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720B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01720B CN103001720B CN201210453947.9A CN201210453947A CN103001720B CN 103001720 B CN103001720 B CN 103001720B CN 201210453947 A CN201210453947 A CN 201210453947A CN 103001720 B CN103001720 B CN 1030017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link
- master
- time
- main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41—Change of the master or reference, e.g. take-over or failure of the mas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若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则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异常情况造成的时间同步失败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间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IP化是未来网络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太网以其优越的性价比、广泛的应用及产品支持,成为以IP为基础的承载网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部署电信级以太网时,设备的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是要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在通信网络中,不同的业务对时间同步有着不同的要求,如计费系统、通信网管系统、七号信令等业务通常要求在毫秒级时间同步。其中,最严格的需求来源于移动网络业务,而且,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业务对网络的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以太网中实现对时间同步信号的传送,目前较成熟的一类技术是基于分组包的同步技术,如基于IEEE 1588V2协议(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简称PTP)实现的时间同步技术。
基于IEEE 1588V2协议实现的时间同步技术通常可以达到亚微秒级甚至纳秒级的时间精度。如图1所示,需要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互相发送IEEE 1588V2协议报文,在报文中分别携带时间信息,在从设备侧,根据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中的时间信息,可以计算出从设备与主设备的时间偏移Time offset对从设备的时间进行修正,实现时间同步。图1(a)为IEEE1588V2协议基于E2E同步机制的一组报文以及时间同步流程;图1(b)为IEEE1588V2协议基于P2P同步机制的一组报文以及时间同步流程。
基于IEEE 1588V2协议实现的时间同步技术的可靠性较低,如果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出现拥塞、链路异常等异常情况造成协议报文丢包时,造成一组协议报文中不完整序列,将会导致时间同步失败。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异常情况造成的时间同步失败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包括: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若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则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装置,位于从设备上,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同步单元,用于在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时,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链路备份和主设备备份,使得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下进行链路切换,使得时间同步不受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异常情况造成的时间同步失败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IEEE 1588V2协议的一组报文以及时间同步流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方案的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方案的另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备用主设备方案的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备用主设备方案的另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平滑切换方案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平滑切换方案从设备对时间进行修正的一个优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以外部时钟源是GPS设备、基于STP生成树协议建立以太网环为例进行阐述,外部时钟源是1588时钟源等其它设备时,或者基于ZESR等其它以太环网技术建立以太网环时,对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设备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EEE 1588V2协议实现的时间同步方法,构造一种可以通过以太网数据交换网络实现精确时间同步的通信系统,通过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配置备用主设备、从设备平滑切换时间同步的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等方法来提高时间同步技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时间同步的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包括:
S1: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S2:若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则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链路备份和主设备备份可以在异常情况下进行链路切换,使得时间同步不受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异常情况造成的时间同步失败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实现方案,其包括但不限于:1)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可以避免因链路异常导致的时间同步失败;2)配置备用主设备,由于设置了从设备平滑切换时间同步的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可以避免因拥塞、链路异常等导致的时间同步失败,在该实现方案中,由于设置了备用主设备,因此还可以主动选择时钟等级较高的时间源进行时间同步,提高时间同步技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时间同步的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上述各个实现方案。
1)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使用生成树协议或以太环网技术创建以太网环。在以太网环中,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存在至少2条链路,从设备选择其中1条主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实现时间同步。当主用链路异常时,从设备选择另外1条备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保证时间同步不间断。在切换前后,主设备为同一台设备、同一个时钟源,时间同步无抖动。
2)在组网中配置备用主设备,从设备平滑切换时间同步的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在组网中同时存在1台主设备和至少1台备用主设备,它们是同源时钟设备,同时与从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从设备选择主设备作为基于IEEE 1588V2协议实现的时间同步源。当从设备发生拥塞时,或者与主设备之间链路异常,或者当主设备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恶化时,或者发生其它异常情况导致从设备无法与主设备时间同步时,从设备选择与另外1台备用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保证时间同步不间断。在切换前后,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为不同设备、同一个时钟源,保证时间同步抖动范围较小。
在前述切换过程后,从设备计算与主设备的时间偏移并对从设备的时间进行修正时,对比切换前从设备与原主设备的时间偏移,计算两个时间偏移的差值,若差值超过从设备与原主设备的时间偏移(或其若干倍数),则从设备对时间进行修正时,仅修正从设备与新主设备的时间偏移的一半(或不超过1倍的若干倍数),减小切换前后从设备的时间同步修正值的抖动。
下面将进一步结合附图描述上述各个实现方案。
图2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方案概况图。图3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所示的系统组网中,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存在3条链路,实现链路备份。基于STP生成树协议(或其它环网保护技术)进行网络管理,但并不阻塞基于IEEE 1588V2协议的报文交互和时间同步。3条链路中每条链路都实现从设备和主设备的时间同步,从设备指定1条链路作为主用链路,其它链路作为备用链路。从设备选择主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并将使用备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IEEE 1588V2协议报文交互和协议计算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
当主用链路异常时,从设备根据数据库中保存的协议计算数据选择第一备用链路或者第二备用链路作为新的主用链路,保证时间同步不间断。原主用链路在链路恢复后和其它备用链路作为备用链路。从设备选择新的主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并将使用备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IEEE 1588V2协议报文交互和协议计算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在链路切换前后,主设备为同一台设备、同一个时钟源,时间同步无抖动。
图4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配置备用主设备方案概况图。图5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配置备用主设备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5所示的系统组网中,配置一台主设备和2台备用主设备。它们都以GPS作为上游时钟源实现时钟同步,是同源时钟设备,同时与从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从设备与主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为主用链路,与第一备用主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为第一备用链路,与第二备用主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为第二备用链路。
正常情况下,从设备与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每条链路都实现IEEE 1588V2协议报文的交互和协议计算,从设备指定与主设备连接的链路作为主用链路,其它链路作为备用链路。从设备选择主用链路与主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并将使用备用链路与备用主设备进行IEEE1588V2协议报文交互和协议计算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
表1为导致从设备链路切换的原因列表。
当表1所述的异常情况中编号为1、2或者3的故障发生时,从设备根据数据库中保存的协议计算数据选择第一备用链路或者第二备用链路作为新的主用链路,保证时间同步不间断。原主用链路在链路恢复后和其它备用链路作为备用链路。使用新的主用链路与从设备连接的备用主设备作为新的主设备,原主设备在链路恢复后和其它备用主设备作为备用主设备。从设备选择新的主用链路与新的主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并将使用备用链路与备用主设备进行IEEE 1588V2协议报文交互和协议计算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
在链路切换前后,主设备发生了切换,由于原主设备和新主设备都以GPS作为上游时钟源实现时钟同步,是同源时钟设备,时间同步抖动范围较小。
遵照IEEE 1588V2协议,从设备通过3条链路从主设备、第一备用主设备、第二备用主设备分别接收Announce消息,从中解析grandmasterClockQuality域,即为主设备、第一备用主设备、第二备用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从设备从多个时间同步源获得时钟等级参数并记录在数据库。
图6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平滑切换方案状态图:
1)从设备首次检测不到主设备的时钟等级,或者检测到主设备的时钟等级不是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的时钟等级的最高等级时,由idle状态切换到detect状态;
2)从设备连续若干个时间周期内,检测不到主设备的时钟等级,或者检测到主设备的时钟等级不是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的时钟等级的最高等级时,由detect状态切换到vote状态;
3)从设备根据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的时钟等级选举出最高等级的时钟源设备作为新主设备后,由vote状态切换到switch状态;
4)从设备与新主设备进行IEEE 1588V2协议报文的交互并实现时间同步后,更新数据库中时钟源的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状态,由switch状态切换到idle状态;
5)从设备检测到主设备的时钟等级是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的时钟等级的最高等级时,由detect状态切换回到idle状态。
当表1所示的异常情况中编号为4的状态变化发生时,从设备按照图6所示进行状态变化。
图7为本发明实现方案所述平滑切换方案从设备对时间进行修正的,按照图5所示实施方案的组网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曲线图。在图5所示实施方案中,当图6所示的状态变化路径4发生时,按照图7所示:
1)从设备与原主设备进行时间同步,通过报文序列号为100的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为T1,从设备对时间进行修正,修正的时间偏移为T1;
2)从设备检测到时间源由主设备切换到备用主设备后,与新主设备进行IEEE1588V2协议报文的交互,进行时间同步,通过报文序列号为20的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为T2;
3)由于新主设备与原主设备为不同设备,T2可能相对于T1较大。若差值ΔT=T2-T1>k·T1(0<k≤1),则从设备对时间偏移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间偏移为T2=k·T1(0<k≤1),以减小切换前后从设备的时间同步修正值的抖动。遗留时间误差通过报文序列号为21的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T3进行修正;
4)同理,若某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Tm与上一次时间偏移Tm-1的差值ΔT=Tm-Tm-1>k·Tm-1(0<k≤1),则从设备对时间偏移Tm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间偏移Tm=k·Tm-1(0<k≤1),遗留时间误差通过下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Tm+1进行修正;
5)直到某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Tn与上一次时间偏移Tn-1的差值ΔT=Tn-Tn-1≤k·Tn-1(0<k≤1)时,则停止对从设备的时间偏移Tn进行修正,实现从设备与新主设备时间同步;
6)由于原主设备和新主设备都以GPS作为上游时钟源实现时钟同步,是同源时钟设备,切换前后从设备计算出与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m和Tm-1的值通常在亚微秒级甚至纳秒级的时间精度和范围内,若某一组IEEE 1588V2协议报文计算出时间偏移Tm的绝对值小于精度允许的某个时间范围,则对从设备按照Tm修正时间,实现从设备与新主设备时间同步,不再遗留时间误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装置,位于从设备上,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同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同步单元,用于在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时,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链路备份和主设备备份可以在异常情况下进行链路切换,使得时间同步不受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异常情况造成的时间同步失败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实现方案,其包括但不限于:1)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可以避免因链路异常导致的时间同步失败;2)配置备用主设备,由于设置了从设备平滑切换时间同步的主设备和备用主设备,可以避免因拥塞、链路异常等导致的时间同步失败,在该实现方案中,由于设置了备用主设备,因此还可以主动选择时钟等级较高的时间源进行时间同步,提高时间同步技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时间同步的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上述各个实现方案。
1)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链路备份
优选的,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切换前后所述主设备为同一设备且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第一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子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一条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与所述主设备建立至少两条所述备用链路。
2)配置备用主设备
优选的,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二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备用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主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为不同设备、但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第二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进一步,上述时间同步装置还包括: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之前,同时与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用主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以分别得到所述主用链路和所述备用链路。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切换子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一个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备用主设备中的每一个建立一条所述备用链路。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以获得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2;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偏移T2与预先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1进行比较;修正模块,用于在差值ΔT=T2-T1>k·T1(0<k≤1)时,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间偏移为T2=k·T1。
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之后,执行以下步骤,直到ΔT=Tn-Tn-1≤k·Tn-1,其中,Tn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n-1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1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每隔预定时间获得一次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若ΔT=Tn-Tn-1>k·Tn-1,则Tn=k·Tn-1(0<k≤1)。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能检测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是否为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从设备检测不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出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不为所述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时,检测出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在此基础上,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三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所述数据库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对应的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第三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若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则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其中,当所述从设备使用的所述备用链路为所述从设备与备用主设备之间的备用链路,且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用主设备为不同设备时,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以获得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2;
所述从设备将所述时间偏移T2与预先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1进行比较;
若差值ΔT=T2-T1>k·T1,0<k≤1,则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间偏移为T2=k·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切换前后所述主设备为同一设备且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
所述从设备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一条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与所述主设备建立一条所述主用链路和至少一条所述备用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备用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主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为不同设备、但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
所述从设备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之前,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同时与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用主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以分别得到所述主用链路和所述备用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备用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一个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与所述主设备建立一条所述主用链路,并与至少一个所述备用主设备建立至少一条所述备用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之后,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直到ΔT=Tn-Tn-1≤k·Tn-1,0<k≤1,其中,Tn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n-1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1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
所述从设备每隔预定时间获得一次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
若ΔT=Tn-Tn-1>k*Tn-1,则Tn=k·Tn-1,0<k≤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设备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判断是否能检测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是否为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
若所述从设备检测不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出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不为所述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则所述从设备检测出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所述从设备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从设备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所述数据库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对应的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
所述从设备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9.一种时间同步装置,位于从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同步单元,用于在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时,使用备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协议报文的交互以获得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2;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偏移T2与预先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1进行比较;
修正模块,用于在差值ΔT=T2-T1>k·T1时,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间偏移为T2=k·T1,0<k≤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切换前后所述主设备为同一设备且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
第一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子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一条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与所述主设备建立一条所述主用链路和至少一条所述备用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备用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主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为不同设备、但具有同一个用于所述时间同步的时钟源;
第二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之前,同时与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用主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以分别得到所述主用链路和所述备用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切换子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一个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其中,所述从设备预先与所述主设备建立一条所述主用链路,并与至少一个所述备用主设备建立至少一条所述备用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时间偏移T2进行修正之后,执行以下步骤,直到ΔT=Tn-Tn-1≤k·Tn-1,其中,Tn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Tn-1表示所述从设备第n-1次获得的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
每隔预定时间获得一次所述从设备与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时间偏移;
若ΔT=Tn-Tn-1>k·Tn-1,则Tn=k·Tn-1,0<k≤1。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能检测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是否为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从设备检测不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的时钟等级,或者,判断出检测到的所述主设备的时钟源不为所述数据库中所有时钟源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时,检测出无法通过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主用链路进行时间同步;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第三切换模块,用于从所述主用链路切换到所述从设备与所述数据库中时钟等级最高的时钟源对应的所述备用主设备之间的所述备用链路;
第三同步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备用链路与所述备用主设备进行所述时间同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3947.9A CN103001720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KR1020157015677A KR101641848B1 (ko) | 2012-11-12 | 2013-07-23 |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
PCT/CN2013/079848 WO2013182161A1 (zh) | 2012-11-12 | 2013-07-23 |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JP2015540993A JP6125652B2 (ja) | 2012-11-12 | 2013-07-23 | 時間同期方法及び装置 |
US14/442,108 US10075287B2 (en) | 2012-11-12 | 2013-07-23 |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EP13800682.0A EP2908452A4 (en) | 2012-11-12 | 2013-07-23 |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3947.9A CN103001720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01720A CN103001720A (zh) | 2013-03-27 |
CN103001720B true CN103001720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4792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53947.9A Active CN103001720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75287B2 (zh) |
EP (1) | EP2908452A4 (zh) |
JP (1) | JP6125652B2 (zh) |
KR (1) | KR101641848B1 (zh) |
CN (1) | CN103001720B (zh) |
WO (1) | WO20131821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1720B (zh) | 2012-11-12 | 2017-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US9541947B2 (en) * | 2013-08-07 | 2017-01-1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Time protocol based timing system for time-of-flight instruments |
WO2015024599A1 (en) * | 2013-08-22 | 2015-0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iming references affected by a change in path delay asymmetry between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759703B2 (en) * | 2013-09-27 | 2017-09-12 | Li-Co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gas flux |
JP2017098588A (ja) * | 2014-02-20 | 2017-06-0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5323086B (zh) * | 2014-07-11 | 202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指示同步时间源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348429B2 (en) * | 2014-09-12 | 2019-07-09 | Siemens Canada Limited | Clock synchronization over redundant networks |
CN104579534B (zh) * | 2014-12-31 | 2017-10-10 |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dh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
US10303127B2 (en) | 2015-09-15 | 2019-05-28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to interface process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automation systems |
US10474119B2 (en) * | 2015-09-15 | 2019-11-12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Industrial automation packaged power solution for intelligent motor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witchgear with energy management |
JP6820586B2 (ja) | 2016-08-31 | 2021-01-27 | 株式会社メディアリンクス | 時刻同期システム |
US11277279B2 (en) * | 2016-12-12 | 2022-03-15 |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a single-port ethernet device in a media protocol ring |
US10158442B1 (en) * | 2016-12-13 | 2018-12-1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liable precision time architecture |
US10164759B1 (en) | 2016-12-13 | 2018-12-2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istributed precision time architecture |
US11209858B2 (en) | 2018-09-26 | 2021-12-28 |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 Multi-device asynchronous timing exchange for redundant clock synchronization |
JP7283069B2 (ja) * | 2018-12-17 | 2023-05-30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時刻同期経路選択装置、および、時刻同期経路選択方法 |
CN111385050B (zh) * | 2018-12-29 | 2022-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0154840A1 (en) * | 2019-01-28 | 2020-08-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lock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
CN110554731B (zh) * | 2019-08-12 | 2023-08-01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钟同步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4448548B (zh) | 2019-09-06 | 2024-1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时钟源选取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1291011B (zh) * | 2020-02-19 | 2023-10-20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文件同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US11502766B2 (en) * | 2020-04-20 | 2022-11-15 | Arista Networks, Inc. |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with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
CN111211858B (zh) * | 2020-04-22 | 2020-07-17 | 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c波段网络收发系统 |
JP7543875B2 (ja) | 2020-11-27 | 2024-09-0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制御装置、時刻情報提供方法、時刻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制御システム |
US20250119269A1 (en) | 2021-06-08 | 2025-04-10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Time synchronization devic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5900A (zh) * | 2006-05-19 | 2007-1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装置及其时间同步方法 |
CN101106442A (zh) * | 2007-08-11 | 2008-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主备板倒换的预处理方法 |
CN101873243A (zh) * | 2010-06-21 | 2010-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1588实现协同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WO2011154217A1 (en) * | 2010-06-09 | 2011-12-15 | Abb Research Ltd | Secure clock synchroniz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34318A (ja) * | 1998-02-10 | 1999-08-27 | Fujitsu Ltd | クロック再生装置 |
SE517967C2 (sv) * | 2000-03-23 | 2002-08-06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System och förfarande för klocksignalgenerering |
JP2003309887A (ja) | 2002-04-17 | 2003-10-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遠隔監視制御のための二重化通信装置および二重化通信方法 |
US7146516B2 (en) * | 2002-12-20 | 2006-12-05 | Invensys Systems, Inc. | Time synchronization schemes wherein at least one data message associates a hardware pulse with a future time |
CN101142773A (zh) * | 2005-03-18 | 2008-03-12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节点的同步方法 |
TW200743355A (en) * | 2006-05-05 | 2007-11-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Network device and time synchronizing method thereof |
KR100787974B1 (ko) * | 2006-11-16 | 2007-12-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의 멀티 중앙 처리 유닛 테스트 시스템과방법 |
CN101159533A (zh) * | 2007-11-06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中时钟链路自动保护的方法 |
US8463945B2 (en) * | 2008-06-02 | 2013-06-11 | Tttech Computer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local clock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network |
WO2010025743A1 (en) * | 2008-09-02 | 2010-03-11 |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 Kg | A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lock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1888268B (zh) | 2009-05-14 | 2013-09-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以太无源光网络实现主干光纤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EP2282427B1 (en) * | 2009-07-31 | 2015-03-0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client clock frequency with a server clock frequency |
RU2504086C1 (ru) * | 2009-11-19 | 2014-01-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сети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
JP5495323B2 (ja) * | 2010-07-16 | 2014-05-21 | Kddi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時刻同期装置 |
CN101997665B (zh) | 2010-11-17 | 2014-03-19 |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不同设备间的定时器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
US8316155B2 (en) * | 2010-12-17 | 2012-11-20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robust clock synchronization |
US20120264371A1 (en) * | 2011-04-18 | 2012-10-1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EP2777183B1 (en) * | 2011-11-11 | 2016-08-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nc interval determination |
US9516615B2 (en) * | 2011-11-18 | 2016-12-06 | Apple Inc. | Sel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tation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
CN103001720B (zh) | 2012-11-12 | 2017-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
2012
- 2012-11-12 CN CN201210453947.9A patent/CN103001720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7-23 JP JP2015540993A patent/JP61256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7-23 US US14/442,108 patent/US100752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7-23 EP EP13800682.0A patent/EP290845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7-23 KR KR1020157015677A patent/KR101641848B1/ko active Active
- 2013-07-23 WO PCT/CN2013/079848 patent/WO201318216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5900A (zh) * | 2006-05-19 | 2007-1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装置及其时间同步方法 |
CN101106442A (zh) * | 2007-08-11 | 2008-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主备板倒换的预处理方法 |
WO2011154217A1 (en) * | 2010-06-09 | 2011-12-15 | Abb Research Ltd | Secure clock synchronization |
CN101873243A (zh) * | 2010-06-21 | 2010-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1588实现协同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IEEE 1588 appli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high availability LANs;Sven Meier等;《2007 International IEEE Symposium on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ISPCS)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20071003;100-10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197719A1 (en) | 2016-07-07 |
WO2013182161A1 (zh) | 2013-12-12 |
KR101641848B1 (ko) | 2016-07-21 |
EP2908452A4 (en) | 2015-11-18 |
JP2016502790A (ja) | 2016-01-28 |
JP6125652B2 (ja) | 2017-05-10 |
EP2908452A1 (en) | 2015-08-19 |
CN103001720A (zh) | 2013-03-27 |
KR20150085019A (ko) | 2015-07-22 |
US10075287B2 (en) | 2018-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1720B (zh) |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
JP5480977B2 (ja) | 時刻同期および周波数同期のための同期トレイルを有する同期ネットワーク構成 | |
EP3291467B1 (en) | 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 |
US9525502B2 (en) | Timing over packet demarcation entity | |
CN102215101B (zh) |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设备 | |
KR101517746B1 (ko) | 투명 클럭 동기화 실패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와 관련된 보호 스킴 | |
EP2352250A1 (en) |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2802097B1 (en) |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9749073B2 (en) | Clock recovery in a packet based network | |
CN102237941A (zh) | 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 |
CN103107876A (zh) | 一种多时钟同步技术混合组网的实现方法和系统和装置 | |
CN103916950A (zh) | 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 |
CN108650050A (zh) | 一种分布式网络时钟同步方法 | |
Ouellette et al. | Using IEEE 1588 and boundary clocks for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telecom networks | |
CN108599888A (zh) | 一种分布式网络时钟同步系统 | |
Schwartz et al. | Moder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systems. From plesiochronous to coherent networks | |
CN102546073B (zh) | 一种基于多时钟环的防止时钟切换抖动的方法 | |
CN110225544A (zh) | 一种基于光纤网络的移动通信基站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 | |
CN103580767B (zh) | 一种无线通信网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网元 | |
CN113424466B (zh) | 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18088646A (ja) | 時刻同期装置及び時刻同期方法 | |
CN104066102A (zh) | 时间同步系统的故障定位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6865898A (zh) | 基于多时钟域的时钟冗余系统和时钟冗余的实现方法 | |
US20240413921A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ptp clock synchronization | |
US20250047403A1 (en) | Methods and Network Devices for PTP Clock Synchroniz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