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327493A -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7493A
CN103327493A CN2012102024482A CN201210202448A CN103327493A CN 103327493 A CN103327493 A CN 103327493A CN 2012102024482 A CN2012102024482 A CN 2012102024482A CN 201210202448 A CN201210202448 A CN 201210202448A CN 103327493 A CN103327493 A CN 103327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dcch
subframe
resource
configuration
por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24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7493B (zh
Inventor
拉盖施
潘学明
赵锐
张然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2024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749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2315 priority patent/WO2013139211A1/zh
Priority to EP13764420.9A priority patent/EP2830376B1/en
Priority to KR1020167016458A priority patent/KR101794785B1/ko
Priority to KR20147028360A priority patent/KR20140140072A/ko
Priority to US14/383,319 priority patent/US942679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32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在PDSCH数据区域传输ePDCCH时,确定ePDCCH的资源单位数量。

Description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8/9/10系统中,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每个无线子帧中进行发送,如图1所示,其占用一个子帧的前N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传输,其中N可能的取值为1,2,3,4。
LTE Rel-8/9/10系统中传输PDCCH的控制区域是由逻辑划分的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构成的,其中一个CCE是由9个REG(RE Group,RE组)组成。一个REG是由时域上相同、频域上相邻的4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组成,其中组成REG的RE不包括用于传输公共参考符号的RE。具体的REG的定义如图2所示。
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传输也是基于CCE为单位的,针对一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用户终端)的一个DCI可以在M个逻辑上连续的CCE中进行发送,在LTE系统中M的可能取值为1,2,4,8,称为CCE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UE在控制区域中进行PDCCH盲检,搜索是否存在针对其发送的PDCCH,盲检即使用该UE的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不同的DCI格式以及CCE聚合等级进行解码尝试,如果解码正确,则接收到针对该UE的DCI。LTE UE在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状态中的每一个下行子帧都需要对控制区域进行盲检,搜索PDCCH。
图3a、图3b和图3c为Rel-10版本的 LTE系统中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图,其中图3a为2端口的配置图,图3b为4端口的配置图,图3c为8端口的下复用方式配置图。每个用户单独配置CSI-RS的端口数以及资源位置,这样有可能导致不同的用户占用的资源位置不同。每个用户还可以配置零功率CSI-RS资源,其配置是按照4端口CSI-RS配置进行的,零功率CSI-RS的资源上不发送任何信号,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信令ZeroPowerCSI-RS进行配置。某个4端口CSI-RS图样被配置为零功率CSI-RS代表该用户认为该RE位置不发送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数据。
从图3a、图3b和图3c可以看出,在一个PRB(物理资源块) pair内根据CSI-RS的配置不同,可用于传输控制信道的资源大小也不同。
在Rel-11版本的LTE标准中,增强控制信令(ePDCCH,扩展PDCCH)在PDSCH区域(即数据区域)发送。由于CSI-RS配置的不同,PDSCH区可用的RE数目是不同的,即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是不同的,这对控制信令解调性能影响较大。
目前,针对LTE Rel-11版本,尚未有具体的ePDCCH传输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PDSCH数据区域传输ePDCCH时,确定ePDCCH的资源单位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
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
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进而确定出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从而根据系统定义的ePDCCH的资源单位,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LTE Rel-8/9/10系统中一个下行子帧中控制区域与数据区域的复用关系示意图;
图2为现有LTE Rel-8/9/10系统中REG的示意图;
图3a、图3b和图3c为现有LTE Rel-10系统中的CSI-RS配置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TE Rel-11系统中一个PRB pair内eCCE数量和分布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PRB pair内资源块划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确定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LTE Rel-11系统,首先定义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的大小(即所包含的RE数量),然后根据各种配置下的一个子帧内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即可得到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的数量。
下面分别以eCCE和eREG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描述了以eCCE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时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
以eCCE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时,可定义eCCE的大小与LTE Rel-8/9/10系统中的CCE大小大致相同,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CCE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略有差别,这主要由子帧的配置来决定(不同配置下的子帧的PDSCH区域的可用RE数量不同)。相同配置的子帧内各eCCE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略有差别,这主要由eCCE到RE的映射方式决定。具体的,一个PRB pair内包含整数个eCCE,个数记为M,M的取值可以是2,3或4,在eCCE的大小已定义的情况下,M的具体取值取决于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资源数量。例如,可定义一个eCCE大致包含30个RE,这样,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少于90的情况下,该PRB pair包含2个eCCE,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在90~120之间的情况下,该PRB pair包含3个eCCE,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在120~150之间的情况下,该PRB pair包含4个eCCE,以此类推。
针对各种CSI-RS配置下的PRB pair示意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定义的eCCE大小,各种CSI-RS配置下的PRB pair中所包含的eCCE的数量和分布。
如图4a所示,一个PRB pair中在时域上占用14个OFDM符号(符号0~13)、在频域上占用12个子载波(子载波0~11),其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RE。PRB pair中的前3个符号(符号0~2)为“传统PDCCH(即LTE Rel-8/9/10系统中PDCCH)”所占用,数据区占用其余符号(符号3~13)。在该PRB pair中,斜线填充方格表示4个CRS(Cell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也即公共参考信号)端口所占用的RE,横线填充方格表示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RE,竖线填充方格表示CSI-RS所占用的RE,这样,数据区域中剩下的RE资源个数为52(如图中黑色填充方格所代表的RE)。如果定义一个eCCE包含约30个RE,以及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小于90的情况下,该PRB pair包含2个eCCE,则在图4a所示的PRB pair内应包含两个eCCE,其中每个eCCE大小可为26个RE。为方便起见,可将图中可用的RE划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上半部分的26个RE组成一个eCCE,下半部分的26个RE组成一个eCCE。该种eCCE到RE的映射方式仅为一种实例,本发明对于eCCE到RE的映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
如在图4b所示,PRB pair中的前两个符号为“传统PDCCH”所占用,斜线填充方格表示2个CRS端口所占用的RE,横线填充方格表示DMRS所占的RE,竖线填充方格表示CSI-RS所占用的RE(共占用6个RE),这样,数据区域剩下的RE资源个数为102。如果定义一个eCCE包含约30个RE,以及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在90~120之间的情况下,该PRB pair包含3个eCCE,则在图4b所示的PRB pair内应包含3个eCCE,一个eCCE大小约为34个RE。图4b所采用的eCCE到RE的映射方式为:将数据区域中的可用RE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一部分的RE组成一个eCCE,具体的,如图所示,上面两个eCCE大小为35个RE,而最下面的一个eCCE大小为32个RE。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映射方式,这样每个eCCE所包含的RE数量可能会与上述实例相比发生变化,具体与采用的映射方式相关。
同理,如图4c所示,PRB pair中的制信道可用的RE资源个数为90个RE,如果定义一个eCCE包含不超过30个RE,以及在一个PRB pair内ePDCCH可用的RE数量在90~120之间情况下,图4c所示的PRB pair内应有3个eCCE,按照如图4b类似的映射方式,一个eCCE大小约为30个RE。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描述了以eREG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时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
以eREG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时,可定义eREG的大小与LTE Rel-8/9/10系统中的REG大小相同(包含4个RE)或者也可以定义为其它数值,eREG所包含的RE数量是固定的,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eREG到RE的映射方式)时,同一种配置下的PRB pair内的eREG数量有可能不同。
如图4a所示,数据区域包含52个ePDCCH可用的RE。在定义一个eREG包含4个RE,且映射方式为频域上相邻的4个RE为一组时,共有13个eREG。对于图4b所示的PRB pair,数据区域包含102个ePDCCH可用的RE,如果采用同样的映射方法,则共有23个eREG(其中有部分RE无法用于ePDCCH传输)。对于图4b所示的PRB pair,若采用斜线方向的映射方式(如符号2上的子载波4、符号3上的子载波5、符号4上的子载波6、符号5上的子载波7为一组RE),这样在一个PRB pair内的eREG数目会与上述映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图4c所示的PRB pair,若采用交织方式映射,这种映射方法中,有可能无法用于ePDCCH传输的RE较频域连续映射方式或斜线方式映射要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PDCCH符号个数(这里的PDCCH是指“传统PDCCH”)、CRS端口数、DMRS端口数以及CSI-RS配置下,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ePDCCH的RE数目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协议中规定资源映射方式、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大小,以及在规定的资源映射方式下,不同PDCCH符号个数、CRS端口数、DMRS端口数以及CSI-RS配置下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eCCE或eREG)数量;也即在协议中规定资源映射方式、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大小,以及在规定的资源映射方式下,各种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情况下(该RE数量可根据PDCCH符号个数、CRS端口数、DMRS端口数以及CSI-RS配置确定),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eCCE或eREG)数量。例如,一个PRB pair中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个数为N,eCCE的个数为M;当a<N≤b时,M=2,当b<N≤c时,M=3,当c<N≤d时,M=4;其中,a=60,b=90,c=120,d=150,这些值可协议中规定,这样不需要额外通知UE。当然,系统也可以将上述规定通过信令方式通知eNB侧或UE侧。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描述了以均分的资源块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时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
在一个PRB pair内除了DMRS占用的24个RE以外,共有144个RE。一个PRB pair内的144个RE可以等分8、12、16、24或36个资源块。本发明实施例以这样的资源块作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为ePDCCH进行资源分配。
在如图5a所示的一种情况下:前三个符号被PDCCH所占用、有4个CRS端口(斜线填充方格所示)、DMRS所占RE如图中横线填充方格、CSI-RS所占RE如图中竖线填充方格。在如图5b所示的一种情况下:前一个符号被PDCCH所占用、有2个CRS端口(斜线填充方格所示)、DMRS所占RE如图中横线填充方格、CSI-RS所占RE如图中竖线填充方格。如图所示,将图5a和图5b中的一个PRB pair划分成8个资源块。
虽然在图5a和图5b中都将一个PRB pair划分成相同的资源块个数,但是真正有效传输ePDCCH的RE为图中白色填充的方格部分,这部分RE在两个图中其大小(即数量)有明显差别。
实施例三中,可以预先定义用于传输ePDCCH的资源块的大小要求(即一个资源块中包含多少RE),这样,当根据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的配置,得知子帧内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后,就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用于传输ePDCCH的资源块的大小,确定PRB pair划分方式,也即确定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例如,可以定义用于传输ePDCCH的资源块中大致包含12个RE,至少包含10个RE,这样,对于图5a所示的情况,若将PRB pair划分为8个资源块,则有些资源块中包含的RE数量少于10,不满足要求,因此可如图5c所示,将PRB pair划分为4个资源块。对于图5b所示的情况,若将PRB pair划分为8个资源块,则每个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都满足要求,因此可将PRB pair划分为8个资源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资源块划分方式仅为具体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够利用上述原理,采用其它资源块划分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
针对上述各实施例,图6示出了eNB为UE分配传输ePDCCH的资源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eNB(evolution NodeB,基站)侧或UE侧只要确定子帧内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步骤601),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该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步骤602),就可以根据该RE数量以及上述协议规定的内容,确定出ePDCCH的最小资源单位数量(步骤603),例如,可用一个PRB pair中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目除以eREG大小后取整,即可得到用于传输ePDCCH的eREG数量。
eNB侧在发送ePDCCH时,首先根据以上方式确定出ePDCCH的eCCE/eREG数量,之后按照现有方式发送ePDCCH。
UE侧接收解调ePDCCH时,可以通过现有方式获知一个PRB pair内配有几个PDCCH符号、配有几个CRS端口、配有几个非零功率和零功率CSI-RS、配有几个DMRS端口等,将这些信道、信号占用的RE资源个数去掉之后,UE就能够确定出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个数,然后根据协议规定,就可以知道eCCE/eREG数量,之后按照现有方式解调ePDCCH。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由于一个PRB pair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资源单位(eCCE或eREG或资源块)数量与CSI-RS配置相关,而且变化比较大,因此在一个PRB pair内eCCE或eREG或资源块数量需要根据不同的配置发生变化,如果eCCE或eREG或资源块数量固定的话,会造成资源浪费,本发明实施例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装置,该装置可用在网络设备侧,如eNB中,也可用在UE中。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701,用于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
第二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703,用于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具体的,系统信息中对应于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有该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相应的,第三确定单元703可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具体的,ePDCCH以eCCE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定义有eCCE所包含的RE数量;相应的,根据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对应的eCCE数量(比如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越多,对应的eCCE数量越多),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CCE,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一个子帧内,各eCCE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
具体的,ePDCCH以eREG为最小资源单位;相应的,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REG,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
具体的,系统信息中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下的eREG数量,是根据资源映射方式确定的,同一RE数量情况下,使用不同资源映射方式确定出的eREG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具体的,ePDCCH以均分的资源块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定义有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要求。相应的,第三确定单元703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划分方式,其中,根据确定出的资源划分方式所划分得到的各资源块中,其所包含的RE数量符合系统信息所定义的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的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子帧内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公共参考信号CRS端口数量、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数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
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资源单元RE数量;
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信息中对应于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有该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所述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具体为:
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PDCCH以扩展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定义有eCCE所包含的RE数量;
对应于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具体为:
根据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对应的eCCE数量,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CCE,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
其中,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一个子帧内,各eCCE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PDCCH以扩展资源单元组eREG为最小资源单位;
对应于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具体为: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REG,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信息中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下的eREG数量,是根据资源映射方式确定的,同一RE数量情况下,使用不同资源映射方式确定出的eREG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6.如权利要求2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PDCCH以均匀划分的资源块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定义有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要求;
所述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具体为: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划分方式,其中,根据确定出的资源划分方式所划分得到的各资源块中,其所包含的RE数量符合系统信息所定义的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的要求。
7.一种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子帧内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确定所述子帧的PDSCH区域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信息中对应于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有该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ePDCCH所占用的资源单位数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ePDCCH以eCCE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定义有eCCE所包含的RE数量;
根据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定义对应的eCCE数量,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CCE,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其中,根据所采用的资源映射方式,一个子帧内,各eCCE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或不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ePDCCH以eREG为最小资源单位;
不同配置下的子帧内的eREG,其所包含的RE数量相同,其中,所述配置包括ePDCCH占用的符号数量、CRS端口数量、DMRS端口数量和CSI-RS配置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信息中各种配置下的子帧内可用于传输ePDCCH的RE数量下的eREG数量,是根据资源映射方式确定的,同一RE数量情况下,使用不同资源映射方式确定出的eREG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12.如权利要求7所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ePDCCH以均匀划分的资源块为最小资源单位,所述系统信息中还定义有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要求;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系统信息和确定出的RE数量,确定在所述RE数量下,所述子帧内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划分方式,其中,根据确定出的资源划分方式所划分得到的各资源块中,其所包含的RE数量符合系统信息所定义的资源块所包含的RE数量的要求。
CN201210202448.2A 2012-03-19 2012-06-19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327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2448.2A CN103327493B (zh) 2012-03-19 2012-06-19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72315 WO2013139211A1 (zh) 2012-03-19 2013-03-07 ePDCCH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EP13764420.9A EP2830376B1 (en) 2012-03-19 2013-03-07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pdcch resources
KR1020167016458A KR101794785B1 (ko) 2012-03-19 2013-03-07 Epdcch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7028360A KR20140140072A (ko) 2012-03-19 2013-03-07 Epdcch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4/383,319 US9426799B2 (en) 2012-03-19 2013-03-07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PDCCH resour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2120 2012-03-19
CN201210072120.3 2012-03-19
CN2012100721203 2012-03-19
CN201210202448.2A CN103327493B (zh) 2012-03-19 2012-06-19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493A true CN103327493A (zh) 2013-09-25
CN103327493B CN103327493B (zh) 2016-12-21

Family

ID=4919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2448.2A Active CN103327493B (zh) 2012-03-19 2012-06-19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26799B2 (zh)
EP (1) EP2830376B1 (zh)
KR (2) KR20140140072A (zh)
CN (1) CN103327493B (zh)
WO (1) WO20131392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3763A1 (zh) * 2014-01-09 2015-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资源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391458A (zh) * 2017-08-11 2019-02-26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多路复用dmrs和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3864B1 (ko) 2010-04-29 2017-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WO2013187694A1 (ko) * 2012-06-12 2013-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hannel)를 통한 제어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765802B1 (en) * 2012-07-27 2017-12-13 Huawei Device Co.,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74454A1 (en) * 2013-11-15 2015-05-20 Fujitsu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567533A (zh) * 2016-11-04 2022-05-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和装置
CN108023849A (zh)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和装置
EP3878129A4 (en) * 2019-01-10 2022-04-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HARQ-ACK INFORMATION TRANSMITTER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CN113259052A (zh) * 2020-02-12 2021-08-13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5606295A (zh) * 2021-03-31 2023-01-13 苹果公司(Us) 对参考信号的资源计数
US20230403723A1 (en) * 2022-06-08 2023-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eption of control signaling in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8141A (ko) * 2009-06-02 2012-0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04586B2 (en) 2010-01-11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1684867B1 (ko) * 2010-04-07 2016-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다중화 이득을 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CN102271402B (zh) * 2010-06-0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的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316060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符号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73A (zh) * 2010-08-17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和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724757B (zh) * 2011-03-30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130064216A1 (en) * 2011-09-12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MRS Association and Signaling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N102316595B (zh) 2011-09-3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3044525A1 (zh) *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通知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起始符号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77657A1 (ko) * 2011-11-23 2013-05-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27535B1 (ko) * 2011-11-23 2020-06-29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9215058B2 (en) * 2012-03-06 2015-12-15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d PHICH transmission for LTE-advanced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Considerations on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DCI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R1-120112》 *
CATT: "Considerations on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DCI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R1-120112》, 31 January 2012 (2012-01-31) *
ERICSSON: "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s", 《3GPP TSG-RAN WG1 #68,R1-120076》 *
NTT DOCOMO: "Mapping Design for E-PDCCH in Rel-11",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R1-12041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3763A1 (zh) * 2014-01-09 2015-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资源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64988A (zh) * 2014-01-09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资源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64988B (zh) * 2014-01-09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资源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391458A (zh) * 2017-08-11 2019-02-26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多路复用dmrs和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391458B (zh) * 2017-08-11 2021-09-24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多路复用dmrs和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75862A (ko) 2016-06-29
US20150016386A1 (en) 2015-01-15
KR20140140072A (ko) 2014-12-08
KR101794785B1 (ko) 2017-11-07
EP2830376A1 (en) 2015-01-28
CN103327493B (zh) 2016-12-21
EP2830376A4 (en) 2015-03-11
US9426799B2 (en) 2016-08-23
EP2830376B1 (en) 2018-04-11
WO2013139211A1 (zh)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493A (zh)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EP284398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pdcch transmission and blind detection
KR102033442B1 (ko) 공통 검색 공간 및 ue 특정 검색 공간을 블라인드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7261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99306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202302095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indic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752820B1 (ko) 채널 검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02611524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711253B (zh) E-pdc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638892B (zh) 一种对e-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862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025685B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231913B (zh) 一种分配和确定pdcch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391563A (zh)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2858439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3718526B (zh) 导频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584661B (zh)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JP2015519014A (ja) 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045571A1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5634667B (zh) 一种物理下行信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00006A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765802B1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580796A (zh) 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发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US95094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ontrol signalling and implementing control signalling detection
US20160316456A1 (en) Radio Access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