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6483B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16483B CN103516483B CN201310390719.6A CN201310390719A CN103516483B CN 103516483 B CN103516483 B CN 103516483B CN 201310390719 A CN201310390719 A CN 201310390719A CN 103516483 B CN103516483 B CN 1035164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rzi
- module
- clock
-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为(1)提供一种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最优调节的一种通用的传输方法;(2)提供一种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3)提供一种在相同有效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能实现更远距离数据的可靠传输的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由数据接收接口、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数据发送接口组成,数据接收接口主要由变压器、MLT-3/NRZI解码器、接口电平匹配网络、时钟和数据恢复、NRZI/NRZ解码器、串并转换器、8B/10B解码器组成。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讲,涉及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背景
阵列探测系统在声呐、地震勘探、工程勘探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阵列探测系统中的采集节点呈链式结构分布在线状拖缆中。采集节点一方面负责将模拟的探测信号转换成探测数据,另一方面负责将探测数据以接力的方式传输到上一级采集节点。
一方面,阵列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数量与阵列探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假设采集节点之间数据的传输误码率不变且阵列探测系统信号探测段的长度不变,则采集节点的数量越少,阵列探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就越高,然而这样产生的结果是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变远了。为了减少阵列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数量以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就必须研究采集节点之间的远距离有线传输方法,以保证在远距离有线传输条件下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误码率依然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现有的主流阵列探测系统一般基于级联的方式进行探测数据的传输,这种级联传输方式的特点是:采集节点的数量与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呈正比例关系。在一般的小型工程勘探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数量较少,因此,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只需较低速率就能满足要求;而在大型的地震勘探系统或声呐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数量巨大,因此,采集节点之间要求较高或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现有的主流阵列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是固定不可调节的,且其硬件接口也不支持传输速率可调节的功能,也就是说其硬件接口对传输速率不具有通用性。
再一方面,现有的有线传输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RS485接口的有线传输技术:此技术采用异步传输的方式,最大传输速率只能达到10Mbps,且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呈反比例关系;由于采用异步传输方式,所以传输效率较低;此外,传输速率受传输距离的制约较大。(2)基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同步传输技术:现有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芯片主要支持两种固定的传输速率,即10Mbps和100Mbps。在10Mbps的传输速率时,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在100Mbps的传输速率时,采用NRZ到NRZI再到MLT-3的编码方式。如果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芯片直接运用于阵列探测系统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中,则会存在以下缺点:(1)以太网接口芯片的传输速率只有10Mbps和100Mbps两种速率可选择,而且在10Mbps的传输速率下,以太网接口芯片固定为曼彻斯特编码方式,此编码方式的编码效率只有50%,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2)一般的小型工程勘探系统中,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可能比10Mbps要低,例如HTI公司的SeaMUX Digital Array系统中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只有4.096Mbps,如果采用以太网接口芯片的10Mbps速率去传输低于10Mbps速率要求的数据的话,势必会限制数据的传输距离,因为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是呈反比的;(3)一般的大型地震勘探系统或声呐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可能只需要几十兆bps就能满足要求,如果采用以太网接口芯片的100Mbps速率去传输低于100Mbps速率要求的数据的话,势必会限制数据的传输距离,因为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是呈反比的;(4)一般的超大型地震勘探系统或声呐探测系统中,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可能超过100Mbps,如果采用以太网接口芯片的100Mbps速率去传输的话,在速率上就不能满足要求;(5)基于以太网接口芯片的传输距离最大为100米,当采集节点间的传输距离超过100米时,以太网接口芯片也将不能被使用。
最后一方面,市场上主流的地震勘探和工程勘探系统,即HTI公司的SeaMUX DigitalArray系统的采集节点之间采用同步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且采用编码效率只有50%的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由于编码效率低,所以为了增加传输距离,它只能进一步的降低传输速率以保证传输误码率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总的传输速率的要求,它必须采用多根并行通路来进行数据传输,这样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硬件成本,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
(1)提供一种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最优调节的一种通用的传输方法,且采用此传输方法后,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具有通用性,即在要求不同传输速率的不同阵列探测系统中,不用再改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而只需要根据数据传输要求进行速率调节即可,即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2)提供一种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
(3)提供一种在相同有效数据传输的条件下,能实现更远距离数据的可靠传输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由数据接收接口、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数据发送接口组成,
数据接收接口主要由变压器、MLT-3/NRZI解码器、接口电平匹配网络、时钟和数据恢复、NRZI/NRZ解码器、串并转换器、8B/10B解码器组成;进一步,变压器接收来自上一个采集节点传来的MLT-3码的数据,然后通过MLT-3/NRZI解码器将MLT-3码转换成NRZI码,NRZI码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进行电平匹配后,输入到时钟和数据恢复中,时钟和数据恢复一方面从输入的NRZI码中恢复出位同步定时时钟,另一方面恢复出NRZI码数据;然后,恢复出的时钟和数据被继续送入到NRZI/NRZ解码器中,NRZI/NRZ解码器将NRZI码解码成NRZ码后,输入到串并转换器进行由串行数据流到并行数据流的转换,然后将并行的10B码数据经8B/10B解码器解码后输入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中;
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同时还接收通过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探测数据,然后再将接收到的上一级采集节点的数据与本地上传的数据进行打包后,转发至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再一方面,通过速率调节模块来对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的接收速率进行配置;
数据发送接口主要由8B/10B编码器、并串转换、NRZ/NRZI编码器、本地时钟、接口电平匹配网络、NRZI/MLT-3编码器和变压器组成;进一步,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首先通过8B/10B编码器将发送的8B原始数据编码成10B码数据,然后通过并串转换将并行的10B码转换成串行的数据流后,输入到NRZ/NRZI编码器中,NRZ/NRZI编码器在本地时钟的节拍下将NRZ码数据流编码成NRZI码数据流,NRZI码数据流再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后,输入到NRZI/MLT-3编码器中,NRZI/MLT-3编码器将NRZI码编成MLT-3码后,通过变压器输出到上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进一步,本地时钟的输出信号频率与采集节点发送数据的速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此同时,时钟和数据恢复具有如下功能:(1)时钟和数据恢复能自适应地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判断出数据流的传输速率V,然后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调整至与传输速率为V的数据流相匹配,以实现接收速率的自适应调节;(2)时钟和数据恢复也能接收来自速率调节模块的配置信息,实现自身数据接收速率的匹配,也就是说,当采集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为V时,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可控制速率调节模块输出相应的配置信息到时钟和数据恢复,将时钟和数据恢复的数据接收速率配置为V。
进一步,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由数据发送模块、级联数据接收模块、级联数据缓存模块、本地数据缓存模块、本地数据接收模块和速率调节控制模块组成;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数据经本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后,缓存在本地数据缓存模块中,与此同时,来自于8B/10B解码器的数据经级联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后,缓存在级联数据缓存模块中;数据发送模块然后将本地数据缓存模块和级联数据缓存模块中数据发送到8B/10B编码器中;速率调节控制模块被使用去控制速率调节模块传递数据传输速率匹配参数到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中。
本发明具备下列技术效果:
(1)克服现有技术中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能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调节的缺点;提供一种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最优调节的一种通用的传输方法,且采用此传输方法后,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具有通用性,即在要求不同传输速率的不同阵列探测系统中,不用再改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而只需要根据数据传输要求进行速率调节即可,即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2)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效率低、传输带宽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
(3)由于采用了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所以在相同有效数据传输的条件下,本发明能实现更远距离数据的可靠传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采集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接口的主要功能框图。
图1中:1为采集节点(i)(i=1,2,…);2为数据流;3为变压器;4为MLT-3/NRZI解码器;5为接口电平匹配网络;6为时钟和数据恢复;7为恢复时钟;8为恢复数据;9为NRZI/NRZ解码器;10为串并转换器,11为8B/10B解码器,12为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3为8B/10B编码器,14为并串转换,15为本地数据接收接口,16为本地时钟,17为NRZ/NRZI编码器,18为接口电平匹配网络,19为NRZI/MLT-3编码器,20为变压器,21为FPGA,22为传输线。
图2示出本发明的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中:24为数据发送模块,25为级联数据接收模块,26为级联数据缓存模块,27为本地数据缓存模块,28为要地数据接收模块,29为速率调节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做到(1)克服现有技术中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能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调节的缺点;提供一种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速率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最优调节的一种通用的传输方法,且采用此传输方法后,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具有通用性,即在要求不同传输速率的不同阵列探测系统中,不用再改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接口,而只需要根据数据传输要求进行速率调节即可,即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2)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效率低、传输带宽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
(3)由于采用了编码效率更高、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技术,所以在相同有效数据传输的条件下,本发明专利能实现更远距离数据的可靠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变压器:数据接收端的变压器与MLT-3/NRZI解码器相连接,数据发送端的变压器与NRZI/MLT-3编码器相连接,变压器对信号起隔离和耦合作用;
进一步,MLT-3/NRZI解码器与变压器和接口电平匹配网络相连接,它用于将MLT-3码转换成NRZI码;
进一步,NRZI/MLT-3编码器与变压器和接口电平匹配网络相连接,它用于将NRZI码转换成MLT-3码;
进一步,接口电平匹配网络用于不同接口电平之间的匹配,如果两个接口之间的电平本身符合匹配条件时,此接口电平匹配网络可以不使用;
进一步,NRZI/NRZ解码器用于将NRZI码转换成NRZ码;串并转换器用于将串行的数据码流转换成并行的数据码流;
进一步,8B/10B解码器用于将10B码转换成8B码;8B/10B编码器用于将8B码转换成10B码;并串转换用于将并行的数据码流转换成串行的数据码流;NRZ/NRZI编码器用于将将NRZ码转换成NRZI码;本地时钟为每个采集节点数据的发送提供基准时钟;NRZI/MLT-3编码器用于将NRZI码转换成MLT-3码;
进一步,本发明中,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如下特点:(1)能从数据流中提取位同步定时时钟,(2)能从比特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可以通过集成芯片实现或软件编程实现,且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经过人为调节或自动地从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是实现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功能的关键模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首先通过8B10B编码一方面增加更多的定时信号到数据流中,另一方面使传出的数据具有更好的直流平衡特性,然后再通过NRZ/NRZI编码的方法将所传数据的带宽降低50%,然后再通过NRZI/MLT-3编码的方法一方面将所传数据的带宽进一步再次降低50%,另一方面通过NRZI/MLT-3编码保证传输线路上的数据流具有更好的直流平衡特性;
进一步地,采集节点的数据传输通路由数据接收接口、数据发送接口、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和本地数据接收接口组成;数据接收接口主要由变压器、MLT-3/NRZI解码器、接口电平匹配网络、时钟和数据恢复、NRZI/NRZ解码器、串并转换器、8B/10B解码器组成;数据发送接口主要由8B/10B编码器、并串转换、NRZ/NRZI编码器、本地时钟、接口电平匹配网络、NRZI/MLT-3编码器和变压器组成;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一方面接收数据接收接口传来的数据,另一方面接收通过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探测数据,然后再将数据接收接口传来的数据与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数据进行组合打包后,通过数据发送接口转发至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进一步,时钟和数据恢复能从数据流中提取位同步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可以通过集成芯片实现或软件编程实现,且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经过人为调节或自动地从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是实现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功能的关键模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如下特点:(1)能从数据流中提取位同步定时时钟,(2)能从比特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可以通过集成芯片实现或软件编程实现,且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经过人为调节或自动地从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是实现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功能的关键模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首先通过8B10B编码一方面增加更多的定时信号到数据流中,另一方面使传出的数据具有更好的直流平衡特性,然后再通过NRZ/NRZI编码的方法将所传数据的带宽降低50%,然后再通过NRZI/MLT-3编码的方法一方面将所传数据的带宽进一步再次降低50%,另一方面通过NRZI/MLT-3编码保证传输线路上的数据流具有更好的直流平衡特性。
进一步地,采集节点的数据传输通路由数据接收接口、数据发送接口、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和本地数据接收接口组成。数据接收接口主要由变压器、MLT-3/NRZI解码器、接口电平匹配网络、时钟和数据恢复、NRZI/NRZ解码器、串并转换器、8B/10B解码器组成;数据发送接口主要由8B/10B编码器、并串转换、NRZ/NRZI编码器、本地时钟、接口电平匹配网络、NRZI/MLT-3编码器和变压器组成。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一方面接收数据接收接口传来的数据,另一方面接收通过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探测数据,然后再将数据接收接口传来的数据与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数据进行组合打包后,通过数据发送接口转发至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再一方面,通过速率调节模块来对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的接收速率进行配置;
变压器对信号起隔离和耦合作用;MLT-3/NRZI解码器用于将MLT-3码转换成NRZI码;
接口电平匹配网络用于不同接口电平之间的匹配,如果两个接口之间的电平本身符合匹配条件时,此接口电平匹配网络可以不使用;
时钟和数据恢复能从数据流中提取位同步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可以通过集成芯片实现或软件编程实现,且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经过人为调节或自动地从速率在100Kbps-500Mbps之间的串行数据流中恢复出定时时钟和数据;此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是实现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功能的关键模块;
NRZI/NRZ解码器用于将NRZI码转换成NRZ码;串并转换器用于将串行的数据码流转换成并行的数据码流;8B/10B解码器用于将10B码转换成8B码;
8B/10B编码器用于将8B码转换成10B码;并串转换用于将并行的数据码流转换成串行的数据码流;NRZ/NRZI编码器用于将将NRZ码转换成NRZI码;本地时钟为每个采集节点数据的发送提供基准时钟;NRZI/MLT-3编码器用于将NRZI码转换成MLT-3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每个采集节点一方面通过数据接收接口接收来自上一个采集节点的数据,另一方面接收来自本地数据接收接口的数据,然后再将这些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通过数据发送接口转发到下一个采集节点。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接口主要由变压器3、MLT-3/NRZI解码器4、接口电平匹配网络5、时钟和数据恢复6、NRZI/NRZ解码器9、串并转换器10、8B/10B解码器11组成。进一步,变压器3接收来自上一个采集节点传来的MLT-3码的数据,然后通过MLT-3/NRZI解码器4将MLT-3码转换成NRZI码,NRZI码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5进行电平匹配后,输入到时钟和数据恢复6中,时钟和数据恢复6一方面从输入的NRZI码中恢复出位同步定时时钟,另一方面恢复出NRZI码数据;然后,恢复出的时钟和数据被继续送入到FPGA内部的NRZI/NRZ解码器9中,NRZI/NRZ解码器9将NRZI码解码成NRZ码后,输入到串并转换器10进行由串行数据流到并行数据流的转换,然后将并行的10B码数据经8B/10B解码器11解码后输入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中。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同时还接收通过本地数据接收接口15上传的探测数据,然后再将接收到的上一级采集节点的数据与本地上传的数据进行打包后,转发至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进一步地,数据发送接口主要由8B/10B编码器13、并串转换14、NRZ/NRZI编码器17、本地时钟16、接口电平匹配网络18、NRZI/MLT-3编码器19和变压器20组成。进一步,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首先通过8B/10B编码器13将发送的8B原始数据编码成10B码数据,然后通过并串转换14将并行的10B码转换成串行的数据流后,输入到NRZ/NRZI编码器17中,NRZ/NRZI编码器17在本地时钟16的节拍下将NRZ码数据流编码成NRZI码数据流,NRZI码数据流再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18后,输入到NRZI/MLT-3编码器19中,NRZI/MLT-3编码器19将NRZI码编成MLT-3码后,通过变压器20输出到上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进一步地,采集节点之间的传输线采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
进一步地,接口电平匹配网络5或接口电平匹配网络11可以根据电平类型的特点通过电阻网络实现或电平转换芯片实现或电阻网络与电平转换芯片的共同作用实现。例如,当MLT-3/NRZI解码器4输出信号的电平为PECL电平,而时钟和数据恢复6输入接口电平为LVPECL电平时,就可以采用电平转换芯片MAX9375实现接口电平匹配网络5的功能,更多的接口电平匹配网络可参见文献:罗德玉,黄德云,LVDS、ECL、CML逻辑电平电路的特点及应用[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17-21。
进一步地,本地时钟16的输出信号频率与采集节点(i)1发送数据的速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不同传输速率要求的阵列探测系统,可通过对本地时钟16输出的信号进行不同的分频,以实现不同数据传输速率采集节点的设计;与此同时,时钟和数据恢复6具有如下功能:(1)时钟和数据恢复6能自适应地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判断出数据流的传输速率V,然后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调整至与传输速率为V的数据流相匹配,以实现接收速率的自适应调节;(2)时钟和数据恢复6也能接收来自速率调节模块23的配置信息,实现自身数据接收速率的匹配,也就是说,当采集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为V时,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可控制速率调节模块23输出相应的配置信息到时钟和数据恢复6,将时钟和数据恢复6的数据接收速率配置为V。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12由数据发送模块24、级联数据接收模块25、级联数据缓存模块26、本地数据缓存模块27、本地数据接收模块28和速率调节控制模块29组成;本地数据接收接口15上传的数据经本地数据接收模块28接收后,缓存在本地数据缓存模块27中,与此同时,来自于8B/10B解码器11的数据经级联数据接收模块25接收后,缓存在级联数据缓存模块26中;数据发送模块24然后将本地数据缓存模块27和级联数据缓存模块26中数据发送到8B/10B编码器13中;速率调节控制模块29被使用去控制速率调节模块23传递数据传输速率匹配参数到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6中。
Claims (2)
1.一种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由数据接收接口、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数据发送接口组成;数据接收接口由变压器、MLT-3/NRZI解码器、接口电平匹配网络、时钟和数据恢复、NRZI/NRZ解码器、串并转换器、8B/10B解码器组成;进一步,变压器接收来自上一个采集节点传来的MLT-3码的数据,然后通过MLT-3/NRZI解码器将MLT-3码转换成NRZI码,NRZI码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进行电平匹配后,输入到时钟和数据恢复中,时钟和数据恢复一方面从输入的NRZI码中恢复出位同步定时时钟,另一方面恢复出NRZI码数据;然后,恢复出的时钟和数据被继续送入到NRZI/NRZ解码器中,NRZI/NRZ解码器将NRZI码解码成NRZ码后,输入到串并转换器进行由串行数据流到并行数据流的转换,然后将并行的10B码数据经8B/10B解码器解码后输入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中;
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同时还接收通过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探测数据,然后再将接收到的上一级采集节点的数据与本地上传的数据进行打包后,转发至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数据发送接口由8B/10B编码器、并串转换、NRZ/NRZI编码器、本地时钟、接口电平匹配网络、NRZI/MLT-3编码器和变压器组成;进一步,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首先通过8B/10B编码器将发送的8B原始数据编码成10B码数据,然后通过并串转换将并行的10B码转换成串行的数据流后,输入到NRZ/NRZI编码器中,NRZ/NRZI编码器在本地时钟的节拍下将NRZ码数据流编码成NRZI码数据流,NRZI码数据流再经过接口电平匹配网络后,输入到NRZI/MLT-3编码器中,NRZI/MLT-3编码器将NRZI码编成MLT-3码后,通过变压器输出到下一个采集节点中去;
本地时钟的输出信号频率与采集节点发送数据的速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此同时,时钟和数据恢复具有如下功能:(1)时钟和数据恢复能自适应地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判断出数据流的传输速率V,然后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调整至与传输速率为V的数据流相匹配,以实现接收速率的自适应调节;(2)时钟和数据恢复也能接收来自速率调节模块的配置信息,实现自身数据接收速率的匹配,也就是说,当采集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为V时,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可控制速率调节模块输出相应的配置信息到时钟和数据恢复,将时钟和数据恢复的数据接收速率配置为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由数据发送模块、级联数据接收模块、级联数据缓存模块、本地数据缓存模块、本地数据接收模块和速率调节控制模块组成;本地数据接收接口上传的数据经本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后,缓存在本地数据缓存模块中,与此同时,来自于8B/10B解码器的数据经级联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后,缓存在级联数据缓存模块中;数据发送模块然后将本地数据缓存模块和级联数据缓存模块中数据发送到8B/10B编码器中;速率调节控制模块被使用去控制速率调节模块传递数据传输速率匹配参数到时钟和数据恢复模块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0719.6A CN103516483B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0719.6A CN103516483B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16483A CN103516483A (zh) | 2014-01-15 |
CN103516483B true CN103516483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989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0719.6A Active CN103516483B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164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8636B (zh) * | 2014-08-12 | 2017-12-22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fc业务远距离传输方法 |
CN104601422B (zh) * | 2015-02-03 | 2018-01-19 |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rs485高效长距离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CN108964836B (zh) * | 2017-05-27 | 2021-07-20 | 龙芯中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解码方法和装置 |
CN108092722B (zh) * | 2017-12-14 | 2020-05-12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一种c-ran多路传输模块的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995725B (zh) * | 2021-05-10 | 2021-09-07 | 中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改变视频编解码器编码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81232A1 (ja) * | 2004-02-24 | 2005-09-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通信装置及び信号符号化/復号化方法 |
CN101309263A (zh) * | 2008-06-02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203618004U (zh) * | 2013-08-29 | 2014-05-28 | 天津大学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
2013
- 2013-08-29 CN CN201310390719.6A patent/CN1035164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81232A1 (ja) * | 2004-02-24 | 2005-09-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通信装置及び信号符号化/復号化方法 |
CN101309263A (zh) * | 2008-06-02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203618004U (zh) * | 2013-08-29 | 2014-05-28 | 天津大学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16483A (zh) | 2014-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16483B (zh)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
US10075189B2 (en) | Techniques for variabl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
US10652008B2 (en) | Overclocked line rat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PHY Interfaces | |
US8964818B2 (en) | Use of multi-level modulation signaling for short reach data communications | |
US12206531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
CN102710240B (zh) |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serdes和处理器 | |
CN102523436B (zh) | 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多路视频光纤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 |
CN103401656B (zh) | 星载相控阵接收天线数据传输系统 | |
CN102436011A (zh) | 用于地球物理探测的地震信号采集传输装置 | |
CN109962754A (zh) | 适配64b/66b编码的pcs发送装置、接收装置 | |
CN104656129A (zh) |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地震采集站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203618004U (zh) | 传输速率可按需调节的远距离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 |
CN115913382A (zh) | 一种mimo系统的ofdm实时信号处理方法 | |
CN1639982A (zh) | 副比特流与主比特流的复用 | |
CN101547054B (zh) | 基于可编程器件的并行光互连系统的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 |
CN202602676U (zh) | Can信号传输电路 | |
CN107579779B (zh) | 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编码电路设计方法 | |
CN206533388U (zh) | 基于信道预均衡的测井电缆传输装置 | |
CN203422478U (zh) | 地球物理探测的数据传输节点 | |
CN109194682A (zh) | 一种双单向隔离交换技术实现方法 | |
CN204013602U (zh) | 一种ofdm双调制解调方式的实现装置 | |
CN100499464C (zh) | 基于电视同轴线的以太网收发装置 | |
CN201504295U (zh) | Epon视频编码器 | |
CN111475447A (zh) | 一种基于lvds的高速串行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4865615A (zh) | 基于rs编码的分布式无线气象监测方法、监测站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300382 office building 451-04, Xiqing Xuefu Industrial Park Management Committee,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SMARTMENS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72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Wei Jin Road No. 9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