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3342A -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13342A CN103513342A CN201210202231.1A CN201210202231A CN103513342A CN 103513342 A CN103513342 A CN 103513342A CN 201210202231 A CN201210202231 A CN 201210202231A CN 103513342 A CN103513342 A CN 1035133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beam
- light
- output unit
- optical assembly
- input med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光学组件,其主体为体光学材料,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监控输出装置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在主体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多路光学组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本发明的多路光学组件不会改变激光光束的模场分布,从而不会影响信号的性能和传输距离。本发明采用的透镜矩阵对光模块光路具有较大的耦合容差,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光器件与准直透镜之间可以采用直接对准耦合的方式进行耦合,避免了需要转角度耦合的弊端,提高了耦合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云计算以其海量的资源、高度的灵活性、可用性和开放性成为无可争议的IT大趋势。云计算业务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对于支撑它的数据中心提出更高的挑战。在数据中心里,云计算可以利用仓储里海量的并行服务器进行分布式运算。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分布的服务器资源,人们需要提供一个在各服务器之间实现富裕连接的平坦网络。并行光技术就是用来实现大量的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连接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在长距离网络中人们对频谱效率和距离-比特率的关注,在数据中心的内部网络中,用来连接的光纤仅仅从几米到几公里,人们更关注的是空间能耗效率和端口速率密度。所以,并行光纤互连在数据中心内的通信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并行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实现带宽的无限扩展。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面发射特性使得它成为并行光收发器的最佳选择。另外,VCSEL的线宽较窄,其发光波长对温度漂移也较小。VCSEL的阈值电流也较小、功耗较低,并且不容易产生啁啾。并行光收发器可以充分利用VCSEL的上述优点,并且并行的数据连接和数据中心的并行处理机制也相匹配。
在许多应用中,激光器的优化输出依赖于光源输出的光的强度或功率,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光功率的输出,例如,环境温度和工作时间。因此,需要监控VCSEL的光功率,并根据监控调整驱动电流,来保障优化稳定的输出和操作安全。VCSEL的光功率可以经监控光探测器转变成电流信号,电流信号再被用作反馈,反馈到VCSEL的驱动电路系统中,来调整VCSEL的驱动电流,从而使得VCSEL的发射光功率更稳定。
对于并行的VCSEL阵列,为了保障通道的性能,需要对每个VCSEL芯片的输出进行功率监控,并根据监控对驱动电流做相应的调整。目前有一种已知类型的并行通道的光路矩阵,该光路矩阵基于衍射光学技术设计,它采用具有衍射特性的计算机生成的全息图像或光栅,把VCSEL输出的光束按一定的比例衍射一部分, 然后再反射到光探测器上,而实现各个通道光功率得监控。这种设计的光路需经多次反射才能到达光探测器,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并且透镜的设计制造比较复杂,而且会对光模块光路的耦合容差提出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多路光学组件,包含主体,所述主体为体光学材料,还包含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监控输出装置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分布在多路光学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分布在多路光学组件的的第二侧,在多路光学组件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所述分光装置使来自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的第一光束的第一部分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用以传输光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第二部分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用以监控发射光,所述第一部分光大于第二部分光。本发明的多路光学组件避免了激光器如VCSEL发射光束的斜向入射和出射,不会改变VCSEL光束的模场分布,从而不会影响信号的性能和传输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和监控输出装置分别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准直透镜。采用准直透镜提高了激光器发射光的耦合效率,并降低了来自端面的反射对激光器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光束输入装置和监控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在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本发明进一步在同一个多路光学组件上集成第二光束输入和输出装置,可以应用在同一个光模块中实现发射和接受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监控输出装置、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分别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准直透镜。同样,采用准直透镜提高了激光器发射光的耦合效率,并降低了来自端面的反射对激光器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定位插销,以与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上设置的定位孔连接固定。多路光学组件上的定位插销与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的定位槽相对应,方便对准和链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光学材料为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光学材料为本征吸收材料。采用本征吸收材料可以吸收光路中的杂散光,降低对所传输光信号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光装置为薄膜分光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制作在所述主体表面的金属网格,用来抑制电磁干扰。本发明进一步将电磁屏蔽罩与多路光学组件集成一体,减少了零部件数目,降低了装配复杂度,简化了生产工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光的强度为第一光束的总强度的90%-99%,所述第二部分光的强度为第一光束的总强度的10%-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透镜为非球透镜。该非球透镜的一个面的各处的曲率半径随离光轴的高度而变化,从而实现最小球差,并且可以实现球面透镜很难做到的短焦距聚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包含激光器阵列、激光器驱动芯片、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陶瓷衬底、柔性板、电路基板、外壳、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和多路光学组件。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激光器驱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的陶瓷衬底上,并且与电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多路光学组件的主体为体光学材料,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监控输出装置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在主体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所述激光器阵列与第一光束输入装置耦合对准,所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光束输出装置耦合对准,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与监控输出装置耦合对准。所述分光装置使来自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的第一光束的第一部分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用以传输光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第二部分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用以监控发射光,所述第一部分光大于第二部分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还包含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TIA)芯片,所述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的陶瓷衬底上,并且与电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所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光束输入装置耦合对准,所述探测器阵列与第二光束输出装置耦合对准。
本发明的多路光学组件可以灵活用作并行光发射模块或者并行光收发一体模块,简化了组件设计。本发明采用的透镜矩阵对光模块光路具有较大的耦合容差,并且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在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的设计和制造中,VCSEL和PIN探测器等光器件与准直透镜之间可以采用直接对准耦合的方式进行耦合,避免了需要转角度耦合的弊端,提高了耦合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多路光学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发射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多路光学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发射和接收光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路光学组件,主体600为体光学材料,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在主体600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630,窄槽630的倾斜角为8度,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640。在本实施例中,分光装置640为薄膜分光片,体光学材料为本征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吸收掉多余的杂散光。本实施例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为十二路并列等间距设置的准直透镜。本实施例的准直透镜为非球透镜,两两的间距为250微米。在本实施例中,多路光学组件的主体600上还包含两个定位插销651和652,用来与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上设置的定位孔连接固定。
在光路的传输上,包含十二束并行发射光的第一光束经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的四个准直透镜准直入射,并被准直透镜转换成平行光在体光学材料中传输,到达到薄膜分光片后,薄膜分光片使第一光束的95%的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的四个准直透镜输出,用以传输发射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5%的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613的四个准直透镜输出,用以监控发射光。图2示出了发射光经由体光学材料传输,并经分光装置640透射和反射的光路。
本发明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可以为其他数目的多路并行光学装置,比如4路、10路、36路并行准直透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光束输入装置和监控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在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本实施例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监控输出装置613、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分别为四个并列等间距设置的准直透镜。本实施例的准直透镜为非球透镜,两两的间距为250微米。在主体600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630,窄槽630的倾斜角为8度,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640。在本实施例中,分光装置640为薄膜分光片,体光学材料为本征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吸收掉多余的杂散光。图4为本实施例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左视图,示出了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的布置情况,图5为本实施例的多路光学组件的右视图,示出了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和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的布置情况。
在光路的传输上,如图6所示,包含四束并行发射光的第一光束经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的四个准直透镜准直入射,并被准直透镜转换成平行光在体光学材料中传输,到达到薄膜分光片后,薄膜分光片使第一光束的95%的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的四个准直透镜输出,用以传输发射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5%的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613的四个准直透镜输出,用以监控发射光。图5示出了发射光经由体光学材料传输,并经分光装置640透射和反射的光路。包含四束并行接收光的第二光束经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的四个准直透镜准直入射,并被准直透镜转换成平行光在体光学材料中传输,到达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的四个准直透镜,经准直耦合输出,用以传输接收信号。
本发明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监控输出装置613、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可以分别为其他数目的多路并行光学装置,比如10路、12路、36路并行准直透镜。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包含激光器阵列、激光器驱动芯片、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陶瓷衬底1、柔性板2、电路基板3、外壳4、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5和多路光学组件6。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激光器驱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2的陶瓷衬底1上,并且与电路基板3电连接。本实施例为十二路并行光,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多路光学组件。如实施例一,多路光学组件6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在主体600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630,窄槽630的倾斜角为8度,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640,分光装置640为薄膜分光片。本实施例中,激光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为十二路并列等间距设置的准直透镜。VCSEL阵列的十二个VCSEL激光器并列等间距设置,并与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十二个光电二极管并列等间距设置,并与监控输出装置613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5与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
工作时,VCSEL阵列的发射光经准直透镜阵列耦合并转换成平行光,并在多路光学组件6的体光学材料中传播,到达设置在多路光学组件6中部的分光装置640后,95%的光被透射,并传输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输出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5,用以传输光信号,5%的光被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613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并耦合输出到监控光电二极管矩阵,用以监控发射光和对系统进行诊断。
同样的,本发明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可以分别为其他数目的多路并行光学装置,比如4路、10路、36路并行准直透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还包含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TIA)芯片。所述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2的陶瓷衬底1上,并且与电路基板3电连接。本实施例为四路并行光,采用实施例二中的多路光学组件。如实施例二,多路光学组件6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在主体600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窄槽630的倾斜角为8度,所述窄槽630中安装有分光装置640,分光装置640为薄膜分光片。本实施例中,激光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探测器为PIN光电二极管,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监控输出装置613、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为四路并列等间距设置的准直透镜。VCSEL阵列的四个VCSEL激光器并列等间距设置,并与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的四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探测器阵列的十二个PIN光电二极管并列等间距设置,并与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的四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5与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的四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耦合对准。
工作时,VCSEL阵列的发射光经准直透镜阵列耦合并转换成平行光,并在多路光学组件6的体光学材料中传播,到达设置在多路光学组件6中部的分光装置640后,95%的光被透射,并传输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的十二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输出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用以传输光信号,5%的光被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613的12个等间距的准直透镜,并耦合输出到监控光电二极管矩阵,用以监控发射光和对系统进行诊断。四束并行接收光经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5耦合到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的四个准直透镜,并被准直透镜转换成平行光在体光学材料中传输,到达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的四个准直透镜,经准直耦合输出到探测器阵列的四个PIN光电二极管,用以接收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再经过探测器TIA进行处理。
同样的,本发明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611、第一光束输出装置612、监控输出装置613、第二光束输入装置621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622可以分别为其他数目的多路并行光学装置,比如10路、12路、36个并行准直透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例如变动透镜矩阵或窄槽的位置、形状,或者改变并行光路的数目也即透镜矩阵中透镜的数目等,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多路光学组件,包含主体,所述主体为体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监控输出装置和第一光束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分布在多路光学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分布在多路光学组件的的第二侧,在多路光学组件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所述分光装置使来自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的第一光束的第一部分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用以传输光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第二部分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用以监控发射光,所述第一部分光大于第二部分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和监控输出装置分别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准直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光束输入装置和监控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在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的同一侧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监控输出装置、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分别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准直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定位插销,以与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上设置的定位孔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光学材料为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光学材料为本征吸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装置为薄膜分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制作在所述主体表面的金属网格,用来抑制电磁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光的强度为第一光束的总强度的90%-99%,所述第二部分光的强度为第一光束的总强度的10%-1%。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多路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为非球透镜。
12.一种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激光器阵列、激光器驱动芯片、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陶瓷衬底、柔性板、电路基板、外壳、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和多路光学组件,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激光器驱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的陶瓷衬底上,并且与电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多路光学组件的主体为体光学材料,包含分布在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监控输出装置和分布在另一侧的第一光束输出装置,在主体中部设有倾斜的窄槽,所述窄槽中安装有分光装置,所述激光器阵列与第一光束输入装置耦合对准,所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光束输出装置耦合对准,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阵列与监控输出装置耦合对准,所述分光装置使来自第一光束输入装置的第一光束的第一部分光通过并传送到第一光束输出装置,用以传输光信号,并将第一光束的第二部分光反射到监控输出装置,用以监控发射光,所述第一部分光大于第二部分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芯片,所述探测器阵列和探测器跨阻放大器芯片粘贴在连接柔性板的陶瓷衬底上,并且与电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多路光学组件还包含第二光束输入装置和第二光束输出装置,所述并行光纤可插拔接口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光束输入装置耦合对准,所述探测器阵列与第二光束输出装置耦合对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231.1A CN103513342A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231.1A CN103513342A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13342A true CN103513342A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9896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02231.1A Pending CN103513342A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1334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4327A (zh) * | 2014-09-30 | 2016-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路光收发模块和相关设备 |
WO2021212868A1 (zh) * | 2020-04-22 | 2021-10-2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CN114488398A (zh) * | 2022-01-27 | 2022-05-13 | Nano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冗余式硅基光电集成芯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86179U (zh) * | 2010-09-17 | 2011-06-29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插拔式光电模块定位装置 |
WO2011077723A1 (ja) * | 2009-12-22 | 2011-06-30 |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 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
CN202794614U (zh) * | 2012-06-19 | 2013-03-13 |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路光学组件及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
2012
- 2012-06-19 CN CN201210202231.1A patent/CN1035133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77723A1 (ja) * | 2009-12-22 | 2011-06-30 |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 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
CN201886179U (zh) * | 2010-09-17 | 2011-06-29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插拔式光电模块定位装置 |
CN202794614U (zh) * | 2012-06-19 | 2013-03-13 |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路光学组件及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4327A (zh) * | 2014-09-30 | 2016-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路光收发模块和相关设备 |
CN105684327B (zh) * | 2014-09-30 | 2018-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路光收发模块和相关设备 |
WO2021212868A1 (zh) * | 2020-04-22 | 2021-10-28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CN114488398A (zh) * | 2022-01-27 | 2022-05-13 | Nano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冗余式硅基光电集成芯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05194B2 (ja) |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 |
CN105717589B (zh) | 一种单光口多路并行光发射组件 | |
US9057852B2 (en) |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025695B2 (ja) | 光モジュール | |
US9519151B2 (en) | Optical multiplexer and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 |
WO2019105113A1 (zh) | 光收发器件 | |
CN107045197B (zh) | 光路控制系统及光模块 | |
US20130330080A1 (en) |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Optical Assembly for High Speed Parallel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 |
CN202794614U (zh) | 多路光学组件及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
US9995941B2 (en) |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uncooled lasers with wavelength-common dispersive element | |
CN104105990A (zh) | 透镜阵列及具备其的光模块 | |
US20170219784A1 (en) |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module | |
US20150293316A1 (en) | Optical assembly | |
CN203838377U (zh) | 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 | |
CN202693849U (zh) | 透镜阵列装置及包含其的并行光模块 | |
WO2011043682A3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upling laser light derived from at least two laser sources into one optical fiber | |
US11454772B2 (en) | Short-waveband active optical component based on vertical emitting laser and multi-mode optical fiber | |
CN103513342A (zh) | 多路光学组件及包含其的带光发射功率监控功能的并行光模块 | |
CN104597576A (zh) | 用在并行光模块上的带发射光功率监控的注塑光学结构 | |
CN104601246B (zh) | 多通道合波光发射器 | |
CN102841413A (zh) | 用于宽带高速传输的并行光收发组件 | |
CN108333688B (zh) | 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 | |
CN202771056U (zh) | 光收发次模块用楔形滤波片 | |
CN110007410A (zh) | 基于pcb硬板和软板的并行光模块光路结构 | |
CN208209957U (zh) | 一种实现监测发射功率的sr4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