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1754A -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1754A CN101841754A CN201010162969A CN201010162969A CN101841754A CN 101841754 A CN101841754 A CN 101841754A CN 201010162969 A CN201010162969 A CN 201010162969A CN 201010162969 A CN201010162969 A CN 201010162969A CN 101841754 A CN101841754 A CN 1018417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microphone
- terminal
- voice
- described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所述终端包括:耳机接口,用于与耳机连接;麦克风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使用本发明,在耳机与终端连接后,无论耳机是否具有麦克风,均可以正常通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耳机种类繁多,有的耳机不带麦克风(MIC),例如MP3、MP4、电子辞典等终端配备的耳机,有的耳机带有麦克风,例如电脑、手机等终端配备的耳机。
目前,能够用于通话的终端(电脑、手机等)在插入耳机的情况下,默认采用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采用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没有插入耳机的情况下,默认采用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采用终端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如果当前插入终端的耳机是不带麦克风的耳机,而终端仍然会默认采用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该种情况下,将无法进行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在耳机与终端连接后,无论耳机是否具有麦克风,均可以正常通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耳机接口,用于与耳机连接;
麦克风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所述终端还包括:
偏置电源,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所述耳机、所述偏置电源和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形成一电路;
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与所述耳机采用相同的偏置电源,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通过并联方式与所述耳机连接。
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与所述耳机采用不同的偏置电源。
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压;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所述终端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接口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未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具体为:
所述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的偏置电源所形成的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所述终端所述检测结果表示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未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能够检测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从而确定采用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还是采用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使得无论用户使用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终端均可以正常地进行语音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段式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四段式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方框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可以为电脑、手机、MP3和MP4等带有一耳机接口101的电子设备,所述耳机接口101用于与外部的耳机连接,同时,所述终端还包括自带的麦克风102,能够通过自带的麦克风102采集语音。
为达到检测与终端连接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的目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麦克风检测模块103,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101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一切换模块104,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102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具体的,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在检测到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耳机带有麦克风时,产生指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的中断信号或命令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在接收到上述信号时,可以切断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的工作电源,并接通所述耳机的麦克风的工作电源,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
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在检测到与其连接的耳机不带麦克风时,产生指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的中断信号或命令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在接收到上述信号时,可以接通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的工作电源,采用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采集语音信号。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可以采用单刀双掷开关实现上述切换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是通过切断工作电源的方式,来达到关闭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通过屏蔽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的语音信号的方式来达到关闭的目的。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能够检测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从而确定采用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还是采用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使得无论用户使用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终端均可以正常地进行语音采集。
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是无线耳机,具有一无线连接模块,相应的,所述终端的耳机接口也为一无线连接模块,通过两个无线连接模块之间的无线信号交互,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并通信。此时,所述耳机可以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标识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的通知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从而确定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还是采用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检测与终端连接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还可以是有线耳机,具有一耳机插头,相应的,所述终端的耳机接口为一耳机插孔,能够接收所述耳机插头。
以下实施例中以所述耳机为有线耳机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耳机插头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不带麦克风的耳机与带有麦克风的耳机的插头结构不相同。
不带麦克风的耳机的插头也称为三段式耳机插头,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段式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三段式耳机插头包括:左声道引脚201、右声道引脚202和接地引脚203,不同引脚之间采用绝缘材料(图中黑色部分)隔开。
带有麦克风的耳机的插头也称为四段式耳机插头,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四段式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四段式耳机插头除了包括左声道引脚201、右声道引脚202和接地引脚203外,还包括麦克风引脚204。同样的,不同引脚之间采用绝缘材料(图中黑色部分)隔开。
基于上述耳机插头的结构,所述终端的耳机接口101也包括: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和接地引脚,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所述终端的左声道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引脚连接,所述终端的右声道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的右声道引脚连接,所述终端的接地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引脚连接。
上述图2和图3仅是耳机插头的一种结构的实施例,当然,上述耳机插头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各个引脚的排列位置可以发生变化,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如何检测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方框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还包括:偏置电源105,用于为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提供工作电源。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出,所述偏置电源105、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以及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可以形成一电流回路。
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以及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04的电阻可以预先得知,因此,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也可以计算得知。
在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耳机带有麦克风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通过所述耳机接口101与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连接,所述偏置电源105、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和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可以形成一电路,该电路是一通路,电路中存在电流。
从图5中可以看出,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与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共用一个偏置电源105,且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与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是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也具有一定的电阻,此时,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与所述耳机未插入所述终端时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相比,会发生变化。
在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耳机不带麦克风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与所述耳机插头上的绝缘部分连接,所述偏置电源105、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和所述耳机形成的电路是一断路,电路中不存在电流。此时,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与所述耳机未插入所述终端时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电流相比,未发生变化。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为一电流检测设备,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耳机连接后,通过检测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或者检测与所述耳机形成的电路上任一点的电流),来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此时,如图4所示,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1031,用于在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与耳机形成的电路中的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1032,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由于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的电阻通常是固定的,因此,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通过所述耳机接口101与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连接后,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也是可以确定的,可以预先保存该电流。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是否与预先保存的电流相等,来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实际测量的电流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可以根据上述预先保存的电流确定一电流区间,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是否位于所述电流区间内,来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所述偏置电源105还能够为所述耳机的麦克风提供工作电源。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得知,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和所述耳机的麦克风采用同一偏置电源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当然,两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偏置电源为其提供工作电源,下面将详细进行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方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出,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具有单独的偏置电源106,所述偏置电源106仅为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提供工作电源。
在所述终端与不带麦克风的耳机连接时,所述偏置电源105、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和所述耳机形成的电路为断路,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的电流为零,即上述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在所述终端与带有麦克风的耳机连接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通过所述耳机接口101与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连接,所述偏置电源105、麦克风检测模块103、耳机的麦克风205、耳机的接地引脚203以及所述终端的耳机接口的接地引脚之间形成一电流回路,所述偏置电源105输出电流。
从而,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偏置电流105是否输出电流,来判断与终端连接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在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的电阻无法确定,或者,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存在漏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102和耳机的麦克风采用不同的偏置电源,能够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上述实施例中,是通过检测与耳机形成的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与耳机形成的电路中的电压,来判断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方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8和图9中可以看出,在所述终端与不带麦克风的耳机连接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上的电压等于所述偏置电源105能够提供的电压。在所述终端与带有麦克风的耳机连接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通过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连接,由于所述耳机的麦克风205具有一定的电阻,可以起到分压作用,因此,此时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上的电压小于偏置电源105能够提供的电压。从而,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可以通过检测自身的电压是否发生变化,来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或者,也可以检测所述耳机上的电压,来确定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此时,如图8所示,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103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1033,用于在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与所述耳机形成的电路中的电压;
第二判断单元1034,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上述实施例中,仅需要在现有的终端上增加一麦克风检测模块,不需要增加其他硬件,成本较低,实现方法简单实用。
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检测到耳机与其连接后,无论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均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因此,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107,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接口101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二切换模块108,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101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101未与所述耳机连接,且所述终端自带播放设备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对应于上述终端,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应用于一终端,所述终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相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步骤1102,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步骤1103,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上述步骤1101中,所述终端可以通过检测与所述耳机形成的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来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具体实现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检测到耳机与其连接后,无论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均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因此,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检测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所述终端所述检测结果表示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未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能够检测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从而确定采用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还是采用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使得无论用户使用的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终端均可以正常地进行语音采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包括一耳机接口,用于与耳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麦克风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置电源,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所述耳机、所述偏置电源和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形成一电路;
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与所述耳机采用相同的偏置电源,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通过并联方式与所述耳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风与所述耳机采用不同的偏置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检测模块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电路中的电压;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接口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接口未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8.一种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带有麦克风时,采用所述耳机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所述耳机不带麦克风时,采用自带的麦克风作为语音输入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具体为:
所述终端在与耳机连接后,检测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的偏置电源所形成的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流或电压,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带有麦克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是否与所述耳机连接,并得到一检测结果;
所述终端所述检测结果表示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所述耳机作为语音输出设备,在所述检测结果表示未与所述耳机连接时,采用自带的播放设备作为语音输出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2969A CN101841754A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
PCT/CN2010/075709 WO2011134212A1 (zh) | 2010-04-29 | 2010-08-04 | 终端和语音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2969A CN101841754A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1754A true CN101841754A (zh) | 2010-09-22 |
Family
ID=42744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2969A Pending CN101841754A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41754A (zh) |
WO (1) | WO2011134212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1787A (zh) * | 2012-08-03 | 2014-02-12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自配置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
CN103852615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便携式移动终端及测量外接装置之电流的方法 |
CN104113816A (zh) * | 2013-04-17 | 2014-10-22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
CN104599672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
CN105323385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通话过程中麦克切换方法及系统 |
US9674598B2 (en) | 2014-04-15 | 2017-06-06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Audio accessory communication with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
CN114071322A (zh) * | 2021-11-11 | 2022-02-18 | 深圳市八达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兼有线输入耳机差分转换共地装置及其共地方法 |
CN115119093A (zh) * | 2021-03-18 | 2022-09-27 |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可拆卸式外接式配件的耳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66879B (zh) * | 2019-06-28 | 2020-11-1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语音采集控制方法、装置及tws耳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04638Y (zh) * | 2007-01-05 | 2009-03-04 | 苹果公司 | 系统和单脚插头 |
CN101686282A (zh) * | 2008-09-23 | 2010-03-3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耳机电路的便携式设备以及使用该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99867B1 (en) * | 2000-10-20 | 2012-09-19 | Sony Deutschland GmbH | Mobile terminal |
CN201349247Y (zh) * | 2008-12-22 | 2009-11-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耳机接口电路及移动终端 |
-
2010
- 2010-04-29 CN CN201010162969A patent/CN101841754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8-04 WO PCT/CN2010/075709 patent/WO201113421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04638Y (zh) * | 2007-01-05 | 2009-03-04 | 苹果公司 | 系统和单脚插头 |
CN101686282A (zh) * | 2008-09-23 | 2010-03-3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耳机电路的便携式设备以及使用该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方法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1787A (zh) * | 2012-08-03 | 2014-02-12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自配置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
CN103581787B (zh) * | 2012-08-03 | 2017-03-29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自配置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
CN103852615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便携式移动终端及测量外接装置之电流的方法 |
CN104113816A (zh) * | 2013-04-17 | 2014-10-22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
CN104599672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
CN104599672B (zh) * | 2013-10-31 | 2018-04-03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
US9674598B2 (en) | 2014-04-15 | 2017-06-06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Audio accessory communication with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
CN105323385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通话过程中麦克切换方法及系统 |
CN115119093A (zh) * | 2021-03-18 | 2022-09-27 |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可拆卸式外接式配件的耳机 |
CN114071322A (zh) * | 2021-11-11 | 2022-02-18 | 深圳市八达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兼有线输入耳机差分转换共地装置及其共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134212A1 (zh) | 2011-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1754A (zh) | 终端和语音输入设备的选择方法 | |
EP2863652B1 (en) | Audio interface self-adaptation device | |
US9877126B2 (en)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an audio accessory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1946486B1 (ko) | 이어폰 접속 인터페이스 및 이어폰 운용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 |
US9351076B2 (en) | Audio and video signal transmission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
EP2806662B1 (en) |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an audio interface | |
CN202634659U (zh) | 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及移动终端 | |
US8139334B2 (en)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 |
CN101431708A (zh) | 终端和识别耳机类型的方法 | |
KR101941509B1 (ko) | 이어잭 오인식 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1719610A (zh) | 一种有线耳机兼容方法和装置 | |
CN205071294U (zh) | 耳机控制电路、耳机、音频输出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03716734A (zh) | 用于检测头戴式耳机插入移动站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2480563B (zh) | 耳机插入耳机插座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918154B (zh) | 耳机插座及检测耳机是否插入到位的方法 | |
CN106465005A (zh) | 一种耳机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2761804A (zh) | 一种音频接口自适应方法、装置和电子签名工具 | |
CN202721789U (zh) | 一种音频接口自适应装置 | |
TWI662821B (zh) | 藉由通過引發中斷來控制測試流程以測試射頻收發器的系統及方法 | |
CN105050001A (zh) | 一种耳机兼容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101029B (zh) | 一种音频控制试验装置 | |
CN101308187B (zh) | 检测耳机插头插入到位的方法和终端 | |
US11729566B2 (en) | Judging circuit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minals of mic of earphon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eletronic device | |
CN104599672A (zh) |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 |
CN101917659A (zh) | 一种耳机电路的检测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