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2463A - 软盘盒 - Google Patents

软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63A
CN1032463A CN88109039A CN88109039A CN1032463A CN 1032463 A CN1032463 A CN 1032463A CN 88109039 A CN88109039 A CN 88109039A CN 88109039 A CN88109039 A CN 88109039A CN 1032463 A CN1032463 A CN 1032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disk
lug
back boxing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9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21B (zh
Inventor
理查德·古尔布兰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aroi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olaroi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aroid Corp filed Critical Polaroi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1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50Reconditioning of record carriers; Cleaning of record carriers ; 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G11B23/505Reconditioning of record carriers; Cleaning of record carriers ; 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of disk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014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 G11B23/0021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iscs
    • G11B23/0028Details
    • G11B23/0035Details means incorporated in the disc, e.g. hub, to enable its guiding, loading or driv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flexible disc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软盘套设有装置以稳定盘在盘套中旋 转时的抖动,尤其在盘套存取槽处的抖动。盘套有一 个盘和一对清洁里衬,夹在里衬间的盘位于盘套的二 个盖之间,盖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存取槽以提供磁头到 数据媒质的通道,位于每一存取槽二侧、面向里衬的 是平表面的突台,在每个盖的内表面上形成许多高度 恒定的有间距的、互相相对而交叉的径向突棱,各突 棱表面的平面有间距以容纳里衬和盘,并将里衬定位 而使其和盘接触以保持稳定性,也保持可接受的转动 盘的转矩。

Description

本发明与带有一个用较硬的材料制成的中空壳的软盘套有关,该壳适于容放一个薄的软数据存储盘或记录盘,该盘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壳中。本发明具体与一个软盘套有关,该软盘套中有装置在软盘在壳中旋转时稳定软盘运动。本发明还与一种带有新颖的轴毂或中心板结构的盘、以及一种新颖的将该轴毂连接到软盘上的方法有关。
磁性软盘因为其使用方便,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广泛用作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媒质。软盘是柔性盘,通常用聚酯树脂制造并在两侧涂有记录媒质层,当盘驱动装置旋转软盘时,用读/写磁头在记录媒质层中记录和/或检索数字信息。
虽然本发明主要针对磁性记录盘,但应理解本文的上述发明概念可应用于其作类型的软盘套,其软盘记录媒质利用其他记录技术,诸如光或磁光记录等。
当前流行的5.25英寸或8英寸的软盘,放在一个软套中,上面形成大致矩形的槽孔,该槽孔作为读/写磁头的存取窗口,并有一个中心孔,供盘和盘驱动装置的轴连接。目前有使用微型盘的趋势,盘径为3.5英寸。这种盘用盘套包装,并一般设计有高记录密度。但增高记录密度,便会因为磁头和媒质的交接面间的不稳定性(例如震动或抖动),改变了磁头和记录盘的间距,也很大增多盘套的遗漏的弱点(即一般由于磁头未能读出盘上的数据,或未能在盘上写数据而造成遗漏)。这种状况在为提高数据传送速度,将记录盘转速增高到理想速度以上时尤其显著,作举例而言,理想转速约为600转/每分钟。
某些现有的设计为这些直径较小的微型记录盘提供了防污染措施,把盘包装在一个比传统5.25英寸或8英寸软盘套坚硬而耐用的套中。并设有可移动的闸门,防止盘套不在磁盘驱动装置中时,灰尘或异物通过磁头存取窗口进入套内。这些较新的盘套常常有用非织材料制的拭擦里衬,或清洁片,粘在套或盖的两个半部的内侧,擦去软盘由盘驱动装置转动时,从盘上落下的碎屑。这类里衬还可防止软盘硬套内表面对软盘擦伤或磨损。但是在这种已知的设计中,这种非织材料可能被旋转的软盘外缘上的不规则部分和毛刺拉扯,把材料损坏,产生碎屑。
例如,美国专利第4,445,155号揭示一种磁盘,其中容有一个软盘,在其每一个记录表面附近有一块焊在套内侧上的非织织物作保护,清洁记录表面。相似结构如美国专利第4,517,617号及4,510,546号所示。
上面列举的专利揭示的设计,似乎数据存储的密度能力有限,记录盘转速也有限,这些明显的缺点,部分原因据信是当记录盘在套内由盘驱动装置在高角速下转动时,尤其在磁头和媒质接面间的稳定性不足所造成,就是记录盘垂直其中间旋转平面的动作或抖动的降低不足所造成。
在1985年9月27日提出申请,与本发明有共同转让人的同时待准美国申请案第781,060号中,取得某种低度的稳定性,由于在套盖的内表面设置了径向伸展的锥形棱,互有角距而在两盖之间作交叉对置。另有其他的设计提出,给套中软盘提供稳定性。
例如,1981年11月17日颁发给布朗(S.H.Brown)等人的专利第4,301,486号,揭示一种记录卡套(recording    cartridge)内有一个软盘,至少一侧表面上涂敷一种磁通反应材料。卡套的一个壁上有一个读出磁头存取槽孔。在存取槽的周围有一个突起的部分,有相对于盘尺寸的大圆弧半径。设置突起部分,使盘旋转时跟随弧形,从而增加盘的稳定性,保持磁头和盘的正确接触,并使盘更容易和磁头的弧形一致,更有效传送信息信号。卡套的相对表面设若干峰形件,据说可在盘的相对侧上加空气动力压力将盘向磁头偏压。这些峰形件上包覆导性材料,在系统运转中直接和盘下侧接触时,漏出静电荷。但没有设置任何记录表面清洁片。
在1976年8月17日颁给发雅克(J.O.Jacques)等人的美国专利第3,975,768号中,揭示了一中内有盘的卡套。卡套的内底部有径向伸展而在圆周上有间距的突棱,并有在圆周上延伸的突棱段,这些都有助于使盘在装置内,在卡套底部和有若干读出/写入换能器的磁头板之间的一个空气膜上飞扫。在盘的记录表面附近不设清洁衬里片。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套,使盘可高速旋转,而保持相对于预期的中间旋转面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套,使其软盘在运转时有足够稳定性以提高数据存储容量。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套,可稳定软盘在磁头和记录媒质交接面之间的垂直中间旋转平面的运动,在交接面处磁头和旋转盘实现数据记录和/或读出。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套,减少旋转的盘和磁头互相作用的区域中的抖动。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套,有一个提高里衬清洁功能的装置设在盘套内,该装置也助于平稳盘。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软盘,例如一个磁性盘,有一个轴毂或中心板及其接线,使磁盘可高速旋转,而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将软盘和中心板或轴毂紧固的方法,方法简单,经济,将盘在中心板上精确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制造软盘套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以上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和其他的目的,本发明典型体现于一种软盘套,有很紧硬的中空套,有两个盖,有互相间隔的但基本平行的平内表面。一个软盘安装在这两内表面之间,在轴毂或中心板上旋转,软盘的两侧上典型用涂敷等方式设置诸如磁性或其它类型的记录媒质。在涂敷盘侧附近设相应的非织软纤维物里衬,里衬和盘夹在套的一对内表面之间。至少一个盖有一个中心孔,驱动轴可以从套外,通过这孔和记录盘轴毂连接。两盖的典型还有存取槽或窗,读/写头可通过该槽和盘接触,在盘上记记录介质中记入并/或提取数据,软盘套相对两侧上的存取槽对应或对正。
软盘盒内设有稳定装置,有一个或多个高起的垫或台,设在套的内表面上,至少和存取槽的上下边缘相邻(相对于盘经过存取槽的旋转方向而言)。突垫或突台确定有间距的相对表面部分,和里衬片配合,在盘在槽孔区去中将盘的旋转,基本限制中间旋转平面内,从而限制盘在槽孔中的垂直中间平面的运动。此外,最好在每一套盖的各相对内表面上,形成基本径向的第一及第二组突棱,高度基本统一,在两盖中有互相交叉关系,便有助于稳定。第一组突棱中的各个突棱是角间距的并有基本相等的角间距。第二组的突棱有相等的角间距,当套盖组装后,第一组的每一突棱在第二组的一对突棱之间。
软盘套完全组装后,使软盘和各相邻的里衬都处在套盖之间,相对突棱的向里突出的表面,和相应的与盘表面邻近的里衬接触并夹持该里衬,提高里衬的清洁功能,并增高稳定性。但是主稳定性是由径向侧附近的突垫或突台提供的(径向系相对于读/写存取槽中盘的中点而言)。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可视为上述改进的软盘套结构和盘轴毂结构的结合,改进的盘有超过600转/分钟的性能,在理想方案中基本达到1200转/分钟。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一部分是明显易见的,一部将在下文中叙述,其适应范围将在权利要求中说明。
因此本发明包括有结构,元件组合和部件布置等的设备和方法,方法中包括若干步骤,一个或多个这种步骤和其作步骤的关系,全部都在下文中详细叙述,其适应范围将在权利要求中说明。
为较全面了解本发明的性质及目的,应结合附图参阅下文较详细的叙述,附图内容如下:
图1为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软盘套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A为图1软盘套盖的内部俯视图;
图2B为图1软盘套另一个盖的内部俯视图;
图3为标准盘驱动轴和图1盘的轴毂板的对接表面,示其部分切开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图1中的软盘套组装后的带有部分剖视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按本发明原理制造的软盘,在1200转/分钟转速下旋转时,在软盘套中偏移的实验数据曲线图;
图6为表示软盘在市场了现有类型的软盘套中,在1200转/分钟转速下旋转时的实验数据曲线图。
图1至4为体现本发明原理的举例软盘套20。套20有一个基本紧硬的平中空盒,用一对盖22及24形成,二者在图2A及2B中显示细节。各盖22及24有基本平直的内表面,分别标号54及68。
套20有圆的磁性软盘26安装在轴毂28上。如本行所熟知,记录盘典型用圆形软聚合物薄膜(例如0.003英寸)制成。在盘的相对二侧上各涂覆磁性记录层30,诸如钡铁氧体,伽马铁氧体等等,形成相应的数据记录层。典型的,数据在盘每侧上的内外周缘之间的径向横宽约0.5英寸的环形记录区的轨道中记录。软盘套20的设计,是在符合理想数据传送速度的相对高转速下,稳定盘26的旋转性能。例如在图示的方案中,盘26的直径为3.5英寸。在盘26上涂敷有理想磁性记录材料(例如钡铁氧体),形成的线性位密度,在每英寸40,000通量变化范围内。为提供相当高的存储容量,盘26的格式,最好是以每英寸540轨来记录数据。线性位密度和轨密度的这个结合,使盘26的存储容量约达到每面记录10兆字节,两面记录20兆字节。在相当高的数据传送速度下操作这种记录盘也是极为理想的,例如每秒钟约达5兆赫兹或5百万通量跃变,这要求这种格式的盘旋转通过磁性读/写磁头的速度约为1200转/每分钟。
为了在软盘上取得相当高的磁道密度(例如超过每英寸300轨),而且软盘倾向于要随温度及湿度变化反应,而有非均匀的尺寸变化,盘和驱动系统的设计可能包括一个伺服系统,将磁头在选定的数据磁道上准确定位并保持接触。
在一种伺服系统中,磁道位置信号由磁盘上的信息产生。这些信息可能是从盘上记录的磁信号中取得的磁伺服信号,或者是从盘上形成的光带图形中取得的光伺服信号。体现本发明的盘套特别适用于光伺服信号类型,因为可很大提高旋转中的盘的稳定性大大有助于保持驱动装置中的光感测器和盘上的光伺服图形的运作关系。
关于使用有光伺服信号在上面而产生图形的盘的磁性记录系统的一个举例,参见同时待准的福特(V.E.Ford)等人1986年8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892,527号,该申请与本发明有共同的转让人,名为“磁性记录媒质及其伺服系统”本文引述作为参考。
作为对比,市上现售的3.5英寸软盘套的典型格式,为作135轨/英寸运转,并决定于磁性层的线性位密度,设计中每面有0.5至1.0兆字节的存储密度。一般讲,这种盘在300至600转/分钟下运转,使数据传送速度达0.25兆赫,或0.50兆赫。
由于本发明的盘套的目的是趋向于在有较高的位密度水平和高旋转速度下运行,所以盘在磁头/媒质接触面的稳定性,对高速度无误差的数据传送更加重要。
盘26中心设有圆孔36,由另外若干最好有等角距的副孔38围绕,孔38的安排为其圆心处在一个与孔36同心的圆上。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有六个这种副孔38,但盘26可按需要改变为多些或少些的孔。轴毂28由一个薄圆板或垫片40(厚约0.05英寸,直径约1.098英寸)形成,其中心圆孔41直径约与孔36相同,垫片40设在盘26的一侧,孔36及41同心对正。轴毂28还有一个软薄(例如0.1mm)平环42,最好用聚酯薄膜或其他结实的聚合片材料制成,有中心孔39,环42的内外径约与垫40的相同。环42的一侧敷有压敏粘合剂。环42设在盘26的另侧,和孔36同孔,其压敏粘合剂则与盘26接触,并通过每一副孔38。于是环42既和盘26粘合,又通过孔38,和垫片40粘合,将垫片40和盘26锁紧。可以看到软粘接环42和垫片40可用简单方法组装,形成轴毂28,轴毂和盘心的精确同心度,可用自动化放置设备或装配架保证。这种轴毂28可比现有技术领域的某些轴毂(例如索尼的3.5英寸盘的金属轴毂,直径约为1,220英寸)为小,所以记录盘的硬度较低(即较软),在最内部或最内部附近的轨道上有理想特征,在盘的全部记录区中柔软性变化小,并改善内轨道的记录质量。
垫片40的孔41的尺寸,最好能在标准盘驱动装置普通电机轴43上紧配合。这种轴典型有一个圆板44,紧靠轴端安装,从而使轴43的尖部49可以穿透,伸出板44的只侧,插入孔41。板44的有尖部49的一侧上,在与轴线径向偏离的位置上,安装有弹簧加载的滚柱轴承的驱动销45。销45由弹簧偏压,经常从板44上向外伸,其安装方法为使之可在与轴43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于是垫40也有一个槽46,也相似与垫的中心径向偏离,槽46有引入坡47,沿垫40圆周的切线从垫40的外表面向下,作锐角(即15°)伸展。与坡47的相对处,槽46形成一个陡接壁48。于是,当盘驱动装置的中心轴43的尖部49插入孔41时,盘驱动装置的可退缩的驱动销45,可沿坡47滑入槽46,和壁48接合,驱动盘。
如上所述,为将盘26封闭,盘套有一对盖22及24,典型地用ABS树脂注射成型为两块矩形板,各有竖边壁50及52,和另一盖的相应壁接合,形成在里面容纳盘26的一个矩形薄空间。盖22及24可用已知的许多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将对接的壁50及52连接,诸如粘合剂,超声焊接等等。
盖22的内表面54基本为平面,设一中心上的圆底闭合凹部56,有圆壁56a,直径略大于环42的直径,从而便于环42嵌入凹部56。凹部56的底部形成压力垫和/或耐磨垫57,和轴43的尖部49配合,下文中将对此有叙述。另一圆壁58,略大于盘26的直径,设在表面54上,与凹部56的壁同心。壁50最好有平表面,在内表面54上方有一样的高度,但凹部壁56a的高度则小很多。壁58的目的专作加强手段用,保持盖22的平整。
盖22还有存取槽60,典型为矩形,在盖22上通过,沿凹部56圆形的径向伸展,当盘26在凹部56中定位时,存取槽的长度足以暴露媒质30的记录区。为此,存取槽60从壁58的内缘径延伸到离凹部56外缘约0.12英寸处。
设有盘26旋转的稳定措施,可包括若干长突棱62,围绕凹部56径向分布,互相有角间距,并且和存取槽60的径向中线有角间距。突棱62在凹部56和壁58之间横过表面54伸展,但突棱端和凹部56及壁58也都有间距。
在图示的方案中,盖22设两条这种突棱62,互相的角间距为90°,而与存取槽60的径向轴线的角间距则为135度。
本发明的稳定措施的较重要的方面,在于有一种措施,形式为隆起的突台64及66,设在内表面54上,和存取槽60的每一径向边缘相邻,形成一对与表面54平行的隆突表面。在图示的方案中,突棱62从表面54的平面上垂直上升一个基本恒定的距离,然而小于壁50及58的高度。突台64及66的径向长度有限度,最好为存取槽60的径向全长,即从邻近的存取槽60的端部开始,而与凹部56有一个间距,到达一个与壁58有明确间距的位置。虽然与存取槽60的上游(相对于盘26旋转时通过存取槽60的前进方向而言)边缘相邻的突台64,可有从表面54上突起而与之平行的一表面,但是为了可以下文了解的原因,沿存取槽60下缘布置的突台66,最好在沿盘26的旋转方向上,用槽67将其分割。
盖24的内表面68有相似的布置,基本为平面,设有中心凹部70以容纳垫40,凹部70由与壁56a直径相同的圆壁70a围绕,另一圆壁72设在表面68上,尺寸与壁58相同,目的是为了加顶盖24。盖24也相似设磁头存取槽74,在盖上伸展,各方面都和存取槽60相同,当盖22与24合拢时,两个存取槽对正。有另一组在径向上伸展的长突棱76围绕凹部70径向伸展,相互间有角间距并和存取槽的中线有角间距。在图示的方案中,盖24设有三条这种突棱76,两条和存取槽60的中线的角距为90度,第三条和所述中线角距180度,从而当盖22及24合拢形成盘套时,使突棱76和突棱62互相交叉。
有设施和存取槽74的每一径向边缘相邻,图示为突台78及80,形成一对与表面68平行的隆突表面,尺寸及位置与突台64及66相似。下游突台80在其径向端部中间也有槽81,而上游突台78没有这种槽。
在图示的方案中,突棱62及76的径向长度约0.878英寸,宽约0.031英寸。突棱62及76的向内的上表面基本平坦,当盖22及24在壁50及52处合拢时,突棱62的向内的上表面处在的一个平面,与相对的突棱76的表面形成相似的平面,间距约为0.0174英寸,这两平面对称放置,等距离开其间的盘的中间旋转平面。其间距基本等于盘和二里补厚的相加。然而突棱76的分布方法,为当盖22和24正确合拢时(即存取槽74及60对正),突棱76和突棱62交叉,即基本在对应的一对突棱62的中间经向伸展。
在图示的方案中,上游突台64及78的径向长度约为0.850英寸,宽约0.158英寸。下游突台66及80的总量度大致相同,但由相应的槽67及81分开,槽的径向量度约为0.126英寸。
突台64及66的向内的上表面最好平坦,所处平面离开盘中间旋转平面,比突棱62的表面确定的平面,典型的更远离0.005英寸。突台78及80的向内的上表面所处的平面,比突棱76的表面确定的平面远离0.005英寸。从另一角度看,相对突台的距离,比相对突棱的距离大约0.010英寸。于是,突台在盘中间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每一对突台与中间平面距离约0.135英寸,使相应对正的相对突台之间的距离约为0.027英寸。
可理解到,在存取槽60及74附近从盖22及24上突出的突台的上表面,形状并不必须如上述,而可有各种形状。例如,突台的本身可形成槽或凹陷形成的若干分离的段。
盖24上的凹部70有同心圆孔82,直径小于凹部70的内径,因而在表面68的下面形成一个窄环,或扩孔84,围绕凹部70的内周缘。将盘26放入盘24中时,垫片40表面的外缘压在扩孔84上,并由扩孔84旋转支撑,然而孔82有足够的直径使驱动轴尖49和销45可以分别插入孔41和驱动槽46。显然扩孔84用于限制垫片40,使之基本不能偏心并且保持垫片在轴向上靠紧盘26而不离开。
本发明的稳定措施还包括一对软清洁里衬86及88,典型用诸如人造丝之类的非织物制的有中心孔的平圆片形成。里衬86及88的尺寸可使之分别嵌在圆壁58及72的内缘内,在凹部56及70中居中。里衬86及88典型厚度为0.007英寸。每个里衬86及88分别设径向槽口90及92,从各里衬的中心孔伸到外周缘。每槽口90及92的宽度,基本与相应盖22及24的相应存取槽74及60的宽度相同,设有槽口90及92以不阻挡存取槽。
里衬86及88不仅构成本发明稳定措施的一部分,并且还作为清洁纤维,清除记录盘26上的灰尘和碎屑,从而当记录盘26在盖内由驱动轴带动旋转,防止突棱和突台使敷层脱落和损坏。里衬86及88的直径略小于盘26的外直径,因而盘26在盘套20中旋转时,盘26的外缘不会和里衬86或88接触,从而避免盘制造过程中,可能在外缘上形成的毛刺,尤其在从带材上冲切时形成的毛刺,拉扯里衬,或将里衬损坏。里衬有部分粘附在相应的内表面54及68上,防止里衬随盘26旋转。
特别如图2A及2B中碎点所示,里衬86及88的内外周缘和盖22的相应表面54,及盖24的表面68等粘接,典型用超声波焊接。并且,里衬86在每一突棱62的两侧,和表面54作相似的接合,并在突台64及66的长边附近,除紧靠取槽的这些边缘外,与表面54接合。重要的是在里衬86和表面54之间,沿突台66两部之间的槽67处接合。里衬在存取槽60的下游侧的槽67焊接,防止在盘旋转时,盘26在里衬86上滑动,将里衬从表面54上掀起。里衬88在表面68上的粘合的方式,和里衬86在表面54上的粘合相似。同等重要的是可以看出,应留心防止将里衬86及88粘在任何突棱或突台的向内的表面上,以防在突棱或突台的这些表面上,和/或与之对应的里衬上造成不规则的间断,这些间断可能对盘的记录表面造成损坏。因此,在突棱和突台上,里衬有不粘附的部分。
特别如图4所示,盘套的装配,是将里衬86和88的连接部分和盖22和24的内表面相粘合,里衬的切口90及92和盖上相应磁头存取槽74及60对正。里衬86的中心孔放在凹部56的周围,里衬88的中心孔也相似放在凹部70的周围。盘26的定位使垫40保持在扩孔84中。壁50及52的部分互相粘合,从而盘26在覆在盖22及24的交叉突棱和突台上的相应里衬86及88之间的一个平面中伸展,由里衬轻轻夹持其间。将盘套放在数据记录和重放系统的盘驱动装置中时,轴43的尖部49从轴毂28的中心孔41中伸出,足以使尖部49接触压力垫57,保证盖22不会向盘26弯入。如已熟知,当盘套在数据记录及重放系统中时,有一个或几个磁头通过磁头存取槽60及74,和盘的相对侧上的记录层30配合运转。
当盘26在盘套20中旋转时,突棱62及76用于将每一里衬86及88压在盘套26的相对侧上,促进里衬的清洁作用。突棱62及76和里衬86及88结合,对盘26的旋转,在盘驱动装置的给力方向上,施加轻微的阻力。可以理解到软盘在其本身的平面中旋转时,呈现某种内在的抖动(即盘部分的垂直其中间旋转平面的运动)。盖22上的突台64及66和盖24上的突台78及80,和里衬86及88结合,显著降低这种抖动。至于突台,用于将覆盖突台的里衬部分定位,将盘的旋转局限于存取槽区域中的盘中间旋转平面内。突棱62及76,盖22的突台64及66,盖24的突台78及80,和里衬86及88等的结合,提供盘较大的稳定性,尤其是盘在横过存取槽60及74形成的区域的部分时的稳定性;据信盘的垂直旋转平面的动作的稳定性之所以取得,是因为这些元件的组合形成一个选定的窄通道,使盘在盘套中可在关键点内旋转。但是假如突棱和突台的向内的上表面的区域相对增大,便可能造成里衬和盘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将推动盘旋转需要的转矩,增高到不合理的水平。
还可以理解到为了表达简单起见,本发明的盘套没有包括若干在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要求的项目。例如,盘套应该在磁头存取槽上有一个可滑动的盖,当盘套不在盘驱动机构中时保护存取槽,但将盘套插入盘驱动机构中便自动移开,使读/写磁头可以和盘上的记录媒质接触。与此相似,盘套的外表面上可附加辅助装置,将盘套放入这种机构中时,将盘套在记录盘驱动机构中定位,或在固定位置上锁定。
实施图1至4所示本发明的原理的盘套取得的稳定性,通过测量标准型盒中盘在1200转/分钟下通过存取槽60及74时,在横向上与中间旋转平面的偏离而决定。作为比较,用一个索尼公司型号为OM-D    3440的传统微型盘套,数据盘的量度与上述标准型相似在转速1200转/分钟下旋转。在两种盘套的存取槽下方的对应15个点上,测量盘的偏移。在图5和图6中,用曲线表示测量的结果。
在图5及6中,纵座标的零点表示软盘的理想旋转平面或中间旋转平面(即无偏移),纵座标以0.001英寸标度。两者的横座标表示从盘的最内位置开始,在径向上通过记录区的从“a”至“e”的各不同位置,从最内数据轨道上的用“a”表示的最内位置,到最外数据轨道上的用“e”表示的最外位置。盘的垂直方向,也就是垂直中间旋转平面的偏移,在图和图6中,用曲线表示测量的结果在a,b,c,d,e位置上的、与各存取槽径向中心线垂直的方向上分布的三个不同位置上测量。在图5及6中,附在每一位置a,b,c,d,e上的下标1,2及3,分别表示位置在存槽取槽的径向中心线上,或在其右侧,即在中线的下游,或在其左侧,即中线的上游侧。每次测得的偏移的上限,在图5及6中用-X标志,下限用口形标志。从图6中可见,传统盘套的偏移幅度可达10×0.001英寸,而最低偏移量特别与外轨道相近,约在4至7.5×0.001英寸之间。对比之下,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稳定盘的运转中,盘偏移显著下降,幅度约在1至1.5×0.001英寸内。重要的是这里的最小偏移量趋向于盘的内缘,而与现有技术领域趋向于外缘不同。在图5显示的本发明标准型盘套中,试验盘的偏移量,显然在横过径向伸展的记录区的方向上,比图6所示现有技术领域中的盘套的盘的偏移均匀,这表明有较高的稳定性。
由于对上述设备可作某些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涉及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人的意图,是应将全部上文所述和附图所示的内容,解释为举例说明,而无制约意义。

Claims (20)

1、一种软盘套,其特征包括有:
一个数据记录软盘;
一对基本刚性的相对连接的盖,所述的盘位于其间,形成一个盘套,盘套有二个有间距的基本平的且平行的内表面,其间设该盘,盘围绕一条基本与该内表面垂直的轴线,在与该内表面有间距而与基本平行的一个中间平面中旋转,每个盖有一个贯通其内表面的存取槽,供与该盘的相对表面接触,作数据记录和/或读出用,每一存取槽和该另一个盖上的存取槽按正对关系设置,存取槽有相对于盘通过该存取槽旋转的方向的上下游边缘;
一对软盘清洁里衬,每一个里衬设在所述的盘套内,设在内表面和该盘的邻近表面之间,一部分粘附在与之相邻的内表面上,防止随该盘旋转,其选定的不粘附表面,用于和附近的该盘表面作擦拭接触,该里衬各有一个挖空部,以避免遮挡相应的存取槽;
盘旋转时将其在与中间旋转平面垂直方向上的动作稳定的装置,在每一个内表面的与存取槽的上下边缘相邻内表面上,有基本刚性的突台,将每一里衬的相应部分在邻近的突台上定位,将盘的旋转,在该存取槽区域中,基本限制在该中间旋转平面内。
2、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该稳定装置另外在该盘套的每一内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基本刚性的径向伸展的突棱,将附近的里衬的不粘附覆盖部分外推,使其和邻近的盘表面有擦试接触关系,各突棱互相间有角位偏置,其量度为比突台更向里靠近盘的中间旋转平面。
3、如权利要求2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一个内表面上面,有两条有角间距的突棱,另一内表面上有三条有角间距的突棱,和所述的一个内表面上的两条突棱,有等角距交叉设置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存取槽为径向伸展的槽孔,所述的一个内表面上的两条突棱,约和该存取槽的径向中线偏离135度,在所述的另一内表面上的其中两条突棱,各和所述的中心线偏离约90度,而第三条突棱与所述的中心线偏离约180度。
5、如权利要求2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突棱的量度为沿其长度有恒定的高度,而相对内表面上的突棱的向内的表面,所处平面的间距基本等于盘和所述的两里衬厚度的相加。
6、如权利要求5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突台的量度为沿其长度有恒定的高度,而相对内表面上的突台的向内的表面,所处平面的间距,比盘和所述的两里衬相加的厚度约大0.01英寸(0.25mm)。
7、如权利要求6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突棱的该向内的表面所处的平面,在盘中间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
8、如权利要求7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突台的该向内的表面所处的平面,在盘中间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
9、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软盘安装在一个中心轴毂上,一个盖上有一个开口,形成盘外驱动装置的进口,从而盘驱动装置可与所述的轴毂连接,使盘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软盘有一个中心孔,由若干副孔围绕,所述的轴毂有一个有粘合剂表面的软性环和一个基本刚性的圆板,软环通过将粘合剂表面和所述的软盘一个表面粘合,并且尺寸足以覆盖该副孔,使软环和所述的中心孔同心,刚性圆板设在所述的软盘的另一表面上,与所述的中心孔同心,用粘合剂通过副孔,和软环的粘接表面粘合,保持和所述的软盘的另一表面的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0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刚性圆板有尺寸足以容纳盘驱动装置的传动轴的中心孔。
12、如权利要求1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刚性圆板有和中心孔偏置的驱动槽,容纳和所述的驱动轴连接的偏置驱动销。
13、如权利要求12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驱动槽有第一及第二径向边,在第一径向边处有一个坡部,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径向边,从所述的刚性圆板的外平表面,向下作有角度的伸展,在该第二径向边处有一个陡接面,可和驱动销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0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一个所述的平内表面形成有一个第一中心凹部,容纳软盘的轴毂的刚性圆板,该第一凹部由第一圆壁圈围,限制刚性圆板垂直于软盘在所述的中间平面中旋转的轴线的运动,而其内径大于所述的圆板直径,并有一个有中心孔的同心扩孔,限制该刚性圆板的轴向运动,其内径大于该圆板的直径。
15、如权利要求14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另一所述的平内表面上面形成第二中心凹部,容纳所述的软盘另侧上的软环,所述的第二凹部由和第一圆壁相对、并有基本相同尺寸的第二圆壁圈围。
16、如权利要求15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有第三及第四圆形壁给予该盘套的刚度,每一个壁的内径大于砼痰闹本叮谌诖右桓銎奖砻嫔贤黄穑谒谋谠虼恿硪桓霰砻嫔贤黄穑昧奖谕奈频谝患暗诙诓⒒ハ嘞喽浴?
17、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清洁里衬为圆形,直径略小于软盘的直径,和软盘同心放置。
18、如权利要求2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每一与所述的存取槽下游边缘相邻设置的突台有一条槽,所述的里衬的相应的覆盖部分在该槽中固定。
19、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所述的稳定装置将该里衬定位,使之和盘作选定运转的接触,以减小盘的抖动。
20、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盘套,其特征为该盘为磁性记录盘。
CN88109039A 1987-09-28 1988-09-28 软盘盒 Expired CN1010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1,995 1987-09-28
US07/101,995 US4814926A (en) 1987-09-28 1987-09-28 Flexible disk casse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3A true CN1032463A (zh) 1989-04-19
CN1010521B CN1010521B (zh) 1990-11-21

Family

ID=2228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9039A Expired CN1010521B (zh) 1987-09-28 1988-09-28 软盘盒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4814926A (zh)
EP (1) EP0309727B1 (zh)
JP (1) JPH01125778A (zh)
KR (1) KR0131770B1 (zh)
CN (1) CN1010521B (zh)
AT (1) ATE73956T1 (zh)
AU (1) AU603703B2 (zh)
BR (1) BR8803981A (zh)
CA (1) CA1312949C (zh)
DE (2) DE3869305D1 (zh)
DK (1) DK536988A (zh)
ES (1) ES2010643A4 (zh)
GR (1) GR890300108T1 (zh)
MX (1) MX164885B (zh)
NO (1) NO883445L (zh)
PT (1) PT883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326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锅盖与烹饪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2375A (en) * 1987-09-14 1989-03-17 Hitachi Maxell Disk cartridge
JPH025175U (zh) * 1988-06-17 1990-01-12
US5191497A (en) * 1988-07-01 1993-03-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agnetic disk pack and magnetic disk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head touch
US5083231A (en) * 1990-08-13 1992-01-2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ibbed cleaning apparatus for disk cartridges
US5537281A (en) * 1994-10-18 1996-07-16 Iomega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k cartridge having disk stabilization means
US6215620B1 (en) * 1995-09-14 2001-04-10 Imation Corp. Data storage diskette with modified hub
JPH09282835A (ja) * 1996-04-17 1997-10-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980791A (en) * 1996-07-17 1999-11-09 Imation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a molded-in lifter for cleaning a flexible magnetic disc
WO1998007152A1 (fr) * 1996-08-08 1998-02-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rtouche de disque magnetique
US6130806A (en) 1996-12-26 2000-10-1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Disk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improved magnetic disk medium including an annular reinforcing member
JPH10340558A (ja) * 1997-06-06 1998-12-2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969915A (en) * 1997-11-12 1999-10-19 Iomega Corporation Disk cartridge with medium distortion neutralizing projection
USD410644S (en) 1998-05-12 1999-06-08 Castlewood Systems, Inc. Audio, video, and computer data cartridge
USD424048S (en) * 1998-05-12 2000-05-02 Castlewood Systems, Inc. Video and computer data cartridge
USD418828S (en) * 1998-05-12 2000-01-11 Castlewood Systems, Inc. Element of an audio, video and computer data cartridge
USD411533S (en) 1998-05-12 1999-06-29 Castlewood Systems, Inc. Element of an audio video and computer data cartridge
JP2000011582A (ja) * 1998-06-24 2000-01-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01093224A (ja) * 1999-09-22 2001-04-06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フロッピー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6711102B1 (en) * 1999-11-25 2004-03-23 Matsushita Electrical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o-optical cleaning disk
BE1013849A3 (fr) * 2000-11-22 2002-10-01 Megamedia Corp Procede de fixation du garnissage d'une disquette.
KR100788651B1 (ko) * 2002-01-10 2007-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
JP2004030705A (ja) * 2002-06-21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065941A (ja) * 2004-08-26 2006-03-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5768A (en) * 1973-06-20 1976-08-17 Genisc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movable cartridge flexible disc memory apparatus
US4152740A (en) * 1977-03-16 1979-05-01 Arvin Industries, Inc. Magnetic disc recorder and cassette
US4149207A (en) * 1977-10-25 1979-04-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flexible magnetic disk assembly
US4301486A (en) * 1979-06-04 1981-1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 System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flexibl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a
JPS5736473A (en) * 1980-08-14 1982-02-27 Sony Corp Rotating driving device
JPS6138145Y2 (zh) * 1980-08-14 1986-11-04
JPS5766568A (en) * 1980-10-09 1982-04-22 Canon In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GB2100048B (en) * 1981-05-30 1985-08-21 Sony Corp Cleaning flexible magnetic disc cassettes
US4577251A (en) * 1982-03-12 1986-03-18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disc cassette having disc flattening means
EP0101011B1 (en) * 1982-08-05 1988-11-02 Hitachi Maxell Ltd. Recording disc cartridge
JPS59203280A (ja) * 1983-05-02 1984-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デイスクカ−トリツジの製造方法
US4626949A (en) * 1983-05-19 1986-12-02 Verbatim Corporation Magnetic record disk cleaning and stabilizing assembly
EP0146656B1 (en) * 1983-12-21 1987-1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 disk cartridge having a flexible disk storage medium and a disk file including such a cartridge
DE8516550U1 (de) * 1985-06-07 1985-08-08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Schutzhülle
KR940005567B1 (ko) * 1985-07-23 1994-06-20 히다찌마구세루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크 카트리지
CA1258122A (en) * 1985-09-27 1989-08-01 Rogers B. Downey Magnetic disk cassette having internal biasing ribs
JP2783931B2 (ja) * 1992-02-12 1998-08-06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フロッピーデイスク搬送回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326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锅盖与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3869305D1 (de) 1992-04-23
MX164885B (es) 1992-09-30
AU603703B2 (en) 1990-11-22
AU2281588A (en) 1989-04-06
DE309727T1 (de) 1989-08-03
CA1312949C (en) 1993-01-19
JPH01125778A (ja) 1989-05-18
ATE73956T1 (de) 1992-04-15
NO883445L (no) 1989-03-29
CN1010521B (zh) 1990-11-21
DK536988D0 (da) 1988-09-27
EP0309727B1 (en) 1992-03-18
KR890005733A (ko) 1989-05-16
GR890300108T1 (en) 1990-01-19
KR0131770B1 (ko) 1998-04-15
ES2010643A4 (es) 1989-12-01
PT88382A (pt) 1989-07-31
US4814926A (en) 1989-03-21
EP0309727A1 (en) 1989-04-05
DK536988A (da) 1989-03-29
NO883445D0 (no) 1988-08-03
BR8803981A (pt) 198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3A (zh) 软盘盒
US4590532A (en) Magnetic disk assembly cartridge for same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same
US6532210B2 (en) Disk-typ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crack hindering element
KR920008679A (ko) 변환기 위치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0314010B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isk
JPS6273477A (ja) デイスクカ−トリツジ
CA1077168A (en) Rotary head assembly
KR20010030059A (ko) 턴테이블 및 디스크 구동장치
CN1162815A (zh) 用于将磁盘媒体装入磁盘驱动器的方法
US6459675B2 (en) Self-compensating balancer for disk player and turntable for the same
US20070176044A1 (en) Tape re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S5843099Y2 (ja) カセツトデイスク
JPH0547127A (ja) デイスク
JPH0115035Y2 (zh)
JPH0319097Y2 (zh)
US7757247B2 (en) Small form factor optical/magnetic disk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JP2796192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ヘッドドラム装置
JPS6045987A (ja) 磁気シ−ト用ジヤケツト
JPH0132206Y2 (zh)
JPS6144261Y2 (zh)
JPS58165779U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イスク装置
JP2882080B2 (ja) テープガイドドラム装置
JPH0319098Y2 (zh)
KR100514252B1 (ko) 디스크기록매체
KR960004071B1 (ko) 디스크카트리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