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5256A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5256A CN103385256A CN2012101385765A CN201210138576A CN103385256A CN 103385256 A CN103385256 A CN 103385256A CN 2012101385765 A CN2012101385765 A CN 2012101385765A CN 201210138576 A CN201210138576 A CN 201210138576A CN 103385256 A CN103385256 A CN 1033852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id amides
- bacterium acid
- azoles bacterium
- fluorine azoles
- fluor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氟唑菌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组合物: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70~70︰1。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杀菌谱广、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 )化学名称:3 - (二氟)-1 -甲基- N-(3',4',5'-三氟[1,1'-联苯] -2 -基)-1H -吡唑-4酰胺,氟唑菌酰胺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将优越的持效性与持续的传输特性集于一体。
发明内容
三唑类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70~7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氟唑菌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1︰50~50︰1;更优选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10~20︰1;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10~30︰1;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的重量比为1︰10~20︰1;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20~10︰1;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10~30︰1;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的重量比为1︰20~10︰1。
所述的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病害的用途。
所述的病害包括: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
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70~7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0.5%~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增效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
本发明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70%、活性成分B 1%~7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 70%、活性成分B 1%~7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4%、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增稠剂0.05%~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分散剂2%~10%、消泡剂0.1%~2%、溶剂0%~15%、增稠剂0.05%~2%、乳化剂2%~12%、抗冻剂0%~8%、稳定剂0%~3%、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溶剂0%~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溶剂0%~30%、乳化剂3%~20%、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有机溶剂0%~10%、乳化剂1%~7%、pH调节剂1%~5%、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5%~50%、活性成分B 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2%、表面活性剂3%~15%、有机溶剂1%~5%、乳化剂1%~6%、消泡剂0.1%~2%、增稠剂0.05%~2%、pH调节剂1%~5%、去离子水加至100%。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和持效作用;(2)对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的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等均有特效;(3)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并且制剂粘着力增强,耐雨水冲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实施例一:氟唑菌酰胺相关复配产品实施例(以下含量均为折合百分含量)。
实例1~14 可湿性粉剂
将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
表1 实例1~14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15~31水分散粒剂
将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B、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崩解剂、填料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
表2实例15~31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32~48 悬浮剂
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B,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油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
表3实例32~48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49~54 悬乳剂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溶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唑菌酰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然后将活性成分B、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乳剂产品。具体见表4。
表4实例49~54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55~58 微乳剂
将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B溶解在装有溶剂的均化器中,将乳化剂、抗冻剂、消泡剂、稳定剂加入到装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后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得到外观清澈透明的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剂产品。具体见表5。
表5实例55~58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59~68 水乳剂
将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B、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产品。具体见表6。
表6实例59~68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69~72 微囊悬浮剂
将氟唑菌酰胺、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消泡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7。
表7实例69~72各组分及含量
实例73、74 微囊悬浮-悬浮剂
将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的水相溶液中,制成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唑菌酰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悬浮剂,然后将悬浮剂加入到微胶囊悬浮剂的水相溶液中,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8。
表8 实例73、74各组分及含量
将表1~8中活性成分B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替换为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可制得新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氟唑菌酰胺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B选自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之一种)复配对作物病害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 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氟唑菌酰胺和活性成分B(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氟唑菌酰胺;
B为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
实施应用例二: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戊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9氟唑菌酰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9可知,氟唑菌酰胺、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EC50分别为1.98mg/L和2.17mg/L。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的配比在30:1、20: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1:30时对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三: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己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0氟唑菌酰胺、己唑醇及其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0可知,氟唑菌酰胺、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2.01mg/L和1.24mg/L。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2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的配比在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锈病、白粉病、疫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斑点落叶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四: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复配对香蕉叶斑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丙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1氟唑菌酰胺、丙环唑及其复配对香蕉叶斑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1可知,氟唑菌酰胺、丙环唑对香蕉叶斑病的EC50分别为2.23mg/L和2.51mg/L。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的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时对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五: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梨树黑星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2氟唑菌酰胺、苯醚甲环唑及其复配对梨树黑星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2可知,氟唑菌酰胺、苯醚甲环唑对梨树黑星病的EC50分别为2.01mg/L和1.93mg/L。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的配比在30:1、20: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时对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六: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复配对小麦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环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3氟唑菌酰胺、环唑醇及其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3可知,氟唑菌酰胺、环唑醇对小麦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96mg/L和2.14mg/L。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七: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复配对葡萄白腐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戊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4氟唑菌酰胺、戊菌唑及其复配对葡萄白腐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4可知,氟唑菌酰胺、戊菌唑对葡萄白腐病的EC50分别为2.31mg/L和0.95mg/L。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重量比为3︰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八: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复配对梨树黑星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氟硅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5氟唑菌酰胺、氟硅唑及其复配对梨树黑星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5可知,氟唑菌酰胺、氟硅唑对梨树黑星病的EC50分别为2.52mg/L和1.36mg/L。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2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九: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复配对小麦叶斑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丙硫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6氟唑菌酰胺、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对小麦叶斑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6可知,氟唑菌酰胺、丙硫菌唑对小麦叶斑病的EC50分别为1.94mg/L和3.95mg/L。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20至1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1︰2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十: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复配对小麦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四氟醚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7氟唑菌酰胺、四氟醚唑及其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7可知,氟唑菌酰胺、四氟醚唑对小麦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2.05mg/L和0.86mg/L。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重量比为3︰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十一: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氟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8氟唑菌酰胺、氟菌唑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8可知,氟唑菌酰胺、氟菌唑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2.35mg/L和2.02mg/L。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十二: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复配对小麦锈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粉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19氟唑菌酰胺、粉唑醇及其复配对小麦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9可知,氟唑菌酰胺、粉唑醇对小麦锈病的EC50分别为1.92mg/L和2.01mg/L。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30至3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十三: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复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唑菌酰胺、三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20氟唑菌酰胺、三环唑及其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20可知,氟唑菌酰胺、三环唑对水稻稻瘟病的EC50分别为2.15mg/L和4.08mg/L。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20至1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0,其中当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重量比为1︰2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四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葡萄白腐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葡萄白腐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1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葡萄白腐病药效试验
由表21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葡萄白腐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五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广东省湛江市,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香蕉黑星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2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试验
由表22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香蕉黑星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六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3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由表23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七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花卉白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花卉白粉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4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花卉白粉病药效试验
由表24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花卉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八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汉中市,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5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由表25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九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自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购)、5%己唑醇微乳剂(市购)、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小麦锈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6 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锈病药效试验
由表26可以看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后经过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试验得出,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复配后对多种作物上的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上,优于单剂防效,增效作用明显。
Claims (6)
1.、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70~7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氟唑菌酰胺,活性成分B选自: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环唑醇、戊菌唑、氟硅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氟菌唑、粉唑醇、三环唑中之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50~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氟唑菌酰胺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10~20︰1;
氟唑菌酰胺与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10~30︰1;
氟唑菌酰胺与氟硅唑的重量比为1︰10~20︰1;
氟唑菌酰胺与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20~10︰1;
氟唑菌酰胺与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10~30︰1;
氟唑菌酰胺与氟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粉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
氟唑菌酰胺与三环唑的重量比为1︰2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胶囊悬浮-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效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病害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穗病、叶霉病、褐腐病、白腐病、菌核病、云纹病、网斑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85765A CN103385256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85765A CN103385256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5256A true CN103385256A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952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85765A Pending CN103385256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85256A (zh)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9844A (zh) * | 2013-02-02 | 2013-05-22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氟唑菌酰胺和氟硅唑农药组合物 |
CN103907622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19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1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18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0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4094936A (zh) * | 2014-06-13 | 2014-10-15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5685054A (zh) * | 2015-12-29 | 2016-06-22 | 张通 | 一种含氟醚菌酰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070237A (zh) * | 2016-07-12 | 2016-11-09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106502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硅氟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170205A (zh) * | 2014-02-14 | 2016-11-30 | 巴斯夫农业公司 | 包含农药、脂肪酰胺和乳酰胺的可乳化浓缩物 |
CN106172453A (zh) * | 2015-04-29 | 2016-12-07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359411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贵州农大黔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857540A (zh) * | 2017-04-17 | 2017-06-20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922701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CN106922702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CN107494552A (zh) * | 2017-08-31 | 2017-12-22 |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胺、胺鲜酯与戊唑醇的水分散粒剂组合物及应用 |
CN108697086A (zh) * | 2015-12-30 | 2018-10-23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用于真菌防治稻瘟病的协同杀真菌混合物 |
CN108849917A (zh) * | 2018-05-23 | 2018-11-23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20078426A1 (zh) * | 2018-10-20 | 2020-04-23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1758734A (zh) * | 2020-07-09 | 2020-10-13 |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586791A (zh) * | 2022-03-10 | 2022-06-07 | 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EP4014737A1 (en) * | 2013-11-26 | 2022-06-22 | UPL Ltd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ust |
CN114766495A (zh) * | 2022-05-05 | 2022-07-22 | 青岛滕润翔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5886011A (zh) * | 2022-11-16 | 2023-04-04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138261A (zh) * | 2023-02-09 | 2023-05-23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双组分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7798A (zh) * | 2005-08-05 | 2008-09-03 | 巴斯福股份公司 | 包含取代的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的杀真菌混合物 |
CN101965128A (zh) * | 2008-02-05 | 2011-02-02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植物健康组合物 |
WO2012016972A2 (en) * | 2010-08-05 | 2012-02-09 | Bayer Cropscience Ag |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
-
2012
- 2012-05-07 CN CN2012101385765A patent/CN1033852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7798A (zh) * | 2005-08-05 | 2008-09-03 | 巴斯福股份公司 | 包含取代的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的杀真菌混合物 |
CN101965128A (zh) * | 2008-02-05 | 2011-02-02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植物健康组合物 |
WO2012016972A2 (en) * | 2010-08-05 | 2012-02-09 | Bayer Cropscience Ag |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
Cited B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7619B (zh) * | 2013-01-06 | 2016-01-06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1B (zh) * | 2013-01-06 | 2016-01-06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19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1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18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0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2A (zh) * | 2013-01-06 | 2014-07-09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18B (zh) * | 2013-01-06 | 2016-01-06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2B (zh) * | 2013-01-06 | 2016-04-06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907620B (zh) * | 2013-01-06 | 2016-01-06 | 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3109844A (zh) * | 2013-02-02 | 2013-05-22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氟唑菌酰胺和氟硅唑农药组合物 |
EP4014737A1 (en) * | 2013-11-26 | 2022-06-22 | UPL Ltd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ust |
EP4147578A1 (en) * | 2013-11-26 | 2023-03-15 | UPL Ltd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ust |
CN106170205A (zh) * | 2014-02-14 | 2016-11-30 | 巴斯夫农业公司 | 包含农药、脂肪酰胺和乳酰胺的可乳化浓缩物 |
CN106170205B (zh) * | 2014-02-14 | 2020-01-17 | 巴斯夫农业公司 | 包含农药、脂肪酰胺和乳酰胺的可乳化浓缩物 |
CN104094936A (zh) * | 2014-06-13 | 2014-10-15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172453A (zh) * | 2015-04-29 | 2016-12-07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5685054A (zh) * | 2015-12-29 | 2016-06-22 | 张通 | 一种含氟醚菌酰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922701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CN106922702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CN108697086A (zh) * | 2015-12-30 | 2018-10-23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用于真菌防治稻瘟病的协同杀真菌混合物 |
JP2019501917A (ja) * | 2015-12-30 | 2019-01-24 | ダウ アグロサイエンシィズ エルエルシー | イネいもち病の真菌防除のための相乗的殺真菌混合物 |
EP3397057A4 (en) * | 2015-12-30 | 2019-05-15 | Dow Agrosciences LLC | SYNERGISTIC FUNGICIDE MIXTURES FOR RICE-PEPPER FERMENTATION |
AU2016381080B2 (en) * | 2015-12-30 | 2020-07-30 | Dow Agrosciences Llc | Synergistic fungicidal mixtures for fungal control of rice blast |
CN106106502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硅氟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070237A (zh) * | 2016-07-12 | 2016-11-09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359411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贵州农大黔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857540A (zh) * | 2017-04-17 | 2017-06-20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7494552A (zh) * | 2017-08-31 | 2017-12-22 |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胺、胺鲜酯与戊唑醇的水分散粒剂组合物及应用 |
CN108849917A (zh) * | 2018-05-23 | 2018-11-23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20078426A1 (zh) * | 2018-10-20 | 2020-04-23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1758734A (zh) * | 2020-07-09 | 2020-10-13 |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586791A (zh) * | 2022-03-10 | 2022-06-07 | 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586791B (zh) * | 2022-03-10 | 2024-03-08 | 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766495A (zh) * | 2022-05-05 | 2022-07-22 | 青岛滕润翔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4766495B (zh) * | 2022-05-05 | 2024-03-08 | 青岛滕润翔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5886011A (zh) * | 2022-11-16 | 2023-04-04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86011B (zh) * | 2022-11-16 | 2024-10-11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138261A (zh) * | 2023-02-09 | 2023-05-23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双组分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5256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与三唑类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4412988A (zh) | 一种含氟醚菌酰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385250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70826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与酰胺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518770B (zh) |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61042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416428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444783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12541A (zh) |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416410A (zh) |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416425B (zh) | 一种含噻酰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37836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651389A (zh) | 一种含吡噻菌胺与三唑类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4126585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 |
CN104170828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651425B (zh) | 一种含醚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444744A (zh) | 一种含咪唑菌酮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583564B (zh) | 一种含硅氟唑与三唑类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3583561B (zh) | 一种含硅氟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06581A (zh) | 一种含氯啶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839175B (zh) | 一种含氟唑活化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931656A (zh) | 一种含侧孢短芽孢杆菌与三唑类的组合物 | |
CN103583527B (zh) | 一种含氯苯嘧啶醇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651393A (zh) | 一种含醚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37853A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的农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