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7853A - 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7853A CN103377853A CN2012105005905A CN201210500590A CN103377853A CN 103377853 A CN103377853 A CN 103377853A CN 2012105005905 A CN2012105005905 A CN 2012105005905A CN 201210500590 A CN201210500590 A CN 201210500590A CN 103377853 A CN103377853 A CN 1033778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xiliary contact
- contact unit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charge
- eng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即使为了实现小型化而缩减辅助触点单元和电磁接触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也容易进行辅助触点单元的装卸动作。电磁接触器在正面具有凹部,辅助触点单元具有装卸操作部,该装卸操作部是使辅助触点单元的背面向上方延伸而以板簧状形成的,装卸操作部具有卡合用凸起(5d),在电磁接触器上安装有辅助触点单元时,该卡合用凸起(5d)与凹部卡合,在装卸操作部向辅助触点单元的正面侧挠曲时,卡合用凸起(5d)与凹部的卡合被解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卸电磁接触器和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电磁接触器具有触点部分,该触点部分具有主电路触点和辅助电路触点,例如,在需要大于或等于组装在电磁接触器主体上的辅助触点数量的辅助触点的情况下,将辅助触点单元安装在电磁接触器主体上使用。将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正面前侧的结构称为正面型(HeadOn),将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侧面的结构称为侧面型(Side On)。
当前,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下述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即,该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具有:辅助触点单元基座,其可自由滑动地支撑辅助触点单元横杆,从与主体横杆的动作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而固定保持在电磁接触器主体的基座上,该辅助触点单元横杆与可自由滑动地支撑在电磁接触器主体的基座上的主体横杆卡合而联动;以及止动部,其具有卡合爪,该卡合爪与设置在电磁接触器主体的基座上的卡合孔卡合。在专利文献1中,在辅助触点单元的止动部上设置有弹性部,该弹性部以与将辅助触点单元基座向电磁接触器主体的基座插入的方向垂直地施加力的方式起作用,电磁接触器主体的基座的卡合孔及止动部的卡合爪的卡合面形成为与止动部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在辅助触点单元基座上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使该止动部相对于电磁接触器主体垂直地滑动,在辅助触点单元及电磁接触器主体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卡合孔。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构成为,在辅助触点单元的两侧下方平行地突出设置左右一对的支脚板,在该支脚板内侧的前后设置向相对方向突出的压入卡合片,使该压入卡合片与左右一对的钩状卡合承受片卡合,该卡合承受片设置在电磁接触器上表面的前后。而且,防止辅助触点单元的压入卡合片的损伤,并且,将电磁接触器的前后的卡合承受片之间设定为辅助触点单元前部的压入卡合片可嵌合的间隔,而且,将辅助触点单元的前后压入卡合片之间设定为电磁接触器后部的卡合承受片可嵌合的间隔,并且,将辅助触点单元的左右支脚板内表面之间设定为与电磁接触器的左右卡合承受片的外侧面之间的尺寸大致相等的间隔。在该结构中,通过一边将辅助触点单元前部的压入卡合片嵌合在电磁接触器的前后卡合承受片之间,一边将支脚板嵌合在左右卡合承受片之间,从而在将辅助触点单元安装在电磁接触器上时,可以将辅助触点单元朝向安装方向准确地定位,顺利且可靠地使彼此卡合的辅助触点动作体的压入连结片、触点动作体的连结承受片及压入卡合片、卡合承受片滑动卡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10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1-44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开闭器是利用安装在辅助触点单元基座上的止动部与主体基座固定的方法,在电磁接触器和辅助触点单元之间确保向止动部放入手指的部分的空间。因此,存在电磁接触器上组装有辅助触点单元时的外形尺寸、特别是深度尺寸变大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其构造为,在辅助触点单元的下侧突出设置卡止凸片,该卡止凸片可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且在下表面具有卡止凸起,在电磁接触器的上表面突出的触点动作体的上端,设置有钩型的连结承受片,该连结承受片可以与辅助触点动作体的压入连结片卡合,但该构造也需要确保在从电磁接触器卸下辅助触点单元时向卡止凸片放入手指的部分的空间,需要确保与该部分相对应的深度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即使为了实现小型化而缩减辅助触点单元和电磁接触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也容易进行辅助触点单元的装卸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其使电磁接触器和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连接,该电磁接触器在正面设置有卡合孔,该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通过将设置在背面的L字型凸起插入卡合孔中并向下方向滑动,从而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正面,该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电磁接触器在正面具有凹部,辅助触点单元具有装卸操作部,该装卸操作部是使辅助触点单元的背面向上方延伸而以板簧状形成的,装卸操作部具有卡合用凸起,在电磁接触器上安装有辅助触点单元时,该卡合用凸起与凹部卡合,在装卸操作部向辅助触点单元的正面侧挠曲时,卡合用凸起与凹部的卡合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实现下述效果,即,即使缩减辅助触点单元和电磁接触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辅助触点单元的装卸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辅助触点单元的斜视图。
图2是后罩的斜视图。
图3是后罩的剖视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中使用的电磁接触器的斜视图。
图5是电磁接触器的剖视图。
图6是连结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斜视图。
图7是连结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侧视图。
图8是安装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剖视图。
标号的说明
1、6 壳体
1a 电绝缘用分隔壁
2 后罩
3、7 可连接托架
4a、4bL 字型凸起
4a1、4b1 前端部
5 装卸操作部
5a 按指部
5b 狭缝部
5c 止动部
5d 卡合用凸起
8a、8b 卡合孔
9 凹陷部
10 辅助触点单元
20 电磁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辅助触点单元的斜视图。辅助触点单元10具有壳体1、后罩2及可连接托架3。为了防止在辅助触点之间产生电弧,壳体1设置有电绝缘用分隔壁1a。在后罩2上设置有L字型凸起4a、4b,该L字型凸起4a、4b用于与后述的电磁接触器20的壳体6卡合。L字型凸起4a、4b的前端部4a1、4b 1彼此相对。另外,在后罩2上一体地设置有装卸操作部5,该装卸操作部5在向电磁接触器20装卸时使用。可连接托架3的前端部形成为朝向下侧打开的钩状。
图2是后罩的斜视图。图3是后罩的剖视图,表示沿图2中的Ⅲ—Ⅲ线的剖面。装卸操作部5是通过使构成辅助触点单元10背面的后罩2的面延伸而以板簧状形成的。在装卸操作部5的上部前端进行倒角而设置按指部5a。在装卸操作部5上设置有狭缝部5b,该狭缝部5b用于在挠曲时不与辅助触点单元10的壳体1干涉,装卸操作部5的上部前端分成两支。以横跨分成两支的部分这两者的方式设置有止动部5c,该止动部5c起到挠曲时的止动部的作用。在装卸操作部5的后罩2周缘部附近设置有用于与电磁接触器20的卡合的卡合用凸起5d。
图4是在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中使用的电磁接触器的斜视图。电磁接触器20具有壳体6及可连接托架7。在壳体6上设置有卡合孔8a、8b,该卡合孔8a、8b用于与辅助触点单元的L字型凸起4a、4b卡合。卡合孔8a、8b在电磁接触器2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侧的边上设置有台阶部8a1、8b1,上部的宽度大于L字型凸起4a、4b的宽度,下部的宽度小于L字型凸起4a、4b的前端部的宽度。另外,设置有凹形的凹陷部9,该凹陷部9用于使辅助触点单元的装卸操作部5的卡合用凸起5d进入。可连接托架7的前端部形成为朝向上侧打开的钩状。
在向电磁接触器20安装辅助触点单元10时,将辅助触点单元10的L字型凸起4a、4b插入壳体6的卡合孔8a、8b中,然后,使辅助触点单元10向下侧移动。图5是电磁接触器的剖视图,表示沿图4中的Ⅴ—Ⅴ线的剖面。此外,为了易于理解构造,在图5中省略辅助触点单元10的图示。卡合孔8a、8b因下部的宽度小于L字型凸起4a、4b的前端部4a1、4b1的宽度,因此,如果使辅助触点单元10向下侧移动,则L字型凸起4a、4b的前端部4a1、4b 1进入壳体6的内侧。因此,如果使已将L字型凸起4a、4b插入卡合孔8a、8b中的辅助触点单元10向下侧移动,则使辅助触点单元10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如果使辅助触点单元10移动直至L字型凸起4a、4b到达卡合孔8a、8b的下缘为止,则卡合完成。此时,设置在辅助触点单元10的后罩2上的卡合用凸起5d,进入设置在电磁接触器20的壳体6上的凹形的凹陷部9中,使辅助触点单元1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图6是连结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斜视图。图7是连结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侧视图。
图8是安装辅助触点单元后的电磁接触器的剖视图,表示沿图6中的Ⅷ—Ⅷ线的剖面。如果辅助触点单元10与电磁接触器20卡合,则电磁接触器20的可连接托架7和辅助触点单元10的可连接托架3各自的钩状前端部卡合而连结,辅助触点单元10配合电磁接触器20的动作而联动。
在从电磁接触器20上卸下辅助触点单元10时,使用设置在辅助触点单元10的后罩2上的装卸操作部5。首先,将手指按在配置于产品上部前端的按指部5a上,向产品前方(图2、图3的箭头方向)施加力,使装卸操作部5向产品前方挠曲。由于在装卸操作部5上设置有狭缝部5b,因此通过将辅助触点单元10的壳体1的电绝缘用分隔壁1a插入狭缝部5b中,从而可以进行挠曲而不会与电绝缘用分隔壁1a干涉。装卸操作部5的挠曲在止动部5c与电绝缘用分隔壁1a抵接时被限制。
装卸操作部5的挠曲停止时,卡合用凸起5d从电磁接触器20的壳体6的凹形的凹陷部9脱离。在该状态下,如果将辅助触点单元10向上侧提起,在L字型凸起4a、4b碰到卡合孔8a、8b的上缘时,将辅助触点单元10向前侧拉拽,则辅助触点单元10与电磁接触器20脱离。
在进行上述装卸操作的电磁接触器20和辅助触点单元10中,由平板构成装卸操作部5,在其前端设置按指部5a并配置在产品上部前端,因此,可以消除从电磁接触器20和辅助触点单元10的间隙伸入手指的空间,从而可以相应地减小外形尺寸,特别是深度尺寸。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即使缩减辅助触点单元和电磁接触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也容易进行辅助触点单元的装卸动作,从这一点来说是有效的。
Claims (2)
1.一种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其使电磁接触器和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连接,该电磁接触器在正面设置有卡合孔,该正面型辅助触点单元通过将设置在背面的L字型凸起插入所述卡合孔中并向下方向滑动,从而安装在所述电磁接触器的正面,
该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接触器在正面具有凹部,
所述辅助触点单元具有装卸操作部,该装卸操作部是使所述辅助触点单元的背面向上方延伸而以板簧状形成的,
所述装卸操作部具有卡合用凸起,在所述电磁接触器上安装有所述辅助触点单元时,该卡合用凸起与所述凹部卡合,
在所述装卸操作部向所述辅助触点单元的正面侧挠曲时,所述卡合用凸起与所述凹部的卡合被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卸操作部使前端附近向所述辅助触点单元的正面侧弯曲而形成按指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96406A JP5805003B2 (ja) | 2012-04-20 | 2012-04-20 | 電磁接触器−補助接点ユニット接続構造 |
JP2012-096406 | 2012-04-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7853A true CN103377853A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6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05905A Pending CN103377853A (zh) | 2012-04-20 | 2012-11-29 | 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5003B2 (zh) |
CN (1) | CN10337785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8087A (zh) * | 2018-01-29 | 2019-08-06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95687A (ko) | 2016-02-15 | 2017-08-23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 접촉기의 보조 계전기 |
JP7517623B2 (ja) | 2022-06-22 | 2024-07-17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と補助接点ユニットとの連結構造 |
JP7529170B2 (ja) | 2022-08-30 | 2024-08-06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及びヘッドオンユニットの連結構造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95697A1 (fr) * | 1992-10-26 | 1994-05-04 | Schneider Electric Sa | Appareil contacteur |
JP2894412B2 (ja) * | 1993-04-22 | 1999-05-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 |
CN1462462A (zh) * | 2001-04-25 | 2003-12-17 | 通用电气公司 | 电磁接触器以及在电磁接触器组装中消除误差的方法 |
JP2005276460A (ja) * | 2004-03-23 | 2005-10-06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電磁開閉装置 |
CN101022063A (zh) * | 2006-02-16 | 2007-08-22 | Ls产电株式会社 | 用于电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94744U (zh) * | 1990-01-16 | 1991-09-26 | ||
JP4306460B2 (ja) * | 2004-01-14 | 2009-08-05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開閉装置 |
-
2012
- 2012-04-20 JP JP2012096406A patent/JP58050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1-29 CN CN2012105005905A patent/CN1033778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95697A1 (fr) * | 1992-10-26 | 1994-05-04 | Schneider Electric Sa | Appareil contacteur |
JP2894412B2 (ja) * | 1993-04-22 | 1999-05-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 |
CN1462462A (zh) * | 2001-04-25 | 2003-12-17 | 通用电气公司 | 电磁接触器以及在电磁接触器组装中消除误差的方法 |
JP2005276460A (ja) * | 2004-03-23 | 2005-10-06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電磁開閉装置 |
CN101022063A (zh) * | 2006-02-16 | 2007-08-22 | Ls产电株式会社 | 用于电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单元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8087A (zh) * | 2018-01-29 | 2019-08-06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
CN110098087B (zh) * | 2018-01-29 | 2021-02-09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25391A (ja) | 2013-10-31 |
JP5805003B2 (ja) | 2015-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47134U (zh) | 卡连接器 | |
CN103377853A (zh) | 电磁接触器—辅助触点单元连接构造 | |
KR101788953B1 (ko) | 커넥터 | |
JP2013214495A (ja) | コネクタ | |
KR101444041B1 (ko) | 카드 커넥터 | |
JP2016095968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2243542A (ja) | 端子金具 | |
JP2015225758A (ja) | コネクタ | |
US20130084724A1 (en) | Connector | |
CN202474336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5449470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531970B (zh) | 卡连接器 | |
CN103280668B (zh) | 卡连接器 | |
CN202172173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2593649A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KR101911541B1 (ko) | 카드용 커넥터 | |
CN203135088U (zh) | 抽屉式卡连接器 | |
CN202196949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2601967U (zh) | 卡连接器 | |
CN214254791U (zh) | 堆叠式卡座 | |
KR102239718B1 (ko) | 커넥터용 접속핀 및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용 접속핀 제조방법 | |
JP2013149357A (ja) | 圧接型コネクタ | |
CN202601882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20904508U (zh) | 一种互联黑板 | |
CN201207506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