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0118A - 减肥药物 - Google Patents
减肥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30118A CN103330118A CN2013102189314A CN201310218931A CN103330118A CN 103330118 A CN103330118 A CN 103330118A CN 2013102189314 A CN2013102189314 A CN 2013102189314A CN 201310218931 A CN201310218931 A CN 201310218931A CN 103330118 A CN103330118 A CN 1033301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t
- vitamin
- blood
- kilograms
- ef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尤以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树莓酮、冬瓜粉、卵磷脂、共轭亚油酸、壳聚糖、奶粉、丙酮酸盐、菊粉、左旋肉碱、辅酶Q10、肌醇、苹果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原料,该产品具有减肥瘦身、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通便排毒,另外还具有美容养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抗癌等功效,该产品制作工艺:原料混合、搅拌、包装小袋、检验合格、包装成为正式产品。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尤以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树莓酮、冬瓜粉、卵磷脂、菊粉、左旋肉碱、辅酶Q10、肌醇、苹果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钙、铁、锌、铬、硒等原料,采取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
二、背景技术:本发明以树莓酮、冬瓜粉、卵磷脂、共轭亚油酸、壳聚糖、牛奶、丙酮酸盐、菊粉、左旋肉碱、辅酶Q10、肌醇、苹果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产品,该产品具有减肥瘦身、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通便排毒,另外还具有美容养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抗癌等功效。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创新研发该产品可为给减肥瘦身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新产品。该产品以纯天然药食两用植物和营养品为原料制成的减肥瘦身套餐,无任何副作用,口感适宜,服用方便,效果明显,适应于各年龄段的减肥人群服用。
三、发明内容:肥胖是一种营养代谢综合失调性疾病和低度全身慢性炎症。研究发现,肥胖病因相当复杂,不仅有明显的遗传性,还与饮食和运动密切相关。在今天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严重的共公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与艾滋病、吸毒、凶酒并列为世界四大社会问题,医学界称之为人类死亡率高的癌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都与肥胖直接有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正在成为一个关注的流行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学显示,全球超重人数超过10亿多,有3亿多人严重肥胖,而发展中国家的肥胖比例大幅增加。在我国根据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有2亿人超重,特别是儿童超重迅速增长。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还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肥胖会给国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也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原料配方:树莓酮2千克、冬瓜粉130千克、卵磷脂40千克、共轭亚油酸10千克、壳聚糖40千克、牛奶90千克、丙酮酸盐5千克、菊粉50千克、左旋肉碱2千克、辅酶Q100.2千克、肌醇5千克、苹果酸5千克、维生素A180毫克、维生素E6克、维生素D5毫克、维生素C1千克、维生素B10.6克、维生素B20.6克、维生素B60.6克、维生素B125毫克、钙1千克、铁4克、锌5克、铬50毫克、硒20毫克原料。
五、技术方案:
(一)树莓酮(Raspberryketones),是广泛存在于蔷薇科植物莓类果实中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分解和转化脂肪的功能,被称为是“天然脂肪转化因子”。研究发现,树莓酮能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刺激人体脂联素(诱导脂肪细胞分解的激素)的分泌,加快脂肪分解与产生能量,同时抑制肠道对脂类的吸收,从而有效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树莓酮对高脂饮食喂养的单纯性肥胖大鼠具有减肥作用,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等综合作用来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另据报道,日本学者研究发现,树莓的芳香成份树莓酮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具有降低体内脂肪含量的作用,将有用于减肥和治疗因肥胖导致的疾病。研究人员对24名女性每天服用适量的树莓酮,6周后检测其体的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每个试验对象的基础代谢平均提高8.9%,体重平均减少了1.3%,体内脂肪含量平均下隆1%,腰围平均减少了1.5厘米。认为树莓酮减少内脏脂肪的效果,比其促使皮下脂肪减少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树莓酮具有显著的减肥功效。
另外,研究还发现树莓酮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调节代谢紊乱,改善因肥胖导致各种血疾病。
(二)冬瓜粉(fatmelon),为葫芦科植物科冬瓜的果实。性微寒、味甘、归肺、大小肠、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清肺热、化痰、除烦止咳、去湿解暑、减肥、利小便等。民间常用治疗肺热咳嗽、水肿、暑热烦闷、泻痢、痔疮、哮喘、糖尿病、肾炎浮肿、排毒、肥胖等功效。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丙酮二酸、胆甾醇、三萜化 合物、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1、减肥降脂:古人已知冬瓜具有减肥功效。《食疗本草》中说,“熟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熟食练五脏、为其下气古也”。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冬瓜含有丙醇二酸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它能抑制人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能阻止脂肪在体内堆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具有减肥降脂功效。
2、利尿:研究显示,非肾性水肿患者内服冬瓜煎剂,可在2小时内尿量增加2倍,给药后2-4小时之间,尿量较对照组减少。
此外,冬瓜还具有降血压、消渴、护肾、排毒、美容等功效。
(三)卵磷脂(lecithin),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胆碱组成的磷脂,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蛋黄之中的等动植物。磷脂是一类含磷酸根的类脂化合物的总称,是动植物中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和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磷脂分为植物磷脂和动物磷脂。卵磷脂其结构和人体磷脂相同,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健康、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降血脂、护肝、减肥和延缓衰老等功效。
药理功效:1、促进脂肪代谢,卵磷脂是代谢脂肪的活性物质,卵磷脂中的胆碱影响着脂肪的代谢,能促进脂肪代谢,从而改变人体脂肪的吸收与利用,缩短脂肪在人体内的滞留时间,起到促进脂肪代谢的减肥作用。
2、保护肝脏:卵磷脂是维持肝脏正常功能的必须营养物质。研究发现卵磷脂可以保护肝脏不受酒精的侵害,起到解酒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酒精性肝硬化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卵磷脂不足是引起脂肪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脂肪在肝脏内蓄积会破坏肝细胞,易引发肝硬化。卵磷脂是合成脂蛋白所必需的物质,肝内脂肪则以脂蛋白形式转运到肝外,所以卵磷脂不但可以防止脂肪肝,而且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和恢复肝功能。
3、调节血脂:卵磷脂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改善高脂血症。卵磷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的磷酸脂基团和亲油的脂肪酸基团,它可以使脂类物质和水结合在一起,起到乳化作用,能溶解血液中和血管壁上的脂溶性物质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斑块,从 而减少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防止动脉硬化。另外研究发现,卵磷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阻断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同时卵磷脂也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成分,在胆固醇的运送、分解、排泄过程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因此卵磷脂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有效防止动脉粥硬化及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4、控制糖尿病:卵磷脂缺乏会降低人体胰脏细胞膜活性,使胰脏机能下降,无法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会导致糖尿病。适量补充卵磷脂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症状,很多糖尿病人甚至可不必再注射胰岛素,特别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并发症患者更为有效。
此外,卵磷脂还具有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保护心脏健康,化解胆结石、美容、延缓衰老等功能。
(四)、共轭亚油酸(CLA),共轭亚油酸是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的乳脂及肉制品中一种天然的脂肪酸。是由脂肪酸——亚油酸衍生的共轭双键的多种位置和几何异物体的总称,即是亚油酸9,12——18∶2的项生衍生物。它含有大约等量的C9,t11和t10,c12,两种异构体被证实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据国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共轭亚油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减肥、降血脂、防治糖尿病、抗癌,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功效。
生理功能:1、减肥: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具有减少脂质沉积和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酸的氧化与分解,有“脂肪燃烧剂”之称。经国内外科研机构大量的试验证明,共轭亚油酸能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的脂肪含量,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经40多名肥胖和超重为期2个月的试食,试食者的体重和体脂肪明显降低,特别是腰围、臀以及三角肌,肩胛等处的皮下脂肪减少尤为明显,试食者普遍感到精神旺盛、睡眠好、有高血压的试食者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据专家介绍,共轭亚油酸可能是通过5个方面的起到减少体脂肪的作用。(1)、减少饮食后脂肪在人体内的吸收贮存。(2)、加快脂肪细胞分解速度和在线粒体中的脂肪燃烧速度。(3)、减少脂肪分裂和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的增殖与分化。(4)、减少总的脂肪分裂细胞。(5)、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慢性炎性疾病的抵抗力。共轭亚油酸还可 减少肌肉蛋白的释放,增进胰岛素调控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从而起到减肥瘦身的功效。
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共轭亚油酸具有重新分配身体组成的能力。喂食共轭亚油酸的猪相比于喂葵花籽油猪皮下脂肪少,而肌肉组织更多,这表明,共轭亚油酸具有调节脂肪和肌肉组织重新分配的功能。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可以减少脂肪的积累。也有国外学者对大鼠补充了共轭亚油酸35天后,腹膜及子宫脂肪垫的重量,减少了13——32%,体重减少15——29%,小鼠补充共轭亚油酸后,脂肪降低了57——60%,特别是腹部脂肪降低最为明显,而身体的肌肉质量增加了5——14%,证明喂食了共轭亚油酸可以抑制含有脂肪的油脂吸收。另据国外有关报道,异构化亚油酸对控制人体体重及减肥有独特的作用,它对脂肪细胞有直接作用,能防止脂肪从食物中吸收脂肪,抑制脂肪细胞生长,促进脂肪燃烧代谢。肥胖者每天摄入共轭油酸,即在不减少热量摄入,也不运动的情况下仍扔有减肥的效果。国外还有人体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重为156磅的健康人,每天服3.6克共轭亚油酸,三个月后体内脂肪降低20%,因此共轭亚油酸的减肥效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2、降血脂:共轭亚油酸能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甘油三酯浓度,阻止脂肪和血小板在动脉壁沉积。研究发现,共轭亚油酸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增生固子激活受体α(PPARα)来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醇浓度,从而抑制动脉硬化的发生,具有降血脂作用。
3、防治糖尿病:适当浓度共轭亚油酸可明显降低体内葡萄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在饲喂含有共轭亚油酸5%的高糖饲料大鼠的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反应正常。另据报道,共轭亚油酸能提高肝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受损的葡萄糖耐受量恢复正常,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五)、壳聚糖(chitosan),是广泛存在于海洋甲壳动物外壳、菌类及藻类细胞壁内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动物纤维素,它是天然物质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理活性功能,对 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有很好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壳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菌消炎、抑制癌症、肿瘤生长和转移、强化肝功能、调节血脂、血压、血糖、减肥、吸附和排除重金属及放射物质、排毒通便、调节肠道菌群、延缓衰老等功效。
生理功能:1、调节免疫力:壳聚糖具有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介导机体免疫系统的系列生物学效应,提高吞噬细胞的系统功能。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着细菌多糖的受体,而壳聚糖作为细菌多糖的类似物,能刺激巨噬细胞活化,产生如下效应:促进其吞噬功能,增强它在其它免疫应答中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机体对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调节,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因此壳聚糖具有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表明,壳聚糖具有调节和强化免疫功效,能增强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因子活化细胞(LAK细胞)的能力与活性,促进白介素I、II的生成。
2、抑菌杀菌:壳聚糖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广普的抗菌杀菌作用。据研究,壳聚糖的抑菌有两种作用机理,一是通过正电荷-NH3吸附带电负荷的细胞壁,使壳聚糖吸附在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改变了细胞的选择通透性,阻止营养物质向细胞内运输,致使细胞质流失,细胞质壁分离,从而起到抑菌杀菌作用;另一种机理是壳聚糖通过渗入进细胞体内,吸附细胞体内带有阴离子的细胞质,并发生絮凝作用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杀灭细菌。
3、降血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压升高与人体内氯离子含量升高有关,壳聚糖被分解后的基本单位能与氯离子结合并排出体外,使体内的氯离子水平降低,使血管紧张素II形成减少,体内缓激肽增加,血管扩张起到降血压作用,从而较好的防治高血压。近年研究还发现,壳聚糖还能减轻降血压西药的副作用。
4、降血脂:壳聚糖可吸附胆汁酸和胃肠内的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并将它们排出体外。壳聚糖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硬化指数。
5、降血糖:胰岛素的活性与人体内的PH值有关,若PH值上升0.1, 则胰岛素的活性上升约30%。壳聚糖不仅能有效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提高胰岛素活性,同时,壳聚糖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使胰岛素分泌正常,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并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作用。
6、强化肝脏功能、促进酒精代谢:长期超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酒精进入肝脏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的毒性可导致头痛、恶心等。壳聚糖可增强肝脏功能,明显加快酒精代谢作用,降低乙醛浓度,从而防止脂肪肝和肝硬化。还有研究表明,壳聚糖还具有能促进肝炎病毒抗体产生,提高各种酶活性,增强肝脏的生物转化机能。
7、减肥:一项研究证实,壳聚糖具有出色的吸附油脂作用,在消化道内能吸附相当于自身重量的4-10倍的油脂,并形成一种膨胀物质,最终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具有减肥功效。另据报道,壳聚糖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使所摄取的食物脂肪不被分解和吸收;破坏脂肪的表面张力,使附着于血管壁表面的脂肪斑块脱落而排出体外;另外,壳聚糖具有纤维素的特点,能吸附脂肪并排出体外,因此有减肥作用。另据报道,日本研究显示,壳聚糖与脂肪及脂肪酸有很强的结合力,能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地。壳聚糖还能与酸性多糖结合或反应形成肉状组织纤维,可大大减少食物中的热量。
8、调节肠道菌群:壳聚糖能降低细菌总数和腐败菌,从而降低肠内所产生的腐败物质(氨、酚、吲哚、甲基笨酚等),同时有促进体内双岐杆菌增殖和抑制有害菌生长的功效,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恢复肠道菌群生太平衡,维护人体健康。
此外,壳聚糖还具抑制癌症、肿瘤生长和转移、保护胃黏膜、排除体内重金属和延缓衰老等功能。
(六)、牛奶:又称牛乳,性平、味甘、归肺、胃。有补虚、益肺胃、生津润肠。适用于少年、儿童、老年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肠燥便秘。现代研究具有促进生长发育、防治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糖、减肥、美容、抗癌等功效。
牛奶含有100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特别适合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等。
营养功能:1、降血压,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乳制品可能与控制血压相关联。分析证实乳制品的钙比非乳制品钙增补剂降压效果高1倍。研究推测,这可能是由乳制品的钾、镁和钙恰当平衡有利于降血压。乳制品的另一个降血压因素可能使降压生物活性肽。牛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来源,他们可以通过酶水解、胃肠道消化或食品加过程释放出来。目前,从多种奶酪乳清、酪蛋白、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等均能分离出抗高血压活性肽,在以白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材料实验中具有降血压活性。
2、降血糖:研究表明,每天喝一些牛奶可降40%的几率患糖尿病。因为牛奶中的钙、镁、维生素D可以增强人体合理使用胰岛素的功能。
另据报道,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经常进食全脂奶食品,其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动物实验发现,动物体内存在的棕榈酸可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性,他们对人体通过奶制品摄入反式棕榈酸进行了调查,研究了3700多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进食奶制品最少的人相比,进食全脂奶制品最多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低63%。其作用是因为常食全脂奶制品的人血液中的反式棕榈酸的水平较高,同样可以起到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
3、减肥: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在摄入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饮食中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有助于减肥。因为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和其他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能帮助人体燃烧脂肪,减少脂肪积累和控制体重有着重要的作用。乳制品有助于控制体重的另一个因素可能与它对食欲的控制有关。研究表明,无论在高脂肪或低脂肪膳食条件下,膳食加入乳制品都增加餐后缩胆囊肽的分泌,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从而控制食欲。
据报道,澳大利亚研究发现,牛奶中的钙,在补充人体钙的同时还可以消耗脂肪,减少体内脂肪储存作用。奶中的乳清蛋白质和其他活性成分,也有助于增强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
另据报道,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证实,牛奶中钙能帮助人体降低脂肪储备的同时加速脂肪燃烧速度。乳制品能帮助减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乳 清蛋白,乳清蛋白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可刺激肌肉组织构建,而这个过程也正是燃烧脂肪的过程。
(七)、丙酮酸盐(Caleiun Pyruvate),丙酮酸钙是丙酮酸和矿物质钙的化合物。丙酮酸是存在于天然蔬菜和水果中,而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矿物质。它们是人体代谢中最重要的中间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据国外大量的研究证实,丙酮酸钙具有减肥、美容养颜、增强运动耐力、保护心血管、清除自由基、降低胆固醇、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功能。
生理功能:1、减肥:丙酮酸钙能促进脂肪燃烧,加速脂肪消耗与代谢,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研究表明,丙酮酸钙是位于脂肪细胞中心代谢途径上最关键的中间代谢产物,能联系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直接调节人体脂质和能量代谢,起燃烧与分解脂肪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而且减肥不减蛋白质含量,减肥后不反弹,减肥剂量范围广,对人体无残留等。据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中心经过27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丙酮酸钙能将脂肪转化能量,有助于提高脂肪降解,脂肪降解率可达48%。并可使机体内的蛋白质降解控制在最小程度。
2、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是血液中LDL-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丙酮酸钙离子可与LDL-胆固醇作用,促进其分解,在医学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预防高血脂,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3、改善心脏功能:研究认为,丙酮酸钙作为心肌细胞线粒体,及时供给心肌活动所需能量提高心肌泵血耐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4、美容:研究发现,丙酮酸钙吸收性好,可以经同皮肤透皮吸收,表皮、肠胃都有很好的吸收,现已在某些美容院已有使用丙酮酸钙溶液做美容护肤,对老化皮肤部位使用丙酮酸的为主的养肤液,经过一定的时间处理后,衰老的皮会自动脱落,新皮在2-5天会自动生成。
(八)、菊粉(inulin)又称菊糖,是从天然植物菊芋中提取的果聚糖化合物。是目前发现的最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之一。菊粉为体内双歧杆菌增长因子,也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替代品,热量低,溶解性好,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相对分子量6000。
主要成分:菊粉含β-1,2-糖键连接的聚合果糖,聚合度为30-60混合 物,平均聚合度为10,含少量单糖、双糖。
生理功能:1、改善肠道环境、促进益菌增殖:菊粉在消化道上端不能被消化,以完整的形式到达大肠被双歧杆菌利用,促进大肠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生长、发酵产生的SCFA使大肠内PH值下降,从而抑制大肠内一些不耐酸的病源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等腐败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肠道内腐败物质的产生。
2、防治便秘:菊粉是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使大肠蠕动,有利于大肠内容物向大肠运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利粪便排出。同时菊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增加大便中的含水量,由此导致大便变软,重量增加,排便因而变得轻松。
3、降血脂: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菊粉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改善血脂状况。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菊粉作用为膳食纤维可吸收肠内脂肪,形成脂肪-纤维复合物随粪便排出,有助于血脂水平的降低。另一方面,菊粉发酵终产物主要为短链脂肪酸SCFA(乙酸、丙酸、丁酸)和有机酸(乳酸、琥珀酸、丙酮酸等),其中丙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增加胆汁分泌量;乳酸盐调节肝脏代谢,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4、降血糖: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糖尿病人摄入高纤维的食品后不但不会加重餐后高血糖,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具有降血糖作用。菊粉系果糖聚合物,是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故可以减轻餐后高血糖。另外还可以使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减少30%-40%,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减少75%-100%。并可以使患者血压下降,抑制患者的体重增加。
5、减肥:研究表明,菊粉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口腔、胃和小肠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只能被肠道某些细菌完全发酵,是低热量食品。能在胃中吸水膨胀,形成黏膜胶体,使人易产生饱腹感并能延长胃的排空时间,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在小肠的时间,还能在小肠与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形成复合物,不利于这些营养的吸收,因此达到减肥的目的。另 外菊粉还能吸收胆汁酸,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吸收,不能经由糖-脂代谢途径合成脂肪,所以来减肥。
6、增强免疫力:菊粉通过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能产生大量的免疫性物质,如S-TGA免疫球蛋白,它在肠壁的附着力明显大于其他免疫球蛋白。菊粉还能显著提高抗体细胞的数目和NK细胞活性。此外,有益菌代谢产物的增多和有害菌的减少,有益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
(九)、左旋肉碱(Carmitne),又名肉毒碱,维生素BT。是存在于牛羊肉、脾脏、人乳等中的天然活性成份。由于肉碱具有多种营养和生理功能,已被视为人体的必需营养素。L——肉碱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不是正真意义上的维生素,只是一种类似维生素的物质。营养等研究证实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防治脂肪肝、抗疲劳、改善糖尿病、延缓衰老等功能。
生理功能:1、减肥:肉碱的生理作用是促进人体脂肪燃烧转化为能量而被消耗。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载体以脂酰形式参与脂肪的燃烧与代谢,在线粒体膜上的肉碱,在脂酰转移酶I、II及转位酶的作用下,将长链脂肪从线粒体模外运入线粒体模内,使脂肪燃烧代谢,提高体内脂肪的燃烧率,促进使其进行氧化,并转变为能量,从而减少脂肪的积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另有报道,肉碱是脂肪代谢必不可缺少的物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脂肪燃烧与代谢,提高体内脂肪的燃烧率,具有良好的减肥瘦身效果。有人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肥胖模型(平均体增加1.5倍),喂食肉碱125mg/kg、BW、250mg/kg、BW、500mg/kg、BW,6周后测定体重。睾丸及肾脂肪垫质量,胰岛素(LNS)及瘦素水平,结果显示,肉碱具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肥胖的作用。
2、降低胆固醇:研究表明,肉碱具有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具有抑制大鼠肥胖的作用。
3、防治脂肪肝:饮酒会促进肝脂肪合成,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积蓄形成脂肪肝,肉碱能燃烧分解脂肪,抑制脂肪在肝脏中的积聚,而防治脂肪肝。
4、抗疲劳:研究表明,肉碱是通过体内脂肪燃烧并转化为能量,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长时间运动持久耐力,提高基础代谢,改善心肌营养状况,提高运动体能,减少运动引起的组织损伤,加快返回最佳运动状态的速度。 正是由于补充肉碱有利于强烈运动后的恢复和增强体能,国外运动员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补充肉碱。例如马拉松运动员在6星期内每天补充2克肉碱,能使跑速平均增加5.7%,因此,补充肉碱可提高运动成绩,抗疲劳。
(十)、肌醇(inositol)又名肌糖、环已六醇。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器官的一种B族维生素之一,也是一种“生物素”。肌醇主要以磷脂酰肌醇的形式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而广泛分布各种细胞内,人体中的肌醇大多都储存于脑、心肌和骨骼肌中。肌醇参与肌体新陈代谢活动,具有免疫、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等作用。肌醇是肠内某些微生物生长因子,在有些维生素缺乏时,它能刺激微生物合成所缺乏的维生素;现代研究,由肌醇形成的肌醇磷脂是生物细胞的第二信息系统,对生命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生理功能:1、保护肝脏:肌醇对四氯化碳所造成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有人用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CCL4模型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样品高剂量组与CCL4模型组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均存在显著差异。其病理检查说明,经口服肌醇30天后,具有对CCL4所致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肌醇还有助于肝脏中的脂肪运转至细胞中,减少脂肪肝的形成。
2、减肥:肌醇对中性脂肪有很强的亲和性,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肌醇还能促进机体产生卵磷脂,从而有助于肝脏中听脂肪运到细胞中,减少脂肪肝形成。肌醇的减肥机理是通过与脂肪和胆固醇结合以减少脂肪在腰围积聚,将多余脂肪排出体外,来达到减肥功效。
3、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肌醇是神经营养剂和神经生长因子,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及减轻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和发展。故应早期防治并使用改善神经功能和微循环的药物。
4、调节血脂:研究显示,肌醇对中性脂肪有很强的亲和性,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并通过与胆碱结合和预防脂肪性动脉硬化,保护心脑血管。
(十一)、L-苹果酸(L-mali acid),又名2-羟基丁二酸。苹果酸是存在于果实中的一种天然有机酸,生物体一般有三种形式存在,即D-苹果酸、 DL-苹果酸和L-苹果酸。它是人体内三羧酶循环的重要中间体的脱氢酶,易被人体吸收与利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苹果酸可用于治疗肝病、贫血、免疫力低下、高血压、尿毒症、肝衰竭等多种病症,并减轻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害作用。
生理功能:1、减肥:苹果酸为机体三羧循环的中间产物,并且在体内只有苹果酸脱氢酶。所以说苹果酸是参与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最后都要经过三羧循环氧化供能,这是转化的最后一步,而苹果酸的功效就在于防止人体由苹果酸缺乏导致三羧循环不正常,导致代谢失常。代谢的正常进行运行可以使各种营养物质顺利分解,促进食物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可有效防止肥胖、起到减肥作用。另据报道,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苹果酸能使积存在体内的脂肪加速分解与燃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减少腰部脂肪。另外,苹果酸还可以减少是人下身水肿的盐分,因此,具有显著的减肥作用。据国外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苹果酸可抑制脂肪的吸收并促进排泄。也可抑制脂肪在肝脏内合成,促进脂肪燃烧与代谢,从而达到抑制脂肪在体内蓄积。
2、抗疲劳:苹果酸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直接参与人体代谢,被人体直接吸收,实现短时间内向机体提供能量,消除疲劳,起到抗疲劳迅速恢复体力的作用。
3、防治便泌:苹果酸有刺激肠道壁,增加肠道内的蠕动,有防治便泌的作用。
此外,苹果酸还具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美容养颜、改善记忆力等功效。
(十二)、维生素A(Vit A),又名视黄醇。是由20个碳和40个碳原子构成的不饱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A2(视黄醛)和维生素A3(视黄酸),它们都具有天然维生素A活性的化合物。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视黄醇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吸收后在人体内转变为视黄醇,它主要存在于一些植物性食物中,具有维生素A同样的生理作用。维生素A属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是一组为视觉、生长、组织分化与增殖,生殖及免疫系统完整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生理功能:1、参与能量转换:研究表明,当体内维生素A摄入不足时,就有可能影响机体能量的正常代谢,使之过剩,从而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以产生肥胖,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现实生活中我国大部分妇女、儿童摄取的能量,已基本上达到了膳食供应标准,但微量元素摄入普遍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主要生理需求,以致发生肥胖。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外周T细胞百分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细胞培养显示生理浓度的维生素A对淋巴细胞抗体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维生素A可明显增加大鼠的胸腺重量,肺巨噬细胞数量并增强其吞噬功能,并且是免疫系统的调节者。
(十三)、维生素E(VIt E)又名生育酚。即E、β、γ与a生育粉,E、β、γ与a-三烯生育酚8种同族系统为维生素E。其中a一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强。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生理功能:1、抗氧化:维生素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在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脑细胞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从而保护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与活动,防止大脑氧化衰退。维生素E还可保护神经系统,骨骼肌、视网膜免受氧化损害,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视网膜,需要充足的维生素E。神经系统在产生神经递质过程中伴有大量的自由基产生,因此维生素E在防止线粒体和神经系统的触突膜免受自由基损害方面是必需的。
2、降血压:研究发现,抗氧化剂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血压。维生素E即能中和破坏细胞的游离基的复合物。其机理使通过保护体内起放松血管作用的氧化氮的供应而发挥作用。据美国加州大学的范齐里博士指出,抗氧化剂是一种强大的血压调节器,它有降低高血压。通过白鼠试验证实,尽管高血压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疾病,但氧化氮和氧化应激在调节血压中起关键作用。
3、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天然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并能参与机 体多方而的代谢过程。近年来,也用于医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而心血管并发症约占糖尿病人死亡原因的70%左右。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由于高血糖的毒性作用,造成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脂代谢紊乱,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维生素E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维生素E可以降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在早期糖尿病血管病变治疗非常重要。糖尿病人存在着血小板和内皮异常,而维生素E可改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
4、防治冠心病:维生素E可预防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引起冠心病或心肌硬死。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通顺畅,从而增加心脏的供氧,减轻心脏负担。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补给维生素E能使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降低。
(十四)、维生素D(Vit D),又名钙化醇,它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维生素D有两种形成存在,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者均有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是植物性来源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是由人和动物皮肤中含有的7-脱氧固醇而成,因此维生素D3有“阳光”维生素之称。
生理功能:1、调节免疫力,维生素D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较大。大量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具有抗炎及免疫等调节作用,该作用可体现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两方面,维生素D可促进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减少效应细胞(1型T辅助细胞、CD8细胞)。维生素D对炎性介质的抑制作用包括: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固子(TNF)-a等的表达,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6等的表达。因此,维生素D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2、防治高血压: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用。这些腺体可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水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
3、防治心血管病,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具有防治心脏病。
4、减肥:最新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以控制人的食欲,并有助于增强脂肪代谢,在减肥中起重要作用。
据报道,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维生素D易导致妇女患肥胖症。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对90名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排出了其它因素后,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体重往往要超过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前者的体重比后者的体重平均多7.4公斤。研究进一步发现,维生素D是机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物质,瘦素是人体控制食欲的一种激素,因为它的存在人才会有饱腹的感觉,从而停止进食,当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体内瘦素含量降低时,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故而容易引起肥胖。
此外,维生素D还具有防治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癌症、哮喘、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促进钙吸收和儿童生长发育等功效。
(十五)、维生素C(Vit C)又名抗坏血酸。是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物质。维生素C是一种简单六碳化合物,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脱氢抗坏血酸,两者都有生理活性,均可被机体利用。
生理功能:1、参与生物合成,维生素C在体内消化过程中作为底物的酶和辅酶因子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胶原蛋白,肉碱其它神经递质和肽激素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有些酶需要维生素C才能保持高度的活性。
2、减肥: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代谢酶的活性,具有分解脂肪、消耗能量的作用。
3、降低胆固醇:维生素C是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可有效地降低中性脂肪的贮存。维生素C可在体内将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硫酸盐,从而增加排泄;维生素c还参与肝脏中胆固醇的羟化作用,以形成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
4、降血压:维生素C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的血压越低。维生素C降血压的作用机理在于保障体内氧化物的供应,氧化物的作用是使血管保持松弛状态,从而是血压稳定。
英国医学家对641个成年人血液进行化验后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血压越低。研究认为,维生素C有助于扩张血管。而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5、防治冠心病: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并参与胆固醇及脂肪的代谢,促进胶原纤维生成,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因此维生素C可以防治冠心病,对已患冠心病的患者,维生素C可使疾病缓解或症状减轻。
6、防治糖尿病:研究表明,足量的维生素C可提高靶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氧化代谢,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维生素C还有助于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微循环,防止血管性合并症的发生。
另据报道,美国医学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促使细胞内合成胶原蛋白,维护皮肤健康。当糖尿病人皮肤损伤时,由于机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胶原蛋白来修复皮肤损伤处,因此皮肤愈合较慢,皮肤也较容易衰老。美国加州大学的医学家研究发现,加大剂量维生素C给患糖尿病的老鼠,会产生更多质量较好的胶原蛋白,因为维牛素C和糖在进入细胞时有相互竞争作用。当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所含较多的糖进入细胞时,细胞内的维生素C食物有助维持皮肤健康。
7、提高免疫力、抗感冒:维生素C能促进前列腺和淋巴液分泌,使机体产生干扰素和抗毒素,从而起到免疫和抗病毒作用,提高对机体组织的控制能力,有助于合成能调节淋巴细胞的前列腺素。美国专家研究表明,每天1克左右维生素C可使感冒下降45%,病程缩短60%。维生素C可沟通呼吸器官和促进血液循环,抗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需要的氧化,减少感冒发生。维生素C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具有维护皮肤健康、抗衰老等多种功能。
(十六)、维生素B1(Vit B1),又名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和抗神经炎 素,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B1,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中,骨骼肌、心、肝和肾脏组织中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占总量的1/2。
生理功能:1、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维生素B,与糖代谢密切相关。维生素B1以羟化酶转羟乙醛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中的两个反应,a一丙酮酸氧化脱羟作用,是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与酮戌二酸转变为琥珀酸SOA,是磷酸戌途转酮基酶反应。缺乏时可使丙酮酸合成乙酰酶A减少,从而抑制脑神经内Ach的合成。这两个反应是三大营养分解代谢的关键环节,又是它们合成代谢的联结点,另据报道,维生素B1能促进体内糖代谢,使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彻底氧化,促进能量代谢。
2、减肥:维生素B1可提高胰岛素的利用度,起一定的减肥作用。缺乏维生素B1就无法顺利地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十七)、维生素B2(VIt B2)又名核黄素,它是一种D一核黄醇的生物。食物中的核黄素以辅酶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嘌腺呤二核苷酸(FAD)形式存在。维生素B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生理功能:1、参与能量和物质代谢:维生素B2在体内是以辅酶形式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它还是脂肪转化为能量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维生素B2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作为递氢体,而具有递氢作用,从而对物质代谢过程发生影响。
2、减肥:维生素B2是脂肪转化为能量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帮助脂肪燃烧。能有效地将脂肪转化成热能而消耗掉,从而消除身体肥胖。此外,维生素B2还是脂肪分解的“催化剂”。如果缺乏维生素B2就会影响体内脂肪代谢,使脂肪堆积造成肥胖。
3、防治冠心病:现代研究认为,血小板聚集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冠心病的发生率与维生素B2摄入量有密切相关。摄入大剂量维生素B2可降低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并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有人用维生素B2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另据报道,维生素B2可分解体内过氧化脂质,减少过氧化脂质对心血 管的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4、利尿作用:维生素B2对细胞黏膜有营养作用,故对心脏和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均有一定的利尿消肿作用。
(十八)、维生素B6(vit B6),又名吡哆醇,是一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吡哆索,吡哆醛,吡哆胺三种活性形式,均具有维生素B6化合物活性存在。维生素B6属水溶性维生素。
生理功能:1、参与三大营养代谢:维生素B6参与体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与三大营养代谢十分密切,尤其对蛋白质代谢十分重要。维生素B2作为辅酶参与热能产生,促进脂肪分解为变为能量与脂肪代谢。
2、防止动脉硬化,维生素B6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当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B2时,能加速动物蛋白产生甲硫氨基酸的过程,并能减少这一过程高半胱氨酸等有害物质的形成。抑制高半胱氨酸对动脉壁的损伤,不使血液中脂质沉积,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产生。
3、减肥:维生素B6具有促进脂肪分解转化为能量与代谢作用,能降低血液中脂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酯。从而起减肥作用。人体如缺乏维生素B6体内蛋白质就无法代谢。
4、防治冠心病;研究表明,动物蛋白中含有较多的甲硫氨基酸,甲硫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较多的半胱氨基酸,从而必须有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否则甲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可引起动脉壁细胞破坏和脱落,造成动脉粗糙,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滞溜和堆积在动脉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便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变化最易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上,从而引发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另据报道,一项人群干预试验研究,维生素B6的摄入量对于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率的影响,发现最高维生素B6摄入量组与最低摄入量组相比,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病率降低一倍。
5、防治糖尿病:近年来,国外医学家研究发现,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即可缓解病情,又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6缺乏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并发症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都出现了维生素B6水平低于正常值的情况。当这些患者每日服用维生素B610毫克后,感到疼痛及麻木症状减轻,或者完全消失。 荷兰研究者发现,每日给妊性糖尿病孕妇给于100毫克维生素B6持续两周,不但维生素B6水平恢复正常,而且血糖含量也不降。研究者指出,维生素B6在防治糖尿病中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6、提高免疫力:维生素B6的重要作用是蛋白质在人体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维生素B6能是蛋白质代谢,免疫系统运作的必需物质,在免疫系统、抗体产生起辅酶作用。缺乏维生素B6会引起免疫系统退化,血红蛋白降低、组织细胞缺氧、机体对氧敏感等一系列反应,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
(十九)、维生素B12(Vit B12),又名钴胺素。也是唯一含有金属维生素,它是化学结构最复杂的一种维生素。
生理功能:1、减肥:维生素B12在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脂肪、糖类、蛋白质的代谢利用率,加速脂肪燃烧过程,起到消除脂肪囤积的作用。如缺乏维生素B12,则无法代谢人体脂肪酸、蛋白质及糖无法被人体适当利用。
2、防治心脏病:临床研究报告表明,维生素B,2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的高半胱氨酸含量来防治心脏病。研究发现每天服用适量的维生素B12极有益于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高的人健康。
另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这研究证实,血液中高半胱氨酸含量高的人发生心脏病和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较大。如果给病人服用维生素B12就可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一项数据表明,美国10%的男性和6%的女性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死亡可能与高半胱氨酸含量高有关。研究发现,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什高会增加血液在心脏血管内的凝聚,进而有可能引发心脏病。
3、防治糖尿病:维生素B12含有钴元素,钴元素能分泌胰岛素,对防治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
(二十)、钙(Ca),钙是多功能营养素。是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约占人体的2%。钙不仅是构成机体完整性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而且在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中对维持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理功能:1、降血压: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它直接参与维持神经兴奋以及血液凝固等重要生理过程,同时钙可使动脉血管壁保持 柔软性,稳定血钙水平,也是维持人体组织正常功能必需条件。当人体长期进食低钙饮食血清中的钙含量下降,其结果使骨钙减少,游离进入血液,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压升高,钙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每天1000毫克,钙连服8周可使血压下降。部分人不服降压药,亦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2、防治糖尿病,钙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如补充适量的钙可有效降低血脂浓度,疏通血管,减少血管痉挛,增加局部供血,减轻糖尿病性高血压,维持正常的血管通透性。
3、降脂减肥、研究表明,钙与脂肪代谢有密切关系,具有抑制,储存脂肪激素的作用。因此钙的多少决定能量是燃烧释放,还是以脂肪形式储存,实验证明,高钙饮食能将减肥速度提高2倍。
据报道,肠道中的钙能与食物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脂肪随大便排出,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因此“补钙减肥”能同时达到健康骨骼,拥有苗条身姿的目的。
据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认为,高钙饮食可减肥。钙和脂肪代谢间存在潜在联系。低钙饮食刺激激素分泌增加体重,高钙饮食则能抑制分泌减少体重的激素。对肥胖鼠试验,喂高钙低热量饮食,在6周内能减轻总体重的20%。
(二十一)、铁(Fe),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在人体总量约为4-5克。其中60%一70%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1%以含铁酶的形式存在,其余30%则以贮备铁的形式存在,贮备铁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肝脏、脾脏和骨骼的网状内皮系统中,铁有许多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1、参与酶的构成:铁参与构成某些金属酶或激活某些金属酶的辅助因子,在体内运送氧和细胞内电子传递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十多种含铁酶或铁依赖酶,如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ATP)的氧化和还原交替等。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等都参与机体诸多代谢过程(DNA合成,儿茶酚胺代谢)。
2、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铁化合物中,最主要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4个血红素和4个球蛋白链的结构,提供一个 有效的机制既能与氧结合而又不被氧化,在从肺输送氧气到组织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肌红蛋白由1个血红素和1个球蛋白链组成,仅存在于肌肉组织内,基本功能是在肌肉中输送氧和储氧。
3、参与机体能量代谢,铁是参与血的重要原料,血液中的红细胞担负着肌肉中氧的运输和代谢的重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变成热量,就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燃烧″它们。如果缺铁,就容易患缺铁性食血;而缺少运输氧的“工具”最终结果就是产热不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不能“燃烧″被释放,而产生肥胖。
4、增强免疫功能:足够的铁摄入对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铁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和吞噬功能,维持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及抗体产生,所以缺铁会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铁者的循环T淋巴细胞浓度下降,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降低。研究表明,健康老人接受铁补充后,免疫反应明显好转。
5、补铁:铁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贪血,严重影响血液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缺氧,皮肤黏膜苍白,易疲劳、头晕、气短,严重者工作和劳动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低下,对儿童来说,生长发育迟缓,学习能力降低。孕妇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及影响胎儿一生生长发育不良及出生后贫血。老年人可影响认识反应能力衰退,精力处于抑郁状态,从而加速衰老进程。
6、减肥:减肥女士为了菌条的身姿,经常采用节食方法来减肥,因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机体很容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女人因特殊的生理需求,更应补充充足的铁离子。补铁在减肥的同时也可拥有健康的身体。
此外,铁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力,提高耐缺氧,抗疲劳,增强记忆力等多种功效。
(二十二)、铬(Cr),铬是人体微量元素之一,其活性成分是三价铬,铬在人体内自身不能合成,铬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骨、皮肤、脂肪、肾上腺、大脑和肌肉中。
铬在人体主要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组成成分,发挥胰岛素作用, 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生理功能:1、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加强胰岛素的作用:铬可通过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影响糖代谢。葡萄糖耐量因子在肝脏中合成,由三价铬和氨基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复合物参与构成。铬是胰岛素在人体发挥最佳功能所必需,铬还可促进糖在细胞中转化为糖原。缺铬可是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铬作为胰岛素的一个辅助因子,能增强胰岛素功能的稳定性,保持血中胰岛素水平。将胰岛素与反应细胞集合到受体上,促进胰岛素的效应或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调节糖脂代谢:据报道,动物实验发现,铬缺乏可导致脂肪代谢素乱,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如果给于足够的铬剂能改善血中的脂质谱。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另有报道,铬是胰岛素不可缺少的辅助成分,能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促进机体使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的正常进行,促进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合成,对人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糖脂代谢紊乱与缺铬有关,美国科学家用三价铬对许多上述疾病进行治疗,他们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
3、降血压:铬能影响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血压,据临床报道,铬降低血压优于药物降血压。
4、防治心血管病:铬可延缓冠状动脉硬化并防治心血管病。人体缺铬最突出的表现是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会使血管狭窄,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冠心病)。人体缺铬还会造成胆固醇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导致脂肪代谢不全,从而增加心脏病和血管发病机会,原患有冠心病者可有加重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复发。据国外报道,北美洲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成为北美洲人民可怕的疾病。在化验患有动脉硬化症病人的血液中发现铬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且在动脉硬化症死体主动脉几乎化验不出铬元素。
5、降脂减肥:铬可以促进胆固醇分解及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和甘油三酯含量,据美国医学报道,医学家研究发现,铬有助于减肥。铬元素能对稳定血液中的葡萄糖起重要作用,还有助于降低食欲,控 制体重,另有报道,铬元素对降低中性脂肪有效,还能控制食欲,消除饥饿感。
6、降血糖: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使胰岛素的辅助因子,故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使糖氧化分解加速,以降低血糖。
7、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糖尿代谢紊乱,使机体铬排出增加,还存在将铬转化成活性铬的能力降低及铬利用率较差,所以铬对防治糖尿病有显著效果。
据我国专家对833名糖尿病人为期10个月的补铬,临床观察表明。仅一个月后就有90%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改善,并在10个月内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状态,补铬后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尿频,口渴和疲劳等临床症状,没有副作用。
据国外报道,约70%的糖尿病人补铬后病情得到了改善,并能降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改善血脂和胆因醇水平。
8、增强免疫力,有报道说给家畜注射铬,可是血清免疫球蛋白增加,对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影响,也有研究提示,给处于应激状态牲畜在饲料中补充铬对免疫力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证实了铬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二十三)、锌(Zn),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皮肤、肌肉等器官中,尤其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为最高。锌涉及生物体新陈代谢的每个方面,包括遗传物质的转录和复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锌是人体内100多种酶的铺助因子,也是蛋白质、激素和核苷酸的构成成分。
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锌参与胶原蛋白、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而且对细胞的生长和再生、分裂和分子的各个过程都是必需的,因此,锌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青少年都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锌含量的高低与学习记忆呈明显的正相关。锌主要结合在脑细胞膜上,能活化磷酸吡哆醛合成酶和抑制γ一氨基丁酸(GABA)合成酶,从而减少抑制性中枢神经递质γ一氨基丁酸的合成。锌在调节神经元γ一氨基丁酸浓度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人脑海马区锌浓度最高,而海马区是学记忆的重要核团,因此,缺锌后影响海马区的正常代谢,从而影响学习记忆。美国的一大学 研究发现,聪明学习好的儿童青少年体内含锌量均比愚钝者高。
2、防治高血压: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液中锌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死于高血压人的血液中含锌量低于正常人。在动物实验中取得证实,因此,锌有防治高血压的作用。目前国外已开发出用锌来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并获得明显的效果。
3、参与物质代谢:锌作为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与组织呼吸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
4、促进激素分泌,锌在某些激素的产生,储存和分泌中均有作用,对激素受体效能和细胞的反应产生重大影响,如胰岛素的生成就需要一种含锌酶,称为羧肽酶B,而且胰岛素常常以锌胰岛素形式存在于胰腺中,它能延缓和延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锌还能改变胰岛素的溶解度,影响胰岛素的释放。
5、提高免疫功能:适量的补锌对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极为重要。锌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从而发挥免疫作用。人体缺锌,则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分泌胸腺素及活性。持续性缺锌将会导致胸腺退化,淋巴细胞萎缩,人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合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因子,如果锌摄入不足,这些免疫因子合成明显减少。
(二十四)、硒(Se),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分布除脂肪外的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脾和指甲中为最高。,人体血液中硒浓度不一,它受生活环境中土壤,水和食物中硒含量的影响。硒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还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必需成分。
生理功能:1、抗氧化: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由于人体细胞膜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含氧较多的组织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脂质。而过氧化脂质在人体内积蓄,会导致生理机能下降肝、肺和心血管受损,同时还可加速人体衰老速度,如老年斑的出现就是表皮组织积累过氧化脂质的结果。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在体内具有分解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从而保护生物细胞膜免受损伤,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保护机体免受氧化破坏。
2、防治心血管病:硒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什高,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减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对防治心血管病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和心肌结构功能,预防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维持机体的心压。
3、防治糖尿病与并发症: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三大疾病之一。硒含量低直接影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引起体内有害物质自由基清除受阻,而导致胰脏β一细胞机能障碍,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糖尿病。硒能防止胰岛β一细胞被氧化破坏,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防治糖尿病。
另据报道,日本国立健康研究所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硒具有胰岛素的作用,硒可以调节人体内糖分代谢,尤其能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4、增强免疫功能:硒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几乎存在所有免疫细胞中,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直接影响。能促干扰素的产生,增加其活性,增加机体NK细胞的抗病毒作用,硒还能促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强机体对免疫或其它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硒也能增强淋巴细胞转化与迟发型变态反应,促进吞噬细胞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以及脾脏黏膜细胞的抗原能力,因而对免疫系统起保护作用。此外,硒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综上所述,本产品具有减肥瘦身、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通便排毒,另外还具有美容养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抗癌等功效。
六、制作工艺:
1、调配混合:将配方中的原料按物理特性进行混合。
2、搅拌:将混合好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
3、小袋包装: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包装机,包装成小袋
4、检验包装:将小袋包装产品,检验合格,包装成为正式产品。
调配混合是将配方中的原料按物理特性进行混合的工序。搅拌工序是 将混合后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的过程。小袋包装工序是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包装机,按设计用量包装成为小袋的过程。检验包装工序是将小袋包装产品检验合格包装成为正式产品。
七、质量标准:
1、理化指标:
树酶酮 | g/100g | 0.5 |
冬瓜粉 | g/100g | 32.7 |
卵磷脂 | g/100g | 9.96 |
共轭亚油酸 | g/100g | 2.49 |
壳聚糖 | g/100g | 9.96 |
奶粉 | g/100g | 22.41 |
丙酮酸盐 | g/100g | 1.25 |
菊粉 | g/100g | 12.50 |
左旋肉碱 | g/100g | 0.50 |
辅酶Q10 | mg/100g | 50 |
肌醇 | g/100g | 0.42 |
苹果酸 | g/100g | 0.42 |
维生素A | mg/100g | 25 |
维生素E | mg/100g | 15 |
维生素D | ug/100g | 12.45 |
维生素C | g/100g | 0.25 |
维生素B1 | mg/100g | 1.50 |
维生素B2 | mg/100g | 1.50 |
维生素B6 | mg/100g | 150 |
维生素B12 | ug/100g | 12.5 |
钙 | g/100g | 0.25 |
铁 | mg/100g | 10 |
[0171]
锌 | mg/100g | 12.50 |
铬 | mg/100g | 0.125 |
硒 | mg/100g | 0.05 |
2、服用方法:每日1-3次,每次1包(每包38克)饭前30分钟服用,饮水600ml-800ml。
3、适应人群: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减肥人群和少年儿童。
八、具体实施方式:取树莓酮2千克、冬瓜粉130千克、卵磷脂40千克、共轭亚油酸10千克、壳聚糖40千克、牛奶90千克、丙酮酸盐5千克、菊粉50千克、左旋肉碱2千克、辅酶Q100.2千克、肌醇5千克、苹果酸5千克、维生素A180毫克、维生素E6克、维生素D5毫克、维生素C1千克、维生素B10.6克、维生素B20.6克、维生素B60.6克、维生素B125毫克、钙1千克、铁4克、锌5克、铬50毫克、硒20毫克为原料,混合、充分搅拌均匀,送入包装机按设计用量包装成小袋,检验合格,包装成为正式产品。
Claims (1)
1.减肥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为:树莓酮2千克、冬瓜粉130千克、卵磷脂40千克、共轭亚油酸10千克、壳聚糖40千克、牛奶90千克、丙酮酸盐5千克、菊粉50千克、左旋肉碱2千克、辅酶Q100.2千克、肌醇5千克、苹果酸5千克、维生素A180毫克、维生素E6克、维生素D5毫克、维生素C1千克、维生素B10.6克、维生素B20.6克、维生素B60.6克、维生素B125毫克、钙1千克、铁4克、锌5克、铬50毫克、硒20毫克为原料,经过将上述原料混合、充分搅拌均匀,送入包装机按设计用量包装成小袋,检验合格,包装成为正式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89314A CN103330118A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减肥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89314A CN103330118A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减肥药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0118A true CN103330118A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923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189314A Pending CN103330118A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减肥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3011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46727A1 (en) * | 2014-09-23 | 2016-03-31 | Dom Terry International S.R.L. | Prebiotic inulin based preparation |
CN106072517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青岛尚医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减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
CN115444835A (zh) * | 2022-09-05 | 2022-12-09 | 中国海洋大学 | 壳聚糖-磷脂复合纳米铁补铁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634211A (zh) * | 2024-05-06 | 2024-09-13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丙酮酸钙在制备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8160A (zh) * | 2009-09-16 | 2011-04-20 | 吴凤英 | 一种冬瓜复合食用粉 |
CN102813115A (zh) * | 2012-09-10 | 2012-12-12 | 北京姿美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复方活性美容胶原蛋白粉 |
-
2013
- 2013-05-27 CN CN2013102189314A patent/CN10333011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8160A (zh) * | 2009-09-16 | 2011-04-20 | 吴凤英 | 一种冬瓜复合食用粉 |
CN102813115A (zh) * | 2012-09-10 | 2012-12-12 | 北京姿美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复方活性美容胶原蛋白粉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孟宪军等: "树莓酮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的试验研究", 《食品工业》, no. 1,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pages 1 - 3 * |
徐铮奎: "减肥类保健食品将"走红"——国外减肥类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 《中国医药报》, 24 May 2010 (2010-05-24), pages 1 - 2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46727A1 (en) * | 2014-09-23 | 2016-03-31 | Dom Terry International S.R.L. | Prebiotic inulin based preparation |
EP3197297B1 (en) * | 2014-09-23 | 2020-07-01 | Dom Terry International S.r.l. | Prebiotic inulin based preparation |
CN106072517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青岛尚医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减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
CN115444835A (zh) * | 2022-09-05 | 2022-12-09 | 中国海洋大学 | 壳聚糖-磷脂复合纳米铁补铁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444835B (zh) * | 2022-09-05 | 2023-11-24 | 中国海洋大学 | 壳聚糖-磷脂复合纳米铁补铁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634211A (zh) * | 2024-05-06 | 2024-09-13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丙酮酸钙在制备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13545B1 (en) | Die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weight management | |
CN101248900B (zh) | 一种新型固体运动饮料冲剂 | |
CN101965969B (zh) |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功能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05023021A1 (ja) | ダイエット食品 | |
WO1999055326A1 (en) | Method of treatment of glutathione deficient mammals | |
CN111972672A (zh) | 一种具有增加肌肉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615690A (zh) | 改善宠物贫血症状的营养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815514A (zh) | 藜麦减肥奶茶 | |
CN1895067A (zh) | 减肥美容酸奶片(粉) | |
CN106107463A (zh) | 超级藜麦抗疲劳奶茶制作工艺 | |
CN103190483A (zh) | 儿童成长奶茶 | |
CN103330118A (zh) | 减肥药物 | |
CN105707378A (zh) | 黑青稞瘦身咖啡 | |
CN1895066A (zh) | 抗体酸奶片(粉) | |
CN104757535A (zh) | 黑枸杞减肥片(茶) | |
CN105613882A (zh) | 黑青稞降糖茶(奶茶) | |
WO2008095093A2 (en) | Method of increasing cellular function and health of glutathione deficient animals | |
CN102090453A (zh) | 瘦身美奶茶 | |
CN101690591A (zh) | 牦牛骨髓多肽长骨增高片(粉) | |
CN113712199A (zh) | 食叶草减肥代餐食品 | |
CN101791079A (zh) | 减肥美容胶囊 | |
CN101077144A (zh) | 果味面条 | |
CN108713755A (zh) | 藜麦瘦身营养奶昔 | |
JP3433917B2 (ja) | 体タンパク質蓄積効率を亢進する栄養組成物 | |
CN118592606A (zh) | 一种蛋白肽组合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