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调整触控面板灵敏度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触控面板灵敏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查询表,该查询表包括充电状态查询表和非充电状态查询表,所述充电状态查询表包括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0m,与该触控信号门槛值V0m对应的电量A0i,以及一运算方法g1;所述非充电状态查询表包括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0m,与该触控信号门槛值V0m对应的电量A0i,以及一运算方法g2。
S2、检测目前电量,并确定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S3、根据所述目前电量、充电或非充电状态以及所述查询表中的运算方法g1和g2,调整触控信号门槛值V0m。
本发明所述调整触控面板灵敏度的方法适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该电容式触控面板可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请参见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10,该电容式触控面板10包括一绝缘基底12,一粘胶层13,一透明导电层14,多个电极16,多条导线18。
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定义有两个区域:一触控区域10A与一走线区域10B。所述触控区域10A为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可被触碰实现触控功能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内多条导线18的设置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为电容式触控面板10靠近边缘的较小面积的区域,其可以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至少一侧。所述触控区域10A为包括电容式触控面板10中心区域的较大面积的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通常位于所述触控区域10A的外围。即,该电容式触控面板10位于中部占主要面积部位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10A,位于触控区域10A周围的边缘区域定义为走线区域10B,所述触控区域10A与走线区域10B的位置关系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10A为电容式触控面板10的中心区域,所述走线区域10B环绕触控区域10A。所述触控区域10A的形状与电容式触控面板10的形状相同且面积小于电容式触控面板10的面积,所述走线区域10B为触控区域10A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粘胶层13设置于绝缘基底12的一表面,所述透明导电层14、多条导线18均设置于粘胶层13的一表面,所述电极16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4的表面。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14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触控区域10A的表面,所述多条导线18设置于绝缘基底12位于走线区域10B的表面。所述多个电极16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一侧边或者相对的两侧边并且每一个电极16均与所述透明导电层14电连接。所述导线18的数量与所述电极16的数量相等,每一个导线18的一端与一个电极16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该导线18通过电极16将所述透明导电层14与一外部的控制器11电连接,用于所述电极16与一外部的控制器11之间电信号的传输。所述控制器11与一装置系统20连接,用于该装置系统20与控制器11之间电信号的传输。
可以理解,所述粘胶层13为一可选元件,即,所述透明导电层14、电极16、导线18可以是镀在绝缘基底12上,或者,透明导电层14的粘结性较好,可以不使用胶粘剂而直接粘在绝缘基底12上。
所述透明导电层14的材料不限,可以为一碳纳米管层、一ITO(氧化铟锡)导电层、一TAO(氧化锡锑)导电层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当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膜时,该碳纳米管膜可以基本平行无间隙共面设置或层叠设置。请参见图4,所述碳纳米管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VanDerWaals)力首尾相连。所述碳纳米管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
上述步骤S1中所述查询表可以建立在控制器中,所述查询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充电状态的查询表,二、非充电状态的查询表。
一、请参见图5,充电状态的查询表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建立:
S11、检测某一时刻t的电量A0i,在该时刻t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V0i,并设定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0m,V0i>V0m;
S12、检测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i,并在该时刻t+1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V1i,并设定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1m,V1i>V1m,A1i>A0i,且V0i-V0m=V1i-V1m;
S13、建立变化关系f1、f2,f1(V0i,A0i,A1i)=V1i,f2(V0m,V1i,V0i)=V1m,根据所述变化关系f1和f2,得到根据V0m,A0i,A1i换算触控信号门槛值Vnm的运算方法g1,g1(V0m,A0i,Ani)=Vnm,所述Ani是检测时刻t+n的电量,所述Vnm是时刻t+n的触控信号门槛值。
充电状态下,由于触控面板的电量迅速上升,所以某一时刻t的电量A0i小于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i。
上述符号i、n代表触摸所述触控面板的某个时刻,i=1,2,3……(i>0),m=0,1,2,3……(m≧0),n=0,1,2,3……(n≧0)。
所述变化关系f1、f2的建立可以有多种方式,只需满足f1(V0i,A0i,A1i)=V1i,f2(V0m,V1i,V0i)=V1m。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变化关系f1为V0i、A1i的乘积与A0i的比值关系,即,其中L0i为将换算为V1i需要乘的系数;所述变化关系f2为V0m、V1i的乘积与V0i的比值关系,即,其中K0i为将换算为V1m需要乘的系数;根据所述变化关系f1、f2,获得根据V0m、Ani、A0i得到Vnm的运算方法g1,即。
二、请参见图6,非充电状态的查询表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建立:
S11、检测某一时刻t的电量A0i,在该时刻t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V0i,并设定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0m,V0i>V0m;
S12、检测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i’,并在该时刻t+1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V1i’,并设定一触控信号门槛值V1m’,V1i’>V1m’,A1i’<A0i,且V0i-V0m=V1i’-V1m’;
S13、建立变化关系f1’、f2’,f1’(V0i,A0i,A1i’)=V1i’,f2’(V0m,V1i’,V0i)=V1m’,根据所述变化关系f1’和f2’,得到根据V0m,A0i,A1i’换算触控信号门槛值Vnm’的运算方法g2,g2(V0m,A0i,Ani’)=Vnm’,所述Ani’是检测时刻t+n的电量,所述Vnm’是时刻t+n的触控信号门槛值。
非充电状态下,由于触控面板的电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所以某一时刻t的电量A0i大于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i’。
上述符号i、n代表触摸所述触控面板的某个时刻,i=1,2,3……(i>0),m=0,1,2,3……(m≧0),n=0,1,2,3……(n≧0)。
所述变化关系f1’、f2’的建立可以有多种方式,只需满足f1’(V0i,A0i,A1i’)=V1i’,f2’(V0m,V1i’,V0i)=V1m’。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变化关系f1’为V0i、A1i’的乘积与A0i的比值关系,即,其中M0i为将换算为V1i’需要乘的系数;所述变化关系f2’为V0m、V1i’的乘积与V0i的比值关系,即,其中N0i为将换算为V1m’需要乘的系数;根据所述变化关系f1’、f2’,获得根据V0m、Ani’、A0i得到Vnm’的运算方法g2,即。
所述触摸点19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点,也可以由多个触摸物在该电容式触控面板上同时触摸而形成的多个触摸点19,该多个触摸点19在同一时刻的触控信号门槛值相同。所述触控信号门槛值与感测信号可以同时为电压值或电容值。
步骤S2中,利用一装置系统20首先检测目前的触控面板是处于充电状态还是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目前的电量Ani,然后将是否充电的信号和目前的电量Ani传送给所述触控面板。所述装置系统20将是否充电的信号和目前的电量Ani传送给所述触控面板的时机不限,可以在没有发生触控期间,由装置系统20定时传送至触控面板;或者在发生触控的第一时间传送至触控面板。所述装置系统20将是否充电的信号和目前的电量Ani传送给所述触控面板的传输方式不限,例如,I2C、SPI、UART,甚至利用GPIO的传输方式均可。
步骤S3中,所述触控面板接收到装置系统20传送过来的充电状态及该充电状态下的电量,或者非充电状态及该非充电状态下的电量后,根据建立在控制器内的所述查询表中的触控信号门槛值、对应的电量以及运算方法g,调整触控信号门槛值。
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7,本发明举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建立充电状态下的查询表。所述i=1,m=0。
首先,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在时刻t的电量A01为20毫安,并在该时刻t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电压V01为2伏特,并设定一触控电压门槛值V00,假使V00=1伏特。
其次,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在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1为30毫安,并在该时刻t+1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电压V11为4伏特,并设定一触控电压门槛值V10,由于V01-V00=V11-V10,那么V10=3伏特。
要使L01×V01A11/A01=V11,即L01×A11/A01=V11/V01,则L01×30/20=4/2,所以L01为4/3,即f1(V01,A01,A11)=(4/3)×V01A11/A01=V11。要使K01×V00V11/V01=V10,即K01×V11/V01=V10/V00,则K01×4/2=3/1,所以K01为3/2,即f2(V00,V11,V01)=(3/2)×V00V11/V01=V10。根据变化关系f1和f2,得出运算方法g,即(4/3)×(3/2)×V00An1/A01=2×V00An1/A01=Vn0。n=0,1,2,3……(n≧0)。如此,充电状态下的查询表包括一个触控信号门槛值V00;与该触控信号门槛值V00对应的电量A01;以及一运算方法g1,该运算方法g1满足g1(V00,A01)=2×V00An1/A01=Vn0。
在时刻t+n,假使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的目前电量An1为40毫安,则此时,所述触控面板接收到装置系统20传送过来的充电状态及该充电状态下的电量An1后,根据建立在控制器内的所述查询表中的触控信号门槛值V00=1伏特、对应的电量A01=20毫安以及运算方法g1(V00,A01)=2×V00An1/A01=Vn0,调整触控信号门槛值Vn0为4伏特。
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8,本发明举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建立非充电状态下的查询表。所述i=1,m=0。
首先,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在时刻t的电量A01为60毫安,并在该时刻t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电压V01为5伏特,并设定一触控电压门槛值V00,假使V00=4伏特。
其次,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在下一时刻t+1的电量A11’为50毫安,并在该时刻t+1触摸所述触控面板,获得该触摸点19的感测电压V11’为4.5伏特,并设定一触控电压门槛值V10’,由于V01-V00=V11’-V10’,那么V10’=3.5伏特。
要使L01×V01A11’/A01=V11’,即L01×A11’/A01=V11’/V01,则L01×50/60=4.5/5,所以L01为54/50,即f1’(V01,A01,A11’)=(54/50)×V01A11’/A01=V11’。要使K01×V00V11’/V01=V10’,即K01×V11’/V01=V10’/V00,则K01×4.5/5=3.5/4,所以K01为35/36,即f2(V00,V11’,V01)=(35/36)×V00V11’/V01=V10。根据变化关系f1’和f2’,得出运算方法g2,即(54/50)×(35/36)×V00An1’/A01=(105/4)×V00An1’/A01=Vn0’。n=0,1,2,3……(n≧0)。如此,充电状态下的查询表包括一个触控信号门槛值V00;与该触控信号门槛值V00对应的电量A01;以及一运算方法g2,该运算方法g2满足g2(V00,A01)=(21/20)×V00An1’/A01=Vn0’。
在时刻t+n,假使装置系统20检测到触控面板的目前电量An1’为40毫安,则此时,所述触控面板接收到装置系统20传送过来的充电状态及该充电状态下的电量An1’后,根据建立在控制器内的所述查询表中的触控信号门槛值V00=4伏特、对应的电量A01=60毫安以及运算方法g(V00,A01)=(21/20)×V00An1’/A01=Vn0,调整触控信号门槛值Vn0’为2.8伏特。
可以理解,所述变化关系f1、f2、f1’、f2’的建立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差值、比值或更复杂的形式;所述变化关系f1、f2、f1’、f2’可以根据某一时刻t和下一时刻t+1分别检测的电量、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以及对应的触控信号门槛值建立,也可以根据三个及三个以上时刻分别检测的电量、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以及对应的触控信号门槛值建立。而且,可以理解,根据不同时刻分别检测的电量、触摸点19的感测信号以及对应的触控信号门槛值建立的变化关系f1、f2、f1’、f2’时,所检测的时刻越多,如此建立的变化关系f1、f2、f1’、f2’越准确,进而所述运算方法g1、g2越准确。
本发明提供的调整触控面板灵敏度的方法的优点为,本发明利用装置系统告知触控面板目前是否在充电以及目前的电量,然后触控面板利用查询建立在控制器中的查询表来改变触控信号门槛值。如此,随着触控信号强度的不同,可以调整相对应的触控信号门槛值,进而调整了触控面板的灵敏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