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6537A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96537A CN103296537A CN2012100405920A CN201210040592A CN103296537A CN 103296537 A CN103296537 A CN 103296537A CN 2012100405920 A CN2012100405920 A CN 2012100405920A CN 201210040592 A CN201210040592 A CN 201210040592A CN 103296537 A CN103296537 A CN 1032965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terminal
- signal terminal
- earthing member
- electric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29 brea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主体、收容在主体内的若干端子组件、及收容在主体内的接地件,所述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端子组件均包括绝缘件及安装在绝缘件上的信号端子,其所述主体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本体,各本体上均安装有所述端子组件,所述主体与所述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信号端子电绝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用于通讯领域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004年3月23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6709294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公连接器及与公连接器配合的母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模组,各端子模组包括若干信号端子、一体成型在信号端子上的绝缘件、及一体成型在绝缘件上的导电塑胶件。该种导电塑胶件仅仅是替代了设置在原来端子模组中的内屏蔽片的功能。
2004年11月9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6814619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包括公连接器及与公连接器配合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模组。各端子模组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绝缘的基部、安装在基部上的若干信号端子、及安装在基部上的若干接地件。各接地件与对应的一个信号端子安装并将各信号端子进行三面屏蔽。该种电连接器仅仅在连接器的内部对信号端子进行屏蔽。
2002年7月3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6443740号揭示了一种使用导电本体的公连接器。
2002年10月29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6471549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信号端子及三面包围信号端子的U形的接地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若干端子模组,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的本体、安装在本体一侧的若干信号端子、及安装杂本体相反的另一侧的平板状的接地片,所述接地片上设有若干向侧面延伸的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将信号端子分成若干对,公母连接器配合后,所述公连接器的U形的接地部与母连接器的接地片共同将相配合的信号端子的配合部四面包围地屏蔽。但是公母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其他部分并未被四面包围地屏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电连接器及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并与第一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收容在第一主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组件、及收容在第一主体内的第一接地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一端子组件均包括第一绝缘件及固持在第一绝缘件上的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收容在第二主体内的若干第二端子组件、及收容在第二主体内的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二端子组件均包括第二绝缘件及固持在第二绝缘件上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主体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第一本体,各第一本体上均安装有前述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绝缘,所述第二主体是导电的,其包括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安装壁、自安装壁的两侧延伸的一对侧壁,所述底壁及一对侧壁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内与第二本体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主体、收容在主体内的若干端子组件、及收容在主体内的接地件,所述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端子组件均包括绝缘件及安装在绝缘件上的信号端子,其所述主体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本体,各本体上均安装有所述端子组件,所述主体与所述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信号端子电绝缘。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导电的本体与内部的接地件电性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配合后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配合后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7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端子组件的第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端子组件的第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端子组件的第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1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电连接器10或者母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10配合的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二电连接器20或者公连接器。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包括第一主体11及安装在第一主体1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组件12。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包括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面17。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包括第二主体21及安装在第二主体21内的若干第二端子组件22。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包括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安装面27。
所述第一主体1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一主体1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一主体11包括与第二电连接器20配合的对接面13、与对接面13相对的供第一端子组件12插入安装的安装面14、及贯穿对接面13与安装面14的若干配合槽15。
所述各第一端子组件12包括本体120、安装在本体120上的若干第一信号端子121、固持第一信号端子121的第一绝缘件122、安装在第一本体120上的第一接地件123或者第一屏蔽件、安装在本体120上并可收容到第一主体11的配合槽15内的第一间隔件124。
所述本体120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本体120上镀设导电层形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件12安装到第一主体11后,所述本体120与第一本主体11电性连接。所述本体120包括平板状的基部130及自基部130垂直凸伸的间隔壁131,所述相邻间隔壁131之间形成收容第一信号端子121的收容槽132,所述收容槽132设有朝向间隔壁凸伸方向的开口13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1可从收容槽132的开口133装入到收容槽132内。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1包括延伸超出本体120并收容在第一主体11内的第一接触部140、延伸超出本体120的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部141、及连接第一接触部140与第一安装部141的第一主体部142。所述第一间隔件124将第一接触部140与第一主体11绝缘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1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一绝缘件122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121上,从而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121装入到相应的收容槽132后,第一信号端子121与本体120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接地件123呈平板状,其包括安装在本体120上并将收容槽的开口封闭的平板部150及自平板部150延伸出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接地脚151。所述本体120与第一接地件123电性连接并通过第一接地件123的第一接地脚151电性连接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间隔件124包括平板状的基板160、自基板160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侧壁161、自基板160的中间部延伸的中间壁162、及由该等壁161,162分隔形成的一对收容部163,一对第一信号端子121的第一接触部140收容在相应的收容部163内。
所述第二主体2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二主体2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二主体21包括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上的安装壁23、自安装壁23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侧壁24、及由安装壁23及一对侧壁24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25,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的第一主体11可以收容在收容空间25内。所述安装壁23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壁23的安装孔26。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2固持安装在安装孔26内。
各第二端子组件22包括第二信号端子220、固持第二信号端子220的第二绝缘件221、安装在第二绝缘件221上的第二接地件222或者第二屏蔽件、安装在第二绝缘件221上将第二信号端子220与第二接地件222绝缘间隔设置的第二间隔件223。
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0包括收容在收容空间25内并可插入到第一电连接器10的配合槽15内与第一接触部140配合的第二接触部230、延伸超出安装壁23用以安装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部231、及连接第二接触部230与第二安装部231的第二主体部232。所述第二主体部232上固持安装在第二绝缘件2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0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二绝缘件221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220上,从而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220装入到相应的安装孔26后,第二信号端子220与第二主体21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件221上设有定位孔240及位于定位孔240下方的定位柱(未图示)。所述第二接地件222包括呈平板状的平板部250、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接地脚251、从平板部250向一侧悬伸的用以与第一主体11电性连接的接地接触部252,设置在平板部250上并贯穿平板部的安装孔253。所述第二间隔件223上设有一对安装柱260,所述安装柱260安装在第二绝缘件221上定位孔240内以将第二间隔件223安装在第二绝缘件221上,所述第二接地件222抵靠在第二间隔件223的外侧并通过安装孔253与定位柱配合以将第二接地件222安装到第二绝缘件221上。所述第二接地件222在安装孔26内与第二主体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与第二电连接器20配合后,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21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1与第二信号端子220从第一安装面17到第二安装面27的整个路径上均被周边包围地屏蔽。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0的第二主体部232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二主体21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1的第一主体部142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第一屏蔽件123与本体120共同实现。所述第一接触部140与第二接触部230配合后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一主体11实现的。
如图5及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2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7上的第一电连接器30或者母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30配合的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8上的第二电连接器40或者公连接器。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30包括第一主体31及安装在第一主体3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组件32。所述第一电连接器30包括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7的第一安装面37。所述第二电连接器40包括第二主体41及安装在第二主体41内的若干第二端子组件42。所述第二电连接器40包括安装到第二电路板8上的第二安装面47。
所述第一主体3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一主体3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一主体31包括与第二电连接器40配合的对接面33、与对接面33相对的供第一端子组件32插入安装的安装面34、及贯穿对接面33与安装面34的若干配合槽35。
所述各第一端子组件32包括本体320、安装在本体320上的若干第一信号端子321、固持第一信号端子321的第一绝缘件322、安装在第一本体320上的第一接地件323或者第一屏蔽件、安装在本体320上并可收容到第一主体31的配合槽35内的第一间隔件324。
所述本体320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本体320上镀设导电层形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件32安装到第一主体31后,所述本体320与第一主体31电性连接。所述本体320包括平板状的基部330及自基部330垂直凸伸的间隔壁331,所述相邻间隔壁331之间形成收容第一信号端子321的收容槽332,所述收容槽332设有朝向间隔壁凸伸方向的开口33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21可从收容槽332的开口333装入到收容槽332内。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21包括延伸超出本体320并收容在第一主体31内的第一接触部340、延伸超出本体320的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7上的第一安装部341、及连接第一接触部340与第一安装部341的第一主体部342。所述第一间隔件324将第一接触部340与第一主体31绝缘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21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一绝缘件322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321上,从而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321装入到相应的收容槽332后,第一信号端子321与本体320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接地件323呈平板状,其包括安装在本体320上并将收容槽的开口封闭的平板部350、自平板部350延伸出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7上的第一接地脚351、及自平板部350延伸出并收容到收容槽35内的接地接触部352,所述接地接触部352上设有弹臂353。所述本体320与第一接地件323电性连接并通过第一接地件323的第一接地脚351电性连接到第一电路板7上。
所述第一间隔件324包括平板状的基板360、自基板360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侧壁361、自基板360的中间部延伸的中间壁362、及由该等壁361,362分隔形成的一对收容部363,一对第一信号端子321的第一接触部340收容在相应的收容部363内。
所述第二主体4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二主体4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二主体41包括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8上的安装壁43、自安装壁43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侧壁44、及由安装壁43及一对侧壁44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45,所述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一主体31可以收容在收容空间45内。所述安装壁43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壁43的安装孔46。所述第二端子组件42固持安装在安装孔46内。
各第二端子组件42包括第二信号端子420、固持第二信号端子420的第二绝缘件421、安装在第二绝缘件421上的第二接地件422或者第二屏蔽件、安装在第二绝缘件421上将第二信号端子420与第二接地件422绝缘间隔设置的第二间隔件423。
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0包括收容在收容空间45内并可插入到第一电连接器30的配合槽35内与第一接触部340配合的第二接触部430、延伸超出安装壁43用以安装到第二电路板8的第二安装部431、及连接第二接触部430与第二安装部431的第二主体部432。所述第二主体部432上固持安装在第二绝缘件4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0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二绝缘件421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420上,从而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420装入到相应的安装孔46后,第二信号端子420与第二主体41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件42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440及位于第一安装部440下方的第二安装部441。所述第二接地件422包括呈平板状的平板部450、自平板部450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侧壁451、及围设成的收容部452。所述侧壁451上均设有向外悬伸的弹臂453,所述第二端子组件42收容到收容槽423后,前述弹臂453弹性抵靠在第一主体31上与第一主体31电性连接。第二接地件422还设有安装到第二电路板8上的第二接地脚(未图示)。所述第二间隔件423收容在第一安装部440内,所述第二接地件422收容在第二安装部内。所述第二接地件422在安装孔46内与第二主体4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器30与第二电连接器40配合后,第一主体31与第二主体41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21与第二信号端子420从第一安装面37到第二安装面47的整个路径上均被周边包围地屏蔽。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0的第二主体部432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二主体41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21的第一主体部342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第一屏蔽件323与本体320共同实现。所述第一接触部340与第二接触部430配合后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一屏蔽件323的接地接触部352与第二屏蔽件422共同实现。同时第一主体31也对该部分起到周边包围的屏蔽作用。
如图7-11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3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电连接器50或者母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50配合的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二电连接器60或者公连接器。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50包括第一主体51、收容在第一主体5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组件52、收容在第一主体51内的第一接地件53、及安装在第一主体51内的第一间隔件54。所述第一电连接器50包括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面57。所述第二电连接器60包括第二主体61、收容在第二主体61内的若干第二端子组件62、及收容在第二主体61内的第二接地件68。所述第二电连接器60包括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安装面67。
所述第一主体5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一主体5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一主体51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第一本体510。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还包括将第一本体510固持连接在一起的固持件,详细结构可参考第四及第五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51包括与第二电连接器60配合的对接面600。各第一本体510括平板状的基部560、自基部560的一侧垂直凸伸的间隔壁561、及由相邻间隔壁561之间形成收容第一端子组件52的收容槽562。所述基部560的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若干定位槽564,所述各间隔壁561的末端设有定位件565,当相邻的第一本体510组装在一起后,一个地一本体510上的定位件565与另一个第一本体510上的定位槽564相配合,从而将第一本体510定位在一起并起到电性连接的作用。所述收容槽562设有朝向间隔壁凸伸方向的开口56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组件52可从收容槽562的开口563装入到收容槽562内。各第一本体510上均安装有前述第一端子组件52。
所述第一端子组件52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一端子组件52均包括第一绝缘件550、固持在第一绝缘件550上的第一信号端子551。所述第一信号端子551包括第一接触部552、延伸超出第一主体51的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部553、及连接第一接触部552与第一安装部553的第一主体部554。所述第一间隔件54将第一接触部552与第一主体51绝缘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551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一绝缘件550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551上,从而在各对第一信号端子551装入到相应的收容槽562后,第一信号端子551与第一主体51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接地件53呈平板状,其包括安装在第一主体51上的平板部531及自平板部531延伸出的安装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接地脚532。所有的第一本体510安装在一起后,第一接地件53与所有的第一本体510电性连接在一起。第一本体510通过第一接地件53电性连接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间隔件54包括平板状的基板540、自基板540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侧壁541、自基板540的中间部延伸的中间壁542、及由该等壁541,542分隔形成的一对收容部543,一对第一信号端子551的第一接触部552收容在相应的收容部543内。
所述第二主体61可以导电,其可以由金属冲压形成、导电的塑胶形成、或者在绝缘的塑胶形成的第二主体61上镀设导电层。所述第二主体61包括可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上的安装壁63、自安装壁63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侧壁64、及由安装壁63及一对侧壁64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65,所述第一电连接器50的第一主体51可以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65内。所述安装壁63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壁63的安装孔66。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固持安装在安装孔66内。
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二端子组件62均包括第二绝缘件621及固持在第二绝缘件621上的第二信号端子620。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0包括收容在收容空间65内并可插入到第一电连接器50的内与第一接触部552配合的第二接触部630、延伸超出安装壁63用以安装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安装部631、及连接第二接触部630与第二安装部631的第二主体部632。所述第二主体部632上固持安装在第二绝缘件6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0排列成四对差分对,所述第二绝缘件621一体成型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620上,从而在各对第二信号端子620装入到相应的安装孔66后,第二信号端子620与第二主体61绝缘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接地件68包括呈平板状的平板部680、自平板部680上均设有向外悬伸的若干悬伸部681或者第二接地接触部。所述悬伸部681上均设有弹臂682。每个悬伸部681对应一对第二信号端子620。所述第二端子组件62收容到收容槽562后,前述弹臂682弹性抵靠在第一主体51上与第一主体51电性连接。第二接地件68还设有安装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接地脚683。所述第二接地脚683包括狭长的基部684及自基部上延伸出的若干第二接地脚685。所述基部684与所有的平板部680电性连接以将第二接地件68电性连接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连接器50与第二电连接器60配合后,第一主体51与第二主体61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551与第二信号端子620从第一安装面57到第二安装面67的整个路径上均被周边包围地屏蔽。所述第二信号端子620的第二主体部632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二主体61实现,所述第一信号端子551的第一主体部554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相邻的第一本体510及间隔壁561共同实现。所述第一接触部552与第二接触部630配合后的周边包围地屏蔽是通过第一本体510与第二屏蔽件68共同实现。同时第一主体61也对该部分起到周边包围的屏蔽作用。
如图12及13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电连接器70或者母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70配合的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二电连接器80或者公连接器。该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比较接近,第一电连接器70的第一主体71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主体51类似,也是采用若干个第一本体710堆叠形成,主要差异在于相邻的第一本体710之间设有与第一实施例中比较类似的第一接地件720。在该实施例中,详细显示出了固持第一本体710的固持件730。该实施例中还设有与第一本体710堆叠在一起的金属导向件740,该金属导向件740还可起到从侧面屏蔽第一电连接器70的效果。所述第二电连接器80采用了与第一电连接器70相同的分离的第二主体81结构,所述第二主体81包括若干堆叠在一起的第二本体820、将第二本体820固持在一起的一对固持件830、及与第一电连接器70的金属导向件配合的金属导向件840。所述第二接地件850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件422比较类似,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接地件850采用三面包围的结构包围第二信号端子,但是该实施例中第二接地件850上的接触弹片852是从基部851上形成的。
如图14及15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电连接器90或者母连接器及与第一电连接器90配合的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二电连接器91或者公连接器。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绝大部分相同,主要差别在于第一接地件900上设有向前延伸的接地接触部901、及设置在接地接触部901上的与第二接地件910电性连接的弹性接触臂902,第二接地件910与第四实施例中相比少了接触弹片852。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第一端子组件12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若干对第一信号端子121,各对信号端子121包括第一端子170及第二端子171以传输差分信号。在若干对第一信号端子121上一体成型第一绝缘件122,所述第一端子170沿其延伸方向包括固持在第一绝缘件122内的固持部173及暴露在收容槽内的暴露部174,第二端子171沿其延伸方向包括固持在第一绝缘件122内的固持部175及暴露在收容槽内的暴露部176,所述第一端子的暴露部174与第二端子的暴露部176面对面设置。提供导电的第一本体120,所述第一本体120包括平板状的基部130及自基部130垂直凸伸的间隔壁131,所述相邻间隔壁131之间形成收容第一信号端子121的收容槽132,所述收容槽132设有朝向间隔壁凸伸方向的开口133。将前述第一信号端子121从开口133装入到相应的收容槽132内。提供一片装的第一接地件123,将第一接地件123安装在本体120上并将所述收容槽132的开口133封闭。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第一端子组件12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大部分相同,不同在于第一绝缘件122分成先一体成型在收容槽132内的第一部分180,再将各对第一信号端子121放置在第一部分180上、最后再一体成型第二部分181。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一端子组件12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大部分相同,不同在于第一本体120包括平板状的基部130及贯穿基部130形成的收容槽132,各收容槽132的两侧均设有开口133,第一信号端子121安装到收容槽132后,再提供两个片状的第一接地件123,将一对接地件分别安装到第一本体130的两侧,从而将两侧的开口133均封闭。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电连接器及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并与第一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收容在第一主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组件、及收容在第一主体内的第一接地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一端子组件均包括第一绝缘件及固持在第一绝缘件上的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收容在第二主体内的若干第二端子组件、及收容在第二主体内的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第二端子组件均包括第二绝缘件及固持在第二绝缘件上的第二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第一本体,各第一本体上均安装有前述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绝缘,所述第二主体是导电的,其包括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安装壁、自安装壁的两侧延伸的一对侧壁,所述底壁及一对侧壁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主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收容空间内与第二本体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向一侧凸伸的若干间隔壁、及基部与间隔壁共同形成的若干收容第一信号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包括朝向间壁凸伸方向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本体的用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安装部、收容在第一本体内用以与第二信号端子配合的第一接触部、及连接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接触部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还包括收容在收容槽内并将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本体绝缘设置的第一间隔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件安装在第一本体上并将收容槽的开口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信号端子侧边的第一接地接触部,所述接地接触部与第二接地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件沿第一本体堆叠方向延伸并与至少两个第一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件上设有安装到第一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一接地安装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件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上一体凸伸的若干第二接地接触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固持件,所述固持件将第一本体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主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包括若干机械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第二本体,各第二本体上均安装有前述第二端子组件及所述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电绝缘。
10.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主体、收容在主体内的若干端子组件、及收容在主体内的接地件,所述端子组件排列成若干行及若干列,各端子组件均包括绝缘件及安装在绝缘件上的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若干堆叠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的本体,各本体上均安装有所述端子组件,所述主体与所述接地件电性连接,而与所述信号端子电绝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0592.0A CN103296537B (zh) | 2012-02-22 | 2012-02-22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0592.0A CN103296537B (zh) | 2012-02-22 | 2012-02-22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96537A true CN103296537A (zh) | 2013-09-11 |
CN103296537B CN103296537B (zh) | 2015-10-07 |
Family
ID=4909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4059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6537B (zh) | 2012-02-22 | 2012-02-22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9653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8172A (zh) * | 2016-06-22 | 2017-12-29 | 泰连公司 | 配置为减少电磁谐振的电连接器和接地结构 |
CN109546468A (zh) * | 2019-01-09 | 2019-03-29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 |
CN110429407A (zh) * | 2019-09-10 | 2019-11-08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3571973A (zh) * | 2021-07-21 | 2021-10-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高速连接器 |
CN113904181A (zh) * | 2021-09-28 | 2022-01-07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
CN117220067A (zh) * | 2023-09-28 | 2023-12-12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43388A (zh) | 2021-11-08 | 2022-03-25 |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8606A (en) * | 1996-10-30 | 1998-02-17 | Component Equipment Company,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between a pair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US6443740B1 (en) * | 1998-10-15 | 2002-09-0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 Connector system |
CN201741935U (zh) * | 2009-12-10 | 2011-02-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模组 |
CN201820905U (zh) * | 2009-02-27 | 2011-05-04 | 莫列斯公司 | 由针座组装的电连接器 |
CN102185196A (zh) * | 2009-12-29 | 2011-09-14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
2012
- 2012-02-22 CN CN201210040592.0A patent/CN1032965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8606A (en) * | 1996-10-30 | 1998-02-17 | Component Equipment Company,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between a pair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US6443740B1 (en) * | 1998-10-15 | 2002-09-0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 Connector system |
CN201820905U (zh) * | 2009-02-27 | 2011-05-04 | 莫列斯公司 | 由针座组装的电连接器 |
CN201741935U (zh) * | 2009-12-10 | 2011-02-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模组 |
CN102185196A (zh) * | 2009-12-29 | 2011-09-14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8172A (zh) * | 2016-06-22 | 2017-12-29 | 泰连公司 | 配置为减少电磁谐振的电连接器和接地结构 |
CN109546468A (zh) * | 2019-01-09 | 2019-03-29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 |
CN109546468B (zh) * | 2019-01-09 | 2024-02-09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 |
CN110429407A (zh) * | 2019-09-10 | 2019-11-08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0429407B (zh) * | 2019-09-10 | 2024-04-30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3571973A (zh) * | 2021-07-21 | 2021-10-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高速连接器 |
CN113571973B (zh) * | 2021-07-21 | 2024-03-1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高速连接器 |
CN113904181A (zh) * | 2021-09-28 | 2022-01-07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
CN113904181B (zh) * | 2021-09-28 | 2024-08-16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
CN117220067A (zh) * | 2023-09-28 | 2023-12-12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7220067B (zh) * | 2023-09-28 | 2024-05-2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96537B (zh) | 2015-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96510B (zh) | 端子模组及端子模组的制造方法 | |
CN103296546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3296537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1471515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738660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3094784A (zh) | 插座组件 | |
CN105470736A (zh) | 电连接器 | |
US924627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member disposed between two magnetic modules | |
US868477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2946029A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 |
US8771017B2 (en) | Ground inlays for contact modules of receptacle assemblies | |
CN102812601A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104009338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296522A (zh) | 插座组件 | |
US10367310B2 (en) | Connector, matched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assembly | |
CN101567511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4779487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32A (zh) | 插头连接器 | |
TW201803229A (zh) | 具有改善串音功能的高頻訊號傳輸連接器 | |
CN104022404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5021033B (zh) | 连接器 | |
WO2016082715A1 (zh) | 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 | |
KR20180127501A (ko) | 차동 커넥터 및 이것의 하우징 부품 | |
CN103296547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5583211U (zh) | 连接件、连接器、对配连接件、对配连接器及连接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