影响,营养物比例越高,有效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营养比例含量高,营养丰富时微生物有轻微增殖情况。在本实验范围内,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1×107个/g。该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指标满足杀菌剂产品要求。
实施例4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1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80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96亿个/克。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5%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3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5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6.4×109个/g。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5%,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72%。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2×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2×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5.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施例5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30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24亿个/克。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3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5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6.8×109个/g。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10%,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67%。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8×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5×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施例6
1)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斜面培养菌株,按照8%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转速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2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500L生产罐中,温度28-30℃,转速180转/分,发酵3天,可以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08亿个/克;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有效活菌数112亿个/克。
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对两种孢子粉有效菌数的影响不大,发酵罐发酵时间对孢子粉有效菌数影响较大,第二天时有效活菌数最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由于细菌自溶使得有效活菌数稍微下降。因此,两种细菌孢子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接种量5%-10%,发酵时间均2天最佳。
2)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500mL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3天。再转接到50L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25-28℃,转速200转/分,发酵3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5天即可形成大量孢子。将产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进一步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为6.5×109个/g。
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对寡雄腐霉孢子数的影响不大,固体发酵培养时间对孢子数影响较大,第5天孢子数明显高于第3天,表明菌丝老化、培养基中营养物降低有利于孢子形成。因此,寡雄腐霉孢子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接种量5%-10%,固体发酵培养时间5天最佳。
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中含有原复合孢子粉3%,营养物8%,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载体材料69%。其中营养物是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按照5.415:2.32:10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1的质量比混合物;载体材料主要是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按照其比例复配即可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52×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38×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6×107个/g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
实验结果表明:营养物的添加比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效微生物数量有影响,营养物比例越高,有效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营养比例含量高,营养丰富时微生物有轻微增殖情况。在本实验范围内,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109个/g;寡雄腐霉孢子数≥1×107个/g。该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指标满足杀菌剂产品要求。
实用例1: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对小麦病害防治和增产的应用效果
盆栽实验:从小麦根部分离一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强雄腐霉(Pythiumarrhenomanes)。对照(CK):无菌土壤基质;实验组1(P.A):添加5‰的强雄腐霉致病菌的灭菌土基质;实验组2(P.O):添加5‰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的灭菌土基质;实验组3(P.O+P.A):共同添加2.5‰的强雄腐霉致病菌和2.5‰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的灭菌土基质。每个实验处理9个重复,分别浇1L水后,种春小麦L8275,温室培养。结果如表1: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的防病和促生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能促进小麦生长,调节颈部PH值,促进分蘖,对强雄腐霉病害防治率达60%。
田间试验:复合菌剂产品与化肥混合均匀后,以底肥的形式施到田间,菌剂使用量50克/亩。对冬小麦锈病防治效果达70%,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2/3,最后对小麦亩产量增产90-100千克。
实用例2: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对辣椒病害防治和增产的应用效果
辣椒育苗时,将微生物菌剂产品拌土后均匀撒在苗圃田间,施加量为每平方米苗圃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2克,然后翻地、整地、播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提高出苗率、促进生长、缩短育苗时间的作用,与没有添加该产品的对照相比,能提前一周出苗。移栽到田间后,除了促进生长的作用外,还能比不添加菌剂产品的对照早10天结实,并且延长生长周期10-15天。在早期具有防治枯萎病和白粉病的功效,在后期对辣椒果实褐斑病和腐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4/5。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不但对辣椒整个生育期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而且还能增产和提高品质,增产量150-180千克/亩。
实用例3: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对当归病害防治和增产的应用效果
将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与土按照1:100的比混合后,以毒土的方式添加到穴苗上(与3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施药方式一致)。结果表明,经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处理后,当归麻口病发病率为7%,而化学农药的发病率为16%。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对当归麻口病病害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毒死蜱,而且增产了8%。经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不但能增加产量,而且显著提高一等归和二等归的产出量。
以上本发明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1、添加本发明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后,能明显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不但对强雄腐霉引起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麻口病、白粉病和辣椒果实的褐斑病和腐烂病防治效果显著。表明该产品对病害防治具有广谱性。
2、添加本发明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表明本产品选用的微生物是作物的益生菌,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发挥有益作用。
3、本复合微生物杀菌剂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农作物、瓜果、蔬菜以及特色中药材等方面。
4、该菌剂产品为固体粉末,运输方便,使用操作简单,容易推广普及应用。
Claims (8)
1.一种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3种微生物组成原复合孢子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GSICC32807、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GSICC32826和寡雄腐霉(Pythiumoligandrum)GSICC61615,它还含有以下成分,营养物、润湿剂、分散剂、载体材料,各物质的重量配比为:
原复合孢子粉3%、5%-10%的营养物、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67%-72%的载体材料,其中营养物为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的混合物,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混合物,载体材料为高岭土、硅藻土或膨润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腐植酸钾微量元素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415:2.32:10,所述木质素磺酸钙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1。
3.权利要求1所述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1)菌种活化
取权利要求1中3株菌种进行斜面培养,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转接到试管进行斜面培养,在25-28℃温度下菌种复活培养基中培养3天,得到活化菌种;
2)两种细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菌株分别接种到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再转接到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输送到生产罐中,在28-30℃温度、转速为18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得到液体细菌悬浮液;两种细菌悬浮液经过浓缩低温干燥后,制备成孢子粉,含有效活菌数≥100亿个/克;
3)真菌孢子粉的制备
将活化好的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接种到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然后转接到二级种子摇瓶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再转接到细菌发酵罐培养基中,在25-28℃温度、转速为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3天;将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3-5天,形成大量孢子,将产生孢子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浸润在无菌水中,制备孢子悬液,然后将真菌孢子悬液浓缩、低温干燥,制成真菌孢子粉,孢子数≥1×109个/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豆饼5%,玉米粉10%,麸皮50%,秸秆粉35%,其中固体物料与水分的质量比为3:2;
4)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制备
将步骤2和3得到的三种孢子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为原复合孢子粉;按照以下比例制成复合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原复合孢子粉3%,配合5%-10%的营养物,5%的润湿剂,15%的分散剂,67%-72%的载体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寡雄腐霉斜面培养菌株的接种量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种菌株的发酵时间为2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菌种复活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琼脂1.5%,具体制作:取一定量的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待琼脂溶化后分装试管,121℃灭菌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具体制作: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121℃灭菌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的细菌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3-5%,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钾0.1%,加水补足,pH值为6.8-7.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23718.7A CN103651582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23718.7A CN103651582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51582A CN103651582A (zh) | 2014-03-26 |
CN103651582B true CN103651582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0291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23718.7A Active CN103651582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515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Z201523A3 (cs) * | 2015-01-16 | 2016-07-27 | Bio Agen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Bard, S.R.O. | Duální mikrobiální preparát pro dlouhodobé potlačení nebo prevenci symptomů oportunních mikrobiálních infekcí |
CN105340641A (zh) * | 2015-11-18 | 2016-02-24 | 北京联合大学 | 一种全程利用生物农药防治桃树病虫害的施药方法 |
CN106280620A (zh) * | 2016-08-31 | 2017-01-04 | 郭迎庆 | 一种抗菌纳米自清洁涂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477149A (zh) * | 2018-02-06 | 2018-09-04 |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植物杀菌用的悬乳剂的制备方法 |
CN108220199A (zh) * | 2018-02-06 | 2018-06-29 |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
CN110540454A (zh) * | 2019-03-20 | 2019-12-06 | 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矿物型生物菌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0367283B (zh) * | 2019-08-08 | 2022-06-17 | 咸阳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5396A (zh) * | 2004-07-02 | 2006-01-04 | 唐文华 | 一种苏云金杆菌及其菌剂 |
CN101555459A (zh) * | 2009-03-31 | 2009-10-14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及其制剂 |
CN102160553A (zh) * | 2011-02-24 | 2011-08-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Ba制剂及其应用 |
CN102229900A (zh) * | 2011-05-20 | 2011-11-02 | 周剑平 | 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TW201234971A (en) * | 2011-02-22 | 2012-09-01 | Univ Nat Kaohsiung Normal |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
TW201238490A (en) * | 2011-03-31 | 2012-10-01 | Univ Nat Kaohsiung Normal | Production method for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ith property of anti-ultraviolet activity |
WO2013110591A1 (en) * | 2012-01-25 | 2013-08-01 |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Active compounds combination containing fluopyram bacillus and biologically control agent |
-
2013
- 2013-09-17 CN CN201310423718.7A patent/CN1036515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5396A (zh) * | 2004-07-02 | 2006-01-04 | 唐文华 | 一种苏云金杆菌及其菌剂 |
CN101555459A (zh) * | 2009-03-31 | 2009-10-14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及其制剂 |
TW201234971A (en) * | 2011-02-22 | 2012-09-01 | Univ Nat Kaohsiung Normal |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
CN102160553A (zh) * | 2011-02-24 | 2011-08-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Ba制剂及其应用 |
TW201238490A (en) * | 2011-03-31 | 2012-10-01 | Univ Nat Kaohsiung Normal | Production method for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ith property of anti-ultraviolet activity |
CN102229900A (zh) * | 2011-05-20 | 2011-11-02 | 周剑平 | 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3110591A1 (en) * | 2012-01-25 | 2013-08-01 |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Active compounds combination containing fluopyram bacillus and biologically control agent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四种药剂防治葡萄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魏靖 等;《山东农业科学》;20110630(第6期);第95-9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51582A (zh)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4178B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EP2514815B1 (en) | Biocontrol strain for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continuous cropping wilt diseases and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of | |
CN103651582B (zh) |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86914B (zh) | 一种促进水稻增产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875571B (zh) | 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 |
WO2011032330A1 (zh) | 防除连作烟草青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 |
CN102718577A (zh) | 一种防治病害的辣椒专用有机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1869A (zh) | 用沼液制备生物药肥的方法 | |
CN102786934A (zh) | 一种益生菌型土壤调理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9022336A (zh) | 农作物种植用生物活性液 | |
CN108668830A (zh) | 一种抗病抗虫有机蔬菜种植基质 | |
CN107827627A (zh) | 一种草莓专用复合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283753A (zh) | 一种清理土壤毒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43148A (zh) | 一种生物防病、防虫型花卉专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52027A (zh) | 一种生物防治作物枯萎病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A2924786A1 (en) | Hydroponic method utilizing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 |
CN104230523A (zh) | 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制造方法 | |
CN107915555A (zh) | 一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39725A (zh) | 一种用于农场现场发酵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药肥及其应用 | |
CN102499265A (zh) | 一种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钩状木霉生物制剂 | |
CN106701608A (zh) | 一种微生态调节剂 | |
CN102942420B (zh) | 甜樱桃专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20710A (zh) | 一种观赏花卉类植物专用肥 | |
CN103141519B (zh) | 一种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2503699A (zh) | 溶菌酶土壤杀菌免深耕防板结养根护根微生物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3 Address after: 730000 Gansu Province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city Pingliang farmers animal husbandry building No. 108 building A room 602 Patentee after: Gansu green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730000 Gansu Province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city Dingxi Road No. 197 Patentee before: Zhou Jianping Patentee before: Zhu Y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