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2766B -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2766B CN103472766B CN201310437098.2A CN201310437098A CN103472766B CN 103472766 B CN103472766 B CN 103472766B CN 201310437098 A CN201310437098 A CN 201310437098A CN 103472766 B CN103472766 B CN 103472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ning
- constraint
- process program
- sidewall
- broad se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工艺方案构建;2)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该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链,深度表达工艺过程,完成数控加工文件自动生成,以实现数控编程系统的完全自动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在飞机复杂结构件快速数控编程系统中,用于表达自动编程过程中的加工单元构造结果模型,通过与CAM软件加工结构树形成映射,以实例化方式直接生成数控加工文件,属于飞机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具有极强的复杂数控编程处理能力,但是单纯依靠工艺人员的经验采用交互方式生成数控加工文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要求系统能够建立相应模型,深度表达工艺过程,完成数控加工文件自动生成,以实现数控编程系统的完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链,深度表达工艺过程,完成数控加工文件自动生成,以实现数控编程系统的完全自动化。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工艺方案构建;
2)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
其中所述的工艺方案构建,包含两项基础技术:(1)工艺方案模型;(2)工艺方案构建规则;
其中,工艺方案模型采用树状结构表示,包含零件、机床、工位、工序、工步、程序及刀具七级节点,这七级节点依次均为父子关系;以该树状结构模型为基础,结合飞机结构件的典型工艺流程,将每一类飞机结构件建立工艺方案模板;在此基础上,工艺方案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构建规则,具体规则如下:
(1)优先级 在每个加工工位,各工步的设计顺序须满足: 或其中表示“优先于”;
(2)存在性 为保证工艺方案符合工艺要求,在工艺方案中,有些工步必须存在,而有些工步可以不存在,其中“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0或1”表示存在与不存在均可;
(3)有效性工艺过程中每把刀具都必须能参与实际切削并去除一定量的多余材料,以保证工艺方案有效,规则如下:设WP为某一工序,WS1,WS2,…,WSn为WP的工步序列,CT1,CT2,…,CTn为WS1,WS2,…,WSn的刀具序列,d1,d2,…,dn、mr1,mr2,…,mrn及ma1,ma2,…,man分别为与CT1,CT2,…,CTn对应的直径序列、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序列,MP为工序WP所需加工的工艺特征类型,如果序列WS1,WS2,…,WSn中存在加工MP的子工步序列WS(1),WS(2),…,WS(k),并且WS(1),WS(2),…,WS(k)对应的刀具直径和加工余量序列分别为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1≤k≤n,则必须满足: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
其中WSr表示粗加工内外形,即在保留精加工余量和修正变形所留余量的前提下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
WSw表示精加工腹板,即将广义腹板加工到位;
WSc表示转角加工,即去除转角部位的余量;
WSss表示半精加工内外形,即再去除竖直侧壁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sf表示半精铣内外缘,即去除内外缘条曲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fs表示精加工内外形,即将零件的竖直侧壁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ff表示精铣内外缘,即内外缘曲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t表示切断加工,即将零件从工件中切断。
所述的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域结构树构建:采用分层求交特征识别方法,构建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及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完成飞机结构件特征识别,其中:
1.1)广义槽相关说明如下:复杂型腔由轮廓、岛屿、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所构成,而轮廓和岛屿均由多个侧壁面片按照一定的序列连接而成,并具有自身的约束顶面与约束底面,称这种结构为广义侧壁,表示为s,分为轮廓型和岛屿型,分别表示为sp,si;在某工位方向上,将轮廓和岛屿作为广义侧壁,并与约束顶面、约束底面一起间接定义槽腔特征,并在广义侧壁上定义附属特征,如内陷、筋、转角、开闭角等,即构成扩展广义槽,表示为g,其BNF范式定义如下:
<扩展广义槽>::=(<工位方向>,<标识>,<约束顶面_1>,<约束底面_1>,{底面},<广义侧壁>,{广义侧壁},[父槽],{子槽})
<标识>::=(<槽>|<开口>|<孔>)
<广义侧壁>::=(<侧面集>,<类型>,<约束顶面_2>,<约束底面_2>,{筋},{开角},{闭角},{内陷},{底部圆角},{转角},{倒角},[工装],…)
<类型>::=(<轮廓>|<岛屿>)
其中,扩展广义槽和每个广义侧壁均有各自的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它们之间并不一定相等,此外,为便于侧壁节点的精加工,一个广义侧壁可能属于多个扩展广义槽;易知,扩展广义槽满足以下性质:
性质1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广义侧壁s,其侧面集F={f1,f2,…,fn},约束顶面为pt,约束底面为pb,n≥2,那么,由侧面f1,f2,…,f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性质2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扩展广义槽g,由轮廓型广义侧壁sp及若干个岛屿型广义侧壁si1,si2,…,sin,约束顶面pt及约束底面pb所构成,那么,sp,si1,si2,…,si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1.2)加工域结构树相关说明如下:由性质2可知扩展广义槽定义了一个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这个空间是形成这个槽特征需去除的多余材料域,因此,可用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定义和表示零件的加工域,结果称为零件的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的根结点是工域σ,σ的子节点是工位方向,每个工位下存在若干个相互独立并存在父子关系的域元a;域元是扩展广义槽的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型广义侧壁的侧面集及岛屿型广义侧壁侧面集所围成的三维封闭材料区域,其BNF范式可表示为:<域元>::=(<轮廓侧面集>,{岛屿侧面集},<约束顶面>,<约束底面>,[父域元],{子域元})
2)刀具与域元匹配:根据工艺方案描述的工艺过程,提取出每个工步的加工余量以及刀具信息,基于加工域元的几何属性,包括高度、最小宽度、侧面圆角值和底面圆角值,选取刀具可加工的广义槽特征;
3)加工单元构建:根据刀具的可加工能力,即在给定义槽特征、刀具几何参数、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条件下,技术处刀具的可加工区域,再有可加工区域不同的几何形状,选取不同的加工操作,并计算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有可加工区域、加工操作类型、加工操作几何参数、加工参数及刀具几何参数构成加工单元,在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中,最常用的加工操作为型腔加工操作与轮廓加工操作两种;其中
型腔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岛屿导动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其中,轮廓导动元和岛屿导动元均为封闭环,并且岛屿导动元的个数大于等于0,此外,易知上述几何元素围成了一个封闭的槽腔,结合刀具、策略参数等即可完成槽加工刀轨计算;
轮廓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起始约束元],[终止约束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其中,轮廓导动元是轮廓加工最重要的几何元素,既可为封闭环,也可为开环,起始约束元和终止约束元用于约束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4)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融合:通过步骤3)获取每把刀具可加工的加工单元序列,将这些加工单元序列添加到工艺方案的刀具节点下,形成8级节点的树状结构,这个树状结构即为飞机结构件的数控加工链,在微观层面表达零件的工艺过程;数控加工链与CATIA加工树模型存在映射关系,在对应的刀具节点下,他们之间的加工单元与加工操作是一一映射的,通过将加工单元的加工操作参数设置到实例化的加工操作中,即可自动化生成数控加工文件。
该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该模型在飞机复杂结构件快速数控编程系统中,用于表达自动编程过程中的加工单元构造结果模型,通过与CAM软件加工结构树形成映射,以实例化方式直接生成数控加工文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工艺方案树状结构表示模型示意图。
图2为广义槽示意图。
图3为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4a为工域意义图。
图4b为域元的示意图。
图5a为型腔加工操作几何参数示意图。
图5b为轮廓加工操作几何参数示意图。
图6为加工单元实例分解示意图。
图7a为数控加工链模型示意图。
图7b为CATIA加工树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1)工艺方案构建;
2)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
其中所述的工艺方案构建,包含两项基础技术:(1)工艺方案模型;(2)工艺方案构建规则;
其中,工艺方案模型采用树状结构表示,包含零件、机床、工位、工序、工步、程序及刀具七级节点,这七级节点依次均为父子关系,如图1所示;树状结构中的零件节点是根节点,刀具节点为叶节点,并且第i级节点是第i+1级节点的父节点,1≤i≤6。综上,给出工艺方案表示模型的BNF范式,如下:
<零件节点>::=(<零件类型>,<毛坯类型>,<毛坯材料>,{<机床节点>},…)
<机床节点>::=(<机床代号>,<控制系统类型>,{<工位节点>},…)
<工位节点>::=(<工位方向>,<工装>,{<工序节点>},…)
<工序节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加工阶段>,{<工步节点>},…)
<工步节点>::=(<工步编号>,<工艺特征>,<加工方法>,{<程序节点>},…)
<程序节点>::=(<程序名称>,{<刀具节点>}…)
<刀具节点>::=(<几何参数>,<加工余量>,<切削参数>,…)
易知,上述模型可完整地表达数控加工工艺流程,为实现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模板化及快速定制提供基础模型。
以该树状结构模型为基础,结合飞机结构件的典型工艺流程,将每一类飞机结构件建立工艺方案模板;在此基础上,工艺方案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构建规则,具体规则如下:
(1)优先级 在每个加工工位,各工步的设计顺序须满足: 或其中表示“优先于”;
(2)存在性 为保证工艺方案符合工艺要求,在工艺方案中,有些工步必须存在,而有些工步可以不存在,其中“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0或1”表示存在与不存在均可;
(3)有效性工艺过程中每把刀具都必须能参与实际切削并去除一定量的多余材料,以保证工艺方案有效,规则如下:设WP为某一工序,WS1,WS2,…,WSn为WP的工步序列,CT1,CT2,…,CTn为WS1,WS2,…,WSn的刀具序列,d1,d2,…,dn、mr1,mr2,…,mrn及ma1,ma2,…,man分别为与CT1,CT2,…,CTn对应的直径序列、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序列,MP为工序WP所需加工的工艺特征类型,如果序列WS1,WS2,…,WSn中存在加工MP的子工步序列WS(1),WS(2),…,WS(k),并且WS(1),WS(2),…,WS(k)对应的刀具直径和加工余量序列分别为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1≤k≤n,则必须满足: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
其中WSr表示粗加工内外形,即在保留精加工余量和修正变形所留余量的前提下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
WSw表示精加工腹板,即将广义腹板加工到位;
WSc表示转角加工,即去除转角部位的余量;
WSss表示半精加工内外形,即再去除竖直侧壁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sf表示半精铣内外缘,即去除内外缘条曲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fs表示精加工内外形,即将零件的竖直侧壁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ff表示精铣内外缘,即内外缘曲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t表示切断加工,即将零件从工件中切断。
所述的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域结构树构建:采用分层求交特征识别方法,构建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及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完成飞机结构件特征识别,其中:
1.1)广义槽相关说明如下:复杂型腔由轮廓、岛屿、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所构成,而轮廓和岛屿均由多个侧壁面片按照一定的序列连接而成,并具有自身的约束顶面与约束底面,称这种结构为广义侧壁,表示为s,分为轮廓型和岛屿型,分别表示为sp,si;在某工位方向上,将轮廓和岛屿作为广义侧壁,并与约束顶面、约束底面一起间接定义槽腔特征,并在广义侧壁上定义附属特征,如内陷、筋、转角、开闭角等,即构成扩展广义槽,表示为g,其BNF范式定义如下:
<扩展广义槽>::=(<工位方向>,<标识>,<约束顶面_1>,<约束底面_1>,{底面},<广义侧壁>,{广义侧壁},[父槽],{子槽})
<标识>::=(<槽>|<开口>|<孔>)
<广义侧壁>::=(<侧面集>,<类型>,<约束顶面_2>,<约束底面_2>,{筋},{开角},{闭角},{内陷},{底部圆角},{转角},{倒角},[工装],…)
<类型>::=(<轮廓>|<岛屿>)
其中,扩展广义槽和每个广义侧壁均有各自的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它们之间并不一定相等,此外,为便于侧壁节点的精加工,一个广义侧壁可能属于多个扩展广义槽;易知,扩展广义槽满足以下性质:
性质1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广义侧壁s,其侧面集F={f1,f2,…,fn},约束顶面为pt,约束底面为pb,n≥2,那么,由侧面f1,f2,…,f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性质2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扩展广义槽g,由轮廓型广义侧壁sp及若干个岛屿型广义侧壁si1,si2,…,sin,约束顶面pt及约束底面pb所构成,那么,sp,si1,si2,…,si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1.2)加工域结构树相关说明如下:由性质2可知扩展广义槽定义了一个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这个空间是形成这个槽特征需去除的多余材料域,因此,可用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定义和表示零件的加工域,结果称为零件的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的根结点是工域σ,工域σ是毛坯模型减去零件模型后待加工区域的总和,如图4a所示,σ的子节点是工位方向,每个工位下存在若干个相互独立并存在父子关系的域元a;域元是扩展广义槽的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型广义侧壁的侧面集及岛屿型广义侧壁侧面集所围成的三维封闭材料区域,其BNF范式可表示为:<域元>::=(<轮廓侧面集>,{岛屿侧面集},<约束顶面>,<约束底面>,[父域元],{子域元}),图4a所示工域可以分为三个域元,a1、a2、a3,如图4b所示;
2)刀具与域元匹配:根据工艺方案描述的工艺过程,提取出每个工步的加工余量以及刀具信息,基于加工域元的几何属性,包括高度、最小宽度、侧面圆角值和底面圆角值,选取刀具可加工的广义槽特征;
3)加工单元构建:根据刀具的可加工能力,即在给定义槽特征、刀具几何参数、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条件下,技术处刀具的可加工区域,再有可加工区域不同的几何形状,选取不同的加工操作,并计算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有可加工区域、加工操作类型、加工操作几何参数、加工参数及刀具几何参数构成加工单元,如图6所示为加工单元实例图。在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中,最常用的加工操作为型腔加工操作与轮廓加工操作两种;其中
型腔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岛屿导动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如图5a所示,其中,轮廓导动元和岛屿导动元均为封闭环,并且岛屿导动元的个数大于等于0,此外,易知上述几何元素围成了一个封闭的槽腔,结合刀具、策略参数等即可完成槽加工刀轨计算;
轮廓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起始约束元],[终止约束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如图5b所示,其中,轮廓导动元是轮廓加工最重要的几何元素,既可为封闭环,也可为开环,起始约束元和终止约束元用于约束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4)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融合:通过步骤3)获取每把刀具可加工的加工单元序列,将这些加工单元序列添加到工艺方案的刀具节点下,形成8级节点的树状结构,这个树状结构即为飞机结构件的数控加工链,如图7a所示,在微观层面表达零件的工艺过程;数控加工链与CATIA加工树模型存在映射关系,在对应的刀具节点下,他们之间的加工单元与加工操作是一一映射的,通过将加工单元的加工操作参数设置到实例化的加工操作中,即可自动化生成数控加工文件,如图7b所示。
Claims (1)
1.一种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1)工艺方案构建;
2)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
其中所述的工艺方案构建,包含两项基础技术:(1)工艺方案模型;(2)工艺方案构建规则;
其中,工艺方案模型采用树状结构表示,包含零件、机床、工位、工序、工步、程序及刀具七级节点,这七级节点依次均为父子关系;以该树状结构模型为基础,结合飞机结构件的典型工艺流程,将每一类飞机结构件建立工艺方案模板;在此基础上,工艺方案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构建规则,具体规则如下:
(1)优先级在每个加工工位,各工步的设计顺序须满足:WSr<WSw<WSc<WSss<WSsf<WSfs<WSff或WSr<WSw<WSss<WSsf<WSc<WSfs<WSff,其中“<”表示“优先于”;
(2)存在性为保证工艺方案符合工艺要求,在工艺方案中,有些工步必须存在,而有些工步可以不存在,其中“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0或1”表示存在与不存在均可;
(3)有效性工艺过程中每把刀具都必须能参与实际切削并去除一定量的多余材料,以保证工艺方案有效,规则如下:设WP为某一工序,WS1,WS2,…,WSn为WP的工步序列,CT1,CT2,…,CTn为WS1,WS2,…,WSn的刀具序列,d1,d2,…,dn、mr1,mr2,…,mrn及ma1,ma2,…,man分别为与CT1,CT2,…,CTn对应的直径序列、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序列,MP为工序WP所需加工的工艺特征类型,如果序列WS1,WS2,…,WSn中存在加工MP的子工步序列WS(1),WS(2),…,WS(k),并且WS(1),WS(2),…,WS(k)对应的刀具直径和加工余量序列分别为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1≤k≤n,则必须满足:d(1)≥d(2)≥…≥d(k),m(r1)≥m(r2)≥…≥m(rk)及m(a1)≥m(a2)≥…≥m(ak);
其中WSr表示粗加工内外形,即在保留精加工余量和修正变形所留余量的前提下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
WSw表示精加工腹板,即将广义腹板加工到位;
WSc表示转角加工,即去除转角部位的余量;
WSss表示半精加工内外形,即再去除竖直侧壁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sf表示半精铣内外缘,即去除内外缘条曲面的部分加工余量,进一步释放变形:
WSfs表示精加工内外形,即将零件的竖直侧壁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ff表示精铣内外缘,即内外缘曲面加工至设计尺寸;
WSt表示切断加工,即将零件从工件中切断;
所述的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构建数控加工链,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域结构树构建:采用分层求交特征识别方法,构建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及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完成飞机结构件特征识别,其中:
1.1)广义槽相关说明如下:复杂型腔由轮廓、岛屿、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所构成,而轮廓和岛屿均由多个侧壁面片按照一定的序列连接而成,并具有自身的约束顶面与约束底面,称这种结构为广义侧壁,表示为s,分为轮廓型和岛屿型,分别表示为sp,si;在某工位方向上,将轮廓和岛屿作为广义侧壁,并与约束顶面、约束底面一起间接定义槽腔特征,并在广义侧壁上定义附属特征,如内陷、筋、转角、开闭角等,即构成扩展广义槽,表示为g,其BNF范式定义如下:
<扩展广义槽>::=(<工位方向>,<标识>,<约束顶面_1>,<约束底面_1>,{底面},<广义侧壁>,{广义侧壁},[父槽],{子槽})
<标识>::=(<槽>|<开口>|<孔>)
<广义侧壁>::=(<侧面集>,<类型>,<约束顶面_2>,<约束底面_2>,{筋},{开角},{闭角},{内陷},{底部圆角},{转角},{倒角},[工装],…)
<类型>::=(<轮廓>|<岛屿>)
其中,扩展广义槽和每个广义侧壁均有各自的约束顶面及约束底面,它们之间并不一定相等,此外,为便于侧壁节点的精加工,一个广义侧壁可能属于多个扩展广义槽;易知,扩展广义槽满足以下性质:
性质1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广义侧壁s,其侧面集F={f1,f2,…,fn},约束顶面为pt,约束底面为pb,n≥2,那么,由侧面f1,f2,…,f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性质2在某一工位方向上,如果存在扩展广义槽g,由轮廓型广义侧壁sp及若干个岛屿型广义侧壁si1,si2,…,sin,约束顶面pt及约束底面pb所构成,那么,sp,si1,si2,…,sin及pt,pb必然可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
1.2)加工域结构树相关说明如下:由性质2可知扩展广义槽定义了一个封闭的三维连通空间,这个空间是形成这个槽特征需去除的多余材料域,因此,可用扩展广义槽树状模型定义和表示零件的加工域,结果称为零件的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加工域树状结构模型的根结点是工域σ,σ的子节点是工位方向,每个工位下存在若干个相互独立并存在父子关系的域元a;域元是扩展广义槽的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型广义侧壁的侧面集及岛屿型广义侧壁侧面集所围成的三维封闭材料区域,其BNF范式可表示为:<域元>::=(<轮廓侧面集>,{岛屿侧面集},<约束顶面>,<约束底面>,[父域元],{子域元})
2)刀具与域元匹配:根据工艺方案描述的工艺过程,提取出每个工步的加工余量以及刀具信息,基于加工域元的几何属性,包括高度、最小宽度、侧面圆角值和底面圆角值,选取刀具可加工的广义槽特征;
3)加工单元构建:根据刀具的可加工能力,即在给定义槽特征、刀具几何参数、侧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条件下,技术处刀具的可加工区域,再有可加工区域不同的几何形状,选取不同的加工操作,并计算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有可加工区域、加工操作类型、加工操作几何参数、加工参数及刀具几何参数构成加工单元,在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中,最常用的加工操作为型腔加工操作与轮廓加工操作两种;其中
型腔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岛屿导动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其中,轮廓导动元和岛屿导动元均为封闭环,并且岛屿导动元的个数大于等于0,此外,易知上述几何元素围成了一个封闭的槽腔,结合刀具、策略参数等即可完成槽加工刀轨计算;
轮廓加工操作的几何参数BNF表示如下:
几何参数::=(<约束顶面>,<约束底面>,<轮廓导动元>,[起始约束元],[终止约束元],<轴向余量>,<径向余量>);其中,轮廓导动元是轮廓加工最重要的几何元素,既可为封闭环,也可为开环,起始约束元和终止约束元用于约束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4)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融合:通过步骤3)获取每把刀具可加工的加工单元序列,将这些加工单元序列添加到工艺方案的刀具节点下,形成8级节点的树状结构,这个树状结构即为飞机结构件的数控加工链,在微观层面表达零件的工艺过程;数控加工链与CATIA加工树模型存在映射关系,在对应的刀具节点下,他们之间的加工单元与加工操作是一一映射的,通过将加工单元的加工操作参数设置到实例化的加工操作中,即可自动化生成数控加工文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37098.2A CN103472766B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37098.2A CN103472766B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2766A CN103472766A (zh) | 2013-12-25 |
CN103472766B true CN103472766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979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3709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2766B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727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4492A (zh) * | 2014-04-04 | 2014-07-23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均匀释放蒙皮机铣应力的铣切方法 |
CN104007702B (zh) * | 2014-06-13 | 2017-04-19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 |
CN104050331A (zh) * | 2014-06-27 | 2014-09-17 | 东南大学 | 建立基于工艺结构树的三维机加工艺模型的方法 |
CN108107844B (zh) * | 2017-12-13 | 2020-04-10 |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复杂陡峭内轮廓曲面型腔的数控加工方法 |
JP6912505B2 (ja) * | 2019-03-04 | 2021-08-04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制御システム |
CN110262400B (zh) * | 2019-05-20 | 2020-11-13 | 河源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模板加工程式生成方法和模板的加工方法 |
CN110456735A (zh) * | 2019-07-15 | 2019-11-1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冷冲模具数控加工控制的通用控制系统 |
CN111880500B (zh) * | 2020-07-29 | 2021-06-25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加工系统的炼钢样品加工方法、装置和加工系统 |
CN113419489B (zh) * | 2021-06-22 | 2023-03-14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槽腔构件粗加工刀具优化选取方法 |
CN116540623A (zh) * | 2023-04-23 | 2023-08-04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fanuc车床数控系统的小轴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3064A (zh) * | 2009-12-08 | 2010-06-30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面向工艺对象的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系统及方法 |
CN102411333A (zh) * | 2011-11-18 | 2012-04-11 | 上海交通大学 | 飞机复杂结构件快速数控加工工艺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49188B2 (ja) * | 2002-02-21 | 2006-02-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数値制御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及び数値制御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 |
JP5879701B2 (ja) * | 2011-03-09 | 2016-03-08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加工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ソルバプログラム |
-
2013
- 2013-09-22 CN CN201310437098.2A patent/CN1034727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3064A (zh) * | 2009-12-08 | 2010-06-30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面向工艺对象的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系统及方法 |
CN102411333A (zh) * | 2011-11-18 | 2012-04-11 | 上海交通大学 | 飞机复杂结构件快速数控加工工艺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彭健钧;《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01015(第2012年第10期);全文 * |
基于知识融合的数控加工工艺信息平台研究;熊青春,陈才;《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91231;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2766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2766B (zh) | 工艺方案与加工单元相融合的结构件数控加工链生成方法 | |
CN102799144B (zh) | 基于特征的数控加工程序移植方法 | |
CN101738982B (zh) | 飞机复杂构件粗加工单元自动构建方法 | |
CN104217063B (zh) | 用于钢轨轧制孔型的仿真设计方法 | |
CN105739439B (zh) | 飞机结构件复杂型腔三轴加工区域自动构建方法 | |
CN102637216A (zh) | 一种复杂组合曲面的数控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 | |
CN104281098A (zh) | 一种复杂曲面动态加工特征建模方法 | |
Waiyagan et al. | Intelligent feature based process planning for five-axis mill-turn parts | |
CN104007696B (zh) | 飞机结构件型腔复杂转角残留区域刀轨生成方法 | |
CN101464676A (zh) | 用于三坐标数控加工中零件加工特征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 |
Liu et al. | A machining feature definition approach by using two-times unsupervised cluster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for process knowledge reuse | |
CN104331020B (zh) | 基于特征的蒙皮镜像铣削工艺决策方法 | |
CN110412938A (zh) | 基于过渡特征简化的多型腔结构件加工工步序列决策方法 | |
CN103631996A (zh) | 一种基于模型成熟度的产品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并行设计方法 | |
CN107491036A (zh) | 机床加工能耗控制方法及加工机床 | |
CN102938005A (zh) | 切削加工工序中间实体生成方法 | |
CN106528953A (zh) | 面向飞机结构件工艺设计的工艺知识概念模型描述方法 | |
CN104007699A (zh) | 基于工艺过程的飞机结构件自动编程加工单元优化排序方法 | |
CN118276507B (zh) | 一种大型立式车床车刀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04267663A (zh) | 基于残留域的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单元自动构造方法 | |
Han et al. | A cutter selection method for 2 1/2-axis trochoidal milling of the pocket based on optimal skeleton | |
CN106001933B (zh) | 激光切割修边线的优化方法 | |
Wang et al.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impeller for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programming based on KBE | |
Yıldız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feature based CAM system for rotational parts | |
CN116484525A (zh) | 一种基于特征映射的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