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07083A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7083A
CN103007083A CN2012105654722A CN201210565472A CN103007083A CN 103007083 A CN103007083 A CN 103007083A CN 2012105654722 A CN2012105654722 A CN 2012105654722A CN 201210565472 A CN201210565472 A CN 201210565472A CN 103007083 A CN103007083 A CN 103007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gout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54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5654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7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包含白茅根、山楂、含羞草、丹参、黄芪、杜仲和绿茶叶。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乃针对痛风病因及其发病机理而设计,坚持服用可彻底根治病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高。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为绿色无毒中草药,其剂量经反复试验论证,无毒副作用,更具便于收集及服用、费用低廉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人体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因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以钠盐的形式(痛风石)沉积于肾脏、关节等部位,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患者通常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目前西医对痛风的治疗主要是在病发期间吃秋水仙碱加止痛药以求迅速解除疼痛,间歇期则服用别嘌呤等药物降低尿酸,预防在此发作。但以上药物均无法根治痛风,若停止服药将出现强烈的反弹。同时上述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尤其秋水仙碱为剧毒,极易诱发骨髓移植、肝肾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痛风效果彻底、无毒副作用,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包含白茅根、山楂、含羞草、丹参、黄芪、杜仲和绿茶叶;
上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进一步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白茅根20~40份、山楂30~50份、含羞草10~30份、丹参30~50份、黄芪20~40份、杜仲10~30份和绿茶叶1~10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进一步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白茅根30份、山楂40份、含羞草20份、丹参40份、黄芪30份、杜仲20份和绿茶叶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还可以包含葛根,葛根的用量为40~60份,其用量优选为50份葛根。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份的具体药性如下所示:
白茅根:味甘、性寒,通关窍、利小便、淸血热,善治热性病引起的吐血. 鼻血、尿血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消化肉积的作用。能治肉食积滞不消、脘部胀痛、男子疝气睾丸肿痛, 又能散瘀血, 使疮疹迅速外透。
含羞草:有清热利尿、 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敛等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能破瘀血积聚,有生新血、去恶血的功效。此外, 还能凉血消肿, 清心除烦, 可治痈肿疮毒。
黄芪: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 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气虚能使肌表不固, 可引起汗出不止,黄芪能补气固表, 故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
杜仲:味甘微辛,有补肝肾、壮筋骨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脏虚寒。
绿茶叶:味苦、性微寒,有清热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头目眩晕、积食不消及小便不利等症。同时,绿茶叶还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能有效预防各种心血脑管疾病。
葛根:味辛甘、性平, 有发散风寒和解热生津的作用。治发热口渴、项背强、无汗怕风的外感表证和先热后寒、往来不止的温疟。 
上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中,各原料均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中药材,如各大药店销售的均可使用。
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具体使用时,可参考常规中药的熬煮方法制备成汤剂使用,如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白茅根、山楂、丹参、黄芪、杜仲和葛根按照配方用量混合置于药罐中,加四小碗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约1.5小时时,将含羞草和绿茶叶放入一起煮,再煮半个小时候,煮剩约一小碗药汁,可一次性服用或者分两次服用;将所剩全部药渣加约三小碗清水煮剩一小碗药汁,隔6个小时后顿服。含羞草和绿茶叶因为易出味,因此要晚放入。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除了可以直接熬制成汤药服用外,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操作搭配适当医学上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各种常规制剂,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合剂、汤药或泡腾片等。
中医认为,痛风乃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其病理为风寒夹湿,袭入经络,凝涩气血,经气不通,而发为风寒湿痹,气血运行不畅日甚,则痰浊瘀血痼结经络,而致关节刺痛、结节、畸形等症。
故本发明所公开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痛风发病之机理,其原料大多具有利尿驱寒、活血镇痛、解毒散瘀、清热利湿等功效。本发明被人体服用后, 能快速溶入血液循环进入人体代谢, 继而中和尿酸及缓解高尿酸血症, 可迅速溶解患处关节沉积的尿酸结晶(痛风石), 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再通过滋补肾脏、激活并调理五脏平衡及修复受损的细胞和脏器, 增强肾脏排酸功能并提高免疫力, 从而抑制尿酸生成, 使尿酸稳定在正常水平。 同时,本发明也能有效防止痛风相伴的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他并发症,最终通过患者体循环和新陈代谢, 将其所产生的痛风石及相关有害的毒素排出体外, 进一步改善和增强病灶部位的微循环, 促进和恢复受损关节的功能, 实现康复。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效彻底、无毒副作用,可用于制备用于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能快速缓解痛风症状,临床表明服用本发明3—5天后,即可缓解病变部位僵硬、红肿、灼热等症状;服用本发明30-60天,即可将尿酸回落至正常值;坚持服用本发明60-90天,可将尿酸及其盐结晶等毒素排出体外,实现净化血液、修复受损关节的功效,达到痊愈;
2.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乃针对痛风病因及其发病机理而设计,坚持服用可彻底根治病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高,不复发;
3.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为绿色无毒中草药,其剂量经反复试验论证,无毒副作用,更具便于收集及服用、费用低廉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赵某,中学教师,患痛风10年,病症表现为下肢关节肿胀,膝关节无力,四肢多处生有痛风石,曾做左脚大拇指截肢,并患高血脂症。多年求医仍未治愈,医药花销为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后以本发明治疗,取白茅根20g、山楂30g、丹参30g、黄芪20g和杜仲20g混合置于药罐中,加四小碗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约1.5小时时,将15 g含羞草和5 g绿茶叶放入一起煮,再煮半个小时候,煮剩约一小碗药汁,可一次性服用或者分两次服用;将所剩全部药渣加约三小碗清水煮剩一小碗药汁,隔6个小时后顿服。
服用上述汤剂5天后,下肢肿胀缓解;服用40天后,患者关节肿胀消退,运动能力恢复正常,尿酸值、血脂降至正常水平,尿酸石出现溶解;服用90天后,四肢尿酸石完全排出,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此后患者持续服用上述汤剂3个月,停药后病症再无复发。
实施例2
王某,企业行政人员,常年出门应酬,五年前下肢关节出现严重肿胀,经确诊为痛风,尿酸值偏高。发病时脚趾关节僵痛、红肿、皮肤温度增高,无法行走,夜间睡眠常被病痛打断,对其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取白茅根30g、山楂40g、丹参40g、黄芪30g、杜仲20g和葛根50g混合置于药罐中,加四小碗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约1.5小时时,将20g含羞草和5g绿茶叶放入一起煮,再煮半个小时候,煮剩约一小碗药汁,可一次性服用或者分两次服用;将所剩全部药渣加约三小碗清水煮剩一小碗药汁,隔6个小时后顿服。
服用上述汤剂3日后,趾关节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灼热感消失,生活、工作恢复正常;服药30日后,尿酸值回落,趾关节彻底消肿;此后患者持续服用上述丸剂90天,停药后病症再无复发。
由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痛风效果明显,且可实现痛风的根治,无毒副作用。

Claims (7)

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包含白茅根、山楂、含羞草、丹参、黄芪、杜仲和绿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白茅根20~40份、山楂30~50份、含羞草10~30份、丹参30~50份、黄芪20~40份、杜仲10~30份和绿茶叶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白茅根30份、山楂40份、含羞草20份、丹参40份、黄芪30份、杜仲20份和绿茶叶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还包含葛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中葛根的重量份数为40~6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中葛根的重量份数为5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项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与适当的辅料制备成的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合剂、汤药或泡腾片。
CN2012105654722A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3007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54722A CN103007083A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54722A CN103007083A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083A true CN103007083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5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54722A Pending CN103007083A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70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7990A (zh) * 2014-07-31 2015-09-09 覃书成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605A (zh) * 2008-08-15 2009-01-21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37061A (zh) * 2010-06-23 2010-09-2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山楂叶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
CN102526263A (zh) * 2011-12-20 2012-07-04 瑞坝(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植物保健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605A (zh) * 2008-08-15 2009-01-21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37061A (zh) * 2010-06-23 2010-09-2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山楂叶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
CN102526263A (zh) * 2011-12-20 2012-07-04 瑞坝(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植物保健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7990A (zh) * 2014-07-31 2015-09-09 覃书成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膳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6100B (zh) 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8837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797A (zh)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药物
CN104758762A (zh) 一种治疗肺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8131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857856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
CN101745047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919960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487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00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
CN104771657A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71509A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45078A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8853390A (zh) 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08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935214B (zh)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6267098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471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13881A (zh) 一种降血脂保健泡袋茶
CN102895543B (zh)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排毒汤剂
CN103721028B (zh)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366591B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草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789A (zh) 一种治疗湿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406872A (zh)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2218131A (zh) 一种生肌接骨外用中草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