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097B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87097B CN103087097B CN201210348571.5A CN201210348571A CN103087097B CN 103087097 B CN103087097 B CN 103087097B CN 201210348571 A CN201210348571 A CN 201210348571A CN 103087097 B CN103087097 B CN 1030870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acid
- dialkylphosphinic salts
- salts according
- aqueous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具有如下结构式(Ⅰ),R1,R2相同或不同,为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M为Mg、Ca、Al、Sb、Sn、Ge、Ti、Zn、Fe、Zr或Sr;m=1-4;其中调聚物含量为0.1-10mol%。其制备方法包括:以环戊烯为溶剂,将高浓度次磷酸在引发剂作用下与烯烃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有机相溶液;用水萃取或减压蒸馏蒸除有机溶剂后用水稀释得到二烷基次磷酸水溶液;用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得到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盐水溶液;将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水溶液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反应即得。本发明采用高浓度次磷酸为原料,以环戊烯为溶剂,得到含有部分调聚物的产品,反应周期极短,仅需要4~6h可完成高压合成,且总产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有机溶剂可回收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烷基次膦酸盐,广泛用作阻燃剂,可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合成。袁承业等在有机膦化合物的研究—氧化膦酰化反应—合成二烃基膦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中国科学B辑,1984,12,1088-1092)及林强等在由二烃基氧化膦定量合成次膦酸(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8(6),697.)中描述了格氏试剂法由三氯化磷和乙醇反应生成亚膦酸二乙酯,亚膦酸二乙酯和自制格氏试剂反应并水解得到二烷基氧化膦,二烷基氧化膦与氧化剂反应并酸化后可得到二烷基次膦酸。该法的产品纯度较高,但是该法生产工艺较为繁琐、反应周期长,尤其是成本高且产率低,由此对使其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专利DE4430932公开了二取代次膦酸金属盐在聚酯用作阻燃剂,DE19910232、US6248921两个专利,公开了一种二取代次膦酸金属盐的制备方法。美国专利US6359171B1公开了一种二烷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黄磷合成单烷基次膦酸酯,然后利用自由基引发乙烯化后水解得酸后与铝盐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铝阻燃剂。
中国专利CN98811622.7、CN98811626.X、CN98811627.8等公开了用一水合次磷酸钠或50%次磷酸水溶液在乙酸介质中,由偶氮引发剂或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其与ɑ-烯烃反应制备二烷基次膦酸及其金属盐。该法在乙酸介质中反应,其反应速度较快,但溶剂乙酸与一水合次磷酸钠特别是50%次磷酸中的水混溶后使后处理变得极为困难,且因为有水的存在使得自由基引发剂容易淬灭失活,使得需要补加较多的自由基引发剂才能使反应完成,增大成本的同时使反应过程的副反应增加。
中国专利CN200410104692.0公开了采用一水合次磷酸钠或50%次磷酸溶液自酸性水溶液中自由基引发与ɑ-烯烃反应制备二烷基次膦酸及其金属盐。该方案在水中进行,后处理少,但使得自由基引发剂容易淬灭失活,反应周期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调聚物的二烷基次膦酸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周期极短、总产率高、产品纯度高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具有如下结构式(Ⅰ),
其中,R1,R2相同或不同,为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
M为Mg、Ca、Al、Sb、Sn、Ge、Ti、Zn、Fe、Zr或Sr;
m为1-4;
其中调聚物为0.1-10mol含量的乙基丁基次膦酸、乙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和/或丁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
优选的,R1,R2相同或不同,为乙基、丙基、丁基、异丁基和/或戊基。
上述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环戊烯为溶剂,将高浓度次磷酸在引发剂作用下与烯烃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有机相溶液;
b)将二烷基次膦酸-有机相溶液用水萃取或减压蒸出有机相后加水稀释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
c)将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用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和得到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盐水溶液;
d)将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盐水溶液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反应制备得到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
其中,所述的高浓度次磷酸的质量浓度为90%~100%;
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乙酸钠或乙酸钾,优选氢氧化钠;
所述金属化合物为Mg、Ca、Al、Sb、Sn、Ge、Ti、Zn、Fe、Zr、Sr的金属化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优选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优选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月桂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酯、过二乙酸、叔丁基过氧化异丁酸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或过氧化特戊酯;所述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优选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
所述环戊烯与高浓度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2~3:1,优选0.3~0.7:1。
所述烯烃为ɑ-烯烃。
所述ɑ-烯烃优选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或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高浓度次磷酸与烯烃的摩尔比大于2:1,优选2.1~2.5:1。
步骤a)中的反应温度为50~100℃,优选70~80℃;反应压力为0.5MPa~6MPa,优选0.6MPa~2.5MPa。
所述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60%,优选10%~40%。
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与二烷基次膦酸的摩尔比为0.9~1.1:1。
所述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0%,优选10%~30%。
所述金属化合物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硝酸盐、金属硫酸盐、金属氯化物或金属乙酸盐,优选为硫酸铝、氯化铝、氢氧化铝、乙酸铝、硝酸铝、氧化铝、硫酸铁、六水合三氯化铁、氢氧化铁、硝酸铁、氧化铁、硫酸镁、氯化镁、氢氧化镁、乙酸镁、硝酸镁、硫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硫酸锌、氯化锌、氢氧化锌、乙酸锌、硝酸锌、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或乙酸亚铁。
步骤d)的反应温度为0℃~150℃下,优选70℃~90℃。
步骤d)得到的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通过过滤或离心处理从混合物中分离。
所述高浓度次磷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50%质量分数的次磷酸水溶液与有机溶剂I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共沸精馏至质量分数为80~95%,分离80~95%质量分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
b)将步骤a)得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I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共沸精馏,减压蒸出有机溶剂II,可得到高浓度的次磷酸;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I为苯、甲苯、二甲苯、氯仿或环己烷;所述有机溶剂II为甲醇或乙醇。
所述有机溶剂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优选0.5~1.2:1;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优选0.5~1.2:1。
所述高浓度次磷酸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a)将50%质量分数的次磷酸水溶液减压浓缩至质量分数为80~95%;
b)将步骤a)得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I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共沸精馏,减压蒸出有机溶剂II,可得到高浓度的次磷酸;
所述有机溶剂II为甲醇或乙醇。在此方法中,其工艺阶段a)中,所述的真空度为-0.090MPa~-0.100MPa。
所述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优选0.5~1.2:1。
在上述两种制备方法中所述精馏用的反应釜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且在工艺阶段b)中,在油水分离器及冷凝器中装有干燥剂体系、并设有可随时拆卸干燥剂体系的拆卸口,所述干燥剂体系中干燥剂为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硅胶干燥剂、氧化铝凝胶干燥剂、分子筛干燥剂、矿物干燥剂或纤维干燥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二烷基次膦酸盐用作阻燃剂的用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阻燃聚合物模塑材料,包括5-20wt%上述二烷基次膦酸盐,50-70wt%聚合物或其混合物,15-30wt%玻璃纤维,1-5wt%其他助剂。
所述的聚合物可以为PBT、PET、PC、PA、PS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高浓度次磷酸为原料,以环戊烯为溶剂,可得到含有部分调聚物的产品,反应周期极短,仅需要4~6h可完成高压合成过程;
2)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总产率高,接近90wt%;
3)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有机溶剂可回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高浓度次磷酸的制备
取400.1g质量分数为50%次磷酸及250ml环己烷,加入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在油水分离器中加满环己烷;
在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至共沸约3h,中途分次排出油水分离器底部分离的水;将反应瓶中的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分离得下层液体223.1g,用酸碱滴定法滴定得酸含量为:90.31%(质量分数)。
实施例2:高浓度次磷酸的制备
取400.1g质量分数为50%次磷酸及250ml环己烷,加入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在油水分离器中加满环己烷;
在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至共沸约4h,中途分次排出油水分离器底部分离的水;将反应瓶中的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分离得下层液体212.0g,用酸碱滴定法滴定得酸含量为:94.09%(质量分数)。
取94.09%质量分数的次磷酸200.2g及200ml甲醇,加入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其中的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中装有固定的固体硅胶干燥剂且在油水分离器中加满甲醇,在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至共沸4h;将反应瓶中的溶液在旋转蒸发仪上60℃,-0.098KPa下减压浓缩4h,冷却至室温,放空得到198.5g次磷酸。用酸碱滴定法滴得酸含量为99.75%(质量分数)。用氧化还原法滴得得到次磷酸含量99.43%(质量分数),亚磷酸含量:0.28%(质量分数)。
实施例3:
同实施例2制备得99.43%质量分数的高浓度次磷酸,取99.43%质量分数的高浓度次磷酸
360.1g(5.428mol)、环戊烯300ml和4.8g(0.028mol,0.5%mol)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一起加入高压釜中,密闭高压釜,在搅拌下用氮气(0.5MPa)置换5次,后将乙烯充入至2.5MPa饱和,在搅拌下加热至70℃,4小时内均匀补加9.6g(0.056mol,1.0%mol)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和40ml环戊烯配置成的溶液,在5小时内均匀升温至80℃,将该反应釜冷却并放空,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酸含量:70.45%(质量分数);
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
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
将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
将530.8g(0.797mol)十八水合硫酸铝溶于110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11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304.3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铝,白色粉末,总产率87.51wt%。将含有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铝样品溶于硫酸中,31P-NMR分析。
31P-NMR分析二乙基次膦酸mol含量:93.8%
乙基丁基次膦酸mol含量:2.7%
乙基次膦酸mol含量0.4%
乙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mol含量2.2%
丁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mol含量0.3%
其他mol含量:0.6%。
实施例4:
同实施例2制备得99.43%质量分数的高浓度次磷酸,取99.43%质量分数的高浓度次磷酸416.9g(5.691mol)、环戊烯345ml、7.6g(0.040mol,0.7%mol)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一起加入高压釜中,密闭高压釜,在搅拌下用氮气(0.5MPa)置换5次,后将乙烯充入至2.5MPa饱和,在搅拌下加热至70℃,在5.5小时内连续加入7.9g(0.046mol,0.8%mol)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和33ml环戊烯配置成的溶液,且在6小时内均匀升温至80℃,将该反应釜冷却并放空,得到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溶液1038.5g;
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1038.5g,用715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756.2g,测得酸含量为22.05%,酸摩尔数为4.973mol,得率87.4wt%;
将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756.2g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
将552.0g(0.829mol)十八水合硫酸铝溶于105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105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559.9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铝,白色粉末,总产率86.6wt%。将含有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铝样品溶于硫酸中,31P-NMR分析。
31P-NMR分析二乙基次膦酸mol含量:94.4%
乙基丁基次膦酸mol含量:2.2%
乙基次膦酸mol含量0.9%
乙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mol含量1.6%
丁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mol含量0.3%
其他mol含量:0.6%。
实施例5:
同实施例3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加水稀释至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酸含量为22.07%(质量分数);
取二乙基次膦酸22.07%(质量分数)水溶液1510.2g(2.732mol),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
金属盐采用六水合三氯化铁,将246.2g(0.911mol)六水合三氯化铁溶于60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7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307.3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铁,白色粉末,制盐产率80.05wt%。
IR:773CM-1,1045CM-1,1107CM-1,2880CM-1,2939CM-1,2959CM-1。
TG:1%失重温度353℃,5%失重温度427℃。
实施例6:
同实施例3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加水稀释至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酸含量为22.07%(质量分数);
取二乙基次膦酸22.07%(质量分数)水溶液1510.2g(2.732mol),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钾水溶液;
金属盐采用无水硫酸镁,将164.4g(1.367mol)无水硫酸镁溶于35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钾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7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299.5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镁,制盐得率82.44wt%。
IR:773CM-1,1089CM-1,1169CM-1,2881CM-1,2939CM-1,2964CM-1。
TG:1%失重温度335℃,5%失重温度428℃。
实施例7:
同实施例3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加水稀释至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酸含量为22.07%(质量分数);
取二乙基次膦酸22.07%(质量分数)水溶液1510.2g(2.732mol),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钾水溶液;
金属盐采用无水氯化钙,将150.3g(1.367mol)无水氯化钙溶于35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钾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7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307.6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钙,制盐得率79.90wt%。
IR:777CM-1,1060CM-1,1105CM-1,2881CM-1,2939CM-1,2960CM-1。
TG:1%失重温度332℃,5%失重温度423℃。
实施例8:
同实施例3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加水稀释至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酸含量为22.07%(质量分数);
取二乙基次膦酸22.07%水溶液1510.2g(2.732mol),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
金属盐采用硫酸锌,将219.0g(1.367mol)硫酸锌溶于45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7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374.9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锌,制盐得率89.38wt%。
IR:775CM-1,1055CM-1,1134CM-1,2883CM-1,2941CM-1,2974CM-1。
TG:1%失重温度329℃,5%失重温度432℃。
实施例9:
同实施例3得到二乙基次膦酸均相溶液936.8g,用600ml水萃取三次,共计得到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2389.6g,测得酸含量为24.43%(质量分数),酸摩尔数为4.782mol,得率88.1wt%,加水稀释至二乙基次膦酸水溶液酸含量为22.07%(质量分数);
取二乙基次膦酸22.07%水溶液1510.2g(2.732mol),搅拌加热至95℃,用3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
金属盐采用七水合硫酸亚铁,将379.7g(1.367mol)七水合硫酸亚铁溶于450ml水溶液中并在1小时内滴入二乙基次膦酸钠水溶液,滴完后在90~95℃下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滤出,并用700ml水洗涤三次,在150℃干燥至恒重,得到301.4g含调聚物的二乙基次膦酸亚铁,得率73.93wt%。
IR:773CM-1,1043CM-1,1105CM-1,2880CM-1,2939CM-1,2958CM-1。
TG:1%失重温度316℃,5%失重温度418℃。
将实施例3~9所得的二烷基次膦酸盐在230-260℃与PBT、玻纤、助剂按重量比10:60:25:5混合,从双螺杆挤塑机中挤出,制得阻燃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模塑材料,制样测试其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测得结果参见下表1:
表1,二烷基次膦酸盐制得的模塑材料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参数表
各性能测试按如下标准进行:
拉伸强度:GB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弯曲强度:GB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挠度:GB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燃烧性能:Ul94塑料燃烧性能测试。
从上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二烷基次膦酸盐制得的模塑材料拉伸、弯曲以及阻燃性能优越,适用于制作聚合物模塑材料。
Claims (30)
1.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所述二烷基次膦酸盐具有如下结构式(Ⅰ),
其中,R1,R2相同或不同,为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
M为Mg、Ca、Al、Sb、Sn、Ge、Ti、Zn、Fe、Zr或Sr;
m为1-4;
其中调聚物为0.1-10mol%含量的乙基丁基次膦酸、乙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和/或丁基(环戊基亚乙基)次膦酸盐;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以环戊烯为溶剂,将高浓度次磷酸在引发剂作用下与烯烃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有机相溶液;
b)将二烷基次膦酸-有机相溶液用水萃取或减压蒸出有机相后加水稀释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
c)将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用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和得到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盐水溶液;
d)将二烷基次膦酸碱金属盐水溶液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反应制备得到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
其中,所述的高浓度次磷酸的质量浓度为90%~100%;
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乙酸钠或乙酸钾;
所述金属化合物为Mg、Ca、Al、Sb、Sn、Ge、Ti、Zn、Fe、Zr、Sr的金属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相同或不同,为乙基、丙基、丁基、异丁基和/或戊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月桂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酯、过二乙酸、叔丁基过氧化异丁酸酯或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所述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戊烯与高浓度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戊烯与高浓度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3~0.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为ɑ-烯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为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或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次磷酸与烯烃的摩尔比大于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次磷酸与烯烃的摩尔比为2.1~2.5: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压力为0.5MPa~6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压力为0.6MPa~2.5MPa。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6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基次膦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4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与二烷基次膦酸的摩尔比为0.9~1.1:1;所述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3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合物为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硫酸铁、六水合三氯化铁、硝酸铁、硫酸镁、氯化镁、乙酸镁、硝酸镁、硫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硫酸锌、氯化锌、乙酸锌、硝酸锌、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或乙酸亚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反应温度为0℃~150℃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反应温度为70℃~90℃。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得到的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通过过滤或离心处理从混合物中分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次磷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50%质量分数的次磷酸水溶液与有机溶剂I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共沸精馏至质量分数为80~95%,分离80~95%质量分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
b)将步骤a)得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I在惰性气氛加热共沸精馏,减压蒸出有机溶剂II,可得到高浓度的次磷酸;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I为苯、甲苯、二甲苯、氯仿或环己烷;所述有机溶剂II为甲醇或乙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1.2:1,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1.2:1。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次磷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50%质量分数的次磷酸水溶液减压浓缩至质量分数为80~95%;
b)将步骤a)得到的次磷酸和有机溶剂II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共沸精馏,减压蒸出有机溶剂II,可得到高浓度的次磷酸;
所述有机溶剂II为甲醇或乙醇,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2:1。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II与次磷酸的质量比为0.5~1.2:1。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阶段a)中,所述的真空度为-0.090MPa~-0.100MPa。
28.根据权利要求22或25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用的反应釜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
29.根据权利要求22或25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阶段b)中,所述精馏用的反应釜装有油水分离器和冷凝器,在油水分离器及冷凝器中装有干燥剂体系、并设有可随时拆卸干燥剂体系的拆卸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体系中干燥剂为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硅胶干燥剂、氧化铝凝胶干燥剂、分子筛干燥剂、矿物干燥剂或纤维干燥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48571.5A CN103087097B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48571.5A CN103087097B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87097A CN103087097A (zh) | 2013-05-08 |
CN103087097B true CN103087097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8200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4857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7097B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870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213280B4 (de) * | 2016-07-20 | 2024-03-07 |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 Diorganylphosphinsäuresalze,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
KR102716628B1 (ko) | 2017-10-17 | 2024-10-15 | 셀라니즈 세일즈 저머니 게엠베하 | 난연성 폴리아미드 조성물 |
CN108864182A (zh) * | 2018-07-24 | 2018-11-23 | 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常压、温和条件下烷基次膦酸及其铝盐的合成方法 |
CN109762022B (zh) * | 2019-02-15 | 2021-05-07 | 北京工商大学 | 一种磷腈/次磷酸盐双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78624B (zh) * | 2022-01-22 | 2024-07-02 | 兰州瑞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乙基次膦酸铝的调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0583A (zh) * | 1997-11-28 | 2001-01-17 | 科莱恩有限公司 | 制备二烷基次膦酸的盐的方法 |
CN1660857A (zh) * | 2003-12-19 | 2005-08-31 | 科莱恩有限公司 | 二烷基次膦酸盐 |
US20070213563A1 (en) * | 2006-03-07 | 2007-09-13 |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 Mixtures composed of monocarboxy-functionalized dialkylphosphinic acid salts, their use u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
-
2012
- 2012-09-19 CN CN201210348571.5A patent/CN1030870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0583A (zh) * | 1997-11-28 | 2001-01-17 | 科莱恩有限公司 | 制备二烷基次膦酸的盐的方法 |
CN1660857A (zh) * | 2003-12-19 | 2005-08-31 | 科莱恩有限公司 | 二烷基次膦酸盐 |
US20070213563A1 (en) * | 2006-03-07 | 2007-09-13 |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 Mixtures composed of monocarboxy-functionalized dialkylphosphinic acid salts, their use u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87097A (zh)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73575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73574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 |
CN103172670B (zh) |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72669B (zh) |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87098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72668A (zh) | 一种单烷基/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87097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71142B (zh) | 一种用于聚合物的添加剂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成的阻燃热塑性聚合物模塑材料 | |
CN103073577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73576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 |
JP4405077B2 (ja) | ジアルキルホスフィン酸塩の製造方法 | |
CN1142167C (zh) | 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 |
JP4926399B2 (ja) | ジアルキルホスフィン酸塩の製造方法 | |
CN102718798B (zh) | 二烷基次膦酸盐、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 |
EP3508489B1 (en) |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ylphosphanes | |
JP2001002686A (ja) | ジアルキルホスフィン酸及びそれの塩の製造方法 | |
CN102177165A (zh) | 用于制备单氨基官能化的二烷基次膦酸、其盐或酯的方法和它们的用途 | |
CN102186867A (zh) | 借助丙烯腈类制备单氨基官能化的二烷基次膦酸、二烷基次膦酸酯和二烷基次膦酸盐的方法和它们的用途 | |
CN102050835B (zh)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 |
US6600068B2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ethanebis(methylphosphinic) acid | |
CN105646938B (zh) | 一种用于聚合物的添加剂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成的阻燃热塑性聚合物模塑材料 | |
CN103804412B (zh) | 一种高品位超细颗粒二乙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 | |
CN104119377A (zh) | 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工艺及产品 | |
CN103739624B (zh) | 二乙基次膦酸铝的合成方法 | |
CN103965240A (zh) | 一种单烷基次膦酸和非对称二烷基次膦酸的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