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634724B -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724B
CN103634724B CN201310369775.1A CN201310369775A CN103634724B CN 103634724 B CN103634724 B CN 103634724B CN 201310369775 A CN201310369775 A CN 201310369775A CN 103634724 B CN103634724 B CN 103634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ar
earphone
voltage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97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4724A (zh
Inventor
吴民宇
梁廷旻
李炳熙
李在奎
李涣镐
曹秀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34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4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7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5Detection of connection of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接口。该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第一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以及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根据第二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

Description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连接接口的操作。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以及支持该耳机连接接口和耳机操作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移动终端由于其移动性而得到广泛使用。即,移动通信终端由于可以在移动时执行音频专用通信,因此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使用极普遍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在提供扬声器之间发送和接收通信信息的功能作为主要功能的同时可以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可以具有与文件复制功能相对应的MP3功能和与能够采集图像的数字摄像机相对应的图像采集功能。此外,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具有可以执行移动游戏或娱乐厅游戏的功能。
为了在音频输出过程中不干扰其他人或者为了用户可以单独欣赏收听音频,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提供耳机系统。相应地,用户可以使用耳机设备无论时间或地点地收听音乐或广播。这里,在将耳机设备的插头插入到终端的圆柱孔形连接耳机接口时,相关领域的耳机系统适配在其中终端感测耳机的连接的系统。更具体地,当耳机设备的插头尖部与终端的耳机连接接口内部的下部接触时,相关领域的耳机系统被设计为检测耳机设备的连接。
在耳机连接接口内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具有上述结构的相关领域耳机系统正常操作耳机设备。然而,当异物位于耳机连接接口中时,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连接关系发生问题,并且因此会在终端中发生错误操作。更具体地,当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注入材料(例如,含可以实现电连接的电解液的水)时,水汇集在耳机连接端口内部的下端处,并且水通过实现电通道功能与提供以识别耳机设备连接的端子电连接。
因此,即使实际没有连接耳机设备,终端也感测到连接了耳机设备,并且支持耳机设备功能。更具体地,当连接耳机设备时,如果终端被设计为关闭终端的扬声器功能,则发生终端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在耳机连接接口由于诸如雨水等水以及诸如海水等材料注入耳机连接接口之后的腐蚀而具有错误电气特性的情况下发生。
因此,需要改进的耳机连接接口。
以上信息仅被提供用作辅助对本公开的理解的背景信息。任何以上信息未被确定或断言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意在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以及支持该耳机连接接口和耳机操作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即使异物位于耳机连接接口中也可以检测耳机设备的正常连接并且根据连接执行正常耳机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接口。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第一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以及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根据第二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
这里,接触状态可以是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耳机插头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和基于异物注入的异物接触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耳机连接接口,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放置用于根据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的至少两个端子;以及控制器,用于通过检测耳机连接接口的两个端子的信号改变执行基于耳机设备连接的功能支持或者基于耳机设备非连接的功能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耳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耳机连接接口,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检测插入耳机插头时发生的电气改变;并且根据第一检测和第二检测器的信号改变,执行基于耳机设备连接的功能或者执行基于耳机设备非连接的功能。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示例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耳机操作系统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图1耳机操作系统的配置中终端的耳机连接接口的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将耳机插头插入图2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图4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改变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注入异物前后根据3路耳机连接检测改变值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异物的整体填充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耳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应当理解,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来辅助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以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辅助理解,但这些具体细节应仅被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省略了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其字面含义,而是仅由发明人用于使能对本发明的清楚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对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被提供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意在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的不定冠词和定冠词包括多个特征的情况,除非上下文明示相反情况。因此,例如,“部件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这种表面。
在下文中,为了在耳机设备插入和异物注入之间进行区分,本发明的示例耳机操作系统提供了耳机连接接口和终端,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放置用于检测置于耳机设备的耳机插头处的端子中至少两个端子的接触的端子,终端包括用于通过检测耳机连接接口的两个端子的信号改变对耳机设备的连接与异物的注入进行区分的控制器。
这里,示例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两个端子中由于注入异物或置于耳机插头尖部处的端子的接触所引起的电气改变,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耳机插头的另一端子的接触。在下文中,第一检测器示出了耳机检测端子,第二检测器包括麦克风端子或分离放置的地检测端子。然而,第二检测器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根据置于耳机连接接口的其他端子或设计者意图的附加提供的特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在下文中,耳机连接接口的端子接触状态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耳机插头与耳机连接接口的端子之间的接触,以及异物与耳机连接接口的端子之间的接触。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耳机操作系统的配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图1耳机操作系统的配置中终端的耳机连接接口的配置的图,并且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将耳机插头插入图2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的电路图。
参照图1至3,耳机操作系统10包括终端100和耳机设备200。
在耳机操作系统10中,当耳机设备200的耳机插头210插入终端100的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终端100的控制器160识别插入的耳机插头210并且支持耳机功能。当异物20注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或者以其他方式位于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耳机操作系统10识别到耳机设备200在非连接状态中,并且使得终端100不能够执行独立的耳机功能。相应地,通过使得终端100能够在插入耳机设备200的情况下和注入异物20的情况下进行区分,耳机操作系统10可以根据耳机设备20的插入或非插入执行正常终端功能。
如图1所示,耳机设备200包括圆柱耳机插头210、连接至耳机插头210的信号线220以及置于信号线220的端部处的耳机输出单元240。耳机输出单元240包括耳机左输出单元241和耳机右输出单元242。耳机设备200可以根据是否支持麦克风而包括3路或4路设备。在其中支持麦克风的4路耳机设备中,麦克风模块230置于信号线220中。在3路耳机设备中,排除麦克风模块。在耳机设备200中,可以以不同方式形成4路耳机设备和3路耳机设备的耳机插头。即,4路耳机设备的耳机插头210设置为4极形式,3路耳机设备的耳机插头210设置为3极形式。耳机操作系统10区分异物20的注入与耳机设备200的连接,无论耳机设备200是3极还是4极。
终端100提供耳机连接接口170并且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支持耳机功能,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耳机设备200的耳机插头210可以根据设计者意图插入在侧表面的一侧或特定位置处。当支持耳机功能时,终端100根据设计方法关闭终端100中提供的扬声器功能,并且通过耳机设备200输出终端100中产生的音频信号。此外,当支持耳机功能时,终端100根据所连耳机设备200的极数关闭终端的麦克风功能,并且支持耳机设备200的麦克风功能。这里,当插入没有麦克风模块的3路耳机设备时,终端100根据激活终端100的麦克风功能的用户功能来选择性地操作。
当耳机插头21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耳机连接接口170可以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更具体地,耳机插头的210的耳机左端子214、耳机右端子213、耳机地端子212和耳机麦克风端子211分别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终端左端子174、终端右端子173、终端地端子172和终端麦克风端子171。可以根据耳机设备的类型不同地设计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端子的位置,例如,耳机插头210的端子可以按照突出的插头的尖部、耳机左端子、耳机右端子、耳机麦克风端子和耳机地端子的顺序设置。相应地,耳机连接接口170可以按照孔下部、终端左端子、终端右端子、终端麦克风端子和终端地端子的顺序设置。
此外,耳机插头210的耳机左端子214电连接至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提供的耳机检测端子175。这里,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至第一比较器71,第一比较器71连接至控制器160或者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端口连接至控制器160。终端麦克风端子171通过麦克风支持电路300连接至控制器160。具有这种结构的耳机操作系统10可以通过将第一比较器71的检测值与麦克风支持电路300的检测值相比较,将异物20的注入状态与注入异物20的耳机设备200的连接状态相区分。
例如,当没有连接耳机设备200时,耳机操作系统10的控制器160收集在终端左端子174、异物20和耳机检测端子175的连接中形成的电压电平,并且收集根据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断开状态的电压电平。此外,当连接耳机设备200时,耳机操作系统10的控制器160收集在终端左端子174、异物20和耳机检测端子175之间形成的电压电平,并且收集根据终端麦克风端子171和耳机麦克风端子211的连接形成的电压电平。相应地,控制器160根据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电压电平来区分耳机设备200的连接,不论是否有异物2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当用于检测在麦克风支持电路300中提供的终端麦克风端子中形成的电压的Ear_ADC端口电压电平被设计为实时监测时,控制器160控制以区分异物20的注入,并且控制以软件方法执行根据插入的功能。更具体地,当耳机检测端口EAR_Det的电压状态改变时,控制器160确定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或异物20的注入。在这种情况下,当Ear_ADC电压电平小于提供以操作耳机设备200的麦克风模块230的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的电压时,控制器160识别为耳机设备200的正常插入状态,并且控制执行根据插入的功能(即,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功能),例如,将音频信号路径转换到耳机连接接口170。
当Ear_ADC电压电平与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的电压相同时,耳机设备200处于其中注入异物20的状态中,因此控制器160确定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不支持耳机功能,并且控制执行根据耳机设备200的非插入的功能。即,控制器160控制通过终端100中提供的扬声器和麦克风执行音频信号的收集和输出中的至少一项。
在插入耳机设备200之后,当Ear_Det的电压状态改变时,控制器160将改变确定为对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释放。因此控制器160根据对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释放来控制终端功能。在保持Ear_Det的电压状态的同时,当Ear_ADC值改变时,控制器160将这识别为在异物20注入的状态下插入耳机设备200之后去除耳机设备200的情况。相应地,当Ear_ADC电压电平与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的电压相同时,控制器160将这识别为在异物注入的状态中耳机设备200的去除状态。
当去除耳机设备200时,控制器160停止供应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并且将终端100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设定恢复到插入耳机设备200之前的状态。
当终端被设计为不实时监测Ear_ADC电压电平时,控制器160基于硬件比较器的设置识别耳机设备200,如图4所示。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参照图4,按照以下形式提供耳机连接接口170,其中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终端地端子172、终端左端子174和终端右端子173从圆柱形槽内壁突出。耳机检测端子175置于与终端左端子174的位置在相同线上对准的位置处,以同等地与耳机左端子214接触,耳机左端子214在耳机设备200的连接过程中与终端左端子174接触。终端左端子174置于提供给耳机连接接口170的槽的内侧下部,并且耳机检测端子175置于耳机连接接口170的槽的内侧下部。相应地,当注入并汇集具有电解液特性的异物20时,异物20通常汇集在耳机连接接口170的内侧下部,并因此与耳机检测端子175和终端左端子174电连接。终端地端子172连接至与耳机连接接口170连接的耳机设备200的耳机地端子212,以执行耳机设备200的接地功能。
终端右端子173连接至控制器160的耳机右端口EAR_SPK_R,以根据控制器160的控制传送耳机右侧信号。这样的终端右端子173与插入的耳机设备200的耳机右端子213电连接。因此,通过终端右端子173和耳机右端子213输出控制器160输出的耳机右侧信号。
终端左端子174连接至控制器160的耳机左端子EAR_SPK_L,并且向终端左端子174传送控制器160提供的耳机左侧信号。这样的终端左端子174形成包括插入的耳机设备200的耳机左端子214和耳机左输出单元241在内的路径,并且执行耳机左侧信号的传送通道功能。更具体地,可以向EAR_SPK_L传送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该输出基于与终端左端子174接触的耳机设备200或异物而引起的电气改变。
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至控制器160的EAR_Det。这样的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至第一比较器71,第一比较器71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或异物20的注入提供电信号改变。向耳机检测端子175提供与第一上拉电阻器R1连接的上拉电压Vdd。设置与第一上拉电阻器R1连接的上拉电压Vdd作为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由于耳机插头210与耳机检测端子175接触,因此上拉电压Vdd具有电压改变,并因此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改变,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因此也改变。当通过EAR_Det传送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时,控制器160通过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改变确定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状态和异物20的注入状态。
可以按照从耳机连接接口170的槽开口的最外内壁突出的形式设置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相应地,当耳机设备200插入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耳机设备200与在耳机插头210内部提供的耳机麦克风端子211电接触。麦克风支持电路300置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与控制器160之间。麦克风支持电路300包括与控制器160的耳内麦克风P端口Ear_Mic_P和耳内麦克风N端口Ear_Mic_N连接的信号线、供应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Ear_Mic_Bias的电压的电源线、以及其中设置第二上拉电阻器R2以供应上拉电压Vdd的电源线。这里,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Vdd提供麦克风支持电路300中包括的信号线的基本电压状态。
滤波器310置于Ear_Mic_Bias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之间。滤波器310执行去除麦克风支持电路300中引入的噪声的功能。当4路耳机设备200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时,Ear_Mic_Bias具有提供预定功率以支持耳机设备200的麦克风功能的配置。
麦克风支持电路300包括与控制器160的Ear_ADC端口连接的信号线、与控制器160的耳机去除检测端口Ear_Remove_Interrupt连接的信号线、以及与控制器160的耳机插口键中断端口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连接的信号线。第二比较器320置于Ear_Remove_Interrupt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之间,并且第三比较器330置于Ear_Jack_RemoteKey_Interrupt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之间。
麦克风支持电路300的第二比较器320接收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Vdd,作为插入耳机设备200之前的输入电压,并且当电压根据提供给4路耳机设备200的麦克风模块的信号键的操作改变时,第二比较器320向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传送根据改变的电压的输出。
更具体地,在麦克风支持电路300中,为了确定基于耳机设备200的释放的电气改变,第三比较器330连接至Ear_Remove_Interrupt。当插入耳机设备200时,在提供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电压的状态中,耳机麦克风端子211和终端麦克风端子171根据耳机设备200的去除断开,并且第三比较器330向Ear_Remove_Interrupt传送与其电气改变相对应的值。控制器160根据Ear_Remove_Interrupt接收到的信号改变控制停止Ear_Mic_Bias的电压供应。
每个端口可以直接连接至控制器160。同样,如果没有控制器160的诸如端口分布之类的各种障碍,每个端口可以通过GPIO端口连接至控制器160。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图4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改变的图。
参照图5,第一改变图示出了在没有注入异物20的正常状态下基于4路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电压改变。如第一改变图所示,在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下,可以提供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Vdd作为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Vdd的幅度是1.8V。相应地,在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下,在控制器160的Ear_ADC端口检测到1.8V。
当耳机设备200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170时,耳机插头210与置于耳机连接接口170处的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终端地端子172、终端右端子173和终端左端子174之中的终端地端子172接触,并且因此耳机插头210降至最低电压。这里,假定最低电压是0.04V。其后,当耳机设备200正常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并且耳机插头210的耳机左端子214与终端100的耳机检测端子175接触时,与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的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改变,并且向EAR_Det传送输出改变。
此外,由于耳机设备200正常插入,当耳机麦克风端子211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接触时,控制器160识别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改变,并且确定插入了耳机设备200。这里,在提供与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连接的第二比较器320的基准电压为0.84V的状态下,第二比较器320的输出根据第二比较器320的输入电压的改变而改变。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接收第二比较器320的电压改变。
当通过对与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的EAR_Det和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信号检测确定插入了耳机设备200时,控制器160控制通过终端麦克风端子171向耳机麦克风端子211供应Ear_Mic_Bias的电压。这里,当假定Ear_Mic_Bias的电压为2.8V时,通过提供给麦克风模块230的元件将施加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电压最终减低至例如2.57V。当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连续提供Ear_Mic_Bias的电压,以操作耳机设备200的麦克风模块230。最后,在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下,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保持2.57V。
当按压置于耳机设备200中的麦克风模块230的特定按钮(例如,发送/结束键)时,转换提供给麦克风模块230的信号路径,并且通过置于对应路径处的元件降低电压。即,当用户激活麦克风模块230的特定按钮时,可以根据通过对应按钮的压降,将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中形成电压降低到预定电压,例如,0.12V。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在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中形成的电压作为第二比较器320的输入电压,并且传送给控制器160的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信号可以根据第二比较器320的输入电压改变而改变。因此,控制器160根据传送给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信号改变识别出向下按压了麦克风模块230的按钮。当释放对麦克风模块230的按钮的按压时,再次向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供应Ear_Mic_Bias的电压,并且根据4路耳机的正常插入,在Ear_ADC端口处检测到的电压可以是2.57V。
当从耳机连接接口170去除耳机设备200时,耳机左端子214和耳机检测端子175断开,因此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可以改变。因此,向EAR_Det传送根据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改变的输出。由于根据麦克风模块230的断开了去除麦克风模块230的元件引起的压降,因此提供没有改变的Ear_Mic_Bias的电压。
最后,在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中形成的电压是2.8V,该电压是Ear_Mic_Bias的电压。提供Ear_Mic_Bias的这种电压或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的电压作为第三比较器的输入电压。这里,当假定将第三比较器330的基准电压设定为2.68V时,第三比较器330的输入电压从2.57V改变到2.8V,因此第三比较器330的输出改变。
这里,通过从Ear_Mic_Bias的电压中减去通过麦克风模块230降低的电压并且将减法结果的1/2值与通过麦克风模块230降低的Ear_Mic_Bias电压相加,来确定第三比较器330的基准电压。例如,当假定Ear_Mic_Bias的电压是A并且通过麦克风模块230降低的Ear_Mic_Bias是B时,通过方程1确定第三比较器330的基准电压。
第三比较器330的基准电压=B+1/2/(A-B)……方程1
向Ear_Remove_Interrupt传送第三比较器330的输出改变。控制器160通过EAR_Det和Ear_Remove_Interrupt的信号改变识别出从耳机连接接口170去除了耳机设备200。因此,控制器160释放对Ear_Mic_Bias的电压的供应,并且控制执行根据对耳机设备200的释放的功能,例如,根据终端100中执行的用户功能激活或去激活主体的扬声器功能和麦克风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当将异物20注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在耳机检测端子175与终端左端子174之间形成电连接通路。相应地,EAR_Det的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改变,并且向EAR_Det传送第一比较器71的转换后输出。向终端麦克风端子171提供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例如,1.8V),并因此在Ear_ADC端口保持1.8V,如第二图所示。
在注入异物20的状态下,当4路耳机设备200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170时,控制器160通过电压改变操作耳机设备200,如第三图所示。即,在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下,控制器160根据与第二上拉电阻器R2连接的上拉电压的供应接收至Ear_ADC的1.8V,并且在注入异物20的状态下,保持对电压1.8V的检测。
当插入耳机设备200时,耳机检测端子175的电压已经被异物20改变,并因此可以检测到根据第二比较器320的输入电压改变向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传送的信号改变。当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信号改变时,控制器160将这识别为耳机设备200的插入,并且控制向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供应Ear_Mic_Bias的电压。
由于与耳机设备200连接的麦克风模块230降低Ear_Mic_Bias的电压,因此可以在Ear_ADC端口检测到2.57V。当保持相应的电压时,控制器160将这确定为4路耳机的正常插入状态,并且控制根据该状态操作耳机设备200的功能。当从耳机连接接口170去除耳机设备200时,EAR_Det的电压不改变,并且Ear_Remove_Interrupt的电压根据第三比较器330的输入电压改变而改变。当Ear_Remove_Interrupt的电压改变时,控制器160将这确定为对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释放,并且控制停止Ear_Mic_Bias的电压供应。
如上所述,耳机连接接口170向终端麦克风端子171提供上拉电压,并且根据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电压改变将耳机设备200的插入识别为正常,而不论是否注入异物20。耳机连接接口170通过设置用于检测耳机去除的第三比较器330检测耳机去除时的电压改变,并且控制根据改变执行终端操作。
在上述描述中,仅描述了4路耳机的插入和操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即使插入3路耳机,耳机连接接口170也正常操作,而不管异物20的注入。3路耳机设计为,使得分离地提供耳机麦克风端子,并且耳机麦克风端子区域包括在耳机地端子中。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注入异物前后的状态下根据3路耳机连接检测改变值的图。
参照图6,在没有注入异物的状态下,耳机连接接口170的3路耳机设备的连接前后的改变可以与第一图的改变相同。更具体地,在与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的Ear_ADC端口处,通过与第二上拉电阻R2连接的上拉电压在插入3路耳机设备之前检测到电压1.8V。其后,当将3路耳机设备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至3路耳机设备的耳机地端子。因此,在Ear_ADC端口处,可以检测到最小电压,例如,0.04V。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风支持电路300可以检测到EAR_Det和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电压状态改变同时发生。为了确定所连耳机设备的极数,终端100供应Ear_Mic_Bias的电压。相应地,在Ear_ADC端口处形成Ear_Mic_Bias的电压,并因此检测到2.57V。其后,控制器160确定3路耳机设备的连接,并且截获Ear_Mic_Bias的电压,并因此根据Ear_ADC端口处的地端子的连接检测到最小电压,即,0.04V。
当从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去除3路耳机设备时,再次向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供应上拉电压,并且因此在Ear_ADC处形成1.8V电势。在这种情况下,EAR_Det和Ear_Jack_RemoteKey_Interrupt的电压状态改变同时发生。控制器160基于端口的电压状态同时改变确定对3路耳机设备的插入的释放。
在注入异物的状态下,当插入3路耳机设备时,可以发生图6的第二图的信号改变。即,在注入异物的状态下,3路耳机设备可以具有其中实质上没有注入异物的状态的改变。更具体地,在没有插入耳机的状态下,即使注入了异物,电压状态也在麦克风支持电路300的EAR_Det处改变,但是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电压状态不变。当将3路耳机设备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在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处发生电压改变。这样的电压改变可以在3路耳机设备的耳机连接接口170的连接被释放时发生。相应地,终端100的控制器通过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的电压改变确定3路耳机设备的连接释放,并且控制根据释放执行功能。如上所述,具有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终端100正常进行3路耳机设备的连接,而不论是否注入异物。
在上述描述中,已经描述了预定电压数值,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特定数值的电压。即,可以根据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的电压改变或端子上施加的上拉电压改变相应电压数值。此外,也可以根据比较器的性能改变每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参照图7,耳机连接接口170包括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终端地端子172、终端右端子173、终端左端子174、耳机检测端子175和与终端地端子172在相同线上对准的终端地检测端子177。
耳机检测端子175与终端左端子174对准。相应地,耳机设备20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耳机检测端子175和终端左端子174分别与耳机设备200的耳机左端子214接触。向耳机检测端子175供应与第一上拉电阻器R1连接的上拉电压,并且这样的上拉电压成为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相应地,当耳机左端子214与耳机检测端子175接触时,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改变,并因此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改变。
终端麦克风端子171通过麦克风支持电路300连接至控制器160,并且当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至耳机麦克风端子211时,终端麦克风端子171发送并接收用于支持耳机麦克风功能的信号。麦克风支持电路300包括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的Ear_Mic_P端口和Ear_Mic_N端口,在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与Ear_Mic_Bias之间连接的滤波器310以及置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与Ear_Jack_Remote Key_Interrupt之间的第二比较器320。
终端左端子174连接至控制器160的EAR_SPK_L,终端右端子173连接至控制器160的EAR_SPK_R。当控制器160识别到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时,控制器160向终端左端子174输出音频信号,并且向与终端左端子174连接的耳机左端子214传送该音频信号。此外,当控制器160识别到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时,控制器160向终端右端子173输出音频信号,并且向与终端右端子173连接的耳机右端子213传送音频信号。
更具体地,耳机连接接口170还包括分离提供的终端地检测端子177,并且终端地检测端子177通过门电路73连接至EAR_Det。终端地检测端子177通过门电路73或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连接至EAR_Det。这里,门电路73作为异或(XOR)门电路,根据在终端地检测端子177中形成的电压的幅度以及所输入的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向EAR_Det传送特定电压电平的信号。
在表1中示出了作为门电路73的输入端子设置的点A和B的门电路输出。这里第三电阻器R3置于点A和B之间。
表1
A B 耳机识别 状态
0 0 0 没有插入
0 1 X 没有发生
1 0 1 插入耳机设备
1 1 0 注入异物
在表1中,更具体地,当没有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并且没有异物20注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点A和B可以根据低状态的值具有作为逻辑值的“0”值。为此,在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或注入异物20时,第一比较器71设计为输出低信号。
当注入异物20时,耳机检测端子175和终端左端子174连接,并且上拉电压通过包括耳机检测端子175、异物20和终端左端子174在内的路径。因此,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电压改变,并且第一比较器71可以根据这种改变而产生输出,即输出与在前情况不同的高信号。该高信号使得点A的电压具有作为逻辑值的“1”值。
由于耳机设备200实际上没有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因此终端地检测端子177在断开状态或浮动状态中,并因此点B遵循点A的电压值,并且具有逻辑值“1”。因此,门电路73的所有输入端子具有“1”值,并且因此,门电路73的输出具有“0”值。当传送逻辑值“0”时,耳机检测端子175确定没有插入耳机设备的状态或确定注入异物20的状态,并且不支持耳机功能。
当耳机设备200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170时,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改变,并且终端地检测端子177连接至终端地端子172以具有地状态。最后,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连接的点B通过地在低状态中,并因此逻辑值“1”和“0”信号被输入至门电路73的输入端子。门电路73的输出根据在输入端子中形成的逻辑值输出值“1”,并且当向EAR_Det传送与“1”相对应的信号时,控制器160将这识别为耳机设备200的插入,并且执行耳机功能。
如上所述,通过将终端地检测端子177和门电路73置于耳机连接接口170处,耳机操作系统10将注入异物20的状态识别为没有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并且根据该状态执行功能。
如上所述,当端子置于耳机连接接口170处时,终端麦克风端子和终端地端子的位置可以根据销售地区而改变。即,耳机连接接口170可以设计为,使得终端麦克风端子置于与终端右端子邻近的位置处,而不置于与终端地端子邻近的位置处。此外,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终端地端子可以置于与终端右端子邻近的位置处,而不是与终端麦克风端子邻近的位置处。相应地,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位置可以根据终端地端子的位置改变而以不同方式设计。因此,本发明不限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位置改变,并且附加地可以在与耳机连接接口170的孔下部分离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提供可以识别耳机设备的连接的端子,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孔下部可以由于异物的注入形成电连接。备选地,可以通过与孔下部分离预定距离位置处的端子的端子信号改变来支持耳机设备的正常操作,而无需添加分离的端子。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异物的整体填充的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参照图8,耳机连接接口170包括终端麦克风端子171、终端地端子172、终端右端子173、终端左端子174、耳机检测端子175和与终端地端子172对准的终端地检测端子177。
如图8中描述的,终端麦克风端子171通过麦克风支持电路300连接至控制器160。终端麦克风端子171执行发送和接收信号的通路功能,以根据控制器160的控制执行麦克风功能。终端右端子173连接至控制器160的EAR_SPK_R,并且终端左端子174连接至控制器160的EAR_SPK_L。
耳机检测端子175提供与第一上拉电阻器R1连接的上拉电压,并且连接至第一比较器71的输入端子。向EAR_Det传送第一比较器71的输出。
通过第三上拉电阻器R4向终端地检测端子177提供上拉电压。终端地检测端子177连接至控制器160的地端检测端口GND_Open_Det。相应地,当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到终端地检测端子177中时,在GND_Open_Det中发生电压改变,并且控制器160通过确定GND_Open_Det来确定耳机设备200的插入。在表2中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对耳机连接接口170的耳机设备的检测。
表2
如表2所示,通过耳机检测端子175和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电压改变确定耳机设备200的插入,防止根据异物20的注入的错误操作,并且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通过精确识别支持耳机功能。
参照图9,可以在耳机连接接口170的一个或更多个预定部分填充异物20。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应用向上述各个示例实施例应用的电路。即,终端地检测端子177可能基于异物20的注入而不能执行正常操作。为了解决该问题,170还可以提供第四比较器79和分配电阻器R5和R6,分配电阻器R5和R6用于分配用作第四比较器79的比较电压的预定电压Vdd,如图9所示。因此,终端地检测端子177与第三上拉电阻器R4之间的电压用作第一输入值,并且通过比较电压的比较确定第四比较器79的输出,比较电压通过配电电阻器R5和R6分配预定电压Vdd。向控制器160的GND_DET端口传送第四比较器79的输出。这里,GND_DET端口是与上述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GND_OPEN_DET端口相同的端口,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具有不同的名称。
当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填充异物20时,异物20操作为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预定电阻。这里,异物20可以根据其特性具有不同电阻值。例如,供水服务的水可以具有180KΩ电阻值,并且海水或盐水可以具有20KΩ电阻值。因此,在先前上拉电压Vdd状态下,可以通过异物20将第四比较器79的第一输入值改变到配电电压。第四比较器79将第一输入值与比较电压相比较,如果第一输入值大于比较电压,则第四比较器79可以保持与先前输出信号相同的输出,并且如果第一输入值小于比较电压,则第四比较器79输出与先前输出信号不同的输出信号。当将耳机插头21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电势降低到地电势,并且因此第四比较器79的第一输入值的电势可以成为地电势。当将异物注入耳机连接接口170时,将第四比较器79的第一输入值的电势形成为比地电势高。相应地,可以确定配电电阻器R5和R6的电阻值,使得第四比较器79的比较电压成为大于地电势并小于上拉电压Vdd的预定电压。由于分配电阻器R5和R6可以根据预定电压的幅度而改变,因此可以根据每个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特性改变分配电阻器R5和R6。
如上所述,即使注入异物20,耳机连接接口170的结构也被形成为通过适当形式的信号传送将其与耳机插头的插入相区分。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10,终端100包括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音频处理器130、显示单元140、存储单元150、控制器160、以及用于插入耳机设备200的耳机连接接口170。这里,当终端100不支持通信功能时,可以省略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用于执行针对终端200的输入动作,并且可以以按钮、按键、侧键等形式提供。这里,当以触摸屏形式提供显示单元140时,显示单元140可以执行输入单元的功能。
当耳机设备200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170时,终端100识别对应耳机设备200的插入,并且执行与耳机设备200相关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耳机连接接口170提供用于检测耳机的插入的两个检测器。即,如上所述,耳机连接接口170可以提供与耳机检测端子175相对应的第一检测器以及包括在终端麦克风端子171中提供的电路的第二检测器,或者可以提供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的第二检测器。因此,控制器160确定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电压改变状态,并且确定当前状态是注入异物20的状态、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还是在注入异物20的状态下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如果当前状态是注入异物20的状态,则控制器160控制不执行分离的耳机功能,并且如果当前状态是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则控制器160控制执行耳机功能。第一检测器的电气改变对应于第一区域的接触状态。第二检测器的电气改变对应于第二区域的接触状态。
在上述描述中,第二检测器包括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的电路,或者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连接的电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第二检测器可以根据设计方法利用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相类似的方法设置与终端右端子173对准的终端右检测端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检测器可以是终端右检测端子以及包括该终端右检测端子的电路。
因此,在插入耳机设备200的状态下,耳机连接接口170具有至少两个检测,基于每个检测器的电压改变状态确定耳机设备200的正常插入状态,并且根据插入状态执行耳机功能。
音频处理器130包括用于输出终端100的音频信号的扬声器(SPK)和用于收集音频信号的麦克风(MIC)。当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音频处理器130控制关闭扬声器SPK和麦克风MIC的功能,并且转换音频信号路径,以基于耳机设备200执行对应功能。当从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去除耳机设备200时,或者当耳机设备200在非连接状态中时,音频处理器130控制保持原始状态的音频路径,或者返回到音频信号路径的原始状态,以开启终端100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音频处理器130激活扬声器和麦克风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当前激活的用户功能根据控制器160的控制进行请求。
显示单元140根据终端100的用户功能操作输出多种屏幕。更具体地,当将耳机设备200插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或者将异物20注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显示单元140可以输出相应有区别的警报。为此,控制器160确定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电压改变,并且当将异物20注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控制器160控制显示单元140输出通知异物20注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的弹出消息或消息。控制器160控制显示单元140输出预设的指导信息,以去除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注入的异物。显示单元140可以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或释放、异物的注入、注入的异物的去除、以及注入异物的状态下耳机设备的插入或释放,来输出指导消息。这里,指导消息可以包括文本、特定屏幕或特定图标中的至少一个,并且附加地可以包括要向音频处理器130传送的语音文件。从而,用户可以识别终端100当前操作的状态。此外,显示单元140可以以各种方式提供与注入异物的状态有关的消息或图像。即,控制器160可以基于从耳机连接接口170传送的信号值对其中仅在耳机检测端子Ear_DET所处的部分中注入异物20的状态与其中在整个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注入异物的状态进行区分。相应地,显示单元140可以输出用于根据控制器160的控制区分异物20的填充状态(即,部分填充还是整体填充)的消息或图像。
当将耳机设备200插入到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时,控制器160通过显示单元140和音频处理器130中的至少一个指导对耳机设备200的插入的识别。控制器160控制显示单元140显示可以通过耳机设备200的插入执行的用户功能列表。当激活支持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特定用户功能时,如果将耳机设备200插入耳机连接接口170中,则控制器160控制停止通过音频处理器130的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并且通过耳机设备200输出对应的音频信号。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耳机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中,在耳机操作系统中,为了识别耳机设备的连接,上述描述中描述的置于耳机连接接口处的端子中的一些端子被称作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
参照图11,当供电时,在步骤901中,终端100的控制器160分配终端100的构成元件所需的电力,并且保持待机状态以便支持用户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当从输入单元120或具有输入功能的显示单元140输入用于激活特定用户功能的信号时,控制器160根据输入信号激活用户功能。
在步骤903中,控制器160确定在耳机连接接口170中提供的用于识别耳机设备200的连接的第一检测器是否具有第一设定值。
如果第一检测器不具有第一设定值,则在步骤905中,控制器160确定是否输入用于终止终端的信号。
如果没有输入用于终止终端的信号,则处理返回至步骤901,并且控制器160控制执行待机状态或特定用户功能操作状态。这里,第一检测器可以是耳机检测端子175和与耳机检测端子175连接的电路。第一设定值可以是根据第一检测器处提供的电压改变的特定电压电平。因此,当第一检测器具有第一设定值时,根据异物20的注入改变向耳机检测端子175提供的上拉电压。
另一方面,在步骤903中如果确定第一检测器具有第一设定值,则在步骤907中控制器160确定第二检测器是否具有第二设定值。这里,如在各个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检测器可以是终端麦克风端子171和与终端麦克风端子171连接的电路以及终端地检测端子177和与终端地检测端子177连接的电路。此外,当基于设计者的意图提供终端右检测端子而非终端地检测端子177时,第二检测器可以是终端右检测端子。即,第二检测器具有第二设定值意味着提供给第二检测器的电压改变到特定电压电平。即,提供给第二检测器的电压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而改变。
在步骤907中如果第二检测器不具有第二设定值,则在步骤911中控制器160确定注入异物20。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60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40和音频处理器130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异物20的注入输出指导消息。
在步骤907中如果第二检测器具有第二设定值(即,如果第二检测器根据耳机设备200的插入具有预定电压电平),则在步骤909中控制器160识别耳机设备200并且执行根据耳机设备200的连接的功能。即,控制器160根据耳机设备200的连接转换音频路径,以通过耳机设备200输出终端100中产生的音频信号,并且当耳机设备200是4路耳机设备时,控制器160控制收集和处理麦克风信号。即使注入了异物,也能够通过检测检测器的电气改变,在耳机设备200在非连接状态下时,控制器160控制保持与通过终端100输出音频信号相对应的音频路径。
为了根据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电压电平确定设定值,控制器160可以提供与每个检测器连接的端口。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耳机操作系统的耳机连接接口、操作耳机的方法以及支持该耳机连接接口和操作耳机的方法的终端中,即使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注入或者另外接收到异物,耳机连接接口也能够正常识别耳机设备,并且正常执行基于耳机设备的功能。为此,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置于耳机连接接口下部的第一区域处,以检测电气改变,第二检测器置于与下部间隔预定间隙的位置的第二区域处,以根据耳机连接检测电气改变。
终端根据提供形式还可以包括各种附加模块。即,当终端是通信终端时还可以包括:构成元件,例如短距离通信模块,用于短距离通信;接口,通过终端的有线通信方法或无线通信方法发送数据;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通过与互联网网络的通信执行互联网功能;以及数字广播模块,用于执行数字广播接收和再现功能。此外,可以根据终端的提供形式从以上构成元件中排除特定构成元件或者用其他构成元件代替特定构成元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信息和通信设备以及多媒体设备,例如,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数字广播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音乐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移动游戏终端、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PC、以及通过与各种通信系统及其应用设备相对应的通信协议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耳机连接接口和支持耳机连接接口的终端中,即使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注入或另外接收到异物,也能够正常识别耳机设备的连接,并因此耳机设备和终端可以正常操作,并且操作耳机的方法可以正常执行。
尽管已参考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终端,包括:
耳机连接接口,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放置用于根据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的至少两个端子;以及
控制器,用于执行基于异物填充所述耳机连接接口的程度的第一功能支持并且执行基于所述耳机插头的未连接的第二功能支持,其中所述程度包括整体填充或部分填充之一,
其中,耳机连接接口包括:
终端麦克风端子,从槽的内壁突出以与耳机插头接触;
终端地端子,用于与耳机插头的耳机地端子接触;
终端右端子,用于与耳机插头的耳机右端子接触;
终端左端子,用于与耳机插头的耳机左端子接触;
耳机检测端子,用于与耳机插头的耳机左端子接触;
第一上拉电阻器,接触耳机检测端子和通过第一上拉电阻器提供给耳机检测端子的上拉电压;
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使用耳机检测端子作为第一输入电压并且使用参考电压作为第二输入电压;以及
麦克风支持电路,包括第二上拉电阻器,第二上拉电阻器连接至终端麦克风端子和通过第二上拉电阻器提供给终端麦克风端子的上拉电压,
其中根据第一比较器的输出改变,通过将终端麦克风端子处的电压与特定电压进行比较来执行第一功能支持和第二功能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麦克风支持电路包括:
第二比较器,连接至终端麦克风端子,以使用根据提供给耳机设备的麦克风模块的键按压的电压改变作为第三输入电压并且使用参考电压作为第四输入电压,并且用于根据电压改变输出预定信号;
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用于供应操作麦克风模块的电压;以及
第三比较器,用于根据在插入或去除耳机设备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压改变使用参考电压输出预定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控制器根据第三比较器的预定输出信号,控制停止向终端麦克风端子提供的耳内麦克风偏置电压源的电压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端子的电信号改变,基于耳机设备的插入或释放、异物的注入、注入的异物的填充状态、注入的异物的去除以及在注入异物的状态下耳机设备的插入或释放,输出指导消息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10369775.1A 2012-08-23 2013-08-22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4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2142A KR101946486B1 (ko) 2012-08-23 2012-08-23 이어폰 접속 인터페이스 및 이어폰 운용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KR10-2012-0092142 2012-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724A CN103634724A (zh) 2014-03-12
CN103634724B true CN103634724B (zh) 2019-03-01

Family

ID=4905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977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4724B (zh) 2012-08-23 2013-08-22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1452B2 (zh)
EP (1) EP2701367B1 (zh)
KR (1) KR101946486B1 (zh)
CN (1) CN1036347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0262U (zh) * 2013-08-06 2015-02-25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通过音频插座连接器连接的系统、主设备及从属设备
US9674598B2 (en) 2014-04-15 2017-06-06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udio accessory communication with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KR102340794B1 (ko) * 2014-05-01 2021-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이에 대한 제어 방법
US10379877B2 (en) 2014-05-01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571869B2 (en) * 2014-10-29 2020-02-25 Xiaomi Inc. Systems for mode switching in an appliance
US9872116B2 (en) * 2014-11-24 2018-01-16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phone removal and insertion
KR20160063113A (ko) 2014-11-26 2016-06-03 에릭슨엘지엔터프라이즈 주식회사 음향 출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64842A (ko) 2014-11-28 2016-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어잭 단자 내 이물질 확인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491941B1 (ko) * 2015-03-18 2023-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원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91940B1 (ko) * 2015-06-24 2022-04-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이어폰 삽입 오인식 방지 방법
US9401158B1 (en) 2015-09-14 2016-07-26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Microphone signal fusion
US9779716B2 (en) 2015-12-30 2017-10-03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Occlusion reduction an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based on seal quality
US9830930B2 (en) 2015-12-30 2017-11-28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Voice-enhanced awareness mode
US9812149B2 (en) 2016-01-28 2017-11-07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onsistency in noise reduction during speech and non-speech periods
US9949049B2 (en) 2016-03-18 2018-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udio jack
US9921800B2 (en) 2016-05-25 2018-03-20 Google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controlling audio output
CN109417667B (zh) * 2017-06-20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控制方法、电路、图形用户界面、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102410668B1 (ko) * 2017-09-27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장치 및 오디오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2546483B1 (ko) 2018-06-01 2023-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잭 부식 방지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0248264B (zh) * 2019-04-25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传输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806532B (zh) * 2019-11-25 2021-01-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eh4的前置放大器检测系统
GB2589387B (en) * 2019-11-30 2023-09-06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Circuitry for detecting jack plug removal
CN111338457A (zh) * 2020-03-13 2020-06-2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343325B (zh) * 2020-03-17 2021-04-09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端口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522074B (zh) * 2020-05-29 2023-04-25 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检测设备及麦克风检测方法
CN111804620B (zh) * 2020-06-22 2022-10-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自动测试设备及耳机自动测试方法
CN112954537B (zh) * 2021-04-02 2021-10-22 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输入端口扩展电路
US12126955B1 (en) * 2021-10-14 2024-10-22 Rockwell Collins, Inc. Dynamic cabin digital headphone jac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832A (zh) * 2004-12-13 2006-06-21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的耳机插孔
CN101489159A (zh) * 2008-01-14 2009-07-22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附件
CN101778319A (zh) * 2009-12-11 2010-07-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耳机按键检测误判断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1789630U (zh) * 2010-09-08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CN10204562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终端中识别耳机的电路设备
CN102158779A (zh) * 2011-03-31 2011-08-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0284B2 (en) 2002-06-24 2011-02-15 Analog Devices, In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y on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KR100670578B1 (ko) * 2002-11-21 2007-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운드카드와 이를 사용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362654B2 (en) 2007-11-21 2013-01-29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terface switching system
US8465329B2 (en) * 2009-09-30 2013-06-18 Apple Inc. Audio connector having additional detection switch
US8180397B2 (en) 2009-10-28 2012-05-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 improved accessory for use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same
TWI455609B (zh) * 2009-10-29 2014-10-01 Htc Corp 電子裝置、電子系統及其相關處理來自一音源配件之訊號的方法
US9103866B2 (en) * 2012-06-01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plug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060228B2 (en) * 2012-08-03 2015-06-16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ccessory detection circuit with improved functionalit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832A (zh) * 2004-12-13 2006-06-21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的耳机插孔
CN101489159A (zh) * 2008-01-14 2009-07-22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附件
CN10204562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终端中识别耳机的电路设备
CN101778319A (zh) * 2009-12-11 2010-07-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耳机按键检测误判断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1789630U (zh) * 2010-09-08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CN102158779A (zh) * 2011-03-31 2011-08-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46486B1 (ko) 2019-04-26
US9841452B2 (en) 2017-12-12
EP2701367A3 (en) 2014-08-20
EP2701367A2 (en) 2014-02-26
US20140055167A1 (en) 2014-02-27
CN103634724A (zh) 2014-03-12
EP2701367B1 (en) 2018-05-16
KR20140026722A (ko)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724B (zh) 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
CN103686531B (zh) 耳机连接接口、包括耳机连接接口的终端及操作所述终端的方法
CN103988088B (zh) 插头类型检测
KR101267047B1 (ko) 이어폰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20730B1 (ko) 이어폰 접속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CN201509235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3118191A (zh) 一种iPhone线控耳机的使用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US89956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phone polarity detection
CN105578344A (zh) 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与方法
CN101841754A (zh)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CN104935729B (zh) 音频输出方法和装置
CN201750528U (zh) 一种音频处理装置
CN102111699A (zh) 终端及其兼容对讲耳机和立体声耳机的方法
CN107547975B (zh) 音频通道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语音采集器
CN202696710U (zh) 利用阻抗对外设进行识别的系统
CN102457790A (zh) 主动式减噪耳机与耳机检测装置
CN101308187B (zh) 检测耳机插头插入到位的方法和终端
CN104577325B (zh) 天线及设备
CN10587220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358125A (zh) 用于音频输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13511A (zh) 检测电路、耳机插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93104A (zh) 一种消除耳机pop音电路及方法
CN104254027A (zh) 一种兼容圆孔接口和usb接口的耳机使用方法及系统
CN106412760B (zh) 耳机兼容装置
CN205232413U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