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9796A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39796A CN103239796A CN2013101359093A CN201310135909A CN103239796A CN 103239796 A CN103239796 A CN 103239796A CN 2013101359093 A CN2013101359093 A CN 2013101359093A CN 201310135909 A CN201310135909 A CN 201310135909A CN 103239796 A CN103239796 A CN 1032397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section
- drainage
- drainage tube
- center tubes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包括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该槽管段包括中心管体和N个沿中心管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支撑体,支撑体的将中心管体外部分割成N个扇形区域的引流通道,支撑体的外部设有外管壁,外管壁上设有与N个扇形区域对应的N个条形槽口作为引流口,所述的中心管体侧部设有若干个冲洗孔将中心管体内部与扇形区域连通,中心管的一端封闭;所述的供液管段一端为单头塑针,供液管段的另一端与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开口的一端之间设有匹配的锥度接头,所述的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封闭的一端的外壁接入固定接头与引流管段的一端连接成一体。该引流管一端冲洗,一端引流,冲洗和引流可同时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多年来,国内外医护人员不断探讨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也应用了一些措施预防切口感染,虽有一定效果,但很多方法比较繁琐,还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量。例如,有延迟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的方法,一方面患者需经历两次手术,增加了痛苦和心理负担;另外,敞开的皮下组织及皮肤一般渗液较多,切口辅料很容易浸湿,换药的次数明显增加。还有留置皮下引流条的方法,切口渗液也是明显增加,需要频繁换药。这些方法我们临床上都用过,因其有种种缺点,我们也一直研究有新的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有不少报道称封闭创面的负压治疗技术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创伤、各种难治性慢性创面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借鉴于此技术,我们自创了一种新的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采用脑室引流管剪侧孔,手术关腹时埋于皮下组织和腹肌前筋膜之间,一端盐水冲洗,另一端保持持续负压吸引。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一些腹腔严重污染,估计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的患者采用此方法,结果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较预期明显减少。我们亦设计了相应的前瞻性研究,已经证明了:通过自制皮下引流管这种办法可以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率及加快腹部感染切口愈合。目前已有相应的文章在国内外发表。但是本技术所用引流管是脑室引流管剪侧孔而制成,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受脑室引流管规格的限制,比如型号,长度等。且临床上用到该技术时,因没有成品,每次使用时均需通过对脑室引流管进行剪侧孔等加工,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及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字量。所以,我们可成批生产更符合临床需要的各种型号、质地、和长度的皮下引流管,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能免除医务人员每次均需对引流管进行加工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包括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该槽管段包括中心管体和N个沿中心管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支撑体,支撑体的将中心管体外部分割成N个扇形区域的引流通道,支撑体的外部设有外管壁,外管壁上设有与N个扇形区域对应的N个条形槽口作为引流口,所述的中心管体侧部设有若干个冲洗孔将中心管体内部与扇形区域连通,中心管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N≥3;
所述的供液管段一端为单头塑针,供液管段的另一端与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开口的一端之间设有匹配的锥度接头,所述的供液管段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封闭的一端的外壁接入固定接头与引流管段的一端连接成一体,引流管段的另一端设有锥度接头。
所述的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均为柔性软管。
所述的单头塑针、两个锥度接头、固定接头材料均为ABS;流量调节阀为PP;槽管段为PU。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引流管一端冲洗,一端引流,冲洗和引流同时进行,能够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技术操作简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该引流管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能够保证切口表面的干洁,避免了切口感染后渗液严重须经常换药的过程,减少患者的痛苦。
皮下留置引流管进行冲洗及负压吸引有以下作用:
① 持续负压吸引可以主动引流,伤口内积液或坏死组织能被及时引出,减少了培养基和细菌量的炎性介质
② 降低了切口内的压力,有利于改善血供,加快肉芽组织生长。
③ 减轻组织水肿。
④ 通过机械方式刺激细胞增殖。
⑤ 负压吸引下,可以消除皮下组织的死腔。
⑥ 密闭的引流系统,可以减少逆行感染。
⑦ 冲洗能防止引流管堵塞,以免坏死组织残留与引流管内或成为感染源。
⑧ 该引流管的槽管段上设置的中心管体和冲洗孔,使其具备了很强的冲洗能力,并且在弯折的情况下也不易堵塞,具备防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 单头塑针、2. 流量控制阀、3.供液管段、4.锥度接头A、5.槽管段、6.固定接头、7.引流管段、8.锥度接头B、5-1.中心管体、5-2.支撑体、5-3.外管壁、5-4.引流通道、5-5.条形槽口、5-6.冲洗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包括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该槽管段包括中心管体和N个沿中心管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支撑体,支撑体的将中心管体外部分割成N个扇形区域的引流通道,支撑体的外部设有外管壁,外管壁上设有与N个扇形区域对应的N个条形槽口作为引流口,所述的中心管体侧部设有若干个冲洗孔将中心管体内部与扇形区域连通,中心管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N≥3;
所述的供液管段一端为单头塑针,供液管段的另一端与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开口的一端之间设有匹配的锥度接头,所述的供液管段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封闭的一端的外壁接入固定接头与引流管段的一端连接成一体,引流管段的另一端设有锥度接头。
所述的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均为柔性软管。
所述的单头塑针、两个锥度接头、固定接头材料均为ABS;流量调节阀为PP;槽管段为PU。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皮下引流管的放置:
应用于预防切口感染时:根据切口皮下组织的厚度选用相应直径的槽管段,原则为不增加缝合皮肤时的张力。根据实际需要的切口长度将槽管段进行剪裁,然后将槽管段与锥度接头A连接放置于腹肌前筋膜与皮下脂肪之间,从切口上下端另戳孔引出,有侧孔部分的槽管段不能超出皮肤。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需紧密,不能漏水。缝合毕用生理盐水试冲洗,如有漏水另行缝合加密。最后缝合两个戳孔将引流管段固定。引流管段放置的方向一般为接冲洗液的一端位于切口近心端。
对于已经发生切口感染时:所有患者在清除皮下坏死组织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及Ⅲ型安尔碘溶液冲洗切口,500-1500ml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根据切口皮下组织的厚度选用相应直径的槽管段,原则为不增加缝合皮肤时的张力。根据实际需要的切口长度将槽管段部分进行裁剪,然后将槽管段与锥度接头连接放置于腹肌前筋膜与皮下脂肪之间,从切口上下端另戳孔引出,有侧孔部分的槽管段不能超出皮肤。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需紧密,不能漏水。缝合毕用生理盐水试冲洗,如有漏水另行缝合加密,最后缝合两个戳孔将引流管段固定。引流管段放置的方向一般为接冲洗液的一端位于切口近心端。
二.皮下引流管的冲洗及负压吸引:
术后第二天开始用单头塑针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单头塑针类似于输液器的接头,在临床上应用较方便,和临床输液相似,通过单头塑针直接插入输液瓶的橡胶塞。流量调节阀可以调节冲洗液的流速,与临床输液相似。下端锥度接头接负压引流瓶连接医院的中心负压。通过调节医院负压装置的压力,可以实现切口内压力的调节。保持负压100~150mmHg(1mmHg=0.133kPa)之间并持续抽吸。冲洗液调整好滴速约为40-50滴/min。
三、皮下引流管的拔除:
冲洗3天后于第4天拔除该引流管。若引流管引出的坏死组织较多,可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本发明的设计为锥度接头与槽管段可分离,引流管可以分为两部分。所以拔除引流管时从切口上下两端同时用力拔除,锥度接头与槽管段在切口内分离,分别从切口上下两端拔出,拔出后,皮下组织隧道内常有少许渗液,可以由上到下用纱布挤压切口,将切口内的少量积液挤出,避免积聚后引起切口感染。
四.皮下引流管的放置,冲洗及负压吸引的要点:
①腹膜及皮肤缝合紧密,放置引流管连接负压后,使皮下组织成为一个“负压腔”,但不能留有死腔,起到充分的主动引流作用,防止液体积聚,细菌繁殖。
②槽管段直径的大小可根据皮下组织的厚度适当选择,以不增加皮肤缝合时的张力为宜,没有固定的标准。
③冲洗的目的在于保持引流装置的通畅,保证切口内在负压作用下保持湿润干燥的环境。皮下组织在术后仍有部分组织继续坏死,若单纯负压吸引,很容易使引流管堵塞,盐水冲洗后,常可见坏死组织冲出。但冲洗的压力过大而负压吸引压力不足时会有液体从切口漏出,使切口表面潮湿,反而增加感染率,可调节冲洗瓶的高度来调节冲洗的压力。
④负压吸引时压力以100~150mmHg为宜。压力过大时由于槽管段的质地较软,管腔塌陷,侧孔压闭,有效槽管段减少,皮下组织也因吸力太大而紧贴槽管段堵塞侧孔,引流效果反而减小。压力过小时,引流效果弱且有液体从切口表面漏出。
⑤肥胖或者术后皮下组织排出较多的坏死组织者,虽然放置了皮下引流管进行冲洗和吸引,但是皮下引流管比较容易堵塞,坏死组织易残留在皮下的多孔管内,所以宜术后3天内每天多次加大冲洗流量和负压,快速冲洗数分钟将槽管段内的坏死组织冲出后再缓慢冲洗。
⑥引流管不宜长时间放置,一般3-5天,引流管本身作为异物,表面容易有细菌定植,长时间放置反而作为感染源。
Claims (3)
1.一种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包括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其特征是:该槽管段包括中心管体和N个沿中心管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支撑体,支撑体的将中心管体外部分割成N个扇形区域的引流通道,支撑体的外部设有外管壁,外管壁上设有与N个扇形区域对应的N个条形槽口作为引流口,所述的中心管体侧部设有若干个冲洗孔将中心管体内部与扇形区域连通,中心管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N≥3;
所述的供液管段一端为单头塑针,供液管段的另一端与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开口的一端之间设有匹配的锥度接头,所述的供液管段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槽管段的中心管体封闭的一端的外壁接入固定接头与引流管段的一端连接成一体,引流管段的另一端设有锥度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液管段、槽管段、引流管段均为柔性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头塑针、两个锥度接头、固定接头材料均为ABS;流量调节阀为PP;槽管段为PU。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59093A CN103239796A (zh) | 2013-04-19 | 2013-04-19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59093A CN103239796A (zh) | 2013-04-19 | 2013-04-19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39796A true CN103239796A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8919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359093A Pending CN103239796A (zh) | 2013-04-19 | 2013-04-19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39796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1015A (zh) * | 2015-07-21 | 2015-09-30 | 兰州大学 | 三腔负压伤口冲洗引流管 |
CN110327539A (zh) * | 2019-08-16 | 2019-10-15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专用于胸骨感染伤口的一体式冲洗引流管 |
CN111298273A (zh) * | 2020-04-16 | 2020-06-19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回肠造口扩张器 |
CN111588965A (zh) * | 2020-05-20 | 2020-08-28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一种引流效果好的ercp手术用引流管 |
CN113082473A (zh) * | 2021-05-08 | 2021-07-09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手术用外引流导尿管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40026A1 (en) * | 1973-08-06 | 1975-03-07 | Rhone Poulenc Sa | Drain for medical use - has external lengthwise groove communicating with interior passage |
US4413987A (en) * | 1982-02-02 | 1983-11-08 | Schwartz Nathan H | Wound irrigation system |
CN2798954Y (zh) * | 2005-06-09 | 2006-07-26 | 广元市四一零医院 | 一种密闭式双管胸腔灌洗引流装置 |
CN2915121Y (zh) * | 2006-05-31 | 2007-06-27 | 丁强 | 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 |
CN201194962Y (zh) * | 2008-05-15 | 2009-02-18 | 李雷祥 | 防堵塞膀胱冲洗器 |
CN201631763U (zh) * | 2010-03-04 | 2010-11-17 | 杨佐明 | 灌洗管 |
CN102100934A (zh) * | 2009-12-17 | 2011-06-22 | 张治家 | 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 |
CN201921286U (zh) * | 2010-12-30 | 2011-08-10 | 雷林革 | 封闭负压双向引流管 |
CN203235125U (zh) * | 2013-04-19 | 2013-10-16 | 郑州迪奥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
2013
- 2013-04-19 CN CN2013101359093A patent/CN1032397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40026A1 (en) * | 1973-08-06 | 1975-03-07 | Rhone Poulenc Sa | Drain for medical use - has external lengthwise groove communicating with interior passage |
US4413987A (en) * | 1982-02-02 | 1983-11-08 | Schwartz Nathan H | Wound irrigation system |
CN2798954Y (zh) * | 2005-06-09 | 2006-07-26 | 广元市四一零医院 | 一种密闭式双管胸腔灌洗引流装置 |
CN2915121Y (zh) * | 2006-05-31 | 2007-06-27 | 丁强 | 防堵式腹腔冲洗引流管 |
CN201194962Y (zh) * | 2008-05-15 | 2009-02-18 | 李雷祥 | 防堵塞膀胱冲洗器 |
CN102100934A (zh) * | 2009-12-17 | 2011-06-22 | 张治家 | 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 |
CN201631763U (zh) * | 2010-03-04 | 2010-11-17 | 杨佐明 | 灌洗管 |
CN201921286U (zh) * | 2010-12-30 | 2011-08-10 | 雷林革 | 封闭负压双向引流管 |
CN203235125U (zh) * | 2013-04-19 | 2013-10-16 | 郑州迪奥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1015A (zh) * | 2015-07-21 | 2015-09-30 | 兰州大学 | 三腔负压伤口冲洗引流管 |
CN110327539A (zh) * | 2019-08-16 | 2019-10-15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专用于胸骨感染伤口的一体式冲洗引流管 |
CN111298273A (zh) * | 2020-04-16 | 2020-06-19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回肠造口扩张器 |
CN111588965A (zh) * | 2020-05-20 | 2020-08-28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一种引流效果好的ercp手术用引流管 |
CN113082473A (zh) * | 2021-05-08 | 2021-07-09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手术用外引流导尿管 |
CN113082473B (zh) * | 2021-05-08 | 2022-07-29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手术用外引流导尿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4521393A (ja) | 洗浄装置、および洗浄装置を含むカテーテルキット | |
CN103239796A (zh)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
CN204106683U (zh) | 一种腹腔冲洗引流渗液管理装置 | |
CN205307581U (zh) | 双套引流冲洗管 | |
CN203235125U (zh) |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
CN106215255B (zh) |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235071U (zh) | 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
CN206214484U (zh) |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 | |
CN216986028U (zh) | 一种恶性胸腹腔积液引流专用控制管 | |
CN206777603U (zh) | 防感染导尿管 | |
CN212262025U (zh) | 一种半自动乳腺脓肿腔灌洗机 | |
CN212439543U (zh) | 可持续冲洗式吸引套管 | |
CN211535914U (zh) | 一种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冲洗装置 | |
CN103212129A (zh) | 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 |
CN211609987U (zh) |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 |
CN215351045U (zh) | 一种一次性胸腹腔穿刺留置导管 | |
CN220370244U (zh) | 一种膀胱冲洗器 | |
CN215995017U (zh) | 一种改进的肛瘘术后引流冲洗装置 | |
CN201543096U (zh) | 扩张器 | |
CN215129747U (zh) | 一种肛周脓肿穿刺引流装置 | |
CN218739842U (zh) | 一种可持续负压冲洗的腹腔引流管 | |
CN213667163U (zh) | 一种化脓性关节炎持续负压引流灌洗器 | |
CN111658853A (zh) | 负压吸引辅助管 | |
CN207024379U (zh) | 一种肛瘘冲洗浮线 | |
CN215230923U (zh) | 一种糖尿病足换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