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52038B -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038B
CN103052038B CN201310001369.XA CN201310001369A CN103052038B CN 103052038 B CN103052038 B CN 103052038B CN 201310001369 A CN201310001369 A CN 201310001369A CN 103052038 B CN103052038 B CN 103052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lling
base station
group call
context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13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038A (zh
Inventor
周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te Gunda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013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20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2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038A/zh
Priority to US14/758,479 priority patent/US20150341494A1/en
Priority to EP13870196.6A priority patent/EP2928220B1/en
Priority to JP2015551103A priority patent/JP6093037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3/083419 priority patent/WO201410639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04M3/465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ly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在集群演进移动核心网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和集群EPC。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基站与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集群通信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背景技术
数字集群通信作为一种专用移动通信调度系统,具有信道共享和动态分配等技术特点,可为多个部门、单位等集团用户提供专用指挥调度等通信服务。随着宽带移动通信的发展,尤其是第四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也提出了宽带化、视频化、高速化、平滑演进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基于LTE技术的集群通信是当前数字集群系统发展的方向。
集群通信中最主要的是组呼会话的建立,而LTE技术的会话建立是基于组呼上下文的建立,因此基于LTE技术的集群通信系统最主要是的进行组呼上下文的建立。由于集群通信采取的是半双工通信,且同一个会话可以接入多个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因此用户可以分为话权用户和非话权用户,话权用户通过UE向网络传递组呼业务数据,然后网络将组呼业务数据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给其他非话权用户。由于话权用户需要和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Node B)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因此话权用户的会话连接将基于LTE协议,而非话权用户因不需要与eNB建立RRC连接。目前,在基于LTE技术的集群通信系统中,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技术方案能够支持基站与集群网络(由话权用户和非话权用户组成的集群网络)之间的组呼上下文的建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能够实现在基于LTE技术的集群通信系统中基站与集群网络之间的组呼上下文的建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集群演进移动核心网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优选地,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话权UE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站和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
优选地,所述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集群EPC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优选地,所述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集群EPC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
第二基站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
第二基站覆盖区域内的非话权UE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第二基站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相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或者,所述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包括:
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
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优选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的组呼上下文内容有:组呼ID、组呼模式、组呼汇聚最大传输比特率、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组呼安全能力和组呼安全密钥;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层地址、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TP隧道ID、业务承载类型和非接入层NAS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组呼ID和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传输层地址、GTP隧道ID。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失败原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和集群EPC,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话权UE所在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非话权UE所在的基站;
所述集群EPC,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还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UE,所述UE包括话权UE和非话权UE;其中:
所述话权UE,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站和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群EPC,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优选地,所述集群EPC,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在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
所述非话权UE,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所述集群EPC,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并在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一种集群EPC,集群EPC包括:第一组呼模块和第二组呼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组呼模块,用于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第二组呼模块,用于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优选地,所述集群EPC还包括第一RRC模块,用于与所述话权UE建立RRC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的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呼模块或第二组呼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分为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和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三组呼模块,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四组呼模块,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二RRC模块,用于与所述话权UE建立RRC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四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所述集群EPC发送的组呼寻呼消息;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非话权UE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集群EPC发送组呼寻呼响应消息;还用于在所述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三组呼模块或第四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所述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通过集群EPC在话权UE与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第一基站为话权UE所属的基站;通过集群EPC在非话权UE与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第二基站为非话权UE所属的基站,以此实现基站与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群EPC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发明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主要思想是:在集群演进移动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从而实现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组呼上下文的建立。
一般情况下,话权UE只有一个,那么其所在的第一基站只有一个,第一基站所提供的服务的UE中也可能存在非话权UE;由于多个非话权UE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基站,那么第二基站可能有多个。
在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话权UE首先需要分别与第一基站和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
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集群EPC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基站;同时,集群EPC还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第二基站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组呼寻呼消息;第二基站覆盖区域内的非话权UE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第二基站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相应的第二基站发送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流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包括步骤A1至A4),一是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包括步骤B1至B8)。在进行组呼上下文建立之前,话权UE需要分别与第一基站以及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此处实现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流程包括:
A1、在话权UE与第一基站以及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的同时,集群EPC发起组呼上下文的建立,向第一基站发送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在话权UE与第一基站以及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时,集群EPC可获知话权UE所在的基站、即第一基站。
其中,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由集群EPC生成,携带的组呼上下文内容有:组呼ID、组呼模式、组呼汇聚最大传输比特率、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组呼安全能力和组呼安全密钥等。其中,组呼ID指本次集群呼叫的编号,用来唯一标识某个群组;组呼模式为本次集群呼叫的类型,为1对1或1对多。
其中,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包括如下内容: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层地址、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TP,General Data Transfer Platform)隧道ID、业务承载类型和非接入层(NAS,Non-Access Stratum)数据包等。其中,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为无线承载的编号,唯一标识某个无线承载;业务承载类型用来标识本次业务的类型,例如:数据、声音、视频、音视频、图片等。
A2、第一基站接收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还需根据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由于组呼业务的类型(通过业务承载类型指示)有多种,如数据、声音、视频、音视频、图片等,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建立相应的承载,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承载通过上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指示。
A3、第一基站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话权UE和第一基站下的其他非话权UE接收组呼配置消息并进行相应的组呼配置。
A4、第一基站广播组呼配置消息的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其中包括:组呼ID和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该组呼ID与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组呼ID相同。
对于该集群组呼业务,由于可能建立了多种业务类型对应的承载,那么就存在这些承载建立成功或失败的结果,相应的,在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需要携带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
其中,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包括如下内容: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传输层地址、GTP隧道ID。
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列表包括如下内容: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失败原因。
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流程包括:
B1、在话权UE与第一基站以及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的同时,集群EPC根据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组呼ID向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根据该组呼ID集群EPC可以获知对应的群组,集群EPC所在的系统中记录了该群组的信息,该步骤中关注的是其中包括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B2、第二基站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该组呼寻呼消息。
B3、第二基站覆盖区域内的非话权UE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B4、第二基站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B5、对于向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的第二基站,集群EPC向其发送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该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与步骤A1中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组呼上下文内容相同,且组呼上下文内容中各个参数的值也相同。
B6、第二基站接收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还需根据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由于组呼业务的类型(通过业务承载类型指示)有多种,如数据、声音、视频、音视频、图片等,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建立相应的承载,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承载通过上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指示。
B7、第二基站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非话权UE接收组呼配置消息进行相应的组呼配置。
B8、第二基站广播组呼配置消息的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其中包括:组呼ID和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
对于该集群组呼业务,由于可能建立了多种服务类型对应的承载,那么就存在这些承载建立成功或失败的结果,相应的,在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中需要携带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
其中,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包括如下内容: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传输层地址、GTP隧道ID。
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列表包括如下内容: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失败原因。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基站和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基站10和集群EPC 20,其中:
基站10包括第一基站11和第二基站12;第一基站11为话权UE所属的基站;第二基站12为非话权UE所属的基站;
集群EPC 20,用于与第一基站11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还用于与第二基站12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该系统还包括UE 30,分为话权UE 31和非话权UE 32;其中:话权UE 31,用于分别与第一基站11和集群EPC 20之间建立RRC连接。
集群EPC 20,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基站11。
集群EPC 20,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第二基站12发送组呼寻呼消息;
第二基站12,还用于在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组呼寻呼消息;
非话权UE 32,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第二基站12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第二基站12,还用于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 20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集群EPC 20,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第二基站12发送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基站11或第二基站12,还用于接收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并在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 20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了在基站与集群网络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群EPC,用于实现和基站之间组呼上下文的建立,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组呼模块211和第二组呼模块221,其中:
第一组呼模块211,用于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第二组呼模块221,用于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集群EPC还包括第一RRC模块231,用于与话权UE建立RRC连接。
第一组呼模块211,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第二组呼模块221,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的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二基站。
第一组呼模块211或第二组呼模块221,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4所示,基站分为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11和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12;
第一基站11包括第三组呼模块111,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第二基站12包括第四组呼模块121,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第一基站11还包括第二RRC模块112,用于与话权UE建立RRC连接。
第三组呼模块111,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第四组呼模块121,还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集群EPC发送的组呼寻呼消息;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第二基站12的覆盖区域内广播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非话权UE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发送组呼寻呼响应消息;还用于在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第三组呼模块111或第四组呼模块121,还用于在接收到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集群演进移动核心网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
其中,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所述话权UE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站和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
所述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集群EPC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第二基站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第二基站覆盖区域内的非话权UE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第二基站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相应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集群EPC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集群EPC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或者,所述在集群EPC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组呼上下文,包括:
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
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的组呼上下文内容有:组呼ID、组呼模式、组呼汇聚最大传输比特率、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组呼安全能力和组呼安全密钥;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服务质量参数、传输层地址、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TP隧道ID、业务承载类型和非接入层NAS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组呼ID和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和/或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的列表;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传输层地址、GTP隧道ID;
所述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失败列表包括:组呼无线接入承载ID、失败原因。
6.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集群EPC、话权UE和非话权UE,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话权UE所在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非话权UE所在的基站;
所述集群EPC,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还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话权UE,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站和集群EPC之间建立RRC连接;
所述集群EPC,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在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自身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
所述非话权UE,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基站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还用于接收到第一条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集群EPC返回组呼寻呼响应消息;
所述集群EPC,还用于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群EPC,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建立组呼上下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并在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完成组呼上下文建立。
9.一种集群EPC,其特征在于,集群EPC包括:第一组呼模块、第二组呼模块及第一RRC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组呼模块,用于与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第二组呼模块,用于与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第一RRC模块,用于与所述话权UE建立RRC连接;
所述第二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根据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的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集群EP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将生成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集群EP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呼模块或第二组呼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返回的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分为话权UE所在的第一基站和非话权UE所在的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第三组呼模块,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所述第二基站包括第四组呼模块,用于与集群EPC建立组呼上下文;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第二RRC模块,用于与所述话权UE建立RRC连接;
所述第四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所述集群EPC发送的组呼寻呼消息;收到组呼寻呼消息后,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广播所述组呼寻呼消息;并在接收到非话权UE返回的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向所述集群EPC发送组呼寻呼响应消息;还用于在所述集群EPC接收到组呼寻呼响应消息后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所述RRC连接建立的同时,接收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组呼模块或第四组呼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集群EPC发送的组呼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同时建立相应的组呼无线接入承载;完成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的建立后,通过集群组呼业务信道资源广播组呼配置消息,同时向所述集群EPC返回组呼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CN201310001369.XA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Active CN103052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369.XA CN10305203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US14/758,479 US20150341494A1 (en) 2013-01-04 2013-09-12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luster EPC for establishing group call context
EP13870196.6A EP2928220B1 (en) 2013-01-04 2013-09-12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luster epc for establishing group call context
JP2015551103A JP6093037B2 (ja) 2013-01-04 2013-09-12 グループコールコンテキストを確立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クラスタepc
PCT/CN2013/083419 WO2014106394A1 (zh) 2013-01-04 2013-09-12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1369.XA CN10305203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038A CN103052038A (zh) 2013-04-17
CN103052038B true CN103052038B (zh) 2015-08-12

Family

ID=4806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369.XA Active CN103052038B (zh) 2013-01-04 2013-01-04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1494A1 (zh)
EP (1) EP2928220B1 (zh)
JP (1) JP6093037B2 (zh)
CN (1) CN103052038B (zh)
WO (1) WO20141063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038B (zh) * 2013-01-04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CN104244187A (zh) * 2013-06-07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宽带集群系统中迟后接入、重建立或切换的方法及基站
RU2643451C2 (ru) 2013-08-27 2018-02-01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иртуализации функции мобильной сети
EP3852413A1 (en) 2013-11-01 2021-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Key processing method in dual connectivity mode and device
JP6535090B2 (ja) * 2014-10-16 2019-06-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二重接続でのe−rabスイッチ問題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170081218A (ko) * 2015-01-17 2017-07-1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호 확립 방법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사용자 장비
US10284455B2 (en) 2015-06-15 2019-05-07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cluster terminal to feed back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729548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组呼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6454758A (zh) * 2016-12-05 2017-02-22 山东闻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故障弱化集群通信中的组呼建立方法及系统
US10314061B1 (en) * 2017-10-05 2019-06-0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group call using a data bearer
CN109788445B (zh) * 2017-11-10 2021-08-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业务建立方法、基站、eMME和系统
CN108848568B (zh) * 2018-05-30 2021-01-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组呼上下文建立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204042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核心网络和宽窄带融合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13556686B (zh) * 2020-04-02 2022-07-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B-TrunC集群业务的EPS承载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364A (zh) * 2009-07-27 2009-12-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业务实现方法
CN101986725A (zh) * 2009-07-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码分多址集群系统的同pn小区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137337A (zh) * 2010-01-27 2011-07-2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快速建立组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1555A (ja) * 1993-04-20 1994-11-04 Nec Commun Syst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グループ通信方式
US7386000B2 (en) * 2001-04-17 2008-06-10 Nokia Corporation Packet mode speech communication
US20050265350A1 (en) * 2004-05-28 2005-12-01 Murali Narasimha Concurrent packet data session set-up f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US7289816B2 (en) * 2004-11-23 2007-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SD-facilitated call setup for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CN101938847A (zh) * 2009-06-3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业务承载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1113481A1 (en) * 2010-03-16 2011-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US9654265B2 (en) * 2010-04-08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154096A1 (en) * 2011-05-10 201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neighbor cell relations in a cellular network
KR20140073549A (ko) * 2011-09-30 2014-06-16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관리형 원격 접근을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2547595B (zh) * 2012-02-07 2014-1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组呼会话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52038B (zh) * 2013-01-04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CN103052034B (zh) * 2013-01-07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中实现集群组呼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364A (zh) * 2009-07-27 2009-12-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业务实现方法
CN101986725A (zh) * 2009-07-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码分多址集群系统的同pn小区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137337A (zh) * 2010-01-27 2011-07-2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快速建立组呼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3037B2 (ja) 2017-03-08
EP2928220A1 (en) 2015-10-07
WO2014106394A1 (zh) 2014-07-10
EP2928220B1 (en) 2019-05-15
EP2928220A4 (en) 2015-12-16
JP2016504878A (ja) 2016-02-12
CN103052038A (zh) 2013-04-17
US20150341494A1 (en)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038B (zh)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EP2830337B1 (en)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CN110351670B (zh) 集群通信系统、集群服务器、通信装置以及介质
CN102469415B (zh) 基于lte技术的集群系统中点对多点呼叫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796173B (zh) 基于lte的宽带集群系统的话权抢占实现方法
CN102457825A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3170650A1 (zh) 一种集群业务实现系统及装置
WO201905707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839B (zh) 一种宽带集群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3796172A (zh) 基于lte的宽带集群系统的话权申请实现方法
CN102984816A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106396A1 (zh) 集群登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46874B (zh) 一种通话管理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282905B (zh) 一种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24682A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半双工单呼业务的方法
CN103096262A (zh) 在长期演进系统中实现集群单呼会话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4283602A (zh)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52034B (zh) 一种长期演进中实现集群组呼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458373B (zh) 一种集群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08286B (zh) 基于eMBMS集群系统用户迟后接入方法、网元和终端
CN103813413A (zh) 基于本地交换来改善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与基站
CN109327810B (zh) 一种基于lte宽带集群通信的地铁pis业务组播方法和装置
CN103796168B (zh) 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演进的节点b及终端
WO2016134543A1 (zh)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汇聚终端和接入终端
CN101502142B (zh) 一种在集群通信中的语音报文格式及其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801-6, 8 / F, building 52, 2 Jingyuan Nor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TE Gunda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