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4560A - 一种新型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64560A CN103264560A CN2013101868483A CN201310186848A CN103264560A CN 103264560 A CN103264560 A CN 103264560A CN 2013101868483 A CN2013101868483 A CN 2013101868483A CN 201310186848 A CN201310186848 A CN 201310186848A CN 103264560 A CN103264560 A CN 103264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film
- rubber
- coated
- bas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覆膜橡胶,其由橡胶基材层和覆合在所述橡胶基材层单面或双面上的覆膜层构成;所述橡胶基材层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基材层,所述覆膜层为聚乙烯膜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PE塑料膜与CPE橡胶基材复合时两者软化点相差较大难以热压覆膜的问题,可以实现PE膜与CPE基材的单面覆膜或者双面同时覆膜且经抗疲劳试验反复摆动30万次后,表面无裂纹、褶皱等变化,可用于民航、火车站用行李安检机以及食品安检机等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满足客户需求。本发明是对市场上现有的PE覆膜技术的一种工艺上的创新,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聚乙烯(PE)薄膜与氯化聚乙烯(CPE)橡胶复合的新型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早的覆膜技术又称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产品的加工技术。其中多采用聚丙烯塑料(OPP)膜,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不但提高了印刷品表面光泽度与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了防水、防潮、防污和防化学腐蚀的作用,成为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覆膜技术现也被广泛用于食品真空包装袋,如铝塑包装袋就是将一层塑料薄膜覆在铝箔上用于肉类食品的真空包装。
上述覆膜均采用有胶覆膜的形式,如使用溶剂型胶如水胶和热熔胶等预涂在膜上进行热压。但是有胶覆膜由于用胶,导致覆膜厚度较厚,成本较高,而且经不起揉搓、易起泡,在生产中可能存在易于挥发和渗透的有害气体,也不易回收。而无胶覆膜不采用常规的双向拉伸的聚丙烯膜(OPP),而采用高压聚乙烯(PE)为主料的膜,因为PE膜具有较好的热熔性和塑性。对PE膜的一侧进行特殊的强处理以后,用双辊覆膜机可将PE膜热熔复合在彩印纸张上。与有胶覆膜相比,无胶覆膜具有厚度薄、成本低、不易起泡、生产安全性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没有开发出将塑料薄膜与橡胶基材复合在一起的无胶覆膜技术,例如由于PE塑料膜软化点低,而氯化聚乙烯(CPE)与无机粉体(如铁氧体磁粉、合金磁粉、非磁性金属粉等)混合、密炼之后形成的氯化聚乙烯橡胶基材或者基膜(厚度在0.1~3 毫米之间,无机粉体掺杂质量百分比≤70%),聚合物链之间不仅有化学交联还形成了物理交联,所以软化点高,两者软化点温度相差较大,因此,如何解决PE膜与一定厚度的CPE橡胶膜的复合尚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将PE塑料与CPE橡胶基材复合在一起的新型无胶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由橡胶基材层和覆合在所述橡胶基材层单面或双面上的覆膜层构成;所述橡胶基材层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基材层,所述覆膜层为聚乙烯膜层;
所述橡胶基材层厚度优选为0.1~3 毫米之间,聚乙烯膜层厚度优选为0.01~0.03毫米之间。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覆膜层和橡胶基材层层叠放好后,再在覆膜层表面上平铺中间层,得层叠体;所述中间层为单面离型纸、硫酸描图纸、防静电复印纸或者铜版纸;
2)采用双辊覆膜机将层叠体辊压成型;辊压时与中间层直接接触的辊筒温度在120-150℃,辊筒线速度150~250 毫米/分钟;
3)除去中间层。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将步骤2)辊压成型后的复合体再进行辊压整形处理为佳;PE膜经过第一道与CPE基材的无胶热压覆膜工序之后,再继续进行第二道压合“整形”工序从而能够提高覆膜表面平整度和美观效果;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所述中间层优选铜版纸为佳。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辊压时与中间层直接接触的辊筒温度在130-140℃为佳。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辊压时辊筒线速度170~220 毫米/分钟为佳。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中间层可以是单面离型纸,硫酸描图纸、防静电复印纸以及印刷用铜版纸,它不仅可以降低热辊到PE膜的传热速率,防止PE膜粘接到热辊上,而且可以有效阻隔热辊过早接触到其余的PE膜面,使得PE膜只在热辊与PE膜和CPE基材三者压合处“瞬时热熔”从而与CPE基材成功覆膜。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技术可以实现PE膜与CPE基材的单面覆膜,或者双面同时覆膜。
本发明解决了PE塑料膜与CPE橡胶基材复合时两者软化点相差较大难以热压覆膜的问题,可以实现PE膜与CPE基材的单面覆膜或者双面同时覆膜且经抗疲劳试验,在室温下经过反复摆动30万次(频率为50~55次每分钟)后,表面仍无裂纹、褶皱等变化,满足应用需求。本发明是对市场上现有的PE覆膜技术的一种工艺上的创新,用途广泛,可用于民航、火车站用行李安检机以及食品安检机等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覆膜橡胶结构及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中:1、CPE基材层;2、PE膜层;3、中间层;4、热压辊筒;5、整形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但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由CPE基材层1和分别覆合在CPE基材层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PE膜层2构成;某客户需要尺寸为600毫米×220毫米×0.3毫米的氯化聚乙烯橡胶片,将其作为铅帘替代品用于食品安检机内防止X射线外泄。根据其使用特点,要求对橡胶片进行覆膜,使之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以及至少6个月的使用寿命。据此,我们采用了上述“瞬间热熔”的技术进行了双面无胶覆膜,其步骤如下:
1)将PE膜卷材预切成245毫米宽,待用;将200克铜版纸预切成260毫米宽,待用;
2)将双辊覆膜机设置上下热压辊筒4同时加热,并加热温度设置为135℃、辊筒线速度设置为170~220 毫米/分钟;
3)将中间层3、下层PE膜层2、橡胶片CPE基材层1(产品240毫米宽)、上层PE膜层2和中间层3依次层叠放好,并在宽度方向居中;
4)将层叠放好的材料复合体送入覆膜机输送平台,进入到辊筒时,释放辊筒压力杆,进行热压,等材料出辊筒后,引导复合体经整形辊筒5进行二次“整形”;
5)揭开“整形”后复合体上的铜版纸,取出热压好的半成品;CPE橡胶基材层厚度0.3~0.8毫米,聚乙烯膜层厚度0.01~0.03毫米。
6)将半成品按客户要求裁剪至需要的尺寸,成品包装出厂。所得成品经过抗疲劳试验,在室温下经过反复摆动30万次(频率为50~55次每分钟)后,表面仍无裂纹、褶皱等变化,能够满足需要反复性摆动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的要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由CPE基材层和分别覆合在CPE基材层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PE膜层构成;在制备覆膜橡胶时,中间层选用防静电复印纸,制备工艺如实施例1。所得成品经过抗疲劳试验,在室温下经过反复摆动30万次(频率为50~55次每分钟)后,表面仍无裂纹、褶皱等变化,能够满足需要反复性摆动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由CPE基材层和覆合在CPE基材层上表面的PE膜层构成;在制备覆膜橡胶时,中间层选用单面离型纸,制备工艺如实施例1。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进行CPE基材的单面无胶覆膜,其步骤如下:
1)将PE膜卷材预切成240毫米宽,待用;将200克单面离型纸预切成255毫米宽,待用;
2)将双辊覆膜机设置仅上热压辊筒加热,加热温度设置为130℃、辊筒线速度设置为170~220 毫米/分钟;
3)将中间层、橡胶片CPE基材层(产品240毫米宽)、上层PE膜层和中间层依次层叠放好,并在宽度方向居中;
4)将层叠放好的材料复合体送入覆膜机输送平台,进入到辊筒时,释放辊筒压力杆,进行热压,等材料出辊筒后,引导复合体经整形辊筒进行二次“整形”;
5)揭开“整形”后复合体上的铜版纸,取出热压好的半成品;CPE橡胶基材层厚度约1.0~1..5毫米,聚乙烯膜层厚度0.01~0.03毫米。
6)将半成品按客户要求裁剪至需要的尺寸,成品包装出厂。所得成品经过抗疲劳试验,在室温下经过反复摆动30万次(频率为50~55次每分钟)后,表面仍无裂纹、褶皱等变化,能够满足需要反复性摆动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的要求。
实施例4
本发明的新型覆膜橡胶,由CPE基材层和覆合在CPE基材层上表面的PE膜层构成;在制备覆膜橡胶时,中间层选用硫酸描图纸,制备工艺如实施例3。所得成品经过抗疲劳试验,在室温下经过反复摆动30万次(频率为50~55次每分钟)后,表面仍无裂纹、褶皱等变化,能够满足需要反复性摆动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的要求。
Claims (7)
1.一种新型覆膜橡胶,由橡胶基材层和覆合在所述橡胶基材层单面或双面上的覆膜层构成;所述橡胶基材层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基材,所述覆膜层为聚乙烯塑料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覆膜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基材层厚度为0.1~3 毫米之间,聚乙烯膜层厚度为0.01~0.03毫米之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覆膜层和橡胶基材层层叠放好后,再在覆膜层表面上平铺中间层,得层叠体;所述中间层为单面离型纸、硫酸描图纸、防静电复印纸或者铜版纸;
2)采用双辊覆膜机将层叠体辊压成型;辊压时与中间层直接接触的辊筒温度在120-150℃,辊筒线速度150~250 毫米/分钟;
3)除去中间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辊压成型后的复合体再进行辊压整形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中间层为铜版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辊压时与中间层直接接触的辊筒温度在130-14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辊压时辊筒线速度170~220 毫米/分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86848.3A CN103264560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一种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86848.3A CN103264560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一种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64560A true CN103264560A (zh) | 2013-08-28 |
CN103264560B CN103264560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900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86848.3A Active CN103264560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一种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6456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62886A2 (en) * | 1981-04-10 | 1982-10-20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Laminated sheet structures |
CN2363879Y (zh) * | 1999-02-11 | 2000-02-16 | 徐志强 | 无胶复合塑膜纸 |
JP3203446B2 (ja) * | 1993-03-31 | 2001-08-27 |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 耐熱性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1535020U (zh) * | 2009-07-20 | 2010-07-28 | 天津市奇才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
CN102548759A (zh) * | 2009-10-06 | 2012-07-04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橡胶叠层体 |
-
2013
- 2013-05-20 CN CN201310186848.3A patent/CN1032645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62886A2 (en) * | 1981-04-10 | 1982-10-20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Laminated sheet structures |
JP3203446B2 (ja) * | 1993-03-31 | 2001-08-27 |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 耐熱性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363879Y (zh) * | 1999-02-11 | 2000-02-16 | 徐志强 | 无胶复合塑膜纸 |
CN201535020U (zh) * | 2009-07-20 | 2010-07-28 | 天津市奇才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
CN102548759A (zh) * | 2009-10-06 | 2012-07-04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橡胶叠层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64560B (zh) | 2015-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5081B (zh) | 成形用包裝材 | |
CN113410552B (zh) | 电池用包装材料和电池 | |
CN111312936A (zh) | 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和电池 | |
US10350855B2 (en) | Method for adhesively bonding two film-shaped substrates | |
CN105295758A (zh) | 一种具有多层复合oca胶层的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08019A (zh) | 使用薄的粘合剂层的粘合方法 | |
KR101254191B1 (ko) | 알루미늄 라미네이트 적층시트 | |
TW201634628A (zh) | 黏著帶 | |
CN103264560B (zh) | 一种覆膜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1001087A (ja) | 断熱性発泡紙容器 | |
JP6476679B2 (ja) | 電池用包装材料 | |
CN208101255U (zh) | 一种高温蒸煮膜 | |
CN202911257U (zh) | 板材覆合装置 | |
CN103753921B (zh) | 一种替代香烟纸质条盒烟标可透印刷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 |
CN212765101U (zh) | 一种适用于电路板压合的铝箔片高温复合缓冲垫 | |
JP5971914B2 (ja) | 成形用包装材の製造方法 | |
CN104290422A (zh) | 一种挤出涂布型包装袋用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64340A (zh) | 一种隔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147635A (zh) | 一种抗氧化环保型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 |
WO2016002975A8 (ja) | 保護膜形成用複合シート | |
CN114347606A (zh) | 一种超低温单一pp可回收饼干包装膜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4118182A (zh) | 一种冷饮包装用纸塑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080026199A1 (en) | Advertising sheet | |
CN114836144A (zh) | 一种防静电护卡膜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7059401U (zh) | 一种消光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7 Address after: 215500 Wang Zhuang Town, Jiangsu, Changshou City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arth bear (Suzhou) magnet Co., Ltd. Patentee after: Anhui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30088 No. 260 Haitang Road, hi tech Zone, Anhui, Hefei Patentee before: Hefei Xichuang Electro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Anhui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