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5272A - 车辆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5272A CN103185272A CN2012105755526A CN201210575552A CN103185272A CN 103185272 A CN103185272 A CN 103185272A CN 2012105755526 A CN2012105755526 A CN 2012105755526A CN 201210575552 A CN201210575552 A CN 201210575552A CN 103185272 A CN103185272 A CN 1031852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ght
- control member
- semi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3—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arallel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refractors, filters or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 F21S41/635—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refractors, filters or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by moving refractors, filters or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8—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 F21S41/68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by moving screens
- F21S41/689—Flaps, i.e. screens pivoting around one of their ed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00—Shades for light sources, i.e. lampshades for table, floor, wall or ceiling la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中,难以得到最佳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和最佳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本发明具备半导体型光源(2)、透镜(35)、光控制部件(6)、以及驱动部件(7)。透镜(35)由主透镜部(3)和辅助透镜部(5)构成。光控制部件(6)由遮光部(60)和透光部(61)构成。驱动部件(7)使光控制部件(6)以能够移动转换的方式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结果,本发明能够得到最佳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和最佳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其能够使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入射到透镜并作为预定的配光图案从该透镜照射到车辆的前方,并且能够转换配光图案。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用前照灯一直以来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
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投影透镜、导光体、配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托架(散热器)、可动遮光部件、以及使可动遮光部件移动的驱动器。并且,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若可动遮光部件位于非遮蔽位置,则来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分别入射到投影透镜和导光体,并作为侧区域用配光图案从投影透镜照射到车辆的前方,而且,作为中心区域用配光图案从导光体照射到车辆的前方。另外,若可动遮光部件位于遮蔽位置,则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入射到导光体的光被可动遮光部件遮蔽,因此只有侧区域用配光图案从投影透镜被照射到车辆的前方。由此,得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与分开远光束用配光图案(分成两部分远光束用配光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2089号公报
然而,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在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的托架的外侧在同心上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圆筒状的可动遮光部件的结构,因此难以将灯单元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中,难以将灯单元小型化。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备:半导体型光源;将来自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作为预定的配光图案照射到车辆的前方的透镜;固定有半导体型光源的安装部件;以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方式配置,并转换配光图案的光控制部件;以及使光控制部件以能够移动转换的方式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驱动部件,在安装部件设有收纳部,该收纳部收纳位于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以外的位置时的上述光控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
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从车辆的正面观察透镜,收纳部设置在透镜的透视范围(透镜的投影范围、透镜的范围)内。
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光控制部件由遮光部构成,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遮光部位于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而且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遮光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收纳部中。
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光控制部件包括: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位于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的遮光部;以及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位于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的透光部,收纳部包括: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收纳透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收纳部;以及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收纳遮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收纳部。
本发明(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光控制部件以能够旋转移动转换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方式配置,光控制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固定在安装部件上的半导体型光源位于与透镜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位于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以外的位置时的光控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设于安装部件上的收纳部中,因此能够将由半导体型光源、透镜、安装部件、光控制部件及驱动部件构成的灯单元收纳在安装部件的范围内。其结果,与圆筒状的可动遮光部件在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的托架的外侧配设在同心上的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相比较,能够将灯单元小型化。
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从车辆的正面观察透镜时,收纳部设置在透镜的透视范围(透镜的投影范围、透镜的范围)内,因此不需要用透镜以外的部件遮住收纳在收纳部中的光控制部件。由此,能够将正面观察时的透镜甚至灯单元小型化,而且不需要设置用于遮住的部件,由此相应地能减少部件件数,能够使制造成本低廉。
本发明(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光控制部件由遮光部构成,而且,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遮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收纳部中。其结果,能够将灯单元小型化。
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透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第一收纳部中,而且在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遮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第二收纳部中。其结果,即使光控制部件由遮光部和透光部构成,也能够将灯单元小型化。
本发明(方案5的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光控制部件的旋转中心轴收纳在安装部件的收纳部中并相对于固定在安装部件上的半导体型光源位于与透镜相反的一侧即后侧。其结果,能够使光控制部件以旋转的方式位于间隙狭小的收纳部中、和间隙狭小的半导体型光源与透镜之间。由此,能够减小灯单元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及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将灯单元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是搭载了左右两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左侧的灯单元的主要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左侧的灯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左侧的灯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图3中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图3中的V-V线剖视图。
图7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图3中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图3中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遮光部的作用的水平剖面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透镜的辅助透镜部的光路的放大剖面说明图。
图11是表示透镜的辅助透镜部的光路的剖面说明图。
图12是表示透镜的辅助透镜部的光路的立体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驱动部件以及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以及驱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半导体型光源、光控制部件以及驱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从左侧的灯单元照射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及远光束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从左右两侧的灯单元分别照射并合成(重叠)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及远光束用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23表示收纳部的变形例(收纳凹部),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图3的V-V线剖视图(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
图24表示收纳部的变形例(收纳凹部),是光控制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与图8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图21、图22中,符号“VU-VD”表示屏幕的上下的垂直线。符号“HL-HR”表示屏幕的左右的水平线。另外,图21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制作出的屏幕上的将配光图案简化表示的等光度曲线的说明图。在该等光度曲线的说明图中,中央的等光度曲线表示高光度,外侧的等光度曲线表示低光度。并且,在图10、图11中,省略了透镜的截面的剖面线。在该说明书中,前、后、上、下、左、右是将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搭载在车辆上时的前、后、上、下、左、右。
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说明
以下对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中,符号1L、1R是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例如,头灯等)。上述车辆用前照灯1L、1R搭载在车辆C的前部的左右两端部。以下,对搭载在车辆C左侧的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L进行说明。此外,搭载在车辆C右侧的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R具有与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L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灯单元的说明
上述车辆用前照灯1L如图2~图8所示,具备灯壳体(未图示)、灯透镜(未图示)、半导体型光源2、透镜35、兼作散热部件的安装部件(以下称为“散热部件”)4、光控制部件(可动光学部件)6、驱动部件7、以及罩部件8。
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上述透镜35、上述散热部件4、上述光控制部件6、上述驱动部件7以及上述罩部件8构成灯单元。上述灯壳体及上述灯透镜划分形成灯室(未图示)。上述灯单元2、35、4、6、7、8配置在上述灯室内,而且通过上下方向用光轴调整机构(未图示)及左右方向用光轴调整机构(未图示)安装在上述灯壳体上。
半导体型光源2的说明
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如图2、图5~图9、图11~图13、图17、图19、图20所示,在该例子中,例如是LED、EL(有机EL)等自发光半导体型光源。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包括发光芯片(LED芯片)20、用封固树脂部件封固上述发光芯片20而成的封装件(LED封装件)、安装有上述封装件的基板21、以及安装在上述基板21上并将来自电源(电池)的电流供给至上述发光芯片20的连接器22。此外,在图19、图20中,省略了上述连接器22的图示。在上述基板21的上下左右四侧中的至少上和左右三个部位设有配合部23。上述基板21利用螺钉24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其结果,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被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
如图12所示,上述发光芯片20呈平面矩形形状(平面长方形状)。即、将四个正方形的芯片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排列而成。此外,也可以使用两个或三个或五个以上的正方形的芯片、或者一个长方形的芯片、或者一个正方形的芯片。上述发光芯片20的正面在该例中长方形的正面构成为发光面25。上述发光面25朝向上述透镜35的基准光轴(基准轴)Z的前侧。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的中心O位于上述透镜35的基准焦点F或其附近,而且,位于上述透镜35的基准光轴Z上或其附近。
在图12中,X、Y、Z构成直角坐标(X-Y-Z直角坐标系)。X轴是通过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的中心O的左右方向的水平轴,车辆C的内侧、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右侧为+方向,左侧为-方向。另外,Y轴是通过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的中心O的上下方向的铅垂轴,在该实施方式中,上侧为+方向,下侧为-方向。并且,Z轴是通过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的中心O的法线(垂线)、即、与上述X轴及上述Y轴正交的前后方向的轴,在该实施方式中,前侧为+方向,后侧为-方向。
罩部件8的说明
上述罩部件8如图2、图5~图7、图13、图15~图18所示,构成为在中央部具有窗部80的主视为长方形的罩形状。上述罩部件8例如由不透光性部件构成。在上述罩部件8的上和左右三个部位一体地设有弹性配合爪81。上述弹性配合爪81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配合部23弹性嵌合。其结果,上述罩部件8一体地固定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上。此外,也可以在将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夹在上述罩部件8与上述散热部件4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将上述罩部件8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而且,将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夹在上述罩部件8与上述散热部件4之间并固定。
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窗部80位于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对应的位置。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窗部80以外的部分覆盖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基板21的正面中的上述发光芯片20的周围。其结果,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芯片20的上述发光面25放射的光通过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窗部80不会被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窗部80以外的部分遮蔽而能够入射到上述透镜35侧。另外,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基板21的正面中的上述发光芯片20的周围被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窗部80以外的部分遮住。其结果,提高外观美感。
在上述罩部件8的左右两侧,与X轴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而且一体地设有圆柱形状的轴82。在上述罩部件8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任一方(该例中为左侧)且上述轴82的附近,与X轴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而且一体地设有销83。
透镜35的说明
如图2~图12所示,上述透镜35由主透镜部3、辅助透镜部5、多个在该例中为三个固定脚部36构成。此外,图10、图11中的双点划线表示上述主透镜部3与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边界线。上述固定脚部36利用螺钉37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其结果,上述透镜35被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上述固定脚部36在该例中与上述透镜35为一体结构,但也可以是与上述透镜35分体的结构。
主透镜部3的说明
如图11所示,上述主透镜部3具有上述基准光轴Z及上述基准焦点F。上述主透镜部3利用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放射的光之中、中央光L5及周边光的一部分L6。上述中央光L5是距离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半球放射范围的X轴或Y轴预定角度(在该例中为大约40°)以上的范围的光,并且是向上述主透镜部3的中央部入射的光。另外,上述周边光是距离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半球放射范围的X轴或Y轴预定的角度(在该例中为大约40°)以下的范围的光。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是上述周边光之中向上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入射的光。上述主透镜部3在该例中是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透过的透过类型的透镜部。
上述主透镜部3是将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上述中央光L5及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作为主配光图案、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图21(A)、图22(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错车用配光图案)LP、以及图21(B)、图22(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行驶用配光图案)H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即、上述主透镜部3将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直接入射的光(上述中央光L5及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作为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而且,将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透过上述光控制部件6的光(上述中央光L5)及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直接入射的光(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作为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上述主透镜部3包括: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向上述主透镜部3中入射的入射面30;以及使入射到上述主透镜部3中的光射出的射出面31。上述主透镜部3的上述入射面30由自由曲面或复合二次曲面构成。上述主透镜部3的上述射出面31构成为向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相反侧突出的凸形状,由自由曲面或复合二次曲面构成。
辅助透镜部5的说明
如图10~图12所示,上述辅助透镜部5设置在上述主透镜部3的周边,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C的内侧的边即右边。上述辅助透镜部5有效地利用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放射的光之中、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上述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是上述周边光中向上述辅助透镜部5入射的光。上述辅助透镜部5在该例中是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全反射的全反射式的透镜部。上述辅助透镜部5是与上述主透镜部3一体的结构。
上述辅助透镜部5将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1作为辅助配光图案、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图21(B)、图22(B)所示的聚光(スポット)用配光图案S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即从上述主透镜部3照射的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大致中央部。
上述辅助透镜部5包括: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1向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入射的入射面50;使从上述入射面50入射到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的光L2反射的反射面51;以及使由上述反射面51反射的反射光L3从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向外部射出的射出面52。
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由如下自由曲面构成,该自由曲面以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1在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不折射而是入射的方式决定法线向量。即、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由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1的放射方向与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的法线N1方向一致的自由曲面构成。
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反射面51由如下自由曲面构成,该自由曲面以从上述入射面50入射到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的光L2向图21(B)、图22(B)的屏幕上的瞄准的角度方向全反射的方式决定法线向量。即、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反射面51由如下自由曲面构成,该自由曲面以从上述入射面50入射到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的光L2向图21(B)、图22(B)的屏幕上的瞄准的角度方向全反射的方式决定法线N2。即、上述入射光L2与上述反射面51的上述法线N2所成的角度、和反射光L3与上述反射面51的上述法线N2所成的角度相等。
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射出面52由如下自由曲面构成,该自由曲面以由上述反射面51全反射的反射光L3从上述辅助透镜部5中向外部不折射而是射出的方式决定法线向量。即、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射出面52由在上述反射面51全反射的反射光L3的反射方向与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射出面52的法线N3方向一致的自由曲面构成。
散热部件4的说明
上述散热部件4是使由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产生的热向外部放射的部件。上述散热部件4例如由具有导热性的铝压铸件或树脂部件构成。如图2~图8所示,上述散热部件4由垂直板部40、以及一体地设置在上述垂直板部40的一面(后侧的面、背面)上的多张垂直板形状的翅片部43构成。
在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前侧的面、正面、与上述透镜35相对的面)的固定面上设有倒逆凹形状的收纳槽部。如图2、图5、图6所示,上述收纳槽部之中、上侧的水平的收纳槽部构成作为第一收纳部的第一收纳槽部41。另外,如图2、图6所示,上述收纳槽部之中、右侧的垂直的收纳槽部的下部构成作为第二收纳部的第二收纳槽部42。
在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之中的上述收纳槽部的内侧利用上述螺钉24固定有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固定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上的上述罩部件8的一部分及上述轴82如图4、图8所示,收纳在上述收纳槽部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的收纳槽部中。另外,在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之中的上述收纳槽部的外侧利用上述螺钉37固定有上述透镜35。
在上述散热部件4的多张上述翅片部43的一部分、即多张上述翅片部43中右侧的中间部设有收纳凹部44。在上述收纳凹部44的底部设有孔45。
光控制部件6的说明
上述光控制部件6构成为利用上述驱动部件7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转换。上述第一位置是图2、图5、图7、图9(A)、图13、图15、图17、图19所示的状态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是图6、图8、图14、图16、图18、图20所示的状态的位置。
上述光控制部件6由遮光部60、透光部61、以及安装部62构成。上述遮光部60和上述安装部62由不透光部件构成,并呈一体结构。上述透光部61由透光部件构成,与上述遮光部60及上述安装部62呈分体结构。此外,也可以利用透光部件将上述遮光部60和上述透光部61及上述安装部62构成为一体,并在上述遮光部60和上述安装部62上涂敷不透光涂料等。另外,上述光控制部件6也可以将透明树脂材料和不透明材料构成为一体。例如,将上述透光部61的透明树脂材料和上述遮光部60及上述安装部62的不透明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或者将上述透光部61的透明树脂材料在上述遮光部60及上述安装部62的不透明的钢板上进行外镶模塑。
上述光控制部件6经由上述安装部62以能够绕上述轴82的中心轴(与X轴平行或大致平行的轴)O1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罩部件8上。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优选为90°以下。在该例中为大约80°。在此,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光控制部件6的大部分收纳在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并位于比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
安装部62的说明
上述安装部62构成为中央部开口的框架形状。即、上述安装部62由中央的开口的周围的前后(上下)的两端部和左右的两侧部构成。在上述安装部62的左右两侧部,与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轴82对应地设有圆形的透孔63。在上述安装部62的左侧部,与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销83对应地设有圆弧槽64,而且设置成以上述透孔63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在上述安装部62的左侧部一体地设有具有小孔的卡定片65。
在上述安装部62的上述透孔63中,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轴82。在上述安装部62的上述圆弧槽64中,插入上述罩部件8的上述销83。其结果,上述光控制部件6通过上述安装部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罩部件8上。上述安装部62的一部分与上述罩部件8的一部分及上述轴82一起收纳在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收纳槽部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的收纳槽部中。
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安装部62与上述透光部61一起收纳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以外的位置即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安装部62与上述透光部61一起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在此,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的上述安装部62的大部分与上述透光部61一起收纳在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并位于比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
遮光部60的说明
上述遮光部60构成为在上述安装部62的右侧部的一端(前端或下端)沿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一体设置的杆形状。上述遮光部60是灯罩。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遮光部60如图7所示,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辅助透镜部5之间,遮蔽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向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入射的光(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
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的上述遮光部60如图5、图7、图9(A)所示,位于下述区域(范围)内而且处于下述姿势的状态。即、上述区域是由连结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的遮光开始点53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5的最远点26的线段、连结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的遮光结束点54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5的最近点27的线段、相对于通过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5的上述最近点27的上述透镜35的上述基准光轴Z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线段(相对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5垂直或大致垂直)28、以及上述辅助透镜部5的上述入射面50包围的区域。上述姿势是相对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5垂直或大致垂直(相对于上述透镜35的上述基准光轴Z平行或大致平行)。通过上述遮光部60位于上述的区域(范围)内而且处于上述的姿势的状态,能够减小光损失。
如图9(A)所示,上述的光损失能够用连结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的遮光开始点53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的最远点26的线段、与连结同该线段接触的遮光部60的端部(前端)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的最近点27的线段所成的角度θ表示。该角度θ(即、光损失)比图9(B)所示的遮光部601的角度θ1(即、光损失)小。图9(B)所示的遮光部601位于与上述同样的预定区域内,而且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平行或大致平行(相对于透镜35的基准光轴Z垂直或大致垂直)。
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遮光部60如图6、图8所示,收纳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辅助透镜部5之间以外的位置即上述第二收纳槽部42中,并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向上述辅助透镜部5入射。其结果,如图21(B)、图22(B)所示,上述聚光用配光图案S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即从上述主透镜部3照射的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大致中央部。在此,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的上述遮光部60的大部分收纳在上述第二收纳槽部42中,并位于比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
透光部61的说明
上述透光部61构成为固定在上述安装部62的前后两中央部的板形状。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透光部61如图5、图7所示,收纳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以外的位置即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并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上述中央光L5及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直接入射到上述主透镜部3的中央部。其结果,如图21(A)、图22(A)所示,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在此,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的上述透光部61的大部分收纳在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并位于比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
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透光部61如图6、图8所示,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而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上述中央光L5)透过并入射到上述主透镜部3的中央部。其结果,如图21(B)、图22(B)所示,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上述透光部61在该例中由棱镜(参照日本特开2010-153181号公报中记载的棱镜部件)构成。上述透光部61如图21(A)、(B)、图22(A)、(B)所示,用于变更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放射的光之中、向上述主透镜部3的中央部入射的上述中央光L5的光路,使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和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变形。即、上述透光部61使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的光的一部分从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的明暗截止线CL向上方上升为山形形状,使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变形为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及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由集中于中央的光形成。
开口部66的说明
在上述透光部61的左右两侧与上述安装部62的左右两侧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开口部66。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左右两侧的上述开口部66与上述透光部61的大部分及上述安装部62的大部分一起收纳在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以外的位置即上述第一收纳槽部41中。
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左右两侧的上述开口部66如图8所示,与上述透光部61及上述安装部62一起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与上述主透镜部3之间,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及上述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原样通过,并入射到上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及上述辅助透镜部5。其结果,如图21(B)、图22(B)所示,从上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及上述辅助透镜部5射出的光作为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以及上述聚光用配光图案SP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左侧的上述开口部66如图8、图21(B)、图22(B)所示,用于使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周边光的一部分L6原样通过并入射到上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因此,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相对于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不变形而是大致相等。其结果,利用左侧的上述开口部66,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能够维持为与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大致相等。
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及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由向左右两侧方扩散的光形成。在此,如图21所示,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及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与上述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及上述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的边界在左右水平方向为大约20°左右(大约16°~大约24°)。
驱动部件7的说明
如图2、图7、图8、图15~图20所示,上述驱动部件7用于使上述光控制部件6以能够移动(旋转、转动)转换的方式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上述驱动部件7由螺线管70、连结销71、以及弹簧72构成。
在上述螺线管70上具备具有小孔的进退杆73。在上述螺线管70上一体地设有固定片74。上述螺线管70收纳在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收纳凹部44中。上述进退杆73插入上述散热部件4的上述孔45中。上述固定片74利用螺钉75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其结果,上述驱动部件7被固定在上述散热部件4上。
上述连结销7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述光控制部件6的上述卡定片65和上述进退杆73上。上述弹簧7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旋转侧(可动侧)的上述光控制部件6和固定侧的上述罩部件8上。其结果,在上述螺线管70未通电时,如图15、图17、图19所示,利用上述弹簧72的弹力,上述进退杆73位于前进位置,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在上述螺线管70通电时,如图16、图18、图20所示,上述进退杆73抵抗上述弹簧72的弹力后退而位于后退位置,上述光控制部件6位于上述第二位置。
实施方式的作用的说明
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在通常时即螺线管70未通电时,利用弹簧72的弹力,进退杆73位于前进位置,光控制部件6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如图7所示,遮光部60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辅助透镜部5之间。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透光部61的大部分及安装部62的大部分收纳在半导体型光源2与主透镜部3之间以外的位置即第一收纳槽部41中。
在该通常时,点亮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芯片20。于是,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半导体型光源2的中央光L5及周边光的一部分L6如图7所示,直接从主透镜部3的入射面30向主透镜部3中入射。此时,入射光在入射面30受到配光控制。入射到主透镜部3中的入射光从主透镜部3的射出面31射出。此时,射出光在射出面31受到配光控制。来自主透镜部3的射出光如图21(A)、图22(A)所示,作为具有明暗截止线CL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在此,入射到主透镜部3的中央部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中央光L5作为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入射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的一部分L6作为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另一方面,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L1、即欲向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入射的光(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如图7所示,由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之间的遮光部60遮蔽。其结果,在通常时,如图21(A)、图22(A)所示,具有明暗截止线CL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在此,在光控制部件6位于第一位置时,遮光部60如图9(A)所示位于预定的区域内,而且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垂直或大致垂直(相对于透镜35的基准光轴Z平行或大致平行)。预定的区域如上所述,是由连结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的遮光开始点53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的最远点26的线段、连结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的遮光结束点54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的最近点27的线段、相对于通过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5的最近点27的透镜35的基准光轴Z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线段28、以及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包围的区域。其结果,遮光部60能够可靠地遮蔽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L1、即欲向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入射的光(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
然后,对螺线管70通电。于是,进退杆73抵抗弹簧72的弹力后退而位于后退位置,光控制部件6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旋转而位于第二位置。即、如图6、图8所示,到现在为止收纳在第一收纳槽部41中的透光部61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主透镜部3之间。另外,如图6所示,到现在为止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辅助透镜部5之间的遮光部60的大部分收纳在第二收纳槽部42中。
并且,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半导体型光源2的中央光L5透过透光部61,其透过光如图8所示,从主透镜部3的入射面30的中央部向主透镜部3中入射。此时,入射光在入射面30受到配光控制。入射到主透镜部3中的入射光从主透镜部3的射出面31射出。此时,射出光在射出面31受到配光控制。来自主透镜部3的射出光如图21(B)、图22(B)所示,作为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中的中央部分HPC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在此,透光部61使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的光的一部分从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的明暗截止线CL向上方上升为山形形状,从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向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变形。其结果,图21(A)、图22(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利用透光部61变形,作为图21(B)、图22(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因此,在图21(A)、图22(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中央部分LPC,不包含距离车辆C大约5m前方的左侧路肩的护栏的上端的位置P1。与此相对,在图21(B)、图22(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中央部分HPC,包含距离车辆C大约5m前方的左侧路肩的护栏的上端的位置P1。其结果,可得到图21(A)、图22(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和图21(B)、图22(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转换的适度感。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的一部分L6通过安装部62的左侧的开口部66,从主透镜部3的入射面30的周边部向主透镜部3中入射。此时,入射光在入射面30受到配光控制。入射到主透镜部3中的入射光从主透镜部3的射出面31射出。此时,射出光在射出面31受到配光控制。来自主透镜部3的射出光如图21(B)、图22(B)所示,作为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中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被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
在此,来自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的一部分L6原样通过左侧的开口部66并向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入射。因此,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相对于利用入射到主透镜部3的周边部的来自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的一部分L6形成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不变形而是大致相等。其结果,利用左侧的开口部66,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能够维持为与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的左右两端部分LPL、LPR大致相等。即不存在如下情况:如图22(C)所示,将来自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全部从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转换为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的情况那样,在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1的左右两端部分HPL、HPR发生光量不足的部分P2的情况。
另外,如图8所示,从发光芯片20的发光面25放射的光之中、到现在为止被遮光部60遮蔽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周边光的另一部分L1通过安装部62的右侧的开口部66,从辅助透镜部5的入射面50向辅助透镜部5中入射。此时,入射光L2在入射面50受到配光控制。入射到辅助透镜部5中的入射光L2在辅助透镜部5的反射面51全反射。此时,反射光L3在反射面51受到配光控制。全反射后的反射光L3从射出面52射出。此时,射出光L4在射出面52受到配光控制。来自辅助透镜部5的射出光L4不带有分光色,如图21(B)、图22(B)所示,作为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之中的聚光用配光图案SP照射到车辆C的前方即从主透镜部3照射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的大致中央部。
然后,断开对螺线管70的通电。于是,进退杆73利用弹簧72的弹力前进而位于前进位置,光控制部件6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旋转而位于第一位置。即、到现在为止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主透镜部3之间的透光部61收纳在第一收纳槽部41中。另外,到现在为止收纳在第二收纳槽部42中的遮光部60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辅助透镜部5之间。
在此,图21(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及图21(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表示利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L得到的配光图案。利用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R得到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未图示)及远光束用配光图案(未图示)与利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L得到的图21(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及图21(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大致左右对称。即、配光图案的车辆C的外侧的扩展左右对称,明暗截止线不变,聚光部分在水平方向平行移动。并且,通过将利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L得到的图21(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及图21(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与利用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1R得到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及远光束用配光图案重叠(合成),从而形成图22(A)所示的近光束用配光图案LP及图22(B)所示的远光束用配光图案HP。
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
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就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而言,位于半导体型光源2与透镜35之间以外的位置时的光控制部件6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散热部件4的固定面上所设的收纳部41、42中。即、如图5所示,在光控制部件6位于第一位置时,透光部61的大部分及安装部62的大部分收纳在第一收纳槽部41中并位于比散热部件4的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光控制部件6位于第二位置时,遮光部60的大部分收纳在第二收纳槽部42中并位于比散热部件4的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靠后侧。其结果,能够将由半导体型光源2、透镜35、散热部件4、光控制部件6、驱动部件7、以及罩部件8构成的灯单元收纳在散热部件4的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的范围内。由此,与圆筒状的可动遮光部件在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的托架的外侧配置在同心上的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相比较,能够将灯单元2、35、4、6、7、8小型化。
就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而言,从车辆C的正面观察透镜35,第一收纳部的第一收纳槽部41及第二收纳部的第二收纳槽部42设置在透镜35的透视范围(透镜35的投影范围、透镜35的范围)内。其结果,收纳在第一收纳槽部41中的透光部61及安装部62、还有收纳在第二收纳槽部42中的遮光部60不必用透镜35之外的部件遮住。由此,能够将正面观察时的透镜35甚至灯单元2、35、4、6、7、8小型化,而且不必设置用于遮住的部件,由此相应地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使制造成本低廉。
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如图5、图7所示,作为可动部件的光控制部件6的旋转中心(中心轴O1)的安装部62的透孔63及罩部件8的轴82收纳在散热部件4的收纳槽部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的收纳槽部中,相比散热部件4的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固定面),位于与透镜35相反的一侧即后侧。其结果,能够使光控制部件6通过旋转而位于间隙狭小的收纳部中、和间隙狭小的半导体型光源2与透镜35之间。即、能够使光控制部件6的透光部61及安装部62通过旋转位于间隙狭小的第一收纳槽部41中、和间隙狭小的半导体型光源2与透镜35之间。由此,能够减小灯单元2、35、4、6、7、8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及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将灯单元2、35、4、6、7、8小型化。
实施方式以外的例子的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车辆C为左侧通行的情况的车辆用前照灯1L、1R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应用于车辆C为右侧通行的情况的车辆用前照灯。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透镜35的主透镜部3和辅助透镜部5为一体。但是,在本发明中,透镜35的主透镜部3和辅助透镜部5也可以为分体。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主透镜部3的右边(左边)设置了一个辅助透镜部5。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主透镜部3的上边、左边(右边)、下边设置辅助透镜部。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辅助透镜部。在设置多个辅助透镜部的情况下,除了聚光用配光图案SP以外,也可以形成跟前侧用配光图案、左侧用配光图案、右侧用配光图案、高架标志用配光图案,并与聚光用配光图案SP组合。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使光控制部件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光控制部件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这种情况下,设置滑动机构来代替旋转轴。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部件7使用的是螺线管70。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驱动部件7,也可以使用螺线管70以外的部件,例如马达等。这种情况下,在马达与光控制部件6之间设置驱动力传递机构。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收纳部而使用收纳槽部。即、使用作为第一收纳部的图5所示的第一收纳槽部41以及作为第二收纳部的图6、图8所示的第二收纳槽部42。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收纳部,也可以使用收纳凹部来代替收纳槽部。即、如图23及图24所示,也可以使用第一收纳凹部410及第二收纳凹部420来代替第一收纳槽部41及第二收纳槽部42。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透镜35的辅助透镜部5为全反射式透镜部。但是,在本发明中,透镜35的辅助透镜部也可以是全反射式透镜部以外的透镜部、例如折射式的透镜部或菲涅耳式的透镜部。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控制部件6,使用的是由遮光部60和透光部61构成的光控制部件。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光控制部件,也可以使用仅由遮光部构成的光控制部件。这种情况下,光控制部件的结构变得简单,由此相应地能够将灯单元小型化。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散热部件4的垂直板部40的另一面、即与透镜35相对的面中的固定有半导体型光源2的面、与其他的面大致为同一面。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固定有半导体型光源2的面、与其他的面具有高低差。即、固定有半导体型光源2的面相对于其它他的面向透镜35侧呈凸形状或者反之,向与透镜35相反侧呈凹形状。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具备:半导体型光源;
将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光作为预定的配光图案照射到车辆的前方的透镜;
固定有上述半导体型光源的安装部件;
以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方式配置,并转换上述配光图案的光控制部件;以及
使上述光控制部件以能够移动转换的方式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的驱动部件,
在上述安装部件设有收纳部,该收纳部收纳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与上述透镜之间以外的位置时的上述光控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从车辆的正面观察上述透镜,上述收纳部设置在上述透镜的透视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控制部件由遮光部构成,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遮光部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与上述透镜之间,而且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遮光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上述收纳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控制部件包括: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与上述透镜之间的遮光部;以及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位于上述半导体型光源与上述透镜之间的透光部,
上述收纳部包括: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收纳上述透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收纳部;以及在上述光控制部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收纳上述遮光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收纳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控制部件以能够旋转移动转换到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的方式配置,
上述光控制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件上的上述半导体型光源位于与上述透镜相反的一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6656A JP5953742B2 (ja) | 2011-12-27 | 2011-12-27 | 車両用前照灯 |
JP2011-286656 | 2011-1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5272A true CN103185272A (zh) | 2013-07-03 |
CN103185272B CN103185272B (zh) | 2017-09-29 |
Family
ID=4768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755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5272B (zh) | 2011-12-27 | 2012-12-26 | 车辆用前照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74747B2 (zh) |
EP (1) | EP2610548B1 (zh) |
JP (1) | JP5953742B2 (zh) |
CN (1) | CN10318527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015A (zh) * | 2015-05-13 | 2016-11-23 | 法雷奥照明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功能近远光照明模块 |
TWI582336B (zh) * | 2015-08-26 | 2017-05-11 | T Y C Brother Industrial Co Ltd | Two-lens remote light switch lights |
CN109642715A (zh) * | 2016-09-02 | 2019-04-16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车辆用灯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82453A1 (en) * | 2010-09-17 | 2013-07-18 | Faltec Co., Ltd. | Vehicle Headlamp |
JP5828278B2 (ja) * | 2011-12-27 | 2015-12-02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 |
US9939122B2 (en) * | 2013-05-17 | 2018-04-10 | Ichikoh Industries, Ltd. | Vehicle headlamp |
JP6287431B2 (ja) * | 2014-03-25 | 2018-03-07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具 |
JP6307991B2 (ja) * | 2014-04-02 | 2018-04-11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具 |
TWI535972B (zh) * | 2014-11-26 | 2016-06-01 |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車用照明裝置 |
FR3032517B1 (fr) * | 2015-02-05 | 2018-06-29 | Valeo Vision | Dispositif lumineux de vehicule |
JP6765241B2 (ja) * | 2016-07-13 | 2020-10-07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照明装置 |
CN110736073B (zh) * | 2019-11-19 | 2021-11-16 | 常州鸿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远近光切换汽车车灯 |
JP7471885B2 (ja) * | 2020-03-24 | 2024-04-22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具 |
CN213151096U (zh) * | 2020-08-27 | 2021-05-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壳体组件 |
US11519577B2 (en) | 2021-02-26 | 2022-12-06 | Young Optics Inc. | Vehicle lamp device and projection lens therefor |
US11428378B1 (en) | 2021-04-12 | 2022-08-30 | Young Optics Inc. | Vehicle lamp device and projection lens for vehicle lamp |
TWI778651B (zh) | 2021-06-07 | 2022-09-21 |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車用投影鏡頭及車燈裝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1520A (ja) * | 1999-03-03 | 2000-09-14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自動車用ランプ |
JP2001118407A (ja) * | 1999-10-19 | 2001-04-27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CN101725878A (zh) * | 2008-10-30 | 2010-06-09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照灯 |
JP2010212089A (ja) * | 2009-03-10 | 2010-09-24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18049Y1 (zh) * | 1968-08-06 | 1973-05-23 | ||
JP2765643B2 (ja) * | 1992-06-03 | 1998-06-18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
DE69933031T2 (de) * | 1999-04-15 | 2007-03-08 | Mitsubishi Denki K.K. | Gerät zum zünden einer entladungslampe |
JP5177873B2 (ja) * | 2008-07-11 | 2013-04-1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灯具 |
JP5029570B2 (ja) * | 2008-10-30 | 2012-09-19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 |
JP5157884B2 (ja) * | 2008-12-25 | 2013-03-06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 |
JP5401750B2 (ja) * | 2009-11-25 | 2014-01-29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 |
JP2011187305A (ja) * | 2010-03-09 | 2011-09-22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
JP2011243502A (ja) * | 2010-05-20 | 2011-12-01 | Ichikoh Ind Ltd | 車両用灯具 |
-
2011
- 2011-12-27 JP JP2011286656A patent/JP59537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2-19 US US13/720,285 patent/US90747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6 CN CN201210575552.6A patent/CN1031852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7 EP EP12199435.4A patent/EP2610548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1520A (ja) * | 1999-03-03 | 2000-09-14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自動車用ランプ |
JP2001118407A (ja) * | 1999-10-19 | 2001-04-27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CN101725878A (zh) * | 2008-10-30 | 2010-06-09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照灯 |
JP2010212089A (ja) * | 2009-03-10 | 2010-09-24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015A (zh) * | 2015-05-13 | 2016-11-23 | 法雷奥照明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功能近远光照明模块 |
TWI582336B (zh) * | 2015-08-26 | 2017-05-11 | T Y C Brother Industrial Co Ltd | Two-lens remote light switch lights |
CN109642715A (zh) * | 2016-09-02 | 2019-04-16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车辆用灯具 |
CN109642715B (zh) * | 2016-09-02 | 2021-09-17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车辆用灯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10548A2 (en) | 2013-07-03 |
US20130163265A1 (en) | 2013-06-27 |
CN103185272B (zh) | 2017-09-29 |
JP5953742B2 (ja) | 2016-07-20 |
JP2013134973A (ja) | 2013-07-08 |
US9074747B2 (en) | 2015-07-07 |
EP2610548A3 (en) | 2017-11-15 |
EP2610548B1 (en) | 2020-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5272A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CN103185270A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CN103185269A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CN105229371B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US9133999B2 (en) | Vehicle headlamp | |
CN103185271A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CN104838201B (zh) | 车辆用灯具 | |
CN105121946B (zh) | 车辆用灯具 | |
CN103363441A (zh) | 车辆灯具配件 | |
JP6171163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2013196903A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5942424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236685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119176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171212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028480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031758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2013196902A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209856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
JP6244618B2 (ja) | 車両用前照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