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841A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2841A CN105282841A CN201410262065.3A CN201410262065A CN105282841A CN 105282841 A CN105282841 A CN 105282841A CN 201410262065 A CN201410262065 A CN 201410262065A CN 105282841 A CN105282841 A CN 1052828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location
- request message
- measurement result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DMBHHRLKUKUOEG-UHFFFAOYSA-N dipheny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C1=CC=CC=C1 DMBHHRLKUKUOE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GANSGVIUGARFR-UHFFFAOYSA-N dipotassium dioxosilane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K+].[K+].O=[Si]=O.O=[Al]O[Al]=O YGANSGVIUGAR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7 muscov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7—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36—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measured values, i.e. measurement on mobile and position calculation on base st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72—Transmiss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e.g. anti-collision syste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95—Proximity-based methods, e.g. position inferred from reception of particular signa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目标位置范围根据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根据第一终端标识,获取第一终端测量的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和测量结果,计算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本发明提高了终端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终端进行定位的方式主要包括卫星定位和基站定位两种。
其中,卫星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具有覆盖地域广、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基站定位是指通过获取终端接入移动运营商的基站来确定终端的位置的一种定位技术。它的优点是不依赖于GPS,可以进行室内定位。
卫星定位虽然精度高,但不能进行室内定位,而基站定位虽然可进行室内定位,但定位精度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提高终端的定位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定位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中心,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距离测量模块具体包括:
测量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中心,所述定位中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中心的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第二终端,通过测量被定位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通过计算,使得定位精度较低的第一终端提高了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有障碍物遮挡的场所进行高精度定位,提高了用户体验,从而可进行各种高精度位置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由终端发起的定位过程,也适用于由定位业务服务器发起的定位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位中心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更新终端标识与基站信息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位中心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定位中心,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步骤12,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步骤13,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步骤14,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利用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第二终端,通过测量被定位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通过计算,使得定位精度较低的第一终端提高了定位精度,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优选地,第一终端为不具备GPS定位的终端,第二终端为具备GPS定位的终端。第一终端在有障碍物遮挡的场所,例如室内,只能通过基站定位确定第一位置信息,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终端可以在有障碍物遮挡的场所进行高精度定位,提高了用户体验。从而还可进行各种高精度位置应用。
当然,除了上述情况,在其他情况下,只要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计算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均能提高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下面分步骤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
步骤11,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这里的定位请求消息可以是第一终端发送的,也可以是第三方平台通过定位业务服务器发送到所述定位中心的。即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由终端发起的定位过程,也适用于由定位业务服务器发起的定位过程。
在接收到定位请求消息后,定位中心需要首先确定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优选地,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定位中心与预存第一对应关系的数据库连接,当接收到定位请求消息后,查询所述数据库,确定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在根据该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出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这个原始位置范围是一个精确度较低的范围。
由于终端在发生位置更新时,会发送消息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基站切换。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检测到终端发生位置改变后,获取终端当前所述的基站信息等发送到定位中心,定位中心将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更新到所述数据库中。这样,可以确保数据库中始终存储着最新的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这里的终端既可以是第一终端,也可以是定位精度较高的第二终端。
对于上述形成第一对应关系的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移动通信信号接入移动网络,当其位置改变时,发送消息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基站切换。
步骤22,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系统检测到终端位置发生改变后,将该终端所属基站等信息发送给定位中心。
步骤23,定位中心收到终端位置改变消息后,发送消息到数据库,更新该终端的基站信息。
在确定了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后,需要执行步骤12,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
步骤13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以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为圆心,根据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出目标区域范围。再根据终端标识与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在目标区域范围内的基站下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终端标识为能够标识该终端的信息,可以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IMSI),也可以是移动台识别号码(MobileSubscriberInternationalISDN/PSTNnumber,MSISDN)。此时,定位中心会请求第二终端对自身进行定位,并将准确的第二定位信息返回给定位中心。由于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第一终端,那么定位中心获得的第二位置信息也是较为准确的。
另外,对于定位精度较高的第二终端,可以直接将第二终端的第二定位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形成终端标识和位置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这样步骤13就可以直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二>
步骤12具体包括:
从预存的终端标识和终端的位置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根据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在方式二中,同样需要先确定出目标区域范围,进一步地,确定处于目标区域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直接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式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后,需要执行步骤13,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步骤13优选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需要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第一终端根据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标识,优选地,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具体地,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标识,向第二终端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请求测量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将此时对应的时间点记为T1。这里主要是考虑到无线电信号是具有固定的传输速率的。第二终端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后,立即通过无线电信号返回响应消息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的时间点为T2。第一终端可以根据T2与T1的时间差,以及无线电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第一终端测量出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后,定位中心获取该测量结果。
再执行步骤14,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其中优选地,步骤14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对应于上述用于定位中心的定位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步骤32,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步骤33,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整体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1,定位业务服务器发起定位请求,当然还可以是第一终端A发起的定位请求,如果第一终端A发起定位,则第一终端A相当于定位业务服务器,也可以是其他的第三方平台或第三终端等接入定位业务服务器发起定位请求;
步骤42,定位中心向数据库发起查询第一终端A的第一基站信息的请求;
步骤43,数据库向定位中心返回第一基站信息;
步骤44,定位中心根据第一基站信息,计算出第一终端A的原始位置范围,然后向数据库查询以第一终端A的原始位置范围为圆心的预设区域半径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其中第二终端B/C/D的定位精度高于第一终端A;
步骤45,数据库返回第二终端B/C/D的第二终端标识给定位中心;
步骤46,定位中心发送消息到第二终端,要求其进行高精度定位;
步骤47,第二终端B/C/D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将确定的第二位置信息发给定位中心;
步骤48,定位中心记录每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49,当每收到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后,定位中心立刻将该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发送给第一终端,要求第一终端测试其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步骤410,第一终端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测量请求消息到第二终端;
步骤411,第二终端收到第一终端的测量请求消息后,立刻发送响应消息给第一终端;
步骤412,第一终端将测量的与第二终端的距离作为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中心;
步骤413,当定位中心收齐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其对应的与第一终端的距离后,进行三角计算,计算出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414,定位中心将第一位置信息发送给定位业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不仅适用于由终端发起的定位过程,也适用于由定位业务服务器发起的定位过程。利用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第二终端,通过测量被定位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通过计算,使得定位精度较低的第一终端提高了定位精度;进而可以在有障碍物遮挡的场所进行高精度定位,提高用户体验;还可以进行各种高精度位置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中心,所述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51,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第二获取模块5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第二计算模块5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51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2具体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53具体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54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距离测量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第二发送模块63,用于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距离测量模块62具体包括:
测量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定位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定位业务服务器71与定位中心72相连,用于业务逻辑处理及发送定位请求和接收来自定位中心72的位置信息;
定位中心72与定位业务服务器71、数据库73、移动通信网络74相连,用于接收定位业务服务器71定位请求及返回定位结果、发送查询被定位终端基站信息到数据库73并接收结果、选取具有精定位能力的第二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74发送消息到第二终端B/C/D,要求第二终端进行精确定位、通过移动网络74发送消息到第一终端A,要求第一终端A测量与第二终端B/C/D的距离、根据第二终端B/C/D的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一终端A与第二终端B/C/D的距离,用三角算法计算出第一终端A的第一位置信息;
数据库73与定位中心72相连,用于保存终端的所属基站信息、终端位置信息、终端定位能力信息等;
第一终端A与移动通信网络74和第二终端B/C/D相连,用于向第二终端B/C/D发起测量距离请求并根据第二终端返回的应答计算出其与第二终端的距离;
第二终端B/C/D与移动通信网络74和第一终端A相连,用于测量第二终端B/C/D高精度位置及辅助第一终端A测量第一终端A与第二终端B/C/D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中心,所述定位中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中心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的定位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定位方法,用于定位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7.一种定位方法,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9.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15.一种定位装置,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距离测量模块具体包括:
测量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17.一种定位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中心包括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定位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2065.3A CN105282841A (zh) | 2014-06-12 | 2014-06-12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US15/318,124 US10306398B2 (en) | 2014-06-12 | 2014-08-19 | Method, system, positioning center for locating a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PCT/CN2014/084709 WO2015188446A1 (zh) | 2014-06-12 | 2014-08-19 | 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EP14894256.8A EP3145223A4 (en) | 2014-06-12 | 2014-08-19 | Positioning method, device, positioning center,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2065.3A CN105282841A (zh) | 2014-06-12 | 2014-06-12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2841A true CN105282841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483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62065.3A Withdrawn CN105282841A (zh) | 2014-06-12 | 2014-06-12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06398B2 (zh) |
EP (1) | EP3145223A4 (zh) |
CN (1) | CN105282841A (zh) |
WO (1) | WO2015188446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9938A (zh) * | 2016-01-28 | 2016-06-22 | 北京麦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5979582A (zh) * | 2016-07-05 | 2016-09-28 |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定位方法 |
CN106131781A (zh) * | 2016-06-17 | 2016-11-16 | 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8227A1 (zh) * | 2016-08-08 | 2018-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1417189A (zh) * | 2019-01-07 | 2020-07-1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741431A (zh) * | 2020-06-30 | 2020-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WO2023005961A1 (zh) * | 2021-07-29 | 2023-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1439B (zh) * | 2019-08-19 | 2020-11-1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CN113079191B (zh) * | 2020-04-03 | 2022-04-05 |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3938835B (zh) * | 2020-07-13 | 2023-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密切接触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423075B (zh) * | 2020-10-09 | 2023-09-05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EP4247014B1 (en) * | 2020-11-30 | 2025-07-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2804645B (zh) * | 2020-12-28 | 2023-06-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119139B (zh) * | 2021-03-18 | 2025-01-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1659354B2 (en) * | 2021-03-18 | 2023-05-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ging assisted pedestrian localization |
CN113382207A (zh) * | 2021-06-08 | 2021-09-10 | 苏州尚华软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员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017678A (zh) * | 2021-10-21 | 2023-04-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143712B (zh) * | 2021-12-09 | 2023-06-16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一种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745667A (zh) * | 2022-03-31 | 2022-07-12 | 深圳锦沃科技有限公司 | 会展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CN115412633B (zh) * | 2022-08-22 | 2023-07-25 | 深圳市神州路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582921A (zh) * | 2023-04-21 | 2023-08-1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单基站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058A (zh) * | 2009-11-23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定位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2215563A (zh) * | 2011-04-21 | 2011-10-12 | 为一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多级定位方法和装置 |
CN103517204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
CN103685428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604337T3 (es) * | 2008-08-20 | 2017-03-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istema de posicionamiento de terminales inalámbrico, método de posicionamiento de terminales inalámbricos, sistema de medición del ambiente, sistema de gestión de instalación, método de medición del ambiente, método de determinación del destino de terminal móvil inalámbrico |
US8417264B1 (en) * | 2009-05-14 | 2013-04-09 | Spring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based on locations of multiple nearby mobile stations |
US8880103B2 (en) * | 2009-10-12 | 2014-11-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oor context information |
KR101670758B1 (ko) * | 2010-07-05 | 2016-11-01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위치 측위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위치 계산 서버 |
US8812018B2 (en) * | 2010-07-28 | 2014-08-19 | Unwired Planet,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uture loca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connection-related data of a mobile access network |
WO2012058800A1 (en) * | 2010-11-02 | 2012-05-10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obile s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geographical area |
US9113368B2 (en) * | 2011-03-25 | 2015-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intaining neighbor cell list |
US8787944B2 (en) | 2011-08-18 | 2014-07-22 | Rivada Research,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enhanced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handsets |
US20130176874A1 (en) * | 2011-12-09 | 2013-07-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power/rate shap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cancellation |
CN103260237B (zh) * | 2012-02-20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
-
2014
- 2014-06-12 CN CN201410262065.3A patent/CN10528284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8-19 EP EP14894256.8A patent/EP314522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8-19 US US15/318,124 patent/US103063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19 WO PCT/CN2014/084709 patent/WO201518844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058A (zh) * | 2009-11-23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定位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2215563A (zh) * | 2011-04-21 | 2011-10-12 | 为一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多级定位方法和装置 |
CN103517204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
CN103685428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9938A (zh) * | 2016-01-28 | 2016-06-22 | 北京麦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6131781A (zh) * | 2016-06-17 | 2016-11-16 | 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5979582A (zh) * | 2016-07-05 | 2016-09-28 |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定位方法 |
WO2018028227A1 (zh) * | 2016-08-08 | 2018-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07708065A (zh) * | 2016-08-08 | 2018-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
US10638268B2 (en) | 2016-08-08 | 2020-04-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positioning precision |
CN107708065B (zh) * | 2016-08-08 | 2020-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1417189A (zh) * | 2019-01-07 | 2020-07-1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417189B (zh) * | 2019-01-07 | 2021-08-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741431A (zh) * | 2020-06-30 | 2020-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CN111741431B (zh) * | 2020-06-30 | 2022-09-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WO2023005961A1 (zh) * | 2021-07-29 | 2023-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06398B2 (en) | 2019-05-28 |
EP3145223A4 (en) | 2017-05-03 |
WO2015188446A1 (zh) | 2015-12-17 |
EP3145223A1 (en) | 2017-03-22 |
US20170171701A1 (en) | 2017-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2841A (zh)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 |
US6839022B1 (en) | Network support for subscriber access to mobile caller location information | |
EP2066143B1 (en) | Radio cel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or control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data and radio quality parameters | |
EP1443791B1 (en) |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obile terminal as a responsible entity for selecting a positioning method | |
US913777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s calibr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 (RF-FP) location measurements | |
CN101536596B (zh) | 用于确定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691826B (zh) | 移动终端的定位设备和方法 | |
CN101336556B (zh) | 用于室内位置高精确度定位参考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080139114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ser location based on association with seamless mobility context | |
US11082944B2 (en) | Determining device location | |
US9992761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ed to estimate a position of a mobile device | |
US9686766B2 (en) | Location positioning using M2M ecosystem | |
CN108351422A (zh) | 移动网络中的定位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 |
WO2010147526A1 (en) | Base station mapping with angle-of-arrival and timing advance measurements | |
CN113228760A (zh) | 利用多个接入点进行定位 | |
KR20050034762A (ko) | 무선랜 측위서버를 이용한 이동단말의 위치 추적시스템 및방법 | |
CN111356085B (zh) | 漫游用户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KR20080099414A (ko) | 3차원 위치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위치정보 제공 장치 | |
WO2016172965A1 (zh) | 定位参数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10023804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 |
CN101677323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自动定位方法及系统 | |
EP3220699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wireless positioning, and device for calculating positioning location | |
CN101188855A (zh) | 位置业务服务质量精确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10933611A (zh) | 一种定位方法 | |
KR101237055B1 (ko) | 지하공간 내 위치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