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164082B - 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4082B
CN103164082B CN201310109657.7A CN201310109657A CN103164082B CN 103164082 B CN103164082 B CN 103164082B CN 201310109657 A CN201310109657 A CN 201310109657A CN 103164082 B CN103164082 B CN 103164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layer
layer
lead
touch scree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9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4082A (zh
Inventor
唐根初
董绳财
刘伟
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Group Co Ltd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9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4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82A/zh
Priority to KR1020137026488A priority patent/KR101574401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3/079161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243A1/zh
Priority to JP2015509298A priority patent/JP2015515705A/ja
Priority to US13/968,320 priority patent/US9639215B2/en
Priority to TW102130452A priority patent/TWI50650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4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4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触摸屏,包括位置传感组件与显示组件。位置传感组件包括:基底、第一聚合物层及第二聚合物层,第一聚合物层形成于基底的表面上,第一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第一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与第一引线,第二聚合物层形成于第一聚合物层表面上;第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与第二引线。触摸屏节省了现有的透明导电薄膜,通过第一、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的方式达到传导的功效,材料成本较低。触摸屏在生产贴合的过程中工艺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薄膜),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OGS(One Glass Solution,一体化触控)将成为触控产业的主导技术方向。OGS的好处有三点:(1)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和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2)减轻了重量;(3)增加了透光度。OGS能够较好的满足智能终端超薄化需求,并提升显示效果,是明年高端品牌终端的必然选择。现有的OGS触摸屏主要是在保护玻璃表面铺设ITO,这样保护玻璃既起到传感器又起到保护作用;ITO凸起在玻璃表面。
现有OGS的导电材料设置在玻璃的表面,ITO凸起在表面,这样的导电材料容易被划伤,从而致使器件的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OGS的主要材料为ITO,ITO的主要材料主要是稀有金属铟,铟材料的稀有,所以成本比较昂贵,而且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做贴合工艺,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的触摸屏。
一种触摸屏,包括位置传感组件与显示组件,所述位置传感组件包括: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与第一引线;及第二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表面上;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与第二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与第二聚合物层的形成网格状的沟槽;所述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沟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网格状沟槽的网格周期小于50,且透过率小于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的沟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内的沟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上还设置缺口,所述第一引线的引脚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二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通过光学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与所述基底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与所述光学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位于第二聚合物层与所述光学胶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长度短于第一聚合物层、遮光层的长度,所述遮光层上通过通孔的方式引出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层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止所述导电材料被氧化的保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油墨层或黑色光阻层,且厚度为1~1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片为玻璃。
上述触摸屏,节省了现有的透明导电薄膜,通过第一、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的方式达到传导的功效,材料成本较低。触摸屏在生产贴合的过程中工艺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一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一实施例位置传感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触摸屏位置传感组件的沟槽为随机网格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触摸屏位置传感组件的沟槽为规则网格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二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三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11位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的第一实施例,该触摸屏100包括位置传感组件110与显示组件120位置传感组件110包括基底111、第一聚合物层112及第二聚合物层113。基底111包括第一表面1111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12。第一聚合物层112形成于基底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第一聚合物层112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112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114与第一引线115。第二聚合物层113形成于第一聚合物层112表面上;第二聚合物层113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第二聚合物层113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116与第二引线117。位置传感组件110与显示组件120通过光学胶130连接。本实施例中,基底111为玻璃材质。
如图3所示,为方便和外接的柔性电路板(未图示)相连接,第二聚合物层113上还设置缺口1131。其中,第一引线115的引脚位于缺口1131内。第二引线117设置于第二聚合物层113的表面。
导电材料嵌入第一聚合物层112、第二聚合物层113内,是通过如下具体方式实现的:第一聚合物层112与第二聚合物层112的表面图形化形成网格状的沟槽118,导电材料填充于沟槽内。
如图4所示,沟槽为随机网格,随机网格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如图5所示,沟槽也可为规则网格,在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第一聚合物层112与第二聚合物层113内的沟槽两者之间可以是相同的形态,也可以是不同的形态。
为使导电材料在沟槽内稳固并保证导电性能,可以使沟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来实现。第一引线115与第二引线117中的沟槽的宽度为1~5微米,深度为2~6微米,网格周期小于50,且透过率小于70%;所述位置传感组件的透过率大于88.4%。
为保证沟槽中的导电材料不被氧化,可以通过采用不具有氧化性的光学胶130,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案,第二聚合物层113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止导电材料114被氧化的保护层,其厚度1微米。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保护导电材料114不被氧化。
相对现有的触摸屏,本实施方式触摸屏100节省了透明导电薄膜,通过第一、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的方式达到传导的功效,材料成本较低。触摸屏100在生产贴合的过程中工艺简单,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成本较低,重量更轻,而且由于导电材料嵌入第一、二聚合物层内,使触摸屏100结构从整体上更薄。
请参图6至图8,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的第二实施例,与触摸屏100相似,触摸屏200也包括位置传感组件210与显示组件220。位置传感组件210也包括基底211、第一聚合物层212及第二聚合物层213。第一聚合物层212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第一聚合物层212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214与第一引线215。第二聚合物层213形成于第一聚合物层212表面上;第二聚合物层213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213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216与第二引线217。位置传感组件210与显示组件220通过光学胶230连接。
与第一实施例触摸屏100不同,触摸屏200还包括遮光层240,遮光层240位于第一聚合物层212与基底211之间。遮光层240为油墨层或黑色光阻层,且厚度为1~10微米。优选的,油墨层的厚度可以做到6微米,黑色光阻层的厚度可以做到1微米。本实施例中,第二聚合物层213上还设置缺口2131。其中,第一引线215的引脚位于缺口2131内。第二引线217设置于第二聚合物层213的表面。
相对现有的触摸屏,本实施方式触摸屏200节省了透明导电薄膜,通过第一、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的方式达到传导的功效,材料成本较低。触摸屏200在生产贴合的过程中工艺简单,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成本较低,重量更轻,而且由于导电材料嵌入第一、二聚合物层内,使触摸屏200结构从整体上更薄。触摸屏200还设置有遮光层240。
请参图9至图12,为本实施方式触摸屏的第三实施例,与触摸屏200相似,本实施例触摸屏300也包括位置传感组件310与显示组件320。位置传感组件310也包括基底311、第一聚合物层312及第二聚合物层313。第一聚合物层312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第一聚合物层312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314与第一引线315。第二聚合物层313形成于第一聚合物层312表面上;第二聚合物层313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313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316与第二引线317。位置传感组件310与显示组件320通过光学胶330连接。
触摸屏300也设置有遮光层340,第三实施例300的触摸屏300与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200区别点主要在于遮光层的位置不同。遮光层340位于第二聚合物层313的表面,也即位于第二聚合物层313与光学胶330之间。如图11所述,位置传感组件310的基底311、第一聚合物层312的长度相同均为a,第二聚合物层313的长度为b,b<a,遮光层340的长度也为a。第一聚合物层312位于基底311上方,第二聚合物层313位于第一聚合物层312上方,显示组件320位于遮光层340的上方。整体上看,第二聚合物层313的长度短于第一聚合物层312的长度,当第二聚合物层313位于第一聚合物层312上时,第一聚合物层312的一端被暴露出来形成一个区域,并将第一引线315暴露在该区域。如图12所示,遮光层340位于第二聚合物层313及上述区域(相对第二聚合物层313露出的第一聚合物层312)上,为方便实现触摸屏300的第一引线315、第二引线317与外接的柔性电路板相连接,将遮光层340通过通孔的方式引出第一引线315与第二引线317,引出第一引线315的通孔的位置在第二聚合物层313外缘,引出第二引线317的通孔在于第二聚合物层313正上方。在通孔中分别嵌入导电材料,第一引线315、第二引线317至遮光层340的孔内引出至遮光层340的上表面。如图11所示,第一引线315与第二引线317在相同的平面上与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相对现有的触摸屏,本实施方式触摸屏300节省了透明导电薄膜,通过第一、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的方式达到传导的功效,材料成本较低。触摸屏300在生产贴合的过程中工艺简单,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成本较低,重量更轻,而且由于导电材料嵌入第一、二聚合物层内,使触摸屏300结构从整体上更薄。触摸屏300还设置有遮光层34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触摸屏,包括位置传感组件与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组件包括:
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区域与第一引线;及
第二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表面上;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内嵌入导电材料,以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区域与第二引线;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网格状的沟槽,所述导电材料填充于所述沟槽内;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的网格状沟槽的网格周期小于50,透过率小于70%;
所述位置传感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通过光学胶连接;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与所述光学胶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长度短于第一聚合物层、遮光层的长度,第一聚合物层的一端暴露出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并形成一个区域,所述第一引线位于所述区域中;
所述遮光层上通过通孔的方式引出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位于所述遮光层的同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的沟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内的沟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止所述导电材料被氧化的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油墨层或黑色光阻层,且厚度为1~1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玻璃。
CN201310109657.7A 2013-03-30 2013-03-30 触摸屏 Active CN103164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9657.7A CN103164082B (zh) 2013-03-30 2013-03-30 触摸屏
KR1020137026488A KR101574401B1 (ko) 2013-03-30 2013-07-10 터치 스크린
PCT/CN2013/079161 WO2014161243A1 (zh) 2013-03-30 2013-07-10 触摸屏
JP2015509298A JP2015515705A (ja) 2013-03-30 2013-07-10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US13/968,320 US9639215B2 (en) 2013-03-30 2013-08-15 Touch screen
TW102130452A TWI506500B (zh) 2013-03-30 2013-08-26 觸控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9657.7A CN103164082B (zh) 2013-03-30 2013-03-30 触摸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4082A CN103164082A (zh) 2013-06-19
CN103164082B true CN103164082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58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9657.7A Active CN103164082B (zh) 2013-03-30 2013-03-30 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515705A (zh)
KR (1) KR101574401B1 (zh)
CN (1) CN103164082B (zh)
TW (1) TWI506500B (zh)
WO (1) WO2014161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9215B2 (en) 2013-03-30 2017-05-02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ouch screen
CN103164082B (zh) * 2013-03-30 2015-07-0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3593102A (zh) * 2013-09-30 2014-02-19 湖州健邦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93172B (zh) * 2015-05-20 2024-04-30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9500U (zh) * 2009-08-27 2010-05-26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2903423A (zh) * 2012-10-25 2013-01-30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结构、透明导电膜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658A (zh) * 2006-12-21 2008-06-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图片显示装置及方法
JP2009205379A (ja) * 2008-02-27 2009-09-10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20100281409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notifications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201465069U (zh) * 2009-06-22 2010-05-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触摸屏
US20120206395A1 (en) * 2009-10-30 2012-08-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equipped display device
JP2013521563A (ja) * 2010-03-03 2013-06-10 ミレナノテク シーオー.,エルティーディー.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86717A (ja) * 2010-03-08 2011-09-22 Daiwa Sangyo:Kk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48629A (ja) * 2010-05-27 2011-12-08 Meihan Shinku Kogyo Kk 透明導電性基材
CN103097993A (zh) * 2010-06-16 2013-05-08 三元St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传感器
KR20120012005A (ko) * 2010-07-30 2012-02-09 일진디스플레이(주) 전극 배선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CN103168285B (zh) * 2010-10-19 2016-05-11 Lg化学株式会社 包括导电图形的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24419B1 (ko) * 2010-10-26 2013-01-22 (주)삼원에스티 터치패널센서
KR101303635B1 (ko) * 2011-05-26 2013-09-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KR101907484B1 (ko) * 2011-07-21 2018-12-05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TWI471774B (zh) * 2011-09-30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2830851B (zh) * 2012-09-25 2015-05-1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64082B (zh) * 2013-03-30 2015-07-0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9500U (zh) * 2009-08-27 2010-05-26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2903423A (zh) * 2012-10-25 2013-01-30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结构、透明导电膜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7870A (zh) 2014-10-01
CN103164082A (zh) 2013-06-19
WO2014161243A1 (zh) 2014-10-09
KR20140127737A (ko) 2014-11-04
TWI506500B (zh) 2015-11-01
JP2015515705A (ja) 2015-05-28
KR101574401B1 (ko)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8221Y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二维感测结构
CN103412667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18073B (zh) 触摸面板、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3180898U (ja) タッチ電極装置
CN104662504B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79240B (zh) 触控面板
CN204883668U (zh) 无边框触摸屏
JP2010122951A (ja) 入力装置
CN103164082B (zh) 触摸屏
CN101853106A (zh) 一种触控显示器
TWI552211B (zh) 觸控電極裝置
US9639215B2 (en) Touch screen
CN206370046U (zh) 一种应用于加固显示器的多功能玻璃
CN205540652U (zh) 触摸屏
CN104867404A (zh) 具有触控电极的偏光片结构
CN203178971U (zh) 触摸屏
JP2006266695A (ja) センサ
CN201725317U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以及触控设备
JP2015079476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706016U (zh) 一种触摸屏
CN103677368A (zh) 触控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合结构
CN103488343B (zh) 触控元件和触摸屏
TWI451317B (zh) 觸摸屏
WO2015083336A1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03299795U (zh) 一种采用传统电阻膜的电容触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town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6 White Pine Road HUAFA Road Light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