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16595B -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6595B
CN102316595B CN201110297658.XA CN201110297658A CN102316595B CN 102316595 B CN102316595 B CN 102316595B CN 201110297658 A CN201110297658 A CN 201110297658A CN 102316595 B CN102316595 B CN 102316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resource
index
channel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76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6595A (zh
Inventor
戴博
张禹强
陈艺戬
郭森宝
左志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976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6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6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5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185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1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6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通过本发明保证了ePDCCH对应HARQ过程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F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slot(时隙)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subframe(子帧)i。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T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由两个长为5ms的halfframe(半帧)组成,一个半帧包含5个长为1ms的subframe(子帧)。子帧i定义为2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1。两种帧结构里,对于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标准循环前缀),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CP长度为4.69us;对于Extended(Extended,扩展)CP,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
LTE定义了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调度分配和其它控制信息;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承载在一个子帧里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信息,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所在频率位置由系统下行带宽与小区ID决定。每个PDCCH由若干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组成,每个子帧的CCE数目由PDCCH的数量和下行带宽决定。每个子帧的CCE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编号进行索引。
LTE Release-8定义了6种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
LTE-Advanced(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是LTE Release-8的演进版本。除满足或超过3GPP TR 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andEvolved UTRAN(E-UTRAN)”的所有相关需求外,还要达到或超过ITU-R提出的IMT-Advanced的需求。其中,与LTERelease-8后向兼容的需求是指:LTERelease-8的终端可以在LTE-Advanced的网络中工作;LTE-Advanced的终端可以在LTE Release-8的网络中工作。
另外,LTE-Advanced应能在不同大小的频谱配置,包括比LTE Release-8更宽的频谱配置(如100MHz的连续的频谱资源)下工作,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目标峰值速率。由于LTE-Advanced网络需要能够接入LTE用户,所以其操作频带需要覆盖目前LTE频带,在这个频段上已经不存在可分配的连续100MHz的频谱带宽。所以LTE-Advanced需要解决的一个直接技术是将几个分布在不同频段上的连续分量载频(频谱)(Component carrier)聚合起来形成LTE-Advanced可以使用的100MHz带宽。即对于聚集后的频谱,被划分为n个分量载频(频谱)(Component carrier),每个分量载频(频谱)内的频谱是连续的。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频谱配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频谱配置的方案主要有3种,如图3所示。其中,方格部分为与LTE Release-8兼容的系统带宽,斜线部分为LTE-Advanced专有的系统带宽。图3a为频谱配置方案1,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1个LTE-Advanced定义的系统带宽组成,且该带宽大于LTE 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图3b为频谱配置方案2,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一个LTE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和多个LTE-Advanced定义的系统带宽通过频谱聚集(carrier aggregation)组成。图3c为频谱配置方案3,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多个LTE 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通过频谱聚集(carrier aggregation)组成,其中,上述频谱的聚集可以是连续频谱的聚集,也可以是不连续频谱的聚集。LTE Release-8UE能够接入兼容LTE Release-8的频带,LTE-A UE即能够接入LTE Release-8兼容的频带,也能够接入LTE-Advanced的频带。
考虑到与LTE Release-8的兼容性,LTE-Advanced各分量载频都需要满足可以接入LTE用户,这需要保证在每个分量载频的信道结构尽量保持于LTE一致。
目前,LTE-Advanced在FDD双工模式下,上行和下行的可用分量载频数目可以不一样,这样,每个下行分量载频就不能一一对应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LTE已经设计的PUCCH资源索引就无法正确工作。
目前LTE FDD双工模式下动态调度PDSCH设计的在上行发送HARQ-ACK的PUCCH资源索引是通过调度的下行子帧上分配给该用户的PDCCH的最小CCE隐含映射的。即其中是用户发送HARQ-ACK的PUCCH资源索引,nCCE是对应传输PDCCH的第一个CCE索引,由高层配置。对半静态调度的PDSCH,由高层配置。
对LTE TDD双工模式动态调度的PDSCH,上行发送HARQ-ACK的PUCCH资源索引是通过调度的下行子帧上分配给该用户的PDCCH的CCE经过块交织后得到。由于TDD模式下会存在一个无线帧中下行子帧数目多于上行子帧数目的配置,所以定义了反馈窗的概念。反馈窗即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对应”是指这些下行子帧均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确认信息)。
对于TDD双工模式,由于可能存在在一个无线帧中下行子帧大于上行子帧的配置场景,所以可能存在多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发送。这样的一个上行子帧对应的多个下行子帧称为反馈窗。
对TDD ACK/NACK绑定或者复用模式下,当反馈窗只为1时,的确定方法为:
对于PDSCH传输是由PDCCH指示,或者PDCCH指示的下行SPS释放的传输,采用分块交织映射获得。对于PDSCH传输不是由PDCCH指示,则由高层配置和表1决定,表一示出了PUCCH资源索引对应信令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PUCCH资源索引对应信令的关系
对于由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信令指示的半静态下行调度激活传输,则由TPC域指示高层配置的四个资源中的一个,并且映射表格由表一给出。
目前,在LTE-Advanced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对系统扩容支持用户数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已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已经不能够满足更先进无线通讯系统的要求,为此3GPP在讨论中引入了ePDCCH(EnhancedPDCCH,增强的PDCCH)信道来增强PDCCH性能,同时引入新的传输PDCCH区域,此时,如何获得ePDCCH的PDSCH对应的传输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简称为PUCCH)资源称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如何获得ePDCCH的PDSCH对应的传输ACK/NACK的PUCCH资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
优选地,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通过所述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确定。
优选地,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的ACK/NACK资源指示信令ARI域的域值、以及所述高层配置参数,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所述ARI域的域值用于指示所述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
优选地,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确定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已存在的TPC域的域值、以及所述高层配置参数,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所述TPC域的域值用于指示所述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或者,所述ARI域为所述DCI信令中专有域。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获取所述高层配置参数。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之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PUCCH的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包括所述PUCCH在已有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预先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或所述PUCCH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
优选地,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在已有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预先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的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优选地,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还包括: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是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优选地,在时分双工系统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其中,是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控制信道单元CCE的总数目,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
优选地,在时分双工系统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还包括: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
优选地,由所述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nVRI通过交织方式或连续映射方式确定,其中,所述交织方式至少包括分块交织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
通过本发明,采用用户设备获取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PUCCH用于承载ePDCCH指示的PDSCH的ACK/NACK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道资源索引确定PUCCH使用的资源,从而使得在ePDCCH对应HARQ过程可以通过PUCCH反馈ePDCCH对应的PDSCH的反馈信息,保证了ePDCCH对应HARQ过程正常进行,并且,保证了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Advanced终端获得最大的频率选择性增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LTE系统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LTE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频谱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DD的VRB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块交织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连续映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其它交织方式映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3GPP中引入ePDCCH信道来增强PDCCH性能,同时引入新的传输PDCCH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获得ePDCCH的PDSCH对应的传输ACK/NACK的PUCCH信道资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保证了ePDCCH对应HARQ过程正常进行,并且,保证了LTE-Advanced系统与LTE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Advanced终端获得最大的频率选择性增益,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所应用的系统并不局限于LTE-Advanced系统。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用户设备获取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该PUCCH用于承载ePDCCH指示的PDSCH的ACK/NACK信息。
步骤S404,该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步骤,通过采用用户设备获取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PUCCH用于承载ePDCCH指示的PDSCH的ACK/NACK信息;以及,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信道资源索引反馈ePDCCH指示的PDSCH的ACK/NACK信息,从而保证了ePDCCH对应HARQ过程正常进行,并且,保证了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Advanced终端获得最大的频率选择性增益。
作为本实施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信道资源索引例如,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可以上述获取方式的人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来获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获取信道资源索引方便,并且获取方式的选择具备多样性。
优选地,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确定信道资源索引包括:通过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确定。这种获取方式比较简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信道资源索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的ACK/NACK资源指示信令ARI域的域值、以及高层配置参数,获取信道资源索引其中,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ARI域的域值用于指示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又例如,还可以通过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已存在的TPC域的域值、以及高层配置参数,获取信道资源索引其中,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TPC域的域值用于指示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或者,所述ARI域为所述DCI信令中专有域。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获取高层配置参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用户设备在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信道资源索引之前,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PUCCH的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起始位置包括PUCCH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预先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或PUCCH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
下面FDD和TDD系统中,用户设备在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信道资源索引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在已有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预先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用户设备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信道资源索引包括: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nVRI是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的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另外,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用户设备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信道资源索引还包括: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是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是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信道资源索引包括:其中,是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控制信道单元CCE的总数目,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还包括,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
优选地,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nVRI通过交织方式或连续映射方式确定,其中,交织方式至少包括分块交织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装置涉及的各个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0和确定模块52。下面对该装置的各个模块及其功能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确定模块52连接至获取模块50,该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获取的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优选地,获取模块50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获取信道资源索引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该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持ePDCCH信道的LTE-Advanced并兼容LTE Release-8的灵活指示上行反馈信道的确定方法,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承载ePDCCH指示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由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获得:方式一、通过高层信令获得;方式二、通过高层配置和DCI信令动态指示共同确定;方式三|、通过隐含方式确定。下面分别对这三种获取方式进行说明。
对于方式一、所述高层信令获得方式具体表示为:根据高层信令确定。
对于方式二、所述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具体是,根据高层信令X和ARI(ACK/NACK Resource indicator)信令确定,其中,高层信令X配置了一组PUCCH资源,ARI指示PUCCH资源组中具体对应的一个PUCCH资源,其中,所述ARI信令为DCI中新增加的信令,或者,所述ARI信令为DCI信令中的已有指示域,比如TPC域。
对于方式三、所述隐含映射方式具体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根据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索引确定,一种是根据ePDCCH所在的虚拟CCE(虚拟资源块VRB)索引确定,一种是根据PDS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为PRB)索引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隐含映射需要确定PUCCH资源的起始位置,该起始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开辟新的区域进行隐含映射,即定义新的PUCCH资源的起始位置另一种是根据已有的R8设计的PUCCH区域起始位置连续映射。
在FDD系统中,上述映射根据其起始位置的确定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两种映射方法,下面对这两种映射方法进行说明。
方法一、在新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其中,高层信令配置,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或者,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虚拟CCE(VRB)最低索引,或者,nVRI为相应的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方法二、在R8已经设计的资源区域连续映射,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或者,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虚拟CCE(VRB)最低索引,或者,nVRI为相应的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在TDD系统中,映射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虚拟资源(Virtual Resource,简称为VR)为单位分块交织;一种是以VR为单位进行其它交织方式;一种是VR为单位连续映射。下面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说明。
1.·以VR为单位分块交织方式映射: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DD的VRB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分块交织示意图,如图7所示,VRB可以由连续VR构成,也可以由离散的VR构成。同时,PUCCH的资源映射也分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同时引入参数得到资源位置,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
2.·以VR为单位连续映射方式:
仍然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连续映射示意图,如图8所示,PUCCH的资源映射也分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同时引入参数得到资源位置,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
3.·以VR为单位其他交织方式映射:
仍然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其它交织方式映射示意图,如图9所示,PUCCH的资源映射也分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同时引入参数得到资源位置,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
由于LTE-Advanced需要兼容LTE用户,LTE-Advanced聚合的载波中包含LTE频段,则LTE用户可以在已经设计的LTE使用的上下行频带接入LTE-Advanced网络。此时接入到LTE-Advanced网络中的LTE用户上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完全同LTE的设计。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对于LTE-Advanced用户,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可以通过承载半静态调度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根据高层信令携带的确定。
对于LTE-Advanced用户,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动态信令共同确定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中,DCI动态信令可以是通过其新增加的ARI域,也可以是通过其已经存在的TPC域来确定。
例如,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根据高层信令和DCI信令新增加的ARI域共同确定,其中,配置一组PUCCH资源,ARI指示PUCCH资源组中具体对应的一个PUCCH资源。例如,高层参数配置了4个可用的PUCCH资源,DCI信令中的ARI域为‘00’,则为4个可用PUCCH资源中的第一个;又例如,如果高层参数配置了4个可用的PUCCH资源,DCI信令中的ARI域为‘10’,则为4个可用PUCCH资源中的第三个。
又例如,根据高层信令和DCI信令中的已有指示域,比如TPC域确定,其中,配置了PUCCH一组资源,TPC指示PUCCH资源组中具体对应的一个PUCCH资源。例如,高层参数配置了4个可用的PUCCH资源,DCI信令中的TPC域为‘00’,则为4个可用PUCCH资源中的第一个;又例如,如果高层参数配置了4个可用的PUCCH资源,DCI信令中的TPC域为‘10’,则为4个可用PUCCH资源中的第三个。
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下面对在新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的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新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高层信令配置,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又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新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高层信令配置,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虚拟CCE(VRB)最低索引。再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新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高层信令配置,nVRI为相应的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在R8已有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的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R8已有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又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R8已有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相应的ePDCCH所在的虚拟CCE(VRB)最低索引;再例如,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R8已有设计的PUCCH区域隐含映射,映射公式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相应的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对于LTE-Advanced TDD系统用户,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
例如,对于LTE-Advanced T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映射,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映射公式分别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采用单位分块交织映射方法,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如图6所示,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则分块交织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VRB可以由连续VR构成,也可以由离散的VR构成。
又例如,对于LTE-Advanced T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映射,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映射公式分别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采用连续映射方法,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如图6所示,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则连续映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再例如,对于LTE-Advanced TDD系统用户,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是在基于R8系统映射区域以外设计新资源区域映射,也可在R8资源区域通过引入(上行子帧对应的各下行子帧的CCE总和)得到最终映射资源。映射公式分别为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采用以VR为单位其他交织方式映射,假设某一个上行子帧对应4个下行子帧,各下行子帧上对应的VR如图6所示,VRBI代表了由VR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则以VR为单位其他交织方式映射示意图如图9所示。
对于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根据高层信令和DCI信令中的ARI域共同确定的方式,由于其主下行载波配置和辅下行载波配置的不同,其实现的方式也存在不同之处:
对于LTE-Advanced系统用户,UE被配置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假设某一时刻,UE被配置聚合两个下行CC,并且UE在上行采用PUCCH格式3发送反馈消息。其中主下行载波配置的是ePDCCH或者PDCCH,辅下行载波配置的是ePDCCH。也就是说同时UE在下行接受两个载波的PDSCH,则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根据高层信令和DCI信令中的ARI域共同确定,其中,高层信令配置一组PUCCH资源,ARI域指示PUCCH资源组中具体对应的一个PUCCH资源。ARI域重用辅分量载波的ePDCCH的TPC域实现。如果该系统为TDD系统,则主分量载波上除计数器域DAI=1外的其他PDCCH/ePDCCH的TPC也用作ARI。
对于LTE-Advanced系统用户,UE被配置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假设某一时刻,UE被配置聚合两个下行CC,并且UE在上行采用PUCCH格式3发送反馈消息。其中主下行载波配置的是ePDCCH,辅下行载波配置的是PDCCH。也就是说同时UE在下行接受两个载波的PDSCH,则承载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根据高层信令和DCI信令中的ARI域共同确定,其中,高层信令配置一组PUCCH资源,ARI域指示PUCCH资源组中具体对应的一个PUCCH资源。ARI域重用辅分量载波的PDCCH的TPC域实现。如果该系统为TDD系统,则主分量载波上除计数器域DAI=1外的其他PDCCH/ePDCCH的TPC也用作ARI。
对于LTE-Advanced FDD系统用户,UE被配置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假设某一时刻,UE被配置聚合两个下行CC,并且UE在上行采用PUCCH格式1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反馈消息。则辅分量载波没有跨载波调度指示的时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一组PUCCH资源,并通过辅分量载波中PDCCH/ePDCCH的ARI域进行指示其中的某一个资源。对主分量载波上动态调度的PDCCH/ePDCCH,或者辅分量载波上无跨载波调度的PDCCH/ePDCCH,或者是主分量载波上的承载SPS释放消息的PDCCH/ePDCCH,则对下行传输模式1,2,5,6和7来说,PUCCH资源通过承载PDCCH/ePDCCH的第一个CCE隐含映射;则对下行传输模式1,3,4,8和9来说,PUCCH资源通过承载PDCCH/ePDCCH的第一个CCE和第一个CCE+1隐含映射。对主载波上半静态调度的PDSCH传输和传输模式1,2,5,6和7时,PUCCH资源为高层通知的SPS资源;对传输模式3,4,8和9,则第一个PUCCH资源为高层通知的SPS资源,第二个PUCCH资源根据第一个SPS资源隐含映射得到。
对于LTE-Advanced TDD系统用户,UE被配置在载波聚合场景下,假设某一时刻,UE被配置聚合两个下行CC,并且UE在上行采用PUCCH格式1信道选择模式发送反馈消息。则承载反馈消息的PUCCH资源确定方式如下:
如果有跨载波调度,并且主分量载波的PDSCH传输是由对应的PDCCH指示的,主分量载波中DAI域等于1和2的PDCCH的第一个CCE对应获得两个PUCCH资源,如果PDSCH传输是没有对应的PDCCH指示的,则主分量载波中的两个PUCCH资源对应来自SPS预留资源以及DAI等于1的PDCCH/ePDCCH的第一个CCE。辅分量载波的两个PUCCH资源来自DAI等于1和2的PDCCH/ePDCCH对应的第一个CCE。
如果没有跨载波调度,并且主分量载波的PDSCH传输是由对应的PDCCH/ePDCCH指示的,主分量载波中DAI域等于1和2的PDCCH/ePDCCH的第一个CCE对应获得两个PUCCH资源,或者,如果PDSCH传输是没有对应的PDCCH指示的,则主分量载波中的两个PUCCH资源对应来自SPS预留资源以及DAI等于1的PDCCH/ePDCCH的第一个CCE。辅分量载波的两个PUCCH资源来自ARI的指示。ARI是重用PDCCH/ePDCCH的TPC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PUCCH信道资源确定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可以保证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有利于增加LTE-Advanced系统的系统容量和调度的灵活性,使得LTE-Advanced终端获得最大的频率选择性增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通过所述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的ACK/NACK资源指示信令ARI域的域值、以及所述高层配置参数,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所述ARI域的域值用于指示所述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DCI信令动态指示确定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中已存在的TPC域的域值、以及所述高层配置参数,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高层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一个PUCCH资源组,所述TPC域的域值用于指示所述PUCCH资源组中可用的PUCCH资源,或者,ARI域为所述DCI信令中专有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中携带的参数获取所述高层配置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之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PUCCH的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包括所述PUCCH在已有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新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或所述PUCCH在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当前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基础上预先增加的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
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的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在已有大宽带系统所存在的载频资源已经存在的起始位置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还包括:
其中,是高层信令配置参数,是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ePDCCH所在的虚拟CCE最低索引,或者,nVRI是所述PDSCH所在的PRB最低索引。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分双工系统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包括:
其中,是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控制信道单元CCE的总数目,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分双工系统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还包括:
其中,为高层信令配置参数,为当前下行子帧中兼容的PDCCH区域CCE的总数,nVRI为由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nVRI通过交织方式或连续映射方式确定,其中,所述交织方式至少包括分块交织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下行子帧上对应的虚拟资源构成的虚拟资源块索引nVRI通过交织方式或连续映射方式确定,其中,所述交织方式至少包括分块交织方式。
14.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PUCCH用于承载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资源索引确定所述PDSCH使用的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获取所述信道资源索引通过接收到的高层信令获取;通过高层配置参数和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动态指示获取;通过隐含映射的方式获取。
CN201110297658.XA 2011-09-30 2011-09-30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316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658.XA CN102316595B (zh) 2011-09-30 2011-09-30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2185 WO2012152113A1 (zh) 2011-09-30 2012-03-12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658.XA CN102316595B (zh) 2011-09-30 2011-09-30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6595A CN102316595A (zh) 2012-01-11
CN102316595B true CN102316595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42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7658.XA Active CN102316595B (zh) 2011-09-30 2011-09-30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6595B (zh)
WO (1) WO2012152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95B (zh) * 2011-09-3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JP5908607B2 (ja) 2012-01-18 2016-04-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改善された制御チャネルベースの動作方法及び装置
CN108271208B (zh) * 2012-01-27 2022-0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JP5832913B2 (ja) * 2012-01-27 2015-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571241B2 (en) * 2012-01-30 2017-02-14 Alcatel Lucent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f decoding candidates
CN103249147B (zh) * 2012-02-01 2018-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和系统
ES2905990T3 (es) * 2012-03-05 2022-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ión de señal HARQ-ACK en respuesta a detección de tipo de canal de control en caso de múltiples tipos de canal de control
CN103312481A (zh) * 2012-03-13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搜索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327493B (zh) 2012-03-19 2016-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327521B (zh) * 2012-03-20 2016-12-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和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4205685B (zh) * 2012-03-22 2017-08-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30111999A (ko) 2012-04-02 2013-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분산적 타입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검색 영역을 위하여 자원 블록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378951B (zh) * 2012-04-25 2017-10-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979456B (zh) * 2012-05-11 2021-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JP5990793B2 (ja) * 2012-06-07 2016-09-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476120B (zh) * 2012-06-07 2018-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16474B (zh) * 2012-06-28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517433B (zh) * 2012-06-29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节点设备
US9055569B2 (en) * 2012-06-29 2015-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hybrid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8566267B (zh) * 2012-09-28 2021-01-08 苹果公司 用于ePDCCH的用户装备、方法、介质及设备
US9107162B2 (en) * 2012-09-28 2015-08-11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andidat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4047906A1 (zh) * 2012-09-28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搜索区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EP2912796B1 (en) * 2012-10-26 2023-03-29 Apple Inc.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ra) for a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acknowledge (harq-ack) transmission
RU2604639C1 (ru) * 2012-10-30 2016-12-10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улучшенного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 стороне сети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US11245507B2 (en) * 2012-11-02 2022-02-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uplink HARQ-ACK resources for LTE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US9521664B2 (en) 2012-11-02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PDCCH resource and quasi-co-location management in LTE
PT2963970T (pt) * 2013-03-28 2022-02-0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alocação de largura de banda, equipamento de utilizador e estação de base
CN104521205A (zh) * 2013-07-23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80545B (zh) * 2014-01-14 2019-01-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非授权频谱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901775B (zh) * 2014-03-09 2018-12-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非授权频谱上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936293B (zh) * 2014-03-20 2019-04-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授权频谱上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059726B (zh) * 2015-04-17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989466B1 (en) 2015-09-17 2024-03-20 Apple Inc.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JP6633889B2 (ja) * 2015-10-29 2020-01-22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735590A (zh) * 2016-03-16 2017-10-01 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資訊之排程方法及無線通訊裝置
KR20180007648A (ko) * 2016-07-13 2018-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액세스 프리앰블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S2950238T3 (es) 2016-07-13 2023-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estación base y procedimientos correspondientes
US10708938B2 (en) * 2016-10-31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CN108271251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的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10547038B (zh) * 2017-03-02 2023-03-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10945932B (zh) * 2017-08-11 2023-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技术
CN109587788B (zh) * 2017-09-28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756974B (zh) * 2017-11-02 2023-07-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432477B (zh) * 2019-01-10 2023-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1525978B (zh) * 2019-02-01 2022-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索引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6853863B1 (ja) * 2019-10-03 2021-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4430429B (zh) * 2020-10-14 2023-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044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sdt的harq反馈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18A (zh) * 2008-12-31 2009-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1096718A2 (ko) * 2010-02-03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77760A (zh) * 2008-08-11 2011-09-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95B (zh) * 2011-09-3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7760A (zh) * 2008-08-11 2011-09-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方法
CN101442818A (zh) * 2008-12-31 2009-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1096718A2 (ko) * 2010-02-03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6595A (zh) 2012-01-11
WO2012152113A1 (zh)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6595B (zh)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10266114A1 (en) Node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JP681626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6063322B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711360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发送ue能力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1442818B (zh)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
JP2023145455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装置
KR101253655B1 (ko) 반송파 병합 전송을 위한 제어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19737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CN101702644B (zh)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498562B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ending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control signaling
CN108713305B (zh) 用于未许可频带操作的b-ifdma配置方法
KR20110081070A (ko) 복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크로스-캐리어 스케쥴링을 통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36502A2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13149A1 (zh) 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指示方法及设备
EP2878152B1 (en) Method for phich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316526A (zh) 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047149A1 (en) Aggregation groups for aggregating heterogeneous carriers
JP7266568B2 (ja) 待ち時間が低減され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
CN104284429A (zh) 一种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474568B (zh) 用于下行链路调度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定时的节点和方法
WO201305198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KR20180122904A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및 수신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8018609A1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HK1158442A (zh) 大帶寬系統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