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3624B -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73624B CN102973624B CN201210570473.6A CN201210570473A CN102973624B CN 102973624 B CN102973624 B CN 102973624B CN 201210570473 A CN201210570473 A CN 201210570473A CN 102973624 B CN102973624 B CN 1029736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amount
- ethanol
- hours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制剂由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三味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后制备,该制剂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本发明提供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1-->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银杏叶制剂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及器质性痴呆等症的治疗,主要的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辅助治疗。
公开号CN1054074公示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制备方法,是由银杏叶、人参与白芍的提取物组成,用于防治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血管闭塞性疾病,还可用于防治心功能不全。
公开号:CN1164289在单味银杏叶基础上,辅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减轻银杏叶消化道不良反应,同时又能增强银杏叶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的天然植物刺梨,其总体治疗作用优于,而副作用小于单味银杏叶制品。
公开号:CN1296060公示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与川芎挥发油或冰片组成。
公开号:CN101099758公示的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内容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与冰片组成。
公开号:CN101313985公示的是一种复方银杏叶胶囊,其特征是:选用中药:丹参、天冬、人参、酸枣仁、黄连。
公开号:CN1196954公示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制备方法,其内容是由银杏叶、人参与白芍的提取物组成。
公开号:CN101199592,一种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天然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分由银杏叶提取物,丹参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灯盏花提取物组成。
公开号:CN1733035公开了一种抗疲劳保健品及制备方法,选用下述原料重量组分配比作为本发明配方的组分:西洋参提取物5-15,刺五加提取物6-18,银杏叶提取物2-20;经选料、提取、粉碎、混匀、灌装胶囊、装瓶。按照本配方生产的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对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对上述技术进行了改进,本发明采用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三味中药组方,制备成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制剂,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治疗,同时在获得重要提取浸膏的基础上,对有关制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意外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益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复方银杏叶制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制剂是由下列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的
处方:银杏叶200-500g,红参100-400g,刺五加400-800g
【制法】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加7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加10倍量35%-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12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得到浸膏,所述浸膏即为本发明的药物活性成分,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加入适宜的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
其中,提取溶媒优选70%乙醇,也可以是40%乙醇,50%乙醇,60%乙醇,80%乙醇,处方中的人参也可以不提取,采用低温超微粉碎将其粉碎入药,
其中,所述浸膏可以是流浸膏或干膏粉,浸膏的干燥的方式可以采用真空干燥,微波干燥或者沸腾干燥。
其中,所述辅料,选自:淀粉、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蔗糖、微晶纤维素、糊精、羟丙甲纤维素、乳糖、滑石粉、微粉硅胶、甜菊素、阿斯巴甜、玉米朊、硬脂酸镁、明胶,阿拉伯胶、丙烯酸树脂、磷酸氢钙,硫酸钙、氢氧化铝等,但不限于上述辅料。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其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丸剂,膏剂等。本发明优选的是片剂,胶囊,颗粒剂。
以下是本发明颗粒,胶囊,片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复方银杏叶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银杏叶、红参和刺五加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
步骤2,人参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备用。
步骤3,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
步骤4,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
步骤5,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50~55℃)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3份、糊精1份,混匀,制成1000g颗粒,干燥,即得。服用量为一次5g,一日3次。
本发明复方银杏叶颗粒清膏是指人参膏、刺五加膏、银杏叶提取物浸膏混合膏,稀释剂不局限于蔗糖、糊精、淀粉、还包括可溶性淀粉,葡萄糖、乳糖、山梨醇、甘露醇等食用或者药用辅料,甜味剂不局限于甜菊素还可以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安赛蜜、糖精钠、木糖醇等甜味剂。
复方银杏叶颗粒还可以用银杏提取物干法直接制备。
本发明复方银杏胶囊优选的配方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150g
微粉硅胶0-30g
硬脂酸镁0-10g
丙烯酸树脂0-20g
滑石粉0--50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淀粉173g
磷酸氢钙100g
硬脂酸镁4g
丙烯酸树脂5g
本发明的配方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最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下:
复方银杏叶胶囊辅料的种类和加入量按表1方式,加入辅料后,制粒或不制粒,考察制粒情况、颗粒质量,结果见表1、2。
表1辅料的筛选
表2筛选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糊精和淀粉、容易制粒,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利于颗粒填充,丙烯酸树脂与磷酸氢钙,用于颗粒防潮。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胶囊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30%--85%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35%--8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30%--85%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加入淀粉173g、磷酸氢钙100g混合,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丙烯酸树脂5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本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本胶囊规格:每粒装0.4g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片剂配方及制备方法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70g
微粉硅胶0-60g
硬脂酸镁0-10g
羧甲基淀粉钠0-50g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10g
淀粉200g
微晶纤维素50g
羧甲基淀粉钠20g
硬脂酸镁4g
本发明的配方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下:
复方银杏叶片剂辅料优化:辅料的种类和加入量按表3方式,物料混合,制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结果见表4。
表3辅料的筛选
表4筛选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糊精、淀粉和预胶化淀粉作为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利于片子成型,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利于压片,磷酸氢钙用于颗粒防潮。
本发明的复方银杏叶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30%--85%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35%--8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30%--85%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加入淀粉200g、羧甲基淀粉钠20g糊精10g、微晶纤维素50g混合,加入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
本片剂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本片剂规格:每片装0.55g。
用本发明的浸膏与公开号CN1733035的中国专利中的浸膏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了对比实验:
大鼠,取离体心脏,按Langendorff法用含氧Krebs-Henselelt液38℃恒温恒压灌流,灌流压65cmH20柱,于心尖部夹-蛙心夹,经换能器、生理记录仪记录心肌收缩力、心率变化,并收集冠脉流出量。待各项指标稳定后,记录正常进线及流量5分钟,测管给药(给药量0.2ml)记录给药后10分钟的变化,结果见表。
复方银杏叶处方浸膏与对照组对大鼠离体心脏的影响(平均值±SD)
注:“**”表示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示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异显著,P<0.01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用于心绞痛方面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本发明的制剂与公开号CN1733035的中国专利中的制剂进行了引湿性和装量差异对比实验:
引湿性试验
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XJ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取适量对照品和本发明物,放入干燥的具塞玻璃称量瓶,置于人工气候箱24h,比较两者增重百分率。
结果表明,公开号CN1733035的胶囊制剂增重百分率高于15%,极具引湿性,本发明制剂由于加入了一系列的辅料,增重百分率低于2%,较之公开对照物,更不易于变质。
装量差异试验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制剂通则胶囊剂下装量差异检测,公开号CN1733035对照物装量差异远高于10%,不符合规定;本发明胶囊制剂装量差异小于5%。
以上制剂学试验表明,本发明物优于公开号CN1733035对比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粉碎;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2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
实施例2: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3: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2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微粉硅胶10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4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刺五加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红参粉碎极细粉,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20g、红参粉、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5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粉碎得干膏粉,加入淀粉220g、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混合,用5%丙烯酸树酯乙醇溶液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微粉硅胶10g,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6
【处方】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
银杏叶、刺五加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红参粉碎极细粉,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二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20g、红参粉、糊精210g、磷酸氢钙50g制粒,干燥、整粒,用5%丙烯酸树酯乙醇溶液制粒,加入微粉硅胶10g混合,得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7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微波干燥,得到干膏粉,取干膏粉120g、加入淀粉30g、羧甲基淀粉钠20g糊精180g、微晶纤维素50g混合,加入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包薄膜衣。
实施例8
银杏叶、红参、刺五加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粗粉。人参分别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2(60℃);刺五加分别加7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2(60℃);银杏叶加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4(60℃);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60℃)。将上述三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加入淀粉30g、羧甲基淀粉钠30g糊精170g、微晶纤维素40g、微粉硅胶10g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4g,压片即得,包薄膜衣。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复方银杏叶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三
味中药原料药制成:银杏叶400g、红参300g、刺五加600g;其制备步骤为:
红参加7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得到红参提取物;刺五加加10倍量35%-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得到刺五加提取物;银杏叶加12倍量30%-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其中树脂用量为1/6生药量,径比高1:5,流速1倍量/小时,用水1倍量洗去杂质后,用70%乙醇4倍量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银杏叶提取物;三种提取物合并得到药物活性成分,加入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剂,是颗粒、胶囊或片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胶囊的配方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150g
微粉硅胶0-30g
硬脂酸镁0-10g
丙烯酸树脂0-20g
滑石粉0-50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剂,其特征在于,片剂配方如下:
提取物干膏粉120g
糊精0-300g
淀粉0-300g
磷酸氢钙0-70g
微粉硅胶0-60g
硬脂酸镁0-10g
羧甲基淀粉钠0-50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0473.6A CN102973624B (zh) | 2012-12-25 | 2012-12-25 |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0473.6A CN102973624B (zh) | 2012-12-25 | 2012-12-25 |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3624A CN102973624A (zh) | 2013-03-20 |
CN102973624B true CN102973624B (zh) | 2016-05-11 |
Family
ID=47848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70473.6A Active CN102973624B (zh) | 2012-12-25 | 2012-12-25 |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736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5673A (zh) * | 2013-12-24 | 2014-03-26 | 湖南麓山天然植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复方银杏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12-25 CN CN201210570473.6A patent/CN102973624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复方银杏叶胶囊的抗脑缺血作用》;涂长春;《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会议论文集》;19971231;15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3624A (zh) | 2013-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88136B1 (ko) | 단미약재 또는 복합약재 추출물을 고농도로 포함하는 펠렛 제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2423352B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706855A (zh) | 济川煎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1199639B (zh) | 一种治疗易激症的中药 | |
CN101485735B (zh) | 一种具有化石、排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796366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973624B (zh) | 一种复方银杏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48841B (zh) | 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271978A (zh) | 一种用于抗缺氧、缺糖及治疗高原病的银杏叶复方制剂 | |
CN102048890B (zh) | 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1646A (zh) | 一种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中药制剂组合物 | |
CN101185738A (zh) | 妇炎康复泡腾颗粒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 |
CN1330345C (zh) |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87324B (zh) |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 | |
CN1887330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965951A (zh) | 驴胶补血胶囊及制备方法 | |
CN104706708B (zh) | 红芪乙醇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及其中有效成分鉴定方法 | |
CN100500200C (zh) | 妇炎康丸及制备方法 | |
CN101574454B (zh) | 一种复原再造中药 | |
CN102106966B (zh) | 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 |
CN109602890A (zh) | 一种党参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8587A (zh) | 治疗肝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95713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0522203C (zh)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75781B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36000 Yuanzhou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ark, Jiangxi, Yichun Co-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shuibao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MINKE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36000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ark, Yuanzhou District, Jiangxi, Yichun Co-patentee before: JIANGXI JIMINKEXIN JINSHUIBAO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JIMINKE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