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若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包括正常节点与所述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所述根据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具体包括: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节点,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节点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报文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拓扑存储模块;
所述拓扑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对应包括:故障类型检测单元和阻塞解除单元;
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所述拓扑存储模块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所述阻塞解除单元,用于若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包括正常节点与所述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业务发送模块;
所述业务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保护方法,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从节点,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从节点,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报文传递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报文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报文传递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包括:
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节点,和至少一个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主节点,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节点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包括正常节点与所述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至三种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发射机;
所述发射机,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从节点,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所述从节点,包括:
处理器,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发射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机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结合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节点,包括:
所述发射机,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如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节点,和至少一个如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为一种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源节点R、主节点NE A、从节点NE B、从节点NE C、从节点NE D、从节点NE E和从节点NE F。
其中,NE A、NE B、NE C、NE D、NE E和NE F之间依次通过物理链路(图中无箭头实线)相连,从而构成环网;
同时,在NE A和NE B之间、NE B和NE C之间、NE C和NE D之间、NE D和NE E之间、NE E与NE F之间的物理链路上分别建立业务通道(图中有箭头虚线),从而构成菊花链专网。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主节点NE A和最后一个从节点NE F之间的物理链路上还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图中有箭头实线),该保护业务通道可以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之间切换。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主节点NE A中来举例说明。该业务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302,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主节点NE A可以接收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从而获知该环网中的某一段链路或者某一个节点发生的故障。比如,当从节点NE C发生节点故障时,主节点NE A可以根据相邻节点NE B和NE F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获知该节点故障的发生。
步骤304,在接收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在主节点NE A接收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主节点NE A将自身与NE F之间的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此后,主节点NE A可以将业务直接通过保护业务通道发送至从节点NE F,再由NE F发送业务至NE E,由NE E发送至NE D,使得位于故障节点NE C下游的从节点NE D、NE E和NE F也能正常接收到业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该业务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402,各个节点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包括故障发现过程和业务保护过程两大部分,故障发现过程可以由主节点和从节点都参与,也可以仅由从节点参与。本实施例以每个节点都参与故障发现过程来说明。每个节点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比如,主节点NEA检测从节点NE B和从节点NE F的状态信息;从节点NE C检测从节点NE B和NE D的状态信息。每个节点在此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处理均相同。
当前节点检测一个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为:当前节点接收相邻节点周期性地发送的预定报文,若当前节点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收到该预定报文,则表示两者之间可达;若当前节点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未收到该预定报文,则表示两者之间不可达。比如,若NE B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未收到NE C发送的预定报文,则认为NE C-->NEB的路径不可达。本实施例中将一直以NE B和NE C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来举例说明。
步骤404,各个节点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当前节点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比如,NE B检测到NE C不可达时,向NE A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以包含正常节点与该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也即正常节点NE B与NE B的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的信息;同理,NE C检测到NE B不可达时,向NE D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也即正常节点NE C与NE C的一向相邻节点NE B之间的的路径不可达的信息。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以经由环网物理链路传递。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节点也可以双向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但是由于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故其效果也是等同于只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步骤406,各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比如,NE A接收到NE B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除了自身保存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外,还向NE F传递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使得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由NE B-->NE A-->NE F-->NE E-->NED-->NE C依次传递;而NE C发出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将会由NE C-->NED-->NE E-->NE F-->NE A-->NE B依次传递。
由于实际应用中,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能会被每个节点重新封装,为了不引起歧义,本文中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主要是指狭义的异常状态信息,而不涉及报文的封装形式和外在表现。
步骤408,主节点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主节点NE A可以接收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从而获知该环网中的某一段链路或者某一个节点发生的故障。比如,主节点NE A可以根据相邻节点NE B和NE F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获知NEB和NE C之间的链路发生了故障。
步骤410,主节点在接收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主节点NE A在接收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可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此时,主节点NE A接收到源节点NE R的业务时,下发的路径存在两条,第一条路径为NE A-->NE B;第二条为NE A-->NE F-->NEE-->NE D-->NE C。也就是说,NE F可以通过保护业务通道接收NE A下发的业务,然后NE F在菊花链专网内组播或者广播,一份业务送到本地用户侧,另一份业务发送到从节点NE E,业务依次向下游转发。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都会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业务。此时,虽然NE B和NE C之间的链路发生了故障,但是业务仍然能够达到每个节点。
易于思及的是,如果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比如NE C发生了故障,采用上述方案也能够保证除NE C之外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该业务。
当然,节点的状态信息不仅包括链路或者节点发生故障的情况,还包括链路或者节点的故障消除后,由不可达状态变为可达状态的情况。也就是说,步骤402至步骤408中生成、发生、传递和接收的也可能是节点状态恢复报文,节点状态恢复报文包括有正常节点与该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的路径由不可达变为可达的信息。比如,NE B和NE C之间的链路故障消除后,NE B可以产生并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包括有NE C和NE B的路径由不可达变为可达的信息,然后按照NE B-->NE A-->NE F-->NE E-->NE D-->NE C依次传递;对应地,NE C可以产生并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包括有NE B和NE C的路径由不可达变为可达的信息,然后按照NE C-->NE D-->NE E-->NEF-->NE A-->NE B依次传递。此时,该业务保护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2,主节点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主节点NE A也可以接收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从而获知该环网中的某一段链路或者某一个节点发生的故障已经消除。比如,主节点NE A可以根据相邻节点NE B和NE F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获知NE B和NE C之间的链路故障已经消除。
步骤414,主节点在接收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主节点NE A在接收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可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也即,在NE B和NE C之间的链路故障消除后,NE A与NE F之间的保护业务通道将恢复阻塞状态,如果此时NE A接收到源节点R的业务,将会按照现有的NE A-->NE B-->NE C-->NE D-->NE E-->NE F路径来进行业务下发和传递。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都会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业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发生多处故障,则主节点NE A只有在接收到所有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且判断到不存在故障时,才会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还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互相检测和报文传递,实现了故障检测机制;还通过根据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达到了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运行模式的效果。
由于现有的业务保护方法已经可以对发生链路故障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保护,只是无法对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的情况进行保护。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也可以仅针对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进行处理,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可以与现有的业务保护方法结合使用。具体参考如下: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业务保护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该业务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502,主节点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为了区分链路故障和节点故障,主节点需要预先存储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即NE A至NE F之间的所有拓扑信息。
步骤504,各个节点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包括故障发现过程和业务保护过程两大部分,故障发现过程可以由主节点和从节点都参与,也可以仅由从节点参与。本实施例以每个节点都参与故障发现过程来说明。具体地讲,每个节点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比如,主节点NE A检测从节点NE B和从节点NE F的状态信息;从节点NE C检测从节点NE B和NE D的状态信息。每个节点在此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处理均相同。
当前节点检测一个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为:当前节点接收相邻节点周期性地发送的预定报文,若当前节点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收到该预定报文,则表示两者之间可达;若当前节点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未收到该预定报文,则表示两者之间不可达。比如,若NE B在一定时间阈值内未收到NE C发送的预定报文,则认为NE C-->NEB的路径不可达。本实施例中将一直以NE C
发生故障来举例说明。
步骤506,各个节点在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当前节点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比如,NE B检测到NE C不可达时,向NE A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以包含正常节点与该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也即正常节点NE B与NE B的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的信息;同理,NE C检测到NE B不可达时,向NE D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也即正常节点NE C与NE C的一向相邻节点NE B之间的的路径不可达的信息。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以经由环网物理链路传递。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节点也可以双向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但是由于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故其效果也是等同于只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步骤508,各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比如,NE A接收到NE B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除了自身保存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外,还向NE F传递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使得该节点状态异常报文由NE B-->NE A-->NE F-->NE E-->NE D依次传递;而NE D发出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将会由NE D-->NE E-->NE F-->NEA-->NE B依次传递。
由于实际应用中,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可能会被每个节点重新封装,为了不引起歧义,本文中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主要是指狭义的异常状态信息,而不涉及报文的封装形式和外在表现。
步骤510,主节点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主节点NE A可以接收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从而获知该环网中的某一段链路或者某一个节点发生的故障。
步骤512,主节点在接收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存储的拓扑信息和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具体地讲,主节点NE A通常都会收到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每个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都包括正常节点与该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不可达信息。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分两种情况:
第一,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
比如,假设NE C发生了节点故障,NE A接收到NE B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B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NEA接收到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D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则NE A可以检测到当前的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
又比如,假设NE C和NE D均发生了节点故障,NE A接收到NE B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B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NE A接收到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E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D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则NE A可以检测到当前的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
第二,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比如,假设NEB和NE C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NE A接收到NE B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B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C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NE A接收到NE F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包括:正常节点NE C与其一向相邻节点NE B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则NE A可以检测到当前的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步骤514,若检测到的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主节点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主节点NE A在检测到的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之后,可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此时,主节点NE A接收到源节点NE R的业务时,下发的路径存在两条,第一条路径为NE A-->NE B;第二条为NEA-->NE F-->NE E-->NE D。也就是说,NE F可以通过保护业务通道接收NE A下发的业务,然后NE F在菊花链专网内组播或者广播,一份业务送到本地用户侧,另一份业务发送到从节点NE E,业务依次向下游转发。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都会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业务。此时,虽然NE C的发生了节点故障,但是业务仍然能够到达NE C下游的每个节点。
当然,该业务保护方法,也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6,主节点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主节点NE A也可以接收来自相邻节点NE B和相邻节点NE F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从而获知该环网中的某一段链路或者某一个节点发生的故障已经消除。比如,主节点NE A可以根据相邻节点NE B和NE F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获知NE C的节点故障已经消除。
步骤518,主节点在接收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主节点NE A在接收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可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也即,在NE C的链路故障消除后,NE A与NE F之间的保护业务通道将恢复阻塞状态,如果此时NE A接收到源节点R的业务,将会按照现有的NE A-->NE B-->NE C-->NE D-->NE E-->NE F路径来进行业务下发和传递。每个节点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都会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业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发生多处故障,则主节点NE A只有在接收到所有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且判断到不存在故障时,才会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还通过仅在发生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时,才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保护方法和现有的业务保护方法互相共存,结合使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主节点和从节点可以设计成为具有全部功能的相同节点,然后在节点内部设置一身份标识。然后,只有在当前节点判断到自身的身份标识为主节点时,才执行上述将保护业务通道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两种模式间切换的步骤;而当前节点判断到自身的身份标识为主节点或者从节点时,都执行检测状态信息、产生和传递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产生和传递节点状态恢复报文和以组播或者广播形式传递业务的步骤。
以下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其中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可以结合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从节点120和一个主节点140。
主节点140与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物理链路相连,构成环网。
主节点140与一向的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业务通道相连,构成菊花链专网。
特别地,主节点140和最后一个从节点120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
从节点120,包括:状态检测模块122、报文发送模块124和报文传递模块126;
状态检测模块122,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124,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122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报文传递模块126,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主节点140,包括:报文接收模块142和状态切换模块144
报文接收模块142,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状态切换模块144,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从节点120和一个主节点140。
主节点140与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物理链路相连,构成环网。
主节点140与一向的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业务通道相连,构成菊花链专网。
特别地,主节点140和最后一个从节点120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
从节点120,包括:状态检测模块122、报文发送模块124、报文传递模块126和业务处理模块128;
状态检测模块122,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124,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122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报文传递模块126,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所述报文发送模块122,还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122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报文传递模块124,还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业务处理模块128,用于在接收到来自一向相邻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主节点140,包括:报文接收模块142、状态切换模块144和业务发送模块146;
报文接收模块142,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状态切换模块144,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144,还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业务发送模块146,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还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互相检测和报文传递,实现了故障检测机制;还通过根据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达到了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运行模式的效果。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从节点120和一个主节点140。
主节点140与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物理链路相连,构成环网。
主节点140与一向的从节点120之间,从节点120与从节点120之间通过业务通道相连,构成菊花链专网。
特别地,主节点140和最后一个从节点120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
从节点120,包括:状态检测模块122、报文发送模块124、报文传递模块126和业务处理模块128;
状态检测模块122,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124,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122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报文传递模块126,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所述报文发送模块122,还用于在所述状态检测模块122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报文传递模块124,还用于在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业务处理模块128,用于在接收到来自一向相邻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主节点140,包括:拓扑存储模块141、报文接收模块142、状态切换模块144和业务发送模块146。
拓扑存储模块141,用于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报文接收模块142,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状态切换模块144,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144,可以包括:故障类型检测单元144a和阻塞解除单元144b;
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144a,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所述拓扑存储模块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所述阻塞解除单元144b,用于若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144a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具体地讲,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包括第一节点指向第二节点的路径不可达信息,所述故障类型检测单元144a,具体用于: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144,还用于在所述报文接收模块142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所述业务发送模块146,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还通过仅在发生节点故障时,才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系统和现有的业务系统互相共存,结合使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主节点和从节点可以设计成为具有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全部功能模块的相同节点,然后在节点内部还增加设置一身份标识检测模块。具体实施时,只有在身份标识检测模块判断到当前节点的身份标识为主节点时,上述状态切换模块才被触发执行;而身份标识检测模块判断到当前节点的身份标识为主节点或者从节点时,除状态切换模块的其它模块均会被触发执行。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主节点应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该主节点包括:
接收机920,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处理器940,用于在所述接收机920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
作为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接收机920,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处理器940,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920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此时,更进一步地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通过根据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达到了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运行模式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主节点应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该主节点包括:接收机920、处理器940、存储器960和发射机980。
存储器920,用于预先存储有所有节点的拓扑信息;
接收机920,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处理器940,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920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根据所述存储器920存储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检测故障类型;
所述处理器940,还用于若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具体地讲,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包括正常节点与所述正常节点的一向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不可达信息,所述处理器940,具体用于: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不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节点故障或多处故障;
若来自两向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中的正常节点为相邻的两个节点,则检测到的所述故障类型为链路故障。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机920,还用于接收来自相邻节点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处理器940,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920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所述发射机980,用于在所述接收机920接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还通过仅在发生节点故障时,才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系统和现有的业务系统互相共存,结合使用。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从节点应用于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系统中的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该从节点包括:处理器020、发射机040和接收机060。
处理器020,用于检测相邻节点的状态信息;
发射机04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020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不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异常报文;
所述处理器020,还用于在接收机060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异常报文后,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异常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
作为上述实施例更为优选地实施例,所述发射机040,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020检测到一向相邻节点由不可达转变为可达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发送节点状态恢复报文;
所述发射机040,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060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时,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以便所述主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之后,将所述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
所述发射机040,用于所述接收机060接收到一向相邻节点发送的业务后,以组播或者广播方式向另一向相邻节点传递所述业务。
此时,更进一步地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通过传输节点状态恢复报文,使得主节点根据节点状态恢复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导通模式切换为阻塞模式,达到了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运行模式的效果。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所述系统包括一个主节点900,和至少一个从节点000,所述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有保护业务通道,且所述保护业务通道可在阻塞模式和导通模式下切换。其中:
主节点900可以是图9或者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
从节点000可以是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通过在主节点和最后一个从节点之间建立保护业务通道,并且根据节点状态异常报文来将保护业务通道由阻塞模式切换为导通模式,解决了现有方案在发生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时无法提供良好的应对方案的问题,达到了即便发生了节点故障或者多处故障,也能够对业务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环网上菊花链业务系统也适用于单一链路故障的保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