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4225A - 自动维持相邻小区列表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维持相邻小区列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44225A CN103444225A CN2012800151725A CN201280015172A CN103444225A CN 103444225 A CN103444225 A CN 103444225A CN 2012800151725 A CN2012800151725 A CN 2012800151725A CN 201280015172 A CN201280015172 A CN 201280015172A CN 103444225 A CN103444225 A CN 1034442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ysical layer
- layer identifications
- message
- identifications symbol
- commun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1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规定接入终端进行频率内、频率间和RAT间测量,并且报告检测到的小区(106、108、110、112)的物理层标识符。该规定可以涉及:一次一个子集地循环遍及定义的物理层标识符(PLI)的超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此外,可以对这些物理层标识符(PLI)划分优先次序,以改善搜索过程。作为该规定的结果,在接入点(106)处接收测量报告消息(MRMS)(包括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基于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MRMS)和可选的其它信息来维持针对该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118)。例如,该其它信息可以与下面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有关:从注册到该接入点的接入终端(104)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PLI)、经由网络监听操作(128)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关于共置小区的信息(130)或者从网络实体(114)接收(134)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
Description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1年3月25日提交的、所分配的代理案卷号为No.111358P1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67,844的权益和优先权,故以引用方式将上述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但不是排他性地)针对毫微微小区和其它接入点的相邻小区列表的创建和管理。
背景技术
可以在规定的地理区域上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便为该地理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等)。在典型的实现中,宏接入点(例如,这些宏接入点中的每一个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相对应)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以便为在由该网络服务的地理区域内进行操作的接入终端(例如,蜂窝电话)提供无线连接。
对宏网络部署进行了认真地规划、设计和实现,以便在该地理区域上提供良好覆盖。然而,即使进行这种认真规划,该部署也不能完全地适应室内和潜在的其它环境中的诸如路径损耗、衰落、多径、遮蔽等等之类的信道特性。因此,宏小区用户可能面临室内和其它位置处的覆盖问题(例如,呼叫断线和质量下降),从而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
为了对常规网络接入点(例如,宏接入点)进行补充以及提供增强的性能,可以部署低功率接入点,以便在相对较小的覆盖区域上为接入终端提供覆盖。例如,安装在用户家中或者企业环境(例如,商业建筑物)中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为支持蜂窝无线通信(例如,CDMA、WCDMA、UMTS、LTE等等)的接入终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服务。
在各种实现中,低功率接入点可以被称为:例如,毫微微小区、毫微微接入点、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接入点基站、微微小区等等。在一些实现中,经由数字用户线(DSL)、电缆互联网接入、T1/T3或者一些其它适当的连接方式,将这些低功率接入点连接到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此外,低功率接入点可以提供诸如,例如,基站收发机(BTS)技术、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网关支持节点服务的典型的基站功能。
在实践中,可以使用最小规划来部署毫微微小区。因此,期望毫微微小区能够在选择诸如,例如,频率和物理层标识符(例如,主加扰码(PSC))之类的可用无线资源方面,以及在识别相邻小区方面,进行自我配置和自我组织。然而,在未经规划的部署中的毫微微小区处创建和管理准确的相邻小区列表(NCL)往往是相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与宏接入点相反,毫微微小区安装的位置可能是运营商先前未知的。此外,毫微微小区在其操作寿命期间在位置上不一定是固定的。例如,毫微微小区初始可以安装在企业中的窗户附近,稍后由于干扰考量而移到室内。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将安装在公寓单元之中的毫微微小区携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另一套公寓中。在毫微微小区安装的不同位置处,周围的射频(RF)状况和相邻接入点(例如,宏小区、微微小区和毫微微小区)将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应当重建该毫微微小区处的NCL。此外,由于RF不匹配,在该情况下,在毫微微小区处观察到的小区可能与该毫微微小区所服务的接入终端在该接入终端的各个位置处观察到的小区不相同,因此该毫微微小区处的NCL可能不够准确(例如,针对在覆盖区域的外部边界附近的情况)。
对毫微微小区处的NCL进行正确地配置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NCL(例如,针对频率内、频率间和RAT间)应当包含所有附近的接入点(宏小区、微微小区和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NCL的不正确配置会导致空闲和活动模式移动性的较差性能。关于活动移动性,连接到毫微微小区并且正在移出该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的接入终端将可能经历切换失败和掉话。关于空闲移动性,驻留在毫微微小区上并且正在移出该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的接入终端可能短暂地失去服务,在此期间,该接入终端不能从网络接收到任何寻呼。
此外,提供对期望的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中的射频(RF)干扰特性的准确构建需要具有该毫微微小区处的正确的NCL。不正确的NCL会导致对期望的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中的宏小区RF干扰特性的错误表示。这适用于依赖接入终端报告来构建周围区域中的宏小区RF干扰简档的所有方法。例如,在毫微微小区下行链路发射功率校准算法中、在通过限定毫微微小区接入终端发射功率电平的上限来限制对宏小区的上行链路干扰的算法等等的算法中使用了宏小区RF信息。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本公开内容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概述。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提供了该概述,但该概述并没有全面地定义本公开内容的广度。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些方面可以指的是本公开内容的单一方面或多个方面。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维持针对低功率接入点(例如,毫微微小区)或其它类型接入点的相邻小区列表(NCL)。通常,针对给定接入点的NCL最少包括:与该接入点附近的每一个相邻接入点相关联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UMTS中的主加扰码)。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基于从接入终端(例如,UE、移动台等等)接收的测量报告来维持(例如,创建和管理)针对接入点的NCL。例如,接入点可以规定(provision)由该接入点服务的接入终端对附近小区进行测量。当从接入终端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时,接入点确定该消息是否标识(例如,包括)不在该接入点的当前NCL中的任何物理层标识符。如果该消息的确标识了这种物理层标识符,则接入点可以将该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该NCL中,并且采取行动来确定与该小区相关联的小区标识符(例如,与适当的服务器进行通信)。相反,如果该消息没有标识这种物理层标识符,则接入点将该物理层标识符(如果存在的话)从该NCL中移除。
相应地,在一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通信方案可以涉及下面的功能。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该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作为该规定的结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接收测量报告消息,其中该测量报告消息标识由该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基于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该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随后,该毫微微小区对得到的相邻小区列表进行广播,以使得附近的接入终端可以使用该相邻小区列表(例如,用于移动操作和/或其它操作)。
接入点可以规定接入终端以多种方式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启用了专用集合报告,从而使得接入终端将对频率内测量的结果(例如,包括不在该接入点的所通告的NCL中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报告。作为另一个示例,接入点可以请求接入终端针对指定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频率间和/或RAT间测量。在本文中,接入点可以一次一个子集地(例如,使用32个PSC的子集),循环遍及物理层标识符的定义的超集(例如,包括512个PSC)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对要搜索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例如,可以基于这些标识符的优先次序来对要搜索的特定物理层标识符(例如,32个PSC的集合)进行选择。作为另一个示例,毫微微小区可以对给定集合的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从而使得接入终端以某种顺序来搜索那些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从注册到该接入点的接入终端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来维持NCL。例如,可以将来自于接入终端的注册消息标识的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经由网络监听操作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来维持NCL。例如,接入点的网络监听模块(NLM)可以从由相邻接入点发送的信号中检测该相邻接入点的物理层标识符。在该情况下,接入点可以将检测到的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作为另一个示例,NLM可以对由相邻接入点广播的系统信息进行解码,其中该系统信息包括用于该相邻接入点的NCL。在该情况下,接入点可以将来自于接收的NCL的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该接入点的NCL。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关于共置小区的信息来维持NCL。例如,一组共置小区可以涉及第一频率上的第一小区和第二频率上的第二小区,其中,这两个小区使用相同的物理层标识符(并且可以具有可比较的覆盖范围)。在第一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在(针对第一频率的)NCL中的情况下,由于很可能在第二频率上将也能检测到该物理层标识符,因此接入点可以将该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针对第二频率的)NCL。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从网络实体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来维持NCL。例如,接入点可以向该网络实体发送与该接入点相关联的标识符(例如,GPS坐标、物理层标识符等等),并且该网络实体可以使用与该接入点附近的接入点相对应的物理层标识符列表来进行响应。随后,接入点可以将从该网络实体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该接入点的NCL。
附图说明
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对本公开内容的这些和其它示例方面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一种通信系统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在该通信系统中维持了用于接入点的NCL;
图2是可被执行以用于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3是可以结合维持NCL来执行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4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频率内测量报告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5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频率间测量报告和/或RAT间测量报告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6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来自接入点的信令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7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接入终端注册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8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共置小区信息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9是可被执行以便基于来自网络实体的信息来维持NCL的操作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流程图;
图10是可以在通信节点中使用的组件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11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12是包括毫微微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13是描绘用于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的简化图;
图14是通信组件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并且
图15和16是被配置为如本申请所教导的维持NCL的装置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根据一般惯例,可能没有对图中示出的各种特征按比例进行描绘。相应地,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对各种特征的尺寸进行了任意放大或缩小。另外,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对一些图进行了简化。因此,这些图可能没有描绘出给定装置(例如,设备)或方法的所有组件。最后,贯穿说明书和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用于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实现本文的教导,并且本文中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其二者仅仅是说明性的。根据本文的教导,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文中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实现,并且可以用各种方式来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例如,可以使用本文中阐述的任意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施方法。此外,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或者除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的结构和功能或不同于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结构和功能,来实现此种装置或实现此方法。此外,一个方面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元素。
图1描绘了示例通信系统100(例如,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些节点。为了说明目的,在彼此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接入点和网络实体的背景下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然而,应当明白的是,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或者使用其它术语提及的其它类似装置。例如,在各种实现中,接入点可以被称为或实现为基站、节点B、eNodeB、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宏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等,而接入终端可以被称为或实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等等。
系统100中的接入点为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和104)提供到一种或多种服务(例如,网络连接)的接入,这些无线终端可以是安装在系统100的覆盖区域之中或者可以在系统100的整个覆盖区域中进行漫游。例如,在各个时间点,接入终端102可以连接到接入点106、接入点108、接入点110、接入点112或者系统100中的某个接入点(没有示出)。类似地,在各个时间点,接入终端104可以连接到这些接入点中的任何一个。
图1中描绘的接入点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和/或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相对于接入点106,接入点108是频率内的(例如,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上进行操作)。相对于接入点106,接入点110是频率间的(例如,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进行操作)。相对于接入点106,接入点112是RAT间的(例如,使用不同的RAT)。
如通过线132和134以简化方式所表示的,这些接入点中的每一个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为了方便起见,由网络实体114表示)进行通信(其包括彼此进行通信),以促进广域网连接。例如,这些网络实体可以采取诸如,例如,一个或多个无线和/或核心网实体之类的各种形式。因此,在各种实现中,这些网络实体可以表示诸如下面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功能:网络管理(例如,经由操作、管辖、管理和规定实体)、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网关功能、互通功能、无线资源管理或某种其它适当的网络功能。此外,这些网络实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共置和/或这些网络实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贯穿网络分布。给定的网络实体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技术来与(例如,RAT内和/或RAT间的)其它网络实体进行通信。此外,这些网络实体可以包括基于会话发起协议(SIP)的电路交换网络、基于互操作规范(IOS)的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部分。
系统100中的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06和108)中的一些可以包括低功率接入点。低功率接入点将具有与给定覆盖区域中的任何宏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小(例如,小一个数量级)的最大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毫微微小区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20dBm或者更小的最大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微微小区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24dBm或者更小的最大发射功率。相反,宏小区可以具有43dBm的最大发射功率。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或其它类型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更高或者更低的最大发射功率。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讨论中,低功率接入点可以被称为毫微微小区或者毫微微接入点。因此,应当理解的是,通常,本文中与毫微微小区或者毫微微接入点有关的任何讨论可以等同地适用于低功率接入点或者其它类型的接入点。
如上所述,重要的是为毫微微小区提供准确的NCL。在一些场景中(例如,由于建筑物或者其它结构所造成的阻挡),接入点106不能够检测到来自相邻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08-112)的无线信号,并且因此将不能够正确地填充针对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的NCL列表(如果接入点106只依赖其自己的检测能力的话)。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些方法,以用于接入点106(或者其它接入点)弥补该接入点由于阻挡、不可见节点的问题或者其它接收限制而造成的检测相邻接入点的能力方面的缺陷。
在一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构建和管理针对接入点(例如,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或宏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的架构。在一种示例性实现中,相邻小区列表(NCL)包含相邻接入点的主加扰码(PSC),这些相邻接入点在分配给该运营商的频率中进行操作(例如,在频率内、频率间和RAT间操作)。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使接入点能够自我构建和正确地管理NCL,以便促进活动和空闲移动以及干扰管理。
在图1的示例中,接入点106包括:用于维持针对接入点106的NCL118的NCL管理功能116。接入点106广播NCL118的物理层标识符,以使得位于该接入点106附近的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和104)均可以维持该NCL的记录(例如,分别为NCL124和126),以实现切换、重选或其它目的。
为了维持NCL118,接入点106向由该接入点106服务的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发送规定消息。该规定消息指示接入终端进行频率内、频率间或RAT间测量。例如,接入终端可以检测到来自于附近接入点(例如,相邻接入点108-112)的消息,从这些信号中获得物理层标识符信息,并(例如,经由测量报告消息(MRM))将这些测量的结果报告回接入点106。在一些情况下,接入终端对由给定的相邻接入点所广播的系统信息(system info.)进行解码,其中该系统信息包括针对该相邻接入点的NCL。在其它情况下,接入终端检测由相邻接入点所广播的物理层标识符(PLI)。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106包括:用于基于网络监听操作来维持NCL118的功能。例如,接入点106可以包括网络监听模块(NLM)128,网络监听模块128从附近的接入点(例如,相邻接入点108-112)接收信号。以这种方式,接入点106可以直接获取这些接入点的PLI或NCL。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106包括:用于基于共置小区信息130来维持NCL118的功能。例如,接入点106可以在存储器组件中维持该共置小区信息130,并使用该信息来确定是否在NCL118中包括共置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NCL管理功能116基于当接入终端重选到接入点106时发生的注册来维持NCL118。例如,结合这种重选,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4)可以向接入点106发送注册消息,其中该注册消息包括由该接入终端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层标识符。因此,NCL管理功能116可以将这些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NCL管理功能116与网络实体114的NCL管理功能120进行协作,以获取由NCL管理功能120维持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NCL管理功能116向NCL管理功能120发送与接入点106相关联的标识符(例如,GPS坐标、PSC等等)。基于该标识符,NCL管理功能120识别位于与该接入点106相关联的邻域(例如,位于定义的地理区域之内、位于定义的距离范围之内、位于位置区域之中、位于路由区域之内、位于定义的数量的网络跳之内等等)中的任何接入点(例如,识别这些接入点的小区)。随后,NCL管理功能120向NCL管理功能116发送与所识别的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物理层标识符(例如,这些接入点的物理层标识符和/或NCL)。以这种方式,可以将由网络维持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添加到NCL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实体114的NCL管理功能120代表接入点106来维持NCL122。例如,接入点106可以向网络实体114转发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信息,而不是使接入点106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因此,NCL管理功能120可以基于该信息来生成NCL122,并向接入点106发送得到的NCL。
现在将结合图2的流程图来更详细地描述系统100的示例操作。
框202和204涉及从频率内测量来获取物理层标识符。如框202所示,向由接入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发送用于请求频率内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消息。如框204所示,作为框202发送消息的结果,接收到频率内测量报告。
框206-214涉及从频率间测量和/或RAT间测量来获取物理层标识符。如同上面所讨论的,该方案包括在物理层标识符的不同子集(例如,每一个子集有32个PSC)之间进行循环,以最终确定超集(例如,针对网络定义的所有512个PSC,或者这些PSC的子集)中的哪些物理层标识符要包括在该NCL中。
如框206所示,将该物理层标识符超集划分成用于频率间测量和/或RAT间测量的子集。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完成该划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简单的顺序(例如,1-32、33-64等等)来定义这些子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这些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例如,如下面所讨论的),并且基于该优先次序来定义子集。例如,可以将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物理层标识符包括在最先发送到接入终端的子集中。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将高优先级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层标识符包括在这些子集中的一个以上(例如,全部)的子集中。以这种方式,将对相应的小区进行更加频繁地测量(例如,以确保这些小区对于接入终端的切换来说是可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给定子集之中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以这种方式,将首先对最高优先级小区进行测量。例如,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物理层标识符可以包括该子集的前面成员(例如,位置1、2、3等等)。在该情况下,接入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首先对该子集的前面成员进行测量。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将对优先级的指示与该子集一起发送到将进行这些测量的接入终端。在该情况下,接入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以该优先级指示所指定的顺序进行测量。
框208-214涉及:一次一个地在这些子集之间进行循环。以这种方式,将依次对该超集的所有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核查,以判断是否应当将它们包括在该NCL中。
如框208所示,选择这些子集中的一个。例如,如同上面所讨论的,可以以所定义的顺序来选择这些子集。
如框210所示,将用于请求针对该子集的测量的消息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通常,该消息将包括该子集(即,其包括该子集的所有物理层标识符)。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在一些情况下,该消息可以请求频率间测量。相应地,该消息还可以指定要进行测量的频率。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消息可以请求RAT间测量。因此,该消息还可以指定用于测量的RAT。
如框212所示,作为在框210处发送的消息的结果,接收到测量报告。如框214所示,针对每一个后续的子集,重复框208-212的操作,直到对所有的子集都核查完为止。
如框216所示,可以经由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源来获得物理层标识符。例如,如同上面所讨论的,可以经由网络监听模块、通过共置小区信息的使用、经由注册消息、经由网络实体等等,来获得物理层标识符。
如框218所示,基于经由先前框的操作所获得的所有信息来对NCL进行更新。也就是说,可以基于下面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来对NCL进行更新:频率内测量、频率间测量、RAT间测量、网络监听模块测量、注册信息、共置小区信息、网络实体信息等等。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图2的操作可以由不同的实体来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操作由维持NCL所针对的接入点来执行。在该情况下,该接入点生成消息,并且向适当的目的地发送这些消息(例如,通过向由该接入点服务的接入终端发送消息,或者通过向网络实体发送消息)。此外,该接入点将对任何(例如,从接入终端或网络实体)接收的消息进行处理,以维持该NCL。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2的操作由网络实体进行执行,该网络实体维持针对接入点的NCL,并向该接入点发送更新的NCL。在该情况下,网络实体生成消息,并向该接入点发送这些消息。该接入点转而向由该接入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转发这些消息或者发送基于所接收的消息的消息。此外,该接入点向网络实体转发任何接收的信息(例如,来自测量报告消息的信息),以使该网络实体能够基于该信息来维持该NCL。
基于上面的概述,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NCL维持的一些示例。为了说明起见,在UMTS系统的背景下描述该示例。然而,应当明白的是,也可以将本文中的教导用于其它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GSM、LTE、cdma2000等等)。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NCL的创建和管理。在下面的示例中,NCL的创建包括:生成候选PSC的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NCL管理方法包括:对NCL的大小进行限制。例如,可以对候选PSC集的长度进行限制(例如,一些当前的标准将NCL的大小限制为32或者更小)。因此,如果初始创建的PSC集大于指明的大小(例如,大于32个PSC),则可以对该列表进行删减。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使用所确定的用于向移动实体(例如,UE)发送的PSC来创建临时NCL。这可以包括:确定用于临时NCL的PSC,以便提供临时NCL的不同版本,其每一个包括PSC的不同子集(即,上面所提及的子集),这些子集小于所定义的所有可用PSC的集合;例如,以一次32个PSC的子集的方式,循环遍及512个可能的PSC。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各个不同的时刻,向移动实体发送临时NCL的不同版本,以驱使该移动实体使用所定义的所有可用PSC的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在没有被该移动实体用于与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无线频率上,对所有可检测的相邻小区进行检测。换言之,可以执行发送不同的NCL版本,以使得移动站能检测频率间小区。还应当明白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的方案也可以用于频率内测量。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针对频率内小区和频率间小区,对NCL中的PSC进行排序(或者生成优选的PSC集)。例如,可以对NCL中的PSC进行排序,以指示在移动实体移动性管理中使用的相邻小区的优先顺序。可以从该列表中移除排序较低的PSC,以便将NCL维持在所定义的成员资格阈值之内。因此,NCL将只包含排序最高的一些PSC。
在一些方面,划分优先次序的方法可以包括:基于针对各个相关联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指示符,来对PSC进行打分。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对PSC划分优先次序可以包括:基于空闲移动实体的注册来对PSC进行打分。例如,可以与注册的累积计数成比例地分配得分。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对PSC划分优先次序可以包括:基于来自在向相邻小区进行切换期间生成的事件的信息来对PSC进行打分。这些切换事件可以指示相邻小区相对于给定小区的活动性,因此对于打分来说是有用的。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对PSC划分优先次序可以包括:基于在从该小区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实体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MRM)中对各PSC进行报告的频繁程度,来对PSC进行打分。可以基于在执行打分时什么信息是容易可得的来选择所述各种替代方案。
如同本文中所讨论的,对于活动和空闲移动性管理来说,重要的是向UE提供正确的PSC集合来进行测量。基于测量或者测量报告消息(MRM),UE或毫微微小区可以采取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适当措施。通过以这种方式向UE提供准确的PSC列表,可以减少切换延迟。因此,在一些方面,如本文中所教导的NCL管理可以使用对小区进行排序和/或创建PSC的优选列表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空闲或活动UE的移动性管理和/或用于干扰管理。
为了在毫微微小区处构建准确的NCL(例如,在RF阻挡的状况下),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可以使用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这些方法的某种组合,来构建NCL。只是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了所描述的具体方法,并且其不应被理解为将本文中所描述的新颖特征限制于所描述的具体示例。这些方法可以由毫微微小区或者其它基站与无线电射程之内的一个或多个移动实体协作执行。替代地或者另外地,一些特征可以在其它网络实体处实现,以支持或者执行这些方法的某些方面。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频率内”指的是与感兴趣的毫微微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相同的相邻频率,假定其在与该毫微微小区所使用的RAT相同的RAT中。术语“频率间”指的是与该毫微微小区所使用的频率不相同的相邻频率,其可以包括RAT间频率,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排除该可能性。术语“RAT间”指的是与感兴趣的毫微微小区所使用的RAT不相同的相邻RAT。
方法1
该方法利用在毫微微小区处从UE收集的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可以将该方法概括如下:
1、为了构建频率内NCL(例如,专用NCL或者涉及频率内小区的NCL的一部分),毫微微小区规定对检测到的小区的定期报告或者基于事件的报告。从连接到该毫微微小区的UE收集该报告。
2、为了构建频率间NCL(例如,专用NCL或者涉及频率间小区的NCL的一部分),毫微微小区规定对该NCL中所列出的PSC的报告。可以对该NCL中列出的PSC进行循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PSC(例如,多达512个PSC;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事先已知PSC的一个范围或者一些范围是未使用的)。因此,在给定的时刻,毫微微小区可以规定对多达32个PSC(或者某个其它适用的限制)的报告。下面描述的算法指定了在每一个循环期间要测量的频率间PSC。
3、为了构建频率内和/或频率间NCL,毫微微小区还规定对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的小区的报告。注册到毫微微小区的任何UE都报告该UE已测量的PSC连同相应的信号测量。
4、基于在上面的步骤1、2和3中收集的信息来构建和更新该毫微微小区NCL。例如,该NCL可以是基于频率内检测的小区、频率内MRM、频率间MRM和RACH上的UE注册(例如,与注册事件相关联的RACH信令)的聚合的。
为了减少学习阶段可能对移动性管理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下面的优化:基于先验的信息(例如,由NLM、家庭节点B管理系统(HMS)或某个其它实体提供的),在学习阶段可以对一些PSC排序较高,并且例如,可以将这些PSC始终包括在向UE提供的候选者列表中。例如,NLM或HMS可以提供NCL中的前六个PSC,而可以对其它PSC进行旋转来获得MRM。另外,可以使用与上面方法1的步骤2类似的步骤来构建RAT间NCL(例如,针对GSM相邻小区)。上面的步骤4可以用于RAT间NCL的构建。
方法2:
该方法是基于NLM和在毫微微小区处从UE收集的测量报告消息的。
1、毫微微小区使用网络监听模块(NLM)对来自于周围节点B的系统信息进行解码。网络监听模块(NLM)是具有类似移动台的接收机能力的毫微微小区的子系统。
a:如果检测到宏小区(例如,CPICH Ecp/Io>检测阈值,即使其对于对广播信道进行解码来说不足够高),则可以使用在每一个频率上的检测到的(内部和之间的)PSC信息来构建NCL。
b:如果检测到宏小区,并且可以对这些宏小区的广播信道进行解码,则从在该运营商可用的所有频率上的所有检测到的宏小区收集NLM信息。
2、此外,毫微微小区还可以依赖于来自于活动毫微微小区用户的测量报告消息;以及来自于允许的和受限的接入用户的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测量报告消息(如方法1中所指定的)。
3、基于在步骤1和2中收集的信息来构建和更新该毫微微小区NCL。例如,该NCL可以是基于NLM信息、频率内检测到的小区、频率内MRM、频率间MRM和RACH上的UE注册的聚合的。
可以对(随着时间)从不同的NLM测量获得的信息进行组合。此外,还可以使用与方法2的1、2和3类似的步骤来收集和构建RAT间NCL(例如,针对GSM相邻小区)。
如上所述,方法2依赖于网络监听模块和在毫微微小区处从UE收集的测量报告消息。作为再一个示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过程。如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没有检测到宏小区,则运营商可以使用该毫微微小区的GPS坐标来规定针对该毫微微小区的NCL,和/或可以使用方法1中所描述的其它步骤。
相反,如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检测到宏小区(例如,CPICH Ec/Io>检测阈值),但不能对这些宏小区的广播信道进行解码(例如,CPICH Ec/Io<解码阈值),则针对每一个频率i:
NCL频率内={检测到的小区的列表}
NCL频率间,i={检测到的小区的列表}
假定网络监听模块(NLM)对来自于周围节点B的系统信息进行了解码。那么,从运营商可用的所有频率上的小区收集SIB11信息。NCL频率内指明下面各项的并集:在该毫微微小区频率中检测到的小区的频率内NCL中列出的所有PSC、以及在非毫微微小区频率中检测到的小区的与毫微微小区频率相对应的频率间NCL。针对每一个非毫微微小区频率i,NCL频率间,i指明下面各项的并集:在频率i中检测到的小区的频率内NCL中列出的所有PSC、以及在其它频率(≠i)中检测到的小区的与频率i相对应的频率间NCL。
例如,如果在NLM处针对频率A、B和C所检测到的PSC分别是100、101和102。那么:NCLA=PSC{Intra_NCL_100,Inter_NCL_101(与频率A相对应),Inter_NCL_102(与频率B相对应)}的并集;NCLB=PSC{Inter_NCL_100(与频率B相对应),Intra_NCL_101,Inter_NCL_102(与频率B相对应)}的并集;并且NCLC=PSC{Inter_NCL_100(与频率C相对应),Inter_NCL_101(与频率C相对应),Intra_NCL_102}的并集。
此外,毫微微小区还依赖于来自活动毫微微小区用户的测量报告消息;以及来自于允许的和受限的接入用户的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测量报告消息。可以基于在上面的步骤中收集的信息来构建毫微微小区NCL,这些信息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NLM信息、频率内检测到的小区、频率内MRM、频率间MRM或者RACH上的UE注册。RAT间NCL的构建(例如,针对GSM邻居)可以遵循与上面用于NCL频率间,i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其中PSC由适当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广播控制信道(BCCH)绝对射频信道号(ARFCN))来替代。
上面的方法可以结合毫微微小区向家庭节点B管理系统(HMS)报告其GPS坐标、IP地址、PSC、附近小区(如果有的话)的小区ID来使用。随后,HMS可以执行下面的操作:(a)识别位于该毫微微小区的邻域内的所有小区(基于它们的GPS坐标)的PSC(或者RAT专用的物理标识符)和小区ID;和/或(b)识别几个附近的宏小区/微微小区,并且使用它们的NCL信息。可以使用在管理实体处的前述操作获得的信息来构建该毫微微小区的NCL。
作为具体的示例,毫微微小区可以基于该毫微微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来从网络实体接收NCL的PSC。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诸如使用GPS接收机或者其它定位技术)来获得该地理位置。网络实体可以根据该地理位置信息来确定可能的邻居,获得这些可能的邻居的PSC,并将它们发送给该毫微微小区以填充NCL。
为了减少学习阶段可能对移动性管理造成的影响,这里也可以使用上面针对方法1所描述的优化。基于上述内容,应当明白的是,毫微微小区可以使用前述方法来正确地配置它们的NCL,同时解决在前面的部分中所提到的问题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有利的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与传统UE相兼容。
结合构建NCL,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在毫微微小区处使用用于对NCL进行管理(例如,划分优先次序)的方法。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处可以构建优选的PSC列表,该列表可以用于移动性管理过程。这些方法可以位于毫微微小区处或者位于运营商处。NCL的优先次序划分可以包括:使用本文中描述的方法中的一种来创建NCL PSC的潜在列表。随后,毫微微小区规定针对所获得的PSC的频率内和频率间报告(定期的或者基于事件的)。随后,毫微微小区基于例如下面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来创建这些PSC的得分:(a)路径损耗(PL)、CPICH Ec/Io或CPICH RSCP;(b)空闲注册;(c)来自于在切换期间生成的事件(例如,事件2d、事件2b、事件1a等等)的信息;或者(d)在MRM中观察到PSC(或者概括地说,相邻小区)所使用的频率。
为了获得由毫微微小区获取的频率内和频率间PSC(以及RAT间相邻小区)的小区标识符(ID)信息,下面的方法是可行的。在第一方法中,HMS可以向毫微微小区提供所有PSC或邻居物理层标识符和相应的小区ID的列表,以及该毫微微小区的邻域中的其它必要信息。随后,毫微微小区可以使用该信息来构建NCL。或者,可以将PSC或毫微微小区识别的邻居物理层标识符传输给HMS。作为响应,HMS可以向毫微微小区提供小区ID和NCL需要的其它信息。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以通用意义使用术语HMS,以涵盖以下中的任意一个:家庭节点B(HNB)管理系统(如由例如毫微微论坛或3GPP使用的);以及包括例如,可能预先配置的内部毫微微小区(例如,HNB)数据库、可能适用于提供相邻小区信息的位置管理数据库(例如,GPS辅助设备)、或者毫微微小区可以与其交换信息(例如,使用3G-ANR过程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过程)的附近的毫微微小区/RNC的任何管理/参考实体。
NCL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以重选参数、活动的移动性参数、阻挡指示符、RAN和核心网标识符和参数的形式呈现。
不同频率中的宏小区基站有时是共置的(即,位于基本相同的物理位置)。为了适应共置的宏小区,可以对当前的方法进行如下调整。如果操作在不同频率中的共置的宏小区具有相同的PSC,则NCL_(PSC,interfreq)可以包含NCL_(PSC,intrafreq)中的PSC。这是因为可以针对频率内小区来报告检测到的小区。如果共置宏小区信息在HNB处可用,则可以从频率内检测的小区MRM中获得在临时NCL(例如,之内和之间的NCL)中向UE提供的PSC。
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创建临时NCL,并进行循环以覆盖所有512个PSC。现在将对用于循环遍及所有512个PSC的算法进行描述。
该算法涉及:创建临时相邻小区列表,向UE传输该NCL,从UE收集测量报告消息,以及构建更准确的相邻小区列表。该方法可以依赖于活动模式UE和空闲模式UE二者。如果UE在空闲模式中,则毫微微小区可以将该UE转换成连接模式,以便收集报告。
为了构建临时NCL列表,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i)频率内NCL和频率间NCL二者可以以顺序方式或者随机方式循环遍及所有512个PSC。如上面所讨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频率内测量使得报告了所有检测到的小区,因此不必循环遍及频率内的所有PSC。因此,频率内NCL可以包含PSC的固定列表。
ii)可以通过使用来自于频率内MRM的信息来获得要填入频率间NCL中的对PSC的更优估计。由于对于频率内小区来说,报告检测到的小区是可能的,因此可以将检测到的PSC填入(例如,通过NCL、小区信息列表或者MCM)被发送到UE的下一批频率间PSC中。该方法可以依赖于关于其它频率中的共置宏小区的信息。
上面的步骤提供了关于创建要填入NCL中的下一批PSC的方针。把要由UE进行测量和报告的下一批PSC填入该NCL中。通过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来将该列表传输到UE:SIB11、SIB11bis、RAT内和RAT间小区的其它广播、小区信息列表或者MCM。对MCM进行配置以使得:
1、为了构建频率内NCL,毫微微小区规定对检测到的小区的定期报告或者基于事件的报告。
2、为了构建频率间NCL,毫微微小区规定对该NCL中列出的PSC的定期报告或者基于事件的报告。
3、为了构建频率内NCL和/或频率间NCL,毫微微小区规定对RACH上的小区的报告。向毫微微小区进行注册的任何UE报告PSC和它们的信号测量。
基于在步骤1、2和3中收集的信息来构建毫微微小区NCL。也就是说,该NCL是基于:频率内测量和检测到的小区、频率间测量的小区、以及UE注册(例如,RACH上的MRM)的。RAT间NCL的构建(例如,针对GSM邻居)可以遵循与上面2和3类似的步骤。
现在将结合图3-9的流程图来描述与维持(例如,创建、定义、管理等等)NCL有关的另外的细节。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图3-9的操作(或者本文中讨论或教导的任何其它操作)描述成由特定的组件(例如,图1或图10的组件)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9的操作中的大部分可以由维持该NCL所针对的毫微微小区来执行。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图3-9的操作中的很多操作可以由针对毫微微小区维持NCL并向该毫微微小区发送更新的NCL的网络实体来执行。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操作可以由其它类型的组件来执行,并且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组件来执行。还应当明白的是,在给定的实现中,可以不使用本文中描述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为了说明起见,下面的讨论可以指的是接入点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应当明白的是,给定的接入点可以包括单一物理小区或多个物理小区。此外,根据上下文,在一些情况下,术语小区指的是物理小区的覆盖区域。
图3描述了可以结合维持NCL来执行的一些高层级操作。
如框302所示,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来报告由该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如本文中所讨论的,该报告可以涉及下面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频率内测量、频率间测量或者RAT间测量。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该至少一个消息指示启用了检测到的集合的报告。作为另一个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该至少一个消息请求接入终端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在本文中,该消息可以指定要由接入终端进行搜索的一组物理层标识符。
作为又一个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规定包括:定义物理层标识符的超集的不同子集;以及向接入终端连续地发送这些不同的子集,以便对该超集中可由接入终端检测到的所有小区进行连续地标识。在一些情况下,对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对包括在这些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在一些情况下,对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对超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以便针对这些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来选择物理层标识符的不同集合。
在一些情况下,对不同的子集的定义包括:针对每一个子集,对该子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在本文中,针对这些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可以将对物理层标识符的优先次序的指示与该子集一起发送。
在上面讨论的两种优先次序划分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中,优先次序划分可以是基于各种准则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优先次序划分是基于下面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这些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路径损耗(例如,较低的路径损耗导致较高的优先级或得分);空闲接入终端在与这些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小区处的注册(例如,较多的注册导致较高的优先级或得分);来自在与这些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切换期间生成的事件的信息(例如,较多的事件导致较高的优先级或得分);在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中对这些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频繁程度(例如,较多的报告导致较高的优先级或得分);或者与这些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信号质量(例如,强度)(例如,较高的信号质量导致较高的优先级或得分)。
如图3的框304所示,作为规定的结果,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在最小程度上,测量报告消息标识(例如,包括)由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PSC)。根据框302的规定,这些测量报告消息可以与下面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对应:频率内测量、频率间测量或者RAT间测量。
如框306所示,基于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例如,可以将测量报告消息报告的但尚未在NCL中的任何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该NCL中。反之,可以将已经在该NCL之中但测量报告消息没有报告的任何物理层标识符从NCL中删除。
如框308所示,毫微微小区对NCL的当前版本进行广播。例如,毫微微小区可以经由系统信息块(SIB)11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消息传递(例如,小区信息列表或者测量控制消息(MCM))来广播NCL。应当明白的是,将重复地执行框302-308的操作。因此,由于NCL的内容如本文中所描述的被持续地更新并通过多种方式验证,故接收该NCL的任何接入终端可以有效地依赖该NCL。
图4-9描述了可以结合图3的操作使用的示例操作。如下面所讨论的,在各种部署场景中,所描述的操作可以与图3的操作相对应,除了图3的操作之外可以执行这些操作,或者可以独立于图3的操作来执行这些操作。
图4描述了与基于频率内测量报告来维持NCL有关的一些操作。框402、404和406的操作可以分别与框302、304和306的操作相对应。
如框402所示,(例如,由毫微微小区)发送请求接入终端进行频率内测量并发送回测量报告消息的消息。如本文中所讨论的,每一个消息可以指示启用了报告检测到的集合。因此,该消息不需要指定接入终端要对哪些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搜索。
如框404所示,(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处)从在框402处向其发送消息的接入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报告消息。这些测量报告消息将包括接入终端检测到的任何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也就是说,这些测量报告不必受到毫微微小区的NCL中所列出的当前物理层标识符的约束。
如框406所示,可以基于测量报告消息中是否报告了物理层标识符来将该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或者从NCL中移除。例如,如果报告了标识符,并且相应的信号强度超过阈值,并且如果该标识符尚未在NCL中,则可以添加该标识符。或者,如果没有报告标识符,则可以将该标识符移除。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随着时间重复框402-406的操作,以便维持(例如,针对毫微微小区的)准确的NCL。
图5描述了涉及基于频率间测量报告和/或RAT间测量报告来维持NCL的一些操作。框502-506的操作可以对应于图3的框302的操作,而框508和510的操作可以分别对应于框304和306的操作。
如框502所示,定义了针对频率间测量或RAT间测量的物理层标识符的超集的子集。如上面所讨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这些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以定义这些子集。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粘性(sticky)”物理层标识符包括在多个(例如,所有)子集之中。
如框504所示,选择这些子集中的一个子集。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子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
如框506所示,(例如,由毫微微小区)发送请求接入终端进行频率间测量和/或RAT间测量并发送回测量报告消息的消息。在本文中,发送的消息通常包括所选择的子集,并可选地包括对优先次序的指示。
如框508所示,(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处)从在框506处向其发送消息的接入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报告消息。每一个测量报告消息将列出接入终端检测到的该子集的每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此外,每一个消息将指示在其上检测到物理层标识符的频率和/或RAT。
如框510所示,可以基于测量报告消息中是否报告了物理层标识符来将该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或者从NCL中删除。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随着时间重复框504-510的操作,以便维持(例如,针对毫微微小区的)准确的NCL。
图6描述了涉及基于来自接入点的信令来维持NCL的一些操作。在一些情况下,框602和604表示可以用于例如补充图3的操作的操作(例如,以提供用于识别附近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其它机制)。然而,在其它情况下,可以独立地部署图6的操作。
如框602所示,在毫微微小区处接收来自小区的信令。例如,毫微微小区可以接收包括该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信号。作为另一个示例,该信令可以包括广播信道,该广播信道包括用于标识针对该小区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列表的系统信息。在该情况下,信令的接收可以包括:对该广播信道进行解码。
如框604所示,基于所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在所接收的信令包括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可以包括:从信令中检测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在所接收的信令包括广播信道(该广播信道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对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可以包括:从包括在系统信息中的相邻小区列表中提取物理层标识符。
如框606所示,随后,基于所识别的物理层标识符来维持针对毫微微小区的NCL。例如,如果相应的信号强度超过阈值,并且如果物理层标识符尚未在NCL中,则可以将该标识符添加到NCL中。
图7描述了涉及基于接入终端注册来维持NCL的一些操作。
如框702所示,接收来自重选到毫微微小区的至少一个接入终端的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如上面所讨论的,该注册消息可以包括(例如,包含)该接入终端先前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如框704所示,随后,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例如,如果(在注册消息中指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超过阈值,并且如果所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尚未在NCL中,则将该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
图8描述了涉及基于共置小区信息来维持NCL的一些操作。
如框802所示,接收用于标识在不同的频率上共置的小区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以标识这些共置的小区所使用的物理层标识符,并且还指示这些小区在其上进行操作的频率。
如框804所示,随后,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例如,如果已检测到针对第一频率的共置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当前在NCL之中),则将针对第二频率的共置小区的相应物理层标识符(即,相同的标识符)添加到NCL中。
图9描述了涉及基于来自网络实体的信息来维持NCL的一些操作。
如框902所示,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该标识符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该标识符可以包括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毫微微小区的GPS坐标、毫微微小区的IP地址、毫微微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PSC)、毫微微小区的小区ID、附近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例如,PSC)、或者附近小区的小区ID。
当接收到该消息时,网络实体将识别位于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邻域中的任何小区。随后,网络实体将(例如,向毫微微小区)发送包括与识别出的小区相关联的物理层标识符(以及可选的诸如小区ID的其它信息)的消息。例如,网络实体可以发送这些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发送那些小区的NCL。
相应地,如框904所示,从网络实体接收针对框902的消息的响应。如上面所讨论的,该响应可以包括:位于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邻域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如框906所示,随后,基于该响应来确定是否将从网络实体接收的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NCL中。相应地,如框908所示,可以基于框906的确定来维持针对该毫微微小区的NCL。
图10描绘了可以并入到诸如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例如,分别与图1的接入点106和网络实体114相对应)的节点中,以执行如本文中所教导的与NCL有关的操作的一些示例组件(由相应的框来表示)。所描述的组件还可以并入到通信系统中的其它节点中。例如,系统中的其它节点可以包括与针对接入点1002描述的那些组件类似的组件,以提供类似的功能。此外,给定的节点可以包含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接入点可以包含多个收发机组件,收发机组件使接入点能够在多个载波上进行操作和/或经由不同的技术来进行通信。
如图10中所示,接入点1002包括用于与其它节点(例如,接入终端和/或接入点)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006(例如,收发机)。每一个通信设备1006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发射机1008和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接收机1010。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06(例如,接入点1002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包括网络监听模块。
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还包括分别用于与其它节点(例如,网络实体)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1012和1014(例如,网络接口)。例如,通信设备1012或1014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基于有线的或无线回程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方面,可以将通信设备1012或1014实现成被配置为支持基于有线的或无线信号通信的收发机(例如,其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例如,该通信可以涉及发送和接收:消息、参数、其它类型的信息等等。相应地,在图10的示例中,将通信设备1012示为包括发射机1016和接收机1018,而将通信设备1014示为包括发射机1020和接收机1022。
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还包括可以结合如本文中所教导的与NCL有关的操作来使用的其它组件。例如,接入点1002包括用于提供与维持NCL有关的功能以及用于提供其它处理功能的处理系统1024。类似地,网络实体1004包括用于提供与维持NCL有关的功能以及用于提供其它处理功能的处理系统1026。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分别包括用于维持信息(例如,业务信息、阈值、参数等等)的存储器组件1028和1030(例如,包括存储器设备)。此外,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分别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指示(例如,音频和/或视频指示)和/或用于(例如,在对诸如键盘、触摸屏、麦克风等等之类的感测设备进行用户驱动之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设备1032和1034。
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0中,将接入点1002和网络实体1004示为包括可以在本文中描述的各个示例中使用的组件。在实践中,所描绘的框可以在不同的实现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一些实现中,与根据图5实现的实施例相比,在根据图4实现的实施例中,框1024的功能可以不同。
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图10的组件。在一些实现中,图10的组件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电路(诸如,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一个或多个ASIC(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这里,每一个电路(例如,处理器)可以使用和/或并入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由该电路使用的信息或可执行代码以便提供该功能。例如,由框1006和1012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以及由框1024、1028和1032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接入点的一个处理器或一些处理器和该接入点的数据存储器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适当的代码和/或通过处理器组件的适当配置)。类似地,由框1014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以及由框1026、1030和1034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网络实体的一个处理器或一些处理器和该网络实体的数据存储器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适当的代码和/或通过处理器组件的适当配置)。
如同上面所讨论的,在一些方面,可以在包括宏规模的覆盖(例如,诸如3G网络之类的大区域蜂窝网络,其一般被称为宏小区网络或WAN)和较小规模的覆盖(例如,基于住所或基于建筑物的网络环境,其一般被称为LAN)的网络中使用本文中的教导。随着接入终端(AT)在这种网络中移动,在某些位置,该接入终端可能由提供宏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而在其它位置,该接入终端可能由提供较小规模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在一些方面,较小覆盖节点可以用于提供增加的容量增长、建筑物内覆盖和不同的服务(例如,以获得更加健壮的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在相对较大区域上提供覆盖的节点(例如,接入点)可以被称为宏接入点,而在相对较小区域(例如,住所)上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被称为毫微微接入点。应当明白的是,本文中的教导可以适用于与其它类型的覆盖区域相关联的节点。例如,微微接入点可以在小于宏区域而大于毫微微区域的区域上提供覆盖(例如,商业建筑物内的覆盖)。在各种应用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指代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其它接入点类型的节点。例如,宏接入点可以被配置为或被称为接入节点、基站、接入点、eNodeB、宏小区等等。此外,毫微微接入点可以被配置为或被称为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小区等等。在一些实现中,节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相关联(例如,节点可以被称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或者可以将节点划分成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与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微微接入点相关联的小区或扇区可以分别被称为宏小区、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
图11描绘了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1100,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本文中的教导。系统1100为多个小区1102(诸如,例如,宏小区1102A-11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一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1104(例如,接入点1104A-1104G)进行服务。如图11所示,接入终端1106(例如,接入终端1106A-1106L)可以随时间分散于贯穿系统的各个位置中。例如,每一个接入终端1106可以根据该接入终端1106是否活跃和其是否处于软切换当中,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1104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系统1100可以在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1102A-1102G可以覆盖邻近的几个街区或者乡村环境中的几个英里。
图12描绘了示例通信系统1200,在该通信系统1200中在网络环境内部署了一个或多个毫微微接入点。具体而言,系统1200包括安装在相对小规模的网络环境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住所1230中)的多个毫微微接入点1210(例如,毫微微接入点1210A和1210B)。可以将每一个毫微微接入点1210经由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者其它连接手段(没有示出)耦接到广域网1240(例如,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250。如下面将要讨论的,每一个毫微微接入点1210可以被配置为服务相关联的接入终端1220(例如,接入终端1220A)以及可选地服务其它(例如,混合的或外来的)接入终端1220(例如,接入终端1220B)。换言之,向毫微微接入点1210的接入可能是受限的,从而给定的接入终端1220可以由一组指定的(例如,家庭)毫微微接入点1210进行服务,但不能由任何非指定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例如,邻居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进行服务。
图13描绘了覆盖图1300的示例,在该覆盖图中定义了一些跟踪区域1302(或路由区域或位置区域),其中每一个跟踪区域包括一些宏覆盖区域1304。在本文中,与跟踪区域1302A、1302B和1302C相关联的覆盖区域由粗线描绘,并且宏覆盖区域1304由较大的六边形来表示。跟踪区域1302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在该示例中,将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中的每一个(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B和1306C)描绘成位于一个或多个宏覆盖区域1304(例如,宏覆盖区域1304A和1304B)内。然而,应当明白的是,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不位于宏覆盖区域1304内。在实践中,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1302或宏覆盖区域1304内定义大量的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1306A和1306D)。此外,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1302或宏覆盖区域1304内定义一个或多个微微覆盖区域(没有示出)。
再次参见图12,毫微微接入点1210的所有者可以定制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250提供的移动服务(诸如,例如,3G移动服务)。此外,接入终端1220能够在宏环境和较小规模(例如,住所)的网络环境二者中进行操作。换言之,根据接入终端1220的当前位置,接入终端1220可以由与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250相关联的宏小区接入点1260来服务,或者由一组毫微微接入点1210(例如,位于相应用户住所1230中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A和1210B)中的任意一个来服务。例如,当用户不在家时,他由标准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260)来服务,而当用户在家时,他由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210A)来服务。在本文中,毫微微接入点1210可以与传统的接入终端1220后向兼容。
可以将毫微微接入点1210部署在单一频率上,或者替代地部署在多个频率上。根据特定的配置,单一频率或者多个频率中的一个频率或多个可以与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260)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重叠。
在一些方面,只要连接到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终端1220的家庭毫微微接入点)的连接是可能的,那么接入终端1220就可以被配置为连接到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只要接入终端1220A位于用户的住所1230内,那么就可以期望接入终端1220A只与家庭毫微微接入点1210A或1210B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如果接入终端1220在宏蜂窝网络1250中进行操作,但并不位于其最优选的网络(例如,如优选漫游列表中所定义的)上,那么接入终端1220可以使用更优系统重选(BSR)过程来继续搜索最优选的网络(例如,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这涉及对可用系统进行定期扫描,以便确定更优的系统当前是否可用,并且随后捕获该优选的系统。接入终端1220可以限制对特定的频段和信道的搜索。例如,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毫微微信道,以使得一个区域中的所有毫微微接入点(或所有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操作在这些毫微微信道上。可以定期地重复针对最优选系统的搜索。当发现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时,接入终端1220选择该毫微微接入点1210,并且当位于该毫微微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内时,注册到该毫微微接入点上以便于使用。
在一些方面,向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是受限的。例如,给定的毫微微接入点可以仅向某些接入终端提供某些服务。在具有所谓的受限(或封闭)接入的部署中,给定的接入终端可以仅由宏小区移动网络和定义的一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位于相应的用户住所1230中的毫微微接入点1210)来进行服务。在一些实现中,可以限制接入点,以便不向至少一个节点(例如,接入终端)提供信号传输、数据存取、注册、寻呼或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方面,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其还可以被称为封闭用户组家庭节点B)是向受限的规定的一组接入终端提供服务的接入节点。可以根据需要来临时地或者永久地扩展该组。在一些方面,可以将封闭用户组(CSG)定义为共享接入终端的公共接入控制列表的接入点(例如,毫微微接入点)的集合。
因此,在给定的毫微微接入点和给定的接入终端之间可以存在各种关系。例如,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说,开放毫微微接入点是指具有不受限的接入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该毫微微接入点允许向任何接入终端的接入)。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是指以某种方式受到限制(例如,针对接入和/或注册受到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家庭毫微微接入点是指接入终端被授权接入和在其上进行操作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为定义的一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提供永久接入)。混合(或访客)毫微微接入点是指在其上向不同的接入终端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可以允许一些接入终端部分地和/或临时地接入,而允许其它接入终端完全接入)。外来毫微微接入点是指除了可能的紧急情况(例如,911呼叫)之外,接入终端不被授权接入或者在其上进行操作的毫微微接入点。
从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的角度来看,家庭接入终端是指被授权接入安装在该接入终端的所有者的住所中的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通常家庭接入终端对该毫微微接入点具有永久接入)。访客接入终端是指对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基于期限、使用时间、字节、连接计数或某种其它标准或准则受到限制)具有临时接入的接入终端。外来接入终端是指除了例如,诸如911呼叫之类的可能的紧急情况之外,不具有接入该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的许可的接入终端(例如,不具有向该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进行注册的证书或许可的接入终端)。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的公开内容在毫微微接入点的背景下描述了各种功能。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微微接入点可以为更大的覆盖区域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例如,微微接入点可以是受限的,可以针对给定的接入终端来定义家庭微微接入点等等。
可以在同时支持针对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使用本文中的教导。在本文中,每一个终端可以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接入点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者某种其它类型的系统来建立该通信链路。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将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其也可以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与一个维度相对应。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其它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从而使得互易性(reciprocity)原则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在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图14描绘了示例MIMO系统1400的无线设备1410(例如,接入点)和无线设备1450(例如,接入终端)。在设备1410处,从数据源1412向发送(TX)数据处理器1414提供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随后,在相应的发射天线上发送每一个数据流。
TX数据处理器1414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经编码的数据。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个数据流的经编码的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一般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可以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者M-QAM)来对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可以由处理器14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数据存储器143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由处理器1430或者设备141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其它信息。
随后,可以向TX MIMO处理器1420提供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TXMIMO处理器1420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随后,TX MIMO处理器1420向NT个收发机(XCVR)1422A到14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一些方面,TX MIMO处理器14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和发射该符号的天线。
每一个收发机14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便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便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的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1424A到1424T发送来自收发机1422A到1422T的NT个经调制的信号。
在设备1450处,发送的经调制的信号由NR个天线1452A到1452R接收,并且来自每一个天线1452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相应的收发机(XCVR)1454A到1454R。每一个收发机14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对经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便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
随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1460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和处理来自NR个收发机14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便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随后,RX数据处理器1460对每一个检测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便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1460的处理过程与设备14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420和TX数据处理器1414执行的处理过程是相反的。
处理器14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面讨论)。处理器1470形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数据存储器147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处理器1470或者设备1450的其它组件所使用的其它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随后,该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1438(其还从数据源14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480进行调制,由收发机1454A到1454R进行调节,并且被发送回设备1410。
在设备1410处,来自设备1450的经调制的信号由天线1424接收,由收发机1422调节,由解调器(DEMOD)14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4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设备14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随后,处理器14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并随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图14还描绘了可以包括执行如本文中所教导的NCL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通信组件。例如,NCL控制组件1490可以与处理器1430和/或设备1410的其它组件进行协作,以便如本文中所教导的维持NCL。应当明白的是,对于每一个设备1410和1450来说,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一组件来提供。例如,单一处理组件可以提供NCL控制组件1490和处理器1430的功能。
可以将本文中的教导并入到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和/或系统组件中。在一些方面,可以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通过指定带宽、发射功率、编码、交织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中使用本文中的教导。例如,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应用于下列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码分多址(CDMA)系统、多载波CDMA(MC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其它多址技术。可以设计使用本文中的教导的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一种或多种标准(诸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和其它标准)。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或某种其它技术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技术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等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在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和其它类型的系统中实现。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而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虽然使用3GPP术语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但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的教导可以应用于3GPP(例如,Re199、Re15、Re16、Re17)技术以及3GPP2(例如,1xRTT、1xEV-DO Rel0、RevA、RevB)技术和其它技术。
可以将本文中的教导并入到多种装置(例如,节点)中(例如,在多种装置中实现或由多种装置来执行)。在一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节点(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例如,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者被称为用户设备、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节点、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某种其它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种其它适当的处理设备。相应地,可以将本文中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并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设备、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被配置为经由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设备中。
接入点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者被称为:节点B、e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BS)、无线基站(RBS)、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机(BTS)、收发机功能(TF)、无线收发机、无线路由器、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宏小区、宏节点、家庭eNB(HeNB)、毫微微小区、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或者某种其它类似术语。
在一些方面,节点(例如,接入点)可以包括用于通信系统的接入节点。例如,这种接入节点可以经由去往网络(例如,诸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之类的广域网)的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该网络提供连接或者提供去往该网络的连接。相应地,接入节点可以使另一个节点(例如,接入终端)能够接入网络或某种其它功能单元。此外,应当明白的是,这两个节点中的一个或该二者可以是便携式的,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是相对非便携的。
还应当明白的是,无线节点能够以非无线方式(例如,经由有线连接)来发送和/或接收信息。因此,如本文中所讨论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可以包括适当的通信接口组件(例如,电或光接口组件),以便经由非无线介质进行通信。
无线节点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这些无线通信链路是基于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或者在其它情况下支持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例如,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与网络进行关联。在一些方面,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者在其它情况下使用诸如本文中讨论的那些之类的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标准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Wi-Fi等等)。类似地,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者在其它情况下使用多种相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因此,无线节点可以包括适当的组件(例如,空中接口),以便使用上述或者其它无线通信技术来建立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并经由其进行通信。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具有相关联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的无线收发机,这些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包括促进无线介质上的通信的各种组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在一些方面,本文中(例如,参照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描述的功能可以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类似指明的“用于……的模块”功能相对应。参见图15和图16,装置1500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的功能模块。这里,用于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该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模块1502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用于作为该规定的结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接收测量报告消息的模块1504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该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1506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用于广播该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1508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在该毫微微小区处接收信令的模块1510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基于所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模块1512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用于从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收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模块1514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确定是否将来自于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1516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用于接收标识在不同的频率上共置的小区的信息的模块1518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1520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用于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的模块1522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接收针对该消息的响应的模块1524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确定是否将从网络实体接收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1526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文中讨论的处理系统相对应。
图15和图16的模块的功能可以使用与本文中的教导相一致的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一些方面,可以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实现为一个或多个电组件。在一些方面,可以将这些框的功能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方面,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SI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软件、其它有关的组件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还可以用如本文中所教导的某种其它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在一些方面,图15和图16中的任意虚线框中的一个或多个虚线框是可选的。
应当理解的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等之类的标示对本文中的元素的任何提及通常并不限制那些元素的数量或顺序。而是在本文中可以将这些标示用作在两个或更多元素之间或者在一个元素的一些实例之间进行区分的便利方法。因此,对于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提及并不意味着在此处仅使用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一定以某种方式排在第二元素之前。此外,除非明确说明,否则一组元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由A、B和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形式的术语意指“A或B或C或这些元素的任意组合”。例如,该术语可以包括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A和B和C、或2A、或2B、或2C等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技艺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可能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可以将结合本文中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处理器、单元、电路和算法步骤中的任意一个实现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二者的组合,其可以使用源代码或某种其它技术来设计)、各种形式的并入指令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中其可以被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不应将这种实现决策解释为背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可以在处理系统、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中实现或由其执行。处理系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IC来实现,或者可以在IC中实现(例如,作为片上系统的一部分)。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单元、分立硬件组件、电子组件、光组件、机械组件或者被设计为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上述各项的任意组合,并且IC可以执行位于在该IC之中、该IC之外或二者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配置。
应当理解的是,任何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方法的例子。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设计偏好,可以对这些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进行重新排列,而其仍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之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给出各个步骤的元素,但并不意味着其受限于所给出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促进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且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可以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光碟、光碟、数字多功能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碟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此外,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面各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应当明白的是,可以用任何适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多种动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计算、运算、处理、推导、调查、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进行查找)、断定等等。此外,“确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存取(例如,在存储器中存取数据)等等。此外,“确定”可以包括解析、挑选、选择、建立等等。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对所公开的方面的前述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前提下,本文中定义的通用原理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旨在限于本文中示出的这些方面,而是符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为: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通信设备,其被配置为:作为所述规定的结果,接收测量报告消息,其中,所述测量报告消息对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所述装置的相邻小区列表,并且
所述通信设备还被配置为:广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另一个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信令;
所述信令是从小区接收的;
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并且
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维持还基于识别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信令包括广播信道,所述广播信道包括对针对所述小区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列表进行标识的系统信息;
所述信令的接收包括:对所述广播信道进行解码;并且
对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包括:从包括在所述系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列表中提取物理层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包括:从所述信令检测所述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所述至少一个消息指示启用了检测到的集合的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请求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消息指定要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搜索的一组物理层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规定包括:
定义物理层标识符的超集的不同子集;以及
向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连续地发送所述不同的子集,以便对可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所述超集的所有小区进行连续地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对包括在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里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
对所述超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以便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选择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不同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对所述子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优先次序划分是基于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路径损耗、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小区处的空闲接入终端的注册、来自于在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切换期间生成的事件的信息、或者在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中对所述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频繁程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对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优先次序的指示是与所述子集一起发送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还被配置为:从重选到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收至少一个注册消息;
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并且
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另一个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标识不同频率上的共置小区的信息;并且
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另一个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
所述另一个通信设备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针对所述消息的响应;
所述响应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邻域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并且
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确定是否将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16.一种通信的方法,包括:
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作为所述规定的结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接收测量报告消息,其中,所述测量报告消息对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基于所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所述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以及
广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毫微微小区处接收信令,其中,所述信令是从小区接收的;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维持还基于识别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信令包括广播信道,所述广播信道包括对针对所述小区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列表进行标识的系统信息;
所述信令的接收包括:对所述广播信道进行解码;并且
对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包括:从包括在所述系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列表中提取物理层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识别包括:从所述信令中检测所述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所述至少一个消息指示启用了检测到的集合的报告。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规定包括:发送至少一个消息,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请求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消息指定要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搜索的一组物理层标识符。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规定包括:
定义物理层标识符的超集的不同子集;以及
向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连续地发送所述不同的子集,以便对可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所述超集中的所有小区进行连续地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不同的子集的定义包括:对包括在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里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不同的子集的定义包括:
对所述超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以便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选择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不同集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不同子集的定义包括: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对所述子集的物理层标识符划分优先次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优先次序划分是基于下面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路径损耗、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小区处的空闲接入终端的注册、来自于在与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相关联的切换期间生成的事件的信息、或者在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中对所述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频繁程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子集中的每一个子集,对所述物理层标识符的优先次序的指示是与所述子集一起发送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重选到所述毫微微小区的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收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确定是否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于标识不同的频率上的共置小区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所述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
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针对所述消息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括:与所述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邻域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确定是否将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31.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作为所述规定的结果,接收测量报告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测量报告消息对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用于基于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所述装置的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以及
用于广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接收信令的模块,其中,所述信令是从小区接收的;以及
用于基于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的模块,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维持还基于识别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重选到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收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用于确定是否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接收对不同的频率上的共置小区进行标识的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针对所述消息的响应的模块,其中,所述响应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邻域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用于确定是否将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模块。
3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规定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报告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
作为所述规定的结果,在毫微微小区处接收测量报告消息,其中,所述测量报告消息对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检测到的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进行标识:
基于接收的测量报告消息来维持针对所述毫微微小区的相邻小区列表;以及
广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毫微微小区处接收信令,其中,所述信令是从小区接收的;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信令来识别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列表的维持还基于识别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从重选到所述毫微微小区的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收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确定是否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注册消息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接收用于对不同的频率上的共置小区进行标识的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向网络实体发送包括与所述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消息;
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针对所述消息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括:与所述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邻域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以及
确定是否将从所述网络实体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层标识符添加到所述相邻小区列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67844P | 2011-03-25 | 2011-03-25 | |
US61/467,844 | 2011-03-25 | ||
US13/427,659 | 2012-03-22 | ||
US13/427,659 US9113368B2 (en) | 2011-03-25 | 2012-03-22 | Maintaining neighbor cell list |
PCT/US2012/030570 WO2012135120A1 (en) | 2011-03-25 | 2012-03-26 | Automatic maintaining neighbor cell lis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44225A true CN103444225A (zh) | 2013-12-11 |
CN103444225B CN103444225B (zh) | 2016-11-23 |
Family
ID=4593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51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4225B (zh) | 2011-03-25 | 2012-03-26 | 自动维持相邻小区列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113368B2 (zh) |
EP (1) | EP2689603B1 (zh) |
JP (2) | JP5784817B2 (zh) |
KR (2) | KR101576922B1 (zh) |
CN (1) | CN103444225B (zh) |
WO (1) | WO201213512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5925A (zh) * | 2014-12-08 | 2017-08-0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便于网络识别的方法、接入节点、网络识别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7079251A (zh) * | 2014-11-11 | 2017-08-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邻居感知网络(nan)中的接入点之间传送近邻信息 |
CN107851279A (zh) * | 2015-05-19 | 2018-03-27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智能发布列表引擎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39243B2 (en) | 2009-08-21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manage neighbor cell lists |
US20110228687A1 (en) * | 2010-03-16 | 2011-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reciprocal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ighbor relations |
US9113368B2 (en) | 2011-03-25 | 2015-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intaining neighbor cell list |
CN104303537A (zh) * | 2012-03-15 | 2015-01-21 | 诺基亚公司 | 基于负命中更新覆盖范围表示 |
US9414273B2 (en) * | 2012-08-08 | 2016-08-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nbound handover for macrocell-to-femtocell call transfer |
GB2508861B (en) * | 2012-12-13 | 2014-12-17 | Ip Access Ltd | Network eleme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for |
GB2512371A (en) * | 2013-03-28 | 2014-10-01 | Ubiquisys Ltd | Selection of a basestation physical layer identifier |
US9661507B2 (en) | 2013-06-19 | 2017-05-23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US20140376393A1 (en) * | 2013-06-19 | 2014-1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reporting inter-system measurement capa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479950B2 (en) * | 2013-08-16 | 2016-10-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369900B2 (en) | 2013-09-12 | 2016-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ased on a neighboring cell constraint |
US9942820B2 (en) * | 2013-12-02 | 2018-04-10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oss-cell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coverage balance improvement |
CN104735705B (zh) * | 2013-12-23 | 2018-05-2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覆盖和基础数据的核查方法及装置 |
US9642071B2 (en) * | 2014-02-28 | 2017-05-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cess point initiated neighbor report request |
EP2919532A1 (en) * | 2014-03-14 | 2015-09-16 |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mong a set of nodes covering an area , a subset of nodes that are not in an energy saving mode |
US9877272B2 (en) | 2014-03-25 | 2018-01-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itial scan enhancements |
US20150334612A1 (en) * | 2014-05-13 | 2015-1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mall cell channel selection |
US20150350974A1 (en) * | 2014-05-30 | 2015-1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ment for bss transition, load balancing and ap selection |
CN105282841A (zh) * | 2014-06-12 | 2016-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US9648525B2 (en) * | 2014-08-12 | 2017-05-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intra-frequency cell reselection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connected mode |
CN117835198A (zh) * | 2015-04-22 | 2024-04-05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3gpp网络中的小数据使用使能的设备和方法 |
US9843473B2 (en) * | 2015-12-22 | 2017-12-12 | T-Mobile Usa, Inc. | Backhaul fault analysis for femto network |
US10425926B2 (en) | 2016-05-10 | 201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additional system information |
GB2553572B (en) * | 2016-09-12 | 2019-09-04 | I P Access Limted | A network entit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riving a cell candidate list from a neighbour list |
CN109690973B (zh) | 2016-09-13 | 2021-05-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邻居小区列表 |
US10172026B2 (en) | 2017-02-08 | 2019-01-01 | Wipro Limi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eighbor rela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s |
KR102086087B1 (ko) * | 2017-03-14 | 2020-03-06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네이버 리스트 생성 방법 및 단말 |
US10659953B2 (en) | 2017-06-16 | 2020-05-1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bric aware smart client steering for service provider Wi-Fi networks |
EP3425952B1 (en) * | 2017-07-07 | 2020-02-19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11716558B2 (en) | 2018-04-16 | 2023-08-01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high-capacity data and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s |
EP3729886B1 (en) | 2018-09-25 | 2021-11-17 | BlackBerry Limited | Managing local emergency numbers |
CN112840728B (zh) | 2018-10-12 | 2024-09-13 | 特许通讯运营公司 |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小区标识的设备及方法 |
US11307310B2 (en) * | 2020-04-16 | 2022-04-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for managing neighbor relations and coordinating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s for moving high altitude platform system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7643A (zh) * | 2007-02-28 | 2010-01-13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中邻接小区的自配置和优化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31892A (en) | 1997-11-26 | 1999-06-02 | Motorola Ltd | Method of altering a neighbour cell lis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344472B2 (ja) | 1999-05-20 | 2002-11-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方法 |
US7065361B1 (en) | 2000-12-08 | 2006-06-20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of tuning handoff neighbor lists |
WO2002089369A1 (en) | 2001-05-02 | 2002-11-07 | Strix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link quality among neighbor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s |
ATE442754T1 (de) | 2001-07-03 | 2009-09-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zum einstufen von nachbarzellen als kandidaten für eine weiterreichung |
JP2003259433A (ja) | 2002-02-28 | 2003-09-12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6735443B2 (en) | 2002-06-28 | 2004-05-1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UE assisted system database update |
US7319852B2 (en) | 2002-08-29 | 2008-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mpensation in a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
US20050277416A1 (en) | 2002-09-10 | 2005-12-15 | Nokia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EP1422959A1 (en) | 2002-11-21 | 2004-05-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reating a neighbour cell list depending on the velocity vector of a user equipment |
TWI441532B (zh) * | 2003-11-13 | 2014-06-1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有利於系統間交接之方法及系統 |
US7450904B2 (en) | 2004-01-08 | 2008-11-1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Escape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CA2559268A1 (en) | 2004-03-12 | 2005-09-2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iton systems with a multi-mode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
US7676226B2 (en) | 2004-05-17 | 2010-03-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ast handover method optimized for IEEE 802.11 networks |
US7463887B2 (en) | 2004-08-18 | 2008-12-09 | M-Stack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measurements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er equipment |
US20070232307A1 (en) | 2004-12-16 | 2007-10-04 | Tarek Ibrahim | Pico Cell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US7369852B2 (en) | 2005-04-27 | 2008-05-06 | Motorola, Inc. | Methods for informing subscribers in a channelized network of adjacent sites |
US8190155B2 (en) | 2005-05-11 | 2012-05-2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JP4790018B2 (ja) * | 2005-08-29 | 2011-10-12 | ケイティーフリーテ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非同期式wcdma網における隣接リストの自動最適化方法及び装置 |
US20070097939A1 (en) | 2005-10-04 | 2007-05-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ico radio base station |
US20070218920A1 (en) | 2006-03-16 | 2007-09-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fixed communication access networks |
CN101141335A (zh) | 2006-09-07 | 2008-03-12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基于用户终端的快速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WO2008060236A2 (en) * | 2006-11-17 | 2008-05-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mission of special neighbor cell lists |
WO2008090914A1 (ja) | 2007-01-24 | 2008-07-31 | Nec Corporation | 無線移動局、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セル管理方法 |
WO2008095542A1 (en) | 2007-02-09 | 2008-08-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ling neighbouring cell lis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916920B2 (ja) | 2007-03-06 | 2012-04-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隣接セルリスト管理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
WO2008113373A1 (en) | 2007-03-16 | 2008-09-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ll identity information at handover |
US7706304B2 (en) | 2007-06-21 | 2010-04-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routers to hosts |
US8559344B2 (en) | 2007-06-29 | 2013-10-15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reating and updating base station neighbor lists |
US20090005052A1 (en) | 2007-06-30 | 2009-01-01 | David Abusch-Magd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reating and Updating Base Station Neighbor Lists |
US20090047958A1 (en) | 2007-08-16 | 2009-02-19 | Anna Pucar Rimhagen | Neighbor List Management for User Terminal |
US7944886B2 (en) | 2007-08-21 | 2011-05-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nfrastructure-based enabling indication for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20100195525A1 (en) | 2007-09-27 | 2010-08-05 | Nokia Corporation | Preliminary Neighbor Cell Suitability Check |
US20090092098A1 (en) | 2007-10-05 | 2009-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neighbo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648493B2 (en) * | 2007-11-16 | 2017-05-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ing identifier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
US9014155B2 (en) | 2007-11-19 | 2015-04-21 | Rajarshi Gupta | Access point configuration schemes |
CN101911766A (zh) | 2008-01-07 | 2010-12-08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构建邻居小区关系的唯一小区身份的识别 |
EP2079263A1 (en) | 2008-01-11 | 2009-07-1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cess point re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107950B2 (en) | 2008-01-25 | 2012-01-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RAT/ frequency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 list management |
EP2324666B1 (en) | 2008-07-02 | 2012-1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inter-domain access technology neighbor relations |
US8140074B2 (en) | 2008-08-28 | 2012-03-20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2010118986A (ja) | 2008-11-14 | 2010-05-27 | Softbank Bb Corp | 小型基地局、設定方法 |
US8838090B2 (en) * | 2009-01-15 | 2014-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
US9204349B2 (en) | 2009-02-10 | 2015-12-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 hand-in of user equipment to femto cells |
ATE546972T1 (de) | 2009-02-25 | 2012-03-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dynamischen aktualisierung von nachbarzelllisten in heterogenen netzwerken |
US8289901B2 (en) | 2009-03-17 | 2012-10-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inning and cascading avoidance in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LANS |
US8805371B2 (en) | 2009-03-17 | 2014-08-12 | Airvana Lp | Identifying hand-over targets in lightly coordinated networks |
US8768398B2 (en) | 2009-04-23 | 2014-07-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asurement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JP5286159B2 (ja) | 2009-05-29 | 2013-09-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ネイバーリストの生成方法ならびに制御装置 |
CN102461270B (zh) | 2009-06-26 | 2015-03-25 | 诺基亚公司 | 便于切换至封闭订户组小区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GB2472595B (en) | 2009-08-11 | 2012-01-11 | Ubiquisys Ltd | Creating neighbour cell lists |
KR101122868B1 (ko) * | 2009-08-17 | 2012-03-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홈 기지국의 물리계층 식별정보를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US8639243B2 (en) | 2009-08-21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manage neighbor cell lists |
EP2475197A4 (en) | 2009-08-31 | 2015-11-18 | Fujitsu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IC STATION DEVICE METHOD FOR MINIMIZING THE INTERFERENCE OF ELECTRIC SHAFTS |
WO2011068804A1 (en) | 2009-12-01 | 2011-06-09 |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topology of a wireless network |
US8235301B2 (en) | 2010-01-12 | 2012-08-07 | Landauer Inc. | RFID tag for use in dosimetry |
US20110228687A1 (en) | 2010-03-16 | 2011-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reciprocal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ighbor relations |
TWI555344B (zh) | 2010-06-18 | 2016-10-2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用於啓動胞元前向存取頻道(cell_fach)狀態中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移動性的方法及wtru |
KR20120007339A (ko) | 2010-07-14 | 2012-01-20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세정제 조성물 |
US20130079007A1 (en) | 2011-03-25 | 2013-03-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ighbor cell list based on handover message |
US9113368B2 (en) | 2011-03-25 | 2015-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intaining neighbor cell list |
-
2012
- 2012-03-22 US US13/427,659 patent/US91133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26 WO PCT/US2012/030570 patent/WO201213512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3-26 KR KR1020137028255A patent/KR10157692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26 JP JP2014502656A patent/JP57848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26 KR KR1020157013967A patent/KR20150065928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3-26 CN CN201280015172.5A patent/CN10344422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26 EP EP12712499.8A patent/EP268960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
- 2015-05-19 US US14/716,712 patent/US92774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7-22 JP JP2015145043A patent/JP603901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7643A (zh) * | 2007-02-28 | 2010-01-13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中邻接小区的自配置和优化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3GPP: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 al radio access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 al radio access network,release 10", 《3GPP TS36.300》 * |
ERICSSON: "METHOD FOR ANR SUPPORT IN UTRAN,R2-106442", 《3GPP 》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9251A (zh) * | 2014-11-11 | 2017-08-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邻居感知网络(nan)中的接入点之间传送近邻信息 |
CN107005925A (zh) * | 2014-12-08 | 2017-08-0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便于网络识别的方法、接入节点、网络识别方法和用户设备 |
US11071046B2 (en) | 2014-12-08 | 2021-07-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identification, access node, method for network identific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7851279A (zh) * | 2015-05-19 | 2018-03-27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智能发布列表引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77468B2 (en) | 2016-03-01 |
KR101576922B1 (ko) | 2015-12-11 |
WO2012135120A1 (en) | 2012-10-04 |
JP5784817B2 (ja) | 2015-09-24 |
JP6039019B2 (ja) | 2016-12-07 |
US20130079003A1 (en) | 2013-03-28 |
EP2689603A1 (en) | 2014-01-29 |
US9113368B2 (en) | 2015-08-18 |
KR20130140152A (ko) | 2013-12-23 |
US20150257061A1 (en) | 2015-09-10 |
EP2689603B1 (en) | 2018-08-15 |
KR20150065928A (ko) | 2015-06-15 |
JP2015213372A (ja) | 2015-11-26 |
JP2014512756A (ja) | 2014-05-22 |
CN103444225B (zh) | 2016-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44225A (zh) | 自动维持相邻小区列表 | |
CN102474768B (zh) | 基于多个导频签名指示符的接入点识别 | |
US884856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d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KR101461107B1 (ko) | 이웃 관계 정보 관리 | |
US20130079007A1 (en) | Neighbor cell list based on handover message | |
CN102860076B (zh) | 针对不同的小区类型维持不同的虚拟活动集 | |
CN102577508B (zh) | 由接入点进行的切换参数的确定 | |
US2013022327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ling measurement signalling | |
TWI610585B (zh) | 判斷小區是否可用在能量降低模式的方法及設備 | |
CN102860066A (zh) | 邻居关系信息管理 | |
CN105519159A (zh) | 使用频分双工的无线网络中的雷达检测 | |
US8934912B2 (en) | Method for deciding unregistered macrocell user equipment adjacent to femtocell base station | |
US2012011549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femtocells using intercell uplink signals | |
US8989760B2 (en) | Using low-power access points to identify traffic congestion zones | |
US20130237231A1 (en) | Using access points to identify coverage holes | |
CN102474767A (zh) | 接入点导频签名指示符的基于消息的交换 | |
CN104995952A (zh) | 用于切换信令的资源保留 | |
Wu et al. | Physical cell identity self-organization for home eNodeB deployment in LTE | |
US20150085755A1 (en) | Coordinate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layer identifier and transmit power | |
Chandrasekhar et al. | 4 Access mechanis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