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985068B - 个人护理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个人护理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5068B
CN102985068B CN201180035372.2A CN201180035372A CN102985068B CN 102985068 B CN102985068 B CN 102985068B CN 201180035372 A CN201180035372 A CN 201180035372A CN 102985068 B CN102985068 B CN 102985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water
great
skin
polyphe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5068A (zh
Inventor
P.班约帕德亚伊
V.班萨尔
V.R.加德吉尔
R.沙里夫
R.K.舒卡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ever IP Holdings BV
Original Assignee
Unilever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ever NV filed Critical Unilever NV
Publication of CN102985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5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7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61K8/49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having 6-membered rings or their condensed derivatives, e.g. couma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局部施用的具有亮肤应用的个人护理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个人护理组合物,其中包括由天然资源获得的级分,与已知的来自天然资源的级分相比,其具有增强的亮肤作用。

Description

个人护理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部施用的个人护理组合物,包含具有亮肤应用的天然物质的选择性级分(fraction)。
背景技术
令人满意的皮肤外观是全世界大多数消费者最期望从个人护理产品中得到的效果之一。在热带国家的消费者普遍有深色的皮肤,他们希望有浅色的皮肤外观。生活在远离热带国家的消费者,例如一般具有浅色皮肤的白种人,这样的消费者有均匀晒黑他们的皮肤色调的需求。皮肤在阳光下的任何暴露,往往导致这样的消费者呈现有斑点的皮肤,称为雀斑,在某些情况下,在皮肤局部区域发生色素沉着。多数消费者暴露在阳光下后、创伤愈合时或痤疮干燥后,皮肤会受到损害。在上述所有情况下,消费者都依赖化妆品来解决他们的皮肤外观的问题。
因此,所有将个人护理组合物用于皮肤的消费者都希望拥有皮肤色调和颜色均匀的光滑、柔软、有光泽的皮肤。为了提供这种功效,来自全世界的制造商已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一种很常用的方法是在这种化妆品中包含遮光剂或防晒霜。遮光剂或防晒霜可能是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遮光剂或防晒霜最多仅能维持皮肤的基本颜色并防止由于暴露在辐射下而进一步变暗。
用来控制皮肤的颜色、色调和外观的另一种方法是所谓的亮肤方法,其中添加化学品到个人护理组合物中,通过在角质层中的生化转化来改变皮肤中的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改变皮肤的颜色和外观。这种方法能够亮肤,使其超过皮肤的基本颜色。虽然这种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化妆品中,研究人员仍在努力改善亮肤剂的功效,使其超过一定的阈值。
目前使用的多数亮肤活性物质的缺点之一是它们一般为人工合成制备的化学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负面含义。因此,很多消费者都越来越希望在这些产品中使用源于或提取于天然来源的活性物质。
为了提供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几种缺点的方法,本发明人已经研究多年以从天然来源中得到活性物质用于各种个人护理作用。他们极其惊讶地发现一种特殊药草-大叶山蚂蝗酮(Desmodium gangeticum)(其富含包含高水平的类黄酮(flavonoids)的多酚)的某些级分在生化路径中显示出提高的活性,即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这暗示着改善的亮肤作用。
JP 7 061 918 (Tsuneo,1995)公开了一种化妆品,包含选自岩兰草、印度菝葜、亚香茅、荜菝、假荜茇、假马齿苋(Herpestris monies)、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心叶青牛胆(Tinospora cordifolia)、大叶山蚂蝗、 黄桷兰和白千层中的至少一种植物溶剂提取物。 该专利中公开的优点为抗氧化特性使得能够防止皮肤皲裂,和有利地保持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JP 7 082 133 (Tsuneo,1995)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美白作用的化妆品,包括含选自亚香茅、大叶山蚂蝗、倒地铃、九里香和Smilax zeylanica中的至少一种溶剂提取物的化妆品。
上述两个专利已例举了使用溶剂(如水、乙醇和 50%的水/乙醇混合物)的大叶山蚂蝗的提取物。本发明人也制备了这些提取物并发现其不具有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的期待的多酚和类黄酮,因此不能提供期待的高的亮肤功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个人护理组合物,其包括由天然来源获得的级分,相比于已知的来自天然来源的级分其具有增强的亮肤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亮肤组合物,其包含
(a) 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和
(b) 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制备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的方法,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30-100℃温度的水中加热大叶山蚂蝗,
(b) 分离不溶物来制备水性级分;
(c) 通过以下任意方法对该水性级分进行分级分离(fractionate)基本上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步骤:
(i) 使用基于聚苯乙烯的凝胶,例如MCI凝胶,来分离;
(ii) 通过使用中等极性溶剂进行沉淀来分离,该中等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丁醇、异丁基甲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或
(iii) 使用涉及酸水解的化学步骤分离出不溶于水的成分来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包含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和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的亮肤组合物,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其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的方法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用作亮肤剂的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提供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用于制备亮肤药物的用途,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提供用于亮肤的化妆方法,包括局部施用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的步骤,其中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了下述详细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为免生疑问,本发明的任一方面的特征均可用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包括”是指“包含”,但不一定是“由……组成”或“由……构成”。换句话说,列出的步骤或选项不是穷举的。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本发明不限制于这些实施例本身。同样地,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百分比都是重量/重量百分比。除在操作和比较例中,或另有明确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表示物质的量或反应条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或用途的所有数字均应理解为由“约”来限定。以“从x到y”的格式表示的数值范围理解为包括x和y。当对于一个特定的特征以“从x到y”的格式记述了多个优选范围时,应理解为预期了结合该不同端点的所有范围。
这里所用的“个人护理组合物”是指包括局部施用于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的皮肤的组合物。这样的组合物一般可分为免洗型或冲洗型,并包括施用于人体以改善外观、清洁、气味控制或一般审美的任何产品。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呈液体、润肤露、乳膏(cream)、泡沫、磨砂、凝胶、肥皂或爽肤水的形式,或通过工具或经由面膜、垫或贴剂施用。个人护理组合物的非限制性的例子包括免洗型化妆水和乳膏、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香皂、止汗剂、除臭剂、脱毛剂、唇膏、粉底霜、睫毛膏、免晒型美黑剂(sunless tanners)和遮光剂。这里所用的“皮肤”包括脸部和身体(例如,颈部、胸部、背部、手臂、腋下、手、腿、臀部和头皮)的皮肤。
本发明提供包含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和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的亮肤组合物 ,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 w/w的多酚和大于30% w/w的类黄酮。
大叶山蚂蝗(L)D C,通常被称为Shalparni(梵语)和Sarivan(印地语),是一种有很短的木质茎的小灌木,生长在印度各地,主要在热带地区,自古以来以用于印度传统医药中的各种药物制剂而闻名。
已报导该植物含有蚂蟥素(gangetin),一种已被证明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的紫檀素??(pterocarpenoid)。也已报导大叶山蚂蝗含有生物碱类、紫檀素、黄酮和异黄酮苷类。
根据本发明,来自植物源大叶山蚂蟥的提取物优选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在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优选出现在植物来源中的普通多酚和类黄酮包括结构如下的化合物:
在25℃下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优选在1-80%,更优选在1-60%,进一步优选在1-40% w/w的范围内。这表明大叶山蚂蝗提取物是疏水性提取物,因此在水中具有低的溶解度。已观察到该在水中具有较低溶解度的级分包括如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的多酚和类黄酮这样的化合物,通过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值证明其提供了更好的亮肤作用。
提取物优选占组合物的0.001-20%,更优选0.01-10%,进一步优选0.1-5%w/w。
个人护理组合物包含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优选为乳膏、润肤露、凝胶或乳液。
个人护理组合物可以使用不同的化妆品可接受的乳化或非乳化体系和媒介物(vehicle)来制备。乳膏是十分合适的基质。特别优选雪花膏。雪花膏基质一般包含5%-25%w/w的脂肪酸和0.1-10%w/w的皂。雪花膏基质具有十分令人满意的皮肤亲和性。在雪花膏基质中特别优选C12-C20的脂肪酸,进一步优选C14-CI8的脂肪酸,最优选的脂肪酸为硬脂酸。组合物中脂肪酸的含量更优选为组合物的5-20%w/w。雪花膏基质中的皂类包括脂肪酸的碱金属盐,如钠或钾盐,最优选为硬脂酸钾。雪花膏基质中的皂类含量一般为组合物的0.1-10%,更优选为0.1-3%w/w。一般化妆品组合物中的雪花膏基质是通过取所需量的总脂肪物质与所需量的氢氧化钾混合来制备的。皂在混合中一般是原位形成的。当个人护理组合物配制为雪花膏时,优选包含60-85%的水、更优选65-80%w/w。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另外包含本发明的提取物以外的亮肤试剂。该另外的亮肤试剂优选选自维生素B3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例如烟酸、尼克酸、烟酰胺或其他公知的亮肤试剂,例如芦荟提取物、乳酸铵、熊果苷、壬二酸、曲酸、丁基羟基茴香醚、丁基羟基甲苯、柠檬酸酯、3 二苯基丙烷衍生物、2,5 二羟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鞣花酸、茴香提取物、葡糖吡喃糖基-1-抗坏血酸盐(gluco pyranosyl-1-ascorbate)、葡糖酸、乙醇酸、绿茶提取物、对苯二酚、4-羟基苯甲醚及其衍生物、4-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辛酸、柠檬提取物、亚油酸、抗坏血酸磷酸镁、桑树根提取物、2,4间苯二酚衍生物、3,5-间苯二酚衍生物、水杨酸、维生素(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A)、二羧酸、间苯二酚衍生物、羟基羧酸(如乳酸和它们的盐例如乳酸钠)和它们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亮肤组合物试剂更优选为维生素B3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例如烟酸、尼克酸、烟酰胺,最优选为烟酰胺。使用烟酰胺时,含量优选为组合物的0.1-10%,更优选为0.2-5%w/w。
个人护理组合物可优选另外包含一种或多种UV遮光剂。UV遮光剂可以是无机的或有机的。
各种各样的有机遮光剂适合与本发明的基本成分组合使用。适合的UV-A/UV-B遮光剂包括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辛基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乙基-4-(双(羟基丙基))氨基苯甲酸酯、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水杨酸酯,甘油基对氨基苯甲酸酯,3,3,5-三甲基环己基水杨酸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或氨基苯甲酸酯, 2-乙基己基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2-(对二甲基氨基苯基)-5-sulfonic benzoxazoic酸,2-乙基己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辛基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和他们的混合物。最适合的有机遮光剂为2-乙基己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
安全有效的遮光剂含量可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组合物优选包含约0.1 %-约10%,更优选为约0.1 %-约5% w/w的遮光剂。
有效的无机防晒剂也优选用于本发明,它们包括,例如氧化锌 氧化铁、二氧化硅(如气相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
超细二氧化钛的两种形式中的任一种,即水分散性二氧化钛和油分散性二氧化钛,尤其适用于本发明。水分散性二氧化钛是粒子未涂覆或涂覆了材料以赋予粒子亲水性表面特性的超细二氧化钛。这样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氧化铝和硅酸铝。油分散性二氧化钛是粒子表现出疏水性表面特性的超细二氧化钛,并且为此目的,可以涂覆金属皂类(如硬脂酸铝、月桂酸铝或硬脂酸锌)或有机硅氧烷化合物。
“超细二氧化钛”是指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二氧化钛粒子,优选小于70nm,更优选为10-40nm,并且最优选为15-25nm。
通过将水分散性超细二氧化钛和油分散性超细二氧化钛的混合物局部施用到皮肤,可实现协同增强的对皮肤的保护,抵抗UV-A和UV-B两种射线的有害影响。
根据本发明,超细二氧化钛是优选的无机防晒剂。根据本发明,组合物中含有的防晒剂的总量优选为组合物的0.1-5%w/w。
根据本发明,组合物也可包含其他稀释剂。稀释剂充当组合物中其他材料的分散剂或载体,以便当组合物施用到皮肤上时可促进它们的分布。
水以外的稀释剂可以包括液体或固体润肤剂、溶剂、湿润剂、增稠剂和粉末。这些类型的媒介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一或多种媒介物的混合物使用,各种类型的实例如下:
润肤剂,例如硬脂醇、甘油单蓖麻油酸酯、貂油、十六醇、异硬脂酸异丙酯、硬脂酸、棕榈酸异丁酯、硬脂酸异十六酯、油醇、月桂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油酸癸酯、十八烷-2-醇、异十六醇、二十烷基醇、山萮醇、棕榈酸十六酯、硅油(如二甲聚硅氧烷)、二正丁基癸二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聚乙二醇、三甘醇、羊毛脂、可可脂、玉米油、棉籽油、橄榄油、棕榈仁油、菜籽油、红花籽油、月见草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鳄梨油、芝麻油、椰子油、花生油、蓖麻油、乙酰化羊毛脂醇、凡士林油、矿物油、肉豆蔻酸丁酯、异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异丙酯、乳酸月桂酯、乳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和肉豆蔻酸肉豆蔻酯;
溶剂,例如乙醇、异丙醇、丙酮、乙二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丁醚、二甘醇单乙醚;和
粉末,例如白垩、滑石、漂白土、高岭土、淀粉、树胶、胶态二氧化硅 聚丙烯酸钠、四烷基和/或三烷基芳基铵蒙脱石、化学改性的硅酸镁铝、有机改性的蒙脱石粘土、水合硅酸铝、气相二氧化硅、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一般为组合物的10-99.9%, 优选为50-99%w/w,并且,在没有其他化妆品辅助剂的情况下,可构成组成的余量。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包含水。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包括常规除臭剂基质作为化妆品可接受的载体。除臭剂是指在棒(stick)、滚珠(roll-on)或喷射剂(propellant)介质中的用于个人除臭功效的产品,例如应用于手臂下区域,其可包含或不包含止汗剂活性物质。
除臭剂组合物的形式一般可以是硬固体、软固体、凝胶、乳霜和液体,并根据组合物的物理特性使用敷料器分发。
通过滚珠施加的除臭剂组合物一般包含液体载体。这种液体载体可以是疏水性的,或包含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它们可以呈乳液或微乳的形式。液体载体或载体混合物通常构成组合物的30-95%,在多数情况下为40-80%w/w。
疏水性液体载体一般可以包括选自熔点不高于25℃且沸点至少为100℃的硅氧烷、烃、支链脂族醇、酯和醚这些化学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化合物。
本组合物中可采用的亲水性载体液体一般包括水和/或一元醇或多元醇或与水混溶的同系物。一元醇通常是包含最多6个碳原子的短链,并且在实际中最普通的是乙醇,有时为异丙醇。多元醇一般包括乙二醇或丙二醇,也可以采用同系物,如二甘醇。
保持液体形式的组合物可采用常规的敷料器如滚珠、或者被泵送或挤压通过喷雾产生孔。这样的组合物可以稠化,例如可使用下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
硬固体组合物一般通过使用胶凝剂或结构剂来获得,可采用棒涂布器来施用;软固体、凝胶和乳膏可采用具有设置有至少一个孔的分配头的涂敷器来施用,通过所述孔可在温和的压力下挤出软固体、凝胶和乳膏。
可用于实现这一目的合适的增稠剂或胶凝剂,是通过使用较高粘度的水溶性或可分散的物质,包括各种乳化剂;和/或增稠或凝胶化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以及水溶性或可分散的天然聚合物,如水溶性的多糖或淀粉衍生物,如藻酸盐、角叉菜胶、琼脂糖;和水分散性的聚合物,包括纤维素衍生物。
根据所要求的增稠或结构化程度,和所选择的聚合物在液体或混合物中的效力,在与水不混溶的液体中的这种聚合物的浓度通常选自1-20%w/w的范围。
一类适宜的结构剂包括蜡,因为其具有经长期验证的产生硬固体和最近的在制备软固体中的能力。在此,术语蜡不仅包括呈具有蜡感的固体,且在30-40℃下为水不溶性的,但在稍高的温度(一般在50和95℃之间)下熔融的天然来源的物质,如蜂蜡、小烛树蜡或巴西棕榈蜡,还包括具有类似性质的材料。这样的其它的蜡包括烃蜡,如石蜡、矿物蜡、微晶蜡;合成蜡,如2000-10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天然蜡的蜡状衍生物或蜡质组分。
可以采用各种胶凝剂/结构剂物质的混合物。
当本发明采用的除臭剂组合物包括气雾剂组合物时,除上述组合物基质外还包含喷射剂,常用的重量比为95:5-40:60,在许多配方中,重量比为90:10-50:50。
喷射剂适宜为低沸点物质,一般沸点低于-5℃,例如,烷烃,如丙烷、丁烷或异丁烷,并且可能含有戊烷或异戊烷级分,或相似碳含量的氢氟烃或氟碳。在填充气雾罐时,通过其中产生的升高的压力来使喷射剂气体液化。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包括多种其他组分。在此引入CTFA化妆品成分手册(Cosmetic Ingredient Handbook)(第二版,1992)的全部内容,其描述了用于皮肤护理产业的多种非限制性化妆品和药物的成分,其适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例子包括:抗氧化剂、粘合剂、生物添加剂、缓冲剂、着色剂、增稠剂、聚合物、收敛剂、香味剂、湿润剂、乳浊剂、调节剂、去角质剂、pH调节剂、防腐剂、天然提取物、精油、皮肤感觉剂、皮肤舒缓剂、皮肤愈合剂。
组合物可以以任何已知形式配制,更优选为乳膏或润肤露的形式。
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制备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的方法,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w/w的多酚和大于30%w/w的类黄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在30-100℃的温度范围内在水中加热大叶山蚂蝗, (b) 分离任何不溶物来制备水性级分;和(c) 通过以下任一方法,对水性级分进行分级分离基本上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步骤,从而制备提取物:
(i) 使用基于聚苯乙烯的凝胶,例如MCI凝胶,来分离;
(ii) 通过使用中等极性溶剂进行沉淀来分离,该中等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正丁醇、异丁基甲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或
(iii) 使用涉及酸水解的化学步骤分离出不溶于水的成分来分离。
在一个优选方面,使用聚苯乙烯基凝胶,例如MCI凝胶,进行分离的步骤后,接着是使所述基本上不溶于水的成分在中等极性溶剂中增溶的步骤,该中等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正丁醇、异丁基甲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然后分离溶剂。
在上述步骤中,中等极性溶剂最优选为乙酸乙酯。
另外,本发明在进行其他方法步骤前,优选将水性级分干燥成粉末。
因此,优选的方法涉及制备相对不溶于水的提取物,即提取物包括相对疏水的化合物。
制备加入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优选提取物的最优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取:首先在水中于30-100℃、更优选50-95℃的温度下加热提取大叶山蚂蝗。可用于提取的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叶、根或茎,优选为地上部分或根,更优选为地上部分。提取优选进行2-8小时,更优选为4-6小时。
(ⅱ)不溶物的分离:然后,将提取物中任何不溶性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包含水提取物的溶液是水溶性级分。在进行进一步方法步骤前,优选将该级分通过蒸发分离出水而干燥为粉末。
(ⅲ)分级分离:然后,将水性级分进一步分级分离以制备含有相对水不溶性成分(即在25℃下水溶解度在5-50%,更优选10-40%w/w的成分)的级分。可用于制备该相对水不溶性的(相对疏水的)级分的方法总结如下:
使用MCI凝胶来分离
分离是通过基于聚苯乙烯的聚合树脂(MCI凝胶)来进行的,例如,从Supleco得到的。典型的方法如下:将水提取物的溶液装入填充了MCI凝胶的玻璃柱(预先用乙醇或甲醇洗涤并在水中溶胀2-4小时)中。MCI凝胶是趋向吸附和保留疏水性级分的疏水性凝胶,所述疏水性级分可被不同极性的溶剂进一步洗脱。该方法一般在室温附近的温度下进行,例如在20-30℃的范围。流动相优选为甲醇。优选进一步使用中等极性溶剂对MCI凝胶吸附的级分进行分级分离,其中该MCI凝胶吸附的级分是使用上述MCI凝胶分离的。中等极性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丁醇、甲基异丁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最优选的中等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
通过使用中等极性溶剂进行沉淀来分离
另一种制备所需级分的方法包括沉淀工艺,其涉及在室温附近即20-30℃下将水性级分以粉末形式添加到极性-中等极性的溶剂中的步骤。水可溶性级分与溶剂的比例优选为1:1-1:5w/w。优选的极性-中等极性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丙酮。该可溶性级分可进一步被中等极性溶剂分级分离,如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正丁醇和异丁基甲基酮。最优选的中等极性的溶剂为乙酸乙酯。通过可溶性溶剂相的蒸发来获得所需的级分。
使用酸水解来分离
另一种制备所需级分的优选方法包括粉末形式的水性级分的酸水解的步骤。用稀的无机酸(例如盐酸或硫酸)酸化提取物的水性溶液,使pH值到约2-5的范围内。pH值优选在3-4的范围内,酸水解优选在室温即20-30℃下进行约1-5小时。用水洗涤酸水解后得到的沉淀物。该沉淀物优选在真空下干燥以获得所需级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大叶山蚂蝗提取物作为亮肤剂的用途,该提取物包含大于40%w/w的多酚和大于30%w/w的类黄酮。
该用途优选为非治疗性的。
由以下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1:大叶山蚂蝗的水提取物
将50g粉末状的药草大叶山蚂蝗 (来源于Arya Vastu Bhandar, Dehradun, Uttaranchal,印度)的地上部分加入装有500 ml蒸馏水的圆底烧瓶中并回流5-8h。然后将其通过平纹细布(muslin cloth)热过滤。在45℃下将滤液在减压下蒸发以得到粉末。
实施例2:大叶山蚂蝗的MCI凝胶甲醇可溶级分
将约10g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水提取物溶解在约200ml蒸馏水中,得到透明溶液。将该溶液装入MCI凝胶树脂(约50g)填充柱中。在此使用的MCI凝胶是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树脂,购自Supelco,North Harrison Road,Bellefonte P.A.,168230048美国。然后用水(500ml)和甲醇(500ml)洗脱装入的物质。在45℃、减压下干燥两种级分。
实施例3:大叶山蚂蝗水提取物的乙醇可溶级分
将约10g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水提取物加入装有100 ml乙醇的圆底烧瓶中并回流约1h。然后将其通过whatmann滤纸过滤。通过在45℃、减压下使用旋转蒸发器蒸发滤液,以得到粉末形式的药草水提取物的乙醇可溶级分。
实施例4:大叶山蚂蝗的甲醇可溶成分的乙酸乙酯可溶亚级分
将1g实施例2的MCI凝胶甲醇可溶级分加入装有50 ml乙酸乙酯的圆底烧瓶中并回流约1h。然后将其过滤并在45℃、减压下蒸发,以得到粉末形式的甲醇可溶级分的乙酸乙酯可溶亚级分。
实施例5:大叶山蚂蝗的丙酮可溶级分的乙酸乙酯可溶亚级分
将10g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水提取物加入装有100 ml丙酮的圆底烧瓶中并回流约1h。然后将其过滤并在45℃、减压下蒸发,以得到被称为水提取物的丙酮级分的粉末。将1 g该成分加入100 ml的圆底烧瓶中并在乙酸乙酯(50ml)中回流。过滤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并在45℃、减压下蒸发,以得到被称为水提取物的丙酮级分的乙酸乙酯可溶级分的粉末。
实施例6:大叶山蚂蝗的MCI凝胶乙酸乙酯可溶级分
将约10g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水提取物溶解在约200ml的蒸馏水中,以得到透明溶液。将该溶液装入MCI凝胶树脂(50g)填充柱中。在此使用的MCI凝胶是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树脂,购自Supelco, North Harrison Road, Bellefonte P.A.,168230048美国。先后用约500ml的水和甲醇(500ml)洗脱装入的物质。将甲醇级分(约1g,干燥粉末)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并在45-50℃下与乙酸乙酯(约100ml)搅拌1-2h,然后过滤并在45℃、减压下蒸发,以得到被称为MCI凝胶乙酸乙酯可溶级分的粉末。
实施例1-6的提取物的溶解度
使用下述方法检测各样品在水中(25℃)的溶解度:
将10g所需的样品加入到100ml的锥形烧瓶中,并加入50ml的蒸馏水,在25℃下将该混合物在搅拌器上搅拌1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过滤。然后干燥滤纸上的不溶物,并计算不溶物%。将滤液干燥成粉末,并称重。然后使用不溶物的重量计算在25℃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施例1-6的提取物的全部多酚和类黄酮含量
使用HPLC (类黄酮)和比色法(总的多酚)检测各样品中的总的多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
HPLC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有LC-10A泵、SPD-M 10Avp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色谱柱: Phenomenex C18,250mm,5μm。
梯度: 二元
溶剂A: 含蚁酸 (0.3%)的水(流动相A)
溶剂B: 乙腈(流动相B)
流速: 0.6 ml/min。
时间(min) %B
0 15
12 22
40 50
42 50
47 22
50 15
55 停止。
比色法
Folin Ciocalteu(FC)试剂和没食子酸作为内标
FC试剂的制备:它是市售的。测定时,将20ml该溶液稀释至200ml。
没食子酸原液的制备:将0.110g加入100ml的单刻度容量瓶中,加水溶解,从而制备没食子酸单水合物溶液。
没食子酸标准溶液(A-E)的制备:取1-5ml加入不同的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从而制备标准溶液。在测定中使用这些溶液制备校准图表。
碳酸钠溶液的制备:将约37.50g无水碳酸钠加入到一个500ml的单刻度容量瓶中。加入充足的温水以半填充烧瓶。旋动使碳酸钠溶解,冷却至室温,并用水稀释至刻度,并充分混合。
样品的制备:将10mg样品溶解在10ml的容量瓶中。
各样品中的多酚和类黄酮含量的数据总结在表1中。
然后,使用下述的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测试来评价实施例1-6的提取物的亮肤功效。
蘑菇酪氨酸酶测试
该测试包括以L-DOPA作为底物测定蘑菇酪氨酸酶的O-二酚酶活性。其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试在450nm处(ε=3700 M-1cm-1)的多巴色素形成率来判断的。通过测定在各种植物物质的提取物的存在下多巴色素的形成,研究抑制作用。
制备以下原液。0.1 M磷酸盐缓冲液(KH2P04,pH = 6.5);含3.5mM L-DOPA的磷酸盐缓冲液;含1mg/ml蘑菇酪氨酸酶(100kU)的磷酸盐缓冲液。
向平底96孔板中的KH2P04缓冲液(适量到200μl(q.s. to 200μl))中加入所需的提取物(约6μl),然后再加入8μl的蘑菇酪氨酸酶。置于室温在黑暗中孵育15分钟。然后将L-DOPA(57μL,10mM)添加到所得溶液,并通过用TECAN分光光度计测定在450nm(A450)下的吸光度来观察多巴色素形成的过程。使用下式计算抑制百分率(对照:无抑制剂):
抑制百分率=[(ΔA450对照 - ΔA450样品)/ΔA450对照]×100。
关于各提取物的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数据示于表1。
使用的提取物的浓度约为900ppm。
表1
实施例 提取物 25℃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多酚 %类黄酮 效率(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1 水提取物 ~85-88%(±5%) 20-26 16-18 20(±5%)
2 MCI凝胶甲醇可溶 ~30-35%(±5%) 44-54 35-43 48(±5%)
3 水提取物的乙醇可溶级分 ~38-55%(±5%) 50-60 42-49 55(±5%)
4 甲醇可溶级分的乙酸乙酯可溶亚级分 ~8-18%(±5%) 55-60 42-50 57(±5%)
5 丙酮可溶级分的乙酸乙酯可溶亚级分 ~10-15% 50-60 42-49 59(±5%)
6 MCI凝胶乙酸乙酯可溶 ~5-10%(±5%) 65-80 50-65 70(±5%)
表1中的数据表明,与本发明以外的实施例(实施例1)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6)的提取物大大提高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这些数据还表明,与水提取物中具有极小量多酚和类黄酮的实施例1相比,提高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的本发明(实施例2-6)的提取物还含有大于40%的多酚%和大于30%的类黄酮%。
实施例7和8:与阳性对照的比较
使用人类酪氨酸酶测定实施例6的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300 ppm(实施例7),并且相对于浓度为约426 ppm(IC50?3mM)的曲酸(实施例8)比较了其效率。曲酸被认为是最好的亮肤组合物制剂之一。对人类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的数据示于表2。
表2
在96孔板的每孔中接种约2×10 4个原代人类黑素细胞,并在37℃下静置于5% C02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在接种后24小时,用不同浓度的活性物(从0.01-20ppm)或用媒介物对两个培养板的培养物进行相同的处理,并静置72小时。在孵育72小时后,使用中性红染料排斥法确定一个培养板的存活细胞数。另一个培养板被用来测定原位酪氨酸酶活性。对于后者,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1×)冲洗培养物两次,并用40μl0.5%的Triton-X-100在冰床上透化处理1小时。通过在37℃下加入60μl含2mM L-DOPA和4mM的3-甲基苯并噻唑啉酮-2 - 腙(MBTH)的50mM磷酸钠缓冲液(pH值为6.8)1小时可观察到原位酪氨酸酶活性。通过加入100μl的冰冷的10%三氯乙烷(TCA)使反应停止,然后在4℃下以1500rpm离心10分钟。从离心沉淀物中分离可溶上清液并在TECAN酶标仪(540 nm滤光片)上读取光密度值。对细胞数(活性/ NR)校正后得到酪氨酸酶活性,以对照%表示。
表2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样品(实施例7)与众所周知的亮肤组合物制剂如曲酸(实施例8)相比,大大提高了对人类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10:大叶山蚂蝗的乙醇提取物
将10 g 粉末状的药草大叶山蚂蝗 (来源于Arya Vastu Bhandar, Dehradun, Uttaranchal,印度)的地上部分加入装有300 ml乙醇的圆底烧瓶中并浸泡5天,偶尔搅拌。然后将其通过平纹细布过滤。在45℃下将滤液在减压下蒸发以得到粉末形式的乙醇提取物。其类似于公开文献JP 7 061 918中制备的样品,其在本发明以外。
实施例11:大叶山蚂蝗的50/50乙醇/水提取物
将10 g粉末状的药草大叶山蚂蝗 (来源于Arya Vastu Bhandar, Dehradun,Uttaranchal)的地上部分加入装有150ml乙醇和150ml水的圆底烧瓶中并浸泡5天,偶尔搅拌。然后将其通过平纹细布过滤。在45℃下将滤液在减压下蒸发以得到粉末形式的50/50乙醇/水提取物。其类似于公开文献JP 7 061 918中制备的样品,其在本发明以外。
对人类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的数据总结于表3中。
表3
实施例 提取物 浓度(ppm) 效率(对人类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9 实施例1的提取物 5 13
10 乙醇 20 4
11 50/50乙醇/水 20 5
12 实施例6的提取物 5 28
13 曲酸 7 20
表3中的数据表明,与本发明以外的样品(实施例9-11)相比,本发明的样品(实施例12)在人类黑素细胞测试中提供了极大的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此外,本发明的样品(实施例12)优于众所周知的亮肤组合物制剂曲酸(实施例13)。
实施例14
按照表4所汇总的,制备皮肤雪花膏形式的用于亮肤的个人护理组合物。制备该乳膏的步骤如下:在水浴中将水相成分(水、甘油和氢氧化钾)加热至75℃,并将熔融的硬脂酸加到水相中,在Silverson混合器中搅拌(1500RPM)直到形成乳液。将其余成分(除了烟酰胺和微粉化的二氧化钛)加热至60℃(油相)并在2000 RPM的搅拌下加入上述乳液中。混合10分钟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乳液,直到形成乳膏。在??50 ℃下加入微粉化二氧化钛和烟酰胺,在40℃下加入香料。将实施例6的提取物添加到油相中。
表4
实施例15
按照表5的汇总,制备用于腋下区域时具有亮肤功效的除臭棒形式的个人护理组合物。制备棒的步骤如下。
将丙二醇和PEG200加热至70-80℃。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硬脂酸钠粉末并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包含实施例6的提取物在内的其余成分,以制备最终的熔融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倾入所需大小的管中。关闭管盖后将管冷藏1-2小时。然后从管中排出除臭棒。
表5
因此,本发明提供亮肤组合物,其包含能提供增强的亮肤的天然来源的级分。

Claims (12)

1.亮肤组合物,其包含:
a. 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和
b. 选自乳膏、润肤露、凝胶和乳液的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提取物在25℃下于水中的溶解度在1-80%w/w 提取物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25℃下的溶解度在1-60%w/w 提取物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25℃下的溶解度在1-40%w/w 提取物的范围内。
5.制备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的方法, 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30-100℃温度的水中加热大叶山蚂蝗, 
(b) 分离所有不溶物来制备水性级分;
(c) 通过以下任意方法对所述水性级分进行分级,分离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步骤:
(i) 使用基于聚苯乙烯的凝胶来分离;
(ii) 通过使用中等极性溶剂进行沉淀来分离,该中等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丁醇、异丁基甲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或
(iii) 使用涉及酸水解的化学步骤分离出不溶于水的成分来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基于聚苯乙烯的凝胶分离的步骤后是使不溶于水的成分在中等极性溶剂中增溶的步骤,该中等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己烷、甲苯、二甲苯、二乙醚、丁醇、异丁基甲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然后分离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等极性溶剂是乙酸乙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其余方法步骤前,将所述水性级分干燥成粉末。
9.亮肤组合物,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的方法所制备的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和
b. 化妆品可接受的基质。
10.用作亮肤剂的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
11.大叶山蚂蝗提取物在制备用于亮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
12.非治疗性的用于亮肤的化妆方法,包括局部施用大叶山蚂蝗提取物的步骤,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大于50% w/w的多酚和大于40% w/w的类黄酮。
CN201180035372.2A 2010-05-18 2011-05-13 个人护理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5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1559/MUM/2010 2010-05-18
IN1559MU2010 2010-05-18
PCT/EP2011/057790 WO2011144536A1 (en) 2010-05-18 2011-05-13 A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5068A CN102985068A (zh) 2013-03-20
CN102985068B true CN102985068B (zh) 2014-10-22

Family

ID=4462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37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5068B (zh) 2010-05-18 2011-05-13 个人护理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83170B2 (zh)
EP (1) EP2571483B1 (zh)
CN (1) CN102985068B (zh)
BR (1) BR112012029160A8 (zh)
EA (1) EA023896B1 (zh)
WO (1) WO20111445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25333B1 (fr) 1987-12-24 1993-09-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microguides de lumiere a faibles pertes de propagation optique par depot de multicouches
JPH0761918B2 (ja) 1988-05-06 1995-07-05 国際電気株式会社 結晶製造装置の自動運転における制御量の設定方法
JP2528087B2 (ja) 1988-11-16 1996-08-28 キッコ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白化粧料
JP2903240B2 (ja) 1990-03-23 1999-06-07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皮膚外用剤
JP3241440B2 (ja) 1992-07-02 2001-12-25 有限会社野々川商事 化粧料
JP3480956B2 (ja) 1992-10-16 2003-12-22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皮膚外用剤
JP3268695B2 (ja) 1993-08-23 2002-03-25 恒雄 難波 化粧料
JP3487617B2 (ja) * 1993-09-14 2004-01-19 恒雄 難波 化粧料
JPH07157420A (ja) * 1993-12-01 1995-06-20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化粧品
EP0664112B1 (fr) 1993-12-22 1997-03-26 L'oreal Poudre cosmétique ou dermatologique,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utilisations
US5670154A (en) 1994-01-10 1997-09-23 Mitsui Norin Co., Ltd. Reducing tyrosinase activity
FR2723316B1 (fr) 1994-08-04 1996-10-04 Thorel Jean Noel Compositions et preparations depigmentantes de la peau, a usages pharmaceutiques ou cosmetiques
FR2730408B1 (fr) 1995-02-09 1997-09-05 Hanna Claude Compositions a activite depigmentante ainsi que leurs applications
JPH10101543A (ja) 1996-10-02 1998-04-21 Kansai Kouso Kk チロシナーゼ活性阻害剤及び化粧料
WO1998041183A1 (fr) 1997-03-19 1998-09-24 Shiseido Company, Ltd. Preparations dermatologiques embellissantes
DE19742025A1 (de) 1997-09-24 1999-03-25 Beiersdorf Ag Verwendung von Flavonen und Flavonoiden zur Hautaufhellung oder zur Verhinderung der durch oxidative Proteinaggregation hervorgerufenen Altersflecken
JPH11255637A (ja) 1998-03-13 1999-09-21 Kansai Kouso Kk チロシナーゼ活性阻害剤及び化粧料
AU3002299A (en) 1998-03-16 1999-10-11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he Methods for regulating skin appearance
JP2002519312A (ja) 1998-06-30 2002-07-02 エイボン プロダクツ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皮膚美白組成物
JP2000290124A (ja) 1999-03-31 2000-10-17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化粧料、医薬部外品、医薬品、食品
GB9918028D0 (en) 1999-07-30 1999-09-29 Unilever Plc Skin care composition
GB9918030D0 (en) 1999-07-30 1999-09-29 Unilever Plc Skin care composition
JP2001064155A (ja) 1999-08-30 2001-03-13 Shiga Yoko 新美白料素材
US6352685B2 (en) 1999-12-24 2002-03-05 KOSé CORPORATION External preparation for skin
US6248341B1 (en) 2000-01-14 2001-06-19 Color Access, Inc. Method of treating topical angiogenesis-related disorders
FR2806623B1 (fr) 2000-03-23 2002-05-17 Silab Sa Procede d'extraction d'un principe actif a partir de capucines, notamment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pigmentation, principe actif obtenu,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obtenues
KR100845731B1 (ko) 2001-12-14 2008-07-11 주식회사 코리아나화장품 미백 활성물질을 함유하는 분말형 화장료 조성물
US7314634B2 (en) 2002-02-22 2008-01-01 Steven Hernandez Use of polyphenols to treat skin conditions
KR20030082765A (ko) 2002-04-18 2003-10-23 한국화학연구원 하이드로퀴논을 함유하는 피부미용용 경피투여 조성물 및이를 포함하는 매트릭스형 경피투여제
FR2842103B1 (fr) 2002-07-10 2005-12-09 Nouvelles applications cosmetiques de polyphenoles et de leurs derives
US20070160550A1 (en) 2004-01-24 2007-07-12 Charles Nee Newsham Rebecca L Skin lightening compositions
CN1960700A (zh) 2004-03-30 2007-05-09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含维生素和类黄酮的亮肤组合物
FR2868308B1 (fr) 2004-04-06 2006-06-02 Biolog Vegetale Yves Rocher Sa Composition cosmetique blanchissante contenant un extrait d'alphloia en association avec au moins un autre extrait de plante a activite blanchissante
FR2869229B1 (fr) 2004-04-26 2006-08-25 Sederma Soc Par Actions Simpli Utilisation d'un inducteur des ugt par voie topique
FR2870741B1 (fr) 2004-05-25 2008-03-14 Coletica Sa Phase lamellaires hydratees ou liposomes, contenant une monoamine grasse ou un polymere cationique favorisant la penetration intercellulaire, et composition cosmetique ou pharmaceutique la contenant.
CN1988879A (zh) 2004-07-23 2007-06-27 宝洁公司 包含类黄酮和维生素b3的护肤组合物
CN1988880A (zh) 2004-07-23 2007-06-27 宝洁公司 包含类黄酮和维生素b3的护肤组合物
CN1988882A (zh) 2004-07-23 2007-06-27 宝洁公司 基于基底的护肤制品
US20060018861A1 (en) 2004-07-23 2006-01-26 Minghua Chen Skin care composition
MX2007000922A (es) 2004-07-23 2007-04-13 Procter & Gamble Composicion para el cuidado de la piel que contiene un flavonoide y vitamina b3.
JPWO2006019114A1 (ja) 2004-08-18 2008-05-08 株式会社ニチレイフーズ ポリ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美白剤
ES2344142T3 (es) 2004-09-14 2010-08-19 Ajinomoto Omnichem S.A. Composiciones topicas que contienen polifenoles fosforilados.
JP4532257B2 (ja) 2004-12-22 2010-08-25 株式会社ニチレイバイオサイエンス アセロラ由来の新規ポリフェノール配糖体
US20060165641A1 (en) 2005-01-18 2006-07-27 Kumar Pillai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ombinations of hydroxamate derivatives and antioxidants in a liposomal delivery system
US20080267894A1 (en) 2005-02-28 2008-10-30 Nichirei Foods Inc. Acerola Fruit-Derived Pectin and Its Application
FR2885299B1 (fr) 2005-05-03 2009-11-20 Nuxe Lab Utilisation de polyphenols de cacao pour reguler la pigmentation de la peau
JP2007045755A (ja) 2005-08-10 2007-02-22 Kameda Seika Co Ltd 美白剤、抗アレルギー剤及び食料品
WO2007041548A2 (en) 2005-09-30 2007-04-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mposition for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keratinous tissue
WO2007128725A1 (en) 2006-05-03 2007-11-15 Symrise Gmbh & Co. Kg 6h-benzofuro[3,2-c] [1]benzopyran and [2] benzopyrano [4,3-b] [1]benzopyran derivatives and wood extracts of these compounds as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antagonis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uv-b induced skin damage
WO2008034700A1 (en) 2006-09-20 2008-03-27 L'ore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cosmetic composition having a lightening effect on the skin
DE102007022448A1 (de) 2007-05-10 2008-03-27 Henkel Kgaa Mittel zur Hautaufhellung
WO2009052518A2 (en) 2007-10-19 2009-04-23 Aspen Benefits Group,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directed to reduction of facial hair hirsutism in females
JP2009120521A (ja) 2007-11-14 2009-06-04 Tsujido Kagaku Kk 化粧料
FR2926220B1 (fr) 2008-01-15 2010-07-30 Courtage Et De Diffusion Codif Utilisation cosmetique d'un extrait de la plante pancratium maritimum comme agent cosmetique antioxydant et/ou inhibiteur de la melanogenese
FR2928835B1 (fr) 2008-03-20 2010-05-07 Nuxe Lab Composition depigmentante a base de crocus sativus.
CN101361516B (zh) 2008-09-18 2011-09-07 赵人洁 一种中药美容保健茶
JP7061918B2 (ja) 2018-04-23 2022-05-0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エッチング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7-157420A 1995.06.20
毛绍春等.山蚂蝗属3种植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29卷(第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21940A1 (en) 2013-05-16
BR112012029160A8 (pt) 2017-06-06
WO2011144536A1 (en) 2011-11-24
EA023896B1 (ru) 2016-07-29
EA201201563A1 (ru) 2013-04-30
US9283170B2 (en) 2016-03-15
EP2571483B1 (en) 2014-12-03
CN102985068A (zh) 2013-03-20
BR112012029160A2 (pt) 2017-03-21
EP2571483A1 (en)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022B (zh) 磺基琥珀酸烷基酯混合物及其用途
US9192557B2 (en) Water-free cosmetic preparation
CN102970961B (zh) 个人护理组合物
CN103813775B (zh) 具有增强性i型胶原合成的化妆品
CN101378747A (zh) 增白皮肤病制剂
CN105073085A (zh) 包含至少一种精油、一种环糊精和一种液态脂肪物质的活性剂组合以及包含该组合的组合物
CA2762053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ilium candidum extracts and uses thereof
JP2016033116A (ja) 皮膚外用剤
CN101547939A (zh) 透明质酸丙二醇酯及使用其的皮肤外用剂
CN103200928B (zh) 耐脱妆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A2762077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ilium candidum extracts and uses thereof
CN105636573A (zh) 具有提高的不透明度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5658195A (zh) 具有提高的不透明度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2985068B (zh) 个人护理组合物
CN102639105B (zh) 个人护理组合物
CA2762052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ilium siberia extracts and uses thereof
CA2762080A1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ilium siberia extracts and uses thereof
CN105579051A (zh) 显示出脱发预防活性和毛发生长刺激活性的包含由朝鲜刺五加和白缘文殊兰组成的组合草药的提取物的组合物
US20160008241A1 (en) Powdered composition for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whitening cosmetic compositions
CN102485196A (zh) 染发剂
JP5748961B2 (ja) 組成物
JP2018108974A (ja) 育毛剤
CN105106266A (zh) 一种香芸火绒草提取物及其应用
KR20150079350A (ko) 꾸지뽕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5250430A (zh) 一种山刺玫提取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0

Address after: Rotterdam

Patentee after: Unilev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Rotterdam

Patentee before: Unilever Nederland B.V.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