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113A - 凸轮锁紧皮带扣 - Google Patents
凸轮锁紧皮带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53113A CN103153113A CN2010800695655A CN201080069565A CN103153113A CN 103153113 A CN103153113 A CN 103153113A CN 2010800695655 A CN2010800695655 A CN 2010800695655A CN 201080069565 A CN201080069565 A CN 201080069565A CN 103153113 A CN103153113 A CN 1031531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belt
- component
- clamping par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44B11/06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with strap tighten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44B11/1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turnable clam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4—Combined diverse multipart fasteners
- Y10T24/3401—Buckle
- Y10T24/3423—Buckle and separable fastening means for attached fasten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4—Combined diverse multipart fasteners
- Y10T24/3401—Buckle
- Y10T24/3423—Buckle and separable fastening means for attached fastener
- Y10T24/3424—Snap fasten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0—Buckles
- Y10T24/4002—Harness
- Y10T24/4012—Clamping
- Y10T24/4016—Pivoted part or lev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0—Buckles
- Y10T24/4072—Pivoted lever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凸轮锁紧皮带扣,具备主体(10)、可动部件(30),其保持在主体上,与主体隔开供皮带插通主体的底部(11)与可动部件之间的空间,且具有将皮带夹持在可动部件与底部之间的夹持部(33)、具有长孔(41)以及可滑动地与长孔卡合的轴部(42),将可动部件可滑动地保持在轴部位于靠近长孔的一端的第一位置和轴部位于靠近长孔的另一端的第二位置的滑动机构(40),与在可动部件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相比,在可动部件滑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被形成得小。在夹持部和与之相向的底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凹槽(35),在任意的另一方形成将皮带的一部分推入凹槽内的凸条(2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一面使皮带向长边方向的一方向滑动,一面进行位置调整,且能够在该位置锁紧的凸轮锁紧皮带扣。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一面使平的带状的皮带向长边方向的一方向滑动,一面进行位置调整,且能够在该位置进行锁紧的凸轮锁紧皮带扣。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备在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竖起壁部的截面U字状的主体、可滑动且可起伏地安装在该主体的竖起壁部的勒紧部件和将该勒紧部件朝向主体的底部弹压的弹簧部件的凸轮锁紧皮带扣。
滑动机构由随着趋向主体的一端而向接近底部的方向倾斜而形成在主体的竖起壁部的长孔和被设置在勒紧部件的一端侧,可转动且可滑动地与长孔卡合的轴部构成。弹簧部件由两端部在使轴部回转后被卡定在主体的竖起壁部,且中央部将勒紧部件朝向主体的底部弹压的弹簧线材构成。在滑动机构的轴部附近,在主体的底部和勒紧部件的相向面形成将三角形状的突起并列的齿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若使皮带插通在主体的底部和勒紧部件之间,则皮带由被弹簧部件弹压的勒紧部件向主体的底部推压。这样一来,由于皮带和勒紧部件经齿部接触,所以,处于摩擦阻力高的状态,因此,若在该状态下,向主体的一端侧(长孔倾斜的下方侧)拉拽皮带,则勒紧部件也与皮带的运动联动,一起滑动。也就是说,勒紧部件的轴部沿主体的长孔向倾斜方向下方移动。这样一来,由于主体的底部和勒紧部件之间的间隔狭窄,所以,皮带被锁紧在主体的底部和勒紧部件之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161351号说明书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凸轮锁紧皮带扣中,为了在将皮带向主体的一端侧(长孔倾斜的下方侧)拉拽时,使勒紧部件也与皮带的运动联动地一起滑动,需要弹簧部件。也就是说,由于若没有弹簧部件,则勒紧部件向上方退让,所以,有必要由弹簧部件将勒紧部件向主体的底面弹压。因此,由于需要弹簧部件,所以,零件数量增加。
另外,由于是由弹簧部件将勒紧部件向主体的底部按压的构造,所以,要对皮带进行位置调整,就有必要在使弹簧部件向从勒紧部件离开的方向立起后,使勒紧部件也向从主体的底部离开的方向立起,在该状态下,将皮带向主体的另一端侧方向(位置调整方向)拉拽,进行位置调整。
由于若在勒紧部件被弹簧部件按压在主体的底部的状态下,将皮带向位置调整方向拉拽,则弹簧部件的按压力还经勒紧部件向皮带施加,所以,难以拉拽,也就是说难以进行皮带的位置调整,某些情况下,存在皮带损伤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零件数量,且皮带的损伤也少,能够轻易地进行皮带的位置调整的凸轮锁紧皮带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具备在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竖起壁部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其保持在前述第一部件上,与前述第一部件隔开供皮带插通前述第一部件的底部与前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空间,且具有将皮带夹持在前述第二部件与前述底部之间的夹持部、具有可滑动地与设置在前述竖起壁部和前述第二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上的长孔以及设置在前述竖起壁部和前述第二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上的前述长孔卡合的轴部,将前述第二部件可滑动地保持在前述轴部位于靠近前述长孔的一端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轴部位于靠近前述长孔的另一端的第二位置的滑动机构,与在前述第二部件滑动到前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前述夹持部和前述底部之间的间隙相比,在前述可动部件滑动到前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前述夹持部和前述底部之间的间隙被形成得小,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夹持部和与该夹持部相向的前述底部中的任意一方沿前述皮带的插通方向形成凹部,在前述夹持部和与该夹持部相向的前述底部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将前述皮带的一部分推入前述凹部内的凸部。
这里,“将前述皮带的一部分推入前述凹部内的凸部”并非以凸部进入凹部内为必要条件,只要皮带的一部分从凹部的开口面进入内部即可。
根据该发明,由于在第二部件滑动到轴部位于靠近长孔的一端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第二部件的夹持部和第一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也确保得大,所以,能够使皮带在阻力相对于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小的状态下向长边方向滑动。
在该状态下,将皮带向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锁紧方向)拉拽。此时,由于皮带的一部分被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中的任意一方的凹部和形成在任意另一方的凸部夹住,所以,第二部件也与皮带的运动联动,一起向第二位置滑动。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二位置上,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被形成得小,所以,皮带被锁紧在此间。
反之,若将皮带向第二部件向第一位置滑动的方向(与锁紧方向相反的方向)拉拽,则第二部件也与皮带的运动联动,一起向第一位置滑动。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位置上,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被形成得大,所以,皮带的锁紧状态被解除,能够一面使皮带滑动,一面进行位置调整。也就是说,由于能够在阻力相对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小的状态下使之滑动,所以,运动也轻松,而且,产生皮带破损等问题的情况也少。
因此,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夹持部和与之相向的底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凹部,在任意另一方形成将皮带的一部分推入凹部内的凸部,由该凹部和凸部使第二部件与皮带的拉拽动作联动,向锁紧方向和反锁紧方向,也就是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向滑动,所以,能够削减弹簧部件等零件。另外,由于在第二部件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第二部件的夹持部和第一部件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也确保得大,所以,皮带的损伤也少,能够轻易地进行皮带的位置调整。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凸部被形成为沿前述皮带的插通方向连续的凸条。
根据该发明,若凸部被形成为沿皮带的插通方向连续的凸条,则能够维持在第二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被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中的任意一方的凹部总是与凸条相向的状态。因此,由于能够成为总是将皮带的一部分推入凹部内的状态,所以,能够使第二部件与皮带的运动联动地滑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凸条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前述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宽度尺寸逐渐变宽或者与前述夹持部的间隔逐渐变窄。
根据该发明,由于若凸条的形状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宽度尺寸逐渐变宽或者与夹持部的间隔逐渐变窄,则在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凹部和凸条的间隙逐渐变窄,所以,被夹在此间的皮带被进一步勒紧。因此,具有能够切实地将皮带锁紧,且能够用于厚度不同的皮带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优选与前述夹持部相向的前述底部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前述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而向接近前述夹持部的方向倾斜。
根据该发明,由于与夹持部相向的底部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第二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而向接近夹持部的方向倾斜,所以,即使不使滑动机构的长孔倾斜,或者使倾斜角度变小,也能够使在第二部件滑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小。也就是说,由于不使长孔倾斜也可以,或者由于能够使长孔的倾斜角度变小,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第二部件的滑动动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设有在前述第二部件相对于前述第一部件关闭的状态下,防止前述第二部件以前述轴部为支点竖起的防站起机构。
根据该发明,由于由防站起机构,防止第二部件以轴部为支点竖起,所以,能够在将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关闭的状态下,对皮带进行滑动调整。因此,操作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凸轮锁紧皮带扣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前述实施方式的凸轮锁紧皮带扣的俯视图。
图3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部件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部件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可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将可动部件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滑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A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凹部和凸部的变形例1的图。
图12B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凹部和凸部的变形例2的图。
图13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将主体的底部做成扁平的变形例的主体的剖视图。
图14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使长孔与皮带插通方向平行的变形例的主体的剖视图。
图15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将主体的皮带安装部作为皮带扣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作为第一部件的主体10、合成树脂制的作为第二部件的可动部件30,其保持在主体10上,与主体10隔开供第一皮带1插通主体10的底部11与可动部件30之间的空间,且具有将第一皮带1夹持在可动部件30与底部11之间的夹持部33、被设置在主体10和可动部件30之间,且相对于主体10可滑动且可起伏地保持可动部件30的滑动机构40、被设置在主体10和可动部件30之间,并防止可动部件30站起的防站起机构50。
另外,就皮带1而言,是将具有某种程度的挺度(刚性)的材质,例如纤维折叠,形成为带状的部件,但是,对材质无限制。另外,就主体10以及可动部件30的材质而言,并不限于合成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
这里,在图4中,A、B方向指皮带1的插通方向,C、D方向指皮带1的表背方向,在图3中,E方向指宽度方向。
主体10如图3~图5所示,具有矩形板状的底部11和从该底部11的宽度方向两侧成直角且一体地被竖起的竖起壁部12。
在底部11的一端侧形成安装第二皮带2的皮带安装部13,且底部11的另一端部被形成为皮带托部21。皮带安装部13包括在底部11的一端侧在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隔开间隔被搭架在两侧的竖起壁部12之间的第一连结杆14以及第二连结杆15、被形成在这些第一、第二连结杆14、15之间的第一皮带插通孔16和被形成在第二连结杆15和皮带托部21之间的第二皮带插通孔17而构成。因此,在使第二连结杆15回转,将第二皮带2的前端从底部11的背侧拉出到底部11的表侧,并从第一皮带插通孔16拉出到底部11的背侧后,向第二皮带2固定,据此,第二皮带2被固定在皮带安装部13。另外,皮带托部21的细节将在后面阐述。
可动部件30如图3~图4、图6~图7所示,包括被形成为宽度尺寸为被纳入主体10的竖起壁部12之间的尺寸,长度尺寸比主体10的长度尺寸略短的尺寸的矩形板状的罩部31、被形成在该罩部31的一端的操作部32和在罩部31的另一端相对于罩部31成大致直角地一体成形的夹持部33而构成。
操作部32被形成为在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被关闭的状态时(图1的状态),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与主体10的第一连结杆14的轮廓形状相比向外方突出的圆弧状,且被形成为与罩部31相比略微向上方倾斜的形状。
在夹持部33的前端面形成用于勒入第一皮带1的齿部34。齿部34中,截面大致三角形状且在宽度方向连续的突条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多根。
滑动机构4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包括被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的竖起壁部12上的长孔41和被一体地突出形成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的基端两侧,且与长孔41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卡合的轴部42而构成,在轴部42位于靠近长孔41的一端(图4中左侧)的第一位置和轴部42位于靠近长孔41的另一端(图4中右侧)的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地保持可动部件30。
长孔41被形成为相对于位于靠近竖起壁部12的中央的一端侧,另一端侧向接近主体10的底部11的方向倾斜。因此,与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33和底部11之间的间隙(图8的H1)相比,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33和底部11之间的间隙(图10的H2)被形成得小。
另外,在相对于长孔41为上方的竖起壁部12形成从竖起壁部12的内面朝向上面向外侧扩开的倾斜面43。据此,能够利用倾斜面43,将可动部件30的轴部42不强行地向长孔41内引导。
防站起机构50如图1~图3所示,是防止在将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关闭的状态下,可动部件30以轴部42为支点站起,也就是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成大致直角状态竖起的部件,包括被设置在主体10的竖起壁部12的内侧的卡合部51和被设置在可动部件30的罩部31的两侧,并被卡合在卡合部51的被卡合部52而构成。
卡合部51由具有随着从竖起壁部12的上面趋向下方而向竖起壁部12的内侧逐渐突出后与底部11平行的卡定面的突起而形成。
被卡合部52由具有在随着从罩部31的内面趋向外面而向罩部31的外侧逐渐突出后与罩部31平行的卡定面的突起而形成。
因此,若相对于主体10将可动部件30关闭,则被卡合部52抵接于卡合部51。再有,若将可动部件30向关闭的方向推入,则被卡合部52越过卡合部51,由卡合部51的卡定面卡定,据此,可动部件30的站起得到防止。
这里,如图3~图7所示,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和与之相向的主体10的底部11,也就是皮带托部21中的任意一方形成凹部,在夹持部33和与之相向的皮带托部21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将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向凹部内推入的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持部33形成作为凹部的凹槽35,且在皮带托部21形成将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向凹槽35内推入的作为凸部的凸条22。
凹槽35为截面矩形状,在夹持部33的宽度方向离开规定间隔,且沿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贯通地形成2根。
凸条22在与2根凹槽35相向的皮带托部21,沿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连续地形成2根。凸条22的截面形状为在一端侧前端尖锐的三角形状,被形成为在随着可动部件30趋向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宽度尺寸逐渐变宽后,其宽度宽的尺寸得以维持。凸条22的高度尺寸只要具有能够将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向凹槽35内推入的高度即可,即使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也没有必要使凸条22的前端进入凹槽35内。也就是说,只要能够确保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与将凹槽35的开口侧角部连结的线相比进入凹槽35内的状态即可。
另外,形成有凸条22的主体10的底部11,也就是与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相向的皮带托部21被形成为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的两端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面。也就是说,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可动部件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而向接近夹持部33的方向倾斜。
<皮带的位置调整操作以及锁紧操作>
由于在由防站起机构50将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关闭,且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轴部42位于靠近长孔41的一端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被形成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和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之间的间隙H1也被确保得大,所以,能够一面使第一皮带1在相对于可动部件30、主体10阻力小的状态下向长边方向的一方向(勒紧方向A)滑动,一面调整勒紧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9所示,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由形成在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上的凸条22推入形成在夹持部33上的凹槽35内。
因此,若从该状态开始,将第一皮带1向长边方向的另一方向(锁紧方向B)拉拽,则可动部件30也与第一皮带1的运动联动,一起滑动。也就是说,可动部件30的轴部42朝向靠近长孔41的另一端移动,可动部件30向第二位置滑动(参见图10)。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二位置,被形成在夹持部33和皮带托部21之间的间隙H2被形成得小,所以,第一皮带1被锁紧在此间(参见图11)。
若从图10的状态开始,将第一皮带1向勒紧方向A拉拽,则可动部件30也与第一皮带1的运动联动,一起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动。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位置,如图8所示,被形成在夹持部33和皮带托部21之间的间隙H1被形成得大,所以,第一皮带1的锁紧状态被解除,能够一面使第一皮带1向勒紧方向A滑动,一面调整勒紧状态。
因此,由于若在将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关闭的状态下,使第一皮带1向勒紧方向A滑动,则能够使第一皮带1在相对于主体10、可动部件30阻力小的状态下滑动,所以,产生皮带的破损等问题的情况也少,能够轻易地调整勒紧状态。而且,由于若在该状态下,将第一皮带1向锁紧方向B拉拽,则能够将第一皮带1锁紧,所以,还能够使锁紧操作简单。
另外,在对第一皮带1向松缓的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时,将可动部件30的操作部32相对于主体10抬起。这样一来,如图4所示,由于可动部件30以轴部42为支点站起,所以,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离开皮带托部21。由于在该状态下,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和可动部件30之间的间隙被确保得大,所以,能够将第一皮带1向图4的B方向拉拽,自由地进行长度调整。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形成凹槽35,在主体10形成将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向凹槽35内推入的凸条22,由该凹槽35和凸条22使可动部件30与第一皮带1的拉拽动作联动,向锁紧方向和勒紧方向滑动,所以,能够削减弹簧部件等零件。另外,由于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和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之间的间隙H1也被确保得大,所以,第一皮带1的损伤也少,能够轻易地进行第一皮带1的位置调整。
另外,因为凸条被形成为沿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连续的凸条22,所以,能够维持在可动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使被形成在夹持部33上的凹槽35总是与凸条22相向的状态。因此,由于能够成为总是将第一皮带1的一部分推入到凹槽35内的状态,所以,能够使可动部件30与第一皮带1的运动联动地滑动。
另外,因为凸条22的形状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可动部件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宽度逐渐变宽且与夹持部33的间隙逐渐变窄,所以,在可动部件30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凹槽35和凸条22的间隙逐渐变窄,因此,能够进一步将夹在其间的第一皮带1勒紧。由此,具有能够将第一皮带1切实地锁紧,且还能够应用在厚度不同的皮带的优点。
另外,由于与夹持部33相向的皮带托部21被形成为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图4中左右方向)的两端从中央部分向上方弯曲,也就是说,就图4中右半部分而言,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可动部件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而向接近夹持部33的方向倾斜,所以,即使不使滑动机构40的长孔41倾斜,或者即使使长孔41的倾斜角度变小,也能够使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夹持部33和皮带托部21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由于能够使长孔41的倾斜角度变小,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可动部件30的滑动动作。
另外,由于就皮带托部21中的图4中左半部分(一端侧从皮带托部21的中央位置向上方弯曲)而言,也是处于第一皮带1像图10所示那样,沿将皮带托部21的左端和夹持部33连结的线张紧的状态,所以,夹持部33的咬紧效果高,因此,具有锁紧时保持力高的优点。
另外,由于设置着防站起机构50,所以,能够由该防站起机构50防止可动部件30以轴部42为支点竖起。因此,由于在将可动部件30相对于主体10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对第一皮带1进行滑动调整,所以,操作性优异。
另外,因为作为零件数量由主体10和可动部件30这2个零件构成,所以,能够降低零件的制作成本以及组装成本。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形成作为凹部的2根凹槽35,在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形成作为凸部的2根凸条22,但是,也可以与之相反。也就是说,即使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形成作为凸部的2根凸条22,在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形成作为凹部的2根凹槽35,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
另外,凹槽35以及凸条22的根数不限于2根,也可以是1根,或者也可以是3根以上。
另外,就凹槽35的截面形状和凸条22的截面形状而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例如,可以如图12A所示,凹槽35和凸条22都是矩形形状,或者如图12B所示,也可以就凸条22而言,是隆起成山形的凸条。
再有,凸条22也是沿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连续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凸条22沿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按每隔一定间隔分断,将凸部按每隔一定间隔排列的结构或一个凸部被设置在一个部位的结构。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作为弯曲面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将主体10的皮带托部21做成扁平的皮带托部2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必要在可动部件30滑动到第二位置时,将形成在可动部件30的夹持部33和皮带托部21之间的空间缩窄,所以,只要将长孔41的倾斜角度增大即可。
反之,也可以如图14所示,不使长孔41倾斜,而是与第一皮带1的插通方向平行地形成,将皮带托部21做成弯曲面、倾斜面。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0设置卡合部51,且在可动部件30设置被卡合部52,由它们构成防站起机构50,但是,就此而言,也可以没有防站起机构50。例如,若使第一皮带1在可动部件30的内部通过,则能够由第一皮带1防止可动部件30的站起。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由形成在主体10的竖起壁部12上的长孔41和形成在可动部件30上的轴部42构成滑动机构40,但是,这些也可以相反。也就是说,即使在主体10的竖起壁部12形成轴部42,在可动部件30形成长孔41,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另外,长孔41并不限于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凹陷)。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0上形成皮带安装部13,安装第二皮带2,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将由插头61和可装拆地装配该插头61的插座63构成的皮带扣60中的任意一方,例如插头61一体地形成在主体10上。由于插头61具有一对腿部62,插座63具有由腿部62插入并卡合的卡合部64和安装第二皮带2的皮带安装部65,所以,若使插头61与插座63卡合,则能够向主体10可装拆地安装第二皮带2。
再有,也可以去除主体10的皮带安装部13,将主体10直接固定在箱包等紧固体。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能够一面使皮带向长边方向的一方向滑动,一面进行位置调整,且能够在该位置进行锁紧的凸轮锁紧皮带扣来利用。
符号说明
1:第一皮带;10:主体(第一部件);11:底部;12:竖起壁部;21:皮带托部;22:凸条(凸部);30:可动部件(第二部件);33:夹持部;35:凹槽(凹部);41:长孔;42:轴部;50:防站起机构。
Claims (5)
1.一种凸轮锁紧皮带扣,所述凸轮锁紧皮带扣具备:
在底部(11)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竖起壁部(12)的第一部件(10)、
第二部件(30),其保持在前述第一部件(10)上,与前述第一部件(10)隔开供皮带(1)插通前述第一部件(10)的底部(11)与前述第二部件(30)之间的空间,且具有将皮带(1)夹持在前述第二部件(30)与前述底部(11)之间的夹持部(33)、
具有可滑动地与设置在前述竖起壁部(12)和前述第二部件(30)中的任意一方上的长孔(41)以及设置在前述竖起壁部(12)和前述第二部件(30)中的任意另一方上的前述长孔(41)卡合的轴部(42),将前述第二部件(30)可滑动地保持在前述轴部(42)位于靠近前述长孔(41)的一端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轴部(42)位于靠近前述长孔(41)的另一端的第二位置的滑动机构(40),
与在前述第二部件(30)滑动到前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前述夹持部(33)和前述底部(11)之间的间隙(H1)相比,在前述可动部件(30)滑动到前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前述夹持部(33)和前述底部(11)之间的间隙(H2)被形成得小,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夹持部(33)和与该夹持部(33)相向的前述底部(11)中的任意一方沿前述皮带(1)的插通方向形成凹部,
在前述夹持部(33)和与该夹持部(33)相向的前述底部(11)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将前述皮带(1)的一部分推入前述凹部内的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前述凸部被形成为沿前述皮带(1)的插通方向连续的凸条(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前述凸条(22)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前述第二部件(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宽度尺寸逐渐变宽或者与前述夹持部(33)的间隔逐渐变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其特征在于,与前述夹持部(33)相向的前述底部(11)被形成为随着趋向前述第二部件(3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向,而向接近前述夹持部(33)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凸轮锁紧皮带扣,其特征在于,设有在前述第二部件(30)相对于前述第一部件(10)关闭的状态下,防止前述第二部件(30)以前述轴部(42)为支点竖起的防站起机构(5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0/067917 WO2012049739A1 (ja) | 2010-10-13 | 2010-10-13 | カムロックバック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3113A true CN103153113A (zh) | 2013-06-12 |
CN103153113B CN103153113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593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9565.5A Active CN103153113B (zh) | 2010-10-13 | 2010-10-13 | 凸轮锁紧皮带扣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35833B2 (zh) |
JP (1) | JP5544019B2 (zh) |
KR (1) | KR101437299B1 (zh) |
CN (1) | CN103153113B (zh) |
DE (1) | DE112010005937B4 (zh) |
TW (1) | TWI457087B (zh) |
WO (1) | WO2012049739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6994A (zh) * | 2015-10-05 | 2018-06-08 | 彼得·达米安·米勒 | 用于在儿童汽车座椅上保持安全带拉力的锁定装置 |
CN110507037A (zh) * | 2019-09-09 | 2019-11-29 | 佛山市拓润精密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皮带扣 |
CN110623373A (zh) * | 2018-06-25 | 2019-12-31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织物调整夹具、系统及方法 |
CN112790481A (zh) * | 2021-01-29 | 2021-05-14 | 佛山市图润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织带快拆调整结构 |
WO2023035385A1 (zh) * | 2021-09-10 | 2023-03-16 | 深圳拍拍科技有限公司 | 宠物绑带扣及宠物绑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01331A (en) * | 2012-04-20 | 2013-10-23 | Dg Int Holdings Ltd | A suitcase with expansion panels |
DE102012022278A1 (de) * | 2012-11-14 | 2014-05-15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icherheitsgurteinrichtung in einem Fahrzeug |
JP6073129B2 (ja) * | 2012-12-28 | 2017-02-01 | 信▲頼▼ 別所 | ベルトのバックル |
US9856079B2 (en) * | 2013-04-09 | 2018-01-02 | Grigooris MANSSOURIAN | Retainer mechanism |
US20150158615A1 (en) * | 2013-12-11 | 2015-06-11 | Ken Downs | Bag Binder |
CN103989547B (zh) * | 2013-12-26 | 2017-01-25 | 孙雁群 | 一种用于外固定治疗骨折的中医小夹板装置 |
TWI539909B (zh) * | 2014-12-08 | 2016-07-01 |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吊帶組件及其扣環單元 |
JP6407698B2 (ja) * | 2014-12-17 | 2018-10-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及び車載用空気清浄機 |
US10618730B2 (en) | 2015-03-02 | 2020-04-14 | Grigooris MANSSOURIAN | Retainer mechanism |
WO2016178976A1 (en) * | 2015-05-01 | 2016-11-10 | Fast Rescue Solutions, Llc | Emergency rescue stretcher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US10736384B2 (en) | 2016-09-19 | 2020-08-11 | Duraflex Hong Kong Ltd. | Tension release fastener |
JP6867004B2 (ja) * | 2016-11-25 | 2021-04-28 | 信▲頼▼ 別所 | 衣服ベルト用バックル |
US10918169B2 (en) * | 2018-03-02 | 2021-02-16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Lock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JP7090322B2 (ja) * | 2018-05-24 | 2022-06-24 | 信▲頼▼ 別所 | 衣服ベルト用バックル |
US11096452B2 (en) * | 2018-06-25 | 2021-08-24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Web-adjustment clamp, system and method |
USD947716S1 (en) * | 2019-02-19 | 2022-04-05 | Woojin Plastic Co., Ltd. | Buckle for bag |
US10874177B2 (en) * | 2019-03-09 | 2020-12-29 | Jezekiel Ben-Arie | Belt ratcheting device III |
KR101999513B1 (ko) * | 2019-03-22 | 2019-07-11 | 최광용 | 버클 |
US11246379B2 (en) | 2019-07-02 | 2022-02-15 | Intertek Industrial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webbing of patient harness systems and other types of safety belt systems |
US10897964B1 (en) * | 2019-07-02 | 2021-01-26 | Intertek Industrial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webbing of patient harness systems and other types of safety belt systems |
US10897939B1 (en) * | 2020-01-16 | 2021-01-26 | DC Invents, LLC | Strap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protective sleeves for work with high-voltage electricity |
US11234489B2 (en) * | 2020-02-17 | 2022-02-01 | Jezekiel Ben-Arie | Spring lace ratcheting device |
USD949667S1 (en) | 2020-04-07 | 2022-04-26 | Intelligent Designs 2000 Corp. | Double loop swivel hook |
JP2021180800A (ja) * | 2020-05-20 | 2021-11-25 | 株式会社エムアンドケイヨコヤ | 調節具 |
AT524761B1 (de) * | 2021-02-15 | 2022-10-15 | Aba Hoertnagl Gmbh | Schnallenbauteil |
US20220279881A1 (en) * | 2021-03-03 | 2022-09-08 | Nancy Cavallaro | Coat carrying straps |
KR102332690B1 (ko) * | 2021-04-27 | 2021-12-01 | 이상권 | 반려견용 입마개 |
USD1052453S1 (en) * | 2021-12-21 | 2024-11-26 | Woojin Plastic Co., Ltd. | Buckle for bag |
US11827138B1 (en) * | 2022-07-08 | 2023-11-28 | Hoch Brands Llc | Adjustable fastener |
US12071096B2 (en) * | 2022-12-14 | 2024-08-27 |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 Web length adjuster |
US11950661B1 (en) | 2023-04-05 | 2024-04-09 | Jayson Dumenigo | Securement and release device for webbi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5107U (ja) * | 1984-04-27 | 1985-11-20 | 関口 治三 | バツクル |
TWM240109U (en) * | 2003-04-08 | 2004-08-11 |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 Improved structure of snap-action buckle |
TWM276474U (en) * | 2005-02-22 | 2005-10-01 | Pronix Ind Inc | Non-stage buckle |
JP2007229073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Ykk Corp | バック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19481A (en) * | 1955-11-14 | 1960-01-05 | Gentex Corp | Adjustable buckle |
US2862268A (en) * | 1956-07-26 | 1958-12-02 | Pacific Scient Aeroproducts | Safety belt buckle |
US3249386A (en) * | 1963-04-17 | 1966-05-03 | Richard G Board | Retractable safety belts |
US3131446A (en) * | 1963-05-28 | 1964-05-05 | Frank L Davis | Seat belt buckle |
US3255502A (en) * | 1964-05-28 | 1966-06-14 | Jesse R Hollins | Quick release buckle |
FR1435078A (fr) * | 1965-03-02 | 1966-04-15 | Aiglon L | Ceinture de sécurité |
US3344486A (en) * | 1965-06-15 | 1967-10-03 | Irving M Golden | Buckle having a pressure member connected to slotted pivotally related frame members |
SE357665B (zh) * | 1968-03-21 | 1973-07-09 | Bengtsson Sigurd W | |
US3678542A (en) * | 1970-06-17 | 1972-07-25 | Ancra Corp | Cam buckle |
SE357664B (zh) * | 1971-11-29 | 1973-07-09 | Bengtsson Sigurd W | |
US3775813A (en) * | 1971-12-17 | 1973-12-04 | N Higuchi | Safety buckle |
JPS5997605U (ja) | 1982-12-21 | 1984-07-02 | 関口 治三 | バツクル |
AT391982B (de) * | 1983-12-05 | 1990-12-27 | Fildan Gerhard | Schnalle |
US4726625A (en) * | 1986-07-07 | 1988-02-23 |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 Belt retraction cam lock |
JPH059845Y2 (zh) * | 1987-08-11 | 1993-03-11 | ||
US4937923A (en) * | 1988-08-11 | 1990-07-03 | Gentex Corporation | Positive-lock quick-release buckle |
US5161351A (en) | 1991-01-09 | 1992-11-10 | Woodruff Dale K | Animal harness safety buckling |
USD377155S (en) * | 1992-07-21 | 1997-01-07 |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 Buckle for cargo straps |
US5311653A (en) * | 1993-03-11 | 1994-05-17 |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 Web adjuster for plastic coated web |
US5431365A (en) * | 1994-03-30 | 1995-07-11 | Fastening Solutions, Inc. | Apparatus for securing equipment from the effects of vibrations |
US5661877A (en) * | 1995-10-16 | 1997-09-02 | Bloomer; Ronald D. | Belt or webbing buckle having plural independently operable securement and release mechanisms |
US5732448A (en) * | 1996-12-31 | 1998-03-31 | Shields; Robert L. | Stirrup buckle |
JP4039468B2 (ja) | 1997-01-14 | 2008-01-30 | 寛美 日詰 | 帯状物用固定具 |
JP3078238U (ja) * | 2000-03-15 | 2001-06-29 | 台灣扣具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織帯用バックル |
FR2813767A1 (fr) * | 2000-08-22 | 2002-03-15 | Dominique Denis Step Morazzani | Boucle de ceinture de plongee |
US6665913B2 (en) * | 2001-09-04 | 2003-12-23 | Bodypoint Designs, Inc. | End-fitting webbing buckle |
US6877189B2 (en) * | 2003-02-21 | 2005-04-12 | Eric Simonson | Roller cam buckle |
WO2011039856A1 (ja) | 2009-09-30 | 2011-04-07 | Ykk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 |
-
2010
- 2010-10-13 JP JP2012538497A patent/JP55440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0-13 KR KR1020137009326A patent/KR101437299B1/ko active Active
- 2010-10-13 DE DE112010005937.3T patent/DE112010005937B4/de active Active
- 2010-10-13 US US13/877,727 patent/US89358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0-10-13 WO PCT/JP2010/067917 patent/WO201204973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0-13 CN CN201080069565.5A patent/CN103153113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4-28 TW TW100114875A patent/TWI45708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5107U (ja) * | 1984-04-27 | 1985-11-20 | 関口 治三 | バツクル |
TWM240109U (en) * | 2003-04-08 | 2004-08-11 |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 Improved structure of snap-action buckle |
TWM276474U (en) * | 2005-02-22 | 2005-10-01 | Pronix Ind Inc | Non-stage buckle |
JP2007229073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Ykk Corp | バックル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6994A (zh) * | 2015-10-05 | 2018-06-08 | 彼得·达米安·米勒 | 用于在儿童汽车座椅上保持安全带拉力的锁定装置 |
CN110623373A (zh) * | 2018-06-25 | 2019-12-31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织物调整夹具、系统及方法 |
CN110623373B (zh) * | 2018-06-25 | 2024-09-24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织物调整夹具、系统及方法 |
CN110507037A (zh) * | 2019-09-09 | 2019-11-29 | 佛山市拓润精密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皮带扣 |
CN110507037B (zh) * | 2019-09-09 | 2024-05-10 | 佛山市拓润精密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皮带扣 |
CN112790481A (zh) * | 2021-01-29 | 2021-05-14 | 佛山市图润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织带快拆调整结构 |
WO2023035385A1 (zh) * | 2021-09-10 | 2023-03-16 | 深圳拍拍科技有限公司 | 宠物绑带扣及宠物绑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544019B2 (ja) | 2014-07-09 |
DE112010005937B4 (de) | 2017-10-26 |
US8935833B2 (en) | 2015-01-20 |
TWI457087B (zh) | 2014-10-21 |
DE112010005937T5 (de) | 2013-08-08 |
JPWO2012049739A1 (ja) | 2014-02-24 |
KR20130052027A (ko) | 2013-05-21 |
TW201223476A (en) | 2012-06-16 |
US20130185902A1 (en) | 2013-07-25 |
WO2012049739A1 (ja) | 2012-04-19 |
CN103153113B (zh) | 2015-09-30 |
KR101437299B1 (ko) | 2014-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3113A (zh) | 凸轮锁紧皮带扣 | |
US20230063140A1 (en) | Wearable Device Straps and Attachment Hardware Therefor | |
US9032767B2 (en) | Lockable buckle | |
US10398197B2 (en) | Cord lock | |
EP2918187B1 (en) | Buckle | |
US8500356B2 (en) | Binding device | |
JP5575976B2 (ja) | 簡易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
US6305053B1 (en) | Cord lock | |
WO2015145642A1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具、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
JP2018047232A (ja) | 拡張表示を有し、かつ安定に引くことができるファスナー | |
US20190037973A1 (en) | Buckle | |
CN106913020A (zh) | 拉链和应用其的箱包 | |
CN108552681B (zh) | 拉链和应用其的箱包 | |
CN106037162A (zh) | 拉头及拉头操作件 | |
US20110311167A1 (en) | Closure Device for Reclosable Bag | |
US9131750B2 (en) | Cord fastener | |
CN102281789A (zh) | 绳扣 | |
JP5628585B2 (ja) | バックル | |
TW201347694A (zh) | 拉鏈滑件及拉鏈 | |
CN107205529A (zh) | 绳扣 | |
JP5355806B1 (ja) | 紐係止具 | |
JP3132847U (ja) | 留め具 | |
CN108813831B (zh) | 拉链 | |
JP4959992B2 (ja) | 毛抜 | |
CN107076264B (zh) |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