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609987U -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9987U
CN211609987U CN201921986489.9U CN201921986489U CN211609987U CN 211609987 U CN211609987 U CN 211609987U CN 201921986489 U CN201921986489 U CN 201921986489U CN 211609987 U CN211609987 U CN 211609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puncture
needle
connecting part
indwelling cann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64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亚洲
全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Sheng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64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9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9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9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包括:穿刺针芯,穿刺针芯包括针管,形成于针管的第一端的针尖,以及固定设置在针管的第二端的针芯连接部;留置套管,留置套管可脱卸地套设在针管外部,留置套管靠近针尖的一端为第一端,靠近针芯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二端;留置套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管连接部;穿刺针芯向外拔出并由留置套管的第二端与留置套管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次穿刺即可实现穿刺抽脓及留置套管放置,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旦穿刺成功即可立即引流减压,相比现有技术,不再需要其他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

Description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囊腔引流治疗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初产妇更多见,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在产妇哺乳期的任一时间点都可能发生。病原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侵而导致感染,而乳腺脓肿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严重炎症阶段,往往有的病人自行在家经过不恰当的处理,或者经过多日病程,导致单纯的炎症发展成乳腺脓肿。形成了脓肿就必须及时的加以引流,甚至还要把口开大些,传统的手术处理还要做“对口引流”,用大量的纱布填塞,每天换药,更换这些纱纱布,直到伤口愈合,其过程甚是痛苦,医生的工作量也相当大。
目前,也有部分医院或者医生尝试微创方法治疗脓肿,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穿刺抽脓法,第二种为穿刺置管引流法。
第一种穿刺抽脓法指通过注射器抽脓的方法将脓液吸出,可以避免手术之苦,为了保障穿刺抽脓成功一般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这种方法的优势为只有一个表皮的抽脓针眼,第二天即可愈合。
但是,穿刺抽脓法适应症为脓肿液化很完全的脓腔,如果脓腔内很多类似于奶酪、奶渣等固态的分泌物就很容易堵塞针头,抽脓效果就大大减弱了;而且穿刺抽脓法还存在一个不足就是只有在抽脓的时候才有治疗的效果,不能持续将脓液排出,如果再次出现脓液又需要二次穿刺,所以对于过大脓腔不太适合,也存在难以将脓液清除干净,残余脓液可引起慢性炎症的风险。另外,抽脓需要医生用手动抽取脓液,增加医生的负担,从而导致每天的就诊量受限。
第二种穿刺置管引流法指的是将一根引流管放置在脓腔里并加以固定。因为引流管直径大于注射器针头直径,对固态粉渣样分泌物也有较好的引流效果。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因为引流管持续放置,所以有持续引流的效果,脓腔内分泌物可持续排出。而且术后还可通过引流管对脓腔进行冲洗,促进脓液尽快彻底的排出。但是现有引流管直径远大于注射器针头直径,创口会远大于注射器的创口,而且穿刺形成通道和设置引流管分两步进行,即需要先通过其他方式穿刺形成通道,再通过辅助装置将引流管设置在通道中,导致操作麻烦,而且由于分步进行,在形成通道之后,脓液势必流出,进一步增加清理工作量。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其他硬质装置包裹引流管,从而使穿刺和放置引流管一次完成的,但是由于硬质装置包裹引流管的外部,需要其他操作步骤使二者脱开,并拔出硬质装置之后才能开始引流,显著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操作时间。而且硬质装置包裹在外部并脱出的过程进一步增大了创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有效降低病患痛苦的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组件,包括:穿刺针芯,穿刺针芯包括针管,形成于针管的第一端的针尖,以及固定设置在针管的第二端的针芯连接部;留置套管,留置套管可脱卸地套设在针管外部,留置套管靠近针尖的一端为第一端,靠近针芯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二端;留置套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管连接部;穿刺针芯向外拔出并由留置套管的第二端与留置套管分离。
进一步地,留置套管套设在穿刺针芯上时,针尖位于留置套管第一端的外部。
进一步地,针芯连接部和套管连接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穿刺针芯和留置套管由第一端向第二端直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针芯连接部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一套孔部;针芯连接部还包括侧向延伸手持操作部。
进一步地,留置套管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
进一步地,引流孔为多个,并且多个引流孔两两相对设置;每个引流孔的引流面积小于留置套管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
进一步地,留置套管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圆柱面,针管的第一端为斜面以形成针尖。
进一步地,穿刺引流组件还包括三通组件,三通组件的第一管口与套管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套管连接部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二套孔部,第二套孔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三通组件的第一管口包括与第二套孔部的轴向套接孔接触密封的插入部,和设置在插入部上并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地,三通组件的第一管口与套管连接部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脓腔引流装置,包括抽吸装置和前述的穿刺引流组件;抽吸装置与通过连接管路与穿刺引流组件的穿刺针芯的针芯连接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脓腔引流装置还包括提供持续负压的引流套件,引流套件与拔出穿刺针芯的留置套管的套管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套件包括负压球囊或者负压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通过设置穿刺针芯和留置套管,并且留置套管可脱卸地套设在针管外部。穿刺引流过程中,留置套管随穿刺针芯一起穿刺至脓肿腔,并通过穿刺针芯实现穿刺抽脓,而且在穿刺抽脓完成后,拔出穿刺针芯,即可将留置套管留置,从而实现持续引流。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次穿刺即可实现穿刺抽脓及留置套管放置,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旦穿刺成功即可立即引流减压,相比现有技术,不再需要其他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的穿刺针芯与留置套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套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套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组件的去除螺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套管与三通组件装配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组件,包括:穿刺针芯10,穿刺针芯10包括针管11,形成于针管11的第一端的针尖12,以及固定设置在针管11的第二端的针芯连接部13;留置套管20,留置套管20可脱卸地套设在针管11外部,留置套管20靠近针尖12的一端为第一端,靠近针芯连接部13的一端为第二端;留置套管20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管连接部22;穿刺针芯10向外拔出并由留置套管20的第二端与留置套管20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并且留置套管20可脱卸地套设在针管11外部。穿刺引流过程中,留置套管20随穿刺针芯10一起穿刺至脓肿腔,并通过穿刺针芯10实现穿刺抽脓,而且在穿刺抽脓完成后,拔出穿刺针芯10,即可将留置套管20留置,从而实现持续引流。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次穿刺即可实现穿刺抽脓及留置套管20放置,操作非常简单方便,也能减小创口,并且穿刺过程中,可以通过是否有脓液流出直观地判断是否穿刺成功。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一旦穿刺成功即可立即引流减压,相比现有技术,不再需要其他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
优选地,结合图1所示,留置套管20套设在穿刺针芯10上时,即在开始穿刺之前,针尖12位于留置套管20第一端的外部,也即二者套设后,最前端为穿刺针芯10的针尖12,从而有利于刺破皮肤,便于引导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一起穿刺到脓腔。
更优选地,对比图3和图4所示,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圆柱面,针管11的第一端为斜面以形成针尖12,也即整个穿刺引流组件仅有一个针尖12,从而防止穿刺过程中,留置套管20前端面刮擦穿刺孔,增加痛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采用等直径设计,针芯连接部13和套管连接部2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生产装配过程中,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套接装配到限位部相互限位即可,有效地保证可靠性和产品一致性。
另外,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由第一端向第二端直径逐渐略有增大,也即穿刺引流组件由针尖12到尾部略有增粗。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可以不设置限位部即可保证装配到位;另外一方面,在穿刺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减小创口;再一方面,在拔出穿刺针芯10,留置位于外侧的留置套管20过程中,由于直径略有变化,可以更轻松方便。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针芯连接部13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一套孔部131,也即类似于普通注射器与普通针管连接的方式,从而方便将穿刺针芯10与相应的负压装置例如注射器、负压机等对接。优选地,针芯连接部13还包括侧向延伸手持操作部132,从而方便手持穿刺操作。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21,也即留置套管20除了第一端端口外,还设置有其他引流孔21,从而提高引流效果。
更优选地,引流孔21为多个,并且多个引流孔21两两相对设置,从而使多个引流孔21朝向不同方向,一方面便于充分引流;另一方方面,也可以在注入药物或者冲洗时充分均布。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引流孔21的引流面积小于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从而防止引流孔21堵塞。
结合图6至10所示,穿刺引流组件还可以包括三通组件30,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与套管连接部22连接,三通组件30的第二管口32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三通组件30的第三管口设置橡胶塞,可以用于注入药物或者用生理盐水冲洗。通过设施三通组件30,方便冲洗或者注入药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与套管连接部22卡扣连接,以方便三通组件30与留置套管20的拆装。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0所示,套管连接部22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二套孔部221,第二套孔部2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222;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包括与第二套孔部221的轴向套接孔接触密封的插入部311,和设置在插入部311上并与外螺纹222配合的螺母312。即第一管口31不但通过插入部311和轴向套接孔连接,还在外侧设置螺纹和螺母312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连接可靠性,避免单纯插入部311和轴向套接孔时,由于拔出穿刺针芯10时而污染轴向套接孔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脓腔引流装置,包括抽吸装置和前述的穿刺引流组件;抽吸装置与通过连接管路与穿刺引流组件的穿刺针芯10的针芯连接部13密封连接。通过抽吸装置提供持续的,抽吸力大小可调节的负压,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动的抽吸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能够节约医生时间,提高效率。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脓腔引流装置还包括提供持续负压的引流套件,引流套件与拔出穿刺针芯10的留置套管20的套管连接部22连接。也即本实用新型在通过穿刺针芯10抽脓完成之后,拔出穿刺针芯10,留置外侧的留置套管20之后,可以连接上引流套件,从而实现持续引流。
一般地,引流套件可以包括负压球囊或者负压袋及相应的连接管,负压球囊或者负压袋通过连接管连接至留置套管20,采用负压球囊或者负压袋,相对比较便携,从而方便病患走动。
具体地,以乳腺脓肿为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整个过程分为术中负压引流和术后留置引流两部分,分别说明。
第一,术中负压引流:
1,通过手持超声装置引导,找到脓肿部位,然后手持穿刺引流组件的手持操作部132,将穿刺针芯10和留置套管20一起穿刺至脓肿腔。
2,然后将抽吸装置连接至针芯连接部13的轴向套接孔,把抽吸装置调解到合适的负压,持续抽吸,把脓液抽至负压罐,从而实现抽脓。
第二、术后留置引流
1、术中负压引流将脓液抽取完毕后,抽出穿刺针芯10,把留置套管20留置在乳房内部。
2、引流套件与留置套管20连接,通过负压引流瓶、引流袋或者负压球囊连接,持续引流。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将三通组件30连接在留置套管20上,即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与留置套管20连接,第二管口32与抽吸装置或者引流套件连接,第三管口33为注药口,可以用于注入药物,也可以用于注入生理盐水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等疾病脓腔形成后对脓腔的冲洗、局部给药、引流等综合治疗,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扩展延伸至人体各体腔脓肿减压引流、局部给药治疗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刺针芯(10),所述穿刺针芯(10)包括针管(11),形成于所述针管(11)的第一端的针尖(1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针管(11)的第二端的针芯连接部(13);
留置套管(20),所述留置套管(20)可脱卸地套设在所述针管(11)外部,所述留置套管(20)靠近所述针尖(12)的一端为第一端,靠近所述针芯连接部(13)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留置套管(20)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管连接部(22);
所述穿刺针芯(10)向外拔出并由所述留置套管(20)的第二端与所述留置套管(2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留置套管(20)套设在所述穿刺针芯(10)上时,所述针尖(12)位于所述留置套管(20)第一端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芯连接部(13)和所述套管连接部(2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针芯(10)和所述留置套管(20)由第一端向第二端直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芯连接部(13)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一套孔部(131);
所述针芯连接部(13)还包括侧向延伸的手持操作部(1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21)为多个,并且所述多个引流孔(21)两两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引流孔(21)的引流面积小于所述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留置套管(20)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圆柱面,所述针管(11)的第一端为斜面以形成所述针尖(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引流组件还包括三通组件(30),所述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与所述套管连接部(2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连接部(22)包括设置有轴向套接孔的第二套孔部(221),所述第二套孔部(2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222);
所述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包括与所述第二套孔部(221)的轴向套接孔接触密封的插入部(311),和设置在所述插入部(311)上并与所述外螺纹(222)配合的螺母(31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组件(30)的第一管口(31)与所述套管连接部(22)卡扣连接。
12.一种脓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引流组件;
所述抽吸装置与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穿刺引流组件的穿刺针芯(10)的针芯连接部(13)密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脓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脓腔引流装置还包括提供持续负压的引流套件,所述引流套件与拔出所述穿刺针芯(10)的所述留置套管(20)的套管连接部(22)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脓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套件包括负压球囊或者负压袋。
CN201921986489.9U 2019-11-18 2019-11-18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Active CN211609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489.9U CN2116099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489.9U CN2116099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9987U true CN211609987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5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6489.9U Active CN211609987U (zh) 2019-11-18 2019-11-18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9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582A (zh) * 2019-11-18 2020-01-17 新合和科技(天津)中心(有限合伙)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582A (zh) * 2019-11-18 2020-01-17 新合和科技(天津)中心(有限合伙)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0847A (en)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powdered substances
US20170007801A1 (en) Flushing device and a catheter kit comprising a flushing device
CN110038209B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经皮治疗的球囊扩张装置
CN211609987U (zh)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US20200345939A1 (en) Disposable syringe set having improved compatibility
CN209286272U (zh) 便于负压控制的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2137939Y (zh) 扩张型多功能套管穿刺针
CN209864759U (zh) 通用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KR200495284Y1 (ko) 다중 구조를 갖는 의료용 캐뉼라
CN207855759U (zh) 一种实用心内科穿刺装置
CN209475232U (zh) 复合型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110693582A (zh) 穿刺引流组件及脓腔引流装置
CN221655295U (zh) 一种皮下积液穿刺引流负压装置
CN203235071U (zh) 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CN108096686A (zh) 胸腹腔引流管
CN203235125U (zh) 防堵塞双向流通的组合式皮下冲洗引流管
CN113693644A (zh) 一种医疗骨髓穿刺用具有穿刺点定位功能的骨髓抽取装置
CN100387315C (zh) 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管
CN217612243U (zh) 脓液引流装置
CN215608603U (zh) 一种窦道给药装置
CN2523442Y (zh) 一种微创持续液、气体抽放穿刺器
CN222623035U (zh) 一种方便实用的穿刺引流针
CN110755698A (zh) 一种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CN221130621U (zh) 一种自带局麻药的注射针头
EP3725343A1 (en) Disposable device for ear was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5

Address after: Room 224, building 15, No. 8, Jin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2

Patentee after: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gy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10-c6, building 2, No. 8, Jinfe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2

Patentee before: Kangmai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