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426496A -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6496A
CN103426496A CN2012101657609A CN201210165760A CN103426496A CN 103426496 A CN103426496 A CN 103426496A CN 2012101657609 A CN2012101657609 A CN 2012101657609A CN 201210165760 A CN201210165760 A CN 201210165760A CN 103426496 A CN103426496 A CN 103426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te
bsf
solar battery
fiel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57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57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6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6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6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中含有铝粉、玻璃粉、导电碳纤维和有机载体;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平均长度为0.05-0.5mm;所述有机载体中含有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助剂和溶剂,其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制备方法、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印刷烧结后形成的铝膜表面光滑,不起铝珠或铝疱,与硅基底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片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当前关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非常活跃,太阳能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PV(光伏)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而导体浆料是制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辅助材料。铝背场浆料主要由功能性粉体(金属粉)、无机玻璃粉、有机载体混合轧制而成。金属粉作为导电相,它烧结后与基体硅层形成金属-硅合金,降低电极与硅界面的肖特基势垒;玻璃粉的主要作用是使固化膜层与基体硅牢固结合起来;有机载体控制浆料的流变特性,调节浆料的施工性能。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铝背场浆料,丝印烧结后金属膜与硅基底的附着力并不高,尤其是铝背场浆料,形成的铝膜与硅基底的附着力很差,采用EVA胶与铝膜粘接后其剥离强度平均值一般在25N/cm以下,这对于太阳电池在很长时间(20年以上)保持稳定的电性能极为不利。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单位功率所需的铝浆越来越少,铝膜逐渐减薄,这也对铝背场浆料的附着力和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N101651155A中公开了一种硅太阳电池电极浆料的组成与制备方法,该专利提法以一种含硅合金粉形成的欧姆接触的硅太阳能电池的铝背场浆料,其组成是铝粉40-70质量%,单质元素铟粉0.01-5质量%,有机黏合剂20-30质量%,无机黏合剂0.1-15质量%,硅合金粉0.1-40质量%,总量为100质量%。采用该浆料可以增加合金层厚度,提高欧姆接触,但是该浆料中,硅合金粉与功能导电粉(即铝粉)之间仅为简单的机械混合,烧结时并不会降低铝粉的熔融温度,还可能在背场中引入杂质元素,降低电池的转化效率。另外,该浆料中采用稀有金属铟粉,使得浆料的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电池铝背场与硅基底附着力较差、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能不能满足电池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中含有铝粉、玻璃粉、导电碳纤维和有机载体;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平均长度为0.05-0.5mm;所述有机载体中含有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助剂和溶剂,其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分散于有机载体中,得到导电碳纤维粘稠浆;然后加入玻璃粉、并分批加入铝粉,研磨后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硅片背面印刷背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印刷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烘干后在硅片正面印刷正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烧结,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浆料配方进行改进,具体包括:
(1)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高强度的导电碳纤维,其在浆料中均分散均匀,因此在不降低浆料中铝粉含量的前提下,该导电碳纤维烧结后在铝膜中作为骨架,与硅基底形成机械互锁结构,从而增强铝膜与硅基底之间的附着力,也能增强铝膜自身的拉裂强度,烧结后表面光滑、不起铝珠和铝疱;同时该导电碳纤维能有效降低铝背场的方阻,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2)有机载体中采用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增粘树脂,其具有很强的增粘作用,在浆料印刷烘干后,可以大幅度提高铝膜对硅基底接触的密实度,增加干燥铝膜与硅基底的初始附着力,使得烧结后形成的铝膜层厚度增加,其对硅基底的附着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从实施例1-9与对比例1-2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印刷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烧结后得到的铝膜与硅基体附着牢固,表面光滑,不起铝珠或铝疱,采用EVA对其进行剥离时的剥离强度为52.4N/cm以上,且电池片的光电转化率效率高达17.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中含有铝粉、玻璃粉、导电碳纤维和有机载体;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平均长度为0.05-0.5mm;所述有机载体中含有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助剂和溶剂,其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本发明中通过对浆料配方进行改进,一方面能增强烧结后铝膜与硅基底的附着力,且铝膜表面光滑,不起铝珠和铝疱;另一方面能提高采用该浆料制备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中,在浆料中一方面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高强度的导电碳纤维。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该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不能太大,否则在浆料中不易分散,直径较小时制作成本高,同时还会降低碳纤维的强度。因此,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同时,本发明中,导电碳纤维的长度太长时不利于分散,后续难以进行丝网印刷,太短则碳纤维的导电性能下降,会影响铝背场的电性能。因此,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导电碳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05-0.5mm。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导电碳纤维,烧结后在铝膜中作为骨架,与硅基底形成机械互锁结构,从而增强铝膜与硅基底之间的附着力,也能增强铝膜自身的拉裂强度,烧结后表面光滑、不起铝珠和铝疱。同时导电碳纤维的导电率低于0.001Ω·cm、且密度低,因此仅在极少的添加量下即能有效降低整个铝背场的方阻,从而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一定程度上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由于导电碳纤维不能形成背场,因此其在浆料中的用量不宜太多,否则会降低铝粉的含量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另外,导电碳纤维也存在以下缺陷:其比表面积大,吸油量较大,因此用量较多时会使浆料粘度急剧增加,不利于施工。而导电碳纤维的用量若过低,则不能起到形成铝膜层骨架的作用,对于提高铝膜与硅基底的结合强度不利。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所述导电碳纤维的含量在本发明的优选范围内时,既能保证其增强铝膜与硅基底的附着力,又能不影响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具体地,以100重量份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为基准,其中导电碳纤维的含量为0.01-2重量份。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通过在浆料的有机载体中采用本发明的增粘树脂,其具有很强的增粘作用,在浆料印刷烘干后,可以大幅度提高铝膜对硅基底接触的密实度,增加干燥铝膜与硅基底的初始附着力,使得烧结后形成的铝膜层厚度增加,其对硅基底的附着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具体地,所述增粘树脂选自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中,所述有机载体的用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范围即可。例如,以100重量份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为基准,有机载体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但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本发明中,当增粘树脂的用量在本发明的优选范围内时,烧结后形成的铝膜与硅基底具有更好的附着力,及其剥离强度更高。具体地,优选情况下,以10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为基准,其中增粘树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本发明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中,铝粉和玻璃粉的含量均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范围内即可,本发明没有特殊规定。例如,以100重量份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为基准,铝粉的含量为65-85重量份,玻璃粉的含量为1-5重量份,但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铝粉为现有的铝导电浆料中常用的各种铝粉。例如,所述铝粉为氮气雾化法得到的活性铝含量在98.5%以上的球形铝粉。本发明中,所述铝粉可直接采用商购产品,例如可以采用河南远洋公司生产的中值粒径D50为2.0~8.0μm球状铝粉、或者湖南恒昌股份有限公司生产D50小于8.0μm的球状铝粉。
本发明中,所述玻璃粉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无铅玻璃粉,例如可以采用Bi2O3-B2O3-SiO2系玻璃粉。所述Bi2O3-B2O3-SiO2系玻璃粉的组成为:氧化铋(Bi2O3)占30-70wt%,三氧化二硼(B2O3)占5-30wt%,二氧化硅(SiO2)占2-15wt%,氧化锌(ZnO)占2-8wt%,氧化镁(MgO)占0.5-8.0wt%,氧化铝(Al2O3)占0-5.0wt%,氧化锑(Sb2O3)占0-3.0wt%。所述Bi2O3-B2O3-SiO2系玻璃粉可直接采用商购产品,也可自己合成,合成方法为:将以上各类氧化物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匀,熔炼、水淬、过滤、研磨至所需粒径并烘干即得到所述Bi2O3-B2O3-SiO2系玻璃粉。优选情况下,本发明中,所述玻璃粉的中粒径D50为0.2-3.0μm。
上述铝粉、玻璃粉的中粒径D50均可通过现有的测试中粒径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例如可采用BT-93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
本发明的有机载体除含有增粘树脂之外,还含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乙基纤维素、助剂和溶剂。以10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为基准,其中乙基纤维素的含量为3-15重量份,助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溶剂的含量为75-90重量份。其中,所述助剂选自聚酰胺蜡粉、氢化蓖麻油、十六醇、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多种溶剂的组合,即为混合溶剂。例如,所述溶剂可选自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丁基卡必醇、松节油、乙二醇丁醚、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柠檬酸三丁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中的两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分散于有机载体中,得到导电碳纤维粘稠浆;然后加入玻璃粉、并分批加入铝粉,研磨后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
本发明中,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平均长度为0.05-0.5mm,因此很容易分散于浆料的有机载体中,并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有机载体中的树脂和溶剂完全浸润导电碳纤维表面,从而形成分散均匀导电碳纤维粘稠浆,因此在制得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时,导电碳纤维整个浆料体系中也能均匀分散。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载体的配制方法为将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与助剂加入溶剂中至充分溶解即可。优选情况下,为缩短溶解所需时间,可加热至50-70℃,并不停搅拌至均匀,即得到透明的有机载体。
本发明中,为保证铝粉、玻璃粉在浆料中的均匀分散,所述铝粉采用分批加入的方式。优选情况下,铝粉的分批次数为2-3次,每次加入后搅拌均匀,再加入下一批次;全部加完后,高速搅拌均匀。所述研磨可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次数为10-15次,研磨至浆料细度至<20μm,即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硅片背面印刷背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印刷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烘干后在硅片正面印刷正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烧结,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
本发明中,印刷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方法为丝网印刷。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中含有碳纤维,因此直接采用市售的用于普通导电浆料的丝网可能产生网孔堵塞现象,导致印刷难以进行。因此,本发明中,丝网印刷时所采用的丝网的孔径为20-30目。除此之外,其余的施工及烧结工艺均匀普通导电浆料相同。例如,在印刷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后,烘干温度为150-200℃,烘干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中,所述背面银电极浆料和正面银电极浆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浆料,本发明没有特殊限定。例如,所述背面银电极浆料可直接采用杜邦的PV505,而正面银电极浆料可采用杜邦的16C,但不局限于此。
印刷正面银电极浆料后的烘干、烧结步骤均在隧道炉内进行,隧道炉温度呈梯度分布,过隧道炉的时间为1-3分钟。烧结峰值温度为890-970℃,峰值温度下烧结的时间为0.5-2s。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烧结时间,还包括在隧道炉中预热的过程,所述预热的温度为200-400℃,预热时间为30-60s
本发明中,所述硅片可为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本发明没有特殊限定。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片底层与表面铝膜层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采用EVA对其进行剥离时的剥离强度为42.4N/cm以上。同时,铝膜表面无掉粉现象,且光滑、无缺陷,不起铝珠和铝疱;且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例如156mm×156mm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7.20%以上。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采用原料均通过商购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1)玻璃粉的制备
称取62重量份Bi2O3,20重量份B2O3,8重量份SiO2, 6重量份ZnO,2重量份MgO,1重量份Al2O3, 1重量份Sb2O3。采用 V型混合机将各氧化物粉末混合均匀,转入刚玉坩埚中,并置于硅碳棒炉中。将硅碳棒炉内升温至550℃,保温0.5h,再升温至1250℃,保温2h,水淬过滤得到玻璃渣。将玻璃渣装入球磨罐中湿磨6.5h,过滤后烘干,再干磨0.5h,得到中粒径D50为1.55μm的玻璃粉,备用。   
(2)有机载体的配制
按照质量比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70:20:10将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称取9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加入6重量份乙基纤维素STD-4(陶氏产,粘度为4),2重量份的古马隆树脂(青岛领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等品),1.5重量份的氢化蓖麻油,0.5重量份的十六醇,加热到65℃使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澄清的有机载体。   
(3)铝背场浆料的制备
取0.5重量份的导电碳纤维(直径为6μm,长度为0.2mm,上海卡吉特化工科技有限公生产)加入步骤(2)配制的23.5重量份的有机载体中,搅拌均匀,并静置1小时,得到导电碳纤维粘稠浆。将该导电碳纤维粘稠浆置于高速分散机的不锈钢罐中,搅拌状态下分2批次加入74重量份的中粒径D50为5.5μm的球形铝粉,每批次加入后先搅匀,再加入下一批次,然后再加入2.0重量份步骤(1)制得的玻璃粉,全部加完后,高速搅匀;再用?150的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12次,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20μm,即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记为S1。    
(4)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
多晶硅片规格:156mm×156mm,厚度为200μm(腐蚀前),印刷前厚度为180μm。先在硅片背面印刷背光面银电极浆料杜邦PV505,分段烘干后再采用30目的丝网印刷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1,150℃下烘干5min,然后在硅片的正面印刷银电极浆料杜邦16C,转入隧道炉内进行烘干烧结,隧道炉温度呈梯度分布,过隧道炉的时间为2min:先在300℃下预热45s,然后在峰值温度为900℃下烧结1s,出炉后得到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记为S10。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2和太阳能电池片S2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长度为0.5mm。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3和太阳能电池片S3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长度为0.05mm。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4和太阳能电池片S4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μm。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5和太阳能电池片S5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μm。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6和太阳能电池片S6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用量为0.01重量份,球形铝粉的用量为74.3重量份,玻璃粉的用量为2.19重量份。
实施例7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7和太阳能电池片S7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导电碳纤维的用量为2重量份,有机载体的用量改为22.5重量份,玻璃粉的用量为1.5重量份。
实施例8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8和太阳能电池片S8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采用1重量份的萜烯树脂替代实施例1中的2重量份古马隆树脂,同时氢化蓖麻油的用量为2重量份,十六醇的用量为1重量份。
实施例9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S9和太阳能电池片S9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采用5重量份增粘树脂(包括3重量份古马隆树脂和2重量份羊毛脂),同时混合溶剂的用量为88重量份,乙基纤维素STD-4的用量为5重量份,氢化蓖麻油的用量为1.5重量份,十六醇的用量为0.5重量份。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对比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DS1和太阳能电池片DS1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中,取23.5重量份的由步骤(2)制得的有机载体,置于高速分散机的不锈钢罐中,搅拌状态下加入2.5重量份步骤(1)制得的玻璃粉,再分2批次加入74重量份的中粒径D50为5.5μm的球形铝粉,每批次铝粉加入后先搅拌均匀,再加入下一批次;全部加完后,高速搅拌均匀;最后用?150的三辊研磨机研磨15次,研磨至浆料细度<20μm,得到本对比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记为DS1。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本对比例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DS2和太阳能电池片DS20,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2)中,按照质量比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70:20:10将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取9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加入8重量份乙基纤维素STD-4(陶氏产,粘度为4),1.5重量份氢化蓖麻油,0.5重量份十六醇,加热至70℃使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澄清的有机载体。
性能测试
(1)表面状况:用10倍放大镜观察各太阳能电池片S10-S90和DS10-DS20的背场表面状况,光滑、无铝珠或铝疱,记为OK,否则为NG。
(2)附着力:将光伏玻璃、EVA、电池片、EVA及TPT按顺序叠放,并进行层压,然后用刀刻1cm宽的长条,使用山度SH-100推拉力计沿135°方向对其进行拉力测试,测其单位宽度上铝背场的平均剥离力,单位为N/cm。
(3)光电转化效率:采用单次闪光模拟器按照IEC904-1公开的方法对各电池片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标准测试条件(STC) :光强:1000W/m2;光谱:AM1.5;温度:25℃。重复100次,记录光电转化效率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201210165760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从上表1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印刷到晶体硅太阳电池上并烧结成膜后,得到铝膜光滑致密,无铝珠、铝疱,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7.30%以上,且形成的铝背场与硅基底的附着强度高,采用EVA胶与其粘接后玻璃强度为52.4N/cm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中含有铝粉、玻璃粉、导电碳纤维和有机载体;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直径为1.0-10μm,平均长度为0.05-0.5mm;所述有机载体中含有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助剂和溶剂,其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古马龙树脂、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为基准,其中导电碳纤维的含量为0.01-2重量份,有机载体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以10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为基准,其中增粘树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的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为基准,其中铝粉的含量为65-85重量份,玻璃粉的含量为1-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的有机载体为基准,其中乙基纤维素的含量为3-15重量份,助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溶剂的含量为75-9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为活性铝含量在98.5%以上的雾化球形铝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为Bi2O3-B2O3-SiO2系玻璃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聚酰胺粉末、氢化蓖麻油、十六醇、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选自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丁基卡必醇、松节油、乙二醇丁醚、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柠檬酸三丁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中的两种以上。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导电碳纤维分散于有机载体中,得到导电碳纤维粘稠浆;然后加入玻璃粉、并分批加入铝粉,研磨后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有机载体的方法为:将乙基纤维素、增粘树脂和溶剂分散于所述溶剂中至充分溶解,即得到所述有机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的次数为10-15次,至浆料细度<20μm。
1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在硅片背面印刷背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印刷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烘干后在硅片正面印刷正面银电极浆料,烘干后烧结,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的方法为丝网印刷,且丝网的孔径为20-30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后,烘干温度为150-200℃,烘干时间为5-1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正面银电极浆料后的烘干和烧结步骤均在隧道炉内进行,隧道炉温度呈梯度分布,过隧道炉的时间为1-3分钟;烧结峰值温度为890-970℃,峰值温度下烧结的时间为0.5-2s。
15.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由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12101657609A 2012-05-25 2012-05-25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Pending CN103426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7609A CN103426496A (zh) 2012-05-25 2012-05-25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7609A CN103426496A (zh) 2012-05-25 2012-05-25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6496A true CN103426496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57609A Pending CN103426496A (zh) 2012-05-25 2012-05-25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649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472A1 (zh) * 2014-05-27 2015-12-0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萜烯树脂基水系粘结剂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或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CN106251932A (zh) * 2016-08-31 2016-12-21 王立建 Perc太阳能电池背电场浆料
CN106448807A (zh) * 2016-12-08 2017-02-22 西安创联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的太阳能电池用铝浆及制备方法
CN113192663A (zh) * 2021-04-25 2021-07-30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导电浆料及电子器件
CN115985548A (zh) * 2022-12-23 2023-04-18 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5371A (ja) * 1990-02-10 1991-10-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タンデム型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981346A (zh) * 2004-07-01 2007-06-13 东洋铝株式会社 糊组合物及使用该糊组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元件
CN101789456A (zh) * 2010-03-05 2010-07-28 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铅铝浆
CN101989625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487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0584A (zh) * 2011-09-21 2012-02-22 江苏泓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炭黑助剂的光伏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5371A (ja) * 1990-02-10 1991-10-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タンデム型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981346A (zh) * 2004-07-01 2007-06-13 东洋铝株式会社 糊组合物及使用该糊组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元件
CN101989625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487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9456A (zh) * 2010-03-05 2010-07-28 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铅铝浆
CN102360584A (zh) * 2011-09-21 2012-02-22 江苏泓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炭黑助剂的光伏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472A1 (zh) * 2014-05-27 2015-12-0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萜烯树脂基水系粘结剂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或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US9899659B2 (en) 2014-05-27 2018-02-20 Shenzhen Xin Chang L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an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or electrode plate of supercapacitor
CN106251932A (zh) * 2016-08-31 2016-12-21 王立建 Perc太阳能电池背电场浆料
CN106448807A (zh) * 2016-12-08 2017-02-22 西安创联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的太阳能电池用铝浆及制备方法
CN113192663A (zh) * 2021-04-25 2021-07-30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导电浆料及电子器件
CN115985548A (zh) * 2022-12-23 2023-04-18 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85548B (zh) * 2022-12-23 2025-03-18 南通绿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101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7219B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5263B (zh) 太阳能硅光电池用无铅电子浆料组成及制备方法
CN102354545B (zh)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背电场用银电极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03709572B (zh) 导电性浆料的有机载体
CN104979035B (zh) 一种无铅复合玻璃粘结剂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
CN102324266B (zh) 无玻璃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铝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3121B (zh) 太阳能电池用的导电胶组成物及其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2708942B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池用无铅银铝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122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6610B (zh) 太阳能电池背场铝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9625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0584B (zh) 含有炭黑助剂的光伏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5388A (zh) 硅太阳能电池铝浆用无机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123B (zh) 太阳能电池背银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7788A (zh) 包含锑氧化物的厚膜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半导体器件中的用途
CN103426496A (zh) 太阳能电池用铝背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CN10841729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铝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9853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56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场铝浆
CN102332321A (zh) 低翘曲度太阳能电池无铅铝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7790B (zh) 太阳能电池背场过渡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片
CN104751936B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极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34104A (zh) 一种低银含量晶硅太阳能电池背面银浆及制备方法
CN103366860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