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4293A - 液态营养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液态营养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04293A CN103504293A CN201310253523.2A CN201310253523A CN103504293A CN 103504293 A CN103504293 A CN 103504293A CN 201310253523 A CN201310253523 A CN 201310253523A CN 103504293 A CN103504293 A CN 1035042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tty acid
- acid
-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 protein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3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e.g. xylitol;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e.g. dextr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营养组合物,其含有蛋白质、糖类、乳化剂、油脂及水,蛋白质(A)的加入量为2~11质量%、糖类(B)的加入量为10~35质量%、乳化剂(C)及油脂(D)的加入总量为1~13质量%;所述蛋白质(A)至少含有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1000~5000的植物性肽;所述糖类(B)至少含有数均分子量400~900的淀粉分解物;所述乳化剂(C)至少含有(i)聚甘油脂肪酸酯,其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或肉豆蔻酸,以及(ii)甘油单酯,其主要的脂肪酸为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所述油脂(D)至少含有融点-30℃~45℃的油脂;pH值为2.0~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营养组合物,其适用于浓流食、经肠营养剂、综合营养食品、医疗食品等。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蛋白质、糖类、乳化剂、油脂及水,且pH值为2.0~5.0的液态营养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补给营养时,在消化道功能健全但难以吞咽食品的情况下,一直以来均采取通过导管将营养成分给予至胃或肠的经肠营养法。由于经肠营养法与自然的营养补给方法相近,因此可以避免因肠道不活动状态导致肠道粘膜的废用性萎缩或感染性疾病等并发症,从这方面来看,可以说是理想的营养补给方法。经肠营养法所使用的流食中,要求有从每单位体积的热量为1.0kcal/ml左右的较低热量的流食,至每单位体积的热量为1.5kcal/ml左右以上的高热量流食。高热量流食不仅可以缩短进食时间,还可以减轻对胃的容量负担,具有能够减少可导致肺炎的胃食道反流的诱发风险的优点。并且,由于每单位体积所含的水少,因此对需要限制摄取水分的患者来说方便性高等,被当作附加价值高的流食。流食大多通过细导管供给。因此需要不但不存在营养成分不可逆的分离(乳液状分层、沉淀)或凝聚物,而且还要求粘度低的液体特性。在高热量流食中,由于其含水量少而营养成分含量多,因此无法获得粘度充分降低,且液体性质为均质的产品。
而且,即使是能够在细导管中流动的粘度,也存在由于胃酸反流导致流食中的蛋白质成分等发生酸凝聚,引起管阻塞的问题。一般的流食基本上pH值为中性,且含有具有因与酸接触导致凝聚的性质的蛋白质,从而没有耐酸性,因此经常发生这样的导管堵塞,需要将导管从体内拔出,去除阻塞物,再将其插入,给看护或护理人员强加了巨大的劳动量。
另外,在使用流食时,有时不将开封了的流食一次性全部给予而保管数小时至数日,或者也有时为了防止产生渗透性腹泻而对入院初期的患者缓慢给予,因此将流食长期放置在给药瓶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因细菌导致腐烂,则很可能招致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因此,期望在流食中溶解酸性物质,通过酸的抑菌效果来抑制细菌增殖。但如上所述,目前出售的已知流食基本上pH值为中性,且不具有耐酸性,因此如果溶解酸性物质则蛋白质发生凝聚,无法维持流食功能。因此,现状是无法使用酸进行抑菌。对此,如果在工厂生产阶段使流食酸性化,则能够节省使用者溶解酸性物质的时间。因此,期望流食自身预先为酸性。
这样,为了得到高热量、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管流动性和抑菌性功能的液态组合物,要求一种具有低粘度及耐酸性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并且,为了抑制渗透性腹泻,需要其渗透压低,以及为了能够长期保存,需要其在经过热杀菌后也可长期保持高的乳化稳定性。
为了提供这样的液态营养组合物,一直以来人们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导管流动性改善剂以及含有该导管流动性改善剂的综合营养流食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仅通过将所述导管流动性改善剂添加至液态食品组合物等中,即能够抑制导管内的阻塞或输液流速的变化。但是,仅添加为了防止液态营养组合物粘附在导管内壁而添加的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等导管流动性改善剂,无法得到耐酸性,因此会因胃酸反流导致导管阻塞或无法得到基于酸性物质的抑菌性。另外,也无法降低粘度、降低渗透压,以及无法良好地保持可长期保存的乳化稳定性。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酸性流食的技术,其具有抗菌性,以发酵乳制品配制而成,且pH值为4.6以下。但是如果如该发明所述,仅以发酵乳制品为原材料配制pH值为4.6的酸性流食,即使能够避免因胃酸反流导致的导管阻塞或获得基于酸性物质的抑菌性,也难以得到低粘度,以及难以良好地保持包括可长期保存的乳化稳定性。特别是形成高热量流食的情况下,粘度增大,极有可能无法保持长期保存时的乳化稳定性。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关于含有蛋白质的酸性液态经肠营养剂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使营养剂为酸性,从而避免导管阻塞或细菌污染等,且味道或风味富有变化而易于摄取。其中,蛋白质由酸性乳清蛋白质分离物及胶原蛋白肽组成,乳化剂由有机酸甘油单酯及聚甘油脂肪酸酯组成,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为聚合度4~10的聚甘油与油酸的单酯。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在酸性条件下难以凝聚的乳清蛋白质分离物、用于抑制乳清蛋白质加热凝聚的有机酸甘油单酯以及用于使在水中分散性差的有机酸甘油单酯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将pH值调节至3.0~4.2,即使能够避免因胃酸反流导致的导管阻塞或获得基于酸性物质的抑菌性,也难以得到低粘度,以及难以良好地保持包括可长期保存的乳化稳定性。,也难以良好地保持包括长期保存下的乳化稳定性。特别是作为高热量流食的情况下,不但粘度增大,而且不能完全抑制蛋白质的凝聚,产生凝聚物,仍然难以得到良好的导管流动性。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酸性流食的耐酸耐热性增强剂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含有聚甘油脂肪酸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由环状体含量为25%以下的聚甘油与硬脂酸酯化而成。另外,在实施例中,公开了蛋白质使用酸性乳清蛋白、乳化剂使用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及十聚甘油二硬脂酸酯的例子。但是,仅使用在酸性条件下难以发生凝聚的酸性乳清蛋白及抑制蛋白质凝聚效果优异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即使能够避免因胃酸反流导致的导管阻塞或获得基于酸性物质的抑菌性,也难以良好地保持包括可长期保存的乳化稳定性。特别是作为高热量流食的情况下,不但粘度增大,而且不能完全抑制蛋白质的凝聚而产生凝聚物,仍然难以得到良好的导管流动性。
如上所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具有低粘度及耐酸性,以形成热量虽高,但具备良好的导管流动性和抑菌性功能的液态组合物,并且,也没有出现渗透压低以便抑制渗透性腹泻,且在经过热杀菌后也可长期内保持高乳化稳定性,以便能够长期保存的液态营养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4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94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126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10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量虽高,但具备良好的导管流动性和抑菌性功能的液态组合物。进一步地,提供一种乳化稳定性高、优选渗透压低且能够长期保存的液态营养组合物。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特定的肽、淀粉分解物、乳化剂及油脂能够得到液态营养组合物,进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由下述的第一(1)至第十(10)的发明组成。
(1)一种液态营养组合物,其含有蛋白质、糖类、乳化剂、油脂及水,其中,
蛋白质(A)的加入量为2~11质量%、糖类(B)的加入量为10~35质量%、乳化剂(C)及油脂(D)的加入总量为1~13质量%;
所述蛋白质(A),至少含有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
所述糖类(B),至少含有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
所述乳化剂(C),至少含有(i)聚甘油脂肪酸酯及(ii)甘油单酯,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所述油脂(D),至少含有融点为-30℃~45℃的油脂;
pH值为2.0~5.0。
(2)如上述(1)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在所述乳化剂(C)中,(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ii)甘油单酯的质量比为1:0.1~1:2.5,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3)如上述(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占蛋白质(A)总量的50质量%以上、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占糖类(B)总量的50质量%以上、(i)聚甘油脂肪酸酯及(ii)甘油单酯占乳化剂(C)总量的70质量%以上、融点为-30℃~45℃的油脂占油脂(D)总量的70质量%以上,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4)如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油脂(D)与乳化剂(C)的质量比为1:6~3:1。
(5)如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所述融点为-30℃~45℃的油脂含有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6)如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蛋白质(A)由胶原蛋白肽、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及氨基酸构成。
(7)如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胶原蛋白肽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50000。
(8)如上述(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还含有0.1质量%~5质量%的食物纤维(E);
该食物纤维(E)选自难消化性糊精、菊粉及聚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如上述(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中,植物性肽为大豆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低粘度及耐酸性的液态营养组合物,以用来形成热量虽高,但具备良好的导管流动性和抑菌性的液态组合物。进一步地,能够提供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在经过热杀菌后也能长期保存。并且,可通过降低渗透压,抑制渗透性腹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即使在酸性条件下,其乳化稳定性仍然良好。通常的中性液态营养组合物,其加入有不能水解的酪蛋白酸盐、乳蛋白浓缩物(也称为综合乳蛋白、MPC、TMP等)、酸性乳清(也称为乳清分离物、分离乳清、WPI等)或大豆蛋白,通过它们所具有的乳化作用来维持乳化稳定性。但是,由于这些蛋白质在酸性区域具有等电点,因此在变为酸性时会发生凝聚而失去乳化作用,使用较难引起酸凝聚的加工方法制备的酸性乳清,在本发明这样含有高热量和矿物质的环境下进行热杀菌时,也会发生凝聚而失去乳化作用。因此,通常的液态营养组合物中所使用的蛋白质的乳化作用,难以在酸性条件下发挥效果。在本发明中,可知具有下述成分构成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即使在酸性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所述成分为:蛋白质(A),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糖类(B),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乳化剂(C),(i)聚甘油脂肪酸酯,其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及(ii)甘油单酯,其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以及油脂(D),融点为-30℃~45℃的油脂。其中,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最主要作用为发挥表面活性作用,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其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或肉豆蔻酸。
(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蛋白质(A))
在本发明中,作为蛋白质(A)中必要成分的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其具有如下特征:不形成因与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之间的疏水性作用而成的复合物,不妨碍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吸附在乳化界面。胶原蛋白肽的氨基酸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即由于疏水性氨基酸非常少,因此不形成复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具有如下性质,即由于在水解前所具有的疏水性区域被充分分解,因此不形成复合物。另外,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还具有如下特征,即由于在水解前所具有的乳化作用没有残留,因此其在乳化界面上不与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竞争。进一步地,还具有如下优点,即不会引起因后述的局部浓度梯度导致乳化粒子凝聚。
(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糖类(B))
作为本发明必要成分的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也具有如下特征:不形成因与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之间的疏水性作用而成的复合物,不妨碍乳化作用。未水解的淀粉,其分子具有螺旋结构,在该螺旋的内侧形成疏水性,因此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脂肪酸部分被收入螺旋内侧。但是,平均分子量小的淀粉分解物具有如下性质,即难以形成可收入(i)聚甘油脂肪酸酯这种程度的螺旋结构。另外,肽及分子所占体积小的成分还具有如下优点,即不会引起因局部浓度梯度导致的凝聚。所谓局部浓度梯度,是指当多个乳化粒子间的距离偶然缩小时,它们之间的空间变窄,所占体积大的分子必将从它们之间的水相区域被排除,从而形成浓度梯度。为了消除由该浓度梯度导致的渗透压,从乳化粒子间排除水分子而恢复浓度梯度,但在排除水分子时,两个乳化粒子就会接近并接触。如果该现象加重,就会导致乳化粒子的凝聚,即乳化不稳定化。
(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乳化剂(C)中的(ii)甘油单酯)
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在乳化剂中也具有偏亲水性大的性质,在乳化界面也偏向比较靠近水相部的位置。因此,最好与具有偏疏水性性质的乳化剂(甘油单酯)一起使用。通过将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所述(ii)甘油单酯进行组合,能够使乳化剂均匀地存在于乳化界面。另外,由于本发明在营养成分上加入了比要求的量更多的淀粉分解物,因此即使仅有微量,也不能忽视基于残存的淀粉分解物的螺旋结构引起的疏水性部分。由于所述(ii)甘油单酯比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更优先地与淀粉分解物形成复合物,因此使得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能够充分地吸附在乳化界面上。
(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油脂(D))
本发明必要成分的融点为-30℃~45℃的油脂,是指融点低的油脂。融点低可以说是作为油脂的粘度低,如果粘度低则具有容易将乳化粒子细微分离的优点。在融点低的油脂中,特别优选亲水性油脂。与偏亲水性大的所述(i)聚甘油脂肪酸酯之间的相溶性良好,能够得到良好的乳化结构。作为亲水性油脂,例如,可以列举作为优选的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营养组合物)
本发明的液态营养组合物被称为流食、浓流食及综合营养食品等,是具有代表性的液态并具有流动性的营养组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基本成分,由水、蛋白质、脂类及糖类构成,通常还含有食物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营养平衡是参考由厚生劳动省制定的《日本人饮食摄取标准(2010年版)》等,并根据各自的目的而设定的。但是,《日本人饮食摄取标准(2010年版)》是以健康人为对象而设定的,因此每天所需的能量为1350kcal~2750kcal,但使用流食的人大多是卧床的病人,其基础代谢量降低,每日所需热量大多设定为800kcal~1500kcal。
(蛋白质(A)的概要)
蛋白质(A)是营养学上所说的蛋白质,包括肽及游离氨基酸。蛋白质(A)的加入量占液态营养组合物总量的2~11质量%。如果小于2质量%,则营养学价值降低;如果大于11质量%,则不但在营养学上会给肾脏造成负担,对肾功能衰弱的使用者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还会使粘度过于增大而难以在导管中流动。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的含量优选占蛋白质(A)总量的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80质量%以上。此外,蛋白质(A)实际上最好仅由肽及作为所需氨基酸的游离氨基酸构成。作为氨基酸,例如,可以列举L-异亮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及L-组氨酸等。
(蛋白质(A)的胶原蛋白肽)
在本发明中,必须使用胶原蛋白肽。胶原蛋白肽是明胶的酸、碱或酶的分解产物,其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50000,最优选为4000~20000。如果小于2000,则渗透压有可能因游离氨基酸或低分子的肽而上升,如果大于50000,则不能充分失去凝胶性,有可能使液态营养组合物凝胶化或高粘度化。胶原蛋白肽具有易溶解,且即使在酸性区域进行热杀菌的情况下也不会不溶的优点。作为胶原蛋白肽的来源,可以列举牛、猪、鱼或鸟等的骨、皮、鳞或鸡冠等。
(蛋白质(A)的植物性肽)
本发明中,必须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植物性肽的重均分子量优选2000~3000。如果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则渗透压上升,不适合。相反地,如果大于5000,则残留水解前蛋白质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或容易发生加热凝聚的性质),肽本身不溶解而产生白色沉淀。另外,如果大于5000,则无法得到微细粒径,乳化稳定性下降。
(分解度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植物性肽分解度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一般常用的OPA(邻羟基苯甲醛,o-Phthal aldehyde)法等。
(氨基酸)
如上所述,在使用胶原蛋白肽等氨基酸评分低的肽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最终产品一定的氨基酸评分,优选加入游离的氨基酸。例如将乳清肽与胶原蛋白肽以1:1混合的情况下,优选加入L-色氨酸、L-亮氨酸、L-蛋氨酸或L-半胱氨酸、L-组氨酸、L-缬氨酸以及L-苯丙氨酸或L-酪氨酸。为了使氨基酸评分为90~100,必须大量加入其中的L-苯丙氨酸或L-酪氨酸,但从在酸性区域下的溶解性或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L-苯丙氨酸。
(蛋白质(A)的营养平衡)
以能量比计,本发明的蛋白质(A)优选为8~32%,更加优选为12~24%,最优选为12~20%。在临床营养方面,为了不引起所谓的PEM(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蛋白能量营养不良状态)的营养状态,或者为了从该营养状态恢复,最好在每单位体积或每单位热量中多含蛋白质成分。如果处于PEM状态,各种疾病或术后的恢复缓慢,最近还被指出容易引发褥疮且难以治愈的问题。但是,在蛋白质成分多的情况下,会给处理蛋白质废弃物的肾脏造成负担,特别是肾脏功能低下的老年人,由于血尿素氮升高,故不优选。另外,如果蛋白质浓度高,则粘度或渗透压上升。在蛋白质浓度低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一定的热量,需要相对增加糖类或油脂的量,在增加糖类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后述的餐后血糖值的问题,在增加脂类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高血脂症等问题。
(蛋白质(A)的分析法与氨基酸评分)
本发明的蛋白质(A)的含量是通过凯氏定氮法等测定氮含量来计算得到的。因此,处于蛋白质消化状态的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分解物(肽),在营养学上都包括在蛋白质中。为了以营养补给为目的,优选营养学上的优质品。例如,具有氨基酸评分这样的指标。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对所使用的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无限定,但作为营养组合物,至少为70以上,优选为80以上,最优选为100。
(糖类(B)的概要)
本发明的糖类(B)必须含有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本发明的糖类(B)占液态营养组合物总量的10~35质量%,如果小于10质量%,则营养学上的价值下降,如果大于35质量%,则渗透压或粘度过高。糖类(B)的加入量优选15~30质量%,更加优选20~30质量%。本发明的糖类(B)中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的比例优选5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70质量%以上,最优选90质量%以上。也可以使糖质(B)全部为数均分子量400~900的淀粉分解物。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在糖类中所占比例小的情况下,难以得到良好的导管流动性或优选的乳化稳定性。
(糖类(B)的淀粉分解物)
作为本发明的糖类(B)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00~900,优选为500~900。如果小于400,则渗透压上升,相反地,如果大于900,则会引起乳化粒径粗大化,会对乳化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淀粉分解物是指按照分子量被称为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等物质,是以酸或酶等分解从马铃薯、玉米、木薯、小麦等中得到的淀粉而得到的。
(糖类(B)的营养平衡)
以能量比计,本发明的糖类(B)优选为33~84%,更加优选为51~78%,最优选为60~76%。由于在临床营养上,糖类是能够比较迅速地转换成能量的来源,因此优选作为能量源,但如果大量加入则会诱发餐后血糖值上升,对糖尿病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如果糖类浓度高,则不仅粘度或渗透压增大,而且在淀粉分解物的浓度高的情况下,因上述局部浓度梯度导致乳化不稳定,或由于收入基于淀粉分解物的乳化剂而增大对乳化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糖类浓度低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一定的热量,需要相对增加蛋白质或油脂的量,增加蛋白质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上所述的血尿素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增加脂类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后述的高血脂症等的问题。
(乳化剂(C)的概要)
本发明的乳化剂(C)必须含有(i)聚甘油脂肪酸酯,其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以及必须含有(ii)甘油单酯,其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这些乳化剂(i)及(ii)的总量优选占乳化剂(C)总量的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90质量%以上。也可以使乳化剂(C)的总量为所述(i)及所述(ii)之和。如果所述(i)及所述(ii)的总量小于乳化剂(C)总量的70质量%,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
(乳化剂(C)聚甘油脂肪酸酯)
本发明必须使用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或肉豆蔻酸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更优选为10~20。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如果小于6,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另外,作为酯原料的脂肪酸,如果使用软脂酸或硬脂酸等长链饱和脂肪酸,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而使用月桂酸等中链脂肪酸时,由于发泡性变强,因此在制备或使用方面并不合适。因此,必须使用以肉豆蔻酸和/或油酸为主的脂肪酸。另外,关于发泡性,油酸比肉豆蔻酸更好。关于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脂肪酸的比例,油酸和/或肉豆蔻酸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70质量%以上,最优选80质量%以上。如果聚甘油脂肪酸酯中油酸和/或肉豆蔻酸的总量的比例小于50质量%,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
(乳化剂(C)(ii)甘油单酯)
本发明必须使用主要的脂肪酸为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的甘油单酯。聚合度为2以上的甘油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另外,作为酯原料的脂肪酸,主要使用碳原子数为12~22的饱和脂肪酸。作为这样的饱和脂肪酸,可列举软脂酸或硬脂酸等。如果使用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或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该(ii)甘油单酯中脂肪酸的比例,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饱和脂肪酸为5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70质量%以上,最优选80质量%以上。如果甘油单酯中碳原子数为12以上22以下的饱和脂肪酸小于50质量%,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
(油脂(D)的概要)
本发明的油脂(D)必须含有融点为-30℃~45℃的油脂。融点为-30℃~45℃的油脂优选占油脂(D)总量的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90质量%以上。也可以使油脂(D)全部为融点-30℃~45℃的油脂。如果融点为-30℃~45℃的油脂占油脂(D)的总量小于70质量%,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
(油脂(D)的融点为-30℃以上45℃以下的油脂)
本发明中,用作油脂(D)的融点-30℃~45℃的油脂,优选融点为30℃以下的油脂,特别优选融点为10℃以下的油脂,最优选融点为10℃以下的尤其被称为中链脂肪或MCT等的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如果使用融点高于45℃的油脂,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MCT,从营养学上来看,即使是消化功能衰退的患者或老年人也能有效吸收,另外具有迅速转换成能量的特点,故优选。作为融点为-30℃~45℃的油脂,例如,可以列举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稻米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红花油、山茶油、橄榄油、椰子油、部分棕榈油、棕榈仁油、可可油、猪油、牛油及鱼油等。此外,融点表示常压下的融点,可以使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进行测定。
(油脂(D)的营养平衡)
以能量比计,本发明的油脂(D)优选为8~35%,更优选为10~25%,最优选为12~20%。在临床营养方面,优选每单位重量所含热量(9kcal/g)比蛋白质或糖类(4kcal/g)高的油脂,但如果大量加入油脂,则会诱发血脂浓度上升,对动脉硬化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在油脂浓度低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一定的热量,需要相对增加蛋白质或糖类的量,增加蛋白质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上所述的血尿素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增加糖类的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上所述的餐后血糖值的问题。
(油脂(D)的分析法)
本发明的油脂(D)的含量通过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混合溶液法、酸分解法、罗兹-哥特里法(Roese Gottlieb method)及格氏测定法(Gerber test)等进行测定,但由于可充分回收极性高的脂质,因此优选氯仿-甲醇混合溶液法及罗兹-哥特里法,在使用这些测定方法时,可以得到基本相同的值。
(食物纤维(E))
为了提高营养组合物的生理效果,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的食物纤维(E)可以使用通常用于食用的食物纤维。作为食物纤维,例如,可以列举罗望子胶(Tamarind Gum)、瓜尔胶(Guargum)、瓜尔胶酶解物、小麦胚芽、难消化性糊精、大豆食物纤维、普鲁兰(Pullulan)、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难消化性糊精、甜菜纤维(Beet Fiber)、低分子量海藻酸钠、琼脂、黄原胶、结冷胶、车前子种皮、纤维素、聚葡萄糖、玉米纤维及麦麸等。但是,为了确保作为本发明目的的长期稳定性,优选水溶性食物纤维,其中难消化性糊精、菊粉、聚葡萄糖,易于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
(肽的加入量和比例)
本发明的蛋白质(A)优选实际上仅由肽及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另外,由于氨基酸是为了提高氨基酸评分而辅助性添加的,因此其大部分是以肽进行加入。因此,肽及氨基酸的加入量与蛋白质(A)的加入量相同,占营养组合物总量的2~11质量%,如果小于2质量%,则营养学上的价值下降,如果大于11质量%,则增加对肾脏等的负担,不但会增加如上所述的营养学上的不利因素,而且会使渗透压升高。该加入量优选为3~8质量%,更优选为3~7质量%。如上所述,胶原蛋白肽容易溶解,具有即使在酸性区域含有矿物质并经过热杀菌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溶解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其在营养学上并不优质,其氨基酸评分为0,因此并不优选增大胶原蛋白肽的比例。因此作为营养组合物,为了保持一定的氨基酸评分,需要同时使用植物性肽等氨基酸评分良好的肽或游离氨基酸。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作为氨基酸评分良好的肽,需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胶原蛋白肽与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的比例优选为5:1~1:5。更优选为3:1~1:3,最优选为2:1~1:2。如果胶原蛋白肽的比例大,则用于补充氨基酸评分的游离氨基酸会导致渗透压增高,如果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的比例大,则无法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另外,在这里,可以将部分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替换成其他氨基酸评分良好的肽。所谓氨基酸评分良好的肽,优选氨基酸评分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最优选为100以上。
(乳化剂(C)中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乳化剂(C)中的(ii)甘油单酯的比例)
本发明的乳化剂(C)中,(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ii)甘油单酯的质量比优选为99:1~25:75,更优选为90:10~35:65,最优选为75:25~40:60,这样容易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及乳化稳定性,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是碳原子数为12~22的饱和脂肪酸。
(油脂与乳化剂的比例)
在本发明中,为了得到小的乳化粒径,油脂(D)与乳化剂(C)的质量比很重要,优选为1:6~3:1,更优选为1:4~1.7:1,最优选为1:3~1.2:1。在油脂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乳化剂特有的味道,在乳化剂多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
在还加入有食物纤维(E)的情况下,作为其加入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3质量%,最优选为0.5质量~2质量%。如果小于0.1质量%,则无法得到食物纤维所具有的生理效果,如果大于5质量%,则容易出现临床学上的食物纤维所具有的生理副作用。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含有加入量为2~11质量%的蛋白质(A)、加入量为10~35质量%的糖类(B)、加入总量为1~13质量%的乳化剂(C)和油脂(D)。在还含有食品纤维(E)的情况下,含有0.1~5质量%的食物纤维(E)。
(其他原材料)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除了使用上述的必要成分以外,还可以使用矿物质、维生素、酸味剂、高甜度甜味剂、果汁、香料及色素。
(矿物质)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可以含有钠、钾、钙、镁、铁、锌、铜、硒、铬、钼、锰、碘等矿物质。作为钠、钾、钙、镁的供给源,可以列举氯化物、氢氧化物、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及有机酸盐等,但优选在本发明的pH值范围内具有水溶性的供给源。在这些矿物质供给源为难溶性或不溶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矿物质沉淀物,即使使用分散剂等使其在溶液中分散的情况下,也会引起稳定性下降,故不优选。铁可以使用柠檬酸亚铁钠或焦磷酸铁,锌或铜可以使用葡萄糖酸盐,或者可以使用来自酵母的铁、锌、铜、硒、铬、钼、锰及碘。
(维生素)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可以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生物素等维生素。
(酸性成分)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营养组合物预先为酸性,可以使用酸性成分。作为在食品上使用的各种酸性成分,有磷酸、盐酸、硫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马酸、乳酸等。如果考虑期望pH值下的渗透压或制备时的操作安全性,优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此外,与通常的饮料相比,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加入了肽、氨基酸、糖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种类非常多及量大的原材料,因此pH值缓冲作用显著增强,需要添加大量的酸性成分。
(pH值)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抑菌性,使液态营养组合物预先为酸性的情况下,pH值为2.0~5.0。如果使pH值小于2.0,需要大量的酸性成分,则产品会超标。如果pH值大于5.0,则无法得到抑菌性效果。如果pH值为4.6以下,则可以放宽抑菌条件,可以防止组分的热变性及降低抑菌成本等,具有经济上的优点,因此pH值优选为3.0~4.6。
(高甜度甜味剂)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作为糖类优选甜度为15~30左右的淀粉分解物,因此容易降低整体的甜味。可以使用高甜度甜味剂来补充甜味。作为高甜度甜味剂,例如,可以列举优选的纽甜、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甜菊素及索马甜。进一步地,如果为了遮盖本发明中特有的肽、氨基酸或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形成的总体的苦味或涩味,优选纽甜、三氯蔗糖、甜菊素及索马甜,其中最优选纽甜及三氯蔗糖。另一方面,作为高甜度甜味剂的阿斯巴甜,不耐热和酸,故不优选。
(热量)
本发明的液态营养组合物的热量优选每1ml流食为1.2kcal以上,更加优选为1.4kcal以上、最优选为1.6kcal以上。在临床营养方面,增多每单位体积的热量,不仅可以缩短给予时间,而且还有对胃容量负荷小的优点,该容量负荷会诱发因肺炎导致的胃食道反流。进一步地,由于每单位体积所含有的水分少,对需要限制摄取水分的患者来说方便性高等,被评价为附加价值高的流食。
(制备方法的概要)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通过调配工序、均质化工序、填充工序及灭菌工序来制备。
(制备方法、调配工序)
调配工序是将各种原材料溶解在水中的工序,从容器的上部投入原材料并通过螺旋桨搅拌使其溶解,或者在原材料难以溶解的情况下,以高速搅拌机或螺旋式搅拌机等溶解泵进行溶解。但是,由于甘油单酯的融点高,需要预先使其分散在油脂中并在70℃以上的温度下使其融解。溶解各种原材料的工序的水温优选为25℃~80℃,更优选为40℃~75℃,最优选为50℃~70℃。如果水温过低,不但不能有效溶解原材料,而且在送液至后述均质化工序中时,在无加热工序的情况下,难以使用匀质机将乳化粒子有效地微粒化。另外,如果水温过高,虽然原材料能够有效溶解,但会对维生素或鱼油等易热分解的成分造成恶劣影响,对营养成分等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制备方法、均质化工序)
均质化工序用于将乳化粒子微粒化,可以使用高速均质机、Manton-Gaulin式均质器(低压均质器、高压均质器)、微射流均质机等,但从匀质化能力、处理流量和制备成本方面考虑,优选使用高压均质器。均质压力优选为10MPa~150MPa,更优选为30MPa~100MPa,最优选为40MPa~80MPa。但是,与增加均质压力相比,增加均质化处理次数对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更加有效。均质化处理次数优选为2次以上,更优选为3次以上,最优选为4次以上。
(制备方法、灭菌工序)
灭菌工序可以使用熟化灭菌、蒸煮灭菌及UHT灭菌等加热灭菌。在pH值为4.6以下的情况下,使用90℃、15分钟等的熟化灭菌,能够以简易装置进行灭菌。但如果考虑营养成分的劣化,优选UHT灭菌。UHT灭菌具有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间接方式有板式与管式。直接方式尤其可对口味和营养成分的劣化发挥效果,但会引起乳化粒子粗大化,导致乳化稳定性下降。因此最优选UHT灭菌的间接方式。在pH值为4.6以下的情况下使用UHT灭菌时,可使用110℃、1~30秒等灭菌条件,但考虑到嗜热嗜酸菌,优选在140℃下进行1~10秒的处理。
(制备方法、填充工序)
填充工序,在熟化灭菌或蒸煮灭菌的情况下,在灭菌前填充至密封容器中,在UHT灭菌的情况下,在灭菌后无菌填充至密封容器中。在熟化灭菌或蒸煮灭菌的情况下,密封容器可以列举罐、铝袋,以及软袋容器等软包装材料,在UHT灭菌的情况下,可以列举利乐包装等。为了抑制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氧化,使用软袋容器等软包装材料的情况下,优选聚偏氯乙烯涂布或氧化铝(矾土)类透明蒸镀及二氧化硅类透明蒸镀膜。另外在利乐包装的情况下,存在从封带处渗透氧气的情况,因此与MPM封带相比,优选MSE封带。
[实施例]
(热量)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热量可由营养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类、糖类、食物纤维计算而得。蛋白质、脂类、糖类的计算方法使用阿特沃特(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关于食物纤维,按照厚生劳动省于平成15年(2003年)2月17日发出的通知进行计算。
(pH值)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pH值优选范围如上所述。该测定,于制备好1天后,将营养组合物调温至20~30℃,并使用(株)堀场制作所制备的pH计M-13进行测定。
(粘度)
为了形成良好的导管流动性,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粘度优选为低粘度,在产品温度为20℃时,优选为15mPa·s以下,更加优选为10mPa·s以下。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粘度,是在制备好1天后使用博勒飞工程实验室(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公司制备的B型粘度计,在转子BL适配器(rotor BL adapter)转数为30下进行测定。
(渗透压)
考虑到渗透性腹泻等,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渗透压优选为低渗透压。优选为200mOsm/kg~1200mOsm/kg,更优选为200mOsm/kg~1000mOsm/kg。本发明的渗透压的测定,是在制备好1天后使用Advance Instruments公司制备的3D3进行测定。
(乳化稳定性)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主要是指脂类粒子均匀分散的狭义的乳化,但不仅如此,也包括没有蛋白质等的凝聚等全部成分均匀分散的广义的乳化稳定性。本发明的乳化稳定性的评价是在制备好1天后,通过目测确认其性状(乳油化、凝聚或沉淀)来进行评价。另外,长期乳化稳定性是在40℃下,静置保存一个月后,通过目测确认其性状(乳油化、凝聚或沉淀)来进行评价。完全无乳油化、凝聚或沉淀的标记为“○”;无凝聚或沉淀,虽然有乳油化但轻轻震荡再分散后恢复均匀的标记为“△”;有凝聚或沉淀,即使轻轻震荡后也不进行再分散,无使用价值的标记为“×”。
(粒径)
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粒径主要是指脂质粒子分散后的乳化粒子直径,但不仅如此,也包括因蛋白质等的凝聚等而得到粒子直径。众所周知,乳化稳定性与粒径间具有明确的关系,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可知,粒径越小乳化稳定性越优异,粒径越大则越不稳定(食品胶体入门(西成胜好监译)幸书房p93)。从乳化稳定性方面进行判断,优选1μm以下,更优选为0.20μm以下,最优选为0.15μm以下。另外,从视觉性透明感方面判断,与乳化稳定性相同,越小越优选。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粒径,是在制备好1天后使用(株)堀场制作所制备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仪LA-950测得的。
(综合评价)
按下述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粘度为11~15mPa·s的标记为“△”、大于15mPa·s的标记为“×”。渗透压为1001~1200mOsm/kg的标记为“△”,1200mOsm/kg以上的标记为“×”。粒径大于1μm的标记为“×”。0.2~1μm的标记为“△”,乳化稳定性如上所述;在上述标准中,即使有一个“×”,也综合评价为“×”,如果完全没有“×”,即使有一个“△”,也综合评价为“△”,如果既没有“×”也没有“△”,则综合评价为“○”。
(实施例1-1)
表示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的代表例。如表1及表2所示,混合0.6质量%的作为甘油单酯的单甘油硬脂酸酯、1.7质量%的融点为-10℃的MCT(结构中脂肪酸比为辛酸:癸酸=8:2)、0.1质量%的融点为-15℃的纯化沙丁鱼油,并加热至80℃进行溶融混合。然后,将上述甘油单酯与油脂的溶融混合物、3.0质量%的重均分子量为5200的胶原蛋白肽、3.0质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380的大豆肽、0.1质量%的L-色氨酸、0.2质量%的L-亮氨酸、0.1质量%的L-蛋氨酸、0.1质量%的组氨酸、0.1质量%的缬氨酸、0.3质量%的L-苯丙氨酸、22.0质量%的数均分子量为560的淀粉分解物(糊精)、1.2质量%的十聚甘油单油酸酯、1.0质量%的难消化性糊精、0.1质量%的六偏磷酸钠、0.1质量%的柠檬酸钾、0.15质量%的氯化钙、0.25质量%的硫酸镁、0.55质量%的柠檬酸晶体、0.5质量%的6倍葡萄浓缩透明果汁、0.05质量%的三氯蔗糖制剂、0.05质量%的微量矿物质混合物、0.126质量%的维生素混合物、0.1质量%的葡萄香料及0.1质量%的栀子红色素溶解至60℃的温水中,使总质量为2000g。将其保持在60℃,在70MPa的均质压力下进行两次处理。冷却至常温后,每100g密封填充至铝袋中,在90℃下、进行15分钟熟化灭菌。
将实施例1-1的评价结果表示在表3中。营养成分为:热量为1.66kcal/ml、蛋白质为18能量%、糖类为59能量%、油脂为22能量%、食物纤维为1能量%、氨基酸评分为100。另外,物理性质的评价结果为pH值为4.2、粘度为9mPa·s、渗透压为970mOsm/kg、粒径为0.13μm、乳化稳定性为○,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为○,综合评价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组合,可以认为即使在高热量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了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实施例1-2、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1-1的油脂及乳化剂进行如表1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3中。将油脂替换成融点为-10℃的菜籽精油的实施例1-2,表现出了与实施例1-1相同的令人满意的物理性质值。另一方面,不含有作为乳化剂的(ii)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的比较例1无法得到微细的粒径,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了可再分散的乳油状,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了不可再分散的乳油状。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作为乳化剂(C),通过将特定的(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ii)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进行组合,表现出了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实施例2-1~实施例2-2、比较例2-1~比较例2-2)
除了将实施例1-1的重均分子量为2380的大豆肽进行如表4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5中。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3670的大豆肽的比较例2-2,在制备好1天后产生沉淀,含有重均分子量为9415的大豆肽的比较例2-1,在40℃、1个月后产生沉淀。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果使用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则可提高乳化稳定性。
[表4]
实施例1 | 实施例2-1 | 实施例2-2 | 比较例2-1 | 比较例2-2 | |
肽种类 | 大豆肽 | 大豆肽 | 大豆肽 | 大豆肽 | 大豆肽 |
重均分子量 | 2380 | 1407 | 1395 | 9415 | 13670 |
(实施例3-1~实施例3-2、比较例3-1~比较例3-3)
除了将实施例1-1的淀粉分解物进行如表6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7中。含有数均分子量为342的淀粉分解物(麦芽糖)的比较例3-3,渗透压高达1460mOsm/kg。含有数均分子量为1000~1900的淀粉分解物的比较例3-1~比较例3-2,乳化粒子的粒径显著增大,乳化稳定性差。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果使用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则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质值。
[表6]
※LE法:蓝-爱弄(Lane-Eynon)法,S法:撒氏(somogyi)法,WS法:威氏(Willstatter-Schudel)法。
(实施例4-1、比较例4-1~比较例4-11)
除了将实施例1-1的十聚甘油单油酸酯进行如表8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9中。如果以除了实施例1的油酸以外的肉豆蔻酸构成脂肪酸,则可以得到微细的粒径,乳化稳定性良好。如果以月桂酸构成脂肪酸,或甘油的聚合度为5,则无法得到微细的粒径,制备好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可再分散的乳油状,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了不可再分散的乳油状。由于甘油的聚合度为4以下、或与硬脂酸的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或者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外的乳化剂,在均质化之后马上引起油水分离,因此无法进行物理性质分析。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果使用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脂肪酸为油酸或肉豆蔻酸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则可提高乳化稳定性。
(实施例5-1~实施例5-2、比较例5-1~比较例5-2)
除了将实施例1-1的单甘油硬脂酸酯进行如表10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11中。如果以除实施例1的油酸以外的如软脂酸或月桂酸等饱和脂肪酸构成脂肪酸,则可以得到微细的粒径,乳化稳定性良好。如果以油酸或亚油酸构成脂肪酸,则无法得到微细的粒径,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可再分散的乳油状,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不可再分散的乳油状。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果使用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则可提高乳化稳定性。
[表10]
(实施例6-1~实施例6-4)
除了将实施例1-1的十聚甘油油酸酯与单甘油硬脂酸酯的总量设定为1.80质量%不变,并将其比例进行如表12所示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13中。如果单甘油硬脂酸酯相对于十聚甘油油酸酯的量为2.5以下,则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良好,如果为1.4以下,则可以得到微细的粒径,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也良好。
[表12]
(加入量为质量%)
(实施例7-1~实施例7-6、比较例7-1)
除了将实施例1-1的总量为1.8质量%的MCT(C8:C10=8:2)与纯化沙丁鱼油进行如表14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14中。融点为50℃的油脂粒径略大,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确认到具有再分散性的乳油状,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表现为产生了不进行再分散的乳油状。如果是融点为-30℃以上45℃以下的油脂,则能够得到较小的粒径,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良好。特别地,如果是融点为10℃以下的油脂,则可以得到微细的粒径,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8-1~7)
将实施例1-1的总量为1.8质量%的MCT(构成脂肪酸比为辛酸:癸酸=8:2)与纯化沙丁鱼油全部替换成MCT,将与乳化剂相对于1.8质量%MCT的质量比进行如表16所示的变更,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17中。油脂: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3~1.5:1时,粘度和渗透压充分降低,可以得到微细的粒径,在40℃下、1个月后的乳化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9-1~实施例9-6)
除了将实施例1-1的难消化性糊精进行如表18所示的变更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相同的操作。结果表示在表19中。均可以得到微细的乳化粒子,除了瓜尔胶分解物以外,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良好。在实施例9-2及3中,用制备1天后的乳化稳定性确认的乳油状的量非常多,但通过轻度搅拌再分散,没有达到不具有使用价值的水平。
(实施例10)
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配比溶解在60℃的温水中,使总质量为2000kg。将其保持在60℃,并以45MPa的均质压力进行两次处理。接着,一旦冷却至10℃后,通过UHT灭菌间接方式(管式)在142℃下进行2秒的灭菌,然后进一步以25MPa的均质压力进行一次处理,并将其无菌填充至125ml的利乐包装中(表20)。结果如表21所示,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1大致相同的品质。
[表20]
制备方法 | 实施例10 |
调配温度℃ | 60 |
均质化温度℃ | 60 |
均质化压力、次数MPa×回 | 45×2→25×1 |
填充包装材料 | 利乐包装 |
填充量g | 125 |
灭菌方法 | UHT灭菌间接方式(管式) |
灭菌温度℃ | 142 |
灭菌时间秒 | 2 |
[表21]
Claims (9)
1.一种液态营养组合物,其含有蛋白质、糖类、乳化剂、油脂及水,其特征在于,
蛋白质(A)的加入量为2~11质量%、糖类(B)的加入量为10~35质量%、乳化剂(C)及油脂(D)的加入总量为1~13质量%;
所述蛋白质(A),至少含有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
所述糖类(B),至少含有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
所述乳化剂(C),至少含有(i)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ii)甘油单酯,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为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所述油脂(D),至少含有融点为-30℃~45℃的油脂;
所述液态营养组合物的pH值为2.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乳化剂(C)中,(i)聚甘油脂肪酸酯与(ii)甘油单酯的质量比为1:0.1~1:2.5,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为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胶原蛋白肽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占蛋白质(A)总量的50质量%以上,数均分子量为400~900的淀粉分解物占糖类(B)总量的50质量%以上,(i)聚甘油脂肪酸酯及(ii)甘油单酯占乳化剂(C)总量的70质量%以上,融点为-30℃~45℃的油脂占油脂(D)总量的70质量%以上,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中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6~20且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或肉豆蔻酸,所述甘油单酯中主要的脂肪酸为碳原子数12~22的饱和脂肪酸。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油脂(D)与乳化剂(C)的质量比为1:6~3:1。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融点为-30℃~45℃的油脂含有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蛋白质(A)由胶原蛋白肽、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植物性肽及氨基酸构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胶原蛋白肽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50000。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0.1质量%~5质量%的食物纤维(E),该食物纤维(E)选自难消化性糊精、菊粉及聚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性肽为大豆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43928 | 2012-06-27 | ||
JP2012143928A JP6098047B2 (ja) | 2012-06-27 | 2012-06-27 | 液状栄養組成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04293A true CN103504293A (zh) | 2014-01-15 |
CN103504293B CN103504293B (zh) | 2017-08-04 |
Family
ID=4988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535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4293B (zh) | 2012-06-27 | 2013-06-24 | 液态营养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98047B2 (zh) |
CN (1) | CN103504293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7711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整蛋白和短肽复合型临床病人特膳营养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659224A (zh) * | 2014-07-17 | 2017-05-10 |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 凝胶状乳化食品 |
CN109688842A (zh) * | 2016-08-08 | 2019-04-26 | 株式会社明治 | 酸性液状营养组合物 |
CN112120221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高卡路里营养组合物 |
CN11256834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理研维他命株式会社 | 含乳成分饮料 |
CN115633727A (zh) * | 2022-09-09 | 2023-01-24 |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 水解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18678890A (zh) * | 2022-03-31 | 2024-09-20 | 营养株式会社 | 液状营养组合物及包装体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13381B2 (ja) * | 2014-06-19 | 2018-10-31 | 日油株式会社 | ゲル状栄養組成物 |
JP6303852B2 (ja) * | 2014-06-19 | 2018-04-04 | 日油株式会社 | ゲル状栄養組成物 |
JP6802627B2 (ja) * | 2014-12-19 | 2020-12-16 | ハウス食品株式会社 | ロイシンの苦味低減剤及びロイシンの苦味低減方法 |
WO2018179953A1 (ja) * | 2017-03-30 | 2018-10-04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WO2018179952A1 (ja) * | 2017-03-30 | 2018-10-04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CN110944659A (zh) * | 2017-07-21 | 2020-03-31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高卡路里营养组合物和包装体 |
CN110996982A (zh) * | 2017-07-21 | 2020-04-10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高卡路里营养组合物及包装体 |
JP7131191B2 (ja) * | 2018-08-09 | 2022-09-06 | 日油株式会社 | 飲料 |
JP7176991B2 (ja) * | 2019-03-28 | 2022-11-22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液状栄養素補給組成物 |
JP6609083B1 (ja) * | 2019-06-26 | 2019-11-20 | 森永製菓株式会社 | 食品組成物、飲食品、サプリメント、および剤 |
JP6753618B2 (ja) * | 2019-06-26 | 2020-09-09 | 株式会社東洋新薬 | 血中中性脂肪上昇抑制組成物 |
JP7332074B2 (ja) * | 2021-03-31 | 2023-08-23 |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 植物性蛋白質含有液状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4368032A4 (en) * | 2021-07-08 | 2025-06-18 | Otsuka Pharmaceutical Factory, Inc. | PREPARATION FOR ENTERAL NUTRITION |
CN113697210A (zh) * | 2021-08-18 | 2021-11-26 | 德化县祥山大果油茶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山茶油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7456A (zh) * | 2001-03-30 | 2004-06-23 | 罗凯脱兄弟公司 | 含有纤维的肠营养素组合物 |
CN1684595A (zh) * | 2002-09-25 | 2005-10-19 |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 用于补给蛋白质及钙的凝胶状组合物 |
CN1960738A (zh) * | 2004-03-31 | 2007-05-09 |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 抗菌性组合物 |
JP2007126379A (ja) * | 2005-11-02 | 2007-05-24 | Yaizu Suisankagaku Industry Co Ltd | 酸性液状経腸栄養剤の製造方法 |
CN101652081A (zh) * | 2007-03-30 | 2010-02-17 |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 含有高浓度钠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2231955A (zh) * | 2008-10-17 | 2011-11-02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乳清蛋白组合物、方法及用途 |
WO2012043688A1 (ja) * | 2010-09-30 | 2012-04-05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経腸栄養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35572A (ja) * | 1984-12-07 | 1986-06-23 |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 経腸用脂肪乳剤 |
SE8601828D0 (sv) * | 1986-04-21 | 1986-04-21 | Novo Industri As | Enteral diet product and agent for production thereof |
JPH0787757B2 (ja) * | 1987-07-31 | 1995-09-27 | 雪印乳業株式会社 | 高安定性液状栄養剤 |
JPH03117472A (ja) * | 1989-09-29 | 1991-05-20 |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 投与バツグ式流動食 |
JPH0723737A (ja) * | 1993-07-06 | 1995-01-27 |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 液状飲食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194379B1 (en) * | 1998-05-01 | 2001-02-27 | Abbott Laboratories | Elemental enteral formula |
JP4318347B2 (ja) * | 1999-06-17 | 2009-08-19 | 旭化成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 ゲル状高濃度栄養補助食品 |
JP4513157B2 (ja) * | 2000-03-06 | 2010-07-28 | 日油株式会社 | ソフトバック入り濃厚流動食 |
JP4993589B2 (ja) * | 2007-03-30 | 2012-08-08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乳清ペプチド含有液状栄養組成物 |
JP4807348B2 (ja) * | 2007-06-06 | 2011-11-02 |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 ゲル状食品 |
WO2012081971A1 (en) * | 2010-12-17 | 2012-06-21 | N.V. Nutricia | Whey protein composition with a reduced astringency |
-
2012
- 2012-06-27 JP JP2012143928A patent/JP60980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6-24 CN CN201310253523.2A patent/CN1035042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7456A (zh) * | 2001-03-30 | 2004-06-23 | 罗凯脱兄弟公司 | 含有纤维的肠营养素组合物 |
CN1684595A (zh) * | 2002-09-25 | 2005-10-19 |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 用于补给蛋白质及钙的凝胶状组合物 |
CN1960738A (zh) * | 2004-03-31 | 2007-05-09 |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 抗菌性组合物 |
JP2007126379A (ja) * | 2005-11-02 | 2007-05-24 | Yaizu Suisankagaku Industry Co Ltd | 酸性液状経腸栄養剤の製造方法 |
CN101652081A (zh) * | 2007-03-30 | 2010-02-17 |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 含有高浓度钠的液态营养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2231955A (zh) * | 2008-10-17 | 2011-11-02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乳清蛋白组合物、方法及用途 |
WO2012043688A1 (ja) * | 2010-09-30 | 2012-04-05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経腸栄養剤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9224A (zh) * | 2014-07-17 | 2017-05-10 |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 凝胶状乳化食品 |
CN104187711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整蛋白和短肽复合型临床病人特膳营养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688842A (zh) * | 2016-08-08 | 2019-04-26 | 株式会社明治 | 酸性液状营养组合物 |
CN112120221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高卡路里营养组合物 |
CN11256834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理研维他命株式会社 | 含乳成分饮料 |
CN118678890A (zh) * | 2022-03-31 | 2024-09-20 | 营养株式会社 | 液状营养组合物及包装体 |
CN115633727A (zh) * | 2022-09-09 | 2023-01-24 |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 水解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98047B2 (ja) | 2017-03-22 |
CN103504293B (zh) | 2017-08-04 |
JP2014003960A (ja) | 201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4293B (zh) | 液态营养组合物 | |
JP5779348B2 (ja) | 酸性液状栄養組成物 | |
JP7084926B2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
EP2380582B1 (en) | Low-concentratio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 |
US20190142048A1 (en) |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liquid enteral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micellar casein | |
JP5902815B2 (ja) | 酸性液状栄養剤 | |
JP5421769B2 (ja) | ナトリウムを高濃度で含む液状栄養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7126379A (ja) | 酸性液状経腸栄養剤の製造方法 | |
JP5789981B2 (ja) | 液状栄養組成物 | |
JP7656399B2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 | |
JPWO2015146460A1 (ja) | 液体栄養組成物 | |
JP6084092B2 (ja) | とろみ状栄養組成物 | |
WO2018179953A1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
JPWO2019017016A1 (ja) | 包装体 | |
JP6083962B2 (ja) | 耐酸性液状栄養組成物 | |
WO2021261545A1 (ja) | 流動食 | |
JP2015131779A (ja) | とろみ状栄養組成物 | |
JPWO2013132670A1 (ja) | 半固形化栄養剤 | |
JP7084925B2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
JP2025027869A (ja) | たんぱく質胃排出調整用組成物、流動性栄養組成物、及び組成物 | |
JPWO2015146461A1 (ja) | 大豆たんぱく質含有とろみ状栄養組成物 | |
WO2018179955A1 (ja) | 包装体 | |
WO2018179952A1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
WO2018179954A1 (ja) | 高カロリー栄養組成物および包装体 | |
JP2020200046A (ja) | 包装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