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387183B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7183B
CN103387183B CN201310365450.6A CN201310365450A CN103387183B CN 103387183 B CN103387183 B CN 103387183B CN 201310365450 A CN201310365450 A CN 201310365450A CN 103387183 B CN103387183 B CN 103387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connecting panel
described oil
transmission shaft
assista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54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7183A (zh
Inventor
曹培雷
张永亮
曹光光
陶巍巍
贾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54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7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本发明能够改善油泵轴头的受力情况,使油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安装布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变速箱是装有变速机构的箱型部件,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达到变速变矩。其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①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
②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③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箱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
液压操纵系统中的油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能量转换元件,油泵作为液压元件向液压系统提供具有压力和流量的流体,即液压能。起重机油泵需要由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等动力单元驱动,进而实现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上述动力单元驱动油泵的形式可以是油泵外花键轴直接与动力单元取力口内花键相啮合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传动轴传递动力的方式。使用传动轴驱动油泵的传动方式时,由于整机布局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使传动轴存在空间夹角,对油泵和取力器的使用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图1a和图1b示出的是现有技术中使用传动轴传递动力方式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中E-E视图,图3是图1a中D向视图。如图1-3所示,图1a和图1b为变速箱取力器5’通过传动轴4’间接连接油泵1’。具体结构是:油泵支架2’焊接到车架上,将接盘3’、压盘8’用标准件7’与油泵1’连接。油泵1’分装后,用标准件7’将其与油泵支架2’连接紧固,然后用标准件7’将传动轴4’的一端与接盘3’连接紧固,在用标准件7’将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变速箱取力器5’连接紧固。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的一端与油泵1’尾部连接紧固,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的另一端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连接紧固。
传动轴是连接或装配各项配件而可移动或转动的圆形物体配件,起到传递转矩的作用。取力器就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用齿轮连接。
当变速箱取力器5’旋转时,首先驱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接盘3’旋转,然后通过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1’外花键相啮合,驱动油泵1’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
从上述连接关系可以看出,其存在以下不合理的地方:
1)由于空间及制造工艺的限制,传动轴夹角不可避免,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传动轴4’和油泵1’轴头存在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在油泵1’旋转时,油泵1’的轴头受径向力作用,容易使油泵1’轴头损坏或断裂,以致油泵1’的使用寿命缩短。
2)副泵架6’的装配复杂,如图3所示,需要用标准件7’先将副泵架6’连接成一个整体,再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分别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和油泵1’相连接。
3)副泵架6’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距离较近,由于不可避免的加工误差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存在,二者容易发生干涉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其能够改善油泵轴头的受力情况,使油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安装布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副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中间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油泵的尾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中间连接板位于一个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油泵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能够前后调节所述油泵副支架相对于所述油泵尾部的位置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将油泵的轴心线与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也就是说,本发明将油泵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旋转设置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传动轴的轴心线与油泵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零度,即传动轴不存在现有技术中与油泵的轴心线之间的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因此在油泵旋转时,油泵的轴头不会受到径向力作用,从而油泵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这种旋转设置的方式还会使油泵和车架后段槽型板不会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使用传动轴驱动油泵的传动方式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为图1a中E-E视图;
图3为图1a中D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E-E视图;
图7为图4中D向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油泵副支架与油泵和车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头”、“尾”、“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4-7所示,本发明中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包括油泵1、油泵支架2、油泵副支架6、接盘3、压盘8、传动轴4和取力器5,其中:油泵支架2焊接到车架上,油泵1的头部通过标准件7(比如螺栓)固定连接到油泵支架2,于是油泵1便能够通过油泵支架2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油泵1的头部通过压盘8压住后与接盘3相连接,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1的外花键相啮合,因此,接盘3旋转时能够带动油泵1旋转。
传动轴4的一端与接盘3固定连接,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取力器5固定连接。当取力器5旋转时,首先驱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接盘3旋转,然后通过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1外花键相啮合,驱动油泵1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
油泵副支架6的一端与油泵1的尾部固定连接,油泵副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
针对现有技术(如图1a和图1b所示)中的传动轴和油泵轴头存在高低方向夹角和水平方向夹角,在油泵旋转时,油泵的轴头受径向力作用,容易使油泵的轴头损坏或断裂,以致油泵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发明将油泵1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具体可以将本发明中的图5和现有技术中的图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图5中的油泵1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旋转设置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传动轴4的轴心线与油泵1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零度,即传动轴4不存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因此在油泵1旋转时,油泵1的轴头不会受到径向力作用,从而油泵1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这种旋转设置的方式还会使油泵1和车架后段槽型板9不会发生干涉。
如图8所示,作为油泵副支架6的一种实现方式,油泵副支架6包括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以及中间连接板63,其中:中间连接板63连接在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之间。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和中间连接板63是一体成型的,其可以采用现有的铸造、锻造或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造出来。
第一连接板61用于连接油泵1的尾部,第二连接板62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10,从而可以将油泵1的尾部固定连接到车架上。具体可以将本发明中的图7和现有技术中的图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图7中的油泵副支架6是一个整体,而且是直接固定连接在图7中的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相比于图3中需要用标准件先将副泵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再用标准件将副泵架分别与车架后段槽型板和油泵相连接所带来的装配过程复杂程度相比,本发明的装配更加方便。
为了符合油泵1和车架后段下盖板10的布置状态,第一连接板61与第二连接板62相垂直,第一连接板61与中间连接板63位于一个个平面内。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设置有能相对于油泵1发生上下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并且,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在油泵1的尾部。
作为第一调节机构的实现方式,第一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通过螺栓与油泵1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图8中示出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是沿着起重机的上下方向进行开设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用作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油泵1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起重机的上下方向调节其安装位置,确保油泵1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前提条件下,油泵1还能较好地与油泵副支架6相配合,连接在油泵1的尾部,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设置有能相对于油泵1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并且,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在油泵1的尾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机构采用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65,也就是说,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通过前后调节安装螺栓65前后调节油泵副支架6相对于油泵1尾部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62设置有能相对于车架后段下盖板10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并且,第三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
作为第三调节机构的实现方式,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通过螺栓与车架后段下盖板10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图8中示出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是沿着起重机左右方向进行开设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用作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10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起重机左右方向调节其安装位置,确保油泵1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前提条件下,油泵副支架6能较顺利地固定连接在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油泵副支架6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左右调节长圆通孔以及副泵架前后调节安装螺栓保证了副泵架安装的通用性,可以进行多自由度的调节,有效避免了由于焊接、加工等制造误差带来的装配困难问题。
上述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板63上开设有减重孔67,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整体重量的作用,使操作更加轻便省力,而且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所述起重机的其它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描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
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
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
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
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
其特征在于:
采用将所述油泵旋转一个角度的旋转设置方式的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所述油泵副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油泵的尾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泵副支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是一体成型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中间连接板位于一个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油泵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能够前后调节所述油泵副支架相对于所述油泵尾部的位置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
10.一种起重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CN201310365450.6A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Active CN10338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5450.6A CN103387183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5450.6A CN103387183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183A CN103387183A (zh) 2013-11-13
CN103387183B true CN103387183B (zh) 2015-09-16

Family

ID=49531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5450.6A Active CN103387183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71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5102B1 (fr) * 2000-10-09 2004-11-26 Manitou Bf Boite de vitesse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teur a bras chargeur telescopique
CN2721455Y (zh) * 2004-06-08 2005-08-31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内置式油泵支座
FR2902279B1 (fr) * 2006-06-16 2013-09-27 Exel Ind Appareil agricole semi-porte a stabilite amelioree
CN201931993U (zh) * 2010-12-28 2011-08-1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
CN202164061U (zh) * 2011-05-23 2012-03-14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起重机油泵安装固定装置
CN203699696U (zh) * 2013-08-20 2014-07-09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183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107B (zh) 改变涡轮轴和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机轴之间传动比的装置及相应的航空发动机
US20120270690A1 (en) Hydrostatically power-splitting transmission
EP2329982B1 (en) Hybrid power driving system
WO2015099595A1 (en) A method of unlocking a planetary gearing when driving a vehicle
CN204553817U (zh) 一种车辆取力结构
CN106090171A (zh) 电动车用自动变速箱
CN202200837U (zh) 带无离合器二速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电动车动力系统
CN201599379U (zh) 一种液力传动变速箱
CN105626844A (zh)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2215696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
CN203699696U (zh)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CN103387183B (zh)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CN202301900U (zh) 汽车自动变速器和电动车
CN202007862U (zh) 大功率双机并车船用齿轮箱
CN205859086U (zh) 一种电动车用自动变速箱
CN101215841B (zh) 液压平地机传动装置
CN205859085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箱
CN105757188A (zh) 一种多功能输出变速箱
CN102528421A (zh) 适用于安装传感器的衬套治具
CN203937509U (zh) 混合动力装置及相应的汽车
CN102632986B (zh) 船用主机减震器同轴反转机构
CN102182550A (zh) 三轮车用发动机
CN201143880Y (zh) 车用液压传动水推进装置
CN205780734U (zh) 一种5档变速器总成
CN108556622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蜗轮蜗杆变速器及变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1001 Jiangsu city of Xuzho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High Road No. 68

Patentee after: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Xuzhou, Zhejiang Province, Jiangsu Road No. 165

Patentee befor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