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971374A -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374A
CN102971374A CN2011800333733A CN201180033373A CN102971374A CN 102971374 A CN102971374 A CN 102971374A CN 2011800333733 A CN2011800333733 A CN 2011800333733A CN 201180033373 A CN201180033373 A CN 201180033373A CN 102971374 A CN102971374 A CN 102971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structural unit
composition
propylene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野将史
肥后睦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1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26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6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3/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D1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9J1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9J1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52Adhesive compositions
    • Y10T428/2878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 Y10T428/2883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of diene monomer [e.g., SBR, SIS,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对被着体例如塑料(特别是聚丙烯等)的胶粘性优异的组合物。含有下述(A)和(B)的组合物。(A)为聚合物(A-1)或聚合物(A-2);聚合物(A-1)含有来自丙烯及1-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70~99摩尔%,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1~30摩尔%,实质上观察不到聚合物(A-1)的熔解峰;聚合物(A-2)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该聚合物(A-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B)为聚合物(B-1)或聚合物(B-2);聚合物(B-1)含有来自乙烯及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5~2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80~95摩尔%,能观测到聚合物(B-1)的熔解峰;聚合物(B-2)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该聚合物(B-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Description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聚合物的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利用马来酸酐将丙烯/1-丁烯共聚物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利用马来酸酐将乙烯/丙烯共聚物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7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
[1]含有以下(A)和(B)的组合物。
(A)为聚合物(A-1)或聚合物(A-2),
聚合物(A-1):其含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70~99摩尔%,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1~30摩尔%,实质上观测不到聚合物(A-1)的熔解峰,
聚合物(A-2):其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该聚合物(A-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B)为聚合物(B-1)或聚合物(B-2),
聚合物(B-1):其含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5~2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80~95摩尔%,能观测到聚合物(B-1)的熔解峰,
聚合物(B-2):其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该聚合物(B-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2]根据[1]所述的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A-1)。
[3]根据[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A-1)的特性粘度为0.1~10dl/g。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有机溶剂。
[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水和乳化剂。
[6]一种层叠结构,其具有被着体、及来自[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胶粘层。
[7]根据[6]所述的层叠结构,被着体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被着体。
[8]根据[7]所述的层叠结构,其中,塑料材料为聚烯烃。
[9]一种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第1工序,于被着体涂布[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得到包括该被着体和含有该组合物的层的涂布品,以及
第2工序,将在第1工序获得的涂布品干燥,得到包括上述被着体和来自该组合物的涂膜的层叠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对被着体例如塑料(特别是聚丙烯等)的胶粘性优异的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含有(A)和(B)的上述组合物。
以下,有时将聚合物(A-1)及聚合物(A-2)总称为“聚合物(A)”,将聚合物(B-1)及聚合物(B-2)总称为“聚合物(B)”。
(聚合物(A-1)>
聚合物(A-1)是如下的聚合物:其含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70~99摩尔%,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1~30摩尔%,实质上观测不到熔解峰。
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71~99摩尔%,更优选为80~9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90~99摩尔%,特别优选为95~99摩尔%。
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1~29摩尔%,更优选为1~2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10摩尔%,特别优选为1~5摩尔%。
聚合物(A-1)是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实质上观测不到熔解峰的聚合物。实质上观测不到熔解峰是指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观测不到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更优选的是,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观测不到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及结晶化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这两者。
从提高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抗拉强度及抗划伤性的观点考虑,聚合物(A-1)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1dl/g以上,更优选为0.3d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dl/g以上,特别优选为0.7dl/g以上。另外,从提高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成形加工时的加工性的观点考虑,特性粘度优选为10dl/g以下,更优选为7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dl/g以下,特别优选为4dl/g以下。另外,特性粘度是在135℃四氢化萘中使用乌氏粘度计所测定的。
从降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性的观点考虑,聚合物(A-1)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4,更优选为1~3。另外,分子量分布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
聚合物(A-1)可以含有与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不同的其他结构单元。
作为其他结构单元,例如可举出来自乙烯、碳数3~20的直链状α-烯烃(但是不包括丙烯及1-丁烯)、环状烯烃、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多烯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聚合物(A-1)含有其他结构单元时,其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28摩尔%以下,更优选为1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4摩尔%。
作为碳数3~20的直链状α-烯烃,可举出例如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等。
作为环状烯烃,可举出例如降冰片烯、5-甲基降冰片烯、5-乙基降冰片烯、5-丙基降冰片烯、5,6-二甲基降冰片烯、1-甲基降冰片烯、7-甲基降冰片烯、5,5,6-三甲基降冰片烯、5-苯基降冰片烯、5-苄基降冰片烯、5-亚乙基降冰片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甲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乙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3-二甲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己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亚乙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氟-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1,5-二甲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环己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3-二氯-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2-异丁基-1,4,5,8-二甲桥-1,2,3,4,4a,5,8,8a-八氢化萘、1,2-二氢二环戊二烯、5-氯降冰片烯、5,5-二氯降冰片烯、5-氟降冰片烯、5,5,6-三氟-6-三氟甲基降冰片烯、5-氯甲基降冰片烯、5-甲氧基降冰片烯、降冰片烯5,6-二酸酐(5,6-dicarboxylnorborneneanhydrate)、5-二甲基氨基降冰片烯、5-氰基降冰片烯、环戊烯、3-甲基环戊烯、4-甲基环戊烯、3,4-二甲基环戊烯、3,5-二甲基环戊烯、3-氯环戊烯、环己烯、3-甲基环己烯、4-甲基环己烯、3,4-二甲基环己烯、3-氯环己烯、环庚烯、乙烯基环己烯等。
作为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单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单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氟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
作为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共轭多烯化合物及非共轭多烯化合物。作为共轭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直链状脂肪族共轭多烯化合物、支链状脂肪族共轭多烯化合物等脂肪族共轭多烯化合物,脂环式共轭多烯化合物等,作为非共轭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脂肪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脂环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芳香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具有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基氧基等。
作为脂肪族共轭多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2-乙基-1,3-丁二烯、2-丙基-1,3-丁二烯、2-异丙基-1,3-丁二烯、2-己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2,3-二乙基-1,3-丁二烯、2-甲基-1,3-戊二烯、2-甲基-1,3-己二烯、2-甲基-1,3-辛二烯、2-甲基-1,3-癸二烯、2,3-二甲基-1,3-戊二烯、2,3-二甲基-1,3-己二烯、2,3-二甲基-1,3-辛二烯、2,3-二甲基-1,3-癸二烯等。
作为脂环式共轭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2-甲基-1,3-环戊二烯、2-甲基-1,3-环己二烯、2,3-二甲基-1,3-环戊二烯、2,3-二甲基-1,3-环己二烯、2-氯-1,3-丁二烯、2,3-二氯-1,3-丁二烯、1-氟-1,3-丁二烯、2-氯-1,3-戊二烯、2-氯-1,3-环戊二烯、2-氯-1,3-环己二烯等。
作为脂肪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4-己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1,8-壬二烯、1,9-癸二烯、1,13-十四碳二烯、1,5,9-十碳三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乙基-1,4-己二烯、3-甲基-1,5-己二烯、3,3-二甲基-1,4-己二烯、3,4-二甲基-1,5-己二烯、5-甲基-1,4-庚二烯、5-乙基-1,4-庚二烯、5-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5-庚二烯、5-乙基-1,5-庚二烯、3-甲基-1,6-庚二烯、4-甲基-1,6-庚二烯、4,4-二甲基-1,6-庚二烯、4-乙基-1,6-庚二烯、4-甲基-1,4-辛二烯、5-甲基-1,4-辛二烯、4-乙基-1,4-辛二烯、5-乙基-1,4-辛二烯、5-甲基-1,5-辛二烯、6-甲基-1,5-辛二烯、5-乙基-1,5-辛二烯、6-乙基-1,5-辛二烯、6-甲基-1,6-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6-乙基-1,6-辛二烯、6-丙基-1,6-辛二烯、6-丁基-1,6-辛二烯、4-甲基-1,4-壬二烯、5-甲基-1,4-壬二烯、4-乙基-1,4-壬二烯、5-乙基-1,4-壬二烯、5-甲基-1,5-壬二烯、6-甲基-1,5-壬二烯、5-乙基-1,5-壬二烯、6-乙基-1,5-壬二烯、6-甲基-1,6-壬二烯、7-甲基-1,6-壬二烯、6-乙基-1,6-壬二烯、7-乙基-1,6-壬二烯、7-甲基-1,7-壬二烯、8-甲基-1,7-壬二烯、7-乙基-1,7-壬二烯、5-甲基-1,4-癸二烯、5-乙基-1,4-癸二烯、5-甲基-1,5-癸二烯、6-甲基-1,5-癸二烯、5-乙基-1,5-癸二烯、6-乙基-1,5-癸二烯、6-甲基-1,6-癸二烯、6-乙基-1,6-癸二烯、7-甲基-1,6-癸二烯、7-乙基-1,6-癸二烯、7-甲基-1,7-癸二烯、8-甲基-1,7-癸二烯、7-乙基-1,7-癸二烯、8-乙基-1,7-癸二烯、8-甲基-1,8-癸二烯、9-甲基-1,8-癸二烯、8-乙基-1,8-癸二烯、6-甲基-1,6-十一碳二烯、9-甲基-1,8-十一碳二烯、6,10-二甲基-1,5,9-十一碳三烯、5,9-二甲基-1,4,8-十碳三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13-乙基-9-甲基-1,9,12-十五碳三烯、5,9,13-三甲基-1,4,8,12-十四碳二烯、8,14,16-三甲基-1,7,14-十六碳三烯、4-亚乙基-12-甲基-1,11-十五碳二烯等。
作为脂环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乙烯基环己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环己二烯、二环戊二烯、环辛二烯、2,5-降冰片二烯、2-甲基-2,5-降冰片二烯、2-乙基-2,5-降冰片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1,4-二乙烯基环己烷、1,3-二乙烯基环己烷、1,3-二乙烯基环戊烷、1,5-二乙烯基环辛烷、1-烯丙基-4-乙烯基环己烷、1,4-二烯丙基环己烷、1-烯丙基-5-乙烯基环辛烷、1,5-二烯丙基环辛烷、1-烯丙基-4-异丙烯基环己烷、1-异丙烯基-4-乙烯基环己烷、1-异丙烯基-3-乙烯基环戊烷、甲基四氢化茚(methyl tetra hydroindene)等。
作为芳香族非共轭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二乙烯基苯、乙烯基异丙烯基苯等。
聚合物(A-1)可以使用公知的Ziegler-Natta型催化剂或公知的单位点催化剂(金属茂系等)来制造,从提高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耐热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公知的单位点催化剂(金属茂系等)来制造。作为单位点催化剂,可举出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8-1930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303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630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683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279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8731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33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0-508055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金属茂系催化剂,在日本特开平10-3167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0039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27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0-5134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3870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71420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非金属茂系的配位催化剂。其中,从容易得到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金属茂催化剂,更优选为具有至少1个环戊二烯形阴离子骨架、且具有C1对映结构的周期表第3族~第12族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另外,作为使用了金属茂催化剂的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欧州专利公开第1211287号说明书的方法。
<聚合物(A-2)>
聚合物(A-2)是使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聚合物(A-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聚合物(A-2)是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实质上观测不到熔解峰的聚合物。
基于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改性量,相对于所得的聚合物(A-2)100重量%而言,通常为0.1~10重量%,优选为0.2~5重量%,更优选为0.2~4重量%。
若基于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改性量为0.1重量%以上,则所得的聚合物(A-2)容易处理,另外,若为10重量%以下,则所得的组合物的胶粘力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类,可举出例如α,β-不饱和羧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α,β-不饱和羧酸酯(马来酸甲酯、衣康酸甲酯、柠康酸甲酯等)、α,β-不饱和羧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另外,也可以将这些α,β-不饱和羧酸类组合使用。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类,优选为α,β-不饱和羧酸酐,更优选为马来酸酐。
作为聚合物(A-2)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使聚合物(A-1)熔融之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将聚合物(A-1)溶解或混悬到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中之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等。
就使聚合物(A-1)熔融之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而言,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将聚合物(A-1)、α,β-不饱和羧酸类及自由基引发剂按照适当任意的顺序或同时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通过使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而可以采用用于将树脂彼此或将树脂与固体或液体的添加物加以混合的公知的各种方法,因此优选。作为更优选的示例,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将各成分的全部或几种加以组合,分别利用亨舍尔混合机、带式掺和机、混合机等加以混合而形成均一的混合物,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加以熔融混炼等的方法。作为熔融混炼的装置,可广泛采用密闭式混炼器、塑料混合机(plast mill)、布拉本德塑性形变记录仪(Brabender plastograph)、单轴或双轴的挤出机等以往公知的混炼装置。从可以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的是将使用单轴或双轴挤出机预先进行了充分预混合的聚合物(A-1)、α,β-不饱和羧酸类及自由基引发剂从挤出机的供给口供给,进行混炼的方法。
另外,就将聚合物(A-1)溶解或悬浮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中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而言,可列举如下的方法:按照适宜任意的顺序或同时将聚合物(A-1)、α,β-不饱和羧酸类及自由基引发剂加入到溶剂中,使聚合物(A-1)溶解或悬浮到溶剂中,通常在加热下利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
溶剂的使用量只要是可以将聚合物(A-1)溶解或悬浮的量即可。通常相对于聚合物(A-1)1质量份而言,溶剂为0.5~50质量份,优选为1~30质量份左右,根据情况也可以为1~10质量份左右。
自由基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A-1)100质量份而言,通常为0.1~10质量份,优选为0.2~5质量份。若添加量为0.1质量份以上,则可以确保聚合物(A-1)的改性量,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会变成过高粘度,有容易处理的趋势,若添加量为10质量份以下,则所得的聚合物(A-2)中的未反应的自由基引发剂降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胶粘力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
自由基引发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优选为半衰期成为1小时的分解温度为110~160℃的有机过氧化物。若分解温度为110℃以上,则改性量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若分解温度为160℃以下,则聚合物(A-1)的分解有降低的趋势,因此优选。另外,优选这些有机过氧化物分解而产生自由基之后,具有从聚合物(A-1)中抽吸质子的作用。
作为半衰期成为1小时的分解温度为110~160℃的有机过氧化物,可举出例如二酰基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缩酮化合物、烷基过酸酯化合物、过氧碳酸酯化合物等。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联十六烷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3-甲氧基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过氧化碳酸二肉豆蔻基酯、1,1,3,3-四甲基丁基新癸酸酯、过氧化新癸酸α-枯基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基酯、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十二烷、叔己基过氧化异丙基单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乙酸叔丁酯、2,2-双(叔丁基过氧化)丁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4-双(t-过氧化)戊酸正丁酯(n-butyl-4,4-bis(peroxy)valerate)、二-叔丁基过氧化间苯二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双(叔丁基过氧化-m-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萜烷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等。
这些有机过氧化物中,优选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酯化合物、烷基过酸酯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A-1)100质量份而言,通常为0.1~10质量份、优选为0.2~5质量份。
所得的聚合物(A-2)中所含的来自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可以是保持有酸酐基(-CO-O-CO-)的结构单元,也可以是开环了的结构单元,还可以包含保持有酸酐基的结构单元和开环了的结构单元这两者。
聚合物(A-2)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200000,优选为40000~150000。如为30000以上,则可以确保适当的胶粘力,如为200000以下,则不会成为过高粘度,有容易处理的趋势。
以JIS K 7210为基准,使用熔融指数测定仪(L217-E14011、TechnoSeven公司制),在130℃、2.16kgf的条件下,测定聚合物(A-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值时,通常为0.1~100,优选为0.5~80,更优选为1~50。
<聚合物(B-1)>
聚合物(B-1)是如下的聚合物:含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5~2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80~95摩尔%,能够观测到熔解峰。
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5~20摩尔%,更优选为10~1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1~18摩尔%,特别优选为11~17摩尔%。
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80~95摩尔%,更优选为81~9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82~89摩尔%,特别优选为83~89摩尔%。
聚合物(B-1)是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能够观测到熔解峰的聚合物。能够观测到熔解峰是指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能够观测到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更优选为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能够观测到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或结晶化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
从减少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性的观点考虑,聚合物(B-1)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4,更优选为1~3。另外,分子量分布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
聚合物(B-1)可以含有与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不同的其他结构单元。
作为该其他结构单元,可举出例如来自碳数3~20的直链状α-烯烃(不包括乙烯、丙烯)、环状烯烃、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多烯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为该碳数3~20的直链状α-烯烃(不包括丙烯)、环状烯烃、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多烯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与在聚合物(A-1)中示例的化合物相同的化合物。
聚合物(B-1)含有所述其他结构单元时,其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优选为1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摩尔%。
聚合物(B-1)可以使用公知的Ziegler-Natta型催化剂或公知的单位点催化剂(金属茂系等)来制造,从提高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公知的单位点催化剂(金属茂系等)来制造。作为单位点催化剂,可举出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8-1930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3500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303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630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683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279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8731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33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0-508055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金属茂系催化剂,在日本特开平10-3167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0039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27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0-5134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3870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71420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非金属茂系的配位催化剂。其中,从容易得到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金属茂催化剂;更优选为作为配体而具有环戊二烯基、茚基骨架中的至少1个,并且作为过渡金属而具有钛、锆、铪中的至少1个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作为使用了金属茂催化剂的聚合物的制造例,可列举如欧州专利384264号说明书的方法。
<聚合物(B-2))
聚合物(B-2)是使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聚合物(B-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聚合物(B-2)是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能够观测到熔解峰的化合物。
基于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改性量相对于所得的聚合物(B-2)100重量%而言,通常为0.1~10重量%、优选为0.2~5重量%、更优选为0.2~4重量%。
若基于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改性量为0.1重量%以上,则所得的聚合物(B-2)的处理变得容易,另外,若为10重量%以下,则所得的组合物的胶粘力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类,可举出例如α,β-不饱和羧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α,β-不饱和羧酸酯(马来酸甲酯、衣康酸甲酯、柠康酸甲酯等)、α,β-不饱和羧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另外,也可以将这些α,β-不饱和羧酸类组合使用。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类,优选为α,β-不饱和羧酸酐,更优选为马来酸酸酐。
作为聚合物(B-2)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如下的方法:使聚合物(B-1)熔融之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将聚合物(B-1)溶解或悬浮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中之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
就使聚合物(B-1)熔融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而言,可举出例如将聚合物(B-1)、α,β-不饱和羧酸类及自由基引发剂以适当任意的顺序或同时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通过使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而可以采用用于将树脂彼此或将树脂与固体或液体的添加物加以混合的公知的各种方法,因此优选。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示例,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将各成分的全部或几种加以组合,分别利用亨舍尔混合机、带式掺和机、混合机等混合而形成均一的混合物,然后将该混合物加以熔融混炼等的方法。作为熔融混炼的装置,可以广泛采用密闭式混炼器、塑料混合机、布拉本德塑性形变记录仪、单轴或双轴的挤出机等以往公知的混炼装置。从可以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的是将使用单轴或双轴挤出机预先进行了充分预混合的聚合物(B-1)、α,β-不饱和羧酸类、自由基引发剂从挤出机的供给口供给,进行混炼的方法。
另外,就将聚合物(B-1)溶解或悬浮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中后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而言,可列举如下的方法:按照适宜任意的顺序或同时将聚合物(B-1)、α,β-不饱和羧酸类、自由基引发剂加入到溶剂中,使聚合物(B-1)溶解或悬浮到溶剂中,通常在加热下利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而使之改性的方法。
溶剂的使用量只要是可以将聚合物(B-1)溶解或悬浮的量即可。通常相对于聚合物(B-1)1质量份而言,溶剂为0.5~50质量份,优选为1~30质量份左右,根据情况也可以为1~10质量份左右。
自由基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B-1)100质量份而言,通常为0.1~10质量份,优选为0.2~5质量份。若添加量为0.1质量份以上,则可以确保聚合物(B-1)的改性量,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会变成过高粘度,有容易处理的趋势,若添加量为10质量份以下,则所得的聚合物(B-2)中未反应的自由基引发剂减少,有胶粘力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
自由基引发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优选为半衰期成为1小时的分解温度为50~160℃的有机过氧化物。若分解温度为50℃以上时,则改性量有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若分解温度为160℃以下,则聚合物(B-1)的分解有降低的趋势,因此优选。另外,优选这些有机过氧化物分解而产生自由基后,具有从聚合物(B-1)中抽吸质子的作用。
作为半衰期成为1小时的分解温度为50~160℃的有机过氧化物,可举出例如二酰基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缩酮化合物、烷基过酸酯化合物、过氧化碳酸酯化合物等。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联十六烷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3-甲氧基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过氧化碳酸二肉豆蔻基酯、1,1,3,3-四甲基丁基新癸酸酯、过氧化新癸酸α-枯基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基酯、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十二烷、叔己基过氧化异丙基单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乙酸叔丁酯、2,2-双(叔丁基过氧化)丁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4,4-双(t-过氧化)戊酸正丁酯、二-叔丁基过氧化间苯二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双(叔丁基过氧化-m-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萜烷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等。
这些有机过氧化物中,优选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酯化合物、烷基过酸酯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B-1)100质量份而言,通常为0.1~10质量份、优选为0.2~5质量份。
所得的聚合物(B-2)中所含的来自α,β-不饱和羧酸类的结构单元可以是保持有酸酐基(-CO-O-CO-)的结构单元,也可以是开环了的结构单元,还可以包含保持有酸酐基的结构单元和开环了的结构单元这两者。
聚合物(B-2)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0、优选为15000~100000。如为10000以上,则可以确保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适当的胶粘力,如为150000以下,则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会成为过高粘度,有容易处理的趋势。
可将聚合物(A)和聚合物(B)以任意比例混合。相对于所得的组合物100质量份而言,优选将聚合物(A)1~99质量份和聚合物(B)99~1质量份混合,更优选将聚合物(A)5~95质量份和聚合物(B)95~5质量份混合,进一步优选将聚合物(A)10~90质量份和聚合物(B)90~10质量份混合。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第1制造方法是将聚合物(A-1)和/或聚合物(A-2)、与聚合物(B-1)和/或聚合物(B-2)加以混合的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第2制造方法是将聚合物(A-1)和聚合物(B-1)混合,利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使之改性的方法。
改性优选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于例如胶粘剂、粘合剂、胶粘剂的改性剂、热封剂、涂料、涂料用底漆、膜、片、结构材料、建筑材料、汽车零件、电气/电子制品、包装材料等中。其中,由于其优异的胶粘性,因而适合作为胶粘剂、粘合剂、胶粘剂的改性剂、热封剂、涂料、涂料用底漆等的胶粘性组合物来使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还含有例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己烷等脂肪族烃;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甲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等醇;等有机溶剂。它们也可以单独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含量而言,将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总量作为1质量份时,通常为1~30质量份、优选为1.5~20质量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溶剂时,聚合物(A)及聚合物(B)以及后述的任意成分的全部可以溶解到溶剂中,也可以分散在溶剂中。
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例如可以含有水和乳化剂。将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总量作为100质量份时,组合物中水的含量通常为60~900质量份,优选为100~900质量份。通过在该范围内含有水,可以稳定维持组合物,而且可以防止对后述聚丙烯等被着体的弹力(日文:ハジキ)。将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总量作为100质量份时,组合物中乳化剂的含量通常为1~30质量份、优选为1~25质量份。通过在该范围内含有乳化剂,从而聚合物等在水中的分散状态良好,可以使水分散体的胶粘力提高。
作为乳化剂,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非离子系乳化剂、阴离子系乳化剂、阳离子系乳化剂及两性系乳化剂中的任一种。
作为乳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将聚合物(A)、聚合物(B)、水及乳化剂熔融混炼的方法;具有将聚合物(A)及聚合物(B)加热的加热工序,将在该工序中所得的经加热了的聚合物(A)及聚合物(B)混合到乳化剂中的混合工序的方法;具有将聚合物(A)及聚合物(B)加热的加热工序,将在该工序所得的经加热了的聚合物(A)及聚合物(B)混合到乳化剂中的混合工序,使在该工序所得的混合物分散到水中的工序的方法;包括使聚合物(A)及聚合物(B)溶解到甲苯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工序,将乳化剂混合到该工序所得的溶液中的混合工序,从在该工序所得的混合物中除去有机溶剂的除去工序的方法;以及具有使在这些工序的任意阶段中获得的物质分散到水中的工序的方法。
另外,除了这些机械乳化方法以外,也可以利用自乳化等化学乳化法来制造水分散体。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而言,在不损害胶粘性的范围内,可含有酚系稳定剂、磷酸酯系稳定剂、胺系稳定剂、酰胺系稳定剂、抗老化剂、防风化剂、抗沉降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稳定剂;触变剂、增稠剂、分散剂、消泡剂、表面调节剂、耐候剂、颜料、颜料分散剂、防静电剂、润滑剂、核剂、阻燃剂、油剂、染料等添加剂;氧化钛(金红石型)、氧化锌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炭黑等颜料;玻璃纤维、炭纤维、钛酸钾纤维、硅灰石、碳酸钙、硫酸钙、滑石、玻璃片、硫酸钡、粘土、高岭土、微粉二氧化硅、云母、硅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镁、铝、铈硅石等无机、有机充填剂等任意成分。
<层叠结构>
本发明的层叠结构具有被着体和来自上述组合物的胶粘剂层。
作为被着体,可举出例如木材、合板、中密度纤维板(MDF)、木屑胶合板、纤维板等木质系材料;棉布、麻布、人造丝等纤维素系材料;聚乙烯(以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烯烃,以下相同)、聚丙烯(以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烯烃,以下相同)、聚苯乙烯(以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烯烃,以下相同)等聚烯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酯、聚醚、聚氯乙烯、聚氨酯、聚氨酯泡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EVA、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树脂或其发泡体等塑料材料;玻璃、陶瓷器等陶瓷材料;铁、不锈钢、铜、铝等金属材料。
被着体也可以为由多种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另外,也可以为滑石、二氧化硅、活性炭等无机充填剂,炭纤维等和塑料材料的混炼成形品。
在此,聚氨酯是指通过氨基甲酸酯键交联的高分子,通常通过醇(-OH)与异氰酸酯(-NCO)的反应而得。另外,聚氨酯泡沫是指利用通过异氰酸酯与作为交联剂使用的水之间的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或氟利昂之类的挥发性溶剂而被发泡了的聚氨酯。在汽车的内装用途中,使用半硬质的聚氨酯,在涂料中使用硬质的聚氨酯。
作为被着体,优选由选自木质系材料、纤维素系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及金属材料中的至少1种材料形成,其中,优选为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玻璃、铝、聚氨酯,更优选为聚丙烯、聚氯乙烯、玻璃、铝、聚氨酯。
作为本发明的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如下的方法:通过将片状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及被着体共挤出成形,从而进行层叠的方法;在第1被着体上,依次层叠片状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和第2被着体之后,进行热挤压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于被着体涂布本发明的组合物,得到具有该被着体和含有该组合物的层的涂布品的第1工序,使第1工序中所得的涂布品干燥,得到具有上述被着体和来自该组合物的层的层叠结构的第2工序的制造方法。
实施例
以下示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中的份以及%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就指重量基准。
以下的实施例中,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物性测定。
(1)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含有率
使用核磁共振装置(Bruker公司制商品名AC-250),基于在下述条件下测得的1H-NMR光谱、13C-NMR光谱的测定结果而算出。具体而言,利用在13C-NMR光谱中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甲基碳的光谱强度与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甲基碳的光谱强度之比,来算出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组成比,接着,利用在1H-NMR光谱中来自次甲基单元和亚甲基单元的氢的光谱强度与来自甲基单元的的氢的光谱强度之比,来算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组成比。
13C-NMR(H去偶)
13C频率:150.9MHz
脉冲宽度:6.00μ秒
脉冲重复时间:4.0秒
积算次数:256次
测定温度:137℃
溶剂:邻二氯苯-d4(浓度约20%)
(2)特性粘度[η]
在135℃下使用乌氏粘度计来进行测定。制备每单位体积的四氢化萘中的聚合物的浓度c为0.6、1.0、1.5mg/ml的聚合物的四氢化萘溶液,测定在135℃中的特性粘度。各浓度重复测定3次,将所得的3次的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浓度下的比粘度(ηsp),将ηsp/c外推至c为零的值作为特性粘度[η]而求出。
(3)分子量分布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定。
装置:东曹公司制HLC-8121GPC/HT
柱子:东曹公司制TSKgel GMHHR-H(S)HT 4根
温度:145℃
溶剂:邻二氯苯
洗脱剂流速:1.0ml/分钟
试料浓度:1mg/ml
测定注入量:300μl
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
(4)结晶熔解峰及结晶化峰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精工电子工业公司制DSC220C:输入补偿DSC),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定。
(i)将试料约5mg从室温以3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升温结束之后,保持5分钟。
(ii)接着,从200℃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0℃,降温结束之后,保持5分钟。在该(ii)中观察到的峰为结晶化峰,确认了有无峰面积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
(iii)接着,从-100℃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在该(iii)观察到的峰为结晶的熔解峰,确认了有无峰面积为1J/g以上的熔解峰。
(5)熔体流动速率(MFR)
根据JIS-K-7210,对聚合物(A-2)在荷重2.16kgf、温度130℃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
(6)改性量
将样品1.0g溶解到二甲苯20ml中,一边搅拌一边将样品的溶液滴加到甲醇300ml中,使样品再沉淀,回收后,将回收的样品真空干燥(80℃、8小时),通过热挤压制作厚度100μm的膜,测定所得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通过1780cm-1附近的吸收来定量马来酸酐的改性量。
<聚合物(A-1-1)的制造例>
在容量2l的可分离烧瓶反应器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回流冷却管,进行减压,用氮气将反应器内的气体置换。向该烧瓶中添加经干燥的甲苯1l作为聚合溶剂。在常压下,向其中连续供给丙烯8NL/min、1-丁烯0.5NL/min,将溶剂温度调整为30℃。向反应器中添加三异丁基铝(以后有时也称为TIBA)1.25mmol,向反应器中添加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氯化物0.005mmol作为聚合催化剂。15秒后,向反应器中添加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酯0.025mmol,引发聚合。30分钟的聚合的结果得到了丙烯含量为96mol%的丙烯-1-丁烯共聚物155.8g。所得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η]为2.1dl/g,分子量分布(Mw/Mn)为2.5。另外,在-100~200℃的温度范围内没有观测到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及结晶化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中的任一种。将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A-1-1)。
<聚合物(A-2-1)的制造例>
在容量1l的可分离烧瓶反应器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回流冷却管,用氮气将反应器内的气体置换。向其中加入作为溶剂的二甲苯600份、聚合物(A-1-1)100份、马来酸酐15份,加热至140℃,进行搅拌,得到溶液。之后,添加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份,在上述温度下继续搅拌5小时,进行反应。另外,加热使用的是油浴。反应结束之后,将内容物降温至室温,投入到丙酮1000份中,过滤取出沉淀的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丙酮清洗,再进行减压干燥,结果得到被马来酸酐改性了的聚合物。所得聚合物的Mw为112285,Mn为51240,分子量分布(Mw/Mn)为2.2、MFR为4.2g/10min、马来酸改性量为0.50%。将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A-2-1)。
<聚合物(A-2-2)的制造例>
在容量1l的可分离烧瓶反应器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回流冷却管,用氮气将反应器内的气体置换。向其中加入作为溶剂的二甲苯600份、聚合物(A-1-1)100份、马来酸酐50份、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噁磷杂庚英(dioxaphosphepin)(Sumilizer GP、住友化学制)1份,加热至140℃,进行搅拌,得到溶液。之后,添加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份,在上述温度下继续搅拌5小时,进行反应。另外,加热使用的是油浴。反应结束之后,将内容物降温至室温,投入到丙酮1000份中,过滤取出沉淀的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丙酮清洗,再进行减压干燥,结果得到被马来酸酐改性而成的聚合物。所得聚合物的Mw为49043、Mn为14267,分子量分布(Mw/Mn)为3.4,马来酸改性量为1.79%。将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A-2-2)。
<聚合物(B-2-1)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B-1-1)[乙烯/丙烯共聚物(Clariant日本株式会社制LICOCENE PP 2602、乙烯∶丙烯=13mol%∶87mol%)]代替聚合物(A-1-1)而之外,与聚合物(A-2-1)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用马来酸酐改性而得的聚合物。所得聚合物(B)的Mw为55115、Mn为25386,分子量分布(Mw/Mn)为2.2,马来酸改性量为0.84%。将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B-2-1)。
另外,聚合物(B-1-1)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被观察到了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及结晶化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
<聚合物(B-2-2)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B-1-2)[乙烯/丙烯共聚物(Clariant日本株式会社制LICOCENE PP 1602、乙烯∶丙烯=15mol%∶85mol%)]代替聚合物(A-1-1)而之外,与聚合物(A-2-1)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用马来酸酐改性而得的聚合物。所得聚合物(B)的Mw为45362,Mn为23354,分子量分布(Mw/Mn)为1.9,马来酸改性量为0.93%。将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B-2-2)。
另外,聚合物(B-1-2)在-100~200℃的温度范围中被观察到了结晶熔解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熔解峰及结晶化热量为1J/g以上的结晶化峰。
<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
以聚合物(A-1-1)的浓度成为20重量%的方式,将聚合物(A-1-1)与甲基环己烷混合,向所得的混合物中,混合相对于该甲基环己烷100份而言为25份的醋酸乙酯,得到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
<含有聚合物(A-2-1)的溶液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A-2-1)代替聚合物(A-1-1)以外,与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1)的溶液。
<含有聚合物(A-2-2)的溶液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A-2-2)代替聚合物(A-1-1)之外,与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2)的溶液。
<含有聚合物(B-1-1)的溶液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B-1-1)代替聚合物(A-1-1)之外,与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B-1-1)的溶液。
<含有聚合物(B-2-1)的溶液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B-2-1)代替聚合物(A-1-1)之外,与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B-2-1)的溶液。
<含有聚合物(B-2-2)的溶液的制造例>
除了使用聚合物(B-2-2)代替聚合物(A-1-1)之外,与含有聚合物(A-1-1)的溶液的制造例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B-2-2)的溶液。
<水分散体的制造例1>
向具备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却管的容量2l的可分离烧瓶反应容器中,,添加作为溶剂的甲苯200份、聚合物(A-2-2)50份、聚合物(B-2-2)50份,在80℃下搅拌、溶解。接着,用10分钟的时间滴加LATEMUL E-1000A(花王株式会社制)17份、Noigen EA-177(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5份、异丙醇5份的混合液作为乳化剂液。再搅拌5分钟之后,加入二甲基乙醇胺5份,再搅拌5分钟。
接着,将搅拌装置换为TK ToboMix(株式会社PRIMIX制),一边用搅拌桨搅拌所得的反应混合物,一边用30分钟的时间滴加异丙醇100份、离子交换水100份的混合液。再滴加离子交换水300份,得到乳白色的分散体。
将所得分散体投入到2L圆底烧瓶中,用蒸发器进行减压蒸馏,将所得的浓缩液用200目尼龙网过滤,得到含有聚合物(A-2-2)、聚合物(B-2-2)及乳化剂的水分散体。所得水分散体的粒径为0.3μm、固体成分浓度为34%。
<水分散体的制造例2>
除了作为乳化剂液而使用Jeffamine M1000(三井精细化学株式会社制)10份及异丙醇5份的混合液之外,与水分散体的制造例1同样操作,得到水分散体。
<实施例1>
将含有聚合物(A-2-1)的溶液与含有聚合物(B-2-1)的溶液以聚合物(A-2-1)与聚合物(B-2-1)的重量比成为4∶1的方式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三一电机(three one motor)搅拌5分钟,得到含有聚合物(A-2-1)和聚合物(B-2-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
除了使聚合物(A-2-1)与聚合物(B-2-1)的重量比成为1∶1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1)和聚合物(B-2-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
除了使聚合物(A-2-1)与聚合物(B-2-1)的重量比成为1∶4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1)和聚合物(B-2-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4>
除了使聚合物(B-2-1)变换为聚合物(B-1-1)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1)和聚合物(B-1-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5>
除了使聚合物(A-2-1)与聚合物(B-1-1)的重量比为1∶1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1)和聚合物(B-1-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6>
除了使聚合物(A-2-1)变换为聚合物(A-2-2)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2)和聚合物(B-2-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7>
除了使聚合物(B-2-1)变换为聚合物(B-1-1)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操作,得到含有聚合物(A-2-2)和聚合物(B-1-1)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8>
除了使聚合物(B-2-1)变换为聚合物(B-2-2)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操作,得到聚合物(A-2-2)和聚合物(B-2-2)的组合物。肉眼观察该组合物没有出现相分离,得到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9>
将水分散体的制造例1中所得的水分散体作为组合物。
<比较例1>
将含有聚合物(A-2-1)的溶液作为组合物。
<比较例2>
将含有聚合物(B-2-1)的溶液作为组合物。
<试验例1>
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10μm的方式,用涂布器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分别得到的组合物涂布到聚丙烯(PP)板(厚为3mm)。用热风干燥机,在50℃下干燥5分钟后,以膜厚成为100μm的方式用喷雾器涂布两组分聚氨酯涂料。涂布后,在室温下熟化10分钟以上,在规定温度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得到样品。
热处理后进行3天以上的熟化之后,以1cm的间隔切割涂膜,使用抗拉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autograph),以剥离速度5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测定涂膜的剥离强度。将在50℃及60℃进行的结果示于表1。表中的数值的单位为[N/cm]。
[表1]
聚合物 剥离强度(50℃) 剥离强度(60℃)
实施例1 A-2-1/B-2-1=4/1 6.9 7.4
实施例2 A-2-1/B-2-1=1/1 8.8 10.2
实施例3 A-2-1/B-2-1=1/4 7.1 8.0
实施例4 A-2-1/B-1-1=4/1 8.0 9.0
实施例5 A-2-1/B-1-1=1/1 8.0 8.2
实施例6 A-2-2/B-2-1=1/1 9.0 9.4
实施例7 A-2-2/B-1-1=1/1 8.8 9.5
实施例8 A-2-2/B-2-3=1/1 7.7 8.6
比较例1 A-2-1 5.0 5.4
比较例2 B-2-1 4.3 5.5
<试验例2>
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10μm的方式,用涂布器将实施例中分别得到的组合物涂布到PP板(厚为3mm)。用热风干燥机,在50℃下干燥5分钟后,以膜厚成为100μm的方式用喷雾器涂布两组分聚氨酯涂料。涂布后,在室温下熟化10分钟以上,在规定温度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得到样品。
热处理后进行3天以上的熟化之后,以1cm的间隔切割涂膜,使用抗拉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autograph),以剥离速度5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测定涂膜的剥离强度。将在90℃及120℃进行的结果示于表2。表中的数值的单位为[N/cm]。
[表2]
聚合物 剥离强度(90℃) 剥离强度(120℃)
实施例1 A-2-1/B-2-1=4/1 9.5 10.7
实施例2 A-2-1/B-2-1=1/1 11.5 13.0
实施例3 A-2-1/B-2-1=1/4 12.8 11.5
实施例4 A-2-1/B-1-1=4/1 10.5 11.5
实施例5 A-2-1/B-1-1=1/1 12.5 13.0
实施例6 A-2-2/B-2-1=1/1 14.1 12.3
实施例7 A-2-2/B-1-1=1/1 11.1 12.8
实施例8 A-2-2/B-2-3=1/1 10.0 11.5
实施例9 A-2-2/B-2-2/水/乳化剂 8.5 8.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提供对被着体例如塑料(特别是聚丙烯等)的胶粘性优异的组合物。

Claims (9)

1.一种组合物,其含有下述A和B,其中,
A为聚合物A-1或聚合物A-2,
聚合物A-1:其含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70~99摩尔%,来自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A-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1~30摩尔%,实质上观测不到聚合物A-1的熔解峰,
聚合物A-2:其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所述聚合物A-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B为聚合物B-1或聚合物B-2,
聚合物B-1:其含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及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5~20摩尔%,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相对于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而言为80~95摩尔%,能观测到聚合物B-1的熔解峰,
聚合物B-2:其是用α,β-不饱和羧酸类将所述聚合物B-1改性而得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含有聚合物A-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A-1的特性粘度为0.1~10dl/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水和乳化剂。
6.一种层叠结构,其具有被着体、及来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胶粘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结构,其中,被着体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被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结构,其中,塑料材料为聚烯烃。
9.一种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第1工序,于被着体涂布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得到包括该被着体和含有所述组合物的层的涂布品,以及
第2工序,将第1工序中所得的涂布品干燥,得到包括所述被着体和来自所述组合物的涂膜的层叠结构。
CN2011800333733A 2010-07-05 2011-06-10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9713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2783 2010-07-05
JP2010152783 2010-07-05
JP2011034210 2011-02-21
JP2011-034210 2011-02-21
PCT/JP2011/063399 WO2012005080A1 (ja) 2010-07-05 2011-06-10 組成物、積層構造及び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374A true CN102971374A (zh) 2013-03-13

Family

ID=4544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3733A Pending CN102971374A (zh) 2010-07-05 2011-06-10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57051A1 (zh)
EP (1) EP2592113A1 (zh)
JP (1) JP2012188638A (zh)
KR (1) KR20130089248A (zh)
CN (1) CN102971374A (zh)
TW (1) TW201211136A (zh)
WO (1) WO20120050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026A (zh) * 2013-06-07 2016-01-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含有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类涂料
CN112119132A (zh) * 2018-05-24 2020-12-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涂布剂、膜、层叠体及电池壳用包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9089A1 (de) * 2006-10-18 2008-04-30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Heißschmelzklebemasse
JP2012144692A (ja) * 2010-12-20 2012-08-0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組成物
WO2012169478A1 (ja) * 2011-06-10 2012-1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塗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塗膜
JP2013151631A (ja) * 2011-06-10 2013-08-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水性接着剤
US9365737B2 (en) * 2012-05-01 2016-06-14 Mitsui Chemicals, Inc. Coating agent, decorative film and article
JP6022825B2 (ja) * 2012-06-29 2016-11-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該積層体を含む成形体
KR102302377B1 (ko) * 2014-06-03 2021-09-15 유니띠까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성 분산체 및 적층체
JP2015229710A (ja) * 2014-06-04 2015-12-21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水性分散体およびそれより得られる積層体
WO2017195828A1 (ja) 2016-05-13 2017-1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水性分散体、塗膜及び積層体
JP6969116B2 (ja) * 2017-03-14 2021-11-24 Mcppイノベーション合同会社 接着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TWI836784B (zh) * 2022-12-13 2024-03-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聚烯烴包裝材料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8807A (en) * 1991-08-08 1995-11-21 Ube Rexene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CN101595177A (zh) * 2007-02-02 2009-12-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剂及使用该粘合剂的层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9016A (en) * 1989-07-04 1994-06-07 Chisso Corporation Emulsio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3398976B2 (ja) * 1991-08-08 2003-04-21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JP3271301B2 (ja) * 1992-06-18 2002-04-02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H1053674A (ja) * 1996-08-09 1998-02-24 Ube Ind Ltd 延伸フィルム
JP4439050B2 (ja) * 1999-11-08 2010-03-24 東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
EP1862281A1 (en) * 2005-03-25 2007-12-05 Teijin Techno Products Limited Carbon fiber strand for reinforcing thermoplastic resin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4892410B2 (ja) * 2007-06-07 2012-03-07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水性分散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49944B2 (ja) * 2008-10-31 2012-10-17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水性分散体、塗料組成物および塗装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8807A (en) * 1991-08-08 1995-11-21 Ube Rexene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CN101595177A (zh) * 2007-02-02 2009-12-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剂及使用该粘合剂的层合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026A (zh) * 2013-06-07 2016-01-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含有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类涂料
US10072171B2 (en) 2013-06-07 2018-09-11 Mitsui Chemicals, Inc. Olefin-based paint containing propylene/α-olefin copolymer
CN112119132A (zh) * 2018-05-24 2020-12-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涂布剂、膜、层叠体及电池壳用包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2113A1 (en) 2013-05-15
TW201211136A (en) 2012-03-16
US20130157051A1 (en) 2013-06-20
WO2012005080A1 (ja) 2012-01-12
KR20130089248A (ko) 2013-08-09
JP2012188638A (ja)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374A (zh)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US11149162B2 (en) Aqueous dispersion, coating film, and laminate
JP2012500293A (ja) 平らな貼合せシー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付着助剤としてのシラン変性されたポリオレフィンの使用
JPH1180269A (ja) 不飽和性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共重合体系組成物
EP2657287A1 (en) Composition
JP5489729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フィルム
JP2003002930A (ja) 非晶性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変性物、ならびに、該変性物と熱可塑性樹脂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
TW201307463A (zh) 水性乳化物、塗膜的形成方法及塗膜
WO2007123071A1 (ja) 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またはその変性物の水性エマルジョン
JP2022158661A (ja) 水性分散体
TW201307077A (zh) 積層構造的製造方法
JP2013151144A (ja) 積層構造
CN102459456A (zh) 水乳状液
JP2001164209A (ja) 基材シート又はフィルム、及び粘着シート又はフィルム
TW201311456A (zh) 積層構造的製造方法
JP2001288436A (ja) ゴム接着用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JP2011246572A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WO2022210053A1 (ja) 変性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
WO2024162063A1 (ja) 水性分散体および該水性分散体から形成された樹脂膜
TW201307076A (zh) 積層構造的製造方法
CN116724063A (zh) 具有高芳香度和低分子量的烃聚合物改性剂及其用途
CN101460565A (zh) 烯烃类共聚物或其改性物的水性乳状液
JP2011246616A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TW201307499A (zh) 水性接著劑及積層構造
TW201305294A (zh) 水性接著劑及積層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