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000A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82000A CN103582000A CN201210285747.7A CN201210285747A CN103582000A CN 103582000 A CN103582000 A CN 103582000A CN 201210285747 A CN201210285747 A CN 201210285747A CN 103582000 A CN103582000 A CN 103582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nflict subframe
- descending
- subframe
- annoyance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包括: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用于指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调整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如果调整,向本小区的用UE发送CSI汇报配置,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在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TDD的上行下行配置时,不会在相邻小区之间造成严重的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在支持动态调整TDD上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系统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双工方式。图1是TDD系统的帧结构。每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它等分为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包含8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和3个特殊域,即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间隔(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这3个特殊域的长度的和是1ms。每个子帧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构成,即第k个子帧包含时隙2k和时隙2k+1。TDD系统中支持7种上行下行配置,如表1所示。表1中,D代表下行子帧,U代表上行子帧,S代表上述包含3个特殊域的特殊子帧。
表1:LTE TDD的上行下行配置
理论上,每个小区为了适应业务的变化,可以采用与邻小区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但实际上,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会给相邻小区的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带来干扰。下面参见图2进行说明。
图2为现有采用不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示意图。图2中,宏基站的子帧3是上行子帧,而低功率节点(LPN,Low Power Node)的子帧3是下行子帧,本申请称这些子帧为冲突子帧,如子帧3和子帧8;宏基站的子帧0、1、4、5、6、9是下行子帧,而LPN的子帧0、1、4、5、6、9也是下行子帧,本申请称这些子帧为非冲突子帧。在冲突子帧,一方面,LPN的下行数据传输会对所有宏基站终端向宏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造成干扰,并且,LPN距离宏基站越近,干扰越严重;另一方面,宏基站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会对距离宏基站终端较近的LPN终端的下行数据接收造成严重的干扰。
图2仅以宏基站和LPN为例说明相邻小区之间的上下行干扰情况,这种干扰在其他相邻小区之间同样存在。
为了避免TDD系统中相邻小区的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目前相邻小区均采用相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但是,为了满足不同小区上下行业务之间不均衡的需求(即:有的小区上行业务较多,而该小区的邻小区的下行业务较多),不同的小区要采用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以满足各自的业务需求。上述两种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在不同小区之间采用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以适应变化的上下行业务负载需求,同时,又不至于在相邻小区之间引起严重的上下行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TDD上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以在不同小区之间采用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适应变化的上下行业务负载需求的同时,控制相邻小区之间的上下行干扰程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用于指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
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调整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如果调整,向本小区的用户设备(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汇报配置,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基站从本小区的UE接收干扰测量汇报,所述干扰测量汇报是所述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
第一基站根据UE的干扰测量汇报决定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或者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所有子帧汇报一套CSI。
较佳地,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可以是:以整个带宽的所有物理资源块(PRB)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的整个带宽的所有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计算得到一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或者,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可以是:以一组相邻PRB对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组相邻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或者,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可以是:以PRB对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个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较佳地,所述表征干扰程度的值用过载指示(OI)和高干扰指示(HII)承载,第二基站针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分别向第一基站发送不同的OI和HII。
较佳地,所述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可以用1比特表示,该1比特的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严重,另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不严重;
或者,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可以用2比特表示,该2比特的第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低,第二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中,第三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高;
或者,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可以用N比特表示,N大于2,该N比特的不同取值分别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不同下行干扰程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包括:
当两个相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存在冲突子帧时,在冲突子帧进行下行传输的小区中的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所述UE从本小区的基站接收CSI汇报配置,所述CSI汇报配置为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或者针对所有子帧汇报一套CSI。
较佳地,UE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干扰测量汇报可以是事件驱动的汇报或周期性的汇报。
较佳地,所述UE测量的可以是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当所测量得到的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的RSSI之差大于预设门限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基站的干扰协调方法首先通过测量判断相邻小区之间的上行下行干扰情况,然后根据上行下行干扰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干扰源小区在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来满足上下行的干扰需求,从而在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TDD的上行下行配置时,不会在相邻小区之间造成严重的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UE的干扰协调方法,在两个相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存在冲突子帧时,由在冲突子帧进行下行传输的小区中的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使得该基站能够获知本小区的UE在冲突子帧受到干扰的情况,并决定是否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从而通过增强本小区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TDD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采用不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较佳表示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一较佳表示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UE进行干扰测量汇报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于TDD系统,这里假设相邻基站可以采用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也就是说,基站可以根据本小区上下行业务的负荷变化情况,动态地调整其TDD上行下行配置,以满足上下行业务的负荷需求。
本申请的主要思想是:一方面,通过测量判断相邻小区之间的上行下行干扰情况,并根据上行下行干扰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干扰源小区在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来满足上下行的干扰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判断UE在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并根据干扰程度决定是否在冲突子帧采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在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TDD的上行下行配置时,实现干扰协调,以保证不会在相邻小区之间造成严重的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
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用于指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
第二基站可以以整个带宽的所有物理资源块(PRB)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的整个带宽的所有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计算得到一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并将该值作为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或者,第二基站可以以一组相邻PRB对为单位(例如:以LTE规范中定义的PRB组(PRB Group)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组相邻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并将该值作为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或者,第二基站可以以PRB对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个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并将该值作为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可以采用现有LTE规范中定义的过载指示(OI)和高干扰信息(HII)作为本申请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以对冲突子帧的干扰程度进行指示,也就是说,基站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分别发送不同的OI和HII。由于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的干扰情况是不同的,因此,用于非冲突子帧的OI和HII与用于冲突子帧的OI和HII通常是不同的。另外,本申请不限制只能采用OI和HII对冲突子帧的干扰程度进行指示,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获得指示干扰程度的信息。
例如:一种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表示方法为:用1比特表示在冲突子帧上宏基站的上行信号受到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干扰的程度,如果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设置为1,表示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宏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为严重,如果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设置为0,表示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宏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为不严重。按照上面的指示干扰程度的方法,可以用1比特信息指示整个带宽上所有PRB对的干扰程度,或者也可以对每个PRB组或者每个PRB对,分别用1个比特来指示干扰程度。下面通过一个示例对本表示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宏基站和LPN均是TDD上行下行配置1,由于LPN的下行业务需求大,将LPN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动态变成了TDD上行下行配置2,这样,子帧3和子帧8在宏基站是上行子帧,在LPN是下行子帧,则LPN的下行子帧可能对宏基站的上行子帧造成干扰。采用上述表示方法,宏基站可以通过X2或S1接口向LPN发送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假设LPN收到相邻宏基站发送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值为1,这时,LPN可以获知宏基站在冲突子帧的上行受到了相邻基站的下行信号的严重干扰,如图4所示。
另一种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表示方法为:用2比特信息表示在冲突子帧上宏基站的上行信号受到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干扰的程度,并将干扰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级;如果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设置为00,表示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宏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低,如果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设置为01,表示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宏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中,如果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设置为10,表示邻居基站的下行信号对宏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高,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值11保留。按照上面的指示干扰程度的方法,可以用2比特信息指示整个带宽上所有PRB对的干扰程度,或者也可以对每个PRB组或者每个PRB对,分别用2个比特来指示干扰程度。下面通过一个示例对本表示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宏基站和LPN均是TDD上行下行配置1,由于LPN的下行业务需求大,将LPN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动态变成了TDD上行下行配置2,这样,子帧3和子帧8在宏基站是上行子帧,在LPN是下行子帧,则LPN的下行子帧可能对宏基站的上行子帧造成干扰。采用上述表示方法,宏基站可以通过X2或S1接口向LPN发送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假设LPN收到相邻宏基站发送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的值为1,这时,LPN可以获知宏基站在冲突子帧的上行受到了相邻基站的下行信号的程度适中的干扰,如图5所示。
在具体实施时,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可以用3比特或更多的比特进行表示。记此比特数为N,则按照上面的指示干扰程度的方法,可以用N比特信息指示整个带宽上所有PRB对的干扰程度,或者也可以对每个PRB组或者每个PRB对,分别用N个比特来指示干扰程度。
步骤302:第一基站根据接收自第二基站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调整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如果调整,向本小区的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汇报配置,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
UE接入动态TDD小区后,将接收基站发送的CSI汇报配置。
按照本申请,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汇报配置为汇报一套针对所有下行子帧的信道状态信息汇报;另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汇报配置为汇报两套信道状态信息汇报,一套信道状态信息汇报是针对非冲突子帧,即这套信道状态信息是根据对非冲突子帧的测量得出的,另一套信道状态信息汇报是针对冲突子帧,即这套信道状态信息是根据对冲突子帧的测量得出的。
假设宏基站和LPN均是TDD上行下行配置1,由于LPN的下行业务需求大,将LPN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动态变成了TDD上行下行配置2,这样,子帧3和子帧8在宏基站是上行子帧,在LPN是下行子帧,那么,子帧3和子帧8为冲突子帧;子帧0、1、4、5、6、9在宏基站是下行子帧,在LPN是下行子帧,那么,子帧0、1、4、5、6、9为非冲突子帧。当UE接收到的下行子帧的信道状态信息汇报配置为汇报两套信道状态信息时,UE将对下行子帧0、1、4、5、6、9进行测量,得到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并对下行子帧3、8进行测量,得到另一套信道状态信息,然后反馈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如图6所示。
根据相关协议,假设UE需要在子帧n上报CSI,那么,UE需要在子帧n-k按照CSI汇报配置进行测量,如果子帧n-k不是下行子帧,则向前挪动一个子帧,直至找到离子帧n-k最近的一个下行子帧。
当基站配置UE分别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反馈一套CSI时,UE将并行执行两个测量,一个测量是针对冲突子帧,另一个测量是针对非冲突子帧。假设UE需要在子帧n上报冲突子帧的CSI,那么,UE需要在子帧n-k按照对应于冲突子帧的CSI汇报配置进行测量,如果子帧n-k不是冲突子帧,则需要向前挪动一个子帧,直至找到离子帧n-k最近的一个冲突子帧子帧。
步骤303: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
UE接入动态TDD小区后,当该小区与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存在冲突子帧时,UE可以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UE获知本小区与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是否存在冲突子帧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假设本小区有一个全网统一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当本小区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向UE通知新的TDD上行下行配置时,UE将通过全网统一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与新的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对比,获知存在冲突子帧以及冲突子帧所在的位置。另一种方式可以是:基站首先通知UE本小区将工作于动态模式,然后通过PDCCH将全网统一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上行子帧动态调度为下行子帧,此时,UE可获知这些被动态调度的下行子帧为冲突子帧。当然,在具体实现时,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
这里,UE可以对非冲突子帧整个接收带宽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进行测量,也可以对冲突子帧整个接收带宽中的RSSI进行测量。
本步骤中,UE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的干扰进行测量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在冲突子帧本UE所在小区内的UE在下行接收时是否会遭受来自邻小区UE的上行信号的严重干扰。
步骤304:UE根据测量结果向第一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根据本申请方法,UE发送的干扰测量汇报,可以是事件驱动的汇报,即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发送的汇报;也可以是周期性的汇报。其中,对于事件驱动的汇报,设置条件的一种方式是:当所测量得到的非冲突子帧的RSSI和冲突子帧的RSSI之差大于预设门限时,UE向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步骤305:第一基站根据UE的干扰测量汇报决定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或者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所有子帧汇报一套CSI。
第一基站可以通过调整UE的CSI汇报配置来调整下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从而改变下行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能。例如:当UE在冲突子帧受到较强干扰时,第一基站可以在冲突子帧采用QPSK调制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针对冲突子帧向UE下发相应的CSI汇报配置;当UE在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不严重时,第一基站可以在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均采用16QAM的调制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配置UE汇报一套CSI。
至此,结束图3所示方法流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基站的干扰协调方法首先通过测量判断相邻小区之间的上行下行干扰情况,然后根据上行下行干扰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干扰源小区在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来满足上下行的干扰需求,从而在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TDD的上行下行配置时,不会在相邻小区之间造成严重的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UE的干扰协调方法,在两个相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存在冲突子帧时,由在冲突子帧进行下行传输的小区中的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使得该基站能够获知本小区的UE在冲突子帧受到干扰的情况,并决定是否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从而通过增强本小区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时分复用(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用于指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
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判断是否调整冲突子帧的下行发射功率,如果调整,向本小区的用户设备(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汇报配置,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基站从本小区的UE接收干扰测量汇报,所述干扰测量汇报是所述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
第一基站根据UE的干扰测量汇报决定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或者配置本小区的UE针对所有子帧汇报一套CS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是:以整个带宽的所有物理资源块(PRB)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的整个带宽的所有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计算得到一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或者,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是:以一组相邻PRB对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组相邻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或者,所述下行干扰程度信息是:以PRB对为单位,根据第二基站在冲突子帧在每一个PRB对上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信号的强度,分别计算得到多个表征干扰程度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征干扰程度的值用过载指示(OI)和高干扰指示(HII)承载,第二基站针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分别向第一基站发送不同的OI和HI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征干扰程度的值用1比特表示,该1比特的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严重,另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不严重;
或者,表征干扰程度的值用2比特表示,该2比特的第一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低,第二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中,第三种取值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下行干扰程度为高;
或者,表征干扰程度的值用N比特表示,N大于2,该N比特的不同取值分别表示在冲突子帧第二基站的上行传输所受到的不同下行干扰程度。
6.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在支持动态调整时分复用(TDD)上行下行配置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两个相邻小区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存在冲突子帧时,在冲突子帧进行下行传输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对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受到的干扰分别进行测量,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所述UE从本小区的基站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汇报配置,所述CSI汇报配置为针对冲突子帧和非冲突子帧分别汇报一套CSI,或者针对所有子帧汇报一套CS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UE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干扰测量汇报是事件驱动的汇报或周期性的汇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测量的是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当所测量得到的非冲突子帧和冲突子帧的RSSI之差大于预设门限时,向本小区的基站发送干扰测量汇报。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5747.7A CN103582000A (zh) | 2012-08-10 | 2012-08-10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
US14/420,471 US9338754B2 (en) | 2012-08-10 | 2013-08-0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PCT/KR2013/007164 WO2014025214A1 (en) | 2012-08-10 | 2013-08-0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5747.7A CN103582000A (zh) | 2012-08-10 | 2012-08-10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82000A true CN103582000A (zh) | 2014-02-12 |
Family
ID=5005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5747.7A Pending CN103582000A (zh) | 2012-08-10 | 2012-08-10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38754B2 (zh) |
CN (1) | CN103582000A (zh) |
WO (1) | WO2014025214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27394A1 (zh) * | 2015-02-13 | 2016-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7426819A (zh) * | 2016-05-24 | 2017-12-0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
CN107453834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WO201812017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08282865A (zh) * | 2017-01-05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CN109075941A (zh) * | 2016-04-19 | 2018-12-2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自适应资源块分配的干扰管理 |
CN109391973A (zh) * | 2017-08-14 | 2019-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交叉链路干扰测量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69587B2 (en) | 2006-12-29 | 2017-02-14 | Kip Prod Pi Lp |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US11316688B2 (en) | 2006-12-29 | 2022-04-26 | Kip Prod P1 Lp |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US8280978B2 (en) | 2006-12-29 | 2012-10-02 | Prodea Systems, Inc. | Demarcation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 and user in multi-services gateway device at user premises |
US11783925B2 (en) | 2006-12-29 | 2023-10-10 | Kip Prod P1 Lp |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US9602880B2 (en) | 2006-12-29 | 2017-03-21 | Kip Prod P1 Lp | Display inserts, overlay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ultimedia systems |
US20170344703A1 (en) | 2006-12-29 | 2017-11-30 | Kip Prod P1 Lp |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CN104066093B (zh) * | 2013-03-18 | 2018-03-23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管理方法、锚点设备、基站及其系统 |
US9603100B2 (en) * | 2013-05-09 | 2017-03-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KR20160048360A (ko) * | 2014-10-24 | 2016-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측정에 기반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879061B (zh) * | 2015-12-10 | 2019-09-1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8053767A1 (zh) * | 2016-09-22 | 2018-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配置方法和装置 |
US20190044889A1 (en) * | 2018-06-29 | 2019-02-07 | Intel Corporation | Coalescing small payloa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9755C (zh) | 2002-12-27 | 2009-02-04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功率控制的移动终端与方法 |
CN1622500A (zh) | 2003-11-28 | 2005-06-0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tdd cdma通信体系的信道动态分配方法及装置 |
US8023955B2 (en) | 2005-08-22 | 2011-09-20 | Sony Corporation |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to contro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70059666A (ko) | 2005-12-07 | 2007-06-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시분할 듀플렉스 통신 시스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388752B (zh) | 2007-09-11 | 2011-08-1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空间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
US8913511B2 (en) * | 2010-04-01 | 2014-1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o suppor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 wide area network |
WO2012118345A2 (ko) * | 2011-03-01 | 2012-09-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d-tdd(dynamic-time division duplex) 하향링크-상향링크 구성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2155323A1 (en) * | 2011-05-13 | 2012-11-22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tdd systems allowing allocation of flexible subframes for uplink 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
CN103650572A (zh) * | 2011-06-09 | 2014-03-19 | 美国博通公司 | 时分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控制 |
US10237833B2 (en) * | 2011-07-28 | 2019-03-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variable interference conditions |
US9515790B2 (en) * | 2012-02-29 | 2016-1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cooperative multi-c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US9538543B2 (en) * | 2012-03-19 | 2017-01-03 | Alcatel Lucent | Interference indicato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2833664A4 (en) * | 2012-03-26 | 2015-12-23 | Fujitsu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OLVING UPLINK INTERFERENCE IN A HETEROGENIC NETWORK |
US9143984B2 (en) * | 2012-04-13 | 2015-09-22 | Intel Corporation |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KR101882669B1 (ko) * | 2012-05-11 | 2018-07-30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이종 네트워크에서 업링크-다운링크 간섭을 완화시키는 방법 |
EP2848058A4 (en) * | 2012-05-11 | 2016-01-06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REPORT SUBSET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ITH FLEXIBLE TIME DUPLEX (TDD) UL / DL CONFIGURATION |
EP2869619A4 (en) * | 2012-06-28 | 2015-09-23 | Huawei Tech Co Ltd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
-
2012
- 2012-08-10 CN CN201210285747.7A patent/CN103582000A/zh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8-08 WO PCT/KR2013/007164 patent/WO201402521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08 US US14/420,471 patent/US9338754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27394A1 (zh) * | 2015-02-13 | 2016-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9075941B (zh) * | 2016-04-19 | 2021-05-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自适应资源块分配的干扰管理 |
US11716712B2 (en) | 2016-04-19 | 202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adaptive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
CN109075941A (zh) * | 2016-04-19 | 2018-12-2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自适应资源块分配的干扰管理 |
US11330584B2 (en) | 2016-04-19 | 2022-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adaptive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
CN107426819A (zh) * | 2016-05-24 | 2017-12-0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
CN107426819B (zh) * | 2016-05-24 | 2023-06-1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
CN107453834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US11013065B2 (en) | 2016-05-31 | 2021-05-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own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WO201812017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10050493A (zh) * | 2016-12-30 | 2019-07-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08282865B (zh) * | 2017-01-05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US11382095B2 (en) | 2017-01-05 | 2022-07-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
CN108282865A (zh) * | 2017-01-05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CN109391973A (zh) * | 2017-08-14 | 2019-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交叉链路干扰测量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25214A1 (en) | 2014-02-13 |
US9338754B2 (en) | 2016-05-10 |
US20150208363A1 (en) | 2015-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2000A (zh)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 |
CA3057541C (en)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JP6400001B2 (ja)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レポ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9690965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及其设备 | |
US2019039394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9450717B2 (en) | Method for changing TDD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
EP3033902B1 (en) |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handling csi reporting | |
CN105706484B (zh) | 用于配置、测量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164948B (zh) | 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 | |
CN103944668B (zh) |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149124B (zh) |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下的干扰测量方法及设备 | |
JP6293737B2 (ja) | チャネル測定及びdlcsiフィードバックの設定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 |
EP2469949B1 (en) | Dynamic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ell cluster | |
KR10219723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20116271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서브프레임 운용 및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EP3216147A1 (en) | Hetnet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50282165A1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resource ind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3017016A1 (zh) |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 |
EP2870712B1 (en) | Method and access point for assigning sounding resources | |
JP2016509788A (ja) | Csi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 |
KR20140125926A (ko) |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기지국 간 정보 교환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104472A (zh) | 一种保证预编码后信道连续性的方法、基站和ue | |
CN114402550A (zh) |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功率控制之间的经配置的依赖性 | |
TWI592042B (zh) |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reference sub-frame | |
CN106559881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