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3749B -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23749B CN103223749B CN201310148742.4A CN201310148742A CN103223749B CN 103223749 B CN103223749 B CN 103223749B CN 201310148742 A CN201310148742 A CN 201310148742A CN 103223749 B CN103223749 B CN 1032237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ifier
- reinforcing agent
- fabric
- fiberglass
- composit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Magnes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Mg+2].[Cl-].[Cl-]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12744 reinfor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MUBZPKHOEPUJKR-UHFFFAOYSA-N Ox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O)=O MUBZPKHOEPUJK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29910001629 magnesium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MPPQGYCZBNURDG-UHFFFAOYSA-N 2-propionyl-6-dimethylaminonaphthal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N(C)C)C=CC2=CC(C(=O)CC)=CC=C21 MPPQGYCZBNURD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NBOCQTNZUPTTEI-UHFFFAOYSA-N 4-[4-(hydrazinesulfonyl)phenoxy]benzenesulfonohydraz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S(=O)(=O)NN)=CC=C1OC1=CC=C(S(=O)(=O)NN)C=C1 NBOCQTNZUPTTE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08010010803 Gelati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NMYPVNCHTWFDNI-UHFFFAOYSA-L disodium naphthalene-1-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C1=CC=C2C(S(=O)(=O)[O-])=CC=CC2=C1.C1=CC=C2C(S(=O)(=O)[O-])=CC=CC2=C1 NMYPVNCHTWFDNI-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159 gelat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8273 gelat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19322 gelatin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11852 gelatine desser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25000001434 methanylylid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609 meth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1923 methyl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06408 oxalic aci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19353 potassium silicat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GCLGEJMYGQKIIW-UHFFFAOYSA-H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Na]OP1(=O)OP(=O)(O[Na])OP(=O)(O[Na])OP(=O)(O[Na])OP(=O)(O[Na])OP(=O)(O[Na])O1 GCLGEJMYGQKIIW-UHFFFAOYSA-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sodium 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Si]([O-])=O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RYFMWSXOAZQYPI-UHFFFAOYSA-K trisodium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Na+].[O-]P([O-])([O-])=O RYFMWSXOAZQYPI-UHFFFAOYSA-K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51 perl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9362 perlit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ZLNQQNXFFQJAID-UHFFFAOYSA-L magnes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Mg+2].[O-]C([O-])=O ZLNQQNXFFQJAID-UHFFFAOYSA-L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095 magnesium 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021 magnes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4380 magnesium carbonat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98 deadl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1 wooden chaff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04 Blow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78 calcium silic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918 calcium silic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OYACROKNLOSFPA-UHFFFAOYSA-N calcium;dioxido(oxo)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Ca+2].[O-][Si]([O-])=O OYACROKNLOSFP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0 defoa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70 dispers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14 plastic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562 thicke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6489 Merlangius merlang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36 cure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8 ti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养护,经过12-24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养护,经过3-10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性能更趋均衡稳定,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有效地解决了菱镁材料返卤泛霜的致命弱点,提升了整体板材的防火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轻质板材因其施工方便、性能优异、能有效减少楼层的承载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室内隔墙吊顶装修领域。目前,应用于该领域的主要板材有木质板、中纤板、石膏板、硅酸钙板和玻镁植纤复合板,这几种板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被消费者应用,然而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消费者对这些板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木质板中纤板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醛且不防火,在提倡安全环保的当今社会已对消费者存在潜在的风险;石膏板强度低,耐水性差;硅酸钙板价格过高;而玻镁植纤复合板性能稳定,性价比高,是当今市场的主流趋势。
目前,现有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由于生产工艺和物料配方的原因,存在性能不稳定、强度不高、返卤泛霜等缺陷,导致板体整体的防火防水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性能更趋均衡稳定,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有效地解决了菱镁材料返卤泛霜的致命弱点,提升了整体板材的防火防水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所述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
所述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100-140份
氯化镁溶液:100-140份
木糠:15-20份
增强剂;2-4份
改性剂:2-4份
其中,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2-3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5-0.2份
明胶:0.1-0.2份
甲基纤维素:0.3-0.6份
六偏磷酸钠:0.5-1份
以上增强剂中的组分为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的总质量之下的重量配比;
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1-1.5份
磷酸三钠:0.3-0.8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8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3-0.8份
草酸:0.5-1份
干洛素:0.3-0.5份
氟硅酸钠:0.3-0.5份
水玻璃:0.3-0.5份
以上改性剂中的组分为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的总质量之下的重量配比;
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15-20份
氯化镁溶液:14-18份
改性剂:0.3-0.5份
增强剂:0.3-0.5份
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300-350份
氯化镁溶液:300-350份
木糠:40-60份
珍珠岩:20-30份
改性剂:3-8份
增强剂:3-8份
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
以上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3.5-24.5°Bé,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浓度;
在环境温度大于5℃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养护,经过12-24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养护,经过3-10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优选地,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0.1-0.3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1-0.1份
明胶:0.03-0.08份
甲基纤维素:0.03-0.06份
六偏磷酸钠:0.05-0.1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0.3-0.8份
磷酸三钠:0.1-0.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0.5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1-0.5份
草酸:0.2-0.5份
干洛素:0.1-0.3份
氟硅酸钠:0.1-0.3份
水玻璃:0.1-0.3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优选地,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4-6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2-0.6份
明胶:0.3-0.5份
甲基纤维素:1-2份
六偏磷酸钠:1.5-3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2-3份
磷酸三钠:0.5-1.2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5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1-2份
草酸:1.5-2.5份
干洛素:0.5-1.2份
氟硅酸钠:1-1.5份
水玻璃:1-1.5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优选地,第一次养护的温度为20℃-35℃。在此温度下,板片进行初次反应,凝固并获得初始强度,以便于顺利脱模。
优选地,第二次养护的温度为20℃-35℃。在此温度下,板片通过架片横向垂直堆放,堆放时由于板片的聚集发热进行放热反应,从而排出多余的水份,并获得稳定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性能更趋均衡稳定,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有效地解决了菱镁材料返卤泛霜的致命弱点,提升了整体板材的防火防水性能。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节能环保;本发明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经过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水泥能效环保评价测试中心的环保节能评价,分别从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节能评定,结果均优于石膏板、水泥板、硅酸钙板等同类产品,被认定为高效节能,生态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2、强度高,稳定性好,不变形,抗折强度可达10MPa以上;
3、防火性能强,燃烧性能达不燃性A1级,耐火极限在120分钟以上,有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或发生火灾时人们有充足的逃离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其中:
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00-140份;氯化镁溶液:100-140份;木糠:15-20份;增强剂;2-4份;改性剂:2-4份;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3.5-24.5°Bé,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浓度,环境温度高则选取较大值,环境温度低则选取较小值;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2-3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5-0.2份;明胶:0.1-0.2份;甲基纤维素:0.3-0.6份;六偏磷酸钠:0.5-1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1-1.5份;磷酸三钠:0.3-0.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8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3-0.8份;草酸:0.5-1份;干洛素:0.3-0.5份;氟硅酸钠:0.3-0.5份;水玻璃:0.3-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需要说明的是,面料中增强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面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面料中改性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面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
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5-20份;氯化镁溶液:14-18份;改性剂:0.3-0.5份;增强剂:0.3-0.5份;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3.5-24.5°Bé,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浓度,环境温度高则选取较大值,环境温度低则选取较小值;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0.1-0.3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1-0.1份;明胶:0.03-0.08份;甲基纤维素:0.03-0.06份;六偏磷酸钠:0.05-0.1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0.3-0.8份;磷酸三钠:0.1-0.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0.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1-0.5份;草酸:0.2-0.5份;干洛素:0.1-0.3份;氟硅酸钠:0.1-0.3份;水玻璃:0.1-0.3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需要说明的是,底料中增强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底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底料中改性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底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
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300-350份;氯化镁溶液:300-350份;木糠:40-60份;珍珠岩:20-30份;改性剂:3-8份;增强剂:3-8份;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3.5-24.5°Bé,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浓度,环境温度高则选取较小值,环境温度低则选取较大值;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
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4-6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2-0.6份;明胶:0.3-0.5份;甲基纤维素:1-2份;六偏磷酸钠:1.5-3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2-3份;磷酸三钠:0.5-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1-2份;草酸:1.5-2.5份;干洛素:0.5-1.2份;氟硅酸钠:1-1.5份;水玻璃:1-1.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需要说明的是,中料中增强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中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中料中改性剂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是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总质量之下的质量份数,与中料中使用的份数不同。
在环境温度大于5℃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在20℃-35℃环境下进行第一次恒温养护,经过12-24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在20℃-35℃环境下进行第二次恒温养护,经过3-10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需要说明的是,底料、中料、面料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术语,本实施例得到玻镁植纤复合板产品,在实际的使用中底料是表层,中料是中间层,面料是底层。
在本发明中,增强剂和改性剂起的作用为:
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的作用:有机硅起消泡剂作用;磷酸三钠起缓凝剂作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起润滑剂作用;次甲基二萘磺酸钠起分散剂、耐酸碱作用;草酸起调整PH值,起抑制膨胀的作用;干洛素起防腐,防霉作用;氟硅酸钠起防水作用;水玻璃属水溶性硅酸盐起防水作用。
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的作用:有机硅起消泡剂作用;磷酸三钠起缓凝剂作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起润滑剂作用;次甲基二萘磺酸钠起分散剂、耐酸碱作用;草酸起调整PH值,起抑制膨胀的作用;干洛素起防腐,防霉作用;氟硅酸钠起防水作用;水玻璃属水溶性硅酸盐起防水作用。
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的作用:有机硅起消泡剂作用;磷酸三钠起缓凝剂作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起润滑剂作用;次甲基二萘磺酸钠起分散剂、耐酸碱作用;草酸起调整PH值,起抑制膨胀的作用;干洛素起防腐,防霉作用;氟硅酸钠起防水作用;水玻璃属水溶性硅酸盐起防水作用。
增强剂总体具有以下性质:1、改性剂可以在菱镁水泥固化后,在制品的内表面和内部的毛细孔隙及空洞内壁形成一层憎水薄膜,阻止了水分的侵入,减少水对制品的侵蚀;2、有效促进晶体发育,提高晶体稳定性,填充晶间间隙,从本质解决返卤问题;3、有效促进反应速度,缩短脱模时间,提高模具的利用率;4、显著增加制品表面光滑度,消除气孔、夹砂开裂,发霉、变色等异常。
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的作用:偶氮二甲酰胺起发泡剂作用;磷苯二甲酸二丁脂起增塑剂作用;明胶起粘合剂,增稠剂作用;甲基纤维素起粘合剂,助剂作用;六偏磷酸钠起品质改良剂,增进结着力作用。
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的作用:偶氮二甲酰胺起发泡剂作用;磷苯二甲酸二丁脂起增塑剂作用;明胶起粘合剂,增稠剂作用;甲基纤维素起粘合剂,助剂作用;六偏磷酸钠起品质改良剂,增进结着力作用。
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的作用:偶氮二甲酰胺起发泡剂作用;磷苯二甲酸二丁脂起增塑剂作用;明胶起粘合剂,增稠剂作用;甲基纤维素起粘合剂,助剂作用;六偏磷酸钠起品质改良剂,增进结着力作用。
改性剂总体具有以下性质:1、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氧化镁与氯化镁充分接触、反应,弥补了在大生产量下,料浆搅拌时间较短而容易导致物料混合不充分的缺陷;2、增加表面与内部密实度,消除返卤与泛白现象,增强产品的憎水性,及与CO2结合的活性,减少生成水镁石,增大碳酸镁生成,提高稳定性与强度;3、消除了制品固化过程中,因过量水分蒸发产生的制品缺陷,显著增加制品的早期及长期强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其中:
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20份;氯化镁溶液:120份;木糠:20份;增强剂;3份;改性剂:2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2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1份;明胶:0.1份;甲基纤维素:0.3份;六偏磷酸钠: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1份;磷酸三钠:0.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8份;草酸:1份;干洛素:0.4份;氟硅酸钠:0.5份;水玻璃:0.4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6份;氯化镁溶液:14份;改性剂:0.4份;增强剂:0.3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0.2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1份;明胶:0.03份;甲基纤维素:0.03份;六偏磷酸钠:0.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0.3份;磷酸三钠:0.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5份;草酸:0.5份;干洛素:0.3份;氟硅酸钠:0.3份;水玻璃:0.3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320份;氯化镁溶液:320份;木糠:52份;珍珠岩:24份;改性剂:6份;增强剂:6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5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4份;明胶:0.4份;甲基纤维素:1份;六偏磷酸钠:2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2份;磷酸三钠: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2份;草酸:2.5份;干洛素:1.2份;氟硅酸钠:1份;水玻璃:1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以上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4°Bé。
在环境温度大于25℃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养护,经过16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养护,经过6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其中:
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00份;氯化镁溶液:100份;木糠:20份;增强剂;4份;改性剂:4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2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2份;明胶:0.2份;甲基纤维素:0.3份;六偏磷酸钠: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1.2份;磷酸三钠:0.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4份;草酸:0.8份;干洛素:0.3份;氟硅酸钠:0.3份;水玻璃: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5份;氯化镁溶液:14份;改性剂:0.4份;增强剂:0.4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0.2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8份;明胶:0.05份;甲基纤维素:0.04份;六偏磷酸钠:0.08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0.5份;磷酸三钠:0.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4份;草酸:0.3份;干洛素:0.2份;氟硅酸钠:0.2份;水玻璃:0.2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300份;氯化镁溶液:300份;木糠:50份;珍珠岩:25份;改性剂:5份;增强剂:5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5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4份;明胶:0.3份;甲基纤维素:1.5份;六偏磷酸钠:2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2.5份;磷酸三钠: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1.5份;草酸:2份;干洛素:0.9份;氟硅酸钠:1.5份;水玻璃:1.4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以上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3.5°Bé。
在环境温度大于30℃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养护,经过12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养护,经过4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其中:
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140份;氯化镁:140份;木糠:20份;增强剂;4份;改性剂:4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2.5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2份;明胶:0.2份;甲基纤维素:0.6份;六偏磷酸钠:1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1.5份;磷酸三钠:0.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8份;草酸:1份;干洛素:0.5份;氟硅酸钠:0.5份;水玻璃:0.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20份;氯化镁溶液:18份;改性剂:0.5份;增强剂:0.5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0.3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1份;明胶:0.04份;甲基纤维素:0.04份;六偏磷酸钠:0.08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0.5份;磷酸三钠:0.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1份;草酸:0.4份;干洛素:0.2份;氟硅酸钠:0.2份;水玻璃:0.2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氧化镁:350份;氯化镁溶液:350份;木糠:60份;珍珠岩:30份;改性剂:8份;增强剂:8份;将以上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偶氮二甲酰胺:6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6份;明胶:0.5份;甲基纤维素:2份;六偏磷酸钠:3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有机硅:3份;磷酸三钠: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次甲基二萘磺酸钠:2份;草酸:2.5份;干洛素:1.2份;氟硅酸钠:1.5份;水玻璃:1.5份;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以上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24.2°Bé。
在环境温度大于15℃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恒温养护,经过24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恒温养护,经过8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性能更趋均衡稳定,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有效地解决了菱镁材料返卤泛霜的致命弱点,提升了整体板材的防火防水性能。
下表(表1)是本发明提供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制得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一些研制数据:
表1本发明制得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性能参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镁植纤复合板包括中料、面料、玻璃纤维布和底料,其中:
所述面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100-140份
氯化镁溶液:100-140份
木糠:15-20份
增强剂:2-4份
改性剂:2-4份
其中,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2-3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5-0.2份
明胶:0.1-0.2份
甲基纤维素:0.3-0.6份
六偏磷酸钠:0.5-1份
以上增强剂中的组分为面料中使用的增强剂的总质量之下的重量配比;
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1-1.5份
磷酸三钠:0.3-0.8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8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3-0.8份
草酸:0.5-1份
干洛素:0.3-0.5份
氟硅酸钠:0.3-0.5份
水玻璃:0.3-0.5份
以上改性剂中的组分为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剂的总质量之下的重量配比;
将面料中各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底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15-20份
氯化镁溶液:14-18份
改性剂:0.3-0.5份
增强剂:0.3-0.5份
将底料中各重量组分的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中料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木糠、珍珠岩、改性剂和增强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氧化镁:300-350份
氯化镁溶液:300-350份
木糠:40-60份
珍珠岩:20-30份
改性剂:3-8份
增强剂:3-8份
将中料中各重量组分的原料经过均化配料后,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氯化镁溶液浓度为
在环境温度大于5℃的环境下,首先通过模板输送将搅拌好的底料铺装,接着铺第一层的玻璃纤维布,再通过中料的铺装,然后铺第二层玻璃纤维布,最后铺装上面料,经过切割将玻璃纤维布切断后,进行第一次养护,经过12-24小时的养护后脱模,再进行第二次养护,经过3-10天后,再进入锯边、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0.1-0.3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01-0.1份
明胶:0.03-0.08份
甲基纤维素:0.03-0.06份
六偏磷酸钠:0.05-0.1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0.3-0.8份
磷酸三钠:0.1-0.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0.5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0.1-0.5份
草酸:0.2-0.5份
干洛素:0.1-0.3份
氟硅酸钠:0.1-0.3份
水玻璃:0.1-0.3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中料中使用的增强剂为:
偶氮二甲酰胺:4-6份
磷苯二甲酸二丁脂:0.2-0.6份
明胶:0.3-0.5份
甲基纤维素:1-2份
六偏磷酸钠:1.5-3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在中料中使用的改性剂为:
有机硅:2-3份
磷酸三钠:0.5-1.2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5份
次甲基二萘磺酸钠:1-2份
草酸:1.5-2.5份
干洛素:0.5-1.2份
氟硅酸钠:1-1.5份
水玻璃:1-1.5份
以上组分为重量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养护的温度为2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养护的温度为20℃-3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8742.4A CN103223749B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8742.4A CN103223749B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23749A CN103223749A (zh) | 2013-07-31 |
CN103223749B true CN103223749B (zh) | 2016-01-13 |
Family
ID=48834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487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3749B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237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7105A (zh) * | 2015-06-26 | 2015-10-21 | 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复合彩釉瓦及其生产工艺 |
CN105198371A (zh) * | 2015-09-16 | 2015-12-30 | 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隔热生物质瓦及其生产工艺 |
CN105198370A (zh) * | 2015-09-16 | 2015-12-30 | 安徽省中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生物质墙体及其生产工艺 |
CN105440720A (zh) * | 2015-12-15 | 2016-03-30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功能板材的制备方法 |
CN105731940A (zh) * | 2015-12-31 | 2016-07-06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硫铝酸盐水泥板的制备方法 |
CN105643771A (zh) * | 2015-12-31 | 2016-06-08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冷压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
CN106088504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张家港市盛港绿色防火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硫酸镁赤泥隔音降噪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96602B (zh) * | 2016-08-31 | 2019-01-01 | 唐光员 | 一种防火防潮环保门 |
CN106747156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桂林永福龙港绿色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性能玻镁防火板 |
CN109025054A (zh) * | 2018-07-30 | 2018-12-18 | 刘婷婷 | 多功能快拼式环保防火墙体及配方工艺 |
WO2021092849A1 (zh) * | 2019-11-14 | 2021-05-20 | 福建省德锐新材有限公司 | 一种 a 级防火矿物质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98132B (zh) * | 2021-09-17 | 2023-03-17 | 高艳慧 | 一种聚岩液和聚岩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6A (zh) * | 1994-05-19 | 1995-03-01 | 李广文 | 植物纤维氯氧镁水泥复合板 |
CN1302779A (zh) * | 2001-01-23 | 2001-07-11 | 董月 |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34679A (zh) * | 2010-07-16 | 2011-01-05 | 黄玉强 | 一种不燃秸秆装饰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731058A (zh) * | 2012-07-10 | 2012-10-17 | 台山先驱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防火菱镁板及其制作工艺 |
-
2013
- 2013-04-25 CN CN201310148742.4A patent/CN1032237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6A (zh) * | 1994-05-19 | 1995-03-01 | 李广文 | 植物纤维氯氧镁水泥复合板 |
CN1302779A (zh) * | 2001-01-23 | 2001-07-11 | 董月 |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34679A (zh) * | 2010-07-16 | 2011-01-05 | 黄玉强 | 一种不燃秸秆装饰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731058A (zh) * | 2012-07-10 | 2012-10-17 | 台山先驱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防火菱镁板及其制作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23749A (zh) | 2013-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23749B (zh) | 一种玻镁植纤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 |
CN103342531B (zh) |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723964B (zh) | 一种墙体保温材料 | |
CN103967147B (zh) | 保温免拆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774042A (zh) | 一种藻钙镁质复合材料、生态复合板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5272097A (zh) | 一种新型镁质胶凝材料及其镁质胶凝板的制备方法 | |
CN102875071A (zh) | 一种硼矿渣加气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7007A (zh) | 一种添加复配凹凸棒土颗粒的加气砖 | |
CN101880141B (zh) | 墙模一体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396732A (zh) | 一种高强度轻质隔热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229019A (zh) | 一种eps发泡板及其成型工艺及应用 | |
CN105350706A (zh) | 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型无机有机复合轻质隔墙 | |
CN105965617B (zh) | 一种单板基外墙挂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3553467B (zh) | 一种利用废石粉生产的加气砖 | |
CN105669146A (zh) | 中性钠盐碱矿渣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24763A (zh) | 外墙装饰挂板制作工艺 | |
CN106946497A (zh) | 水泥发泡剂 | |
CN105152590B (zh) | 一种采用高湿污泥生产轻质人造文化石产品的方法 | |
CN104609886A (zh) | 一种抗震加气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78415A (zh) | 一种水泥纤维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1907169A (zh) | 一种a级阻燃聚苯乙烯保温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989497A (zh) | 一种基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生态集成装配式墙体结构及房屋 | |
CN107746244A (zh) | 一种装配式木质防火防腐砖块的制作方法 | |
CN104844266A (zh) | 一种防裂性强的混凝土养护剂 | |
CN102632525B (zh) | 薄页木纹纸装饰装潢保丽板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