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337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6337B CN103356337B CN201210166994.5A CN201210166994A CN103356337B CN 103356337 B CN103356337 B CN 103356337B CN 201210166994 A CN201210166994 A CN 201210166994A CN 103356337 B CN103356337 B CN 103356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olored portion
- press section
- absorbent commodity
- sheet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 A61F13/5139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creating a visual effect, e.g. having a printed or coloured topsheet, printed or coloured sub-layer but being visible from the topsheet, other than embossing for purposes of bonding, wicking, acquisition, leakage-preven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施着色而提高装饰性的同时,能维持体液的吸收性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形成有沿着包含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的第1区域(R1)的外周的多个第1挤压部(23)和在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外侧的第2区域(R2)隔开比第1挤压部大的间隔的多个第2挤压部(24)。第1挤压部和第2挤压部包括在厚度方向位于衣服抵接面侧的底部(23A、24A)和从底部的周围向皮肤抵接面侧延伸的壁部(23B、24B)。在第二片材或表面片材上设有多个着色部(12)。着色部的间隔与第1挤压部的间隔不同且与第2挤压部的间隔不同。挤压部的面积比着色部的面积小,一部分的挤压部与着色部重叠配置,其他的挤压部与着色部偏离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包括表面片材、背面片材、和配置于表面片材与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并在表面片材与吸收体之间设有着色部分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着色部分构成为能够从表面片材侧视觉识别。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5099号公报(0022、0023段和图1)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的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的着色部分被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和宽度方向的中央。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和宽度方向的中央是与使用者的排泄口抵接的排泄口抵接区域,是使用者的体液排出最多的部分。
一般而言,着色部分是通过涂敷着色剂或掺入着色剂而形成的,大多情况下,与未着色的非着色部分比较,体液的透过性降低。因而,若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排泄口抵接区域配置着色部分,则排泄口抵接区域对体液的吸收性降低,有可能使穿着感变差或产生泄漏。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实施着色而提高装饰性的同时,能够维持体液的吸收性的吸收性物品。
本次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面侧的透液性的表面片材、位于使用者的衣服抵接面侧的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配置于上述表面片材的皮肤非抵接面侧的第二片材和配置于上述第二片材与上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形成多个挤压部,该挤压部通过至少将上述表面片材和上述吸收体从上述表面片材侧朝向上述背面片材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具有:多个第1挤压部,沿着包含与使用者的排泄口相向配置的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在内的第1区域的外周,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多个第2挤压部,在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上述长度方向外侧的第2区域,隔开比上述第1挤压部大的间隔地配置,上述第1挤压部和上述第2挤压部包括:底部,在上述厚度方向上,位于上述衣服抵接面侧;以及壁部,从上述底部的周围朝向上述皮肤抵接面侧沿厚度方向延伸,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的上述第二片材或上述表面片材上,设有多个着色部,上述着色部的间隔与上述第1挤压部的间隔不同,且与上述第2挤压部的间隔不同,俯视吸收性物品时,上述第1挤压部和上述第2挤压部的面积比上述着色部的面积小,多个挤压部中的一部分的挤压部与上述着色部重叠地配置,其他的挤压部与上述着色部偏离地配置。
根据本次公开的吸收性物品,能够提供一种在通过实施着色而提高装饰性的同时,能够维持体液的吸收性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皮肤抵接面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背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A-A截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折叠状态的图。
图5是图3所示的B部分和C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吸收性物品;1A、吸收性主体;1B、翼部;10、表面片材;11、第二片材;12、着色部;12A、表面着色部;12B、第二着色部;20、背面片材;23、第1挤压部;24、第2挤压部;25、第3挤压部;26、第4挤压部;27、第5挤压部;23A、24A、25A、底部;23B、24B、25B、壁部;30、吸收体;31、吸收片材;32、吸收芯;32A、下侧吸收芯;32B、上侧吸收芯;41、侧片材;43、翅翼部;44、臀翼部;51、主体粘着区域;52、翼粘着区域;61、主体片材;62、翼片材;65、主体粘接区域;66、翼粘接区域;70、包装片材;71、相向面;72、非相向面;75、粘着带;100、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FL1、第1长度折痕;FL2、第2长度折痕;FW1、第1宽度折痕;FW2、第2宽度折痕;L、长度方向;T、厚度方向;W、宽度方向;R1、第1区域;R2、第2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和由包装片材70包装该吸收性物品1而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图1是从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皮肤抵接面侧观察的俯视图,图2是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背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A-A截面的示意剖视图。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具有吸收性物品1和包装该吸收性物品1的包装片材70。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例如是生理用卫生巾。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通过在包装片材70上配置有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下折叠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吸收性物品1被单个包装。图1和图2表示在利用包装片材70单个包装了吸收性物品1后,打开吸收性物品1的展开状态。关于该吸收性物品1的包装状态,后面详细地说明。
吸收性物品1具有透过液体的透液性的表面片材10、不透过液体的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20、以及具有吸收体30的吸收性主体1A和从吸收性主体1A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翼部1B。吸收性主体1A是层叠了表面片材10、背面片材20和吸收体30的部分,翼部1B是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
吸收体30被配设于表面片材10与背面片材20之间。因而,吸收体30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吸收体30被配设在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分。
翼部1B包括被配置于与使用者的排泄口抵接的排泄口抵接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翅翼部43和被配置于翅翼部43的后方的臀翼部44。另外,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设于吸收体30的外侧的侧片材41。
另外,排泄口抵接区域是在吸收性物品1中与使用者的阴道口抵接的区域,例如吸收性物品1被使用于使用者的内裤上时,是被配置于内裤的2个腿围开口之间的区域。此外,所谓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是指使用者的排泄口所抵接的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例如,在具有翅部的吸收性物品中,翅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成为排泄口抵接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心。此外,在不具有翅部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尺寸最短的位置成为排泄口抵接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心。
表面片材10是透过体液等液体的透液性的片材。表面片材10至少覆盖吸收体30的表面。表面片材10只要是由无纺布、织布、有孔塑料片材、网眼片材等透过液体的构造的片状的材料即可,不被特别限定。作为织布和无纺布的材料,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均能够使用。
此外,为了抑制表面片材10上的体液传递,既可以对表面片材10的皮肤抵接侧的面实施凹凸加工,也可以通过在成形由无纺布构成的表面片材10时吹出空气,在无纺布上形成带网眼的褶皱。
此外,在表面片材10与吸收体30之间,设有用于从表面片材10侧向吸收体30侧吸收体液的第二片材11(参照图3)。第二片材11构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比表面片材短。图6图示第二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11E和表面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10E。第二片材11由含有热塑性纤维的无纺布或薄棉纸构成。在第二片材的皮肤抵接侧的面上设有实施了印刷的着色部12(参照图1)。使用者能够隔着表面片材10视觉识别着色部12。
另外,着色部12最好设于表面片材10的皮肤抵接侧以外的面上,既可以被配置于第二片材11的皮肤非抵接侧面,也可以被配置于表面片材的皮肤非抵接的面。例如,若着色部12被配置于表面片材10的皮肤抵接侧面,在表面片材10相对于皮肤摩擦的情况下,着色剂有可能会附着于皮肤上。但是,通过在表面片材10的皮肤抵接面以外的面上设置着色部12,能够降低着色剂附着在皮肤上的风险。此外,更优选的是,若在表面片材10的皮肤抵接面上设置着色部,则着色部有可能会褪色,因此最好在第二片材11上设置着色部12。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着色部12的视觉识别性,最好使配置于比着色部靠皮肤抵接面侧的片材较少,最好将着色部设于第二片材的比皮肤非抵接面侧靠表面片材的皮肤抵接面侧。另外,在不具有第二片材的吸收性物品中,优选在表面片材上设置着色部。
此外,第二片材11的密度最好构成为比表面片材10的密度高。因为第二片材比表面片材密度高且纤维的孔眼堵塞,所以能够更细小地配置着色部12。此外,由于第二片材比表面片材密度高,所以能够提高体液的吸收性。
着色部12能够通过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胶印印刷、喷墨印刷等各种印刷方法而形成。此外,着色部的着色剂例如能够使用水性墨、油性墨,不被特别限制。图1所示的俯视时着色部的面积相对于表面片材的面积例如能够为3%~50%。各着色部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是5m~30m。着色部12的长度方向的间隔和宽度方向的间隔优选是10mm~60mm。着色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未干燥重量是10g/m2。
此外,着色部12既可以利用1种颜色着色,也可以利用2种以上的颜色着色。此外,着色部12也可以由墨的浓度形成浓淡花纹。既可以在各个着色部形成浓淡花纹,也可以在多个同一图案的着色部构成为浓淡不同,通过多个着色部的浓淡的不同形成浓淡花纹。通过在多个着色部浓淡不同,能够利用远近感对图案赋予立体感。
另外,着色部也可以构成为,位于吸收性物品的前侧以及后侧的着色部的颜色薄,且位于长度方向中央的着色部的颜色浓。根据视觉的效果,使用者容易感觉到具有比较浓的着色部的中央区域的厚度较厚,具有比较薄的着色部的前侧和后侧的厚度较薄。通过不加厚实际的产品的厚度而利用视觉的效果感觉到较厚的厚度,能够一边抑制使用时的不舒适感,一边消除吸收性的不稳定。
背面片材20具有与表面片材10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背面片材20能够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体的膜、通气性的树脂膜、在纺粘型无纺布或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无纺布上接合有通气性的树脂膜而成的片材等。背面片材20优选为具有使用时不产生不舒适感的程度的柔软性的材料。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片材20由非透液性的聚乙烯的膜构成。
吸收体30包含由薄棉纸或无纺布构成的吸收片材31、和被配置在比吸收片材31靠皮肤抵接侧,层叠纸浆而成的吸收芯32。吸收芯32具有与吸收片材31的皮肤抵接侧的面抵接的下侧吸收芯32A和与下侧吸收芯32A的皮肤抵接侧的面抵接的上侧吸收芯32B。
吸收片材31能够由薄棉纸或无纺布形成。作为构成吸收片材的无纺布,能够使用由热塑性纤维构成且实施了亲水性处理的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此外,作为构成吸收片材的无纺布,也能够使用通过气流成网法将亲水性纤维或粉体成形为片状而得到的气流成网片材。
吸收芯32在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比吸收片材31小。此外,上侧吸收芯32B在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比下侧吸收芯32A小。上侧吸收芯32B与下侧吸收芯32A相比,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高,被配置在包含排泄口抵接区域在内的中央区域。上侧吸收芯32B在图1所示的俯视中,设于由第1挤压部23围成的第1区域R1,该第1挤压部23是由表面片材10、第二片材11和吸收体30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吸收芯32B和下侧吸收芯32A被一体化。
上侧吸收芯32B和下侧吸收芯32A既可以单独地构成,也可以一体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芯32通过使上侧吸收芯32B和下侧吸收芯32A一体化而形成。在吸收片材31和吸收芯32由不同个体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贴合。
此外,最好吸收体的与第二片材11或表面片材10的抵接面由含有柔软剂(处理剂)的粉碎纸浆构成。一般而言,体液容易从亲水性低的部分移动到亲水性高的部分。例如,若在吸收体30的皮肤抵接面侧(与第二片材11或表面片材10的抵接面)配置含有柔软剂的粉碎纸浆,则吸收体的皮肤抵接面侧的亲水性变低,从吸收体的皮肤抵接面侧朝向衣服抵接面侧去,形成亲水性变高的亲水坡度。由此,从表面片材侧到达了吸收体的体液变得容易从表面片材侧移动到背面片材侧,提高体液的吸收性,容易将表面片材保持为干的状态。
为了防止表面片材10、第二片材11、吸收体30、背面片材20各自的层间分离,也优选接合。这些接合能够单独或组合使用压花加工、超声波、热熔型粘接剂等。此外,为了防止使用时的吸收体的变形、扭歪,或为了调整吸收体的厚度,也可以对吸收体实施压花加工。
侧片材41被配设在表面片材10的两侧。侧片材41能够从与表面片材10相同的材料选择。但是,为了防止经血越过侧片材41而向吸收性物品1外方流动,优选具有疏水性或防水性。具体而言,列举有纺粘型无纺布、SMS无纺布等,特别是为了降低由于摩擦对皮肤的刺激,优选热风无纺布。
侧片材41覆盖吸收体30的侧缘的一部分和翼部1B。侧片材4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41E在后述的第1长度折痕FL1和第2长度折痕FL2的宽度方向外侧,与第1长度折痕FL1和第2长度折痕FL2相邻地配置。
对于吸收性物品1,表面片材10、侧片材41和背面片材20的周缘被接合,内封有吸收体30。作为表面片材10与背面片材20的接合方法,能够使用加热压花加工、超声波、热熔型粘接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背面片材20的与内裤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涂敷有粘着剂的粘着区域。粘着区域具有设于吸收性主体1A的皮肤非抵接侧的面的主体粘着区域51(参照图3)和设于翼部1B的皮肤非抵接侧的面的翼粘着区域52(参照图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翼粘着区域52也可以只设于翅翼部43而不设于臀翼部44。
在使用前的状态下,主体粘着区域51由作为分离片材的主体片材61覆盖,翼粘着区域52由作为分离片材的翼片材62覆盖。利用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防止使用前粘着剂劣化。
主体片材61被配置于主体粘着区域51与包装片材70之间。主体片材61的主体粘着区域51侧的面被实施分离处理,能够与主体粘着区域51分离。翼片材62的翼粘着区域52侧的面被实施分离处理,能够与翼粘着区域52分离。
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分别借助粘接剂粘接于包装片材70。在包装片材70的主体片材和翼片材侧的面,分别设有多个涂敷有粘接主体片材61的粘接剂的主体粘接区域65和涂敷有粘接翼片材62的粘接剂的翼粘接区域66。
主体粘接区域65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筋状,以比主体粘着区域51短的宽度且比主体粘着区域51多的个数排列地配置。此外,翼粘接区域66以比翼粘着区域52短的宽度且比翼粘着区域52多的个数排列地配置。
包装片材70单个包装吸收性物品1。包装片材70具有在吸收性物品1的背面片材20侧与吸收性物品1相向的相向面71和在收容了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下位于外侧的非相向面72。
另外,包装片材70为了提高质感等目的,也可以对包装片材70的表面实施圆点压花、梨皮状压花那样的表面加工。作为包装片材70的材质,例如列举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的塑料膜、尼龙膜等各种膜、层压无纺布而成的膜等。
由于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粘接于包装片材70,所以在使吸收性物品1从包装片材70分离时,该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与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分离,主体粘着区域51和翼粘着区域52露出。
另外,粘着剂和粘接剂例如能够使用热熔型粘接剂。此外,主体片材和翼片材能够由实施了不使粘着剂的粘着力降低而能够剥离的分离处理的纸、膜、无纺布构成。例如,能够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丙烯膜上涂敷有硅氧树脂的片材、层压在纸上涂敷有硅氧树脂的聚乙烯膜而成的片材,用作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
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1和包装片材70在沿着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的规定的折叠位置,以吸收性物品1的表面片材10为内侧被折叠。在吸收性物品1被折叠的状态下,包装片材70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部被粘贴于包装片材70。包装片材70的端部通过粘着带75与包装片材70的一部分粘贴。
另外,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密度例如能够根据以下的测量方法而测量。在由包装体包装的吸收性物品中,拆开包装体,展开被折叠的吸收性物品,测量用于测量单位面积重量和密度的部分的厚度和面积。接着,从吸收性物品切出用于测量单位面积重量和密度的部分,测量切出的部分的重量。接着,从切出的部分去除表面片材和背面片材等吸收体以外的部分,测量吸收体的重量。基于吸收体的重量和用于测量单位面积重量和密度的部分的面积,算出单位面积重量。基于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算出密度。
另外,厚度能够根据如以下那样的测量方法测量。具体而言,使样品的吸收性物品浸渍在液氮中使其冻结后,用剃刀切割,返回到常温后,使用电子显微镜(例如KEYENCE社VE7800),以50倍的倍率进行测量。在这里,使样品的吸收性物品冻结的理由是为了防止由于切割时的压缩而厚度变动。
接着,说明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另外,关于未说明的方法,能够使用现有的方法。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作为第1步骤,进行表面片材生成工序。具体而言,将表面片材和侧片材41、42例如通过热熔融而粘接,之后,形成后述的第3挤压部25。
作为第2步骤,进行吸收体成型工序。具体而言,利用成型鼓成型作为吸收体的材料的纸浆,成型吸收体30。另外,第1步骤和第2步骤的制造工序也可以是不同的顺序。
在第3步骤中,进行接合工序。具体而言,进行对在第1步骤中接合了的表面片材和侧片材与在第2步骤中成型了的吸收体进行接合的接合工序。
在第4步骤中,进行挤压工序。具体而言,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吸收体30和表面片材10,形成后述的第1挤压部23和第2挤压部24等。
在第5步骤中,进行背面片材接合工序。具体而言,对形成了挤压部的吸收体和表面片材等与背面片材进行接合。包括接合了背面片材之后,涂敷粘接剂的工序。通过上述的工序,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接着,基于图4,说明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的折叠方法。图4是示意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的折叠工序的图。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00的折叠工序具有吸收性物品载置工序、第1折叠工序、第2折叠工序、切断工序、第3折叠工序、第4折叠工序和带粘贴工序。
在吸收性物品载置工序S101中,在包装片材70上配置吸收性物品1、主体片材61和翼片材62。另外,既可以在单独包装1个吸收性物品1的尺寸的包装片材70上配置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例如在沿着输送方向连续的包装片材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吸收性物品。
在第1折叠工序S102中,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从包含宽度方向的吸收性物品1的一端部侧在内的端部区域侧,以沿着长度方向L的第1长度折痕FL1(参照图1)为基点,向内侧折返。
在第2折叠工序S103中,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从包含宽度方向W的吸收性物品1的另一端部侧在内的端部区域侧,以沿着长度方向L的第2长度折痕FL2(参照图1)为基点,向内侧折返。
接着,在切断工序S104中,以第2长度折痕FL2为基点折返了的吸收性物品1和包装片材70的连续体沿着沿宽度方向的切断线被切断。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通过被切断,成为各自的产品长度。
在第3折叠工序S105中,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以沿着宽度方向W的第1宽度折痕FW1为基点被折返。在第3折叠工序S105中,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1和包装片材70由折叠板P从上方按压而被折叠。
在第4折叠工序S106中,包装片材70和吸收性物品1以沿着宽度方向W的第2宽度折痕FW2为基点被折返。在第4折叠工序S106中,被输送的吸收性物品1和包装片材70由折叠板P从侧方按压而被折叠。
在带粘贴工序S107中,利用粘着带75,包装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被粘贴于包装片材的表面。粘着带75的一端被接合于包装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以第2宽度折痕FW2为基点在折返的状态下能够剥离地粘贴于包装片材的表面。
根据这样的折叠方法,能够利用包装片材70紧凑地包装吸收性物品1。具体而言,由于与打开吸收性物品和包装片材的平面面积的情况相比,能够约为1/9,所以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紧凑。通过使吸收性物品1小型化,在收纳于小型容器、手提袋等袋子的情况下,能够不会较大地占有袋子的收纳空间,实现简便携带。此外,通过紧凑地包装吸收性物品1,使用时携带于厕所等中时,即使在不折返的状态下也配置在手中,能够保持成使别人看不到。
接着,基于图1、图5和图6,详细地说明挤压部和着色部。图5是图3所示的剖视图的B部分和C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的D部分的放大图。
挤压部至少由第二片材11和表面片材10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形成。挤压部包括:第1挤压部23,沿着包含与使用者的排泄口相向地配置的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在内的第1区域R1的外周设置;第2挤压部24,设于位于第1区域R1的长度方向外侧的第2区域R2;以及第3挤压部25,位于第1区域R1。
第1挤压部23由构成吸收体30的吸收片材31以及下侧吸收芯32A、第二片材11、表面片材10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成。第1挤压部23是点状,隔开间隔配置多个。图6表示第1挤压部的间隔D1。
第2挤压部24由构成吸收体30的吸收片材31以及下侧吸收芯32A、第二片材11、表面片材10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成。第2挤压部24是点状,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2挤压部的间隔D2比第1挤压部的间隔D1长。第2挤压部24被形成在第1区域R1的长度方向外侧和第2区域R2的宽度方向外侧。
第3挤压部25由第二片材11和表面片材10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成。第3挤压部25是点状,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3挤压部25的间隔D3比第1挤压部的间隔D1长,与第2挤压部的间隔大致相同。
另外,挤压部具有在第2区域R2中被配置在第1挤压部23的前方的第4挤压部26和在第2区域R2中被配置在第1挤压部23的后方的第5挤压部27。第4挤压部26和第5挤压部27隔开与第1挤压部23大致相同的间隔配置多个。第4挤压部26朝向前方被配置成凸形状,第5挤压部朝向后方被配置成凸形状。
另外,吸收性物品的挤压部只要至少由表面片材10和第二片材在厚度方向T上压缩而形成即可,能够采用各种构成。例如,能够通过压力加工和压花加工而形成,其形状也可以是网格、蜂巢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挤压部由各自非连续地配置的多个点状的挤压部构成,但是也可以连续地形成线状。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挤压部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衣服抵接面侧的底部23A、24A、25A和从各底部的周围朝向皮肤抵接面侧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壁部23B、24B、25B。壁部的厚度构成为比表面片材的厚度厚。
此外,在形成挤压部的第二片材11上设有着色部12,挤压部与着色部局部重叠地设置。第1挤压部23的间隔D1、第2挤压部24的间隔D2和第3挤压部25的间隔D3与着色部12的间隔D12不同。着色部12的间隔比挤压部的间隔D1、D2、D3都长。
此外,在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中,挤压部的面积比着色部的面积小,多个挤压部中的一部分的挤压部与着色部重叠地配置,其他的挤压部与着色部偏离地配置。
沿着包含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在内的第1区域R1的外周配置有第1挤压部23。由此,能够由第1挤压部23吸收排出到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体液。而且,在位于第1区域R1的长度方向外侧的第2区域R2形成有第2挤压部24,因此,能够由第2挤压部24吸收扩散到第1区域R1的长度方向外侧的体液。
此外,在第1区域R1,形成有压缩表面片材10和第二片材11而成的第3挤压部25。由此,能够在第1区域R1的吸收体上不形成挤压部地维持与排泄口抵接的第1区域的体积,维持缓冲性。另外,能够利用第3挤压部使排出到表面片材的表面的体液容易地移动到吸收体,能够提高体液的吸收性。
通过设置挤压部,挤压部及其周围的密度变高,利用毛细管力,体液的吸收性提高。例如,第1区域的周围的第2区域被3层压缩而形成挤压部,由于比第1区域的挤压部多的层数被压缩而形成挤压部,所以形成有挤压部的部分的密度变高。
形成挤压部的层数越多密度越高,体液的吸收性也越高。这样,若密度变高,则比较少量的体液吸收速度提高。其另一方面,若密度过高,则大量的体液的保持性降低,有时无法完全吸收的体液会滞留在表面片材上。
但是,对于体液被较多地排出的第1区域R1的挤压部,由于吸收体未被压缩而仅表面片材和第二片材被压缩,所以能够抑制第1区域的密度变得过高,并瞬间地容纳大量的经血。另一方面,由于在第1区域R1的外周及其周围形成第1挤压部23和第2挤压部24,所以能够将在第1区域未完全容纳而流来的经血在其周围瞬间地吸收。由此,在经血量多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泄漏风险,并且在经血量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干燥感。
此外,挤压部的壁部从皮肤抵接面侧朝向衣服抵接面侧,沿厚度方向延伸,表面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厚度变薄。此外,与壁部重叠的着色部也延伸。由于表面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厚度在壁部较薄,所以体液容易隔着壁部透过。由此,体液容易从挤压部的壁部朝向吸收体移动,能够提高体液的吸收性。
此外,由于在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设有多个着色部12,所以能够遍及吸收性物品全体地提高装饰性。着色部一般通过疏水性的树脂(含颜料)覆盖而形成。因而,着色部难以保持体液。此外,表面片材10和第二片材11利用挤压部彼此接合。但是,由于配置有着色部的部分在表面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配置有着色部,所以表面片材10和第二片材11的接合强度变低。由此,配置有着色部的部分的挤压部与不配置着色部的部分的挤压部相比,挤压部变得容易变形。但是,着色部以第1挤压部的间隔与第2挤压部的间隔不同的方式配置多个,多个挤压部中的一部分的挤压部与着色部重叠地配置,其他的挤压部与上述着色部偏离地配置。由此,挤压部与着色部重叠的部位是局部。
与偏置于一部分(例如排泄口抵接区域)地配置着色部的构成相比,能够抑制局部的体液的吸收性的降低和局部的挤压部的强度的降低。因而,能够避免泄漏风险,并且提高设计性。此外,通过挤压部与着色部部分重叠地配置,能够使经血沿着压缩部扩散,另一方面,在挤压部与印刷部重叠的区域能够抑制扩散。由此,能够抑制体液向前后方向的过度扩散,能够防止前后的泄漏。
此外,着色部的与挤压部重叠的部分沿厚度方向延伸,在挤压部的壁部被部分地分断。体液借助该着色部的分断部分容易移动到吸收体。
此外,在俯视中,各挤压部的面积比各着色部12的面积小。着色部的与挤压部重叠的部分沿厚度方向延伸,在挤压部的壁部被部分地分断。体液借助该着色部的分断部分容易移动到吸收体。
另外,由于在着色部设有底部,所以即使在着色部与挤压部重叠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着色部。在挤压部的壁部,沿厚度方向延伸,着色部的视觉识别性降低,但是底面的着色部的视觉识别性被保持。由此,能够保持俯视时的设计的外观。
此外,通过适当调整挤压部的间隔,能够表现图案的浓淡。例如,挤压部的间隔越小,表面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密度越高,由于表面片材和着色部在厚度方向的距离接近,所以着色部容易看起来较浓。此外,通过适当调整挤压部的面积,能够表现图案的浓淡。由于挤压部的面积越大,与表面片材紧密结合的面积越增加,所以表面片材侧的密度变高。
另外,如图6所示,着色部具有俯视时着色部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间隔长的第1着色部13。这样的面积比较大的第1着色部13至少与1个以上的挤压部重叠地配置。由此,在配置有着色部12的区域抑制体液流动,能够降低由体液流动造成的泄漏。另外,所谓俯视时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间隔长的第1着色部13,是指包含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长度方向的间隔长的着色部和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挤压部的宽度方向的间隔长的着色部的概念。
此外,着色部具有俯视时着色部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14。这样的第2着色部14能够配置在相邻的挤压部之间,能够抑制由着色部造成的挤压部的强度的降低。另外,所谓俯视时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14,是指包含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挤压部的长度方向的间隔短的着色部和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挤压部的宽度方向的间隔短的着色部的概念。
接着,基于图7,说明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2。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2的图,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构成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2的表面片材的俯视图。图7(c)是构成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2的第二片材的俯视图。
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着色部具有设于表面片材10的第二片材侧的面的表面着色部12A和设于第二片材11的吸收体侧的面的第二着色部12B。表面着色部12A和第二着色部12B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偏离地配置。
表面着色部12A和第二着色部12B均能够从吸收性物品2的表面片材侧视觉识别。表面着色部12A是叶和茎,第二着色部12B是花。这样,表面着色部12A和第二着色部12B的图案、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者不同。通过这样的表面着色部12A和第二着色部12B的组合,能够提高设计性。
表面着色部12A和第二着色部12B在厚度方向上偏离地配置。由此,设计从2维扩展到3维,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上的享受。另外,通过对吸收性物品2赋予立体感,使用者能够将视觉上的厚度感觉成实际的吸收性物品2的厚度以上,得到相对于泄漏的放心感。
另外,变形例的着色部12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两侧部。通过这样地配置着色部,着色部不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能够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使体液顺利地透过。此外,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被吸收的经血扩散。但是,能够利用沿着长度方向的挤压部,抑制从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扩散。由此,能够防止横向泄漏。
如上述那样,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作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不应该理解为限定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会明确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应用技术。
例如,挤压部至少具有第1挤压部和第2挤压部即可,也可以不具有第3挤压部、第4挤压部和第5挤压部。此外,第2挤压部至少设于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外侧即可,也可以不设于第1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挤压部23、第4挤压部26和第5挤压部27隔开间隔排列多个地配置,作为整体形成为一定的轮廓。也可以与这些第1挤压部23、第4挤压部26和第5挤压部27相对应,设置以与各挤压部相比低的力压缩而成的低挤压部。例如,低挤压部能够设于包含由多个第1挤压部23构成的轮廓形状的区域。通过这样地设置低挤压部,能够以第1挤压部保持经血等体液,能够以周围的低挤压部确保着色部12的视觉识别性。
本次公开的吸收性物品除了生理用卫生巾以外,还可以是卫生护垫(月经片材)、失禁垫等。本发明当然也包含在这里没有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通过上述的说明仅由妥当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决定。
Claims (12)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面侧的透液性的表面片材、位于使用者的衣服抵接面侧的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配置于上述表面片材的皮肤非抵接面侧的第二片材和配置于上述第二片材与上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
该吸收性物品形成多个挤压部,该挤压部通过至少将上述表面片材和上述吸收体从上述表面片材侧朝向上述背面片材侧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挤压部具有:多个第1挤压部,沿着包含与使用者的排泄口相向配置的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心在内的第1区域的外周,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多个第2挤压部,在位于上述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外侧的第2区域,隔开比上述第1挤压部大的间隔地配置,
上述第1挤压部和上述第2挤压部包括:底部,在上述厚度方向上,位于上述衣服抵接面侧;以及壁部,从上述底部的周围朝向上述皮肤抵接面侧沿厚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的上述第二片材或上述表面片材上,设有多个着色部,
上述着色部的间隔与上述第1挤压部的间隔不同,且与上述第2挤压部的间隔不同,
俯视吸收性物品时,上述第1挤压部和上述第2挤压部的面积比上述着色部的面积小,多个挤压部中的一部分的挤压部与上述着色部重叠地配置,其他的挤压部与上述着色部偏离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挤压部在上述第1区域具有通过上述表面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这2层片材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成的第3挤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长的第1着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长的第1着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俯视时上述着色部的长度比上述挤压部的间隔短的第2着色部。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设于上述第二片材的上述表面片材侧的面或上述表面片材的上述第二片材侧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片材的密度比上述表面片材的密度高,
上述着色部设于上述第二片材的上述表面片材侧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着色部具有设于上述表面片材的上述第二片材侧的面的表面着色部和设于上述第二片材的上述吸收体侧的面的第二着色部,
上述表面着色部和上述第二着色部在上述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偏离地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表面着色部和上述第二着色部的图案、颜色和形状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81061A JP5946679B2 (ja) | 2012-03-30 | 2012-03-30 | 吸収性物品 |
JP2012-081061 | 2012-03-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6337A CN103356337A (zh) | 2013-10-23 |
CN103356337B true CN103356337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479336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66994.5A Active CN103356337B (zh) | 2012-03-30 | 2012-05-25 | 吸收性物品 |
CN 2012202414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21862U (zh) | 2012-03-30 | 2012-05-25 | 吸收性物品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414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21862U (zh) | 2012-03-30 | 2012-05-25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46679B2 (zh) |
CN (2) | CN103356337B (zh) |
WO (1) | WO20131472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34375A1 (en) | 2014-03-06 | 2015-09-1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
JP2017510398A (ja) | 2014-03-06 | 2017-04-13 |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 多構成要素トップシート |
EP3113741B1 (en) | 2014-03-06 | 2020-04-22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s |
CN106794097A (zh) * | 2014-09-12 | 2017-05-31 | 宝洁公司 | 带有通道构型的吸收制品 |
CA2959654A1 (en) | 2014-09-12 | 2016-03-17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Nonwoven material having discret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s with wide base openings that are base bonded to additional layer |
US20160075123A1 (en) | 2014-09-12 | 2016-03-17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ethod Of Making Nonwoven Material Having Discret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s With Wide Base Openings That are Base Bonded to Additional Layer |
EP3191052A1 (en) * | 2014-09-12 | 2017-07-19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Process for mak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topsheet/acquisition layer laminate |
US10064766B2 (en) | 2014-09-12 | 2018-09-0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Nonwoven material having discret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s that are configured to collapse in a controlled manner |
EP3215089B1 (en) | 2014-11-06 | 2018-08-22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Methods for making patterned apertured webs |
JP6485682B2 (ja) * | 2014-11-21 | 2019-03-20 | 日本製紙クレシア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464045B2 (ja) * | 2015-06-25 | 2019-02-0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7034796A1 (en) * | 2015-08-26 | 2017-03-02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s and indicia |
JP6198076B2 (ja) * | 2015-09-25 | 2017-09-20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BR112018009936B8 (pt) * | 2015-11-19 | 2022-07-12 | Sca Hygiene Prod Ab | Artigo absorvente e método para a fabricação de um artigo absorvente |
JP6290164B2 (ja) * | 2015-12-17 | 2018-03-0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7110696A1 (ja) * | 2015-12-25 | 2017-06-2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055074B1 (ja) * | 2015-12-25 | 2016-12-2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710126B2 (ja) * | 2015-12-25 | 2020-06-1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EP3216434A1 (en) | 2016-03-08 | 2017-09-13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topsheet/acquisition web laminate |
WO2018000410A1 (en) | 2016-07-01 | 2018-01-0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topsheet dryness |
US20180222384A1 (en) * | 2017-02-08 | 2018-08-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dio of external speakers of vehicles based on ignition switch positions |
EP4335420A3 (en) | 2017-02-16 | 2024-05-29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substrates having repeating patterns of apertur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epeat units |
EP3592548B1 (en) | 2017-03-09 | 2024-04-03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apertures and voids |
US12127925B2 (en) | 2018-04-17 | 2024-10-29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Webs for absorbent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JP7092628B2 (ja) * | 2018-09-18 | 2022-06-28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及び表面シート |
JP7170489B2 (ja) * | 2018-10-11 | 2022-11-1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7236242B2 (ja) * | 2018-10-11 | 2023-03-0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N111150555B (zh) * | 2018-11-08 | 2023-05-09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 |
EP3958809A1 (en) | 2019-04-24 | 2022-03-02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Highly extensible nonwoven webs and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such webs |
JP6832024B1 (ja) * | 2020-01-10 | 2021-02-24 | Dsg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吸収体及び使い捨ておむつ |
JP7512182B2 (ja) | 2020-12-03 | 2024-07-08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2022131817A (ja) * | 2021-02-26 | 2022-09-0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328A (zh) * | 2008-12-25 | 2011-11-30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吸收性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5237A (ja) * | 2002-03-22 | 2003-09-30 | Daio Paper Corp | 生理用ナプキン |
JP5129537B2 (ja) * | 2007-09-28 | 2013-01-30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
2012
- 2012-03-30 JP JP2012081061A patent/JP59466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5-25 CN CN201210166994.5A patent/CN103356337B/zh active Active
- 2012-05-25 CN CN 201220241430 patent/CN2028218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3-29 WO PCT/JP2013/059669 patent/WO20131472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328A (zh) * | 2008-12-25 | 2011-11-30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吸收性物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08320A (ja) | 2013-10-10 |
WO2013147222A1 (ja) | 2013-10-03 |
CN202821862U (zh) | 2013-03-27 |
CN103356337A (zh) | 2013-10-23 |
JP5946679B2 (ja) | 2016-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6337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3356343B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
CN202665814U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
JP516439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195948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1277667B (zh) | 紧凑折叠的制品和袋 | |
EP2505513A1 (en) | Package of absorbent article | |
JP2017529909A (ja) | 表示部及び/又は色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 |
CN103356344A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
CN103281999A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折叠方法 | |
CN10261405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4955428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202654323U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 |
JP597370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2614050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4039288A (zh) | 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 |
CN115038418A (zh) | 单独包装吸收性物品及单独包装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
CN104869964A (zh) | 包含至少两个层叠的单个吸收垫的吸收性物品 | |
WO2015096049A1 (en) | Rolled absorbent personal care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
JP5297785B2 (ja)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4271098A (zh) | 外罩组件和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 |
CN1964684B (zh) | 阴唇间垫 | |
JP4719735B2 (ja) | 陰唇間パッドの製造装置 | |
CN100415191C (zh) | 吸收制品诸如卫生巾、内裤衬垫、轻度失禁的失禁防护装置等 | |
CN112261927A (zh) | 折叠的吸收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