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4884A - 快速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快速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4884A CN103354884A CN2011800286751A CN201180028675A CN103354884A CN 103354884 A CN103354884 A CN 103354884A CN 2011800286751 A CN2011800286751 A CN 2011800286751A CN 201180028675 A CN201180028675 A CN 201180028675A CN 103354884 A CN103354884 A CN 103354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it
- housing
- protuberance
- fluid passage
- fl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4—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 F16L37/15—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the element being a wed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 F16L37/0885—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with access to the split elastic ring from a radial or tangential opening in the coup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8—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器组件,其在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提供流体连通。该快速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和定位器。壳体具有与第一导管相连的第一端和与第二导管相连的第二端,并且还具有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定位器由壳体承载并且一部分位于壳体的流体通道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连接器组件,该快速连接器组件以基本防漏连接的方式接合流体导管。
背景技术
这部分提供了涉及本公开但未必是现有技术的背景信息。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已知接合两个流体管道的连接接头。部分现有的连接接头的一个缺陷在于必须使用工具例如螺丝刀来收紧螺丝以将一个或两个流体管道紧固在一起。部分现有的连接接头的另一缺陷在于当流体连接管道实际上没有紧固地接合时,该连接接头倾向于给用户提供流体连接管道紧固地接合在一起的印象,因此在流体在管道内运送以及通过连接接头的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分离。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括壳体和定位器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壳体在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第一导管具有凸缘。壳体具有与第一导管相连的第一端,壳体具有与第二导管相连的第二端。壳体还具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定位器由壳体承载。定位器具有位于壳体的流体通道中的部分。当壳体与第一导管连接时,第一导管的凸缘与定位器的该部分接触并将该部分相对于壳体的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的连接过程中,凸缘经过定位器的该部分使得该部分相对第一导管向内弹回。凸缘与定位器的该部分之间的邻接阻止壳体与第一导管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括壳体和线弹簧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壳体被构造为提供导管与软管之间的流体连通。导管具有凸缘。壳体具有流体通道,壳体在其壁中具有开口。开口朝向流体通道开放。线弹簧在外部卷绕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开口的部分,该部分位于壳体的流体通道内。当壳体接纳导管时,导管的凸缘与线弹簧的该部分接触,凸缘的接触使得该部分相对于壳体的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并且还使得该部分相对于导管的接纳方向向前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凸缘穿过线弹簧的该部分,使得该部分相对导管向内并向后弹回。凸缘与该部分之间的邻接以及该部分与开口表面之间的邻接阻止壳体与导管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括壳体、线弹簧和突出部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壳体被构造为提供导管与软管之间的流体连通。导管具有凸缘。壳体具有接纳导管的第一端,壳体具有插入软管中的第二端。壳体具有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通道。壳体还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通孔。线弹簧由壳体承载。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第一开口的第一支腿,第一支腿位于流体通道内。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第二开口的第二支腿,第二支腿位于壳体的流体通道内。突出部具有延伸通过通孔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流体通道内相对于导管接纳方向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前的位置。突出部具有位于壳体之外的第二部分。当壳体接纳导管时,凸缘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接触并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于流体通道向外移置,还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于导管接纳方向向前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凸缘经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从而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导管向内且向后弹回。凸缘接触突出部的第一部分并将突出部相对于壳体的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凸缘经过突出部的第一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构件,在附图中:
图1为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
图2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左侧视图;
图3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6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仰视图;
图7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8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9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10为从连接至连接器组件的导管端部观看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端视图;
图11为图1的接合至导管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连接器组件的实施方式的O-形环、套管、定位器、插入验证突出部和导管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和位于连接器组件内的导管的剖视图;
图14为包括定位器的图1的连接器组件和锁定在连接器组件内的导管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导管与连接器组件内的插入验证突出部接触;
图16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O-形环、套管、定位器和插入验证突出部;
图17为导管的侧视图,O-形环、套管、定位器和插入验证突出部可相对于导管位于其附近;
图18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放大视图,示出插入验证突出部可穿过的孔;
图19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示出插入验证突出部可穿过的通道;
图20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示出插入验证突出部可穿过的通道;
图21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示出插入验证突出部可穿过的通道;
图22为插入验证突出部的立体图,示出柔性突出部、钩部件和结节部;
图23为插入验证突出部的后视图,示出柔性突出部和结节部;以及
图24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和导管的剖视图,该导管与定位器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中的图1至图24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效运作。一般而言,快速连接器组件用于在不使用软管夹的情况下使两个导管(在一个示例中为金属管与橡胶软管)之间的传输变得方便;尽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软管夹。首先转向图1和图2,图中示出快速连接器组件10,导管12位于连接器组件10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组件10包括壳体14、定位器16、插入验证突出部(insertion verification tab)或突出部18、O-形环20(图13)和套管22(图13)。导管12插入并锁定在连接器组件10内。连接器组件10可用于将流体运送管道例如橡胶软管(未示出)连接至接套(nipple),该接套具有围绕中空入口26的隆起或倒钩(barb)24。中空入口26还可用作出口。接下来,壳体14具有导管或软管止动部件28,当导管或软管安装于倒钩24上时可抵靠该导管或软管止动部件28。壳体14可由塑料材料例如填有33%玻璃的尼龙66或其它合适且可使用的材料制成。作为模塑的塑料结构的壳体14可模塑具有多个特征以便于将中空导管12(例如金属管或塑料管)接纳在壳体14的内部中。更具体地,参照图3至图6,壳体14可包括开口或沟槽28,开口或沟槽28穿过壳体14的壁厚并围绕壳体14的大部分圆周。图6示出了位于壳体14的底部上的沟槽28。沟槽28以一定角度模塑至壳体,即,沟槽28并不垂直于通过壳体14的流体通道的纵向中心线。沟槽28模塑至壳体所成的角度便于引导定位器16在沟槽28内的移动。更具体地,在定位器16(其可以是钢块例如弹簧钢或丝)插入导管12之前,该定位器位于由数字30示出的第一位置处。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导管12插入连接器组件10后,由于导管12与定位器16接触,所以定位器16将根据沟槽28的角度从位置30移动至位置32。从位置30到位置32,定位器16相对于流体通道48向外布置并相对于导管12的插入方向向前布置。连接器组件10的第一外壁34提供了在导管12压入连接器组件10并抵靠定位器16时用于定位器16倚靠的表面。第二外壁36还可位于连接器组件的外部,第二外壁36平行于第一外壁34并与第一外壁34一同形成定位器16可位于其内的沟槽28的一部分。在外壁34与36之间,沟槽没有穿过连接器组件10的流体通道48,而是位于流体通道48之外并位于壳体14之外;然而,沟槽28的其它部分穿过连接器组件10的壁,使得位于位置30和位置32的定位器16可与导管12物理接触。
图6清楚地示出了连接器组件10和沟槽28的仰视图,更具体地,示出了沟槽28的第一部分38如何形成为相对于导管12和连接器组件10的纵轴线成非垂直角度,而沟槽28的第二部分40如何形成为与导管12和连接器组件10的纵轴线成直角或垂直。类似地,图7的连接器组件10的俯视图示出了在导管12插入连接器组件10期间定位器16如何在连接器组件10的沟槽28内移动。更具体地,在导管12插入连接器组件10前,单件式定位器16位于位置30。当导管12插入连接器组件30时,导管12的凸缘42(图10)与位于位置30的定位器16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接触。导管12继续插入连接器组件10,凸缘42将定位器16从位置30推送、推进、移置到位置32。定位器在沟槽28内以及在沟槽的表面之间移动,其最初相对于导管12的纵轴线所成的角度不是90度。如图10所示,当导管12进一步继续进入连接器组件10时,定位器16到达沟槽28的倾斜部分的端部然后可以以与导管12成90度的角度在沟槽28内行进。如图7和图8所示,一旦定位器16的凸起44、46向外移动(朝向连接器组件10的外直径)使得凸起44、46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凸缘42的直径,定位器16和凸起44、46就向内移动并弹回位置30。
图9示出了定位器16的两个位置。第一位置30描绘了第一凸起44位于导管12还未插入的位置或导管12已完全插入的位置。定位器16的凸起44的第二位置32描绘了导管12正在插入的位置。换言之,当定位器16的凸起44、46位于位置32时,导管正在插入,当定位器16的凸起44、46位于位置30时,插入和安装中任一个未开始或完成。
图10示出了导管12的完全插入位置,其中位于位置30的定位器16阻挡导管12的凸缘42离开壳体14的通道48,并因此抑制壳体14与导管12的分离。也就是说,定位器16处于凸缘42与壳体14的通道48的出口之间。图10还示出了定位器16的位置32,定位器16的凸起44、46位于允许凸缘42经过的位置以使定位器位于位置30并将凸缘42和导管12锁定在壳体14内。再次参照图7,将阐明连接器组件10的另一实施方式。更具体地,沟槽28为倾斜的,使得在将导管12安装到壳体14中到达允许导管12锁定在定位器16后面的一定深度之后,如图10和图14所示,如果在相反的向后方向或非插入方向上拉动或牵引导管12,则壳体14中沟槽28的表面50的端部将阻止定位器16向外及向后扩展开,如对于如上所述的导管12的插入所必需的那样。图12和图13还以立体剖视图示出了定位器16如何位于壳体14的通道48的出口与导管12的凸缘42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定位器16为单件材料,例如不锈钢弹簧丝,所以定位器16保持其形状以及相对凸缘42的位置,除非通过被迫以另一方向接触,如上文关于导管12插入至壳体14的描述所述的那样。
图12还示出了本教导的另一实施方式。更具体地,套管22具有圆形边缘或斜边缘52,圆形边缘或斜边缘52使导管12容易地插入壳体14的通道48。类似地,导管12具有圆形端部或斜端部54,圆形端部或斜端部54有助于将导管12引导进连接器组件10,例如在斜端部54触碰套管22的斜边缘52的情况下。在套管22旁设有O-形环20以在导管与壳体14之间产生流体密封。O-形环20提供的密封阻止流体从O-形环20旁边或周围经过。因为O-形环20压缩,所以其还通过在O-形环20与导管12接触的情况下保持对于导管12的恒定且相等的力来协助维持导管12在壳体14内的位置。图14还示出了在导管12的插入和移除过程中O-形环20和套管22维持它们在壳体14内的位置。更具体地,图14示出了隆起56,隆起56朝向壳体14的中心线突出。隆起56与套管22的凹陷58匹配或适合,并阻止在壳体14内纵向移动,或换言之,阻止或阻止在导管12和壳体14的中心线方向上的前后移动。继续参照图14,因为O-形环20在一侧抵靠套管22,而另一侧抵靠壳体结构本身,所以O-形环20被阻止在壳体14内移动。
现在转向图15至图20,将对插入验证突出部18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2和图23,插入验证突出部18具有顶部按钮60、柄62、第一突出部64、第二突出部66、张力杆68、具有平台72的钩部件70、第一结节部74和第二结节部76。当从图23的后视图观察时,第一突出部64和第二突出部66被模塑为弓形构造以在位于安装位置的突出部64、66被压靠壳体时传递张力杆68中的张力,如图11和图15所示的那样。因为突出部64、66为柔性的,所以它们用作弹簧以在插入验证突出部18位于如图11和图15所示的安装位置时使张力杆68产生张力。张力产生在突出部64、66与钩部件70之间的张力杆68中,因为当突出部64、66弯曲并向壳体14的顶面压缩时钩部件70位于壳体14的一部分之下并抵靠壳体14的一部分。通过突出部64、66尝试展开并松弛成其未受压状态,但因钩部件70位于壳体14的内表面之下并抵靠壳体14的内表面而被阻止这样做,张力杆68处于恒定张力。接下来,当插入验证突出部18位于其安装位置时,其穿过壳体14的顶部中的孔78(图19),突出部64、66抵靠与壳体14的顶面80垂直的垂直壁。如图15所示,导管12并未完全插入壳体14的通道48中。出于清楚的目的,图16示出了在没有描绘导管12的情况下连接器组件10包括壳体14、插入验证突出部18、O-形环20、套管22、定位器16和沟槽28在壳体14中的相对位置。类似地,图17示出了在没有壳体14的情况下导管12、插入验证突出部18、O-形环20、套管22和定位器16的相对位置。
图18是具有孔78的壳体14的放大视图,插入验证突出部18穿过孔78。孔78穿过壳体14的顶壁和内直径82。如图所示,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钩部件70的平台72抵靠壳体14的通道48的内直径。图18还示出了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端部处的第一结节部74和第二结节部76。下面将阐明结节部74、76与插入验证突出部18。
现在转向图19,将对插入验证突出部18穿过壳体14中的孔78的细节进行描述。更具体地,孔78位于壳体14的外壁或外部壁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孔78为从壳体14的通道48内穿过并穿过壳体14的顶面80的通孔。如从顶面80观看,孔78为正方形(如图20所示),但其它形状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19,孔78被模塑成使得并非所有相对的侧面均平行。更具体地,如图19所示,第一壁84垂直于壳体14的纵轴线,而其相对的或第二壁86不垂直于该纵轴线。第二壁86在更靠近第一壁84处进入孔78更深;即,孔尺寸在顶面80处较大,并且尺寸随着孔78穿过壳体14的壁的深度而减少。下面将阐明孔78的一端(例如壳体的外表面处)大于另一端(例如壳体14的内表面88处)而成为锥形孔的一个原因。
参照图16,在导管12插入连接器组件10之前,插入验证突出部18可位于穿过壳体14的孔78的适当位置并可如图所示地那样定位。接下来,导管12的圆形端部或斜端部54首先插入连接器组件10,更具体地,插入壳体14的通道48中。如图24所示,当导管12被推入壳体14更深时,凸缘42最终接触定位器16。更具体地,当定位器16位于位置30时凸缘42首先接触定位器16。然后,由于沟槽28从壳体14的外部向导管12模塑而产生的角度,定位器16向外并向前移动,并且远离导管12、朝向壳体14的外部或外直径移动。如图24所示,当导管12几乎完全插入时定位器16移动至位置32。如图24所示,当定位器16接触凸缘42的外直径时,定位器16展开或分开至其最大程度。接下来,在将导管12进一步推入壳体14的通道48之后,定位器会再次移动并弹回至位置30。通过导管12完全推入壳体14中并且定位器16位于位置30,凸缘42被锁定在位于位置30的定位器16与套管22之间。因此,即使在箭头90的向后方向拉动导管12,定位器16也会阻止导管12的移动。更具体地,因为沟槽28是倾斜的,所以当导管12以方向90移动时,凸缘42实际上将定位器16引导至导管12而不是远离导管12,这对于移除导管是必要的。因此,连接器组件10具有导管锁定和卡合特征,其通过使用模塑成完全穿过壳体14的绕定位器的大部分的壁的凸缘42、定位器16和倾斜的沟槽28作用。
虽然导管12的上述插入结构和方法确保导管12锁定在壳体14内,但插入验证突出部18使用户实际上所见的是导管12锁定在适当位置。换言之,插入验证突出部18向用户提供了导管12被锁定在壳体14内的适当位置的可视验证。更具体地,图11示出了壳体14、导管12、定位器16与插入验证突出部18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更具体地,当导管12的凸缘42触碰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钩部件70时,凸缘42已如上所述的向外偏置定位器16,并由定位器16经过以使定位器16卡合、卡接或移动至凸缘42的一侧上、图11示出的位置,钩部件70位于凸缘42的相对侧上。当用户继续将导管12推进壳体14内时,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锥形前部91(图22)接触导管的凸缘42,钩部件70被迫离开内表面88(图11和图18)。当钩部件70因凸缘42在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锥形前部91上的力而被迫从壳体14的内表面88离开时,张力杆68中的张力以及第一突出部64和第二突出部66中所存储的能量一同使钩部件70拉动或移动至孔78中。当钩部件70移动至孔78中时,整个插入验证突出部18移动远离壳体14的顶面80。更具体地,为了向观察者指示导管凸缘紧固地装载在位于位置30的定位器16与套管22之间,第一突出部64和第二突出部66从其被压缩和平坦位置(如图11和图16所示)移动至其未受压和弓形位置(如图10所示)。为了协助将突出部64、66引导至壳体14以及远离壳体14,顶壁92从顶面80垂直地突出。当用户可物理地观看到顶面80与突出部64、66之间的间隙94时,用户就知晓钩部件70的平台72已从壳体14的内表面88移动,并知晓导管的凸缘42紧固在定位器16与套管22之间的位置。
在凸缘42进行如上所述的紧固安装后,插入验证突出部18可由用户移除。如果用户选择不移除插入验证突出部18,则插入验证突出部18将松弛地保留在壳体14的孔78中,部分是因为张力杆68中的张力被移除并且钩部件70的平台72已从壳体14的内直径82移除,而且还因为第一结节部74和第二结节部76。更具体地,因为第一结节部74的第一末端96与第二结节部76的第二末端98之间的距离大于插入验证突出部18为了从壳体14移除而穿过孔78的宽度100,所以结节部74、76阻止插入验证突出部18从壳体14脱落。然而,因为插入验证突出部18可由可压缩或可变形的塑料材料模塑或制造,所以插入验证突出部18可通过某种程度上强有力地拉动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按钮60来穿过孔78从壳体14完全移除。响应于这样的拉动,结节部74、76会变形并穿过壳体14的孔78。如上所述,当钩部件70的平台72不再位于壳体14的内表面88上时、在其被迫从该位置离开之后将插入验证突出部18从壳体14拉动是可能的。
因此,在所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组件包括管状壳体14,管状壳体14限定壳体14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的沟槽或开口28、和通孔78。此外,该组件可包括穿过沟槽28的定位器16,例如不锈钢弹簧丝定位器,并可包括穿过通孔78的插入验证突出部18。组件还可包括管状导管12,管状导管12限定从导管12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凸缘42,凸缘42的直径大于管状导管12。
可选地,该连接器组件可包括环形套管22,环形套管22位于壳体14内以使管状导管12的凸缘42位于套管22与定位器16之间。环形O-形环20可在套管22与定位器16相对的侧面上抵靠套管22。壳体14中的沟槽28可被形成为除相对于壳体14的纵轴线成90度之外的一定角度,以便于凸缘42较深地进入壳体14。壳体14中的沟槽28的角度可在定位器16到达沟槽28的封闭端时阻止导管12的移除。在导管12的插入过程中,凸缘42可接触定位器16的第一侧,例如定位器16面对壳体14的插入端(导管12进入壳体14的位置)的一侧,在导管12插入完成后,凸缘42可接触定位器16的第二侧或定位器16不面对壳体14的端部(导管12进入壳体14的位置)的那侧。换言之,在导管12的插入过程中,凸缘42可接触定位器16的第一侧,而在导管12插入完成后,即当插入验证突出部18的钩部件70的平台72被迫进入孔78时,凸缘42接触定位器16的第二侧。定位器16可以是弹簧钢丝,其偏置至壳体14的沟槽28或从沟槽28偏置出,并且在导管12插入壳体14的过程中因凸缘42与定位器16接触而能够位于流体通道48中或流体通道48之外。
插入验证突出部18可包括主柄62,主柄62具有第一端(设有圆盘或按钮60的端部)和第二端(设有钩部件70的端部)。可被模塑至主柄62的第一端的圆盘60可用于由人的手指抓握以在如上所述的导管12完全插入之后从壳体中抽取柄62。具有平坦平台72的钩部件70可被模塑至主柄62的第二端,第一张力突出部64和第二张力突出部66可被模塑至圆盘60与钩部件70之间的主柄62。第一张力突出部64和第二张力突出部66可以是弓形,使得在柄62插入壳体14之前,仅各突出部的边缘或末端例如每一个突出部最远离柄62的部分最靠近壳体14,从而在突出部64、66被压向壳体14同时突出部64、66的部分仍连接至柄62时它们作为弹簧作用并弯曲以对柄62的部分布置张力,并且钩部件70的平台72接触壳体14的内表面88。第一突出部64和第二突出部66可被迫相对于壳体14的顶面80变平,由此在第一突出部64和第二突出部66与钩部件70之间的主柄中产生张力。
插入验证突出部18还可包括第一结节部和第二结节部,第一结节部和第二结节部位于主柄的第二端或该柄设有钩部件70的端部处。最远离主柄的第一结节末端96与最远离主柄的第二结节末端98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78的相对平行侧之间的最短距离。结节部74、76和孔78的壁可变形以允许在导管12完全插入壳体14以及钩部件70的凸缘42被迫进入孔78之后将插入验证突出部18从壳体14移除。柄62可弯曲以允许钩部件70用于柄62移除的上述定位。
可以理解,上文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而是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此外,上文描述中所包含的说明涉及特定的实施方式,而且并不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阻止或对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用语定义的阻止,除非用语或术语在文中有明确地限定。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多个其它实施方式和多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其它的实施方式、改变和修改旨在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用语“例如”、“譬如”和“比如”,以及动词“包括(comprising)”、“具有”、“包括(including)”及其它动词形式,当其连同一个或多个部件或其它项目的列表一同使用时,均被解释为开放的,意味着该列表并不视为排除其它、附加的部件或项目。其它用语被解释为使用其最广泛合理的意义,除非使用它们的上下文需要不同的诠释。
Claims (20)
1.快速连接器组件,包括:
壳体,在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提供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导管具有凸缘,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的第一端,并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管连接的第二端,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以及
定位器,由所述壳体承载,所述定位器具有位于所述流体通道中的部分;
其中,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定位器的所述部分接触并将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部分使得所述部分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向内弹回,其中,所述凸缘与所述部分之间的邻接阻止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被构造为其上设有多个倒钩的接套,所述第一导管为接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内的金属管,所述第二导管为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配合的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流体通道开放,并且所述定位器的所述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流体通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开口被成形为允许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方向向前移置,并且被成形为阻止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方向向后移置。
5.如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开口通过使第一开口表面和第二开口表面i)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纵轴线倾斜,ii)允许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方向向前移置,以及iii)阻止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方向向后移置而部分限定。
6.如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定位器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中的第二部分,以及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部分接触并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第二部分使得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向内弹回,其中,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邻接阻止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定位器为线弹簧,所述线弹簧卷绕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线弹簧具有凸起端部,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之前和连接之后所述凸起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线弹簧通常呈U形并具有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在所述壳体中设有朝向所述流体通道开放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支腿构成所述定位器的所述部分并且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中,所述第二支腿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中,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管的凸缘与所述第二支腿接触并将所述第二支腿相对于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第二支腿使得所述第二支腿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向内弹回,其中,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支腿之间的邻接阻止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通孔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方向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中所述定位器的所述部分之前,所述突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二部分,其中,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并将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套管便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O-形环,所述O-形环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被连接时,所述O-形环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管之间形成密封。
12.快速连接器组件,包括:
壳体,被构造为提供导管与软管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导管具有凸缘,所述壳体具有流体通道并在所述壳体的壁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流体通道开放;以及
线弹簧,在外部卷绕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的部分;
其中,当接纳所述导管时,所述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线弹簧的所述部分接触,并将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导管的接纳方向向前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部分,使得所述部分相对所述导管向内并向后弹回,其中,所述凸缘与所述部分之间的邻接以及所述部分与所述开口的表面之间的邻接阻止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管分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接纳所述导管,在被插入所述软管中的所述第二端的外部设有多个倒钩。
14.如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导管被接纳于所述壳体中之后,所述部分与所述开口的所述表面之间的邻接阻止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导管的接纳方向额外的向后移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通孔并且相对于所述导管的接纳方向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线弹簧的所述部分之前,所述突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二部分,其中,当接纳所述导管时,所述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并将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套管便于接纳所述导管。
17.如权利要求12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O-形环,所述O-形环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当所述导管被接纳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O-形环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管之间形成密封。
18.快速连接器组件,包括:
壳体,被构造为提供导管与软管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导管具有凸缘,所述壳体具有接纳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并具有被插入所述软管中的第二端,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通孔;
由所述壳体承载的线弹簧,所述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的第一支腿,所述线弹簧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的第二支腿;以及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通孔并相对于所述导管的接纳方向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线弹簧的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前,所述突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二部分;
其中,当接纳所述导管时,所述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线弹簧的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接触并将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还将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于所述导管的接纳方向向前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使得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所述导管向内并向后弹回,所述导管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并将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向外移置,在进一步接纳的过程中,所述凸缘经过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8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套管便于接纳所述导管。
20.如权利要求19所限定的快速连接器组件,还包括O-形环,所述O-形环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内,当所述导管被接纳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O-形环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管之间形成密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4384610P | 2010-05-04 | 2010-05-04 | |
US61/343,846 | 2010-05-04 | ||
PCT/US2011/035267 WO2011140280A2 (en) | 2010-05-04 | 2011-05-04 |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4884A true CN103354884A (zh) | 2013-10-16 |
CN103354884B CN103354884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4490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867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4884B (zh) | 2010-05-04 | 2011-05-04 | 快速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0256B2 (zh) |
EP (1) | EP2567136B1 (zh) |
JP (1) | JP6016786B2 (zh) |
KR (2) | KR102025623B1 (zh) |
CN (1) | CN103354884B (zh) |
BR (1) | BR112012028201A2 (zh) |
RU (1) | RU2012151833A (zh) |
WO (1) | WO2011140280A2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7299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索格菲进气与冷却系统简易股份公司 | 快速连接系统和实施方法 |
CN111033108A (zh) * | 2017-08-14 | 2020-04-17 | 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指示器凸片的快速连接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39541B2 (ja) * | 2012-09-26 | 2016-06-22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コネクタ |
AT516151B1 (de) * | 2015-03-03 | 2016-03-15 | Henn Gmbh & Co Kg | Steckverbinderbaugruppe zum Verbinden von Leitungen |
DE102015111895A1 (de) * | 2015-07-22 | 2017-01-26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komponente und Kraftfahrzeug |
DE102015117090A1 (de) * | 2015-10-07 | 2017-04-13 | Johannes Schäfer vorm. Stettiner Schraubenwerke GmbH & Co. KG |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für Rohrleitungen |
US10550982B2 (en) | 2016-06-17 | 2020-02-04 |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 Quick connector |
US10816121B2 (en) | 2017-05-09 | 2020-10-27 | Martinrea International US Inc.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with verifier |
US10947938B2 (en) | 2017-06-21 | 2021-03-16 | Steere Enterprises, Inc. | Air duct assembly with a secured seal |
FR3084435B1 (fr) * | 2018-07-24 | 2020-06-26 | A. Raymond Et Cie | Dispositif de raccord tubulaire |
DE102018122597A1 (de) * | 2018-09-14 | 2020-03-19 | Norma Germany Gmbh |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röhrenförmiger Objekte |
CN109027481A (zh) * | 2018-09-18 | 2018-12-18 | 深圳市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 快装接头 |
DE102019108768A1 (de) * | 2019-04-03 | 2020-10-08 | Norma Germany Gmbh | Einsatzstück zum Einsetzen in eine Schnellverbinder-Vorrichtung für Fluidleitungen |
AT522804B1 (de) | 2019-09-03 | 2021-02-15 | Henn Gmbh & Co Kg | Steckverbinder zum Verbinden von Leitungen für flüssige oder gasförmige Medien |
JP7506513B2 (ja) | 2020-04-09 | 2024-06-26 |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 コネクタ |
DE102020204825A1 (de) * | 2020-04-16 | 2021-10-21 | Fränkische Industrial Pipes GmbH & Co. KG | Verbindungseinheit zur Verbindung von Fluidleitungen |
US11898676B2 (en) | 2020-05-13 | 2024-02-13 | Mercury Plastics Llc | Quick-connect fitting |
RU200320U1 (ru) * | 2020-05-20 | 2020-10-16 | Эдуард Гаязович Исламов | Быстросъем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
AT523066B1 (de) * | 2020-05-27 | 2021-05-15 | Henn Gmbh & Co Kg | Steckverbinder zum Verbinden von Leitungen für flüssige oder gasförmige Medien |
KR20230088919A (ko) | 2020-10-26 | 2023-06-20 | 외티커 엔와이, 인크. | 유체 연결 조립체 |
JP7628605B2 (ja) | 2020-10-26 | 2025-02-10 | オエティカ エヌワイ インク | 流体接続アセンブリ |
US12188584B2 (en) | 2020-10-26 | 2025-01-07 | Oetiker Ny, Inc. | Fluid connection assembly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0614A (en) * | 1989-05-05 | 1991-03-19 | Huron Products Corporation | Conduit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ramped housing with a hair pin retainer |
JPH08219352A (ja) * | 1995-02-09 | 1996-08-30 | Toto Ltd | 管継手 |
JPH11325361A (ja) * | 1998-05-19 | 1999-11-26 | Togo Seisakusyo Corp | 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パイプ組付け状態の確認構造 |
CN1621732A (zh) * | 2003-11-28 | 2005-06-01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 |
JP2006018376A (ja) * | 2004-06-30 | 2006-01-19 | Canon Inc |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式 |
CN101072967A (zh) * | 2004-10-15 | 2007-11-14 |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 |
CN101158429A (zh) * | 2006-10-06 | 2008-04-09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快速连接器接头 |
CN101321981A (zh) * | 2005-12-06 | 2008-12-10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和检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8711A1 (zh) * | 1970-06-11 | 1971-12-16 | Kessler & Co Tech Chem Gmbh | |
US4561682A (en) * | 1982-09-03 | 1985-12-31 | Rain Bird Consumer Products Mfg. Corp.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
DE4300037C1 (de) * | 1993-01-02 | 1994-04-21 | Raymond A & Cie |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
FR2705431B1 (fr) * | 1993-05-14 | 1995-07-13 | Legris Sa | Connecteur rapide avec dispositif indicateur. |
DE19708377C1 (de) * | 1997-03-01 | 1998-06-18 | Raymond A & Cie |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mit Montageanzeige |
JP2006183764A (ja) | 2004-12-27 | 2006-07-13 | Onda Seisakusho Seki Kojo:Kk | 継手 |
FR2908494B1 (fr) * | 2006-11-15 | 2008-12-26 | Legris Sa | Connecteur rapide |
FR2919372B1 (fr) * | 2007-07-25 | 2013-05-10 | Legris Sa | Raccord a temoin. |
US8240716B2 (en) * | 2008-08-07 | 2012-08-14 |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 LLC | Quick connector coupling with pull tab verifier |
FR2945100A1 (fr) * | 2009-04-30 | 2010-11-05 | Hutchinson | Raccord encliquetable entre un conduit de fluide et un embout rigide avec un dispositif temoin de connexion et procede de controle de cette connexion |
-
2011
- 2011-05-04 RU RU2012151833/06A patent/RU2012151833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5-04 EP EP11778308.4A patent/EP256713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5-04 BR BR112012028201A patent/BR112012028201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5-04 KR KR1020187021424A patent/KR102025623B1/ko active Active
- 2011-05-04 JP JP2013509244A patent/JP60167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5-04 US US13/100,849 patent/US87402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5-04 WO PCT/US2011/035267 patent/WO2011140280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5-04 KR KR1020127031778A patent/KR20130098170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5-04 CN CN201180028675.1A patent/CN10335488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0614A (en) * | 1989-05-05 | 1991-03-19 | Huron Products Corporation | Conduit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ramped housing with a hair pin retainer |
JPH08219352A (ja) * | 1995-02-09 | 1996-08-30 | Toto Ltd | 管継手 |
JPH11325361A (ja) * | 1998-05-19 | 1999-11-26 | Togo Seisakusyo Corp | 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パイプ組付け状態の確認構造 |
CN1621732A (zh) * | 2003-11-28 | 2005-06-01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 |
JP2006018376A (ja) * | 2004-06-30 | 2006-01-19 | Canon Inc |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式 |
CN101072967A (zh) * | 2004-10-15 | 2007-11-14 |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 |
CN101321981A (zh) * | 2005-12-06 | 2008-12-10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快速连接器和检验装置 |
CN101158429A (zh) * | 2006-10-06 | 2008-04-09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快速连接器接头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3108A (zh) * | 2017-08-14 | 2020-04-17 | 欧梯克纽约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指示器凸片的快速连接件 |
CN110657299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索格菲进气与冷却系统简易股份公司 | 快速连接系统和实施方法 |
CN110657299B (zh) * | 2018-06-29 | 2022-09-06 | 索格菲进气与冷却系统简易股份公司 | 快速连接系统和实施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67136A4 (en) | 2014-05-21 |
US8740256B2 (en) | 2014-06-03 |
KR20130098170A (ko) | 2013-09-04 |
WO2011140280A3 (en) | 2012-04-05 |
JP6016786B2 (ja) | 2016-10-26 |
EP2567136A2 (en) | 2013-03-13 |
WO2011140280A2 (en) | 2011-11-10 |
KR102025623B1 (ko) | 2019-09-26 |
US20120104746A1 (en) | 2012-05-03 |
CN103354884B (zh) | 2015-09-16 |
BR112012028201A2 (pt) | 2017-03-14 |
EP2567136B1 (en) | 2015-09-09 |
KR20180087469A (ko) | 2018-08-01 |
JP2013534992A (ja) | 2013-09-09 |
RU2012151833A (ru) | 2014-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4884A (zh) | 快速连接器组件 | |
US7644959B2 (en) | Tube couplings for connecting a pair of conduits for carrying a cable | |
US11525534B2 (en) | Tubular connector | |
CN103180650A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2782383B (zh) | 阀连接 | |
US9599268B2 (en) | Fittings for pipes, and presses for installing the fittings to pipes | |
US20170205013A1 (en) | Fittings and connectors for irrigation systems | |
US20120104749A1 (en) | Tube coupling | |
CN108374940B (zh) | 管道联接件及联接方法 | |
US10767803B2 (en) | Split cap safety plug | |
US10030799B2 (en) | Pipe joint | |
KR101404660B1 (ko) | 관 탈거방지 및 향상된 실링구조를 가지는 관 이음장치 | |
US4679825A (en) | Pipe connector | |
KR101691384B1 (ko) | 파이프 연결 어셈블리 | |
US10174874B2 (en) | Pipe fitting with inner and outer seals | |
US8328241B1 (en) | Clampless fitting for plastic pipes | |
KR101515841B1 (ko) | 부시를 포함하는 관이음 장치 | |
KR20140098967A (ko) | 가압식 패킹부재를 이용한 배관 커플러 | |
KR101586171B1 (ko) | 배관연결구 | |
KR101329279B1 (ko) | 파이프 연결구조 및 파이프 연결방법 | |
KR20140100697A (ko) | 가스 주름관 연결장치 | |
KR101435576B1 (ko) | 부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관이음 장치 | |
JPH07190262A (ja) | 管継手 | |
KR101430400B1 (ko) | 부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관이음 연결장치 | |
KR20180022023A (ko) | 육안식별부에 의한 육안용이 식별형 산업용 멀티 레이어 유체배관 클림핑 연결시스템 플라스틱 이음구조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