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3245A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Google Patents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03245A CN103603245A CN201310479302.7A CN201310479302A CN103603245A CN 103603245 A CN103603245 A CN 103603245A CN 201310479302 A CN201310479302 A CN 201310479302A CN 103603245 A CN103603245 A CN 103603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craspedodrome
- hand rotation
- way
- le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2—Crossings, junctions or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the same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包括四条十字交叉于十字路口的主干道,主干道包括有道路前段和道路后段,道路后段与十字路口之间设有第一人行道,其技术要点为,道路后段均为直行包括有前行直行道和回行直行道,道路前段上行驶入十字路口方向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掉头车道、前段前行直行道、第一右转道、第二右转道,道路前段上行驶离十字路口方向上设有前段回行直行道;两相邻主干道之间有转向引道,转向引道上设有第二人行道,转向引道上设有引道左转道和引道右转道;其还包括有直行红绿灯和左转红绿灯。本发明各方人车的前行、后行、左行、右行和不行等五种交通行为的变易互补更为和谐,交通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交通。
【背景技术】
自机动车面世后,世界各大小城巿先后陷入"交通堵局",中国各大小城市也不例外,随著城市的急速发展,如何破解交通拥堵,已成为一道世界超级难题。一直以来,最为人们诟病的红绿灯号调控平交十字路面交通最为辣手,其中尤以包括纵横方大小不对称和纵横方超宽的双程多车道主干道平交为怎!
由于平交路面要在十字路口摆平各方复杂的人和车各自的前行、后行、左行、右行及不行等五种交通行为变易的需要,故现时的规划,每方轮候等待通行时间往往是其他三方通行时间的总和,而苦候得到的通行时间回报,只是短短的四方通行时间总和的四分之一。交通灯号调控的转换,通常为顾及直接左拐车流,交通灯号多以每方三相以上的组合形式管控,即一为该方全数红灯不行,二为该方直行绿灯放行,及三为该方左拐绿灯放行,又或四为该方左拐和直行同时绿灯放行。根据实施调控后的实际情况是,轮候时间和通行时间不成正比,通常的轮候时间和通行时间比为三对一。复杂的四方路权瓜分现状,使众多的平交十字路口,积累了大量的轮候冗长时间的各方各向机动车,而所分配的通行时间未能有效清空轮候三倍于己所积压的机动车流,造成平交十字路口常见的交通拥堵。当纵横主干道大小相同,路权平均瓜分,尚相对容易处理,若然纵横主干道所容纳的行车线道参差不同,又或是超寛干道相交,在调度管理上更形复杂,轮候时间更长。由于人类的耐性是有限度,人车冲红现象时有发生,故此常使该类形十字相交点的交通,乱象频生,交通拥堵成为必然现象。
如何改善平交路口的路权分配,既能适用于各种级別双程多线干道平面相交,又能缩短每个十字路口机车轮候时间,兼而提高交通整体通行效率?将会是疏导和破解交通拥堵的其中一大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通效率更高,等候和通行时间更趋相同一致,而各方人车的前行、后行、左行、右行和不行等五种交通行为的变易互补更为和谐,纵横互动更有规律节奏动感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包括四条十字交叉于十字路口的主干道,所述的主干道包括有道路前段和靠近所述的十字路口的道路后段,所述的道路后段与所述的十字路口之间设有第一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后段均为直行包括有前行直行道和回行直行道,所述的道路前段上行驶入所述的十字路口方向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掉头车道、驶入所述的前行直行道上的前段前行直行道、驶入所述的引道左转道的第一右转道、驶入所述的引道右转道的第二右转道,所述的道路前段上行驶离所述的十字路口方向上设有前段回行直行道;两相邻所述的主干道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转向引道,所述的转向引道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人行道连通的第二人行道,所述的转向引道上设有左转转入所述前行直行道上的引道左转道和右转转入前段回行直行道的引道右转道;其还包括有控制所述的前行直行道车流直行的直行红绿灯和控制所述的引道左转道车流左转的左转红绿灯。
如上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的主干道上的所述的前段回行直行道大于等于所述的前行直行道。
如上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人行道与第二人行道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的主干道与所述的转向引道围成的区域设有隔离带。
如上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东西方向上的所述的道路前段上设有一条掉头车道、两条前段直行道、一条第一右转道、一条第二右转道,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前段设有一条掉头车道、三条前段直行道、一条第一右转道、一条第二右转道;东西方向上的道路后段设有四条所述的前行直行道,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后段设有五条所述的前行直行道。
如上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行红绿灯设在所述的第一人行道与所述的前行直行道之间,所述的左转红绿灯设在所述的第二人行道与所述的引道左转道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在通过十字路口的道路后段的车流均为直行,这样十字路口处只有控制直行的直行红绿灯,即十字路口处只有控制行和停的两相红绿灯,不用再控制左转或右转,由本来的四方瓜分路权简化为纵横两方平分路权,大大节约了十字路口处的同行时间,并大幅节约了各方的轮候时间。原来造成交叉冲突的直接左拐车流,则另辟一通道,其左拐是通过第一右转道到右转转入引道左转道,再从引道左转道转入道路后段上的直行道,引道左转道上设有左转红绿灯,其红绿转换与其转入的第一右转道前方道路后段上的直行红绿灯相同,其右拐是通过第一右转道右转转入引道右转道后,再右转转入到道路前段上;经过纵横四方的左及右拐车流和邻方的前行、不行和掉头后行的巧妙互补变动,周而复始,这样十字路口便形成了不停的纵横互动,有如安装了人类心脏一样,规律地控制著一收一放的节奏感,使简单化后的平面十字路口交通更为容易治理,相对现状而言,十字路口交通更为和谐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行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所示,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条十字交叉于十字路口2的主干道1,四条主干道1可以是四条同等级的干道,又可以是纵横两对不同等级的干道,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都可适用。现以说明书附图1的东西方向双程上下行各四车道和南北方向双程上下行各五车道为据进行阐述,主干道1包括有道路前段3和靠近十字路口2的道路后段4,道路后段4与十字路口2之间设有第一人行道7,道路后段4均为直行包括有前行直行道41和回行直行道42,其还包括有控制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车流直行的直行红绿灯5,直行红绿灯5设在第一人行道7与前行直行道41之间;道路前段3上行驶入十字路口2方向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掉头车道31、驶入前行直行道41上的前段前行直行道32、驶入引道左转道61的第一右转道33、驶入引道右转道62的第二右转道34,道路前段3上行驶离十字路口2方向上设有前段回行直行道35;两相邻所述的主干道1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转向引道6,转向引道6上设有与第一人行道7连通的第二人行道8,转向引道6上设有左转转入前行直行道41上的引道左转道61和右转转入前段回行直行道35的引道右转道62,其还设有控制引道左转道61车流左转的左转红绿灯9,左转红绿灯9设在第二人行道8与引道左转道61之间。道路后段4设有的众多前行直行道41,除满足了道路前段3上所述的前段直行道32外,余下靠中前行直行道41,由邻方引道左转道61的车流在所述的左转红绿灯9绿灯讯号时左拐进驻。左转红绿灯9只调控引道左转道61,而引道右转道62则不受左转红绿灯9管制。十字路口2上所设有的主干道1上所有直行红绿灯5和四个方向的转向引道6上所有左转红绿灯9,分成纵横两组,并以红绿两相轮替同步转换。
在图示中的实施例中,东西方向上的所述的道路前段3上设有一条掉头车道31、两条前段直行道32、一条第一右转道33、一条第二右转道34,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前段3设有一条掉头车道31、三条前段直行道32、一条第一右转道33、一条第二右转道34;东西方向上的道路后段4设有四条前行直行道41,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后段4设有五条前行直行道41。东南西北四方的前段直行道32,可视实际情况弹性増加一条,如果是在该方的直行车流比左拐进驻的车流更多更需要多一车道清空的情况下,可以变动应对。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因应了十字相交处可能面对较为细小面积的限制,而作出相应的变化,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前行直行道41为均为两条,前段直行道32、第一右转道33、第二右转道34共用一条道,另外还有一条单独的前段直行道32,引道左转道61和引道右转道62共用一个车道,但功能和具体实施的原理及方式都是和图1基本相同。
实施例3如图5所示,因应了十字相交处可能出现的地形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其主要变化为引道左转道61和引道右转道62的形状发生变化,但功能和具体实施的原理及方式都是和图1的基本相同。
各个车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假如东西南北四条干道都是一样四车道的话,那么南北向的道路前段前行直行道32的数量都是和东西向是一样二条。又假如东西南北四条干道都是五车道的话,那么东西向的道路前段前行直行道32的数量都是和南北向是一样三条。
Claims (6)
1.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包括四条十字交叉于十字路口(2)的主干道(1),所述的主干道(1)包括有道路前段(3)和靠近所述的十字路口(2)的道路后段(4),所述的道路后段(4)与所述的十字路口(2)之间设有第一人行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后段(4)均为直行包括有前行直行道(41)和回行直行道(42),所述的道路前段(3)上行驶入所述的十字路口(2)方向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掉头车道(31)、驶入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上的前段前行直行道(32)、驶入所述的引道左转道(61)的第一右转道(33)、驶入所述的引道右转道(62)的第二右转道(34),所述的道路前段(3)上行驶离所述的十字路口(2)方向上设有前段回行直行道(35);两相邻所述的主干道(1)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转向引道(6),所述的转向引道(6)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人行道(7)连通的第二人行道(8),所述的转向引道(6)上设有左转转入所述前行直行道(41)上的引道左转道(61)和右转转入前段回行直行道(35)的引道右转道(62);其还包括有控制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车流直行的直行红绿灯(5)和控制所述的引道左转道(61)车流左转的左转红绿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的主干道(1)上的所述的前段回行直行道(35)大于等于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人行道(7)与第二人行道(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的主干道(1)与所述的转向引道(6)围成的区域设有隔离带(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东西方向上的所述的道路前段(3)上设有一条掉头车道(31)、两条前段直行道(32)、一条第一右转道(33)、一条第二右转道(34),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前段(3)设有一条掉头车道(31)、三条前段直行道(32)、一条第一右转道(33)、一条第二右转道(34);东西方向上的道路后段(4)设有四条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南北方向上的道路后段(4)设有五条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行红绿灯(5)设在所述的第一人行道(7)与所述的前行直行道(41)之间,所述的左转红绿灯(9)设在所述的第二人行道(8)与所述的引道左转道(61)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9302.7A CN103603245A (zh) | 2013-10-14 | 2013-10-14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PCT/CN2014/077758 WO2015055006A1 (zh) | 2013-10-14 | 2014-05-19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9302.7A CN103603245A (zh) | 2013-10-14 | 2013-10-14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03245A true CN103603245A (zh) | 2014-02-26 |
Family
ID=5012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79302.7A Pending CN103603245A (zh) | 2013-10-14 | 2013-10-14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03245A (zh) |
WO (1) | WO2015055006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3265A (zh) * | 2014-08-08 | 2014-11-19 | 王建友 | 一种城市路桥网 |
WO2015055006A1 (zh) * | 2013-10-14 | 2015-04-23 | 梁育元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CN105887594A (zh) * | 2014-05-09 | 2016-08-24 | 吴钦凡 | 一种道路交叉口 |
CN107034752A (zh) * | 2017-03-22 | 2017-08-1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 |
CN108560342A (zh) * | 2018-06-14 | 2018-09-21 | 刘志涛 | 组合式直行平转立交桥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4138A (zh) * | 2002-12-22 | 2004-10-06 | 林奕金 | 设置第二停止线的路面行车管理方法 |
CN1958956A (zh) * | 2006-10-02 | 2007-05-09 | 林书潮 | 左转车辆并向、并道、同步通行控制模式 |
CN1986966A (zh) * | 2006-12-30 | 2007-06-27 | 王悦月 | 一种提高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
RU2327003C1 (ru) * | 2006-09-27 | 2008-06-20 |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Соловьев | Комплекс разделителей пересекающихся на дорога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и пешеходных потоков |
CN102733275A (zh) * | 2010-10-11 | 2012-10-17 | 胡昌碰 | 超前置左及其行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3597B (zh) * | 2006-03-08 | 2011-03-09 |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 |
KR100893329B1 (ko) * | 2008-07-18 | 2009-04-14 | 복 성 김 | 교통흐름이 원활한 2현시 평면 교차로 시스템 |
CN103233403B (zh) * | 2013-04-24 | 2015-07-08 | 梁育元 | 平交路口纵横互动人车公交便利反瓶颈模式交通 |
CN103603245A (zh) * | 2013-10-14 | 2014-02-26 | 梁育元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
2013
- 2013-10-14 CN CN201310479302.7A patent/CN1036032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5-19 WO PCT/CN2014/077758 patent/WO20150550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4138A (zh) * | 2002-12-22 | 2004-10-06 | 林奕金 | 设置第二停止线的路面行车管理方法 |
RU2327003C1 (ru) * | 2006-09-27 | 2008-06-20 |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Соловьев | Комплекс разделителей пересекающихся на дорога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и пешеходных потоков |
CN1958956A (zh) * | 2006-10-02 | 2007-05-09 | 林书潮 | 左转车辆并向、并道、同步通行控制模式 |
CN1986966A (zh) * | 2006-12-30 | 2007-06-27 | 王悦月 | 一种提高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
CN102733275A (zh) * | 2010-10-11 | 2012-10-17 | 胡昌碰 | 超前置左及其行驶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5006A1 (zh) * | 2013-10-14 | 2015-04-23 | 梁育元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CN105887594A (zh) * | 2014-05-09 | 2016-08-24 | 吴钦凡 | 一种道路交叉口 |
CN104153265A (zh) * | 2014-08-08 | 2014-11-19 | 王建友 | 一种城市路桥网 |
CN104153265B (zh) * | 2014-08-08 | 2016-03-02 | 王建友 | 一种城市路桥网 |
CN107034752A (zh) * | 2017-03-22 | 2017-08-1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 |
CN107034752B (zh) * | 2017-03-22 | 2019-04-05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 |
CN108560342A (zh) * | 2018-06-14 | 2018-09-21 | 刘志涛 | 组合式直行平转立交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55006A1 (zh) | 2015-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117947A1 (en) | Traffic-light-free overpass at intersection | |
CN201634978U (zh) | T字路口的道路立交系统 | |
CN103603245A (zh) |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 |
CN108389410A (zh) | 一种四相位顺时针放行方式的交叉口渠化与信号控制方法 | |
CN102646331A (zh) | 十字形交叉口对角行人过街与机动车左转协同设计方法 | |
CN102277806B (zh) | 道路路口全时段全方向通行的移位型互通立交桥 | |
CN104504914A (zh) | 一种基于左转二次停车的可逆短车道信号控制方法 | |
CN202705838U (zh) | 一种三桥组合实现全互通的十字路口 | |
CN104695296B (zh) | 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 | |
CN106522053B (zh) | 带有公交停靠站的道路交叉口导流装置 | |
CN105625125B (zh) | 一种交叉口的路口结构及其左环行控制方法 | |
CN203583303U (zh) | 旋对称式单层全互通立交桥 | |
CN103498394A (zh) | 一种机动车用平面路网系统 | |
CN202898927U (zh) | 左前右十字交叉型立交桥 | |
CN105625127B (zh) | 一种中国结式立交桥的交叉口道路 | |
CN207987645U (zh) | 四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 |
CN101906743A (zh) | 城市交叉口处道路交通系统 | |
CN207987643U (zh) | 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 | |
CN202744915U (zh) | 无红绿灯十字路口交通系统 | |
CN102277807B (zh) | 两种右转桥的十字路口全畅通十字形组合桥 | |
CN103924494A (zh) | 中国结道路十字路口无交叉连接点 | |
CN201648900U (zh) |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 |
CN202925409U (zh) | 半层高的立交桥单元 | |
CN106355904A (zh) | 优化直行左转合放绿灯的交叉口及其组织方法 | |
CN202401359U (zh) | 田字形瘦身立交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