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使用更少的参考点以实现对数据的图形编码和解码的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设备、解码方法和设备以及印刷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定义多个标称位置,所述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
基于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并且基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所述数据点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所述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
所述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所述数据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所述参考点组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三几何关系通过所述参考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
优选地,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定义数据点编码区域,所述数据点组设置在所述数据点编码区域中,
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定义参考点编码区域,所述参考点组设置在所述参考点编码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形成阵列。
优选地,所述阵列为矩形阵列、菱形阵列或正六边形阵列。
优选地,一个所述数据点组包括多个数据点,
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是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的所述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或者
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一个所述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所述两个数据点关于所述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
优选地,所述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若干个预定的角度之一。
优选地,所述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到所述参考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成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参考点设置在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数据进行编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标称位置定义装置,用于定义多个标称位置,所述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
编码点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并且基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
所述数据点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所述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
所述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所述数据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所述参考点组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三几何关系通过所述参考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
按照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和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代表所述数据的图形;
将所述图形印刷到可印刷媒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方法,
所述编码图形包括多个编码点组,所述编码点组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点,
所述多个编码点组与多个标称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
所述编码点组包括由数据点组成的数据点组和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的参考点组,
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数据点标称位置,参考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参考点标称位置,
所述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所述数据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所述参考点组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三几何关系通过所述参考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
该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几何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点组对应的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利用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和所述参考点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几何关系和所述第三几何关系确定所述编码图形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形成阵列。
优选地,所述阵列为矩形阵列、菱形阵列或正六边形阵列。
优选地,一个所述数据点组包括多个数据点,
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是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的所述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或者
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一个所述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所述两个数据点关于所述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
优选地,所述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若干个预定的角度之一。
优选地,所述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到所述参考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成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参考点设置在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编码点;
基于所述第二几何关系识别所述数据点组。
优选地,一个所述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所述两个数据点关于所述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每个数据点组中的两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为预定距离,所述识别所述数据点组的步骤包括:
寻找所述编码图形中相距所述预定距离的两个编码点,并将所述两个编码点识别为组成一个数据点组的数据点。
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是所述编码图形中任意两个编码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小距离。
优选地,所述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该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识别为数据点的非配对点中确定参考点。
优选地,所述编码图形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重复编码图形块,
从所述编码图形上获取了部分图形块,所述部分图形块在各个方向上的尺寸都不小于所述编码图形块在相应方向上的尺寸,
选择最接近所述部分图形块的中心的非配对点作为参考点。
优选地,在所述编码图形中,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形成矩形阵列,所述参考点在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和在所述矩形阵列的行或列的方向上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所述确定所述编码图形的方向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参考点到与其距离最近的数据点标称位置的向量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
将所获取的部分图形块旋转所述夹角的角度,以使得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与所述参考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预定方向重合。
优选地,在所述编码图形中,所述多个标称位置形成矩形阵列,以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为原点,所述矩形阵列的行和列的方向将所述编码图形划分为四个象限,所述参考点位于其中一个预定象限内,所述确定所述编码图形的方向的步骤包括:
基于与所述参考点相邻的四个数据点标称位置,计算所获取的部分图形块中的矩形阵列的行或列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
基于所述夹角的角度对所述部分图形块进行旋转,以使得所述部分图形块中的矩形阵列的行或列与所述预定方向重合,并且使所述参考点位于基于所述预定方向确定的与所述预定象限对应的象限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设备,
所述编码图形包括多个编码点组,所述编码点组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点,
所述多个编码点组与多个标称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
所述编码点组包括由数据点组成的数据点组和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的参考点组,
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数据点标称位置,参考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参考点标称位置,
所述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所述数据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所述参考点组与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所述第三几何关系通过所述参考点组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参考点标称位置,
该设备包括:
数据点标称位置确定装置,用于利用所述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几何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点组对应的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
方向确定装置,用于利用所述数据点标称位置和所述参考点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几何关系和所述第三几何关系确定所述编码图形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编码方法中,定义了具有第一几何关系的多个标称位置,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的数据点组,用于形成数据的编码图形,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的参考点组,用于解码时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在进行解码时,首先利用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数据点确定数据点标称位置,再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位置,通过第一几何关系和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从而在使用更少参考点的情况下,确定了编码图形的方向,进而实现对编码图形的解码。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
在对数据进行图形编码时,定义多个标称位置,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并且多个标称位置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用于表示数据的图形编码。每个数据点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参考点用于在解码时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
在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时,首先利用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数据点确定数据点标称位置,再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位置,通过第一几何关系和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从而在使用更少参考点的情况下,确定了编码图形的方向,进而实现对编码图形的解码。
为便于描述,在详细介绍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设备及印刷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之前,首先对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编码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后所形成的编码图形进行描述。参见图1所示,该图为本发明中对数据进行图形编码后形成的一种编码图形的示意图。
本发明中的编码图形可以为点图形块100。点图形块100包括预设数量的点图形子块101,每个点图形子块101中包括由一个参考点组或数据点组按照预定规则排列而形成的点图形。
每一个点图形子块101包含一个标称位置102。点图形块100内所包含的所有标称位置102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
点图形子块101包含的编码点组按照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数据点组103和参考点组104,其中,数据点组103中所包含的数据点则用于表示具体的被编码的数据,参考点组104中所包含的参考点是用于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和编码图形的起始位置。
对应地,标称位置102可以划分为数据点标称位置105和参考点标称位置106。每一个数据点组103对应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105,每一个参考点组104对应一个参考点标称位置106。
一个数据点组103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103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105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数据点组103能够唯一地确定数据点标称位置105。
数据点组103中所包含的数据点根据其对应的编码数据形成基本点图形中的一种。每一种基本点图形与唯一的被编码的数据相对应。不同的基本点图形表示不同的数据。基本点图形的形态可以由数据点的数量、点间距离等至少一个因素来进行区分。
对于参考点组104来说,一个参考点组104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参考点组104与其所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106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第三几何关系通过参考点组104能够唯一地确定参考点标称位置106。例如,在图1中所示,参考点组104包含一个参考点,并且该参考点在其所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106的正上方。
图4示出了具有多个点图形块100的编码图形示意图。多个点图形块100可以包含不同的数据编码图形,也可以是重复设置。以重复设置为例,如图4所示,该图示意性地表示了多个点图形块100重复设置时编码图形的形态。图4中的编码图形由4个点图形块100相邻设置,每个点图形块100内部所包含的点图形子块101完全相同,因此,对任意一个点图形100进行解码所获得的解码数据应该是相同的。使用重复设置的点图形块100的一个优点是:从编码图形中的任意位置读取一个大小与点图形块100相同的部分图形进行解码,所获得的数据在内容上完全相同,仅仅是位置分布不同。例如,在解码时读取的部分图形如图4中实线框401所示,实线框401所包围的区域与点图形块100的区域大小相同,因此读取的部分编码图形包含了完整的点图形块100的图形内容,从而在解码后获得的数据除位置分布有所不同以外,相对于一个点图形块100来说,其解码后获得的数据是相同并且完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点图形块100与点图形子块101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对编码图形进行的逻辑上地划分。实际的编码图形可以仅由参考点组104所包含的参考点以及数据点组103所包含的数据点组成,实际的编码图形中图1中点图形块100与点图形子块101边界的虚线框是可以不需要的。另外,图中所示出的标称位置102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105和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在实际的编码图形中也并不需要在编码图形上形成真实的点显示出。
编码方法
下面介绍本发明提供的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以形成编码图形。参考图2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编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201.定义多个标称位置,这些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
定义多个标称位置,并且这些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第一几何关系的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多个标称位置及第一几何关系的作用是在解码时通过已知的标称位置以及第一几何关系,获得未知的标称位置。因此,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几何关系均可以采用。例如,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呈直线分布,多个标称位置均匀的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彼此之间相距已知距离的相等间隔。因此,在获得该直线分布上的两个标称位置之后,便能够唯一的确定该直线以及直线上的其他标称位置。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形成阵列,既第一几何关系可以是一种阵列。这些阵列可以是矩形阵列、菱形阵列或者正六边形阵列中的一种。多个标称位置通过形成这些有规例的阵列分布,通过已知的标称位置以及具体的阵列关系,可以获得未知的标称位置。
在解码时具体如何通过第一几何关系确定未知的标称位置,在解码方法中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述定义多个具有第一几何关系的标称位置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多个标称位置102形成矩形阵列。这些标称位置102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105和参考点标称位置106。标称位置102形成矩形阵列分布,数据点标称位置105和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分别用于后续步骤中设置数据点组103和参考点组104。标称位置102并不需要实际地标识在编码图形中。
步骤S202.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数据点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参考点组与其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
在步骤S201中定义了数据点标称位置之后,根据定义的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数据点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数据点组所形成的点图形状态代表了不同的编码数据。数据点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第二几何关系可以由多种形式,其作用具体是,在编码时,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具有第二几何关系的数据点,而在解码时,则是在识别出数据点后,利用第二几何关系获得与数据点相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
作为一种实施例,数据点组可以包含一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表现为一个数据点和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用两点间不同的距离表示不同的数据。但是,利用一个标记点来对信息进行编码时,其抗干扰性弱,当一个数据组中的唯一的数据点出现丢失或位置偏差时,利用该编码图形可能不能正确地进行解码。因此,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数据点组包含多个数据点,可以设置每个数据点组包含两个或更多数据点,只有数据点组和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对于第二几何关系来说,数据点组包括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二几何关系可以有各种形式。例如,数据点标称位置是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包含的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或者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同。
数据点组和数据点标称位置在满足第二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数据点组所包含的数据点的分布具有多种形态。每一种形态唯一地确定了点图形所编码的数据值,因此,数据点组的形态和编码数据之间成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根据不同的编码数据值设置不同形态的数据点,形成不同的基本点图形。举例来说,当编码数据值由2比特表示,即存在4种不同的数据值,因此在数据点组和数据点标称位置满足第二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数据点组的点图形应该具有4种不同的状态的基本点图形。
基本点图形的形态可以由数据点的数量、数据点彼此之间的距离、数据点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或者数据点之间的连线与数据点标称位置连线之间的角度等一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结合来进行区分。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数据点组包含两个数据点,下面参考图3所示,该图为包含两个数据点的数据点组所形成的不同基本点图形与不同数据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示例。
参考图3所示,数据点组所包含的两个数据点可以关于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或者不对称。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若干个预定的角度之一。每一种角度下形成的编码图形表示一个基本点图形,根据不同的编码数据的个数定义不同的预定角度,形成不同的基本点图形。不同预定角度的个数大于等于不同数据值的个数,使得可以使用基本点图形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编码。
如图3所示,两个数据点的连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形成一定夹角,包含不同角度夹角的图形为不同的基本点图形,图3的实施例中,包含了4种基本点图形,以向右为正方向,可以设置:
图3A示出的第一基本点图形中的夹角为0度,表示的数据值为1;
图3B示出的第二基本点图形中的夹角为45度,表示的数据值为2;
图3C示出的第三基本点图形中的夹角为90度,表示的数据值为3;
图3D示出的第三基本点图形中的夹角为135度,表示的数据值为4。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只要满足不同的角度表示不同的数据值,以上四种角度也可以设置为其它角度值。
另外,由于是通过使用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来对不同的数据值进行编码,因此,数据点组所包含的两个数据点也可以关于该数据点标称位置非对称。例如,数据点标称位置到两个数据点的距离不相同,但具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在后续对点图形进行解码时,仍然可以通过识别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对基本点图形进行解码。
数据点组的设置对应于被编码的数据,而参考点组的设置则是为了在对编码图形的解码时,确定编码图形的起始位置和方向。图5A和5B为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三几何关系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5A和5B所示,对本发明中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进行详细介绍。
基于步骤S201中定义的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
对于第三几何关系来说,参考点组可以仅由一个参考点组成。
一种实现方式是参考点104设置在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如图5A所示。在进行解码时,通过该参考点组所包含的一个参考点104以及所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可以用于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
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参考点组所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到参考点104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成预定角度,参考点104不设置在参考点标称位置106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如图5B所示。在进行解码时,仍然可以通过该参考点组所包含的一个参考点104以及标称位置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具体地实现方法在解码方法中进行描述。
以图1所形成的编码图形为例,根据步骤202的说明,在执行步骤202之后,在点图形块101中,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105设置了数据点组103,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106了参考点组104。
对于第三几何关系来说,参考点组也可以由两个参考点组成,在解码时,可以直接使用两个参考点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例如,可以以一个参考点到另一个参考点的向量来表示编码图形的方向,预定该向量与垂直或水平方向重合时的方向为编码图形的正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参考点组仅设置一个参考点便可以进行正确的图形编码和解码的情况下,虽然设置了两个参考点,也仍然可以使用前述仅有一个参考点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图形编码和解码。
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使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定义数据点编码区域,数据点组设置在该数据点编码区域。对应地,可以使用参考点标称位置定义参考点编码区域,参考点组设置在参考点编码区域中。数据点编码区域和参考点编码区域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其他形状。若选择使用正方形,包含数据点编码区域和参考点编码区域的编码图形优选为正方形,例如为4*4、5*5、6*6、7*7等形状的正方形,既编码图形在长宽方向上分别包含4、5、6、7等个数的编码区域。例如,数据点编码区域和参考点编码区域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点图形子块101,并且点图形子块为正方形,点图形块100为4*4的正方形。
数据点和参考点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点,也可以是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的点。
数据编码设备
与上述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数据进行编码的设备,可用于实现上述编码方法。参见图6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编码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编码设备包括标称位置定义装置601和编码点设置装置602。
标称位置定义装置601用于定义多个标称位置。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这些多个标称位置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标称位置定义装置701所定义的多个标称位置形成阵列,这些阵列可以是矩形阵列、菱形阵列或者正六边形阵列中的一种。
编码点设置装置602用于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数据点组,并且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数据点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点,参考点组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利用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数据点能够唯一地确定数据点标称位置,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利用第三几何关系通过参考点能够唯一地确定参考点标称位置。
编码点设置装置602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设置的数据点组优选地可以包括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与其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二几何关系可以有各种形式。例如,数据点标称位置是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包含的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或者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同。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编码点设置装置602设置的数据点组包含两个数据点。
编码点设置装置602基于参考点标称位置设置参考点组,优选地实施方式可以是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该参考点组所对应的参考点标称位置到参考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成预定角度,或者参考点设置在参考点标称位置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
印刷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方法,在使用基本点图形完成对数据的编码表示后,将所形成的编码图像印刷到可印刷的媒体上。参考图7所示,该图本发明印刷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701,使用前述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代表数据的编码图形。
步骤702,将该编码图形印刷到可印刷媒体上。
可印刷的媒体是纸章,例如,书、报纸、期刊、宣传册的页面等,是也可以是除纸章以外的其他材料的可印刷媒体,例如塑料或金属薄膜等可印刷的媒体。
对编码图像进行解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方法,解码的编码图形包含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值进行编码后的点图形。
参考图8所示,该图为本发明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方法。
步骤801,利用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的位置,基于第二几何关系,确定与数据点组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
参考图1所示,待解码的点图像包括多个编码点组,编码点组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点。在进行解码时,首先获得的是编码图形上的编码点组。这些多个编码点组与多个标称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多个标称位置可以形成阵列,阵列可以是矩形阵列、菱形阵列、正六边形阵列中的一种。
编码点组包括由数据点组成的数据点组和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的参考点组。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数据点标称位置,参考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参考点标称位置。
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
在对数据进行图形编码时,首先确定的是第一几何关系,进而根据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标称位置分别设置数据点组和参考点组。但是,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时,首先,利用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的位置,基于第二几何关系确定与数据点组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由于所有的标称位置之间满足第一几何关系,因此,在通过数据点组获得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后,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第一几何关系可以获得参考点标称位置。之后,利用参考点标称位置与参考点组之间具有的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
在读取编码图像时,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通过对该第二关系的识别,可以确定与数据点组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
具体地说,与前述编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相对应,数据点组包括多个数据点,数据点组所包含的多个数据点基于数据点标称位置而设置。数据点组与所对于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二几何关系是数据点标称位置是数据点组所包含的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因此,可以确定这种编码图形中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为数据点组中数据点所形成几何图形的几何中心。例如,在编码时,以数据点标称位置为圆心设置多个数据点组形成圆形,解码时则通过确定形成圆形的数据点组的圆心为数据点标称位置。
又如,与另一种编码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数据点组与所对于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二几何关系是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寻找到数据点组中数据点距离相同的点为这种编码图形中的数据点标称位置。
数据点组参见图1所示,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识别。对于编码图形具有的第二几何关系是数据点标称位置是数据点组所包含的多个数据点的几何中心,或者数据点标称位置到其所对应的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点的距离相等的编码图形,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识别数据点。例如,首先识别编码点,再基于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识别数据点组。下面具体地介绍这种识别具有上述第二几何关系的编码图形中数据点的具体方法。
首先,识别编码图形中的编码点。
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时,编码图形由离散的编码点按照一定的位置关系进行排列而形成。这些编码点包括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和参考点组中的参考点组成。编码点的识别既为从编码图形上识别标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如何识别编码图形上的编码点,例如,可以使用二值化的方法识别编码点,因此这里不再进行详述。
接下来,基于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识别数据点组。
具体来说,以前述编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所形成的编码图形为例,编码图形中一个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两个数据点关于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每个数据点组中的两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为预定距离。通过寻找编码图形中相距该预定距离的两个编码点识别为数据点,并将这两个编码点识别为组成一个数据点组的数据点。由于编码图形中只有一个数据点组中的两个数据点才基本上具有特定的预定距离,因此,通过寻找编码图形中编码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该预定距离的点,可以识别出数据点组。
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设定该预定距离为编码图形中任意两个编码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小距离。通过寻找编码图形中编码点之间距离最小的两个编码点为一组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
对于上述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的编码图形,当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时,在识别出数据点组中的两个数据点后,由于数据点都是两两成对出现,因此可以在未被识别为数据点的非配对点中确定参考点。当参考点组由两个参考点组成时,由于参考点组之间不具有该预设的距离关系,因此在识别出数据点组后,为被识为数据点组的编码点组为参考点组。
根据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编码图形可能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重复编码图形块。对于这样的编码图形来说,在进行解码时,可以获取编码图形任意的一部分图形块如实线框401所示进行解码。仍然可以获得完整的解码数据。从编码图形上获取部分图形块进行解码,该部分图形块在各个方向上的尺寸都不小于编码图形块101在相应方向上的尺寸。
对于上述编码图形中数据点组包括两个数据点,以及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的实施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选择最接近所获取的部分图形块的中心的非配对点作为参考点。
步骤802,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的位置,基于第一几何关系和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
在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时,被解码的编码图形可能出现一定的旋转误差。例如,在进行印刷时,印刷设备存在方向上的误差,导致印刷在可印刷媒介上的编码图形整体出现旋转误差,从而使得解码时读取的编码图形的方向不在预定的正方向,如图9所示。若不对编码图形进行角度的纠正,所识别的编码点可能会使后续的点图形位置关系的计算和判定出现错误。因此,对于可能出现旋转误差的情况,需要对整个编码图形进行角度的纠正,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的位置,基于第一几何关系和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将编码图形旋转以回到正确的方向后,再进行后续的解码步骤。
基于第一几何关系和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方向,具体有多种实现方式。
一种实现方式是:利用第二几何关系通过数据点唯一地确定数据点标称位置;再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位置,通过第一几何关系和数据点标称位置确定参考点标称位置;之后,利用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的第三几何关系能够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
针对参考点组和参考点之间不同的第三几何关系,还可以用不同的实现方法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在前述一种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中,参考点设置在参考点标称位置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如图5A所示。在前述另外一种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中,参考点组由一个参考点组成,参考点标称位置到参考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成预定角度,既参考点不在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上,如图5B所示。
参考图10A和10B,它们分别示出需要进行旋转以使编码图形回到预定正方向的上述两种编码图形的示意图,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介绍对编码图形进行旋转以使其回到预定的正方向的方法。
如图10A所示,在参考点位于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上的编码图形中,该编码图形中的多个标称位置形成矩形阵列,参考点在参考点标称位置和在矩形阵列的行或列的方向上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上,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的具体如下。
首先,计算参考点到与其距离最近的数据点标称位置的向量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
如图10A所示,图10A为含有参考点的部分图形块。编码图形中的标称位置之间的第一几何关系,在此例中为形成矩形阵列,因此相邻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相互垂直。参考点标称位置和在矩形阵列的行或列的方向上与其相邻的一个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接线形成虚拟网格,参考点R在虚拟网格线上,例如图10A中示出的,第三几何关系为参考点位R于参考点标称位置的垂直正上方。
预定的编码图形的正方向为参考点R到垂直向上的方向,以向量表示预定方向的向量。c1为距离参考点R最近的数据点标称位置。以向量表示参考点R到其距离最近的数据点标称位置c1的向量,计算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θ:
接下来,将所获取的部分图形块旋转夹角的角度,以使得数据点标称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连线与该预定方向重合。
具体地说,将所获取的部分图形旋转该交角的角度,使得该数据点标称位置c1与参考点R之间的连线与方向重合。
如果公式(3)中,CrossP>0,则向的旋转角θ为两向量的夹角。否则,到的旋转角θ为360-θ。
完成编码图形的旋转纠正后,对于编码点的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其中(x′,y′)为编码点在获取的部分图形旋转之前的坐标,(x,y)为旋转之后的坐标:
x=x′cosθ+y′sinθ
y=y′cosθ-x′sinθ
对于参考点不位于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上的情况,由于编码图形中的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形成矩形阵列,相邻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相互垂直,以参考点标称位置为原点,矩形阵列的行和列的方向将编码图形划分为四个象限,参考点位于其中一个预定象限内,例如,如图10B所示,参考点R位于第一象限内。确定该编码图形的方向的步骤具体如下。
首先,基于与参考点R相邻的四个数据点标称位置c1,c2,c3,c4,计算该获取的部分图形块中的矩形阵列的行或列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
具体来说,根据第一几何关系,数据点标称位置为矩形阵列分布,因此c4、c1之间的连线与c2、c3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并且c4、c1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矩形阵列的列方向,c2、c3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矩阵阵列的行方向。预定方向为垂直方向,以向量表示,则计算c4、c1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矩形阵列的列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θ。具体计算方法参见公式(1)、(2)。
接下来,基于夹角的角度对该部分图形块进行旋转,以使得部分图形块中的矩形阵列的行或列与预定方向重合,并且使参考点满足第三几何关系,位于预定象限对应的象限内。
在获得夹角的角度θ后,将部分图形块旋转θ度,使得部分图像块中的矩阵的列方向与预定方向重合,并且使旋转后参考点R落在预定的第一象限内。
在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之后,对需要进行旋转的编码图形,在将编码图像进行旋转之后,编码图像处于预定的正方向,例如标称位置之间的虚拟连线在水平或垂直方向。
接下来,可以根据数据点组中数据点所形成的基本点图形获得对应的数据。例如,对于包括两个数据点的数据点组,两个数据点关于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对称。两个数据点的虚拟连接线与两个相邻标称位置的虚拟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若干个预定的角度之一,通过识别该角度可以得到与该点图形所对应的数据。
参见图4所示,对多个点图形块100重复设置的编码图形的解码,在解码时读取编码图形如图4中实线框401所示,实线框401与点图形块100的尺寸大小相同,因此读取的部分编码图形包含了完整的点图形块100的图形,从而在解码后获得的数据除位置分别不同以外,相对于一个点图形块100来说,其获得的解码数据内容是完整的。
与编码方法类似的,在解码的过程中,实际的编码图形可以仅由参考点组所包含的参考点以及数据点组所包含的数据点组成,实际的编码图形中可以没有图1中点图形块100与点图形子块101边界的虚线框,因此也不需要显式地寻找一个完整的编码窗口,而是对所读取的编码图像中的数据点或参考点进行识别,以获取每一个数据点组所表示的编码信息。
解码设备
图11为与本发明解码方法相对应的一种用于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11所示,介绍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对编码图形进行解码的设备的实施例。
使用该解码设备进行编码的图形包括多个编码点组,这些编码点组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点。多个编码点组与多个标称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几何关系。编码点组包括由数据点组成的数据点组和由一个或两个参考点组成的参考点组,数据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数据点标称位置,参考点组所对应的标称位置为参考点标称位置,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二几何关系,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具有第三几何关系。
解码设备包括数据点标称位置确定装置1101和方向确定装置1102。
数据点标称位置确定装置1101用于利用数据点组中的数据点的位置,基于数据点组与数据点标称位置之间的第二几何关系,确定与数据点组对应的数据点标称位置。
方向确定装置1102用于利用数据点标称位置和参考点的位置,基于多个标称位置之间的第一几何关系和参考点组与参考点标称位置之间的第三几何关系确定编码图形的方向。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和设备、解码方法和设备以及印刷方法。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