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47608B - 聚合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合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7608B
CN103547608B CN201280024891.3A CN201280024891A CN103547608B CN 103547608 B CN103547608 B CN 103547608B CN 201280024891 A CN201280024891 A CN 201280024891A CN 103547608 B CN103547608 B CN 103547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optical material
formed body
isocyanato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8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7608A (zh
Inventor
河户伸雄
桥本俊哉
小岛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4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7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76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6Catalysts
    • C08G18/2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 C08G18/2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 C08G18/24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in-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64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e.g. xylylene diisocyanate or homologues substituted on the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5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 C08G18/766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containing alkylene polyphenyl groups
    • C08G18/767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containing alkylene polyphenyl groups containing only one alkylene bispheny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7Aldehydes;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7Thio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1个以上羰基的酮化合物、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

Description

聚合性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得到硫氨酯树脂的聚合性组合物、由该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透镜与无机透镜相比,轻质且不易破裂、可以染色,因此已经在眼镜透镜、照相机透镜等光学元件中迅速普及。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并使用了各种透镜用树脂,作为其中的代表例,可以举出由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硫醇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硫氨酯树脂(参见专利文献1~4)。
近年来,眼镜透镜中变得要求时尚性,染色透镜的需要增加。若树脂的染色性优异,则由于能够降低染色温度所以能够减少对树脂的负荷、并且由于能以短时间进行染色所以也带来生产率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99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046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8-003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9-110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08782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6/10976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07/02081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作为能够提高染色性的硫氨酯聚合性组合物,提出了添加有醇成分的聚合性组合物(参见专利文献5~7)。但是,虽然所得树脂的染色性提高,但根据染色条件的不同,部分不均匀地染色为斑状或条状等而观察到染色不均,存在没有被均匀染色的情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发生树脂的染色不均的情况下提高染色性的聚合性组合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通过向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硫醇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酮化合物,发现了在实用上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耐热性、且能够改善上述课题的聚合性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另外,使用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时,树脂化后从成型模脱离的脱模性提高,并且所得的塑料透镜的机械物性得到改善,即,新发现上述物性的均衡性良好且优异。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1个以上羰基的酮化合物、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
[2]如[1]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仅由碳原子、氢原子及氧原子构成。
[3]如[1]或[2]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由通式(1)表示。
(式中,R1、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R1、R2、R3可以键合形成环。n表示0或1的整数。)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是选自4-甲基-2-戊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三环[5.2.1.02,6]癸-8-酮、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环己二酮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5]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含有5元环或6元环结构。
[6]如[5]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在环结构中具有羰基。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及所述硫醇化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含有1~50重量份所述酮化合物。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是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所述硫醇化合物是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9]一种成型材料,由使[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而得到的硫氨酯树脂形成。
[10]一种光学材料,由[9]所述的成型材料形成。
[11]一种塑料透镜,由[10]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2]一种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浇铸聚合的工序。
[13]如[12]所述的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对利用所述浇铸聚合而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的工序。
由于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的染色性优异,所以可提供一种抑制染色不均的发生、被均匀染色的树脂或光学材料。进而,由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等光学特性、脱模性、透明性、耐热性优异,这些特性的均衡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1个以上羰基的酮化合物、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使用具体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示例化合物。另外,示例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使用。
本发明中的酮化合物为具有1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由-C(=O)-表示的2价官能团均与碳原子键合。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脂肪族酮化合物、支链状脂肪族酮化合物、环结构中不具有羰基的脂环族酮化合物、环结构中具有羰基的脂环族酮化合物等。本发明中,作为酮化合物,优选使用仅由碳原子、氢原子及氧原子构成的酮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通式(1)表示的酮化合物。
作为通式(1)的R1、R2、R3,可以举出由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由支链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由环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等。R1、R2、R3可以键合形成环。n表示0或1的整数。
作为由直链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由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由支链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例如由2-甲基丙烷、2-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乙基己烷、3-乙基己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4-乙基庚烷、4-丙基庚烷、2-甲基辛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3-乙基辛烷、4-乙基辛烷、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2-甲基-丁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由环状脂肪族烃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例如由环戊烷、环戊烯、环戊二烯、环己烷、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环己烯、1,3-环己二烯、1,4-环己二烯、1,5,5-三甲基环己烯、降冰片烷、2,3-二甲基降冰片烷、2,5-二甲基降冰片烷、2,6-二甲基降冰片烷、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金刚烷、三环[5.2.1.02,6]癸烷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直链状脂肪族酮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己酮、2-庚酮、4-庚酮、2-辛酮、3-辛酮、4-辛酮、2-壬酮、3-壬酮、4-壬酮、5-壬酮、2-癸酮、3-癸酮、4-癸酮、5-癸酮、2,5-己二酮、2,6-庚二酮、2,5-辛二酮、2,6-辛二酮、2,7-辛二酮、3,6-辛二酮、2,5-壬二酮、2,8-壬二酮、3,7-壬二酮、2,5-癸二酮、3,7-癸二酮等。
作为支链状脂肪族酮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3-甲基-2-戊酮、4-甲基-2-戊酮、2-甲基-3-戊酮、3-甲基-2-己酮、4-甲基-2-己酮、2-甲基-3-己酮、5-甲基-3-己酮、3-甲基-2-庚酮、4-甲基-2-庚酮、2-甲基-3-庚酮、4-甲基-3-庚酮、5-甲基-3-庚酮、6-甲基-3-庚酮、2-甲基-4-庚酮、3-甲基-4-庚酮、2,6-二甲基-4-庚酮、3-乙基-4-庚酮、3-甲基-2-辛酮、3-甲基-4-辛酮、佛尔酮等。
作为环结构中不具有羰基的脂环族酮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1-环己基乙酮、1-环己基丙酮、1-环己基-2-甲基丙烷-1-酮、二环己基甲酮、1-环戊基乙酮、1-环戊基丙酮、1-环戊基-2-甲基丙烷-1-酮、二环戊基甲酮等。
作为环结构中具有羰基的脂环族酮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环戊酮、2-甲基环戊酮、3-甲基环戊酮、1,3-环戊二酮、环己酮、2-甲基环己酮、3-甲基环己酮、1,3-环己二酮、1,4-环己二酮、异佛尔酮、三环[5.2.1.02,6]癸-8-酮、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等。
作为本发明中的酮化合物,优选支链状脂肪族酮化合物、环结构中具有羰基的脂环族酮化合物。
另外,上述示例化合物中,优选2-己酮、2-庚酮、4-庚酮、2,6-二甲基-4-庚酮、2,5-己二酮、佛尔酮、4-甲基-2-戊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异佛尔酮、三环[5.2.1.02,6]癸-8-酮、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环己二酮,更优选4-甲基-2-戊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三环[5.2.1.02,6]癸-8-酮、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环己二酮。
本发明中,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及硫醇化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份,含有1~50重量份、优选2~40重量份、更优选5~30重量份、特别优选5~25重量份的酮化合物。
所谓本发明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内可以含有硫原子等。也可以含有二聚体、三聚体、预聚物。
作为本发明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1,6-己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戊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1,6-己二异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异氰酸酯、1,3,6-六亚甲基三异氰酸酯、1,8-二异氰酸酯基-4-异氰酸甲酯基辛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碳酸酯、双(异氰酸乙酯基)醚等。
作为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2,2-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丙烷、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3,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
作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邻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乙酯基)苯、双(异氰酸丙酯基)苯、双(异氰酸甲酯基)萘、萘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联苯二异氰酸酯、苯三异氰酸酯等。
作为含硫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双(异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砜、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丙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乙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乙烷、1,5-二异氰酸酯基-2-异氰酸甲酯基-3-硫杂戊烷等。
作为含硫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双(3-异氰酸苯酯基)硫醚、双(4-异氰酸苯酯基)硫醚、双(3-异氰酸甲酯基苯基)硫醚、双(4-异氰酸甲酯基苯基)硫醚、双(3-异氰酸甲酯基苄基)硫醚、双(4-异氰酸甲酯基苄基)硫醚、双(3-异氰酸苯酯基)二硫醚、双(4-异氰酸苯酯基)二硫醚、双(3-异氰酸甲酯基苯基)二硫醚、双(4-异氰酸甲酯基苯基)二硫醚等。
这些示例化合物中,优选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更优选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作为本发明中的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芳香族硫醇化合物等。
作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甲二硫醇、1,2-乙二硫醇、1,2-丙二硫醇、1,3-丙二硫醇、1,4-丁二硫醇、1,5-戊二硫醇、1,6-己二硫醇、1,2-环己二硫醇、3,4-二甲氧基丁烷-1,2-二硫醇、2-甲基环己烷-2,3-二硫醇、1,2-二巯基丙基甲基醚、2,3-二巯基丙基甲基醚、双(2-巯基乙基)醚、四(巯基甲基)甲烷、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甲硫基)甲烷、双(2-巯基乙硫基)甲烷、1,2-双(巯基甲硫基)乙烷、1,2-双(2-巯基乙硫基)乙烷、1,3-双(巯基甲硫基)丙烷、1,3-双(2-巯基乙硫基)丙烷、1,2,3-三(巯基甲硫基)丙烷、1,2,3-三(2-巯基乙硫基)丙烷、1,2,3-三(3-巯基丙硫基)丙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四(巯基甲硫基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硫基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二巯基-1,4-二噻烷等。
作为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二甘醇(2-巯基乙酸酯)、二甘醇(3-巯基丙酸酯)、2,3-二巯基-1-丙醇(3-巯基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3-巯基丙酸酯)、丙三醇三(2-巯基乙酸酯)、丙三醇三(3-巯基丙酸酯)、1,4-环己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1,4-环己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3-巯基丙酸酯)、硫代乙醇酸双(2-巯基乙基酯)、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等。
作为芳香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1,2-二巯基苯、1,3-二巯基苯、1,4-二巯基苯、1,2-双(巯基甲基)苯、1,4-双(巯基甲基)苯、1,2-双(巯基乙基)苯、1,4-双(巯基乙基)苯、1,2,3-三巯基苯、1,2,4-三巯基苯、1,3,5-三巯基苯、1,2,3-三(巯基甲基)苯、1,2,4-三(巯基甲基)苯、1,3,5-三(巯基甲基)苯、1,2,3-三(巯基乙基)苯、1,3,5-三(巯基乙基)苯、1,2,4-三(巯基乙基)苯、2,5-甲苯二硫醇、3,4-甲苯二硫醇、1,4-萘二硫醇、1,5-萘二硫醇、2,6-萘二硫醇、2,7-萘二硫醇、1,2,3,4-四巯基苯、1,2,3,5-四巯基苯、1,2,4,5-四巯基苯、1,2,3,4-四(巯基甲基)苯、1,2,3,5-四(巯基甲基)苯、1,2,4,5-四(巯基甲基)苯、1,2,3,4-四(巯基乙基)苯、1,2,3,5-四(巯基乙基)苯、1,2,4,5-四(巯基乙基)苯、2,2’-二巯基联苯、4,4’-二巯基联苯等。
这些示例化合物中,优选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更优选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
另外,为了调节所得树脂的光学物性、耐冲击性、比重等各物性、以及调整单体的操作性,可以在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中以不破坏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加入树脂改性剂。
作为树脂改性剂,例如可以举出环硫化合物、醇化合物、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有机酸及其酸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的烯烃化合物等。
酮化合物的羰基相对于硫醇化合物的巯基的摩尔比率优选为0.5%至50%的范围,更优选0.5%至30%的范围。酮化合物的使用量可根据使用的单体、树脂改性剂及催化剂、内部脱模剂、UV吸收剂等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成型物的形状适当确定。
作为酮化合物的添加方法,可以举出以下方法:将酮化合物分别单独地添加到异氰酸酯化合物、或硫醇化合物、或树脂改性剂中的方法;将酮化合物添加到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硫醇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树脂改性剂的混合物、或硫醇化合物和树脂改性剂的混合物中的方法;将酮化合物添加到异氰酸酯化合物、硫醇化合物、树脂改性剂的混合物中的方法等。根据使用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硫醇化合物、树脂改性剂的种类和使用量的不同,制备步骤不同,因此不能一概地限定,考虑酮化合物的溶解性、操作性、安全性、方便性等,适当选择。另外,将酮化合物与上述化合物混合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加热。考虑混合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来确定加热温度。
本发明中,硫醇化合物中的巯基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得到适合用作光学材料、特别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树脂。
将使用的单体和催化剂、内部脱模剂、其他添加剂混合来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的温度通常为25℃以下。从聚合性组合物的适用期的观点考虑,有时优选更低温。但是,催化剂、内部脱模剂、添加剂在单体中的溶解性不好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先加温,使它们溶解于单体、树脂改性剂中。
本发明中,硫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浇铸聚合。首先,将聚合性组合物注入用垫片或胶带等保持的成型模之间。此时,根据得到的塑料透镜所要求的物性,根据需要,多优选进行减压下的脱泡处理或加压、减压等下的过滤处理等。
对于聚合条件,随着聚合性组合物、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模的形状等的不同,条件相差很大,所以对聚合条件没有限定,大约在-50~150℃的温度下进行1~50小时。根据情况,优选在10~15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或缓缓升温,使其固化1~25小时。
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可根据需要进行退火等处理。通常在处理温度为50~150℃之间进行,优选在90~140℃下进行,更优选在100~130℃下进行。
本发明中,硫氨酯树脂成型时,可根据目的与公知的成型法同样地添加内部脱模剂、扩链剂、交联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着色剂、油溶染料、填充剂、密合性提高剂等多种添加剂。
作为内部脱模剂,可使用酸性磷酸酯。作为酸性磷酸酯,可以举出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可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从成型模脱离的脱模性优异,因此可减少添加的内部脱模剂的量。
对于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可通过改变浇铸聚合时的模,以各种形状的成型体得到。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具有高折射率及高透明性,可用于作为塑料透镜、照相机透镜、发光二极管(LED)、棱镜、光纤、信息记录基板、滤光器、发光二极管等光学用树脂的各种用途。特别是,适合用作塑料透镜、照相机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光学材料、光学元件。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可适合用作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使用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的塑料透镜可根据需要在单面或两面设置涂层。作为涂层,可以举出底涂层、硬涂层、防反射膜层、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等。这些涂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将多层涂层多层化来使用。在两面设置涂层时,在各面上可设置同样的涂层,也可设置不同的涂层。
这些涂层可分别并用用于保护透镜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的紫外线吸收剂、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伤害的红外线吸收剂、用于提高透镜的耐气候性的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用于提高透镜的时尚性的染料和颜料、和光致变色染料和光致变色颜料、抗静电剂、其他用于提高透镜性能的公知的添加剂。关于利用涂布进行被覆的层,可使用用于改善涂布性的各种均化剂。
底涂层通常形成于下述的硬涂层与光学透镜之间。底涂层是用于提高形成于其上的硬涂层与透镜的密合性的涂层,根据情况,也可提高耐冲击性。底涂层可以使用对得到的光学透镜的密合性高的任何原料,通常可使用以聚氨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为主要成分的底涂层组合物等。为了调整组合物的粘度,底涂层组合物也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溶剂。当然,也可在无溶剂下使用。
底涂层组合物可利用涂布法、干式法中的任一方法形成。当使用涂布法时,使用旋涂、浸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在透镜上涂布后,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底涂层。当使用干式法进行时,可使用CVD法或真空蒸镀法等公知的干式法形成。当形成底涂层时,为了提高密合性,可根据需要对透镜的表面进行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前处理。
硬涂层是用于赋予透镜表面耐擦伤性、耐磨性、耐湿性、耐热水性、耐热性、耐气候性等功能的涂层。
硬涂层通常使用下述硬涂层组合物,所述硬涂层组合物含有:具有固化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和选自Si、Al、Sn、Sb、Ta、Ce、La、Fe、Zn、W、Zr、In及Ti的元素组中的元素的氧化物微粒的1种以上及/或由选自上述元素组中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微粒的1种以上。
除了上述成分之外,优选在硬涂层组合物中含有胺类、氨基酸类、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有机酸金属盐、高氯酸类、高氯酸类的盐、酸类、金属氯化物及多官能性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硬涂层组合物中也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也可以在无溶剂下使用。
硬涂层通常是在使用旋涂、浸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硬涂层组合物之后进行固化而形成的。作为固化方法,可以举出热固化、利用紫外线或可见光等能量射线照射的固化方法等。为了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优选硬涂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的折射率之差在±0.1的范围内。
根据需要,通常在上述硬涂层上形成防反射层。防反射层包括无机类及有机类,为无机类时,使用SiO2、TiO2等无机氧化物,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离子束辅助法、CVD法等干式法形成。防反射层为有机类时,使用含有有机硅化合物、和具有内部空腔的二氧化硅类微粒的组合物,利用湿式法形成。
防反射层有单层及多层,以单层使用时,折射率优选比硬涂层的折射率小至少0.1以上。为了有效地呈现防反射功能,优选为多层膜防反射膜,此时,交替层合低折射率膜和高折射率膜。这种情况下,也优选低折射率膜与高折射率膜的折射率差为0.1以上。作为高折射率膜,包括ZnO、TiO2、CeO2、Sb2O5、SnO2、ZrO2、Ta2O5等膜,作为低折射率膜,可以举出SiO2膜等。
根据需要,可在防反射膜层上形成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作为形成防雾涂层、防污染层、防水层的方法,只要不给防反射功能带来不良影响,对其处理方法、处理材料等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防雾涂布处理方法、防污染处理方法、防水处理方法、材料。例如,在防雾涂布、防污染处理方法中,可以举出:用表面活性剂覆盖表面的方法、在表面上附加亲水性膜来赋予吸水性的方法、在表面覆以细微的凹凸来提高吸水性的方法、利用光催化活性来赋予吸水性的方法、实施超防水性处理来防止水滴附着的方法等。另外,在防水处理方法中,可以举出通过蒸镀或溅射含氟硅烷化合物等来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在将含氟硅烷化合物溶解于溶剂后进行涂布来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等。
为了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硫氨酯树脂的塑料透镜赋予时尚性和光致变色性等,可使用符合目的的色素进行染色来使用。透镜的染色可使用公知的染色方法实施,但通常使用以下所示的方法实施。
一般而言,为将精加工成规定的光学面的透镜坯料浸渍在溶解或均匀地分散有使用的色素的染色液中(染色工序),然后根据需要,对透镜进行加热而将色素固定化(染色后退火工序)的方法。染色工序中使用的色素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公知的色素即可,通常使用油溶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溶解或能均匀分散使用的色素即可。在该染色工序中,根据需要,可添加用于将色素分散于染色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促进染色着色的载体。染色工序如下进行:使色素及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制备染色浴,将光学透镜浸渍在该染色浴中,在规定温度下进行规定时间的染色。染色温度及时间根据期望的着色浓度而变动,通常在120℃以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左右即可,在染色浴的染料浓度为0.01~10重量%下实施。另外,在染色困难时,可在加压下进行。根据需要实施的染色后退火工序是对染色过的透镜坯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加热处理中,用溶剂等除去在染色工序中被染色的透镜坯料的表面残留的水,或风干溶剂,然后使其在例如大气气氛的红外线加热炉、或电阻加热炉等炉中停留规定时间。染色后退火工序在防止被染色的透镜坯料的脱色(防脱色处理)的同时、除去染色时浸透至透镜坯料内部的水分。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树脂的性能试验中,折射率、阿贝数、比重、脱模性、透明性、耐热性、染色性、染色均匀性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折射率(ne)、阿贝数(νe):使用普耳弗里奇折射计,在20℃下进行测定。
比重:利用阿基米德法进行测定。
脱模性:当从成型模将成型体脱模时,将完全没有脱模的情况或者成型体的一部分欠缺或成型模破裂的情况记为“×”(脱模性差),将完全没有上述情况的情况记为“○”(脱模性良好)。
透明性:将得到的树脂在暗处用投影仪照射,目视判断有无成型体的起雾、不透明物质、粘合成分从胶带上溶出。将未确认到成型体的起雾、不透明物质、从胶带上的溶出的情况记为“○”(有透明性),将确认到了的情况记为“×”(无透明性)。
耐热性:使用TMA针入度法(负荷50g、针尖升温速度10℃/min)测定玻璃化温度。将玻璃化温度为90℃以上的情况记为“○”(有耐热性),将90℃以下的情况记为“×”(无耐热性)。
染色性:在2986g纯水中添加1.0g“FSPRedE-A”(双叶产业公司制)、1.0g“FSPYellowP-E”(双叶产业公司制)、2.0g“FSPBlueAUL-S”(双叶产业公司制)、4.0g“NICCASUNSOLT#7000”(日华化学公司制)、4.0g“DK-CN”(大和化学工业公司制),制备染料分散液。将其加热至90℃后,将厚9mm的成型体片在90℃下浸渍5分钟,进行染色。测定染色后的成型体片在波长565nm处的透射率(%T)。将染色后的透射率为40%以下的情况记为“○”(染色性良好),将透射率为60%以上的情况记为“×”(染色性差)。
染色均匀性:使用上述染色方法对中心厚1mm、直径80mm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目视进行外观确认。将被均匀染色的情况记为“○”(无染色不均),将确认到一部分斑状、条状等、不均匀地染色不均的情况记为“×”(有染色不均)。
刚性:使用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ph(型式AGS-J),在十字头等速条件(1.2mm/min)下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判断如下进行:基于所得的值由下述数学式算出的值越大、刚性越优异。
(L3×F)/(4bh3×s)
F:最大点应力(N/mm2)、s:冲程(mm)、L:支点间距离(mm)、b:试验片宽度(mm)、h:试验片厚度(mm)。
[实施例1]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3.3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1.0g、环己酮5.7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8%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2340N/mm2。与比较例1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了15%。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3.6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1.4g、甲基异丁基酮5.0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40%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3.2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1.0g、异佛尔酮5.8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1,比重为1.28,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8%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2.0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9.5g、三环[5.2.1.02,6]癸-8-酮8.6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1%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7.7g、2-金刚烷酮11.8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8,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1%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39.3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6.3g、2-莰酮14.5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4,比重为1.25,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3%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1.0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8.3g、4,4’-二环己酮10.7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8,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0%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2.7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0.3g、1,4-环己二酮7.0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30,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3%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25.5g、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6.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0.1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6.1g、2-莰酮11.8g、二甲基二氯化锡0.02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阿贝数(νe)为39、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40%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2300N/mm2。与比较例2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9%。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将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50.8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33.7g、2-莰酮15.4g、二丁基二氯化锡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8,阿贝数(νe)为41,比重为1.1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40%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1780N/mm2。与比较例3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11%。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1]
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45.1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0.8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7.0g、2-莰酮7.1g、二甲基二氯化锡0.0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阿贝数(νe)为40,比重为1.26,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9%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1750N/mm2。与比较例4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11%。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2]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8.7g、1,6-己二异氰酸酯0.6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3.4g、2-莰酮17.3g、二甲基二氯化锡0.2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4,阿贝数(νe)为44,比重为1.20,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7%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2270N/mm2。与比较例7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14%。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3]
将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45.0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1.9g、2-莰酮13.1g、二甲基二氯化锡0.2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5,阿贝数(νe)为44,比重为1.20,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0%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刚性为1800N/mm2。与比较例8进行比较,确认了通过添加酮化合物,数值提高30%。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4]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3.8g、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45.9g、2-莰酮10.3g、二甲基二氯化锡0.1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05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30,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8%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5]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2.4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9.2g、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1.0g、2-莰酮7.5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28,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29%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6]
将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36.7g、以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和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作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43.3g、2-莰酮20.0g、二丁基二氯化锡0.01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0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6,阿贝数(νe)为27,比重为1.32,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2%T,染色性良好,且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5.9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4.1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31,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60%T。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203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28.9g、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8.8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4.1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8.2g、二甲基二氯化锡0.02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0,阿贝数(νe)为38,比重为1.33,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68%T。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211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3]
将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60.1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39.9g、二丁基二氯化锡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2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0,阿贝数(νe)为39,比重为1.23,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61%T。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160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4]
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48.6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2.3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9.1g、二甲基二氯化锡0.0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0,阿贝数(νe)为40,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无染色不均,被均匀染色,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60%T。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158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5]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58.0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8.8g、2-巯基乙醇13.2g、二甲基二氯化锡0.0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2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7%T,染色性良好,但存在斑状的染色不均,染色状态不均匀。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57.4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5.1g、1,4-丁二醇7.5g、二丁基二氯化锡0.0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25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0,阿贝数(νe)为41,比重为1.28,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37%T,染色性良好,但存在斑状的染色不均,染色状态不均匀。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7]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6.8g、1,6-己二异氰酸酯0.7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2.5g、二甲基二氯化锡0.2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5,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24,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但是,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结果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77%T,染色性差,还存在染色不均。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200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8]
将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51.8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8.2g、二甲基二氯化锡0.2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3,比重为1.24,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但是,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结果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73%T,染色性差,还存在染色不均。另外,对得到的成型体实施三点弯曲试验,确认了刚性为1390N/mm2。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9]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4.3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2.4g、苯乙酮3.3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1,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但是,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结果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61%T,染色性差,还存在染色不均。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0]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1.2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8.8g、硫代樟脑(thiocamphor)10.1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7,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但着色严重,不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1]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3.7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1.8g、环己基甲醛4.6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08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但是,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结果确认了染色后的565nm的透射率为55%T,但存在染色不均。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2]
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41.1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8.7g、5-降冰片烯-2-甲醛10.2g、二甲基二氯化锡0.03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1.5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0.1g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0Pa下进行1小时脱泡后,使用1μmPTFE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其注入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中。将该铸型模投入到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由树脂形成的成型体从铸型模脱离的脱模性良好。将得到的成型体进一步在120℃下进行2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成型体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6,阿贝数(νe)为42,比重为1.29,耐热性也有90℃以上,但着色严重,不适合作为光学材料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i-1: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
i-2: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i-3: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
i-4: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
i-5: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6:1,6-己二异氰酸酯
i-7: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t-1: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t-2: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
t-3: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t-4: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
t-5: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
t-6:以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和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作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
k-1:环己酮
k-2:甲基异丁基酮
k-3:异佛尔酮
k-4:三环[5.2.1.02,6]癸-8-酮
k-5:2-金刚烷酮
k-6:2-莰酮
k-7:4,4’-二环己酮
k-8:1,4-环己二酮
k-9:苯乙酮
k-10:硫代樟脑
a-1:2-巯基乙醇
a-2:1,4-丁二醇
d-1:环己基甲醛
d-2:5-降冰片烯-2-甲醛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与比较例相比,能够得到染色性提高而不会产生成型体的染色不均、同时改善了机械强度的成型体。另外,由于从成型模脱离的脱模性提高,所以可以减少添加的内部脱模剂的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使用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得到抑制了染色不均的发生、被均匀染色的树脂或光学材料,并且能够得到机械物性也优异的光学材料。进而,由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等光学特性、脱模性、透明性、耐热性优异,这些特性的均衡性也优异。
上述聚合性组合物可适合用作要求高折射率及高透明性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特别适合用于眼镜用塑料透镜。
本申请要求以2011年6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139244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公开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此。
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a]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具有1个以上羰基的脂肪族酮化合物、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
[b]如[a]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脂肪族酮化合物由通式(1)表示。
(式中,R1、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R1、R2、R3可键合构成环。n表示0或1的整数。)
[c]如[a]或[b]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脂肪族酮化合物是选自4-甲基-2-戊酮、环己酮、异佛尔酮、三环[5.2.1.02,6]癸-8-酮、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环己二酮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d]如[a]或[b]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脂肪族酮化合物含有5元环或6元环结构。
[e]如[d]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脂肪族酮化合物在环结构中具有羰基。
[f]如[a]~[e]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是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上述硫醇化合物是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g]一种成型材料,由使[a]~[f]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而得到的硫氨酯树脂形成。
[h]一种光学材料,由[g]所述的成型材料形成。
[i]一种塑料透镜,由[h]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j]一种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a]~[f]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浇铸聚合的工序。
[k]如[j]所述的的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对利用上述浇铸聚合而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的工序。

Claims (15)

1.一种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含有:酮化合物、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以上的硫醇化合物,其中,
所述酮化合物是选自2-金刚烷酮、2-莰酮、4,4’-二环己酮、环己二酮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仅由碳原子、氢原子及氧原子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及所述硫醇化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含有1~50重量份的所述酮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及所述硫醇化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含有5~25重量份的所述酮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酮化合物的羰基相对于所述硫醇化合物的巯基的摩尔比率为0.5%~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酮化合物的羰基相对于所述硫醇化合物的巯基的摩尔比率为0.5%~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是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硫醇化合物是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是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双(4-异氰酸环己酯基)甲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硫醇化合物是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11.一种成型材料,由使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而得到的硫氨酯树脂形成。
12.一种光学材料,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型材料形成。
13.一种塑料透镜,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4.一种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浇铸聚合的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对利用所述浇铸聚合得到的成型体进行染色的工序。
CN201280024891.3A 2011-06-23 2012-06-19 聚合性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7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9244 2011-06-23
JP2011-139244 2011-06-23
PCT/JP2012/003990 WO2012176439A1 (ja) 2011-06-23 2012-06-19 重合性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608A CN103547608A (zh) 2014-01-29
CN103547608B true CN103547608B (zh) 2016-04-13

Family

ID=4742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89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7608B (zh) 2011-06-23 2012-06-19 聚合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82787B2 (zh)
EP (1) EP2725045A4 (zh)
JP (1) JP5727606B2 (zh)
KR (1) KR101570920B1 (zh)
CN (1) CN103547608B (zh)
TW (1) TW201302830A (zh)
WO (1) WO20121764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0142B1 (en) 2013-11-11 2019-05-22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WO2015088015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KR101855032B1 (ko) 2014-05-02 2018-05-04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그로부터 얻어지는 광학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415374A (zh) * 2014-08-07 2017-02-1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010273A1 (en) * 2014-08-29 2019-01-10 Hoya Lens Thailand Ltd. Optical resin composition, optical element obtained by curing optical resin composition, and plastic lens for eyeglasses
EP3269774B1 (en) 2015-03-10 2020-12-09 Tokuyam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hotochromic cured body
US10414870B2 (en) 2015-07-23 2019-09-17 The Boeing Company Transparent polyme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9670379B2 (en) * 2015-07-23 2017-06-06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s transmissive to visual and infrared radiation an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composites
EP3345954B1 (en) 2015-09-03 2023-07-05 Tokuyama Corporation Polyrotaxan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op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polyrotaxane
US9902799B2 (en) * 2015-11-11 2018-02-27 Prc-Desoto International, Inc. Urethane-modified prepolymers containing pendent alkyl group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SG10202101422PA (en) 2016-08-10 2021-03-30 Tokuyama Corp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and polyrotaxane monomers
TWI615415B (zh) * 2016-09-13 2018-02-2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材料用樹脂組成物、光學材料用樹脂及其所形成的光學透鏡
KR101893558B1 (ko) * 2017-02-03 2018-08-30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렌즈용 중합성 조성물
CA3066345A1 (en) 2017-06-20 2018-12-27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polyrotaxane compound and cur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photochromic polyrotaxane compound
JP6562521B2 (ja) * 2017-09-29 2019-08-21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光学部材用樹脂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用樹脂、眼鏡レンズ及び眼鏡
KR101996981B1 (ko) * 2017-10-18 2019-07-05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렌즈용 중합성 조성물
US11597874B2 (en) 2018-03-23 2023-03-07 Tokuyama Corporation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WO2020017610A1 (ja) 2018-07-20 2020-01-23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化合物、及び該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化合物を含んでなる硬化性組成物
WO2020081791A1 (en) * 2018-10-17 2020-04-23 Inkbit, LLC Thiol-ene printable resins for inkjet 3d printing
CA3116883A1 (en) 2018-10-17 2020-04-23 Inkbit, LLC Polymer reinforced materials for inkjet based 3d printing
EP3883745A1 (en) 2018-12-10 2021-09-29 Inkbit, LLC Precision system for additive fabrication
KR102077653B1 (ko) * 2019-04-01 2020-02-1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 재료
KR102150590B1 (ko) * 2019-06-20 2020-09-01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 재료
TW202140597A (zh) 2020-02-28 2021-11-01 日商德山股份有限公司 濕氣硬化型聚胺酯組成物及積層體
JP2023530244A (ja) 2020-06-10 2023-07-14 インクビット, エルエルシー 光開始カチオン開環重合用材料及びその用途
WO2022158348A1 (ja) 2021-01-25 2022-07-28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樹脂組成物、光学積層体、光学物品、レンズ及び眼鏡
KR20230155427A (ko) 2021-03-08 2023-11-10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포토크로믹 경화성 조성물, 포토크로믹 적층체 및 그제조 방법
WO2023228876A1 (ja) * 2022-05-27 2023-11-3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塗装保護フィル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825A (zh) * 2007-12-17 2010-11-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透明构件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0965A (en) * 1968-10-02 1972-02-08 Union Carbide Corp Thermoplastic sulfur-containing polymers
JPS60199016A (ja) 1984-03-23 1985-10-08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レンズ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US4753825A (en) 1985-05-31 1988-06-28 Ashland Oil, Inc. Vapor permeation curable coatings comprising polymercaptan resins and multi-isocyanate curing agents
JPS6346213A (ja) 1986-03-01 1988-02-27 Mitsui Toatsu Chem Inc 高屈折率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JP3048929B2 (ja) 1988-12-22 2000-06-0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含硫ウレタン系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49023A (ja) * 1989-07-15 1991-03-01 Hitachi Maxell Ltd 磁気記録媒体
JP2950862B2 (ja) 1989-08-29 1999-09-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14427B2 (ja) 1994-12-28 1997-05-28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系レンズ
US5955206A (en) 1995-05-12 1999-09-21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sulfide-based resin composition, polysulfide-based resin, and optical material comprising the resin
US5736609A (en) 1995-06-30 1998-04-07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Sulfur-containing urethane-based resin composition, its resin, and optical element and lens comprising resin
JPH0959341A (ja) 1995-08-24 1997-03-04 Sanyo Chem Ind Ltd 重合体ポリオール組成物および難燃化ポリウレタンの製法
US5908876A (en) * 1996-04-19 1999-06-01 Mitsui Chemicals, Inc. Optical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thiourethane prepolymer and use thereof
JPH10273887A (ja) 1997-03-28 1998-10-13 Seiko Epson Corp 合成樹脂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FR2773162B1 (fr) 1997-12-29 2000-02-11 Essilor Int Composition photopolymerisable a base de monomeres polyiso (thio)cyanates et de monomeres a proton labile, comprenant un agent photoamorceur et un agent d'activation de la photopolymerisation et artciles d'optique obtenus
DE60110967T2 (de) 2000-03-27 2005-10-27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thiol, polymerisierbare Zusammensetzung, Harz und Lins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Thiolverbindung
BR0111020B1 (pt) 2000-05-26 2011-02-22 composição de revestimento fotoativável, processo para produção de uma camada de revestimento, e, uso de uma composição de revestimento.
JP3562579B2 (ja) 2000-10-13 2004-09-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組成物
US20040138401A1 (en) 2002-11-05 2004-07-15 Nina Bojkova High impact poly (urethane urea) polysulfides
DE60329298D1 (de) 2002-07-08 2009-10-29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olymerisierbare zusammensetzung, die 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es optisches 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materials
WO2005087829A1 (ja) 2004-03-12 2005-09-22 Mitsui Chemicals, Inc. ポリウレタン系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FR2871806B1 (fr) 2004-06-21 2006-11-24 Essilor Int Composition polymerisable comprenant un agent de masquage des odeurs et un parfum, lentille optique obten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8563212B2 (en) * 2004-07-16 2013-10-22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thods for producing photosensitive microparticles, non-aqueous dispersions thereof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with
AU2006234477B2 (en) 2005-04-11 2011-11-24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thiourethan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resin by using same
WO2007020817A1 (ja) 2005-08-18 2007-02-22 Mitsui Chemicals, Inc.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系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光学用樹脂
KR100689867B1 (ko) 2006-09-06 2007-03-09 주식회사 신대특수재료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광학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광학렌즈의 제조방법
PL2084198T3 (pl) 2006-11-20 2010-07-30 Akzo Nobel Coatings Int Bv Kompozycja powłokowa
US9102785B2 (en) 2008-04-11 2015-08-1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urable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tidiones, polythiols and photoactivable bases and generation of isocyanates from uretidiones
AU2009306509B2 (en) 2008-10-22 2014-12-04 Akzo Nobel Coatings International B.V. Coat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olyisocyanate and a polyol
JP2010185070A (ja) 2008-12-05 2010-08-26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硬化型組成物
KR101585269B1 (ko) 2010-02-10 2016-01-14 (주)엘지하우시스 하드코팅 형성용 수지 조성물
JP5570946B2 (ja) 2010-07-28 2014-08-1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13160227A1 (de) 2012-04-23 2013-10-3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ichtechte polyurethanzusammensetzung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825A (zh) * 2007-12-17 2010-11-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透明构件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608A (zh) 2014-01-29
TW201302830A (zh) 2013-01-16
EP2725045A4 (en) 2015-04-01
EP2725045A1 (en) 2014-04-30
WO2012176439A1 (ja) 2012-12-27
KR101570920B1 (ko) 2015-11-20
JPWO2012176439A1 (ja) 2015-02-23
KR20140015525A (ko) 2014-02-06
US9482787B2 (en) 2016-11-01
JP5727606B2 (ja) 2015-06-03
US20140107314A1 (en)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608B (zh) 聚合性组合物
CN105992781B (zh)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483521B (zh) 塑料透镜的制备方法
CN104755520B (zh) 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86897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597037B (zh)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CN106574034B (zh) 聚合性组合物、成型体及其用途
CN10214398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JP4934039B2 (ja)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系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光学用樹脂
EP2780387B1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optical article obtained therefro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aid optical article
CN102245666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518492B (zh) 光学材料及其用途
CN106068260A (zh) 光学材料用环硫化物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含有环硫化物的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US10752726B2 (en) Resin composition
JP6450460B2 (ja)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CN105793737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09906240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71030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