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608A - 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0608A CN103210608A CN2011800553432A CN201180055343A CN103210608A CN 103210608 A CN103210608 A CN 103210608A CN 2011800553432 A CN2011800553432 A CN 2011800553432A CN 201180055343 A CN201180055343 A CN 201180055343A CN 103210608 A CN103210608 A CN 1032106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obile phone
- smart mobile
- digital devic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0086 Hypertelo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71 Hypertelorism of orbi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36 working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1—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indicating a format for calling an appliance service function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40—Remote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peaters, converters, gateway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90—Additional features
- G08C2201/93—Remote control using othe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包括:智能手机,其具有遥控功能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数字设备,其根据从上述智能手机接收的信号,调节电源的打开/关闭、频道及音量等;以及红外线中继器,其作为中央控制部,通过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Wi-Fi)通信与上述智能手机相连接,通过多个红外线通信与上述数字设备相连接,以此实现远程控制,并以智能手机代替遥控器来控制数字设备,上述红外线中继器通过包含能够实现红外线通信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确保在大范围内收发红外信号,即便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位于远处或室内的死角地带,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而且能够同时控制多台数字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通过拖拽画面或触摸或识别语音的方式,通过蓝牙或无线保真(Wi-Fi)通信向红外线中继器发送信号,进而远程控制各种数字设备的音量调节及频道转换和电源打开/关闭等操作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并且,本发明涉及在设于红外线中继器的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由控制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遥控传输的红外信号后,在微处理器中捕获上述接收的红外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传输到智能手机,在设于智能手机的红外信号学习部中,将这种红外信号按照在上述微处理器中接收的形态原封不动地进行存储并供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学习,使得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容易地学习由与数字设备成套的远程控制装置生成的固有的红外信号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并且,本发明涉及通过智能手机在室内或室外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由安装于各个家庭的中继主服务器接收并传输到设有红外线发生单元的红外线中继器时,在接收这种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的红外线中继器中,生成并送出红外信号,能够让使用者在室内或室外轻松控制家庭内的数字设备,同时,在红外线中继器中接收并捕获由遥控等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时,在智能手机中,分析上述捕获的红外信号的图像,压缩红外信号中包含的数据,再次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并进行存储,由此使得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容易地学习新的数字设备固有的红外信号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尤其电视等产品,无需使用者直接按下附于机体的各种音量调节、频道转换、电源开关等按钮,而是使用遥控器,坐在沙发等的状态下进行各种控制。
但遥控器的功率很小,只能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使用,而且红外线遥控器因具有光的性质,如存在障碍物,则红外线无法由电子产品所接收,进而无法进行操作。
并且,遥控器应位于电子产品附近,方便随时使用,但在将遥控器置于电子产品所在位置以外的其他地方或者掉落沙发底下而无法找到的情况下,就需要直接操作电子产品,存在操作上的不便性,但大部分家庭不会准备备用遥控器,因此,如果暂时无法找到遥控器,就会面临直接操作电子产品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00-0001257号曾公开一种技术,根据该以往技术,在手机的微处理器输出端设置用于送出规定的光信号的遥控器发送部,在手机的按键输入部追加设置遥控器功能选择键,确保使用者能够使用遥控器功能。
图1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具有遥控器功能的移动电话的线路框图。
根据以往技术的具有遥控器功能的移动电话由将语音数据作为RF信号发送的无线发送部1、接收RF语音信号的无线接收部2、与上述无线发送部1及无线接收部2相连接并控制移动电话的各装置的微处理器3、由使用者输入各种按键数据的键输入部、根据上述微处理器3的控制显示各种显示信息的显示部4、具有在使用者按下上述键输入部的遥控器功能选择键5的状态下选择各种功能键时送出相应的光信号的发光单元的遥控器发送部6构成。
这种根据以往技术的具有遥控器功能的移动电话,将遥控器功能包含在手机中,但由于添加了遥控器选择键和遥控器发送部等装置,存在不符合目前小型化、轻薄化手机发展趋势的问题。
并且,通过作为远程控制装置的遥控实现相应操作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的数字设备,过去仅仅局限于随时需要调节频道和音量的电视或音响设备等,但近年来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空调或电风扇等制冷/制暖设施和DVD播放器、照明等多种数字设备。
但是,为了通过这种遥控对数字设备进行操作,始终需要将遥控器放在设备近处,而观看电视时,观看位置始终位于电视机前面,因此始终会将遥控器放在电视机前的沙发等位置,不同于电视机的情况,其他数字设备的遥控器通常不会位于特定地点,为了进行操作,经常面临寻找遥控器的情况。
并且,随着以遥控方式进行操作的数字设备的类型逐渐增加,随着能够以遥控方式操作的功能逐渐增加,各个遥控的操作键和界面也变得复杂各异,存在使用者无法充分应用遥控器上所具有的所有功能的问题。
并且,通常,遥控器送出由包含着为了区分制造商与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的二进制代码所形成的红外信号,仅供特定数字设备对其进行识别和控制。
由此,通常每个制造商采用自身特有的方法生成并送出红外信号,例如:改变信息编码的高脉冲长度或低脉冲长度等,采用改变二进制信号的时间和长度的方式,根据单纯的二进制代码识别数字设备并生成各自的控制命令。
并且,即便是由同一个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为了避免发生因控制命令的混淆而出现误运行,向每个数字设备分配各自不同的自定义代码,由于众多制造商与由各制造商生产的各种数字设备均具有不同的自定义代码,用于遥控的数字代码非常多样。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万能遥控,根据这种万能遥控,预先存储这种国内外所有制造商与由各个制造商销售的所有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提取与在遥控器中实际被传输的红外信号中所含的自定义代码相一致的自定义代码,将其存储为相应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后使用。
但这种以往的万能遥控也存在一些问题,将近年来最新推出的产品相关的所有自定义代码进行预先存储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并且搜索并提取相一致的自定义代码也存在相当大的不便性。
并且,根据这种以往的万能遥控,同样需要位于所要操作的数字设备的前面送出红外信号,由于遥控本身的局限性,仍然存在需要特别留意其保管的不便性。
并且,着眼于手机时常带在身边的特点,曾提出手机上设有遥控的形态,但随着可遥控运行的数字设备的增多,并且显示于手机的遥控的界面仅仅停留在依靠键盘的简单操作形态的情况较多,不仅其应用程度不高,而且在手机上安装红外线生成部会占用相当一部分空间,因此,近年来生产的智能手机等手机通常会以排除红外线生成部的状态推出。
由此,最近又提出了结合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独立的红外线发生装置,使得以排除红外线生成部的状态推出的智能手机能够再次用于遥控,但这种红外线发生装置需要时刻携带,并在需要时安装使用,存在使用上的不便性。
并且,近来使用者不仅需要在室内控制家庭用多种家电产品,同时,在户外对其进行开关控制的必要性也在逐渐增加,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如何构建无处不在的家庭自动化。但构建这种无处不在的家庭自动化系统不仅需要高昂的费用,而且构建工程等也非常复杂,因此,仅限于用在新建的高档住宅,无法普及应用到现有的一般住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存在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智能手机发挥遥控器的功能而控制已选择数字设备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系统,在智能手机和数字设备之间起到中继作用的红外线中继器中,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含通信部与红外线收发部,以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相连接,以红外线通信方式与数字设备相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系统,上述红外线中继器通过包含能够实现红外线通信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确保在大范围内收发红外信号,即便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位于远处或室内的死角地带,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而且能够同时控制多台数字设备。
并且,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可实现数字设备红外信号学习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系统,在设于红外线中继器的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由控制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后,在微处理器中捕获上述接收的红外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传输到智能手机,在设于智能手机的红外信号学习部中,将这种红外信号按照在上述微处理器中接收的形态原封不动地进行存储并供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学习,使得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容易地学习由与数字设备成套的远程控制装置生成的固有的红外信号。
并且,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根据上述系统,通过智能手机在室内或室外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由安装于各个家庭的中继主服务器接收并传输到设有红外线发生单元的红外线中继器时,在接收这种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的红外线中继器中,生成并送出红外信号,能够让使用者在室内或室外轻松控制家庭内的数字设备,同时,在红外线中继器中接收并捕获由遥控等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时,在智能手机中,分析上述捕获的红外信号的图像,压缩红外信号中包含的数据,再次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并进行存储,由此使得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容易地学习新的数字设备固有的红外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其具有遥控功能的应用程序;数字设备,其根据接收的红外信号,调节电源的打开/关闭、频道及音量等;以及红外线中继器,其作为中央控制部,通过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相连接,当接收面向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智能手机的信号时,向上述数字设备发送上述红外信号,而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括:通信部,其通过上述蓝牙通信或上述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进行无线通信;代码存储部,其存储对应于自定义代码的电子设备及制造商相关信息;多个红外线收发部,其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通过扩张至60°至360°发送上述红外信号;以及微处理器,其分离和检出通过上述通信部接收的包含在上述智能手机的信号中的上述数字设备相关自定义代码后,比较上述代码存储部的自定义代码与上述数字设备相关自定义代码,在相互一致的情况下,控制使通过上述红外线收发部发送用于控制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红外信号。
此时,上述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其起到对动作进行整体控制的中央处理器作用;存储部,其存储需要控制的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自定义代码;通信部,其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上述蓝牙通信或上述无线保真通信;画面显示部,其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显示能够控制上述数字设备的指南;运动识别部,其能够识别上述智能手机的屏幕上的触摸或拖拽等运动;以及语音识别部,其通过识别使用者的语音对上述数字设备进行控制,而上述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画面显示部将上述指南提供到屏幕,将在上述运动识别部和上述语音识别部中接收的数据与上述自定义代码,通过上述通信部发送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装置,其附于数字设备,将对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以红外信号方式送出;红外线中继器,其接收由上述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并设有捕获其红外信号后通过无线通信部传输至智能手机的微处理器;以及智能手机,其设有用于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红外信号并匹配相应红外信号的控制命令后进行存储的红外信号学习部,而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括:学习信号接收部,其由在将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设定为学习模式的情况下被激活并接收由上述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器构成;微处理器,其不仅能够作为控制部负责对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一般性控制,同时,还能够原封不动地捕获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进行存储,并将其传输到智能手机;以及无线通信部,其由通过上述智能手机与无线通信网收发数据的通信模块构成。
此时,上述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原封不动地捕获以用于激活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前导码(Lead code)、作为用于区别上述数字设备的地址的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作为上述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Data code)以及倒置上述数据代码的倒置数据代码(Data code)等多种代码的整合形态存在的红外信号并进行传输。
并且,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信号接收部,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经过最新学习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红外信号发生部,其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的红外信号;以及红外信号送出部,其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
并且,上述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控制驱动部,其根据使用者的输入,生成能够控制多个数字设备的个别驱动信号;红外信号学习部,其原封不动地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以多种代码整合形态存在的最新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存储部,其将上述红外信号匹配于需要根据相应信号进行调节的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并进行存储;驱动信号生成部,其通过在上述集成控制驱动部的作用下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的输入部的操作,生成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以及发送器通信部,其能够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其包括通过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被激活而显示于显示单元的按钮的操作生成用于控制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生成部、将在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传输的驱动信号通信部;
中继主服务器,其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传输到安装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以及
红外线中继器,其设有用于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或中继主服务器传输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接收部、用于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的红外信号发生部、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的红外信号送出部以及构成用于接收上述驱动信号的网关的无线通信部。
此时,上述中继主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用于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的无线保真模块构成的智能手机通信部、将从上述智能手机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位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的中继器通信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手机认证部,其通过认证在无线通信网上访问的使用者,进而认证面向格式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以及格式服务器,其包括保存有由国内外的制造商提供的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或由使用者学习红外信号并生成使用者界面后上传的界面等的格式数据库以及向被认证的使用者的智能手机传输使用者选择的遥控格式与使用者界面的格式传输部。
此时,上述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信号学习部,其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存储;以及使用者界面设定部,其形成用于操作最新学习的红外信号的功能所需的智能手机使用者的界面,向构成上述使用者的界面的各个按钮匹配控制命令的功能并进行存储,而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学习信号接收部,其接收由新的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以及微处理器,其捕获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再次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红外线代码并进行存储。
并且,优选地,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格式下载部,其将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学习并分析图像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图像通过无线通信网上传到上述格式服务器,为使其他使用者能够从格式服务器下载已经上传的遥控格式或由数字设备的制造商上传的遥控格式而在无线通信网上与格式服务器相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红外线中继器以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相连接,与数字设备以红外线通信方式实现远程控制,通过形成有多个红外线收发部,将能够发送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信号的角度从现在的60°扩张至最大的360°进行红外信号的收发,实现大范围的红外信号收发,使得对位于任何地方(包括远处或室内的死角地带)的数字设备都能够实现控制,而且还能同时控制多台数字设备。
并且,智能手机能够以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访问互联网或PC,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以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访问互联网或PC,将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数据信号发送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远程控制,因此,使用者无论位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远处还是近处,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地随时能够远处控制数字设备。
并且,智能手机能够作为遥控器使用,无需准备多余的遥控器,节约了费用,而且通过拖拽或触摸智能手机画面部的方式或者通过语音识别方式,能够轻松地控制数字设备的打开/关闭、频道及音量等,另外,智能手机还能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轻松下载所需要的数字设备的软件,不需要另外补充程序或装备,轻松控制新添加的数字设备。
并且,根据本发明,关于由控制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按照其包含自定义代码的多种代码整合形态原封不动地捕获并存储到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能够轻松地添加和学习新添加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利用这种新学习的红外信号,轻松控制多个数字设备。
并且,本发明能够让使用者在室内甚至室外轻松控制家庭内的数字设备,同时,能够分析由用于远程操作新的数字设备的新的遥控格式构成的红外信号的图像并将其存储到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能够轻松地学习和利用新的数字设备固有的红外信号。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以放射状安装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中继器上,安装蓝牙模块或无线保真模块,在由位于家庭的个人电脑等构成的中继主服务器中接收由智能手机直接传输的驱动信号或室外的智能手机利用3G网络或无线保真通信传输的驱动信号后,通过形成家庭内的近距离通信网的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等本地网络,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并控制数字设备,能够以低廉的费用实现稳定的家庭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以往技术的具有遥控器功能的移动电话线路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4至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手机的利用方法俯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简单结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框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存储于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的红外信号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宏指令学习的示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框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红外线学习的简单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在智能手机之间传输使用者界面(UI)的简单结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射状安装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中继器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在红外线中继器中多点控制多个数字设备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从格式服务器搜索并下载遥控格式的简单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五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简单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优选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图4至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手机的利用方法俯视图。
参照图2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手机1100,其具有遥控功能的应用程序;数字设备1200,其根据从上述智能手机1100接收的信号,调节电源的打开/关闭、频道及音量等;以及红外线中继器1300,其作为中央控制部,通过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1100相连接,以多个红外线通信与上述数字设备1200相连接并实现远程控制。
上述智能手机1100结合了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优点,集成了手机功能与日程管理、传真收发以及互联网访问等数据通信功能,其最大的特征在于,以成品形式推出,不同于仅仅使用自带功能的以往手机,而是能够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安装、添加或删除数百种的不同应用程序。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智能手机1100能够控制各种类型的数字设备1200,如图3所示,上述智能手机1100包括:控制部1101,其起到对动作进行整体控制的中央处理器作用;存储部1102,其存储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通信部1103,其与红外线中继器1300或PC(未图示)进行无线通信;画面显示部1104,其在上述智能手机1100中显示能够控制数字设备1200的指南;运动识别部1105,其能够识别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屏幕上的触摸或拖拽等运动;以及语音识别部1106,其通过识别使用者的语音对上述数字设备1200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部1101能够对智能手机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对语音通信及数据通信进行处理和控制。
上述存储部1102能够由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快闪只读存储器(Flash ROM)构成,上述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用于存储上述控制部1101的处理及控制所需的程序的微代码和各种参照数据,上述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作为上述控制部1101的工作存储器(working memory),用于存储在各种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数据,上述快闪只读存储器(Flash ROM)用于存储文件资料等可更新的各种保管用数据。尤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快闪只读存储器(FlashROM),能够存储由国内外的家电公司推出的数字设备的控制代码,关于各个移动运营商出厂时未输入的控制代码,则通过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蓝牙或无线保真通信,访问各家电公司的服务器,下载所需的程序,从而能够添加及变更新数字设备的代码。
上述通信部1103用于执行对通过天线输入/输出的无线信号进行收发处理的功能,包括无线通信处理部11031和无线通信收发部11032。
上述无线通信处理部11031是无线通信收发部11032与控制部1101的接口装置,对在上述控制部1101中输入的信号进行编码,发送到上述无线通信收发部11032,对从上述无线通信收发部11032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输出到控制部1101。
上述无线通信收发部11032的作用是,接收在上述无线通信处理部11031中转换的信号并通过蓝牙(Bluetooth)、红外线通信(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等通信进行传输,将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接收的信号传输到上述无线通信处理部11031。
如图5所示,上述画面显示部1104能够通过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屏幕显示包括已选择数字设备的设备名称和频道及音量调节键、编号输入键等的指南。
上述运动识别部1105设有数字键、菜单、取消、确认、完成等各种功能键,将使用者触摸输入或拖拽输入的数据提供给上述控制部1101。
上述语音识别部1106将通过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提供给上述控制部1101,所提供的信号通过通信部1103,以蓝牙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对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1200进行控制。
另外,图4至图6表示数字设备1200的控制方法,参照图4,向前后左右方向拖拽屏幕的表面,通过上述运动识别部1105识别是频道调整还是语音调整,通过上述通信部1103向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发送信号;参照图5,根据通过上述画面显示部1104显示于屏幕的指南进行触摸,通过上述运动识别部1105对数字设备进行控制;参照图6,将所输入的使用者的语音与存储于上述语音识别部1106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仅在相一致的情况下,通过上述通信部1103向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发送信号并控制数字设备1200。
上述数字设备1200是指由国内外家电公司生产的电视机、录像机、音响等家电产品,出厂时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输入有控制代码和引导运行的指南,通过与下述的红外线中继器1300收发红外信号,能够调节电源打开/关闭、频道及语音变更等。上述数字设备1200是通常的市售产品,不属于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构成,在此不作相关具体说明。
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包括:微处理器1301,其在设定为自定义代码探索模式时,用于分离和检出包含在上述接收的智能手机1100的信号中的自定义代码后,搜索与此相应的固有的自定义代码编号;代码存储部1302,其用于接收存储于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存储部1102的数字设备的代码,同时,将对应于上述自定义代码的电子设备及制造商相关信息存储于红外线中继器1300;通信部1303,其能够与上述智能手机1100进行无线通信;以及红外线收发部1304,其能够与上述数字设备1200以红外线通信方式相连接。
当通过上述通信部1303接收在智能手机1100中选择的数字设备1200的代码时,上述微处理器1301将与存储于上述代码存储部1302的数字设备的代码进行比较分析,如接收的数字设备的代码与存储于上述代码存储部1302的代码相互一致,则使得能够对已选择数字设备进行控制;如接收到不存在于上述代码存储部1302的代码,则在上述微处理器1301中进行分析并确保将接收的新代码存储于上述代码存储部1302。
另外,上述微处理器1301包括解码器(未图示),其根据读取的上述自定义代码的信息,对已编码的上述自定义代码进行解码,复原上述自定义代码的结果数据。
因此,上述解码器(未图示)分析从上述微处理器1301所输入的自定义代码,对于按不同代码完成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以及执行错误检测和错误纠正,通过具有约定的特定代码的加密解密算法,能够存储数千个代码对所有数字设备进行控制,不仅能够防止被恶意利用而以红外线接收器截获代码的现象,同时还能根据需要进行升级。
并且,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上形成有通过红外线收发部1304收发信号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未图示),将能够发送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信号的角度从现在的60°扩张至最大的360°进行红外信号的收发,无论数字设备位于何处都能够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同时对多台数字设备进行控制。
但在因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与数字设备1200之间的距离过远或位于室内的死角地带而无法通过红外线中继器1300对上述数字设备1200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中间能够补充安装和使用独立的红外线中继器(未图示)。
接着,按照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对数字设备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屏幕中选择遥控功能时,将智能手机1100出厂时存储于上述存储部1102的由国内外的家电公司推出的数字设备1200的自定义代码发送到上述画面显示部1104,通过屏幕显示数字设备名称。
此时,当使用者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1200不包含在列表时,利用无线保真通信或蓝牙通信,访问家电公司的服务器,下载需要的程序,将新生成的产品的代码添加到上述存储部1102。
如需要在S公司的电视机上变更频道,使用者查找列表中的S公司的电视机,触摸屏幕或向智能手机输入语音信息,由上述智能手机1100的运动识别部1105或语音识别部1106检测信号,将选择的电视机的代码通过上述通信部1103向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发送信号,上述红外线中继器1300的微处理器1301分离并检测包含在从上述智能手机1100接收的信号中的自定义代码后,将与此对应的固有的自定义代码编号与代码存储部1302中的代码进行比较搜索,通过上述红外线收发部1304调出已选择的S公司的电视机并进行频道变更。
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除了能够调整电视机频道或音量等之外,还具有计时器功能,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设定所需时间时,其信息通过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输入到红外线中继器,使得能够在所需时间打开/关闭数字设备。
并且,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除了适用于电视机、音响等之外,还能够使具有红外线接收模块的设备利用上述智能手机通过红外线中继器实现远程控制,上述智能手机能够利用蓝牙或无线保真通信访问互联网或PC,即便使用者在外部,如需远程控制家中的数字设备,只需要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以蓝牙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连接PC,向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发送信号,从而远程控制数字设备。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将详细说明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如何学习和使用由自定义代码和数据代码等构成的红外信号。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简单结构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框结构图。此时,在图7及图8中,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学习所需的数据的传输以虚线表示,在智能手机中的通过生成驱动信号控制数字设备所需的数据的传输以实线表示。
参照图7,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实现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学习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中,包括:远程控制装置2250,其附于数字设备并以相同的自定义代码被设定;红外线中继器2300,其接收由上述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并捕获其红外信号后通过无线通信部传输至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2100,其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红外信号并匹配相应红外信号的控制命令后进行存储。
此时,使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和智能手机学习包含着新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存储后,上述智能手机2100生成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被选的数字设备2200的驱动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传输,上述红外线中继器2300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后,生成用于驱动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并送出。
如上,关于新的数字设备2200的红外信号,使用者通过将其存储于生成驱动信号的智能手机2100和接收在上述智能手机中生成的驱动信号并生成红外信号后发送到数字设备的红外线中继器2300,以简单轻松的操作执行一次学习模式,无需独立的遥控,利用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方便操作各种数字设备。
上述智能手机2100与红外线中继器2300能够连接相距100m以内的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中间存在障碍物仍然能够进行通信,优选地,分别设有蓝牙模块,使得利用耗电量较少的蓝牙方式实现相互的近距离通信。如上,通过使上述智能手机与红外线中继器利用蓝牙实现无线数据收发,不受到特定位置的限制,实现自由移动。
此时,上述智能手机2100与红外线中继器2300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不限于蓝牙,能够利用无线保真等各种无线通信网实现数据通信。
由此,上述智能手机2100不与独立的红外线发生装置相结合,智能手机本身能够发生并送出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在以与上述智能手机相互分离的状态利用无线通信收发数据的红外线中继器2300中,生成用于控制相应于上述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并向各个数字设备发送,即,发生控制命令的装置与发生红外线的装置相互分离,通过蓝牙或无线保真等各种无线通信网相互连接而实现无线通信,因此,不需要将独立的红外线发生装置与智能手机一一结合,也能够实现对家庭内部的数字设备进行控制的集成控制系统。
参照图8,上述红外线中继器2300,包括:学习信号接收部2310,其接收由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微处理器2320,其捕获并存储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无线通信部2330,其通过上述智能手机与无线通信网收发数据;驱动信号接收部2340,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红外信号发生部2350,其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的红外信号;以及红外信号送出部2360,其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
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2310由在将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设定为学习模式的情况下被激活并能够接收由需要最新学习的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2250传输的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器(IR_Receiver)构成。
上述微处理器2320不仅能够作为控制部负责对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一般性控制,同时,还能够原封不动地捕获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2310中接收的红外信号进行存储,并将其传输到智能手机2100。
此时,上述红外信号采用由通常的远程控制装置送出的信号的形态,如图9所示,其包含用于激活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前导码(Lead code)、作为用于区别上述数字设备的地址的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作为上述数字设备的实际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Data code)以及倒置上述数据代码的倒置数据代码(Data code)。
并且,上述自定义代码不仅能够由单一的自定义代码构成,而且能够以制造公司各自采用的形式,即,能够由第一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与倒置或反复上述第一自定义代码而构成的第二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重叠的结构形成。
因此,接收红外信号后,通过上述前导码被激活,自行判断上述自定义代码的一致与否后,在一致的情况下,不同于执行后续的数据代码指称的命令的数字设备,上述微处理器2320在学习模式下,以上述前导码、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及倒置数据代码等整合形态原封不动地捕获。
并且,对于以这种多种代码整合形态存在的红外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2330传输到智能手机2100。
上述无线通信部2330由与上述智能手机形成通信线路的通信模块构成,使得利用蓝牙或无线保真等无线通信网将上述捕获的红外信号传输到智能手机2100,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
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2340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驱动信号,上述驱动信号是由在设于上述智能手机的驱动信号生成部2160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停止信号或动作信号等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信号构成的遥控格式。
此时,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2340在接收的驱动信号中,区分出表示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作为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将上述自定义代码与存储在设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自定义代码存储部的自定义代码进行比较,使得能够识别需要传输控制命令的适当的数字设备2200。
为此,优选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2300还包括自定义代码存储部2370,其由存储有初始化存储状态的由国内外家电公司制造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通过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获取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的存储器构成。
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2350由能够生成相当于在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中识别的自定义代码与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的红外线发生单元构成,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2360送出在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中生成的红外信号并控制数字设备的运行。
此时,在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2360送出的红外信号如一般的遥控具有线性,因此,不受到红外线中继器所在位置的很大影响,能够将红外信号传输到数字设备,优选地,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2360由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外周面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构成,使得由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生成的红外信号由所有红外信号送出部同时送出。
如上,从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以放射状同时送出的红外信号传输到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根据存储于数据代码的控制命令,执行停止和运行及调节等。
并且,如图8所示,上述智能手机2100包括:控制驱动部2110、2120,其根据使用者的输入,生成能够控制多个数字设备的个别驱动信号;红外信号学习部2130,其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最新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存储部2140,其将上述红外信号匹配于需要根据相应信号进行调节的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并进行存储;界面生成部2150,其生成并存储能够轻松操作在上述红外信号存储部中完成匹配的控制命令的使用者界面;驱动信号生成部2160,其通过在上述集成遥控驱动部的作用下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的输入部的操作,生成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以及发送器通信部2170,其能够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
此时,上述控制驱动部、红外信号学习部、界面生成部及驱动信号生成部能够以硬件模块形态安装于上述智能手机,但优选地,以软件应用程序形态安装于上述智能手机。
上述控制驱动部包括:集成控制部2110,其选择数字设备并将能够输入已选择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界面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并进行激活;以及控制信号输入部2120,其接收在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的界面上进行操作的使用者的输入信号。
上述控制信号输入部2120包括:画面显示部,其显示包括已选择数字设备的设备名称和频道及音量调节键或编号输入键等的指南;运动识别部,其设有数字键、菜单、取消、确认、完成等各种功能键,将使用者触摸输入或拖拽输入的数据提供给上述集成控制部;以及语音识别部,其将通过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输出到上述集成控制部。
此时,上述智能手机2100如同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优选地,包括存储有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的自定义代码存储部2180。上述自定义代码存储部2180由存储有在应用程序安装的同时自动存储的由国内外家电公司制造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获取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的存储器构成。
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2130原封不动地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以前导码、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及倒置数据代码等整合形态存在的最新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
上述红外信号存储部2140将以多种代码整合形态接收的红外信号匹配于需要根据相应信号实现的控制命令并进行存储。
此时,上述红外信号存储部2140能够分离包含在上述红外信号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另行存储包含在相同的自定义代码中的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后续通过驱动信号生成部组合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并生成驱动信号,但也能够将整合的红外信号原封不动地匹配于控制命令进行存储,后续生成驱动信号时,原封不动地读取整合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
上述界面生成部2150,通过按照整合的红外信号原封不动地存储控制命令,将使用者频繁使用的功能等匹配于独立的按钮并进行存储,使得按照需要控制的不同设备,生成各种方便的使用者界面。
由此,能够解决一般的万能遥控器以有限的按键无法对各种数字设备的功能进行全部操作的问题,更多的数字设备能够由一个智能手机控制,在适合各个数字设备的使用者界面上,实现集成化应用。
此时,上述界面生成部2150能够轻松地添加可执行各个数字设备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新功能的独立功能按钮,也能够通过上述集成控制部显示于显示单元。
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2160结合通过上述控制驱动部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控制信号输入部的操作信号下选择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并生成驱动信号。此时,在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2130驱动信号以整合的红外信号形态存储的情况下,通过已选择控制命令或功能按钮,读取存储于上述红外信号存储部的红外信号并生成驱动信号。
此时,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2160读取存储于自定义代码存储部的相应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基于读取的自定义代码生成驱动信号,因此,在接收这种驱动信号的红外线中继器中,也能够生成具有适合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的自定义代码的红外信号。
上述发送器通信部2170由设于上述智能手机的蓝牙或无线保真等可实现无线数据通信的通信模块构成,实现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数据收发,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接收需要让上述智能手机学习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将在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
并且,优选地,上述智能手机2100还包括宏指令学习部2190,其连续生成驱动信号,使得按照设定值依次运行数字设备。
上述宏指令学习部2190不仅能够对相同的数字设备依次实现不同的控制命令,而且能够依次选择并连续运行多个数字设备。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现宏指令学习的示例图。
上述宏指令学习部2190,对于相同的自定义代码,以设定的任意时间单位,依次变更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并生成驱动信号,使得对相同的数字设备依次实现不同的控制命令。
由此,上述宏指令学习部2190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驱动信号的最初传输,接着,根据设定时间的经过,依次生成包含着预定的多个控制命令的驱动信号并传输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
参照图10,首先,时间到了设定时间的上午8点时,打开电视机,接着选择EBS频道(CH13)后,在没有使用者的反应的情况下,逐渐增加音量(Vol Up),帮助使用者醒来。
并且,在依次选择多个数字设备并连续运行的情况下,上述宏指令学习部2190根据设定时间的经过,变更自定义代码,结合匹配于各自定义代码的控制命令,激活数字设备等,确保生成驱动信号。
并且,上述红外线中继器2300上设有独立的计时器(未图示),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宏指令驱动信号并存储到微处理器后,一旦到了设定的时间,生成适合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并送出,实现数字设备的顺序性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智能手机能够方便生成需要连续运行的数字设备的宏指令驱动信号并自动控制数字设备,例如:晚上7点开灯、晚上7点半启动暖气、晚上8点打开电视等各种宏指令驱动信号,不仅简单,而且能够以低廉的费用实现家庭自动化。
接着,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框结构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红外线学习的简单结构图,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在智能手机之间传输使用者界面(UI)的简单结构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射状安装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中继器的结构图,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在红外线中继器中多点控制多个数字设备的结构图,图1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从格式服务器搜索并下载遥控格式的简单结构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包括:智能手机3100,其通过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被激活而显示于显示单元的按钮的操作生成并传输用于控制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中继主服务器3200,其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传输到安装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以及红外线中继器3300,其接收由上述中继主服务器传输的驱动信号,生成并送出相当于相应驱动信号的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
此时,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包括以用于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的无线保真模块构成的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将从上述智能手机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位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的中继器通信部3220。
由此,上述中继器通信部3220根据设于红外线中继器的无线通信部3330由可实现数据收发的通信单元构成,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蓝牙模块3332的情况下,上述中继器通信部也由蓝牙模块3222构成;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无线保真模块3334的情况下,上述中继器通信部也由可实现无线保真通信的无线局域网等无线保真模块3224构成。
并且,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可实现红外信号学习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格式服务器3400,其对在无线通信网上进行访问的智能手机使用者进行认证,向智能手机提供能够控制需要进行操作的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
上述智能手机3100包括: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其生成用于控制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并进行传输;驱动信号通信部3120,其将在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按照由设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与红外线中继器的通信模块能够处理的形态进行转换并传输;红外信号学习部3130,其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存储;以及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其生成用于调节最新学习的红外信号的功能的智能手机使用者的界面。
此时,优选地,在无线通信网上,以软件形态下载上述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安装于上述智能手机,使得提高智能手机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选择需要操作的数字设备3500,将能够输入已选择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界面显示于智能手机3100的显示单元并进行激活后,根据使用者在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的界面上操作的输入信号,生成与此相匹配的控制信号,传输至中继主服务器3200或红外线中继器3300。
由此,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将已选择数字设备的名称与频道及音量调节键或编号输入键等显示于显示单元,根据对显示于画面的多个键进行操作而输入的操作信号,生成用于执行匹配于相应操作信号的功能的驱动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送出。
此时,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结合根据对显示于智能手机的界面进行操作而输入的信号选择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并生成驱动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读取存储于遥控格式存储部3170的相应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基于读取的由自定义代码和数据代码等构成的遥控格式生成驱动信号,因此,在接收这种驱动信号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也能够生成具有适合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的遥控格式的红外信号。
上述驱动信号通信部3120将在智能手机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传输到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或红外线中继器3300,由设于智能手机3100的蓝牙模块或无线保真模块构成,使得实现无线数据通信。
此时,当上述智能手机使用者位于室内时,能够通过蓝牙模块与红外线中继器3300实现直接的驱动信号收发;而当智能手机使用者位于室外时,通过无线保真模块向中继主服务器3200传输驱动信号后,由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向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传输驱动信号,因此,使用者无论位于室内还是室外,都能够操作数字设备3500,从而以低廉的费用轻松实现家庭自动化。
并且,优选地,上述智能手机3100还包括存储有遥控格式的遥控格式存储部3170,上述遥控格式由包含着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等的用于控制相应数字设备的各种代码构成,使得能够按照不同数字设备生成适合的自定义代码和数据代码。上述遥控格式存储部3170由存储着在应用程序安装的同时自动存储的由国内外家电公司制造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与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获取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的存储器构成。
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3130包括图像分析部3132,其接收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中捕获后被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分析红外信号的图像并进行压缩存储;以及红外信号存储部3134,其将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与相应信号的控制命令一同原封不动地进行存储。
如此,为了让上述智能手机学习新的数字设备的由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等构成的红外信号,如图12所示,从远程控制装置3510中送出用于操作新的数字设备的遥控等的红外信号(在图12中表示为①的过程),由红外线中继器3300接收并原封不动地捕获上述红外信号后,通过能够与上述智能手机实现数据通信的作为无线通信部3330的蓝牙模块3332或无线保真模块3334进行传输(在图12中表示为②的过程),在上述智能手机3100中激活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学习模式,并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3130接收。
此时,上述图像分析部3132对于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中捕获后传输的构成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的二进制代码的低脉冲与高脉冲与否、上述低脉冲与高脉冲的长度变化等图像进行分析,对包含在红外信号的前导码、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及倒置数据代码等进行分析后,最小化(压缩)所分析的红外信号,存储于由存储器等构成的上述遥控格式存储部3170(在图12中表示为③的过程)。
并且,上述图像分析部3132将按照上述方式分析和压缩的红外信号存储于设在上述智能手机而构成遥控格式存储部3170的存储器的同时,通过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的数据通信网,存储于设在红外线中继器并由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等存储装置构成的中继器遥控格式存储部3370(在图12中表示为④的过程)。
接着,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3100传输的以控制命令构成的驱动信号(在图12中表示为⑤的过程),生成相当于相应驱动信号的遥控格式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数字设备3500(在图12中表示为⑥的过程),执行相应控制命令。
并且,在执行对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图像分析后,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将其存储于独立的格式服务器3400。如此,通过将完成图像分析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存储于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或智能手机相互独立的格式服务器3400,确保其他使用者能够在无线通信网上方便下载使用。
上述红外信号存储部3134原封不动地接收以前导码、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及倒置数据代码等整合形态存在的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后,将接收的红外信号匹配于根据相应红外信号所要实现的控制命令并进行存储。如此,在原封不动地将整合的红外信号匹配于控制命令的情况下,在后续生成驱动信号时也将原封不动地读取整合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中生成用于相应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后送出,并实现数字设备的操作。
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根据能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控制的数字设备的类型,形成各个数字设备3500的操作所需的界面,向构成上述界面的各个功能键或数字键或文字键等,匹配相应功能或数字或文字进行存储。
此时,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能够最新添加特定数字设备的操作所需的功能执行按钮或者删除不需要的按钮等,能够由使用者设定更加方便的使用者界面(UI:User Interface)。
如上,在形成数字设备的操作所需的使用者界面时,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还能够生成集合有用于数字设备的操作的各种功能的按钮组。
由此,让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按钮组学习能够执行各项功能的控制命令,从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另外,除了一一学习功能的方式之外,还能够将按钮组本身存储于格式服务器,使得在相同的数字设备使用者之间进行共享,通过相应按钮组相关应用程序的更新,确保容易地形成按钮组。
并且,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不仅能够将数字设备的操作所需的键显示于显示单元,使得仅仅通过使用者对显示于显示单元的键的触摸输入或拖拽输入或语音识别构成操作,而且,优选地,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还包括传感器识别部3142,其根据由设于智能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或方向传感器识别的智能手机的动态信息,识别数字设备的操作功能相关输入。
此时,上述传感器识别部3142识别智能手机本身的动态和移动,将数字设备的操作功能匹配于这种智能手机3100的动态和移动,为此,上述传感器识别部3142以能够接收设于智能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或方向传感器的动态信息的方式完成连接,在智能手机的移动信息中设定使用者所需功能并匹配数字设备的功能。
由此,作为利用上述传感器识别部匹配电视机的功能的一例,上述传感器识别部3142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将智能手机的右侧移动与频道的上升信号进行匹配,将智能手机的左侧移动与频道的下降信号进行匹配,将上述智能手机的前方移动与音量的增加信号进行匹配,将智能手机的后方移动与音量的减小信号进行匹配。这种功能匹配仅仅是举例说明,除了这种功能匹配之外,还能够以各种方式将智能手机的移动与数字设备的操作功能进行匹配。
并且,优选地,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3140还包括宏指令学习部3144,其设定为使得随着特定时间的达到或一定时间的经过,不同的驱动信号依次被激活,生成并送出驱动信号。
并且,当使用者处于外部时,随着一定的时间的到达及经过,由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接收在智能手机3100中生成并传输的宏指令驱动信号,将其传输到位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实现对数字设备3500的操作,从而以较少的费用能够轻松地实现自动化。
并且,如图13所示,优选地,上述智能手机3100还包括使用者界面传输部3150,其针对安装有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相互之间进行数据收发而生成网关,并实现使用者界面的收发,使得通过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由使用者设定并存储于智能手机的使用者界面能够在操作相同数字设备的使用者之间进行共享。
并且,优选地,上述智能手机3100还包括格式下载部3160,其将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3130学习并分析图像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图像,即将遥控格式通过无线通信网上传到格式服务器3400进行存储的同时,为使其他使用者能够从格式服务器下载已经上传的遥控格式或由数字设备的制造商上传的遥控格式而在无线通信网上与格式服务器3400相连接实现数据收发。
由此,通过上述格式下载部3160访问格式服务器3400并通过认证的使用者,能够方便地下载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数字设备相关各种遥控格式。
并且,优选地,还包括功能匹配部3162,其将上述遥控格式上的显示按钮与数字设备的功能进行匹配并存储,使得将通过上述格式下载部3160下载的遥控格式,即将红外信号图像与设定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上的使用者界面上的显示按钮进行匹配,确保各个智能手机使用者都能够拥有个性化界面。
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由位于室内并且设有能够从外部的智能手机接收通过3G网络或无线保真传输的驱动信号的通信单元的主服务器构成。
此时,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设有作为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能够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的作为无线保真模块的无线局域网,还设有作为用于将从上述无线保真模块中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设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的中继器通信部3220,由蓝牙适配器等构成的蓝牙模块3222。
并且,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上设有通过无线保真可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的情况下,上述中继器通信部3220不设有用于在室内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实现数据收发的蓝牙模块,而能够由无线保真模块3224构成。
此时,优选地,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包括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3230,其匹配动态IP与主机域名,每次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重新赋予IP地址时,自动更新域名系统数据库,实现动态域名系统(DDNS,Dynamic Domain NameSystem)服务。由此,使用者在以动态IP利用互联网服务的情况下,上述智能手机也能够从3G网络或无线保真稳定地接收由智能手机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从而控制数字设备。
通常,当使用者访问互联网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分配动态IP,使得能够将家庭用个人电脑等作为服务器使用,如需要再次访问相应个人电脑,则需要了解新变更的IP地址,因此,很难将家庭用个人电脑作为稳定的服务器使用。
由此,上述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3230为了确保在光纤或本地线缆等变化的动态IP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利用服务器,为了匹配动态IP与主机域名,而由在个人电脑上运行的程序构成并安装于上述个人电脑。
这种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3230在每次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重新分配新的IP地址时,自动更新域名系统数据库,即便对应于特定域名的IP地址发生变化,也无需了解其他使用者的最新变更的IP地址,依然能够利用域名轻松访问相应个人电脑,从而能够将个人电脑作为稳定的服务器使用。并且,在无法面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支持动态域名系统服务的情况下,制作一种每次重新分配IP地址时更新域名系统数据库实现稳定访问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在个人电脑中运行,从而实现相同的功能。
并且,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由设有能够通过本地网络接收以无线保真方式传输的驱动信号的无线保真模块的IP路由器3240构成。如上,在上述中继主服务器由IP路由器3240构成的情况下,即便不持续运行个人电脑,能够通过始终保持激活状态的IP路由器,实现驱动信号的收发。
此时,上述IP路由器3240能够设有独立的蓝牙模块,以使将从外部的智能手机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但考虑到很难安装其他装备或程序的IP路由器本身的特性,优选地,上述IP路由器上仅设有无线保真模块,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上安装能够在本地网络上与上述IP路由器进行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
如上,根据由在大部分的家庭内已经安装的个人电脑或IP路由器构成的中继主服务器3200,通过3G网络或无线保真,能够稳定地接收由室外的智能手机3100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由这种中继主服务器3200向位于同一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直接传输驱动信号,无论使用者位于室内还是室外,均能够稳定地控制数字设备的动作,从而克服控制数字设备时受到的空间限制。由此,投入较少的费用,能够在异地对家庭内的数字设备的运行进行轻松而稳定的控制,从而实现家庭自动化。
此时,当使用者在室内操作数字设备时,能够以作为近距离通信网络的蓝牙网络替代无线保真进行驱动信号的传输,实现智能手机与红外线中继器之间的直接的驱动信号传输,从而防止数字设备运行的混乱。
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包括:驱动信号接收部3340,其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或中继主服务器传输的驱动信号;红外信号发生部3350,其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送出部3360,其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学习信号接收部3310,其接收由新的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微处理器3320,其捕获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再次接收在上述智能手机中进行图像分析的红外线代码并进行存储;以及无线通信部3330,其从上述智能手机或中继主服务器接收驱动信号。
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3340通过无线通信部3330接收在上述智能手机的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中生成并直接传输的或通过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传输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
为此,上述无线通信部3330不仅能够由通过蓝牙网络与智能手机3100或中继主服务器3200可实现数据收发的蓝牙模块3332构成,同时还能够由通过无线保真与上述智能手机或中继主服务器可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构成。
并且,上述无线通信部3330能够由CDMA芯片3336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从上述智能手机3100传输的驱动信号不经由独立的中继主服务器,由红外线中继器直接接收,生成并送出相当于相应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
此时,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3340在接收的驱动信号中,区分出表示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将上述自定义代码与存储在设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中继器遥控格式存储部的自定义代码进行比较,使得能够识别需要传输控制命令的适当的数字设备。
优选地,上述中继器遥控格式存储部3370如同设于上述智能手机的遥控格式存储部,存储有包含着由国内外家电公司推出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的遥控格式。
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3350由能够将相当于在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中识别的自定义代码与控制命令的遥控格式作为红外信号生成的红外线发生单元构成,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3360向外部送出在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中生成的红外信号并控制数字设备的运行。
此时,在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3360送出的红外信号如一般的遥控具有线性,因此,不受到红外线中继器所在位置的很大影响,能够将红外信号传输到数字设备,如图14所示,优选地,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3360由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的外周面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构成,使得由上述红外信号发生部生成的红外信号由所有红外信号送出部同时送出。
一般的红外线发光二极管(IR LED)的信号,从最大发光强度(Luminousintensity)变成50%的发光强度时,可控制的角度通常是±30°。因此,如图14所示,将6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IR LED)330以放射状配置时,能够向360°全方向传输红外信号,对于任何位置的数字设备也能够轻松地进行控制。
并且,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3310由在将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设定为学习模式的情况下被激活并能够接收由与需要最新学习的数字设备成套的遥控等远程控制装置3510传输的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器(IR_Receiver)构成。
上述微处理器3320不仅能够作为控制部负责对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一般性控制,同时,还能够原封不动地捕获(capture)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3310中接收的红外信号进行存储,并将其传输到智能手机。
此时,上述红外信号采用由通常的远程控制装置3510送出的信号的形态,其包含用于激活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前导码(Lead code)、作为用于区别上述数字设备的地址的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作为上述数字设备的实际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Data code)以及倒置上述数据代码的倒置数据代码(Data code)等。
并且,上述自定义代码不仅能够由单一的自定义代码构成,而且能够以制造公司各自采用的形式,即,能够由第一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与倒置或反复上述第一自定义代码而构成的第二自定义代码(Custom code′)重叠的结构形成。
并且,如图15所示,优选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还包括多点控制处理部3390,其根据由多个智能手机传输的包含在各个驱动信号的自定义代码及数据代码,依次生成红外信号并送出,进而控制各个数字设备的运行。
在家庭中,经常会发生多人各自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3100向同一个红外线中继器3300传输各种类型的驱动信号的情况。即,A使用者为了控制电视机、B使用者为了控制音响,几乎同时从各自的智能手机中生成并送出驱动信号时,上述多点控制处理部3390根据在上述驱动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顺序,分别生成各个驱动信号下的红外信号并送出。
如上,上述多点控制处理部3390通过接收由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依次生成并送出相应于已接收的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在多个使用者在同一空间中以智能手机控制数字设备的情况下,能够由单一的红外线中继器对多台数字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格式服务器3400包括:智能手机认证部3410,其通过认证在无线通信网上访问的使用者,进而认证面向格式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格式数据库3420,其保存有由国内外的制造商提供的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或由使用者学习红外信号并生成符合自己的使用者界面后上传的界面等;以及格式传输部3430,其向被认证的使用者的智能手机传输使用者选择的遥控格式与使用者界面。
此时,上述格式数据库3420通过学习模式的激活,分析构成红外信号的遥控格式的图像后进行最小化(压缩),接收并存储通过无线通信网由上述智能手机3100上传的红外信号数据。
由此,当A使用者学习A公司的数字设备所需的A格式时,不仅能够存储于智能手机3100和红外线中继器3300,而且当存储于上述格式数据库3420时,B使用者能够在激活安装于上述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后,访问上述格式服务器3400,通过认证后能够获得访问上述格式数据库3410的权限。如此,获得上述格式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后,下载由上述A使用者上传并存储的A格式,存储于B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和红外线中继器,轻松地实现新的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的存储。
并且,还能够通过公告栏等社区功能,实现安装有上述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由多个使用者学习多个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生成自己特有的使用者界面并存储于格式数据库,相互之间进行确认和共享。
参照图16,能够说明利用智能手机访问格式服务器并查找遥控格式和下载适合的遥控格式进行存储,为了在智能手机中使用设于使用者的家庭中的数字设备3500的遥控格式,应匹配存储于红外线中继器3300的遥控格式与存储于智能手机3100的遥控格式。
由此,将电视机作为例子,使用者在安装于智能手机3100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中确认需要进行操作的电视机的制造商(A公司)后,访问格式服务器3400通过认证,并获得格式数据库3420的访问权限。此时,即便是相同的制造商,遥控格式也会不同,因此,需要继续确认符合相应电视机的遥控格式。
在安装于上述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中,依次下载由相应制造商生产的电视机的电源遥控格式,确认电视机的运行与否。此时,不全部下载相应遥控格式,而是首先仅下载电源遥控格式后(在图16中表示为①过程),从上述智能手机3100向红外线中继器3300送出驱动信号并确认电视机3500的运行与否。
如图16所示,根据A公司的A格式与B格式,无法打开电视机,但根据A公司的C格式,却能够打开电视机的电源(图16中表示为②过程),在上述智能手机3100中从格式数据库3420下载由A公司的C格式构成的红外信号的自定义代码与数据代码等(图16中表示为③过程)进行存储。
如此,当选择了与电视机匹配的遥控格式时,使用者将相应遥控格式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进行确认,从格式数据库3420下载相应遥控格式进行存储。此时,在上述智能手机3100中,根据功能匹配部3162,将由相应遥控格式构成并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的按钮与设定于各个按钮的功能进行匹配并进行存储。
以下,将参照图17至图21,对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在室内或室外控制家庭内的数字设备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一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参照图17,上述第一实现例表示了在室内激活安装于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而对家庭内的家电产品进行控制。
由此,在上述智能手机3100和红外线中继器3300上分别设有蓝牙模块,通过这种蓝牙模块,由设于红外线中继器的驱动信号接收部3310接收从设于上述智能手机的驱动信号生成部3110传输的驱动信号,生成并送出适合相应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对家庭内的音响、空调、电视机或家庭影院的运行进行控制。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二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参照图18,上述第二实现例表示了在室外激活安装于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而对家庭内的家电产品进行控制。
为此,在首先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的个人电脑所构成的中继主服务器3200中,通过外部的3G网络或无线保真可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等设于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能够向家庭内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再次传输上述驱动信号的作为蓝牙模块3332的蓝牙适配器设于中继器通信部。
由此,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作为用于驱动家庭内的家电产品的设备控制信号的驱动信号,通过设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的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利用3G网络或无线保真通信进行接收。此时,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通过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3230,不论IP是否发生变化,都能够稳定地接收驱动信号。
在上述中继主服务器中,蓝牙模块3222通过蓝牙通信将上述驱动信号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3300,如此,在经由中继主服务器3200接收由智能手机3100传输的驱动信号的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生成并送出符合相应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在外部也能够稳定地控制家庭内的音响、空调、电视机或家庭影院的运行,从而实现家庭自动化。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三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参照图19,在本发明的第三实现例中,表示了在室内激活安装于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对家庭内的家电产品进行控制。此时,在上述第三实现例中,红外线中继器3300上设有通过无线保真通信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
如此,通过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置无线保真模块3334,由上述智能手机通过无线保真通信传输的作为家电产品的设备控制信号的驱动信号传输到中继器时,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生成并送出符合已接收的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对家庭内的音响、空调、电视机或家庭影院的运行进行控制。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参照图20,在本发明的第四实现例中,表示了在室外激活安装于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对家庭内的家电产品进行控制。此时,在第四实现例中,中继主服务器3200上作为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设置有可实现无线保真通信的无线局域网,红外线中继器3300设置有通过无线保真通信可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
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作为驱动家庭内家电产品的设备控制信号的驱动信号,首先由设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的作为智能手机通信部3210的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保真通信进行接收。此时,上述中继主服务器通过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不论IP是否发生变化,都能够稳定地接收驱动信号。
在上述中继主服务器3200中,在无线局域网中利用无线保真通信将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3300,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通过这种无线保真模块,接收由智能手机传输的经由上述中继主服务器的驱动信号。并且,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生成并送出符合相应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使得在外部也能够稳定地控制家庭内的音响、空调、电视机或家庭影院的运行,从而实现家庭自动化。
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五实现例的系统结构图。
参照图21,在本发明的第五实现例中,表示了激活安装于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并对家庭内的家电产品进行控制。此时,在上述第五实现例中,中继主服务器由可实现无线保真通信的IP路由器3240构成,在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通过无线保真通信实现数据收发的无线保真模块3334。
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作为驱动家庭内家电产品的设备控制信号的驱动信号,首先由形成本地网络并实现无线保真通信的上述IP路由器3240接收后,利用无线保真通信传输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
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通过无线保真模块3334,经由上述IP路由器3240接收由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并且,通过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3300中生成并送出符合相应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使得在外部也能够稳定地控制家庭内的音响、空调、电视机或家庭影院的运行,从而实现家庭自动化。
如上,在红外线中继器上安装蓝牙模块或无线保真模块,位于家庭的个人电脑等所构成的中继主服务器接收由智能手机直接传输的驱动信号以及由室外的智能手机利用3G网络或无线保真通信传输的驱动信号,通过形成家庭内的近距离通信网络的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等本地网络,传输到红外线中继器并控制数字设备,从而以低廉的费用实现稳定的家庭自动化。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此时,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通过USB通信方式直接连接智能手机与红外线中继器,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中去除通信模块,使得方便携带的同时降低制造费用。
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简单结构图。
参照图22,在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的第四实施例中,在红外线中继器4300上形成可实现USB通信的USB端口4330,还包括连接智能手机4100与设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USB端口4330并形成数据通信线路的USB分线器4150或数据线。
如此,上述智能手机4100与红外线中继器4300通过USB通信方式相连接,上述红外线中继器通过USB通信接收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生成的作为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驱动信号,对该驱动信号进行分析并生成红外信号,传输到各数字设备。
并且,优选地,还包括电源充电部4335,其根据USB通信方式获得并存储用于驱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电源,从而提升便携性。
此时,关于除了上述USB通信部与电源充电部的红外线中继器的一般结构,即,学习信号接收部4310、微处理器4320、驱动信号接收部4340、红外信号生成部4350、红外信号送出部4360及中继器遥控格式存储部4370等均与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以上,参照附图表述了本发明相关技术思想,但这仅仅是示例性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模仿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9)
1.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手机,其具有遥控功能的应用程序;
数字设备,其根据接收的红外信号,调节电源的打开/关闭、频道及音量;以及
红外线中继器,其作为中央控制部,通过蓝牙通信或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相连接,当接收对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智能手机的信号时,向上述数字设备发送上述红外信号,
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括:
通信部,其通过上述蓝牙通信或上述无线保真通信方式与上述智能手机进行无线通信;
代码存储部,其存储对应于自定义代码的电子设备及制造商相关信息;
多个红外线收发部,其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通过扩张至60°至360°发送上述红外信号;以及
微处理器,其分离和检出通过上述通信部接收的包含在上述智能手机的信号中的上述数字设备相关自定义代码后,比较上述代码存储部的自定义代码与上述数字设备相关自定义代码,在相互一致的情况下,控制使通过上述红外线收发部发送用于控制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红外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包括:
控制部,其起到对动作进行整体控制的中央处理器作用;
存储部,其存储需要控制的上述数字设备的上述自定义代码;
通信部,其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上述蓝牙通信或上述无线保真通信;
画面显示部,其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显示能够控制上述数字设备的指南;
运动识别部,其能够识别上述智能手机的屏幕上的触摸或拖拽等运动;以及
语音识别部,其通过识别使用者的语音对上述数字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画面显示部将上述指南提供到屏幕,将在上述运动识别部和上述语音识别部中接收的数据与上述自定义代码,通过上述通信部发送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部用于存储由国内外的家电公司推出的数字设备的控制代码,关于各个移动运营商出厂时未输入的控制代码,则通过上述无线保真通信或上述蓝牙通信,访问各家电公司的服务器,下载所提供的程序,追加及变更新的数字设备的代码并进行存储。
4.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控制装置,其附于数字设备,将对相应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以红外信号方式送出;
红外线中继器,其接收由上述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并设有捕获其红外信号后通过无线通信部传输至智能手机的微处理器;以及
智能手机,其设有用于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红外信号并匹配相应红外信号的控制命令后进行存储的红外信号学习部,
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括:
学习信号接收部,其由在将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设定为学习模式的情况下被激活并接收由上述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器构成;
微处理器,其不仅能够作为控制部负责对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一般性控制,同时,还能够将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原封不动地捕获并进行存储,之后将其传输到智能手机;以及
无线通信部,其由通过上述智能手机与无线通信网收发数据的通信模块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微处理器原封不动地捕获以用于激活需要控制的数字设备的前导码、作为用于区别上述数字设备的地址的自定义代码、作为上述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以及倒置上述数据代码的倒置数据代码的整合形态存在的红外信号并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包括:
驱动信号接收部,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经过最新学习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
红外信号发生部,其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的红外信号;以及
红外信号送出部,其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包括:
集成控制驱动部,其根据使用者的输入,生成能够控制多个数字设备的个别驱动信号;
红外信号学习部,其原封不动地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以多种代码整合形态存在的最新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
红外信号存储部,其将上述红外信号匹配于需要根据相应信号进行调节的数字设备的控制命令并进行存储;
驱动信号生成部,其通过在上述集成控制驱动部的作用下显示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单元的输入部的操作,生成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以及
发送器通信部,其能够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界面生成部,其通过按照整合的红外信号原封不动地存储控制命令,将使用者频繁使用的功能等匹配于独立的功能按钮并进行存储,使得按照需要控制的不同设备生成各种方便的使用者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宏指令学习部,其连续生成驱动信号,使得按照设定值依次运行数字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宏指令学习部对于相同的自定义代码,根据设定时间的经过,依次变更作为控制命令的数据代码并生成驱动信号后,传输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使得对相同的数字设备依次执行不同的控制命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宏指令学习部根据设定时间的经过,变更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结合匹配于各自定义代码的控制命令,生成用于激活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后,传输到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使得以一次操作能够依次运行多个数字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独立的计时器,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顺次性宏指令驱动信号并存储到微处理器后,根据设定时间的经过生成适合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的红外信号并送出,以使数字设备能够依次运行。
13.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手机,其包括通过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被激活而显示于显示单元的按钮的操作,生成用于控制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生成部、将在上述驱动信号生成部中生成的数字设备的驱动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传输的驱动信号通信部;
中继主服务器,其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传输到安装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以及
红外线中继器,其设有用于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或中继主服务器传输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接收部、用于生成相当于构成接收的驱动信号的数字设备的自定义代码与控制命令的红外信号的红外信号发生部、面向数字设备送出上述红外信号的红外信号送出部以及构成用于接收上述驱动信号的网关的无线通信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包括以用于接收由外部的智能手机传输的驱动信号的无线保真模块构成的智能手机通信部、将从上述智能手机接收的驱动信号传输到位于室内的红外线中继器的中继器通信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蓝牙模块,上述中继器通信部也由蓝牙模块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上设有无线保真模块,上述中继器通信部也由可实现无线保真通信的无线保真模块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字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
智能手机认证部,其通过认证在无线通信网上访问的使用者,进而认证面向格式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以及
格式服务器,其包括保存有由国内外的制造商提供的数字设备的遥控格式或由使用者学习红外信号并生成使用者界面后上传的界面等的格式数据库以及向被认证的使用者的智能手机传输使用者选择的遥控格式与使用者界面的格式传输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
红外信号学习部,其接收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存储;以及
使用者界面设定部,其形成用于操作最新学习的红外信号的功能所需的智能手机使用者的界面,向构成上述使用者的界面的各个按钮匹配控制命令的功能并进行存储,
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还包括:
学习信号接收部,其接收由新的数字设备的远程控制装置传输的红外信号;以及
微处理器,其捕获在上述学习信号接收部中接收的红外信号并传输到智能手机,再次接收由上述智能手机传输的红外线代码并进行保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包括图像分析部,其接收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中捕获后被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分析红外信号的图像并进行压缩存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包括红外信号存储部,其将构成由上述红外线中继器传输的新的数字设备的被捕获的红外信号的前导码、自定义代码、数据代码以及倒置数据代码的整合状态与功能一同进行存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还包括传感器识别部,其将数字设备的操作功能匹配于通过智能手机所具有的加速度传感器或方向传感器识别的智能手机的动态信息并存储为使用者界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使用者界面传输部,其针对安装有数字设备控制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相互之间进行数据收发而生成网关,并收发通过上述使用者界面设定部由使用者进行设定后存储在智能手机的使用者界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智能手机还包括格式下载部,其将通过上述红外信号学习部学习并分析图像的数字设备的红外信号图像通过无线通信网上传到上述格式服务器,为使其他使用者能够从格式服务器下载已经上传的遥控格式或由数字设备的制造商上传的遥控格式而在无线通信网上与格式服务器相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匹配部,其将通过上述格式下载部下载的遥控格式,即将红外信号图像上的功能与设定在智能手机上的使用者界面上的显示按钮相匹配并进行存储。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由位于室内并且设有能够从外部的智能手机接收通过利用基站的3G网络或无线保真传输的驱动信号的通信单元的个人电脑构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包括动态域名系统匹配部,其匹配动态IP与主机域名,每次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重新赋予IP地址时,自动更新域名系统数据库,实现动态域名系统服务。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主服务器由设有能够通过本地网络接收向无线保真通信传输的驱动信号的无线保真模块的IP路由器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信号送出部由在上述红外线中继器的外周面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中继器还包括多点控制处理部,其根据由多个智能手机传输的包含在各个驱动信号中的自定义代码及数据代码,依次生成红外信号并送出,进而控制多个数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91628 | 2010-09-17 | ||
KR1020100091628A KR101037397B1 (ko) | 2010-09-17 | 2010-09-17 |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디지털 기기 제어 시스템 |
KR1020110024780A KR101253148B1 (ko) | 2011-03-21 | 2011-03-21 | 스마트폰과 중계 홈서버를 이용한 적외선 신호 학습이 가능한 디지털기기 제어시스템 |
KR10-2011-0024780 | 2011-03-21 | ||
KR10-2011-0084503 | 2011-08-24 | ||
KR1020110084503A KR101249274B1 (ko) | 2011-08-24 | 2011-08-24 |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생체신호 자가진단 시스템 |
PCT/KR2011/006798 WO2012036475A2 (ko) | 2010-09-17 | 2011-09-15 |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디지털기기 제어 시스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0608A true CN103210608A (zh) | 2013-07-17 |
Family
ID=4583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53432A Pending CN103210608A (zh) | 2010-09-17 | 2011-09-15 | 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42694B2 (zh) |
CN (1) | CN103210608A (zh) |
WO (1) | WO2012036475A2 (zh) |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9304A (zh) * | 2013-09-13 | 2014-01-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中转设备、中转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03686295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顶盒与移动终端共享蓝牙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905871A (zh) * | 2014-03-24 | 2014-07-0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3916713A (zh) * | 2014-03-28 | 2014-07-09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对电视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视机 |
CN103985241A (zh) * | 2014-05-30 | 2014-08-13 | 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转换设备及遥控系统 |
CN104185050A (zh) * | 2014-07-30 | 2014-12-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基于ott电视的智能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504887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连宁 | 一种无线遥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765548A (zh) * | 2015-03-24 | 2015-07-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音箱播放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4809865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红板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遥控系统 |
CN104916118A (zh) * | 2015-06-15 | 2015-09-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遥控实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39626A (zh) * | 2015-10-15 | 2015-12-09 |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万能遥控器 |
CN105519082A (zh) * | 2015-01-08 | 2016-04-20 | 深圳极驱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群无线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5719451A (zh) * | 2016-01-20 | 2016-06-29 | 深圳市润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 |
WO2016106505A1 (zh) * | 2014-12-29 | 2016-07-07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诊断仪及其遥控方法和便携遥控终端 |
CN106448109A (zh) * | 2016-11-02 | 2017-02-22 | 朱逸凡 | 一种通用语音控制智能家电系统 |
CN108132764A (zh) * | 2016-12-01 | 2018-06-08 | 韩国帝诺思有限公司 | 公共交通工具的个人用显示器控制系统 |
CN109166576A (zh) * | 2018-08-06 | 2019-01-08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CN110007608A (zh) * | 2017-12-26 | 2019-07-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运转情况控制相关装置的装置、调度机器人和服务器 |
CN110535493A (zh) * | 2019-09-02 | 2019-12-03 | 上海云丁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通讯装置 |
CN111092992A (zh) * | 2019-12-24 | 2020-05-01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的fm频率调节系统 |
CN115484341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控制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31270B1 (en) * | 2006-01-31 | 2011-10-04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Remote control system |
US8659400B2 (en) * | 2006-09-05 | 2014-02-25 |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remote control functionality of a portable device |
US9257040B2 (en) * | 2011-06-30 | 2016-02-09 | Flirc,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learning and playing back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
US9198204B2 (en) | 2012-04-11 | 2015-11-24 | Googl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commissioning of wireless devices |
US10397013B1 (en) * | 2012-04-11 | 2019-08-27 | Google Llc | User interfa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mart devices for interoperability with a smart hub device |
US10075334B1 (en) * | 2012-04-11 | 2018-09-11 | Google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issioning a smart hub device |
US10142122B1 (en) * | 2012-04-11 | 2018-11-27 | Google Llc | User interfa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mart devices for interoperability with a smart hub device |
US10080121B2 (en) * | 2012-07-18 | 2018-09-18 | TBWA\RAAD Middle Eas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mmunication |
WO2014027349A1 (en) * | 2012-08-14 | 2014-02-20 | Switchbe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trol of home appliances without infrastructure changes |
CN102833607B (zh) * | 2012-08-21 | 2015-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线电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9548813B2 (en) * | 2012-09-04 | 2017-01-17 |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appliance control functionality to a smart device |
CN103686229B (zh) * | 2012-09-13 | 2016-12-21 | 北京中传数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
EP2898492B1 (en) | 2012-09-21 | 2019-01-16 | Home Control Singapore Pte. Ltd. | Handhel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th remote control output mode |
CN102880096A (zh) * | 2012-09-25 | 2013-01-16 | 深圳市奇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电智慧电源 |
CN105844900A (zh) * | 2012-10-15 | 2016-08-10 | 福建格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远端通信的可更新的红外转发系统 |
KR101942839B1 (ko) | 2012-10-31 | 2019-0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에이전트 장치, 전기기기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
EP3691179A1 (en) * | 2012-12-18 | 2020-08-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home device remotely in home network system |
CN103888856A (zh) * | 2012-12-20 | 2014-06-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数据处理设备 |
US9271375B2 (en) | 2013-02-25 | 2016-02-23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ccupancy sensing with enhanced functionality |
US9247177B2 (en) | 2013-04-22 | 2016-01-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device,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04113772B (zh) | 2013-04-22 | 2018-11-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设备、用户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9922580B2 (en) | 2013-04-30 | 2018-03-20 | Google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virtual demonstration of a smart phone controlled smart home using a website |
KR101623162B1 (ko) * | 2013-05-16 | 2016-05-20 | 주식회사 서비전자 | 통합 리모콘이 구비된 무선중계장치 및 그것의 운용방법 |
US10003620B2 (en) * | 2013-06-26 | 2018-06-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llaborative analytics with edge devices |
KR101798185B1 (ko) * | 2013-07-12 | 2017-1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들의 컨텐츠 공유 방법 |
KR101362748B1 (ko) * | 2013-07-26 | 2014-02-14 | 김종용 | 기기 제어 방법 |
US20150042447A1 (en) * | 2013-08-09 | 2015-02-12 | Flyover Innovations, Llc | Entertainment environment remote control and audio/video streaming method and system |
CN104462957B (zh) * | 2013-09-23 | 2018-03-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应用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0088818B1 (en) | 2013-12-23 | 2018-10-02 | Google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m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s with sensor data and learning |
CN104778829B (zh) * | 2014-01-11 | 2017-10-13 | 广州合立正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设备的控制方法 |
US8983300B1 (en) | 2014-02-06 | 2015-03-17 | Peel Technologies, Inc. | Receiving infrared communications on a mobile device |
US9965949B2 (en) | 2014-02-06 | 2018-05-08 | Peel Technologies, Inc. | Infrared communications on a mobile device |
CA2941726C (en) * | 2014-03-03 | 2022-11-08 | AVI-On Labs, LLC | Networking systems, protocol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arget devices |
US10032168B2 (en) * | 2014-03-07 | 2018-07-24 | Fmr Llc | Secure valid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
US9716861B1 (en) | 2014-03-07 | 2017-07-25 | Steelcas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sessions |
US10664772B1 (en) | 2014-03-07 | 2020-05-26 | Steelcas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sessions |
TWI524620B (zh) * | 2014-04-09 | 2016-03-01 | Grand Mate Co Ltd | Radiator control method |
US9299249B2 (en) * | 2014-04-11 | 2016-03-29 | Wei-Chih Huang | Remotely controll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N105100863A (zh) | 2014-04-28 | 2015-11-2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切换电视频道的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以及机顶盒 |
US9754090B2 (en) | 2014-05-07 | 2017-09-05 | Vivint, Inc. | Setting up a system with a mobile device |
US9508255B2 (en) * | 2014-06-04 | 2016-11-29 | Tsung-Hsiang Mi | Integrated system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s |
US9955318B1 (en) | 2014-06-05 | 2018-04-24 | Steelcase Inc. | Space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9766079B1 (en) | 2014-10-03 | 2017-09-19 | Steelcas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in an enterprise |
US9380682B2 (en) | 2014-06-05 | 2016-06-28 | Steelcase Inc. |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for space based on presence and activities |
US10433646B1 (en) | 2014-06-06 | 2019-10-08 | Steelcaase Inc. | Micro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744376B2 (en) | 2014-06-06 | 2023-09-05 | Steelcase Inc. | Micro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170221351A1 (en) * | 2014-07-01 | 2017-08-03 |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control of target devices |
US9420331B2 (en) | 2014-07-07 | 2016-08-16 | Googl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tegorizing detected motion events |
CN104200644B (zh) * | 2014-08-14 | 2019-01-15 |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设备遥控方法、功能终端以及智能终端 |
US9852388B1 (en) | 2014-10-03 | 2017-12-26 | Steelcas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in an enterprise |
KR102299980B1 (ko) | 2014-10-07 | 2021-09-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 네트워크 장치(hnd)를 선택 및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
KR102287943B1 (ko) | 2014-10-14 | 2021-08-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기기, 상기 전자 기기의 음량 조절 방법 및 상기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
US10601604B2 (en) | 2014-11-12 | 2020-03-24 | Google Llc |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 hub devices |
US9473892B2 (en) * | 2014-12-11 | 2016-10-18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Appliances that trigger applications on consumer devices based on user proximity to appliance |
CN104469456A (zh) * | 2014-12-18 | 2015-03-25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的红外遥控方法及红外遥控系统 |
JP6488762B2 (ja) * | 2015-02-26 | 2019-03-2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システム、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373254B1 (en) * | 2015-02-27 | 2016-06-21 | Peel Technologies, Inc. | Infrared communications on a mobile device |
US9924294B2 (en) * | 2015-02-27 | 2018-03-20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
DE102015106742A1 (de) * | 2015-04-30 | 2016-11-03 | Deutsche Telekom Ag | Ansteuerung von Funktionen der Hausautomation |
DE102015106767A1 (de) * | 2015-04-30 | 2016-11-03 | Deutsche Telekom Ag | Fernsteuerung elektronischer Geräte über eine Infrarot-Schnittstelle |
US10733371B1 (en) | 2015-06-02 | 2020-08-04 | Steelcase Inc. | Template based content prepar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a plurality of space types |
CN105321323A (zh) * | 2015-11-09 | 2016-02-10 | 曹校荣 | 一种无线遥控开关 |
JP2017123049A (ja) * | 2016-01-07 | 2017-07-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TWI568273B (zh) * | 2016-01-08 | 2017-01-21 |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home appliance | |
KR102465092B1 (ko) * | 2016-01-21 | 2022-11-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US10917767B2 (en) | 2016-03-31 | 2021-02-09 | Intel Corporation | IOT device selection |
JP6627611B2 (ja) * | 2016-03-31 | 2020-01-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遠隔操作装置、遠隔操作方法および遠隔操作プログラム |
US10097948B2 (en) | 2016-03-31 | 2018-10-09 | Intel Corporation | Point-and-connect bluetooth pairing |
CN105719473B (zh) * | 2016-04-07 | 2019-04-05 | 徐文杰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遥控方法及遥控装置 |
US9812006B1 (en) * | 2016-05-06 | 2017-11-07 | Nxcontrol System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infrared remote controls of home appliances |
US9921726B1 (en) | 2016-06-03 | 2018-03-20 | Steelcase Inc. | Smart works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CN106773755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家居环境监控系统 |
US10264213B1 (en) | 2016-12-15 | 2019-04-16 | Steelcase Inc. | Content ampl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10505909B2 (en) | 2016-12-21 | 2019-12-10 | Intel Corporation | Dual physical channel secure connection |
USD848405S1 (en) | 2017-02-06 | 2019-05-14 | Hunter Douglas Inc. | Wireless repeater |
CN107016847A (zh) * | 2017-03-31 | 2017-08-04 |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
JP7123618B2 (ja) * | 2018-05-09 | 2022-08-23 | 株式会社Lixil | トイレシステム |
CN110377197A (zh) * | 2019-07-23 | 2019-10-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KR20210050403A (ko) | 2019-10-28 | 2021-05-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통신 기반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2118178B1 (en) | 2020-04-08 | 2024-10-15 | Steelcase Inc. | Wayfinding services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102749062B1 (ko) * | 2020-04-21 | 2025-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US11984739B1 (en) | 2020-07-31 | 2024-05-14 | Steelcase Inc. | Remote power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N116580544B (zh) * | 2023-07-12 | 2023-12-12 | 深圳市东明炬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距离红外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612A (zh) * | 2001-04-11 | 2002-11-20 |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使个人计算机能控制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2722349Y (zh) * | 2004-08-24 | 2005-08-31 | 徐彬 | 超远程遥控装置 |
CN1725902A (zh) * | 2004-07-20 | 2006-01-25 | 李廷玉 | 手机遥控器 |
KR20060016649A (ko) * | 2004-08-18 | 2006-02-22 | 주식회사 코맥스 | 학습형 리모콘 중계기를 이용한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CN1829182A (zh) * | 2006-04-04 | 2006-09-06 | 天津大学 | 基于蓝牙红外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 |
CN1901580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遥控功能的手机 |
KR20090029999A (ko) * | 2007-09-19 | 2009-03-2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리모컨 중계 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의 적외선 리모컨 신호생성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06168B1 (ko) | 2003-03-11 | 2005-08-05 | 현대통신 주식회사 | 원격에서 음성인식을 이용한 홈오토메이션/홈네트웍 상태감시 장치 및 그방법 |
KR100534611B1 (ko) | 2003-06-04 | 2005-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가전기기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KR20030091070A (ko) | 2003-10-24 | 2003-12-01 | 송호진 | 건강상태 측정기가 결합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그를 이용한건강정보 제공 시스템 |
KR100609582B1 (ko) | 2004-08-18 | 2006-08-08 | 주식회사 이시티 | 2차원바코드 심볼을 사용하여 전자제품을 원격제어할 수있는 모바일폰 |
KR20060121476A (ko) | 2005-05-24 | 2006-11-29 | 권재철 | 이동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종합 건강관리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KR100736134B1 (ko) * | 2005-12-21 | 2007-07-06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홈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0430353Y1 (ko) * | 2006-08-23 | 2006-11-13 | (주)에스디시스템 | 적외선 신호 학습이 가능한 조명스위치를 이용한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
JP2011193426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Shinten Sangyo Co Ltd | リモコン機能付き携帯電話端末 |
US8937534B2 (en) * | 2010-12-08 | 2015-01-2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onic devices via mobile device |
CN202750149U (zh) * | 2012-06-08 | 2013-02-20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系统 |
-
2011
- 2011-09-15 US US13/823,515 patent/US89426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15 CN CN2011800553432A patent/CN103210608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9-15 WO PCT/KR2011/006798 patent/WO2012036475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612A (zh) * | 2001-04-11 | 2002-11-20 |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使个人计算机能控制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725902A (zh) * | 2004-07-20 | 2006-01-25 | 李廷玉 | 手机遥控器 |
KR20060016649A (ko) * | 2004-08-18 | 2006-02-22 | 주식회사 코맥스 | 학습형 리모콘 중계기를 이용한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CN2722349Y (zh) * | 2004-08-24 | 2005-08-31 | 徐彬 | 超远程遥控装置 |
CN1901580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遥控功能的手机 |
CN1829182A (zh) * | 2006-04-04 | 2006-09-06 | 天津大学 | 基于蓝牙红外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 |
KR20090029999A (ko) * | 2007-09-19 | 2009-03-2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리모컨 중계 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의 적외선 리모컨 신호생성 방법 |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9304A (zh) * | 2013-09-13 | 2014-01-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中转设备、中转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03686295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顶盒与移动终端共享蓝牙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809865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红板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遥控系统 |
CN103905871A (zh) * | 2014-03-24 | 2014-07-0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3916713A (zh) * | 2014-03-28 | 2014-07-09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对电视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视机 |
CN103985241A (zh) * | 2014-05-30 | 2014-08-13 | 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转换设备及遥控系统 |
CN104185050A (zh) * | 2014-07-30 | 2014-12-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基于ott电视的智能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WO2016106505A1 (zh) * | 2014-12-29 | 2016-07-07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诊断仪及其遥控方法和便携遥控终端 |
CN104504887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连宁 | 一种无线遥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504887B (zh) * | 2015-01-06 | 2018-09-04 | 连宁 | 一种无线遥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5519082A (zh) * | 2015-01-08 | 2016-04-20 | 深圳极驱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群无线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6109960A1 (zh) * | 2015-01-08 | 2016-07-14 | 深圳极驱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群无线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4765548A (zh) * | 2015-03-24 | 2015-07-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音箱播放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4916118A (zh) * | 2015-06-15 | 2015-09-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遥控实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39626A (zh) * | 2015-10-15 | 2015-12-09 |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万能遥控器 |
CN105719451A (zh) * | 2016-01-20 | 2016-06-29 | 深圳市润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 |
CN106448109A (zh) * | 2016-11-02 | 2017-02-22 | 朱逸凡 | 一种通用语音控制智能家电系统 |
CN108132764A (zh) * | 2016-12-01 | 2018-06-08 | 韩国帝诺思有限公司 | 公共交通工具的个人用显示器控制系统 |
CN110007608A (zh) * | 2017-12-26 | 2019-07-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运转情况控制相关装置的装置、调度机器人和服务器 |
US11310068B2 (en) | 2017-12-26 | 2022-04-19 | Lg Electronics Inc. | Device of controlling related device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on operation situation, schedule bot and server controlling thereof |
CN109166576A (zh) * | 2018-08-06 | 2019-01-08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CN110535493A (zh) * | 2019-09-02 | 2019-12-03 | 上海云丁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通讯装置 |
CN111092992A (zh) * | 2019-12-24 | 2020-05-01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的fm频率调节系统 |
CN115484341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控制系统 |
CN115484341B (zh) * | 2021-05-31 | 2024-05-31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36475A3 (ko) | 2012-05-10 |
US20130171981A1 (en) | 2013-07-04 |
WO2012036475A2 (ko) | 2012-03-22 |
US8942694B2 (en) | 2015-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0608A (zh) | 利用智能手机的数字设备控制系统 | |
KR101253148B1 (ko) | 스마트폰과 중계 홈서버를 이용한 적외선 신호 학습이 가능한 디지털기기 제어시스템 | |
KR101037397B1 (ko) |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디지털 기기 제어 시스템 | |
TWI469581B (zh) | 智慧閘道、智慧家居系統及家電設備的智慧控制方法 | |
CN102662380B (zh) | 一种家庭用电设备联网集中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20140064738A1 (en) | Smart gateway and smart home 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EP3249624A1 (en) | Remote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and system | |
US20090136231A1 (en) | Remot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gatewa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liances within space | |
CN206097455U (zh) | 一种语音识别控制设备 | |
US20140129006A1 (en) | Smart gateway, smart home system and smart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3269409A (zh) | 家电设备控制系统及智能手机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 | |
KR20150059081A (ko) |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홈 디바이스들의 그룹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606265A (zh) | 家用电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US10101771B2 (en) | Remote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and system | |
CN100394383C (zh) | 自动管理受控环境中的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867402A (zh) | 移动通信终端遥控电器的方法 | |
JP2005072764A (ja) |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機器制御方法 | |
CN105049922A (zh) | 用upnp对与主显示器在相同房间的候选同伴设备的接近检测 | |
CN105142095A (zh) | 智能蓝牙族群配对方法与互联互传操控方法 | |
CN102484594A (zh) | 家庭网络系统及用于控制家庭网络系统的方法 | |
KR20120048740A (ko) | 디지털기기의 적외선 신호 학습이 가능한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디지털기기 제어시스템 | |
CN201527580U (zh) | 全球超远程控制及监控系统 | |
KR102320027B1 (ko) | 음성 전달 방법, 이를 구현하는 음성 전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 |
CN108282388A (zh) | 用于向家居设备传递数据信息的装置与方法 | |
JP2015207999A (ja) | 赤外線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の統合型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