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833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4833A CN103384833A CN2011800571036A CN201180057103A CN103384833A CN 103384833 A CN103384833 A CN 103384833A CN 2011800571036 A CN2011800571036 A CN 2011800571036A CN 201180057103 A CN201180057103 A CN 201180057103A CN 103384833 A CN103384833 A CN 103384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gent
- reagent container
- analysing apparatus
- automatic analysing
- custodi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与以往的具有保冷功能的分析单元的试剂保管机构不同,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不具有保冷功能,该情况下,需要更高的试剂管理。通过对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管理,对该试剂的载置经过时间和进一步在每个分析项目中作为一个分析参数而存储的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比较,通过对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判定,能够防止试剂的恶化,并能够自动地向进行测定的分析部供给试剂容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血液、尿等检体的自动分析装置,涉及更换试剂容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分析血液、尿等检体的自动分析装置随着处理检体数量的增加、测定项目的增加,试剂消耗的速度加快,从而试剂容器更换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人事费等的成本,需求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从而期望试剂容器更换作业的简化。
另外,自动分析装置的检体处理速度也高速化,从而在试剂更换作业中,期望通过不使装置的动作停止,来使分析动作的中断为最小。
例如,专利文献1中,与位于分析单元的试剂保管机构1不同,设置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并在与上述分析单元内的试剂保管机构1之间设置试剂搬运机构,从而实现试剂更换的作业的简化以及分析作业中断的最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0330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在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没有保冷功能的情况下,随着该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该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变长,有试剂恶化的悬念,但未考虑载置后的经过时间管理。
对于具有保冷功能的试剂保管机构1的试剂载置时间管理而言,公知例如日本特开2000-310643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地进行管理。但是,专利文献1中,没有指示在混有保冷的试剂保管机构1和常温保管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试剂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即,在混有保冷的试剂保管机构1和常温保管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试剂的恶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试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
试剂分取机构37a~37d,它们从保管于该第一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分取试剂;以及
测定机构39,其使所述试剂和试样反应并测定该反应后的液体,
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以及
试剂容器搬运机构,其能够将从保管于该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中选择的试剂容器移送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还具备对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测机构。例如,计测机构也可以是控制自动分析装置的计算机。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具备保冷功能,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不具备保冷功能。
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也可以具备从赋予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35读取试剂信息的机构21。也可以以从赋予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35读取试剂信息的时刻为起点,对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
也可以构成为,存储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载置允许极限值,存储多种分析项目的分析参数,并将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作为各分析项目的一个分析参数而存储。
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能够从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35读取,或者使该自动分析装置与远程计算机41并从所述远程计算机41接收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另外,具备从CD、DVD之类的外部存储介质42读取信息的磁盘驱动器那样的信息读取部43,也可以从该外部存储介质42读取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画面40上显示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并从画面40进行编辑。
具备对由所述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检测的机构。该机构例如是控制自动分析装置的计算机。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以前,通过从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进行搬运的试剂搬运机构,将试剂搬运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发出警告并在画面40上进行显示。并且,在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试剂容器用于分析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使用该试剂容器的分析结果赋予数据报警。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二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或所述试剂搬运机构的至少一个上具备试剂的自动开盖机构,并具备在即将由所述试剂搬运机构搬运试剂容器之前、通过该自动开盖来打开该试剂容器的机构。
也可以具备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有效期限设定值的情况下且在该试剂容器不用于分析的情况下指示搬出该试剂容器的机构。
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也可以从该试剂容器被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部的时刻开始进行计测、存储。
所述存储介质35可以是条形码,也可以是RFID。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即,即使在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不具有保冷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对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管理,除了最初赋予试剂的保冷环境的有效期限,也将不是保冷环境的情况下的载置允许极限值作为一个分析参数而存储,并通过比较所述载置经过时间和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能够进行更高的试剂管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进行更高的试剂管理,能够实现试剂、样本的节约,并能够进一步减少由异常引起的分析精度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由试剂的恶化引起的再测定等对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的试剂容器的时间管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俯视图。
自动分析装置由分析单元10以及缓冲单元11构成。
在分析单元10侧,具备试剂搬运机构27和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6,该试剂搬运机构27将从试剂保管箱A28、试剂保管箱B29以及缓冲单元11侧转递来的试剂容器12搬运至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6排出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容器12。在缓冲单元11侧,具备暂时保持补充用的试剂的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以及排出试剂容器的试剂排出机构25。
使用该装置来说明试剂容器12的搬运顺序。
首先,若操作人员在未图示的试剂投入口设置试剂容器12,则上述试剂容器12由试剂投入机构24而移至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
在移至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试剂容器12上,贴有记录有试剂余量、批次、使用期限等信息的RFID的标签,该信息通过设于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上侧的试剂信息读取机构21被读取,并存储在未图示的控制计算机内。此时,对于由控制计算机判断为过期、试剂余量不足等分析无法使用的试剂容器12而言,由位于缓冲单元11的试剂排出机构25排出。
发出试剂补充要求的试剂在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内被送向试剂开盖机构23的开盖位置。在上述开盖位置,打开试剂容器12的试剂盖,并向试剂盖废弃箱34废弃上述试剂盖。
上述试剂盖的打开完成的试剂容器(以后,也称作试剂盒、试剂瓶)12在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内被送向试剂容器转递位置,并由试剂容器转递机构22从缓冲单元11送向分析单元10。此外,若试剂更换的时机在不引起试剂不足的范围内,则利用试样的切断期间的空的周期、第一试剂分注与第二试剂分注的间隔等来实施。在怎样也来不及的情况下,中断试样取样,并在对中断前的试样的试剂分注结束后,进行试剂搭载。在任意的情况下,装置状态都处于分析中,由于不是使装置暂时停止,补充试剂,从而能够缩短分析中断的时间。
被转递至分析单元10的试剂盒12设置在分析单元10所设的试剂旋转机构32上。试剂旋转机构32中,在向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搭载试剂盒12所需要的方向上变更试剂瓶12的方向。
改变了方向的试剂瓶12利用试剂搬运机构27而移至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的有试剂更换要求的一方。在试剂搬运机构27将试剂瓶12移至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后,试剂余量变少,从而使更换对象的试剂容器12倒置,并将其从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移至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6。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6中,将试剂容器12移至上述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6内的试剂收纳部,并在操作人员取出前收纳试剂容器12。
以下,对使用该装置的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试剂管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述那样,多种分析项目全部按照分析项目地保持试剂信息。对于试剂信息而言,记录有试剂ID、批次信息、测定时分取的试剂分取量等以往的试剂信息,另外除了这些试剂信息之外,还记录有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不是保冷环境的载置允许极限值的信息。该载置允许极限值信息与通常的保冷状态的有效期限相同,在每个分析项目作为初始值而被设定。根据分析项目,也可以在0~24的数值内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在0~1440的数值内以分钟为单位进行设定。此时,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试剂容器12的载置经过时间的计测从在试剂信息读取机构21进行读取的时刻开始。此外,计测开始的时机优选是在试剂投入机构24的试剂投入口设置试剂容器12的时刻。
试剂信息的载置允许极限值作为初始值而被设定,但考虑各设施的环境条件、季节条件等,为了进行依据各个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试剂管理意识的更高的试剂管理,操作人员从显示画面40等进行编辑也可以。
使用试剂信息的载置允许极限值和计测的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载置经过时间,未图示的控制计算机判定该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该载置允许极限值。在载置经过时间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之前,试剂容器12利用试剂搬运机构27而从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被搬运至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例如,在载置经过时间相对于载置允许极限值逼近一个小时以内的情况下,成为从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向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的搬运候补。对于从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向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搬运试剂容器而言,以不与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探测器等的机构干涉为前提,从而由更换引起的分析中断使装置的处理能力下降。若成为搬运候补,则由于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的试剂容器的余量变少等紧急性高的其它重要因素,能够从停止分析单元而搬运的时机开始搬运该试剂容器,并且搬运搬运候补,从而能够使由更换引起的分析中断为最小限而能够维持处理能力。
并且,例如,在试剂容器12的载置允许极限值预先为0、即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载置允许极限值为0小时或0分的情况下,判定试剂容器12是否能够尽快由试剂搬运机构27搬运至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或者,在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载置允许剩余时间为0小时/分、或其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向分析单元10侧搬运,从而进入取样停止模式,(分析部内的搬运线上的架结束检体分注、结束R2/R3试剂探测器的分注后),将该试剂容器向分析单元10侧的试剂保管箱A28或者试剂保管箱B29搬运。此时,也能够以基于设定值的优先顺序搬运试剂。另外,当在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载置有试剂容器时,为了防止试剂恶化,优选以盖关闭的状态保管试剂容器。因此,优选在即将搬运时打开试剂盖。
在试剂容器12的被计测的载置经过时间无论如何都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在显示画面40发出警告来通知操作人员。此时,在试剂容器12不用于分析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显示画面40指定将试剂容器12搬运至试剂搬出机构25,或搬出。另外,若操作人员指定试剂用于分析,则在上述开盖位置打开试剂容器12的试剂盖,并将其送向分析单元10。此外,对于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且用于测定后的试剂而言,对测定结果赋予数据报警。此处,也能够从画面40上对带有数据报警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设定。另外,在使取样停止而将其搬运至分析单元10侧的情况下,估计到分注动作结束为止花费的时间为30分左右,例如,对于使用载置经过时间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0~0.5小时的试剂来测定的结果,赋予数据报警等,优选由操作人员能够从画面40上进行设定。
另外,通过将试剂容器12的被计测的载置经过时间的记录结果写入贴在试剂容器12的RFID等的存储介质,也能够把握试样的测定结果与试剂状态的关系。并且,也能够考虑如下情况,即,通过操作人员的指示等不一次将在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载置一定期间的试剂容器搬运至分析单元10侧而将它们搬出。该情况下,由于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载置经过时间的记录结果存储在贴于试剂容器12的RFID,从而在再次投入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的情况下,载置经过时间作为与存储于RFID的前次为止的载置经过时间合计的累积时间而继续进行计测。因此,在向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0投入试剂容器的时刻,在该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相对于载置允许极限值逼近0或者0.5小时以内情况下,也能够尽早向分析单元侧的试剂保管箱进行搬运。
图2是表示向本发明的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投入后的试剂管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首先,对向更换用的试剂保管机构2投入该试剂容器的情况进行识别(步骤S1)。
以识别该试剂容器的时间为起点开始第二试剂保管部的载置经过时间的计测(步骤S2)。
经过时间作为以分钟为单位、或者以小时为单位的变量而进行加法计算。
接下来,比较该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和规定的载置允许极限值,判定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载置允许极限值(步骤S3)。
在超过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判定是否能够向分析部搬运,若能够搬运则向分析部搬运该试剂(步骤S5)。
若无法搬运,则在步骤S7中发出警告,进一步继续比较载置经过时间和规定的载置允许极限值(步骤S3)。
在步骤3中,在该试剂的载置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的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在未图示的控制计算机查询是否有相对于该试剂的试剂搬运的指示(步骤S6)。
在没有搬运指示的情况下,继续载置经过时间的计测,进一步继续比较载置经过时间和规定的载置允许极限值(步骤S3)。
在步骤6中,在有试剂搬运指示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步骤即步骤S4中判定是否能够向分析部搬运,若能够搬运,则在步骤S5中向分析部进行搬运。若无法搬运,则进一步比较载置经过时间和规定的载置允许极限值(步骤S3)。
符号的说明
10—分析单元,11—缓冲单元,12—试剂容器,20—补充用试剂保管箱,21—试剂信息读取机构,22—试剂转递机构,23—试剂开盖机构,24—试剂投入机构,25—试剂排出机构,26—试剂排出收纳机构,27—试剂搬运机构,28—试剂保管箱A,29—试剂保管箱B,32—试剂旋转机构,34—试剂盖废弃箱,35—存储介质,37—试剂分取机构,39—测定机构40—画面,41—远程计算机,42—外部存储介质,43—信息读取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
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
试剂分取机构,其从保管于该第一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分取试剂;以及
测定机构,其使所述试剂和试样反应并测定该反应后的液体,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以及
试剂容器搬运机构,其能够将从保管于该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中选择的试剂容器移送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还具备对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具备保冷功能,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不具备保冷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具备从赋予所述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试剂信息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从赋予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试剂信息的时刻为起点,对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载置经过时间的允许极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多种分析项目的分析参数,将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作为各分析项目的一个分析参数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具有存储介质,从所述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与远程计算机连接,从所述远程计算机接收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外部存储介质读取信息的信息读取部,从该外部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画面上显示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从画面编辑所述允许极限值。
1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由所述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检测的机构,
在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以前,
通过从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进行搬运的试剂搬运机构,将试剂搬运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由所述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检测的机构,
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
发出警告并在画面上进行显示。
1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
对于用于分析的该试剂容器的测定结果而言,对测定结果赋予报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或所述试剂搬运机构的至少一个上具备试剂的开盖机构,
并具备在即将由所述试剂搬运机构搬运试剂容器之前利用该开盖机构打开该试剂容器的机构。
1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指示该试剂容器的搬出的指示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从该试剂容器被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时刻开始进行计测、存储。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是条形码。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是RFID。
Claims (19)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
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
试剂分取机构,其从保管于该第一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分取试剂;以及
测定机构,其使所述试剂和试样反应并测定该反应后的液体,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试剂保管机构,其保管多个试剂容器;以及
试剂容器搬运机构,其能够将从保管于该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中选择的试剂容器移送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还具备对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具备保冷功能,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不具备保冷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具备从赋予所述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试剂信息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从赋予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试剂信息的时刻为起点,对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进行计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试剂容器载置经过时间的允许极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多种分析项目的分析参数,将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作为各分析项目的一个分析参数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具有存储介质,从所述试剂容器的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与远程计算机连接,从所述远程计算机接收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外部存储介质读取信息的信息读取部,从该外部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画面上显示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从画面编辑所述允许极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由所述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检测的机构,
在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有效期限设定值以前,
通过从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进行搬运的试剂搬运机构,将试剂搬运至所述第一试剂保管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由所述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载置经过时间是否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进行检测的机构,
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载置允许极限值的情况下,
发出警告并在画面上进行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有效期限设定值的情况下,
对于用于分析的该试剂容器的测定结果而言,对测定结果赋予报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或所述试剂搬运机构的至少一个上具备试剂的开盖机构,
并具备在即将由所述试剂搬运机构搬运试剂容器之前利用该开盖机构打开该试剂容器的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超过所述有效期限设定值的情况下指示该试剂容器的搬出的指示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的载置经过时间从该试剂容器被投入到所述第二试剂保管机构的时刻开始进行计测、存储。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是条形码。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是RFI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65474 | 2010-11-29 | ||
JP2010-265474 | 2010-11-29 | ||
PCT/JP2011/077349 WO2012073877A1 (ja) | 2010-11-29 | 2011-11-28 | 自動分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4833A true CN103384833A (zh) | 2013-11-06 |
CN103384833B CN103384833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6171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7103.6A Active CN103384833B (zh) | 2010-11-29 | 2011-11-28 | 自动分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23412B2 (zh) |
EP (1) | EP2647998B1 (zh) |
JP (1) | JP5636442B2 (zh) |
CN (1) | CN103384833B (zh) |
WO (1) | WO2012073877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5000A (zh) * | 2017-02-22 | 2019-09-13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0418966A (zh) * | 2017-03-23 | 2019-11-05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1033267A (zh) * | 2017-08-09 | 2020-04-17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49118A2 (en) | 2013-03-15 | 2014-09-25 | Abbott Laboratories | Diagnostic analyzers with pretreatment carousel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4137240A (zh) | 2013-03-15 | 2022-03-04 |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 具有后面可进入轨道系统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
CN116794337A (zh) | 2013-03-15 | 2023-09-22 |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 具有竖直布置的圆盘传送带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
JP6501476B2 (ja) * | 2014-10-06 | 2019-04-17 |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 無線タグを用いた採血管管理システム |
EP3847965A1 (en) | 2015-12-11 | 2021-07-14 | Babson Diagnostics, Inc. | Specimen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serum or plasma from whole blood |
CN109690324B (zh) * | 2016-09-21 | 2022-09-27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及远程维护系统以及维护方法 |
JP7101174B2 (ja) | 2016-11-14 | 2022-07-14 | バブソン 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サンプル調製装置 |
JP7120311B2 (ja) * | 2018-08-07 | 2022-08-17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流体残量管理装置、分析システム、流体残量管理方法および流体残量管理プログラム |
CN112858712B (zh) * | 2019-11-28 | 2024-04-05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试剂信息的导入方法、样本检测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JP2022189154A (ja) * | 2021-06-10 | 2022-12-22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物品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2050052B1 (en) | 2021-08-06 | 2024-07-30 | Babson Diagnostics, Inc. | Refrigerated carrier device for biological samples |
EP4505185A1 (en) | 2022-04-06 | 2025-02-12 | Babson Diagnostics, Inc. | Automated centrifuge loade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10643A (ja) * | 1999-04-27 | 2000-11-07 | Toshiba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CN1576849A (zh) * | 2003-07-17 | 2005-02-09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US20070255756A1 (en) * | 2004-07-22 | 2007-11-01 | Masahiro Satomura | Analysis Assisting Method, Analyzer, Remote Computer, Data Analyz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agent Container |
WO2008126589A1 (ja) * | 2007-03-12 | 2008-10-23 | Olympus Corporation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73039B2 (ja) * | 2003-05-14 | 2007-01-24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US7688207B2 (en) * | 2006-07-28 | 2010-03-30 | Abbott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 for tracking vessels in automated laboratory analyzers b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JP4558017B2 (ja) * | 2007-07-31 | 2010-10-06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使用方法 |
JP2009068992A (ja) | 2007-09-13 | 2009-04-02 | Olympus Corp | 分析装置 |
JP5277245B2 (ja) * | 2008-05-22 | 2013-08-28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455765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3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Reagent Store |
-
2011
- 2011-11-28 EP EP11845176.4A patent/EP2647998B1/en active Active
- 2011-11-28 US US13/988,775 patent/US94234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1-28 CN CN201180057103.6A patent/CN103384833B/zh active Active
- 2011-11-28 JP JP2012546851A patent/JP5636442B2/ja active Active
- 2011-11-28 WO PCT/JP2011/077349 patent/WO201207387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10643A (ja) * | 1999-04-27 | 2000-11-07 | Toshiba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CN1576849A (zh) * | 2003-07-17 | 2005-02-09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US20070255756A1 (en) * | 2004-07-22 | 2007-11-01 | Masahiro Satomura | Analysis Assisting Method, Analyzer, Remote Computer, Data Analyz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agent Container |
WO2008126589A1 (ja) * | 2007-03-12 | 2008-10-23 | Olympus Corporation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5000A (zh) * | 2017-02-22 | 2019-09-13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0235000B (zh) * | 2017-02-22 | 2023-11-24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0418966A (zh) * | 2017-03-23 | 2019-11-05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0418966B (zh) * | 2017-03-23 | 2024-11-08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1033267A (zh) * | 2017-08-09 | 2020-04-17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CN111033267B (zh) * | 2017-08-09 | 2023-10-27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4833B (zh) | 2014-10-15 |
US20130280130A1 (en) | 2013-10-24 |
JPWO2012073877A1 (ja) | 2014-05-19 |
EP2647998B1 (en) | 2021-06-02 |
WO2012073877A1 (ja) | 2012-06-07 |
EP2647998A4 (en) | 2018-01-03 |
US9423412B2 (en) | 2016-08-23 |
JP5636442B2 (ja) | 2014-12-03 |
EP2647998A1 (en) | 2013-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4833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CN103384834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CN104246510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CN101251544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3873039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5340975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4110101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5331056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02985830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2012021862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2006337386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EP4050342A1 (e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reagent | |
JP5178891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2012032191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5839987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18871789A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7449924B2 (ja) | 搬送機構及び分析装置 | |
CN116783489A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WO2025052832A1 (ja)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 |
CN111624358A (zh) | 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