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2070B -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2070B CN103182070B CN201310127192.8A CN201310127192A CN103182070B CN 103182070 B CN103182070 B CN 103182070B CN 201310127192 A CN201310127192 A CN 201310127192A CN 103182070 B CN103182070 B CN 1031820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l
- growth factor
- wound
- chlorhexidine
- recombinant hum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的外用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氯己定或其可药用盐或苯扎溴铵或其可药用盐;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本发明还进一步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凝胶剂、搽剂、软膏剂或膏剂,所述凝胶剂进一步包含壳聚糖或其可药用盐和透明质酸或其可药用盐。本发明所公开的外用组合物用于阴道炎症治疗时能够改善阴道微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修复阴道微损伤,用于皮肤创面修复治疗时可加快创伤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促进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具体为一种含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制备治疗阴道炎症或皮肤创面修复的医药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阴道炎症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多与阴道微生态不平衡有关。阴道炎症主要由细菌、霉菌、衣原体、病毒、原虫等引起,阴道感染病源如不及时治疗可以上行至子宫腔、输卵管、卵巢及盆腔,从而造成急慢性的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或盆腔炎,慢性感染者除发炎症状外,甚至可能引发倡导梗阻及不孕,给妇女及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阴道炎症的药物虽多,但普遍存在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的缺陷。临床上对于阴道炎症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及杀菌剂消炎治疗,但大量使用抗生素及杀菌剂更易导致菌群失调。这是由于健康妇女阴道内存在着许多种微生物群落,主要有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加德纳菌、类杆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乳杆菌,乳杆菌是阴道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菌群,目前的研究表明,乳杆菌在健康妇女阴道中的分离率最,高达50%~80%,其数量占阴道微生物的95%以上。乳杆菌通过替代、竞争排斥机制阻止致病微生物粘附于阴道上皮细胞,同时,还可分泌过氧化氢、细菌素、类细菌素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对维持阴道环境微生物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要对阴道炎症进行有效治疗并同时维持阴道等微生物环境平衡不能仅靠滥用抗生素与抗真菌药物,积极寻找抗生素替代药物治疗阴道炎症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皮肤表面浅表擦伤,是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外伤类型,尤以颜面部等身体暴露部位多见;具有创伤面积较大、易感染、手术疗效差且常规换药疗程较长、疗效不够肯定;愈合后病灶易形成疤痕、色素改变等后遗症,对病患的身心造成的危害甚大。创面愈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胶原代谢、毛囊形成和色素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以前一直普遍认为创面愈合是不可控制的,只能是一个机体自我愈合的过程,人们对创面愈合的处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做出有效主动的调控和努力。组织工程学的出现,使创面皮肤移植有了新的突破。
目前皮肤移植、新型敷料的研制与应用、培养细胞移植及人工皮移植、基因治疗、细胞因子的应用及中医中药疗法都出现了新的技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皮肤组织工程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治疗效果欠佳。常规处理是在创面上涂外用药消毒、暴露或包扎,但效果并不理想,轻者患者感觉创口疼痛、红肿,重者痂下积脓,肢体活动受限,继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瘢痕的形成及严重程度和创面修复的时间关系密切,创面愈合时间越长,胶原沉积越多,导致形成的瘢痕越严重并影响局部的功能。因此目前临床急需一种安全性高,疗程短、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及配套制剂。因此如何能够快速覆盖并修复创面,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治疗前景。
中国专利CN101342354A、CN1626189A、CN1413683A 及CN1418660A 就分别公开了不同配方的中药汤剂、片剂或者胶囊用于阴道炎症尤其是宫颈炎的治疗,但这类药物由于药物有效成份不确定及提纯工艺的缺陷,其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有使炎症加重的风险。
发表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3年03期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宫颈糜烂物理治疗后创面愈合的影响》一文中指出rhEGF能促进宫颈糜烂物理治疗后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发表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7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一文中指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有效促进浅II度创面、深II度创面、残余肉芽创面及慢性溃殇创面的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但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不能杀菌消毒,不能有效控制炎症扩散,导致炎症久久难愈。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控制炎症又能修复外用治疗药物。满足临床需求。
中国专利CN102939097A公开了用于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伤口、烧伤、皮移植片、压力性溃疡和糖尿病性足溃疡的局部制剂的新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包括促细胞分裂蛋白、杀菌剂和抑菌剂,其中促细胞分裂蛋白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Bharat Biotech InternationalLimited 的rh-EGF),杀菌剂为磺胺嘧啶银(SSD),抑菌剂为葡萄糖酸氯己定(CHG)。即该组合物包括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磺胺嘧啶银和葡萄糖酸氯己定。该组合物更好且更快的使伤口愈合。但是,其应用了由于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银有骨髓毒性,破溃的伤口涂抹该组合物,磺胺嘧啶银被吸收有导致中毒,白细胞减少的危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外用组合物在治疗和预防炎症和修复伤口同时消除和减少毒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阴道炎症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破坏阴道微环境平衡且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的缺陷,和皮肤创面修复过程中药物毒性作用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阴道炎症以及皮肤创面修复用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用组合物,所述的外用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它含有如下活性组分:
(1) 氯己定或其可药用盐或苯扎溴铵或其可药用盐;和
(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氯己定为白色结晶粉末,是一种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其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杀灭作用。氯己定抑菌原理,主要是破坏细菌胞浆膜上的渗透屏障(而非以前的假设,ATP酶失去活性而达致杀菌效果),低浓度可导致部份胞浆渗漏,高浓度则可致胞浆凝聚变性,从而抑菌。其优点为刺激性较其他外用抗菌剂为低、较少出现过敏性反应。氯己定毒性低、刺激性小、无腐蚀性,适用于皮肤黏膜以及创面的消毒处理,广泛应用于粘膜、皮肤、手术、创面、器械、用具等的消毒。
苯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抑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但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孢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素和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对0.1%以下浓度皮肤无刺激性。适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粘膜和伤口消毒,手术器械消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都对多种组织细胞有强烈的促分裂作用。其对于多种上皮细胞,如:鳞状上皮细胞、粘膜上皮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都有强大的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糖蛋白和羟脯氨酸等胞外基质的合成。表皮生长因子(EGF)是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高效促生长剂,能够强烈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显著增加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量和血液流量,改善创面微循环,为组织修复提供所必须的氧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对损伤组织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速损伤组织功能的恢复;成纤维细胞也是合成胶原的主要细胞,而胶原是肉芽组织中细胞间质的主要成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通过调控胶原的不断合成、分泌、改构和更新,而不断改善修复组织的结构和强度。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如下活性组分:氯己定或其可药用盐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质量比为1000-6000份的氯己定和0.1-5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优选质量比为2000份的氯己定和0.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上述氯己定可药用盐为氯己定醋酸盐、氯己定枸橼酸盐或氯己定葡萄糖酸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外用组合物的制剂,该制剂为凝胶剂、搽剂、软膏剂或膏剂。其中患者或医师可以根据具体适应症选用合适的制剂。
当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搽剂时,所述药物组合物搽剂中的辅料包括丙二醇、丙三醇、尿素、氯化钠或水的一种或多种。
当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膏剂或乳膏剂时,所述药物组合物乳膏剂中含有硬脂酸、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聚山梨醇酯、丙二醇、甲基纤维素和羟苯乙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组合物膏剂含有白凡士林、甘油、液体石蜡和无水羊毛脂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凝胶剂,当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凝胶剂时,凝胶剂中按质量份数包括:10000-60000份壳聚糖、500-5000份透明质酸钠、1000-6000份氯己定和0.1-5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优选地,凝胶剂中按质量份数包括:40000份壳聚糖、1000份透明质酸钠、2000份的氯己定和0.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所述凝胶剂的pH值在5.0-6.0之间。
上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剂中,用于阴道炎症及皮肤创面修复治疗时。凝胶状制剂对阴道炎症及皮肤创面修复治疗过程中除了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疾病的协同治疗效果外,还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1)壳聚糖和透明质酸钠都是大分子聚合物,分子链弥散伸展,呈极大的膨胀状态,并具有粘性,可形成澄清的粘稠的凝胶物质,凝胶附着于阴道粘膜、宫颈糜烂创面或皮肤创面,形成保护膜,使创面与外界隔离,避免二次交叉感染。
(2)壳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均具水溶性基质的特点,可以将包裹其中的氯己定和人表皮生长因子缓慢释放,以使药物长期有效。
本发明所述凝胶剂呈强离子性、微酸性,不受微生物影响,抗菌性强,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增强病变部位对病菌、病毒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尤其是用于治疗宫颈糜烂时,能模拟阴道正常酸碱内环境,促进阴道益生菌生长。
本发明所述的凝胶剂能吸收创面的渗出液,允许自由气体渗透,代谢产物可通过凝胶排出,进而改善病变处的微环境,符合现代创伤湿性疗法原则一湿润环境内排泄再生修复的方法;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外胚层组织细胞的再生、修复;凝胶与黏膜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物理性缠结,形成较强的粘液凝胶网状结构,在粘膜系统保持较长粘附时间,吸附包裹创面的病菌、病毒等病原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外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阴道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阴道炎症相关疾病主要指阴道炎、宫颈炎或宫颈糜烂等疾病。用于阴道炎症治疗时,给药方式为阴道内外用涂抹给药,给药剂量可以根据疾病情况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上述外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创面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皮肤创面为烧伤、烫伤、褥疮、切口或溃疡引起的创面。其给药方式为外用涂抹给药,剂量可以根据皮肤损伤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本发明组合物显著促进皮肤损伤部分的肉芽组织生长,涂抹用药3-5天即可痊愈。
本发明外用组合物用于治疗阴道炎症或皮肤创面修复治疗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既能够改善阴道微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修复阴道微损伤引起的各类阴道炎症、宫颈炎的辅助治疗及宫颈糜烂的治疗,又能解决皮肤伤口、切口及溃殇创面的治疗问题,因此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2)本发明外用组合物及显著促进人体损伤或溃疡部位肉芽组织生长,如修复阴道、宫颈等微损伤及溃疡,促进该部位肉芽组织生长,维持阴道微生物环境,来阻止致病菌的黏附、繁殖,从根本上阻断炎症进程为目标,也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引发的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反应以及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等弊端。
(3)本发明外用组合物可以制备多种外用剂型,其用于阴道炎症及皮肤创面修复时,药物刺激性小,在不损伤创面的同时有效发挥其抗炎效果,且用药方便,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药物的治疗效果。
(4)本发明外用组合物经过多次试验及临床验证,既能够改善阴道微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修复阴道微损伤引起的各类阴道炎症、宫颈炎的辅助治疗及宫颈糜烂的治疗;又能解决皮肤伤口、切口及溃殇创面的治疗问题、减少疤痕形成。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在抗炎方面和治疗皮肤创面修复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治疗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本发明针对阴道粘膜、宫颈粘膜及皮肤的主要特征的修复机理来筛选配方及配比,能够同时持久抑菌和促进上皮组织及粘膜组织修复、再生,治愈时间短、恢复迅速、减少瘢痕等优点,对皮肤及粘膜无毒、无刺激性、无超敏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知晓,所述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
(一)药剂学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成分包括壳聚糖、透明质酸钠、氯己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0000份的壳聚糖、3000份的透明质酸钠、3000份的氯己定、0.1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30g壳聚糖
3g透明质酸钠
3g氯己定
0.1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0000份的壳聚糖、1000份的透明质酸钠、1000份的氯己定醋酸盐、5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50g壳聚糖
1g透明质酸钠
1g氯己定醋酸盐
5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醋酸盐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醋酸盐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000份的壳聚糖、1000份的透明质酸钠、2000份的氯己定葡萄糖酸盐、0.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40g壳聚糖
1g透明质酸钠
2g氯己定葡萄糖酸盐
0.4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葡萄糖酸盐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葡萄糖酸盐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4: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30000份的壳聚糖、5000份的透明质酸钠、3000份的氯己定、0.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30g壳聚糖
5g透明质酸钠
3g氯己定
0.4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5: 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0000份的壳聚糖、500份的透明质酸钠、4000份的氯己定、3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60g壳聚糖
0.5g透明质酸钠
4g氯己定
3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6: 本发明凝胶剂
一种用于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0000份的壳聚糖、10000份的透明质酸钠、6000份的氯己定、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以制备一千克凝胶为例,
10g壳聚糖
10g透明质酸钠
6g氯己定
4m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1)将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加入960毫升纯化水中,用分散机使其溶解;
(2)将氯己定分散于5毫升丙二醇中;
(3)将氯己定丙二醇混悬液加入上述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4)调节溶液的pH值在5.0至6.0之间,继续搅拌待样品变成凝胶状;
(6)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水至溶解,用0.22um微孔滤膜无菌过滤;
(7)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加入凝胶中搅拌制成成品。
实施例7:本发明乳膏剂
一种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乳膏剂,具体采用如下处方(重量百分比):氯己定0.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03%,硬脂酸10%、白凡士林9%、单硬脂酸甘油酯6%、聚山梨醇酯65%、丙二醇6%、甲基纤维素0.07%、羟苯乙酯0.02%、蒸馏水适量。
制备工艺:
(1)将硬脂酸、白凡士林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盛于容器内,在70-80℃加热熔化,作为油相;
(2)将聚山梨酯-80、丙二醇、羟苯乙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及氯己定加入溶有甲基纤维素的蒸馏水中,加热至70-80℃,作为水相;
(3)将水相在搅拌下加入到油相中,不断搅拌直至变凉,形成乳剂基质型软膏,分装于管内即得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乳膏剂。
实施例 8:本发明搽剂
一种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搽剂,具体采用如下处方(重量百分比):氯己定枸橼酸盐0.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03%,丙三醇50%,氯化钠3%,尿素9%,余量为蒸馏水。
制备工艺:
在常温常压下,称量处方量氯己定枸橼酸盐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按照处方中各组分的配比分别加入其中。最后加蒸馏水定容,充分混匀后用适量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0即可得到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搽剂。
实施例 9:本发明膏剂
一种修复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或皮肤创面的乳膏剂,具体采用如下处方(重量百分比):氯己定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04%、白凡士林60%,蒸馏水适量。
制备工艺为:将氯己定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置于灭菌乳钵中,加入灭菌后蒸馏水适量研成细腻糊状,分次等量递加处方量白凡士林,研匀分装即可得到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乳膏剂。
参比实施例 参照中国专利CN102939097A实施例8乳膏剂-4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备
其余剂量组的药物制剂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制备工艺按照上述工艺适当调整即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得到的。
(二)药效学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0: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影响
取昆明种小鼠108 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12 只,分别为给与下述受试药物:
空白组:不使用任何敷料或涂抹给予蒸馏水;
氯己定高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凝胶剂,0.2克/只;
氯己定低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凝胶剂,0.2克/只;
生长因子高组:涂抹给予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生长因子低组:涂抹给予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组合物1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和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组合物2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醋酸盐和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组合物3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枸橼酸盐和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组合物4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葡萄糖酸盐和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2克/只;
各给药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7 天,末次给药1h 后,每只小鼠右耳外侧均匀涂二甲苯1ml/10g,左耳为对照,1h 后将小鼠脱颈处死,在左右耳同样部位用直径9mm 的巩膜环冲下耳片,用电子天平分别称耳片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小鼠耳肿胀度均值与标准差,并计算肿胀度抑制率,结果见表2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耳肿胀度- 给药组平均耳肿胀度)/ 对照组平均耳肿胀度×100% ;
表1本发明凝胶剂对二甲苯导致耳肿胀模型的抗炎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氯己定高组相比,#P<0.05,##P<0.01
与生长因子高组相比,▲P<0.05,▲▲P<0.0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凝胶剂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在降低小鼠耳肿胀模型的耳肿胀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并且无论与氯己定单药组相比还是与生长因子单药组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降低小鼠耳肿胀模型的耳肿胀方面均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差异。这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两种药物在降低小鼠耳肿胀模型的耳肿胀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这对于治疗妇科阴道炎症相关疾病以及皮肤创面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例11: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药物组合物对阴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发明人对500 例顽固性妇科炎症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其中选择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盆腔炎各100 例,各组患者均为阴道涂抹给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搽剂),早晚各用药一次,每次约3-5g,连续用药一周后,统计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用药其疗效统计结果如下:表2为妇科炎症疗前后对比其中,顽固性妇科炎症发病年龄最小者20 岁,最大者55 岁。
表2 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搽剂对阴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上述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本发明对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症状及并发症效果明显,刺激性小,不会加重阴道炎症患者的病情。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搽剂用于治疗阴道炎症时适用疾病广泛,且治疗有效率高,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实施例12: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的药物组合物对皮肤创面修复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方法
用18-22g 的小鼠构建伤口修复模型,雌雄各半,随机分组。首先采用20%的乌拉坦作为实验小鼠的麻醉剂,剂量为0.01ml/g。采用腹腔内注射的方式对小鼠进行麻醉,麻醉剂注射10 分钟待小鼠处于麻醉状态后,剪去实验小鼠背部的毛,剪毛的区域可根据伤口的大小而定。剪完后,用酒精棉对小鼠无毛区进行消毒,同时对手术剪、镊子等手术器械消毒。用镊子夹起小鼠背部已经剪过毛的皮,用手术剪剪出直径为5mm 的圆形伤口。在伤口处敷上已消毒的水凝胶敷料(约10mg)。每天对小鼠换一次受试药物,通过对伤口面积测定来记录伤口的变化。各组受试药物分别如下所示:
空白组:不使用任何敷料或涂抹给予蒸馏水;
氯己定高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凝胶剂,0.6克/只;
氯己定低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凝胶剂,0.6克/只;
生长因子高组:涂抹给予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生长因子低组:涂抹给予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组合物1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和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组合物2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和0.0000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组合物3组:涂抹给予0.6%的氯己定和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组合物4组:涂抹给予0.1%的氯己定和0.00006%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0.6克/只;
各给药组均在相同环境下饲养,自由饮水。分别于表3所示时间点测定伤口面积,并计算伤口愈合率。伤口愈合率=1-测试时间伤口面积/初始伤口面积
2. 实验结果
表3为本发明凝胶剂对皮肤伤口修复功能的评价,结果显示用药后,氯己定单药组、生长因子单药组以及药物组合物给药组在给药后的伤口愈合率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在用药后的第1 天,生长因子高组的伤口愈合率的25%,略低于组合物给药1、2、3、4组的伤口愈合率。随着给药时间的延续,本发明组合物1、2、3、4组的伤口愈合率明显优于氯己定单药组和生长因子单药组,存在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差异。本发明药物组在120h后伤口愈合率均高于85%以上,用药168小时后伤口愈合率在95以上,伤口基本愈合。这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氯己定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良种成分在促使伤口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表3本发明所述凝胶剂对皮肤伤口修复功能的评价
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与氯己定高组相比,#P<0.05,##P<0.01
与生长因子高组相比,▲P<0.05,▲▲P<0.01
实施例13:本发明妇科外用或皮肤创面修复用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深Ⅱ度烧和Ⅲ度烧烫伤患者临床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湖北省荆州市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烧烫伤患者125例,男85例,女40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5岁;按照烧烫伤原因分为:沸水烫伤67例,火烧伤58例;按照烧烫伤程度分为:深Ⅱ度烧烫伤75例,Ⅲ度烧烫伤50例。
1.2分组与给药方法
深Ⅱ度烧烫伤患者75例,分为5组,每组15人,并设置对照烧伤喷雾剂给药组。
各给药组具体给药方法如下:
参比实施例组:外涂按照参比实施例所述处方和工艺制备的乳膏剂;
药物组合物搽剂组:外涂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搽剂。
药物组合物软膏剂组:外涂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软膏剂。
药物组合物膏剂组:外涂本发明实施例9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膏剂。
药物组合物凝胶剂组:外涂实施例6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凝胶剂。
Ⅲ度烧烫伤患者50例,分为5组,每组10人,具体给药方法如下:
参比实施例组:外涂按照参比实施例所述处方和工艺制备的乳膏剂;
药物组合物搽剂组:外涂实施例8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搽剂。
药物组合物软膏剂组:外涂实施例7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软膏剂。
药物组合物膏剂组:外涂实施例9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膏剂。
药物组合物凝胶剂组:外涂实施例6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凝胶剂。
各给药组患者根据烧烫伤面积确定给药量,以能够全部覆盖创面为准。
1.3治疗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将烫烧伤的创面常规消毒,先用低浓度的碘伏和生理盐水简单清洗创面,清除附着物及脱落皱皮,张力高的水疱穿刺放液,尽量保持残留上皮,剪除脱落或坏死表皮,感染创面行彻底清创,向创面外涂或喷洒相应的药液,白天每3-4小时1次,每天涂药3-4次。用药后充分暴露创面,不可覆盖,防止进水,冬天注意保暖。
痊愈疗效标准:用药后肿胀消失,疼痛感消失,创面无感染,痂下愈合,有表皮生长,创面基本修复或全部修复。用药后记录7d、14d、21d内痊愈人数,计算14d治愈率,14d治愈率=14d内痊愈人数/病例总人数×100%;定义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时间为愈合时间,记录每例患者的愈合时间,并对愈合时间进行t检验比较;记录烧烫伤患者的创面疤痕情况,记录留下疤痕的患者例数,计算疤痕率,疤痕率=留下疤痕的患者例数/病例总人数×100%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各治疗组治愈率和疤痕率的χ2检验。若χ2>χ2 0.05,1=3.84,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果见表4。
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见表4):
1) 无论对于深Ⅱ度还是Ⅲ度烧烫伤患者而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提高14d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14d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方面,药物组合物组与烧伤喷雾剂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其显著性差异;
2) 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和烧伤喷雾剂治疗烧烫伤的疤痕率来看,随着烧烫伤程度的加重,烧烫伤喷雾组疤痕率随之增大,从48.27%到76.92%。由此可见,随着烧烫伤程度的增加,烧伤喷雾剂治疗烧烫伤的效果减弱。但是,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后的疤痕率发现,治疗深Ⅱ度烧烫疤痕率和治疗Ⅲ度烧烫伤疤痕极低。很显然,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烧伤后的留疤问题上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3) 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不同药物剂型对烧烫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各药物组合物不同剂型在治愈率方面效果显著。
表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烧烫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注:★与参比实施例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1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毒性试验
1、分组
空白对照
参比实施例组:外喷按照参比实施例所述处方和工艺制备的烧伤喷雾剂;
药物组合物凝胶剂组:外涂实施例6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凝胶剂。
2、试验方法:
在鼠背制戍10%面积的全厚层灼伤, 切除灼伤皮肤, 直至显露叽层, 留有开放创面,在皮肤切除后0.5小时和1.5小时各组分别涂相应供试药物,空白对照组仅做皮肤切除不吐药, 以每日涂l次,共1、4或7天。自尾静脉出血处采血测定白细胞总数和粒性白细胞值。计算域空白对照组相比白细胞总数和粒性白细胞值减少率。
表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白细胞和粒性白细胞的影响
实验提示灼伤鼠创面外用参比实施例组使白细胞总数和粒性白细胞数大幅减少,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稍有减少,至给药后第4 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上述细胞数显著回升, 而参比实施例组仍继续减少,至给药第7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白细胞总数和粒性白细胞值已基本恢复,参比实施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地减少。说明涂敷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出现暂时性白细胞降低现象提示不必停用,而参比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对白细胞减低毒性持久。
综上表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方案,对于本技术领域的原理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针对本发明的改进和修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外用组合物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剂中按质量份数包括:40000份壳聚糖、1000份透明质酸钠、2000份的氯己定和0.4份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的pH值在5.0-6.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阴道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阴道炎症相关疾病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或盆腔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创面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肤创面为烧伤、烫伤、褥疮、切口或溃疡引起的创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27192.8A CN103182070B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27192.8A CN103182070B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2070A CN103182070A (zh) | 2013-07-03 |
CN103182070B true CN103182070B (zh) | 2014-02-12 |
Family
ID=4867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27192.8A Active CN103182070B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820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3966B (zh) * | 2014-05-31 | 2017-06-16 | 符耿哲 | 一种洗剂及其用途 |
CN104623635B (zh) * | 2015-01-19 | 2017-01-11 | 天津冠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预防、治疗脑缺血的药物组合物 |
JP6869974B2 (ja) | 2015-06-19 | 2021-05-12 | グローバル ヘル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 活性成分のためのペトロラタムベースの送達システム |
US11110071B2 (en) | 2015-06-19 | 2021-09-07 | Global Health Solutions Llc | Petrolatum-based PHMB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for onychomycosis |
CN106580871B (zh) * | 2017-02-16 | 2020-03-27 | 浙江因诺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阴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58363A (zh) * | 2017-05-16 | 2017-09-15 | 张莎莎 |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修复液 |
CN108261562A (zh) * | 2017-08-11 | 2018-07-10 | 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质酸钠皮肤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KR101924894B1 (ko) * | 2018-07-25 | 2018-12-04 | 베네브바이오랩 주식회사 | 소음순 피부 치료용 피부연고 |
CN115192518B (zh) * | 2022-09-01 | 2024-10-11 |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氢氟酸致皮肤烧伤的药物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4153A (zh) * | 2009-01-04 | 2009-07-08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皮肤用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78930A (zh) * | 2011-05-17 | 2011-09-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含表皮生长因子和茶树油的抗痘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2939097A (zh) * | 2010-06-03 | 2013-02-20 | 巴拉特生物技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局部应用的新的协同药物组合物 |
-
2013
- 2013-04-12 CN CN201310127192.8A patent/CN1031820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4153A (zh) * | 2009-01-04 | 2009-07-08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皮肤用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939097A (zh) * | 2010-06-03 | 2013-02-20 | 巴拉特生物技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局部应用的新的协同药物组合物 |
CN102178930A (zh) * | 2011-05-17 | 2011-09-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含表皮生长因子和茶树油的抗痘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醋酸氯己定的临床观察》;谷玉兰 等;《首都医药》;20060731(第2006-14期);第40-41页 * |
曹德英主编.《凝胶剂的处方设计与举例》.《药物剂型与制剂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第329-330页. * |
谷玉兰 等.《醋酸氯己定的临床观察》.《首都医药》.2006,(第2006-14期),第40-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2070A (zh) | 2013-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2070B (zh) | 一种外用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14558110B (zh) | 贻贝粘蛋白产品及其抑制皮肤炎症的应用 | |
Molan | Why honey is effective as a medicine. 1. Its use in modern medicine | |
JP6681482B2 (ja) | 皮膚の種々の損傷創面の治療の外用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 |
CN101879283B (zh) | 一种用于皮肤外伤的喷膜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780031B (zh) | 一种用于修复皮肤创面或宫颈粘膜的诱导凝胶 | |
CN110840827A (zh) | 一种妇科抗菌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85031B (zh) |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47309B (zh) |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1081540A1 (en) | Preparation and use of therapeutic hydrogels | |
CN101648018A (zh) | 一种治疗眼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
WO2023231049A1 (zh) | 一种促进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156224A (zh) | 用于制备角蛋白液体敷料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743921A (zh) | 一种预防疤痕形成的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251011B (zh) | 一种用于浅度烧伤的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210075051A (ko) | 하이드로젤 패치를 포함하는 상처 또는 흉터 치료용 조성물 | |
CN104306324A (zh) | 一种医用胶原蛋白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Khorasani et al. | The effects of Aloe Vera cream on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 donor site management: a randomized,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 |
CN104474536A (zh) | 仙鹤草鲜药治疗创伤伤口制剂 | |
CN112933214A (zh) |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组合物 | |
CN111658564A (zh) | 一种妇科外阴泡沫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163B (zh) |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药物组合物 | |
CN105560620A (zh) | 一种用于外伤处理的中药制剂 | |
CN102697835B (zh) | 治疗皮肤疾病的外用药剂 | |
CN109731040A (zh) | 一种外伤修复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