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365190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5190A
CN103365190A CN2013100911984A CN201310091198A CN103365190A CN 103365190 A CN103365190 A CN 103365190A CN 2013100911984 A CN2013100911984 A CN 2013100911984A CN 201310091198 A CN201310091198 A CN 201310091198A CN 103365190 A CN103365190 A CN 103365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guide member
conveying
record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11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5190B (zh
Inventor
森启城
三轮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5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5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8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directed to paper handling or jam 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84Projections on process cartridge for guiding mounting thereof in main mach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能够简单地移除被卡住的记录片材。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盒,具有感光体和面对所述感光体的转印构件,所述处理盒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第一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所述处理盒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拆;以及输送路径,被形成为使所输送的记录片材通过所述感光体与所述转印构件之间。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支撑所述处理盒,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输送路径大致垂直地延伸。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具有感光体和转印构件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已知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处理盒具有感光体和转印构件,该处理盒可以相对于壳体装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处理盒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经过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输送路径呈小角度移动,从而相对于壳体装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0310号公报
在打印过程中,在记录片材卡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时,通过从壳体拆下处理盒来将被卡住的记录片材移除。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在拆下处理盒时,因为处理盒以相对于输送路径的小角度从输送路径离开,因此,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从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脱落,留在壳体内。这样,如果记录片材留在壳体内,则使用者需要在拆下处理盒后将手伸进壳体内来移除记录片材,导致可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移除被卡住的记录片材的图像形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盒,具有感光体和面对所述感光体的转印构件,所述处理盒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第一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所述处理盒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拆;以及输送路径,被形成为使所输送的记录片材通过所述感光体与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支撑所述处理盒。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输送路径大致垂直地延伸。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当记录片材以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的状态被卡住时,当取出处理盒时,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以保持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状态与处理盒一起从壳体取出,因此,能够简单地移除被卡住的记录片材。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壳体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开口,所述处理盒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
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在所述处理盒拆卸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方延伸。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当取出处理盒时,处理盒以向上拉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的方式移动,因此,与处理盒向下方或横向移动而从壳体取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记录片材与处理盒一起被取出。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还包括:第一输送辊,配置在所述转印构件的记录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以及第二输送辊,配置在所述转印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
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输送的记录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当记录片材以夹在第一输送辊、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和第二输送辊之间的状态被卡住时,容易以较好的平衡性将记录片材从处理盒拉出。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还包括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用于向着所述感光体对所述转印构件施力。
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所述支撑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通过施力构件所施加的力,容易将处理盒取出。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处理盒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输送路径所输送的记录片材。
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在所述处理盒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设置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构件。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当记录片材被卡住而取出处理盒时,能够抑制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挂在传感器上。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还包括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引导当所述处理盒在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中被引导时,与所述处理盒被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引导的部分不同的部分。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设备,能够规定处理盒向上拉记录片材时的姿势。
根据本发明,当记录片材以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的状态被卡住时,当取出处理盒时,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记录片材以保持夹在感光体与转印构件之间的状态与处理盒一起从壳体取出,因此,能够简单地移除被卡住的记录片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打开激光打印机的上盖、拆下处理盒的状态的图。
图3是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当激光打印机的纸张被卡住时,打开上盖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安装到壳体的处理盒沿着支撑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处理盒被第一引导构件的引导部和第二引导构件的上侧部分引导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当从壳体拆下处理盒时处理盒的姿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说明中,首先说明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然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以激光打印机使用时的用户为基准的方向来说明方向。即,在图1中,朝向纸面将左侧设为“前侧”,朝向纸面将右侧设为“后侧”,朝向纸面将进深侧设为“左侧”,朝向纸面将跟前侧设为“右侧”。此外,朝向纸面将上下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激光打印机的概要结构>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装置主体2;用于供给纸张P的进给部3;以及用于在纸张P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
装置主体2具有:壳体21;上盖22;以及前盖23。壳体21在其上部具有用于装拆后述处理盒6、向上方敞开的开口21A(参照图2),并且在壳体21的前部具有用于插入纸张P的插入口21B。
上盖22以覆盖装置主体2的整个上部的大小形成,且以能以配置在后端部的转动轴22A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由壳体21支撑。这样,上盖22通过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来开闭壳体21的开口21A。
此外,上盖22的上表面成为放置由后述的排出辊8向壳体21外排出的纸张P的排出盘9。而且,在排出盘9,设有延长盖10。延长盖10以能以配置在上盖22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由上盖22支撑,且能在覆盖排出盘9的上表面的位置(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和支撑排出盘9上的纸张P的前端部、与排出盘9相邻的位置(由实线表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前盖23是覆盖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的盖,能以下端部为中心前后转动地由壳体21支撑。这样,前盖23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转动来开闭壳体21的插入口21B。
进给部3包括: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方,用于放置纸张P的供纸盘31;以及将供纸盘31上的纸张P向图像形成部4供给的供纸机构32。
供纸盘31由配置在装置主体2下部的纸张放置板31A和上述的前盖23构成。具体地,前盖23在向前侧倾倒的状态下构成供纸盘31的一部分。此外,纸张放置板31A在每个供给一张纸张P的时刻将纸张P向供纸辊32A抬起。
供纸机构32主要包括供纸辊32A、作为第一输送辊的一个例子的分离辊32B和分离垫32C。供纸辊32A在比分离辊32B更靠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配置在纸张放置板31A的后端上方。分离辊32B与分离垫32C相面对地配置。
在该进给部3,在使前盖23向前侧倾倒而形成供纸盘31后,在该供纸盘31上装载纸张P。而且,通过供纸辊32A接触放置在供纸盘31上的纸张P并旋转,来将放置在供纸盘31上的纸张P向分离辊32B送出,将所送出的纸张P在分离辊32B和分离垫32C之间一张张地分离从而供给到图像形成部4。
图像形成部4包括:扫描单元5;处理盒6;以及定影装置7。
扫描单5设置在装置主体2内的前侧的进给部3的上方,且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发射部、多棱镜、透镜、反射镜等。在该扫描单元5中,以在作为后述的感光体的一个例子的感光鼓61的表面上高速扫描的方式照射激光。
处理盒6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后侧的进给部3的上方,可相对于壳体21通过开口21A进行装拆。处理盒6包括:感光鼓61;与感光鼓61相面对的转印辊62;省略了附图标记的带电器;显影辊63;以及未图示的调色剂容纳室等。
在该处理盒6中,旋转的感光鼓61的表面在由带电器均匀地带电后,通过来自扫描单元5的激光的高速扫描而被曝光。这样,被曝光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内的调色剂由显影辊63供给到感光鼓61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在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之间输送纸张P,来在纸张P上转印感光鼓61的表面所承载的调色剂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处理盒6周围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定影装置7位于装置主体2的后方,配置在处理盒6的上方,定影装置7主要包括作为第二输送辊的一个例子的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
加热辊71是对纸张P进行加热的构件,在其内侧设有卤素灯等热源。加压辊72是在其与加热辊71之间夹持并输送纸张P的构件,加压辊72设置在加热辊71的斜后上侧。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定影装置7中,转印到纸张P上的调色剂在纸张P通过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时进行热定影。然后,将由定影装置7进行了热定影的纸张P输送到配置在定影装置7下游侧的排出辊8,并由排出辊8排出到排出盘9上。
<输送路径和处理盒周围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输送路径300和处理盒6周围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输送路径300是从供纸盘31经图像形成部4向排出盘9呈C字形延伸的路径,由第一输送路径310和第二输送路径320构成,第一输送路径310设置在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的供纸盘31侧,第二输送路径320设置在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的排出盘9侧。
第一输送路径310是从供纸盘31经供纸机构32向后方延伸,然后向上方延伸,直至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的位置的路径。该第一输送路径310的供纸机构32下游侧的前侧由供纸辊支撑构件311构成,后侧由引导槽(guide chute)312构成。
供纸辊支撑构件311是可旋转地支撑供纸辊32A和分离辊32B的构件,配置在处理盒6和供纸盘31之间。该供纸辊支撑构件311在后表面311A引导由供纸机构32输送的纸张P。
引导槽312配置在供纸辊支撑构件311的后方,由其前表面引导由供纸机构32输送的纸张P。
纸张通过传感器313是用于检测由进给部3供给的纸张P是否通过第一输送路径310的传感器,设置成在第一输送路径310中与供纸辊支撑构件311的后表311A相面对的位置向前侧水平地突出。换句话说,在处理盒6与纸张通过传感器313之间,设置构成第一输送路径310的供纸辊支撑构件311。
纸张通过传感器313可摆动地支撑在引导槽312,由未图示的弹簧等向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施力,同时,纸张通过传感器313的纸张P输送方向上游侧与设置在引导槽312的未图示的制动构件相抵接,从而规定其当纸张P未通过时的姿势。即,纸张通过传感器313设置为仅向纸张P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倾倒。
第二输送路径320从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然后经过定影装置7向前方延伸。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输送路径300中,将第一输送路径310和第二输送路径320的长度设定为:配置在转印辊62的纸张P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分离辊32B与配置在转印辊62的纸张P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间隔,比输送路径300所输送的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小。
如图3所示,处理盒6在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参照图1)。而且,由处理盒6支撑的感光鼓61的轴61A延伸到处理盒6的左右侧表面111的外侧。此外,转印辊62的两端部从处理盒6露出。在处理盒6如图1所示安装到壳体21的状态下,该转印辊62的露出的部分被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作为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扭簧S向着感光鼓61施力。
返回图3,在配置在处理盒6的前端部的前壁112,设有用于在装拆时由使用者手持的手持部113。在处理盒6的左右侧表面111,设有凸部115。
凸部115从左右侧表面111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该凸部115设置在左右侧表面111的前端部。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处理盒6,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以前端部比后端部低的姿势安装到壳体21(参照图1)。
此外,处理盒6能够以由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后述引导构件200引导感光鼓61的轴61A和凸部115的方式,相对于壳体21进行装拆。通过由引导构件200进行引导,当处理盒6从已安装到壳体21的状态沿拆下方向移动时,处理盒6沿与输送路径300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引导构件200包括第一引导构件210和第二引导构件220,第一引导构件210用于引导感光鼓61的轴61A,第二引导构件220用于引导凸部115,由此,一边改变处理盒6在壳体21中的姿势,一边引导处理盒6的装拆。
在处理盒6已安装到壳体21的状态下,第一引导构件210的后述支撑部211支撑感光鼓61的轴61A,第二引导构件220的下端支撑凸部115,由此,引导构件200将处理盒6已安装状态下感光鼓61的轴61A和凸部115保持在各自的固定位置。
具体地,第一引导构件210是形成在配置在壳体21的处理盒6的左右两侧的侧板21C的内侧面的槽。第一引导构件210具有支撑部211和引导部212。
支撑部211在处理盒6已安装到壳体21的状态下支撑位于固定位置的感光鼓61的轴61A,具有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输送路径300大体垂直地延伸的大致水平的表面。
引导部212设置在支撑部211的处理盒6拆下方向的下游侧,连接支撑部211的前端和侧板21C的上端,沿处理盒6的拆下方向即从壳体21的内部向开口21A的方向向着斜前上方形成。
第二引导构件220是在比第一引导构件210靠前方处形成在壳体21的侧板21C的内表面的槽。第二引导构件220形成为将凸台115的固定位置和侧板21C的上端连接。第二引导构件220具有处理盒6的安装方向上游侧的上侧部分221和比上侧部分221靠处理盒6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的下侧部分222。
上侧部分221从侧板21C的上端沿第一引导构件210大体直线状地延伸。而且,下侧部分222具有从上侧部分221的下端平缓地延伸到凸台115的固定位置、并且向着从第一引导构件210远离的方向凸的弯曲形状。
根据以上内容,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如图4所示,在打印过程中,当发生纸张P被夹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的卡纸时,使用者打开上盖22后,手持手持部113将处理盒6拉到跟前,从而从壳体21拆下。
此时,在处理盒6安装在壳体21的状态下,转印辊62被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扭簧S朝着设置在转印辊62前方的感光鼓61施力,即,朝着与支撑部21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施力,因此,通过利用该所施加的力,使用者能够以较小的力来拆下处理盒6。
这样,当使用者朝着开口21A侧拉安装在壳体21的处理盒6时,如图5所示,凸部115被第二引导构件220的下侧部分222引导而向上方移动,感光鼓61的轴61A被第一引导构件210的支撑部211引导而向前方移动。
此时,由于支撑部211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路径300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因此,被卡住的纸张P不从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脱离,而是以保持夹在感光鼓61和转印辊62之间的状态与处理盒6一起取出。由此,与被卡住的纸张P从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脱离而残留在壳体21内的情况相比,容易移除被卡住的记录片材。
此外,分离辊32B与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间隔比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因此,在被卡住的纸张P夹在分离辊32B、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以及加热辊71与加压辊72之间的状态下,能被处理盒6以较好的平衡性拉出。
此外,当被卡住的纸张P被处理盒6拉出时,因为供纸辊支撑构件311设置在处理盒6与纸张通过传感器313之间,因此,能够将纸张P从输送路径300移除,而不被纸张通过传感器313干扰。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处理盒6拉出的纸张P由供纸辊支撑构件311的后表面311A沿着纸张P的输送方向引导,沿着纸张通过传感器313倒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纸张P被纸张通过传感器313挂住而破损。
此外,当在纸张P夹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开口21A侧拉处理盒6时,如图6所示,凸部115由下侧部分222引导而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处理盒6成为前端部比后端部高的姿势。如图6所示,转印辊62从下方面对感光鼓61,并且位于第一引导构件210的下方。
这样,通过当处理盒6的感光鼓61的轴61A被第一引导构件210引导时,凸部115由第二引导构件220引导,能够规定处理盒6拉出纸张P时的姿势。
此外,对于呈前端部比后端部高的姿势的处理盒6,通过感光鼓61的轴61A沿着第一引导构件210的引导部212被引导,如图7所示,处理盒6以向上拉夹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的纸张P的方式向上方移动,从而从壳体21取出。这样,与处理盒6向下方或横向移动从壳体21取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纸张P从壳体21取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具体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离辊32B(第一输送辊)与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第二输送辊)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小于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果设置在分离辊32B与转印辊62之间的第一输送辊与设置在定影装置7与转印辊62之间的第二输送辊之间的间隔小于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则分离辊32B与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间隔也可以大于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路径30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路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输送路径也可以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支撑部和引导部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一引导构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处理盒6能够通过壳体21的向上方敞开的开口21A相对于壳体21进行装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处理盒6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壳体21的侧表面的开口相对于壳体21进行装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导构件210的处理盒6拆下方向的下游侧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构件,例示了扭簧S,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板簧、压缩弹簧等作为施力构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感光鼓61作为感光体,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采用带状的感光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片材的一个例子,采用了厚纸、明信片、薄纸等纸张P,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OHP片材。
附图标记说明
1:激光打印机
6:处理盒
21:壳体
22:上盖
32B:分离辊
61:感光鼓
61A:轴
62:转印辊
71:加热辊
72:加压辊
115:凸台
210:第一引导构件
211:支撑部
220:第二引导构件
300:输送路径
311:供纸辊支撑构件
313:纸张通过传感器
P:纸张
S:弹簧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壳体;
处理盒,具有感光体和面对所述感光体的转印构件,所述处理盒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
第一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所述处理盒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拆;以及
输送路径,被形成为使所输送的记录片材通过所述感光体与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支撑所述处理盒,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输送路径大致垂直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开口,
所述处理盒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
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在所述处理盒的拆卸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送辊,配置在所述转印构件的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以及
第二输送辊,配置在所述转印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
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输送的记录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用于向着所述感光体对所述转印构件施力,
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所述支撑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处理盒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输送路径所输送的记录片材,
在所述处理盒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设置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引导当所述处理盒在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中被引导时,与所述处理盒被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引导的部分不同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送辊,配置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转印构件的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以及
第二输送辊,配置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转印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用于输送记录片材,
所述壳体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开口,
所述处理盒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装拆,
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在所述处理盒的拆卸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方延伸,
所述输送路径在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部与在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输送路径大致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处理盒时,所述转印构件从下方面对所述感光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壳体拆卸所述处理盒时,所述转印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相对于所述壳体装拆所述处理盒时,所述转印构件越过所述输送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具有向着离开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方向凸的弯曲形状。
CN201310091198.4A 2012-03-30 2013-03-15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365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1562A JP5982961B2 (ja) 2012-03-30 2012-03-30 画像形成装置
JPJP2012-081562 2012-03-30
JP2012-081562 2012-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190A true CN103365190A (zh) 2013-10-23
CN103365190B CN103365190B (zh) 2018-05-08

Family

ID=4799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1198.4A Active CN103365190B (zh) 2012-03-30 2013-03-15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39054B2 (zh)
EP (1) EP2645183A3 (zh)
JP (1) JP5982961B2 (zh)
CN (1) CN103365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414B (zh) * 2011-08-25 2015-11-2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盒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1338A (en) * 1992-02-24 1996-12-03 Fujitsu Limited Toner image transferring device including transfer charger and AC charge eliminator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634178A (en) * 1993-04-28 1997-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ear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gear unit mounting method
US6101350A (en) * 1999-02-26 2000-08-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2478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0953A (ja) * 1990-08-31 1992-04-13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4657A (ja) 1990-11-17 1993-01-22 Ricoh Co Ltd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545951A (ja) * 1991-08-16 1993-02-26 Minolta Camera Co Ltd 作像カートリツジ
JPH0572833A (ja) * 1991-09-11 1993-03-26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5005A (ja) * 1991-08-02 1993-02-12 Minolta Camera Co Ltd 作像装置及びその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ツジ
JP3198358B2 (ja) * 1992-10-21 2001-08-13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382399B2 (ja) 1994-12-26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05251A (ja) 1995-04-28 1996-11-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72067B2 (ja) 1998-01-20 2005-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347686B2 (ja) 1999-04-02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押込み機構
JP2002278415A (ja) * 2001-03-16 2002-09-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751428B2 (en) 2001-09-13 2004-06-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detachably loaded process unit
US7266327B2 (en) * 2003-07-25 2007-09-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movable process cartridge
JP4474178B2 (ja) 2004-02-27 2010-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24624B2 (ja) * 2005-01-20 2010-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セットアップ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163880A (ja) 2005-12-14 2007-06-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3879A (ja) 2005-12-14 2007-06-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騒音低減機構
JP4760395B2 (ja) * 2006-01-19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67444B2 (ja) 2006-12-13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313B2 (ja) 2006-12-13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58381A (ja) * 2006-12-26 2008-07-1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2092B2 (ja) * 2007-03-30 2012-06-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38841B2 (ja) * 2007-08-31 2010-03-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735629B2 (ja) * 2007-09-27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4721464B2 (ja) 2008-04-25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03671B2 (ja) * 2008-12-26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15309B2 (en) * 2009-12-25 2013-08-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84341B2 (ja) 2010-01-14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73675B2 (ja) 2010-03-31 2015-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612B2 (ja) * 2010-06-22 2015-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94536B2 (ja) * 2010-06-22 2014-05-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の輸送用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1338A (en) * 1992-02-24 1996-12-03 Fujitsu Limited Toner image transferring device including transfer charger and AC charge eliminator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634178A (en) * 1993-04-28 1997-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ear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gear unit mounting method
US6101350A (en) * 1999-02-26 2000-08-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2478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5183A3 (en) 2017-02-15
JP5982961B2 (ja) 2016-08-31
US20130259519A1 (en) 2013-10-03
CN103365190B (zh) 2018-05-08
JP2013210541A (ja) 2013-10-10
US9639054B2 (en) 2017-05-02
EP2645183A2 (en)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514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7510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89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1216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8956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1469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02522846U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29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3232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2376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90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9889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48218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7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64595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5528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88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7031169B2 (ja) 定着装置
JP20150835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95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019879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片状物供应装置
KR100694718B1 (ko) 화상 판독 및 기록 장치
JP20250272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3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1390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