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7089A -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7089A CN101127089A CNA2007100577983A CN200710057798A CN101127089A CN 101127089 A CN101127089 A CN 101127089A CN A2007100577983 A CNA2007100577983 A CN A2007100577983A CN 200710057798 A CN200710057798 A CN 200710057798A CN 101127089 A CN101127089 A CN 1011270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screen
- site
- information
- dot matr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7 g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751 gemsto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3 phys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自定位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针对印刷媒体进行信息埋入的方法。这种新型的标识性网屏编码采用包括网点位移,网点的方向,网点的形状在内的不同几何学的分布直接记录信息,或通过包括二维空间图像相位调制,网点传播方向在内的不同物理学的分布直接记录信息,以及网屏网点分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网点灰度均匀,网点尺寸小,有利于代码的识别,埋入信息后对图像质量影响小,信息容量大,可在360度内任意旋转,适用于对任何印刷图像进行信息埋入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计算机技术急速发展,作为数据信息记录的媒体,已由最初的磁介质媒体发展到光介质媒体,存储器媒体等。但是将普通纸作为大量数据存储的媒体却很少被言及。
另外,最初作为超市结算的一种简便的方法,1932年由美国哈夫大学提出了一维条纹码的提案,被广泛利用至今。80年代末期,为满足宝石、半导体、制药、机械部品等行业应能记录更多信息的需求,1989年由美国Intermec公司开发了Code49,从此二维条码诞生了。在此之后DataMatrix,MaxiCode,ArrayTag等相继登场,在日本也开发了CPCode,QRCode,并被列入国际标准。
但是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因此很难跳出一维条码的局限,首先所有的二维条码的提案仍然采用将黑色区域表示信息代码“1”,白色区域表示信息代码“0”,而没考虑利用图形变化来直接地表示一个完整的信息代码(如0~9,A~F),造成信息表示的冗长。其次,二维条码同一维条码一样必须单独出现,占用了空间,而且易于被复制,安全性差。况且纸张污染对二维条码的正确解读是致命的问题。
随着打印设备,扫描设备精度不断提高,同15年前二维条码出现时的硬件设备条件比,有了很大发展,1200dpi、2400dpi高精度的打印机、扫描仪已司空见惯。于是在金融保险领域中,提出了在纸上进行大量数据记录及印字更加精细的要求。特别是在日本金融行业中,计算机的数据在法律上的规定一定要打印在纸上进行保管。目前因纸上不能存储数据,所以还需要用硬盘进行备份。这些信息如能直接在纸上储存,不再用硬盘进行备份,将会更加安全、方便。这样的需求显然用二维条码技术实现是比较困难的。
当前,随着复印机的普及,印刷文件被非法复制,个人信息流失问题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对印刷打印的文件如何像电子文件那样可加密和解密,以及文件中加入防复印代码以防非法复印,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针对这样的需求用二维条码因上述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个可以将印刷打印的内容用数据代码的形式来表示的方法。
再有,用OCR文字识别的方法,将打印在纸上的文字信息读入数据库,这样的手法一时得到相当大的关注与期待,然而在长时间的开发中,人们已认识到汉字的数量之多,作为OCR文字识别的精度要达到100%的程度几乎不可实现,因此实用范围很小。
最近,特别是以美国的研究者为核心的数字水印理论的研究非常盛行,有大量的论文被发表。但绝大多数是为解决防复制或防篡改等的安全问题,仅仅是针对某一图像埋入特定的记号或图形。作为日本代表性的成果,“利用数字水印实现印刷文件的篡改识别技术”被发表[特许公开2003-209676],而将大量计算机数据代码直接埋入印刷品中却没被论及,况且这种技术处理彩色图像就更困难了。比数字水印技术前进一步的“在印刷图像中埋入看不见的数据信息”的Steganography技术刚刚被发表[特许公开2004-96405]。但基本上同数字水印技术类似,由于是在印刷网屏之前的处理,因此,埋入的信息量比较少,现在只能埋入12行数字。
最近,日本发明人木内及藤井提出了关于“由个人识别信息生成装置及个人识别信息读取装置所组成的个人识别信息系统”[专利公开号:特许公开2000-79782]。即针对个人身份证等本人的照片的背景,用不同的网屏形式作为本人的“特定ID”。这从解决方案的目的上以及实现的手法等方面与在纸上记录并读取大量数据信息差距甚远。
由著名的日本光学公司O会社发表的题为:“用于外语会话的带有声音代码的印刷品[外国語の会話に利用可能な音声コ一ド付き印刷物(特许公开2002-82601)]”。该专利提出在印刷第一种语言的文字的同时,将该文字的第二种语言的发音的声音代码,变换成被称为DotCode的类似微型的二维条码,并印刷在文字的附近,当用光学的方法读取DotCode时可将该文字的第二种语言的发音播放出来。首先,作为记录声音的不规则分布的DotCode代码的印刷需占用很大的空间,随机的点阵分布破坏了印刷画面的质量,而且DotCode需要共通的定位点阵,任意方向的读取比较困难。
上述的专利都没有涉及解决在印刷媒体上大量埋入信息,而不降低印刷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在印刷媒体上大量埋入信息,解决在低解像度的打印机一体化机等印刷设备在进行底纹方式的信息埋入时,网屏网点的点阵数不能太大的问题。否则影响印刷图像的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在印刷媒体上大量埋入信息,可以在任意角度下,快速、准确地识别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与信息埋入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由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数据读取单元200,代码变换单元300,信息埋入单元400及印刷输出单元500组成;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通过打印机的驱动程序截获将要印刷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或直接读取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数据读取单元200,读取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代码变换单元300,将上述读取到的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变换成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信息埋入单元400,将上述数据变换后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按一定间隔排列成二维分布的底纹形式的印刷图像,再同截获印刷图像单元截获到的印刷图像进行重合,构成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印刷图像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或在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近旁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印刷输出单元500,将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打印输出,或输出印刷制版数据供普通印刷机印刷制版;上述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构成是同时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并将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相结合,构成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手段。
而且,上述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或是指按照瑞利判据将形成印刷网屏的网点的尺寸最小化;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低例如600dpi时,将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分割成复数个网屏网点的手段,由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手段;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高例如2400dpi时,将复数个信息代码即复数个标识性网屏编码合并为一个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手段。
而且,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每一组网屏编码,或是以网屏网点的排列方向的不同来表示属于相同组内的网屏网点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的构成手段。
而且,上述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或是指包括采用相同的网屏网点的点阵数,构成均匀灰度的底纹效果的印刷网屏的手段;网屏网点的灰度值最小化,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数最小化的手段;表示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分布排列的网屏网点的间距大于网点的自身大小的尺寸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手段。
而且,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的点阵个数是相同的手段,表示代码信息的点阵的个数与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个数不同的手段,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是处在给定的固定位置上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
而且,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以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的不同位置分布,不同方向分布,不同形状分布而表示不同信息代码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
而且,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在二维空间中的相位调制,或在二维空间中的传播方向的不同分布而表示信息代码的数值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物理学的构成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3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示意图;
图3是将网屏网点的点阵进行空间相位调制的示意图;
图4是标识性网屏编码可进行分割的示意图;
图5的传统上的二维条码排列起来与印刷图像重叠的效果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给出的标识性网屏编码与印刷图像重叠的效果图;
图7是由复数个标识性网屏编码构成一组计算机数据的示意图;
图8是网屏网点的点阵数为3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又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2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示意图;
图10是网屏点阵可用不同传播方向的物理学的排列记录信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网屏网点点阵数为2的标识性网屏编码构成一组计算机数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4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示意图;
图13是标识性网屏编码信息埋入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0是截获印刷数据图像单元;
200是数据读取单元;
300是代码变换单元;
400是信息埋入单元;
500是印刷输出单元
201表示定位点阵;
202表示定位点阵;
203表示信息点阵;
301为x=0,y=0;
302为x=-3,y=3;
303为x=0,y=3;
304为x=3,y=3;
305为x=-0,y=5;
306为x=-3,y=5;
307为x=3,y=5;
701表示代码“0”;
702表示代码“2”;
703表示代码“1”;
704表示代码“3”;
801表示定位点阵;
802表示定位点阵;
803表示信息点阵;
901表示信息点阵;
902表示信息点阵;
1001表示信息点阵;
1002表示信息点阵;
1101表示信息代码“0”;
1102表示信息代码“1”;
1103表示信息代码“2”;
1104表示信息代码“0”;
1105表示信息代码“1”;
1106表示信息代码“2”;
1107表示方向的定位点阵;
1108表示方向的定位点阵;
1109表示方向的定位点阵;
1201表示信息代码“0”;
1202表示信息代码“1”;
1203表示信息代码“2”;
1204表示信息代码“3”;
1205表示信息代码“4”;
1206表示信息代码“5”;
1207表示信息代码“6”;
1208表示信息代码“7”;
1301表示被截获的印刷图像;
1302表示底纹形式的印刷图像;
1303表示埋入了大量信息的印刷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本发明首先针对包括印刷图像的位置信息,序列信息,内容信息在内的可描述印刷图像特征的信息提出记述方法的新型代码。
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像素点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网点是与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网屏最小单位,网点的点阵数是构成网点的按一定规则进行排列的点阵最小单位的点的总数。点是由印刷设备所能印刷的最小单位“印刷点”组成的,网屏编码是可记忆信息的网屏网点。
本发明中所述的新型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定义:以一定的代码形式独立存在,是构成网屏的最小单位的一种针对印刷图像进行信息埋入的代码形式。
标识性网屏编码不同于条形网屏编码及二维网屏编码,前者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代码,如目前大量使用的一维条码或二维条码都属于标识性代码,只要将这一个代码识别出,就可进行一个操作。而后者是对整个图像或整页印刷品进行识别后才进行一个操作。两者在很多方面又非常接近,标识性网屏编码也可同条形网屏编码及二维网屏编码一样,可用于针对印刷介质的大量信息的埋入。
标识性网屏编码不同于二维条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标识性网屏编码是以印刷网屏的网点记录信息的,可以印刷在印刷图像上,以达到同图像融合在一起,即在图像的质量不会降低的前提下进行信息埋入的效果。标识性网屏编码具有可构成印刷网屏的效果。
定位点阵的定义,以一种区别于信息点阵的排列形式,在印刷媒体出现变形时,作为量化印刷在印刷媒体上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各个点阵位置的点阵称为定位点阵。
图2是本实施方案采用点阵数为3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例子。如图2所示:201与202的点阵为定位点阵。203为信息点阵。图2中a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0”,b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1”,c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2”,d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3”,e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4”,f与g表示两个特殊代码。信息点阵203与定位点阵的位置关系的改变,决定信息代码的不同代码值,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网屏网点的点阵的包括位置在内的不同的几何学的排列可表示标识性网屏编码不同的代码值。
从图2可以看出信息点阵203只有一个,而定位点阵是两个,从数量上可以将信息点阵与定位点阵区分出。另外,从位置关系上,两个定位点阵平行排列,并具有比较宽的距离,而在0-4的代码即图a-e中任意两种代码,无论从哪个方向上去看,都不会出现相同形状的现象存在,因此不会出现误识别的问题。
例如图3那样,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点阵数为3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例子,还可看成是包括采用将网屏网点的点阵进行空间相位调制的方法,按照网屏网点的点阵的空间位相变化在内的物理学的方法记录计算机信息。如图3所示,301为x=0,y=0;302为x=-3,y=3;303为x=0,y=3;304为x=3,y=3;305为x=-0,y=5;306为x=-3,y=5;307为x=3,y=5。
图2给出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可以看成如图4所示:一个大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后的结果。当印刷设备精度比较高,例如解像度为2400dpi时,可采用图4左边大的标识性网屏编码代码,作为底纹网屏的网点,虽然网点的点阵数比较多,但因印刷精度比较高,所以网点的尺寸比较小,对印刷图像的影响小。当印刷设备精度比较低时,例如解像度为600dpi时,可采用图4右边小的标识性网屏编码代码,作为底纹网屏的网点,由于小的标识性网屏编码代码纪录的信息比较少,可考虑由复数个小的标识性网屏编码代码构成一个信息代码值。
实现作为多媒体印刷的一种形式可发声音的书籍,如图5所示传统上采用看不见的二维条码技术,即将非常小的二维条码排列起来与印刷图像重叠。该方法没有考虑印刷网屏的效果,因此即使同等代码的形式,信息埋入后的效果印刷图像的质量严重受到影响。
本实施方案采用的光学可读性代码为标识性网屏编码,如图6所示:因标识性网屏编码是印刷网屏的最小单位,标识性网屏编码排列起来构成均一灰度值的,并且又具有灰度值最小化的底纹,这种均一灰度值的又具有灰度值最小化的底纹与印刷图像重叠可实现信息埋入的效果,同时不致使印刷图像质量受到破坏。
图7是由复数个如图2所示的标识性网屏编码构成一组计算机数据的例子。如图7所示:标识性网屏编码701与702的定位点阵为纵向,标识性网屏编码703与704的定位点阵为横向。701网屏编码表示代码“0”,703网屏编码表示代码“1”,702网屏编码表示代码“2”,704网屏编码表示代码“3”。标识性网屏编码701,702,702,704可表示4个独立的信息代码。图2中每一标识性网屏编码可表示5个不同的代码,因此4个代码可组合成625个不同的代码。由复数个标识性网屏编码构成一组计算机数据时,可通过组内各个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不同方向的排列,实现包括对标识性网屏编码方向的确定,以及属于本组内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确定在内的空间几何学或物理学的判定。另外,可以证明,由N个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排列,可记录M字节的数据,其中N与M为足够大的整数,因此采用标识性网屏编码同样可以在印刷介质中埋入大量的信息。
图8是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网屏网点的点阵数为3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又一个例子。如图8所示:801与802的点阵为定位点阵。803为信息点阵,如图8中a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0”,b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1”,c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2”,d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3”,e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4”,f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5”,g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6”。同图2相比,该代码形式可记录的信息量增加了将近一倍的程度,而且,4个独立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可以组合成2401个不同的代码。缺点是在允许图像传感器360度旋转时,正确识别该形式的标识性网屏编码,需要通过识别周围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定位点的方向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图9是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2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例子。如图9所示:由901与902的点阵的包括不同方向的几何学的排列纪录信息。如图9中a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0”,b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1”,c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代码“2”,d形式的网点分布可表示方向的定位点阵。同图2相比,该代码形式的网点点阵数仅为2个,网点灰度值减小了一级,可提高信息埋入后的印刷图像的质量。缺点是可记录的信息量减少了一倍的。
图9的点阵数为2的标识性网屏编码,还可看成如图10所示的是由1001与1002的网屏点阵的包括不同传播方向的物理学的排列记录信息的。如图10中a形式的网点分布传播方向为d1,b形式的网点分布传播方向为d2,c形式的网点分布传播方向为d3,d形式的网点分布传播方向为d4。
图11是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2的标识性网屏编码构成一组计算机数据的例子。如图11所示:标识性网屏编码1101,1104表示信息代码“0”,1102,1105表示信息代码“1”,1103,1106表示信息代码“2”。标识性网屏编码1101,1102,1103,1104,1105,1106是6个独立的信息代码,每个标识性网屏编码可表示3个编码,可组合成729个不同的代码。定为点阵1107,1108,1109表示该组的方向及对所属该组的标识性网屏编码进行标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考虑将组与组之间的分布应错开,防止识别时,出现分组的错误。
图12是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网屏网点点阵数为4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例子。如图12所示:网屏网点点阵数为4时,可以通过网点的排列形状记录信息,例如1201表示信息代码“0”,1202表示信息代码“1”,1203表示信息代码“2”,1204表示信息代码“3”,1205表示信息代码“4”,1206表示信息代码“5”,1207表示信息代码“6”,1208表示信息代码“7”。
以上只是给出了将代码自身的点阵作为定位点阵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例子,不仅仅这几种网屏编码,仿照上述方法,可以构成包括1个点阵,2个点阵,3个点阵,4个点阵,以及N个点阵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标识性网屏编码。只要是以印刷网屏网点进行信息记录的,都属于本实施方案的发明范围之内。
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详细叙述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的过程:
该系统具有由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数据读取单元200,代码变换单元300,信息埋入单元400及印刷输出单元500组成。具体操作如下:
1.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针对打印机一体化机进行信息埋入时,采用虚拟打印技术,通过打印机的驱动程序截获将要印刷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作为信息埋入的载体。如对普通印刷机进行信息埋入时,该单元直接读取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作为信息埋入的载体。
2.数据读取单元200,读取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作为即将被埋入的信息。
3.代码变换单元300,将上述读取到的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变换成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既标识性网屏编码。这种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构成是同时考虑了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并将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相结合,构成了标识性网屏编码。这里,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是指按照瑞利判据将形成印刷网屏的网点的尺寸最小化;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低例如600dpi时,将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分割成复数个网屏网点的手段,由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手段;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高例如2400dpi时,将复数个标识性网屏编码合并为一个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手段。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每一组网屏编码,或是以网屏网点的排列方向的不同来表示属于相同组内的网屏网点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的构成手段。上述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还可指包括采用相同的网屏网点的点阵数,构成均匀灰度的底纹效果的印刷网屏的手段;网屏网点的灰度值最小化,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数最小化的手段;表示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分布排列的网屏网点的间距大于网点的自身大小的尺寸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手段。这里,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既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是指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的点阵个数是相同的手段,表示代码信息的点阵的个数与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个数不同的手段,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是处在给定的固定位置上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以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的不同位置分布,不同方向分布,不同形状分布而表示不同信息代码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在二维空间中的相位调制,或在二维空间中的传播方向的不同分布而表示信息代码的数值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物理学的构成手段。
4.信息埋入单元400,如图13所示;将上述数据变换后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按一定间隔排列成二维分布的具有印刷网屏特性的底纹形式的印刷图像1302,再同截获印刷图像单元截获到的印刷图像1301进行重合,构成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1303。印刷图像应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或在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近旁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
5.印刷输出单元500,将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打印输出,或输出印刷制版数据供普通印刷机印刷制版;
以上只是给出了一个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的一个应用例子。实际上,可参考上述的例子进行各种各样形式的系统设计,无论什么样的系统构成,只要包括了上述为实现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所必备的由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数据读取单元200,代码变换单元300,信息埋入单元400及印刷输出单元组成500在内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力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不仅能够在普通的印刷机上实现,也能够在普通打印机,复印机或一体化机上实现信息埋入,而且,信息埋入信息的容量大,可在任意角度上读取信息。
2.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点阵数量少,网点直径小,灰度均匀,容易识别,适于任何的黑白或彩色印刷图像的信息埋入,并且埋入到印刷图像中图像的质量不会明显下降。
Claims (7)
1.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由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数据读取单元(200),代码变换单元(300),信息埋入单元(400)及印刷输出单元(500)组成;截获印刷图像单元(100),通过打印机的驱动程序截获将要印刷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或直接读取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印刷的数据;数据读取单元(200),读取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代码变换单元(300),将上述读取到的将要埋入的包括文字,记号,图形,图像在内的可由计算机代码表示的数据变换成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信息埋入单元(400),将上述数据变换后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按一定间隔排列成二维分布的底纹形式的印刷图像,再同截获印刷图像单元截获到的印刷图像进行重合,构成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印刷图像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或在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近旁自动避开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所使用的颜色;印刷输出单元(500),将埋入信息的印刷图像打印输出,或输出印刷制版数据供普通印刷机印刷制版;上述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代码的构成是同时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并将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与印刷网屏的特性相结合,构成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或是指按照瑞利判据将形成印刷网屏的网点的尺寸最小化;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低时,将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分割成复数个网屏网点的手段,由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手段;当包括打印机一体化机在内的印刷设备的精度比较高时,将复数个信息代码即复数个标识性网屏编码合并为一个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手段。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网屏网点构成一个以上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数值的每一组网屏编码,或是以网屏网点的排列方向的不同来表示属于相同组内的网屏网点的网屏编码信息代码的构成手段。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考虑印刷网屏的特性,或是指包括采用相同的网屏网点的点阵数,构成均匀灰度的底纹效果的印刷网屏的手段;网屏网点的灰度值最小化,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点阵数最小化的手段;表示网屏网点的标识性网屏编码的分布排列的网屏网点的间距大于网点的自身大小的尺寸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手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网点的点阵个数是相同的手段,表示代码信息的点阵的个数与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个数不同的手段,表示位置的定位点阵是处在给定的固定位置上的手段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以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的不同位置分布,不同方向分布,不同形状分布而表示不同信息代码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几何学的构成手段。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考虑光学可读性代码的构造特性的光学可读性网屏网点形式的代码即标识性网屏编码的构成方法,或是包括标识性网屏编码的点阵在二维空间中的相位调制,或在二维空间中的传播方向的不同分布而表示信息代码的数值在内的一种或几种或全部的物理学的构成手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710057798 CN101127089B (zh) | 2007-07-02 | 2007-07-02 |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710057798 CN101127089B (zh) | 2007-07-02 | 2007-07-02 |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7089A true CN101127089A (zh) | 2008-02-20 |
CN101127089B CN101127089B (zh) | 2013-05-08 |
Family
ID=3909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710057798 Active CN101127089B (zh) | 2007-07-02 | 2007-07-02 |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27089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7606A (zh) * | 2009-11-20 | 2010-06-09 | 顾泽苍 | 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
CN101853396A (zh) * | 2010-06-17 | 2010-10-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点分布型编码标志识别方法 |
CN101996503A (zh) * | 2009-03-03 | 2011-03-30 | 顾泽苍 | 一种点读笔多媒体复读功能的实现方法 |
CN102225671A (zh) * | 2011-04-14 | 2011-10-26 | 北京印刷学院 | 双重加密信号调制印刷品调幅网点的形状的加密防伪印刷技术 |
CN102890768A (zh) * | 2011-07-21 | 2013-01-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的防破解方法 |
CN101571927B (zh) * | 2009-05-26 | 2013-01-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办公事务过程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03164723A (zh) * | 2011-12-13 | 2013-06-19 | 李卫伟 | 编码方法和设备、解码方法和设备以及印刷方法 |
CN101727593B (zh) * | 2009-11-20 | 2014-07-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化纸卡的处理方法 |
CN102890768B (zh) * | 2011-07-21 | 2016-11-30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条码的防破解方法 |
CN112464826A (zh) * | 2020-11-30 | 2021-03-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感光模块、指纹采集系统及基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13160A (zh) * | 2013-08-30 | 2013-11-27 |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编码和解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8636A (zh) * | 2006-03-31 | 2006-09-06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网屏编码埋入信息通讯装置 |
CN1928916A (zh) * | 2006-08-21 | 2007-03-14 | 顾泽苍 | 印刷介质证书证件及其复印件的防伪处理方法 |
CN1932876A (zh) * | 2006-10-09 | 2007-03-21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可在文档印刷品的笔迹上埋入信息的方法 |
-
2007
- 2007-07-02 CN CN 200710057798 patent/CN1011270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8636A (zh) * | 2006-03-31 | 2006-09-06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网屏编码埋入信息通讯装置 |
CN1928916A (zh) * | 2006-08-21 | 2007-03-14 | 顾泽苍 | 印刷介质证书证件及其复印件的防伪处理方法 |
CN1932876A (zh) * | 2006-10-09 | 2007-03-21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可在文档印刷品的笔迹上埋入信息的方法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6503A (zh) * | 2009-03-03 | 2011-03-30 | 顾泽苍 | 一种点读笔多媒体复读功能的实现方法 |
CN101571927B (zh) * | 2009-05-26 | 2013-01-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办公事务过程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01727593B (zh) * | 2009-11-20 | 2014-07-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化纸卡的处理方法 |
CN101727606A (zh) * | 2009-11-20 | 2010-06-09 | 顾泽苍 | 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
CN101727606B (zh) * | 2009-11-20 | 2016-05-25 | 顾泽苍 | 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
CN101853396A (zh) * | 2010-06-17 | 2010-10-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点分布型编码标志识别方法 |
CN101853396B (zh) * | 2010-06-17 | 2012-12-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点分布型编码标志识别方法 |
CN102225671A (zh) * | 2011-04-14 | 2011-10-26 | 北京印刷学院 | 双重加密信号调制印刷品调幅网点的形状的加密防伪印刷技术 |
CN102890768A (zh) * | 2011-07-21 | 2013-01-23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的防破解方法 |
CN102890768B (zh) * | 2011-07-21 | 2016-11-30 |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条码的防破解方法 |
CN103164723A (zh) * | 2011-12-13 | 2013-06-19 | 李卫伟 | 编码方法和设备、解码方法和设备以及印刷方法 |
CN103164723B (zh) * | 2011-12-13 | 2016-04-06 |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和设备、解码方法和设备以及印刷方法 |
CN112464826A (zh) * | 2020-11-30 | 2021-03-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感光模块、指纹采集系统及基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464826B (zh) * | 2020-11-30 | 2024-06-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感光模块、指纹采集系统及基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7089B (zh)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7089B (zh) | 一种新的可在印刷媒体上埋入大量信息的实现方法 | |
CN101221625B (zh) | 可在条形码上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 |
CN1598873B (zh) | 可在纸上大量记录数据的网屏编码控制方法 | |
US8379261B2 (en) | Creation and placement of two-dimensional barcode stamps on printed documents for storing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 |
JP5685677B2 (ja) | 携帯電話向け情報埋込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埋込方法、及びその読取方法 | |
Hecht | Embedded data glyph technology for hardcopy digital documents | |
CN101101631B (zh) | 一种用于低解像度印刷机的多媒体印刷系统的实现方法 | |
US20060255141A1 (en) | Machine readable data | |
CN100433784C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 |
JP2009259220A (ja) | 認証情報を格納するための、印刷文書上の二次元バーコードスタンプの作成と配置 | |
CN102381065B (zh) | 一种用隐形二维条码字库实现可变信息印刷的方法 | |
JP4498223B2 (ja) | テキスト・ドキュメントの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のためにテキスト・ドキュメントに磁気によって透かしを入れるシステム | |
CN103955730A (zh) | 一种防伪用光刻二维码标签的制作方法 | |
CN101503037B (zh) | 在纸介质文件上埋入信息和识别埋入信息的实现方法 | |
CN101707735A (zh) | 一种适于手机点读播放多媒体的代码生成方法 | |
US10114998B2 (en) | Security feature | |
CN1932876B (zh) | 可在文档印刷品的笔迹上埋入信息的方法 | |
CN101540002B (zh) | 一种适于低精度印刷的多媒体印刷系统的实现方法 | |
CN102810171B (zh) | 汉信码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2442096A (zh) | 一种在文字字库中埋入信息的可变信息印刷方法 | |
US10419636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mbedding information into text of printable documents by altering one or more of the glyphs to change a shape of the glyphs | |
CN101101632A (zh) | 一种针对已出版的印刷物的多媒体印刷系统的实现方法 | |
JP6166976B2 (ja) | バーコードフォントデータのデータ構造、ページデータ生成装置、ラスタデータ生成装置、ラスタ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2215306A (zh) | 一种具有自动读取功能的印刷品的构成方法 | |
CN101308541A (zh) | 一种在文字笔迹外埋藏计算机数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Aboluo Informatin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City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